以双元创新为中介过程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

李瑞雪 杨晓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基于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29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仅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②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两个维度(渐进性创新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均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正向影响;③渐进性创新能力在内外向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突破性创新能力仅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渐进性创新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企业核心能力

0 引言

自Prahalad&Hamel[1]提出“企业核心能力”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成为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2]。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若要提升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需不断进行创新,高效率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关键[3-5]

依据技术创新资源获取方式的不同,学者们将创新分为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两类。前者是指企业从研发创意、产品设计生产到最终市场化都是内嵌于企业自身系统完成的;后者是指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取,其商业化路径既可以从企业内部进行,也可以从企业外部进行[6]。虽然这两类创新各有利弊,但对当代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开放式创新是大势所趋。因此,一个非常现实而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经摆在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面前:实施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渐进性创新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能力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开放式创新过程(开放度、开放类型、开放式创新机制等)、开放式创新结果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过一些研究[7],但纵观相关研究文献发现,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开放式创新情景因素(如知识专属性、吸收能力、互补资产等)与开放度、开放式创新类型的关系[7-10],部分文献研究了开放式创新过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11,12],鲜有文献专门研究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因果关系,仅有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及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屈指可数[7,11]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双元创新(同时开展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13,14],开展双元创新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渐进性创新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13],相关研究表明,这两种创新能力受到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同时其也会对企业核心能力产生显著影响[4,9,15]。因此,本研究认为开放式创新会通过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而作用于企业核心能力,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鉴于此,本文拟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机制,提出有关研究假设,并以我国江、浙、沪、鲁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揭示开放式创新(自变量)、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中介变量)和企业核心能力(因变量)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创新管理理论,而且为企业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开放式创新和培育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

Chesbrough[6]在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的同时,从资源视角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所谓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即企业引入外部资源,并将其与自身内部资源整合于一个架构中进行技术研发,如与伙伴企业合作、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技术外包等;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指企业通过一定的外部渠道将其内部资源商业化,如知识产权转让、技术服务等[16]。Lichtenthaler[17]也从知识视角将企业创新过程中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开展知识搜寻、知识保持和知识挖掘的行为定义为开放式创新,并认为无论是外部资源内化,还是内部资源外化,均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本文借鉴Chesbroug[6]& Lichtenthaler[17]的观点,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两个维度,探讨其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

(1)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通过创新网络将外部知识有效地传递到企业内部,而创新网络之间的知识共享能大大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加快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18],产品的及时更新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4]。野中郁次郎[19]研究指出,知识创造是企业维持其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组织知识创造过程中使用承上启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需要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所采用的 “超文本”式组织结构最适合知识创造[20]。张振刚等[21]的研究也表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有助于企业提高实际吸收能力,而实际吸收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人、财、物资源水平,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2)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将企业自身创新所得而无力开发的成果通过知识产权转让等形式实现商业化[6]。在内部成果外部商业化的过程中,其有三重经济意义:①不会因内部创新成果的过度流失而导致内部创新积极性下降及企业投入产出比下降[6,10];②内部创新成果商业化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收入,并能将这部分收入用于核心技术与产品开发,这使核心产品开发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7];③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能为企业带来知识溢出效应,利于构建以自身技术标准为基准的行业标准[21],利于企业成为龙头型企业。吴价宝[22]的研究表明,现代企业只有将研发与生产重点放于核心产品上,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b: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双元创新能力

March[23]在1991年首次提出“双元”概念,他认为企业存在两种活动方式,即探索性活动与开发性活动。Danneels[24]将这一概念引入企业创新过程,根据技术创新程度将其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渐近性创新是指企业对现有技术进行的改进和完善活动,是一种小而微的创新方式;突破性创新是指企业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创新活动,创新程度(幅度)较大[25]。相关研究表明[13,25],大多数企业创新过程中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同时进行。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即指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本文从这两个维度考量其与开放式创新及企业核心能力间关系。

(1)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渐进性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对现有技术(产品、工艺等)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能力,强调对产业技术轨道的追踪与领先性技术知识的挖掘[26-27]。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为知识挖掘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且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开放度也会正向影响渐进性创新能力[15,27]。Chesbrough[6]的实证研究说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通过吸收外部知识资源不断进行产品更新以创造更多价值,这正是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弗勒斯莱[28]在其研究中指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有利于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提高,而李德强、彭灿等[29]研究发现,企业协调整合能力对其渐进性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2)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会打破知识产权垄断,通过技术转让形式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9],这种技术转让会引起一定的内部竞争,但同时也有利于内部创新能力提升[19]。一方面,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会加速内部新技术市场化进程,有利于企业内部进行产品更新;另一方面,技术转让也提高了知识技术更新速度[6]。以上两者均有利于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提升。众所周知,软件行业是引发知识产权政策变革的关键行业,也是通过技术转让进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典型行业,而这一行业也恰恰是产品更新速度最快、专业产品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行业[30]。由此不难看出,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提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b: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3)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使现有产品或服务实现重大转型或转变的能力,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31]。近年来,学者们对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作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能力提高。奚雷等(2016)从双元角度研究得出双元学习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许晖[32]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均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林春培、张振刚(2017)从吸收能力视角出发,研究得出组织学习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而何郁冰、陈劲[33]的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对组织学习有正向影响;陈钰芬(2009)也研究指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有利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促使企业新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因此,本文认为,内向型创新有利于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故而,提出如下假设:

H2c: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4)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会引发内部竞争,正是这种内部竞争会激发内部创新热情,提升内部创新活力,促进突破性创新成果涌现。同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转让形式将内部研发成果扩散到企业外部,能够推动本行业间知识流通及行业技术进步,而市场竞争机制会反作用于企业,促使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以长久占领本行业技术高地[19,21]。Lichtenthaler[34]的研究表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会对突破性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且技术竞争强度越大其影响越大。陈志明(2016)则从组织协调机制角度证明了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有利于突破性创新开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d: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双元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35],而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2]。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由渐进性创新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构成,故而本文从这两个维度讨论其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

(1)渐进性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野中郁次郎[19]研究指出,知识形成于个人内隐知识,而后以螺旋式的形态向有组织的、显性的知识转移与提升。而渐进性创新过程正是将一种模糊、朦胧的新想法通过知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将其进化为有价值的产品[36],本田公司Tall Boy车型的成功研发正是渐进性创新知识螺旋上升过程的经典呈现。由此可见,渐进性创新有助于企业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韩凤晶[37]的研究表明,隐性知识通过正向作用可以转化为企业核心能力,同时,这种转化与动态核心能力紧密相关。而渐进性创新在这种转化过程中起到一种正向作用,且企业不断进行渐进性创新有利于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王毅、陈劲等[2]研究指出,动态性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特征,只有动态发展的核心能力才会使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即企业核心能力的长效性。因此,本文认为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渐进性创新能力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2)突破性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突破性创新以新产品进入市场,短期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有利于增加企业先动优势的时效性,从而形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14]。同时,突破性创新有助于企业识别机会而优化其资源配置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35]。蔡建华[38]研究指出,突破性创新的商业化需要构建互补性资产,而互补性资产的构建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与维持,且此种竞争优势是竞争者较难模仿的。吴价宝[22]指出,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其知识和资源整合有关,企业知识和资源通过管理机制整合并经由商业化实践形成企业核心能力,而突破性创新有利于企业隐性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及其相关资源整合[39]。综上分析,本文认为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会影响其核心能力的形成,一般而言,突破性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易于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核心能力。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b:突破性创新能力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1.4 开放式创新、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

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更有利于外部知识资源内化及内部资源外化,在资源转化过程中,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从而有利于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以提升企业核心能力[22,39]。吕一博、彭灿等[15,40]的研究表明,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内向型和外向型)进行知识资源整合使得渐进性创新得以持续,而渐进性创新的持续开展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对于突破性创新而言,非正式网络是突破性创新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突破性创新的非正式网络中,开放式创新体系可以使非正式网络知识效率最大化[41]。黄海艳[42]基于191个研发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非正式网络有利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提升,而绩效提升是企业保持动态竞争优势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开放式创新通过提升企业双元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双元创新(含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在开放式创新两个维度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中介作用。故提出如下假设:

H4a:渐进性创新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中介作用;

H4b:渐进性创新能力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中介作用;

H4c:突破性创新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中介作用;

H4d:突破性创新能力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三者间关系模型(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现场发放与邮件发放的形式,对鲁江浙沪地区的358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样本企业选择分两步:第一,根据上述4个省市科技厅公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随机选取部分企业,进行初步选择;第二,通过网站了解或实地访谈形式,对上述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进行二次筛选,筛选时注重挑选与外界合作且同时开展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企业。本研究调研时间为2017年3-9月,共发放问卷406份,回收358份,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82.68%。

2.2 变量测量

本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法对问卷中所有题项进行测量,量表设计充分参考和借鉴了已有相关量表,并征求了部分预调研企业中相关人员及行业内专家的意见,对相关题项进行了适当调整与修改。

对各变量测量量表设计如下:①开放式创新测量分为两个维度,即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参考Chesbrough[6]、Lichtenthaler[10]和张振刚[23]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量表,并进行修正完善,采用公司经常引进新知识和技术等3个题项对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进行测量,采用公司会选择性地出售内部研发成果等3个题项对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进行测量;②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分为两个维度,即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和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在整合Jansen、Van、奚雷和李德强[29]等对于企业双元创新能力测量量表的基础上,考虑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并进行专家访谈,采用企业经常改善产品(服务)质量等5个题项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进行测量,采用企业经常尝试创造或引入新技术和新服务等5个题项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进行测量;③企业核心能力的测量在参考Hafeez、黄蕴洁和陈伟等量表设计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分为4个维度,即组织管理能力维、市场开发能力维、研发能力维和生产管理能力维,包含12个题项。例如,企业市场开发能力维度共包含3个题项,即产品销售增长率、市场营销网络完善和应对市场环境变化;④控制变量。考虑到企业规模和年限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并影响企业核心能力,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限两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测量依据雇员人数进行划分, “1”代表20人及以下,“2”代表21~100人,“3”代表101~300人,“4”代表301~1 000人,“5”代表1 000人以上;企业年限以样本数据中企业成立年限的自然对数值进行测量。

2.3 信度效度检验

本研究使用SPSS20.0对各变量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99~0.964之间,组合信度(CR)值在0.884~0.969之间,均满足大于0.7的要求,说明各量表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各变量KMO值在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著异于0的条件下处于0.681~0.933之间,满足大于或接近0.7的临界值要求,且各变量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方差贡献率均在50%以上,说明各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由表1和表2可知,AVE值在0.719~0.861之间,大于其临界值0.5,且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对角线上的AVE值,说明各量表具有较好的辨别效度与收敛效度。

3 假设检验

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Pearson双侧检验作均值与相关性分析,以初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如表2所示。除去控制变量外,各变量均值在2.850~3.635之间,处于“一般同意”范畴,符合预期。由Pearson系数可知,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均显著正相关(P<0.01),且处于中度相关水平,初步验证部分假设。

表1 变量信效度检验结果

变量题项因子载荷KMOα系数方差贡献率(%)AVECR开放式创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IOI)IOI10.883IOI20.8700.6830.79971.8590.7190.884IOI30.787外向型开放式创新(OOI)OOI10.875OOI20.8590.7070.81372.8360.7280.889OOI30.825企业双元创新能力渐进性创新能力(EIC)EIC10.893EIC20.892EIC30.8040.7840.92476.8260.7680.943EIC40.903EIC50.887突破性创新能力(RIC)RIC10.918RIC20.926RIC30.9100.8160.93479.6320.7960.951RIC40.882RIC50.821企业核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OMC)CC10.775CC20.8670.9330.96472.5880.7260.969CC30.908市场开发能力(MDC)CC40.836CC50.897CC60.899研发能力(RDC)CC70.908CC80.825CC90.709生产管理能力(PMC)CC100.865CC110.853CC120.861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56713.451.511122.2780.9650.620**133.2911.0240.131*0.065142.8501.0160.120*-0.0350.391**153.5711.0290.293**0.122*0.491**0.360**163.5221.0170.237**0.162**0.533**0.270**0.482**173.6350.8810.311**0.123*0.466**0.350**0.535**0.483**1

注:1表示企业规模;2表示企业年限;3表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4表示外向型开放式创新;5表示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6表示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7表示企业核心能力。**表示相关系数在P<0.01的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相关系数在P<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2 路径分析

运用AMOS21.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所提假设进行验证。依据概念模型构建初始模型M1,其拟合指数中CMIN/DF为37.419,远大于其临界值3,RMSEA值为0.157,远大于适配合理值0.08,AGFI值、IFI值、CFI值、NFI值均小于其临界值0.9,因此,初始模型M1拟合非常不理想,需要进行修正。依据“修正指数值法”增加e1和e2、e3和e4的相关性,得到修正模型M2,其拟合指数结果表明此时模型整体过度识别,需进行二次修正,即删除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M2中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P=0.172,β=0.07),予以删除,得到二次修正模型M3,经检验其P值为0.173,大于0.05,说明假设模型与观察数据可以适配,且其它拟合指数均满足拟合要求,逐次修正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结果如表3所示。故而M3为最终解释模型,如图2所示,其路径关系及标准化系数如表4所示。

图2 假设模型M3检验结果

表3 模型拟合指数

模型PCMIN/DFRMRRMSEAGFIAGFIIFICFINFIM10.00037.4190.1570.3510.9130.3510.8230.8190.819M20.000--0.0000.3691.000--1.0001.0001.000M30.1731.8560.0180.0540.9970.9620.9980.9980.996

表4 M3路径分析及检验结果

变量关系标准化路径系数P值对应假设检验结果渐进性创新能力←内向型开放式创新0.424***H2a支持突破性创新能力←内向型开放式创新0.529***H2b支持渐进性创新能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0.179***H2c支持企业核心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0.191***H3b支持企业核心能力←渐进性创新能力0.267***H3a支持企业核心能力←内向型开放式创新0.1270.012H1a支持企业核心能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0.1040.018H1b支持

依据上述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文中8个假设除H3d外,其余7个假设均得到验证,H3d即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不显著。

3.3 中介效应检验

依据温忠麟[43]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对上文所提出的中介作用假设进行检验。由图2和表4可知,以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直接效应为0.13(P=0.012 7),间接效应ab为0.1134(P<0.01)。因此,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4a成立;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直接效应为0.10(P=0.018),间接效应ab为0.048 6(P<0.01)。因此,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4b成立,以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间接效应ab为0.100 7(P<0.01)。因此,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c成立;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依Bootstrap法检验ab,间接效应不显著,假设H4d不成立。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9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开放式创新、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三者间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开放式创新的两个维度(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均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无论企业进行何种开放式创新均有利于其渐进性创新能力提高。对于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而言,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其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及高新技术企业特征有关:一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出台较少,企业内部更注重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开展相对较少;二是上述4个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多为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开展较少,数据获取受限。

(2)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两个维度(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企业无论是开展创新幅度较小的渐进性创新,还是开展创新幅度较大的突破性创新,均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但从路径系数来看,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对核心能力的影响大于突破性创新能力。

(3)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均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作用机制却不相同。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通过渐进性创新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两个中介变量作用于企业核心能力提升;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仅通过渐进性创新能力作用于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且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影响路径系数大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此外,内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均有直接效应,同样,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效应大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

4.2 管理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如下启示:

(1)大力开展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以充分获取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水平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适度开放信息,将企业内部闲散资源通过外部途径商业化。企业应具备识别自身价值的能力,并能够对自身核心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将非核心、非关键技术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或信息公开的形式转让给其它公司。一来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核心业务研发,二来有利于提升员工创新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渐进性创新的开展。

(2)积极开展双元创新,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应出台相应激励措施,提升员工创新热情,实施全员创新。只要是勇于创新的员工都应给予一定奖励,尤其是对于小微创新,也应重视起来,及时适当地给予奖励,从而促进企业渐进性创新的开展。有实力的企业还应吸纳高水平人才,成立专门研发部门,用于技术难题攻关与高精尖技术研发。另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鉴于渐进性创新的效用大于突破性创新,企业应侧重于渐进性创新的开展。

(3)鉴于内向型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路径及效用不同,同等条件下企业更应注重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同时,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时,应注重其对双元创新(能力)两个维度的不同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注重双元创新协同性,使得创新效用最大化。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选取仅以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样本容量相对较小,研究结论缺乏普适性。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容量,开展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的相关研究;其次,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本研究仅考虑了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其是否还存在调节作用,本文未进行深入探讨。此外,受篇幅限制,本研究并未讨论内外耦合情况下开放式创新对于企业双元创新及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机制,后续研究可对此问题(开放式创新耦合模式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作用)进行专门讨论。

参考文献:

[1] PRAHALAD C,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5).

[2]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24-32.

[3] CIOCANEL A B,PAVELESCUF M.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 European context [J].Procedia Economics & Finance, 2015, 32(4):728-737.

[4] 韩凤晶,黄冬冬.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与提升——基于NK模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路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08-112.

[5]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方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 2000(1):5-8.

[6] 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Cambridge: the MIT Press,2003.

[7] 高良谋,马文甲.开放式创新:内涵、框架与中国情境[J].管理世界, 2014(6):157-169.

[8] SANDULLI F D,FERNANDEZ-MENENDEZ J,RODRIGUEZ-DUARTE A,et al.Testing the schumpeterian hypotheses on an open innovation framework[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2, 50(7):1222-1232.

[9] LEE S, PARK G,YOON B,et al.Open innovation in SMEs——an intermediated network model[J].Research Policy, 2010, 39(2):290-300.

[10] GARRIGA H,VON KROGH G,SPAETH S.How constraints and knowledge impact open innov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9):1134-1144.

[11] CHENG C,HUIZINGH KRE.Open innovation to increa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large survey[J].Brain Research, 2010, 198(1):249-252.

[12] KAFOUROS MI.The role of open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do companies profit from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other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2, 47(3):362-370.

[13] JANSEN J J P, BOSCH F A J V D, VOLBERDA H W.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J].Erim Report, 2006, 52(11):1661-1674.

[14] 伍勇, 梁巧转, 魏泽龙.双元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破坏性创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6):140-151.

[15] 吕一博,施萧萧,冀若楠.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7, 35(2):289-301.

[16] BIANCHI M, CAVALIERE A, CHIARONI D,et al.Organisational modes for open innovation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Technovation, 2011, 31(1):22-33.

[17] LICHTENTHALER U.Open innovation: past research, current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1, 25(1):75-93.

[18] GULATI R.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5):397-420.

[19] 野中郁次郎, 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20] 杨柯.“承上启下”的管理模式与“超文本”的组织结构[J].财经界:管理学家, 2008.

[21] 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 2015, 36(3):49-56.

[22] 吴价宝.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3] 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71-87.

[24] DANNEELS E.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12):1095-1121.

[25] 奚雷,彭灿,李德强.智力资本对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6):142-148.

[26] SUBRAMANIAM M,YOUNDT M A.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type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3):450-463.

[27] 施萧萧.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8] CHESBROUGH H,VANHAVERBEKE W,WEST J.New frontiers in open innov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29] 李德强,彭灿,奚雷.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影响:环境竞争性的调节作用[J].运筹与管理, 2017, 26(9):183-192.

[30] 亨利·切萨布鲁夫,维姆·范哈佛贝克,乔·韦斯特.开放创新的新范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1] 彭灿,徐瑞泽,奚雷,等.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16(3):106-112.

[32] 许晖,李文.高科技企业组织学习与双元创新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3(4):35-45.

[33] 何郁冰,陈劲.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学习机制研究[C].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2010.

[34] LICHTENTHALER U.A note on outbound open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R&D Management, 2015, 45(5):606-608.

[35] 王一.TMT网络特征、双元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7.

[36] 雷家骕,洪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7] 韩凤晶.基于组织创新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8] 蔡建华.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竞争优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2):51-55.

[39] 彭灿.突破性创新的资产基础与面向突破性创新的联盟战略[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3):85-90.

[40] 彭灿,陈丽芝.基于知识的企业集群核心能力培育[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4(2):67-70.

[41] 杨志强.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09.

[42] 黄海艳.非正式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绩效评价导向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 2015, 29(2):56-60.

[43]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731-745.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Open Innovation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Dual Innovation

Li Ruixue, Peng Can, Yang Xiaon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296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eastern par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pen innovation, du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open inno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u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 du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and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open innovation and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inward-oriented open inno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gradu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capability, while outward-oriented open innovation onl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both of the two dimensions of meta-innovation (including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Inward-Oriented Open Innovation; Outward-Oriented Open Innovation; Exploiting Innovation Ability; Exploring Innovation Ability;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

DOI10.6049/kjjbydc.2018050715

(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4-0090-08

收稿日期2018-1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207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DGLJ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基金(NP20173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8YJA630085)

作者简介李瑞雪(1986-),女,山东德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彭灿(1962-),男,湖南长沙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创新管理;杨晓娜(1987-),女,河南洛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