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联通性研究

何健文刘启强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33)

在归纳厘清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学研究中关于二元对立状态化解方法的理论,指出属于整体范式的企业创新资本和属于个体范式的企业家创新资本之间既非直接的相互替代关系也非单向促进影响关系,而是多维联通“二元同体”关系,进而构造出能够刻画两者关系逻辑的概念模型,以对两者间内在联通路径及相关作用机理进行探索性分析。

关键词企业创新资本;企业家创新资本;创新资源;创新氛围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界对创新资本概念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与创新资本的经济价值及社会应用功能密切相关,即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企业家层面创新资本,都是创新情报的载体、创新业态的根基,能够增强创新意愿,降低创新风险,带来超额利润,提升创新主体在协作关系中的话语权[1]

当前,针对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观点:①企业家创新资本能够代表企业创新资本;②企业家创新资本不一定能够代表企业创新资本。就理论逻辑推理而言,上述两种观点均成立,这是因为:①从学理上看,创新资本的本质是人力资本,企业创新资本的本质自然是企业人力资本,而企业家作为企业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有能力将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要素尤其是创新资本要素整合起来,成为企业创造、提升和运用创新资本的核心人物[2,3];从法理上看,企业法人可以代表企业,那么企业的一切资本(物质资本、智慧资本、社会资本、精神资本)都可以归集于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的创新资本理所当然成为企业创新资本的代表,而企业法人角色在一般情况下由企业家担当。因此,企业家创新资本能够代表企业创新资本;②因为企业和企业家分属于整体和个体两个对立范畴,虽然整体是由个体组成而来,但整体具备了个体或个体集合所不具备的功能属性,即整体的每一种特性不一定都能从个体特性中获得有效解释[4,5],这意味着企业创新资本关键要素未必都可以归溯于企业家创新资本,即企业家创新资本可能无法代表企业创新资本。因此,第二种观点也是成立的。

综上综述,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间的直观关系已初步明晰。但是,企业创新资本应如何生成、怎样增值?同时,企业家创新资本应如何培育、怎样提升?归属于不同范式的两种创新资本其对立关系对两者各自成长能否构成积极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为破解这一系列问题,基于系统联动视角对上述两者间关系进行要素解构和机理分析尤为必要。基于此,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厘清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内涵,借鉴社会学理论中关于二元对立消解的方法和思想,对两者间的内在联通路径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

1 研究评述

1.1 企业创新资本界定及其解构视角

借鉴Liu[6]、Tittenbrun[7]关于多重资本系统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本研究以物质论、智慧论、社会论、精神论作为划分依据,对目前学界关于企业创新资本内涵的界定进行梳理。结果发现,企业创新资本内涵界定主要可归结为物质论、智慧论、社会论、精神论4种类型。其中,物质论包括投资论和货币论,智慧论实际表现为知识成果论,社会论包括机制论和关系论,精神论实际表现为组织特征论,具体内涵见表1。

学者对于企业创新资本的维度解构主要有4种:①基于效果显示维度。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15]根据创新资本能否清晰呈现和有效转移,将创新资本划分为两部分:显性创新资本和隐性创新资本;②基于归属和扩散维度。王海芳、王斯年[16]基于组织内生视角将企业创新资本分成3部分:一是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个体范式创新资本,二是突破员工个体范式、处于被管理者在组织范围内加以扩散改造中的创新资本,三是已上升至集体层面由组织支配的创新资本;③基于企业特质维度。Kijek[17]认为,企业创新资本由创新基和创新强度两个维度构成,其中前者包括企业内部结构属性和企业外部关系属性;④基于过程—效应维度。McElroy[13]以自组织循环系统为视角,指出创新资本包含效率维度、规模维度和柔性维度3个方面。

表1 企业创新资本内涵界定

研究对象概念类型细分范畴 具体表述物质论投资论刘建利等[8]提出,创新资本是企业为完成创新型产品开发而进行的投资,具体包含创新投入和R&D投入两个维度货币论房汉廷[9]认为,创新资本是指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所获得的、享有创新收益权的所有货币化资本集合,包括企业研发内部支出、创新投入等内源性货币资本以及天使投资、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外源性货币化资本企业创新资本智慧论知识成果论野中郁次郎[10]、Edvinsson[11]均认为,企业创新资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间知识共享和转化的结果,创新资本是指企业用来开发并加速新产品与新服务上市的知识财产,包括专利、著作权、注册商标等社会论关系论汪丁丁[12]将创新资本归结为社会关系纬度内以企业为关键节点形成的既得利益结构累积效应的载体,指出创新资本实质上是企业拥有的服务于创新的经济关系“存量”(金融交易关系和非金融交易关系),这些“存量”一方面可以支持企业间大规模的创新合作,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抑制企业创新自由机制论McElroy[13]指出,创新资本是指企业层面具有的、生产和整合企业内外部新知识的循环机制 精神论组织特征论肖建华等[14]指出,创业者战略领导力、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凝聚力是创业企业创新资本最关键的要素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8-14]整理

综合上述分析,尽管学者们研究互有侧重,但企业创新资本主要内涵可予以明确:一是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内部创新氛围及外部创新环境密切相关;二是企业创新资本与创新资源高度关联;三是企业创新资本各种解析维度揭示出企业资源调集能力对于创新资本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企业创新资本是指企业为完成创新活动,依靠外部创新网络关系和内部创新组织结构所能够调集的、通过整合转化可以产生新价值的创新资源,可从四维变量进行解析,即创新治理结构特质、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其中,创新治理结构特质和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均为企业组织属性,是企业创新资本得以汇聚和转换的平台空间;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和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均属于企业能力范畴,是企业创新资本赖以形成和扩张的活化元素。

1.2 企业家创新资本界定及其解构视角

同理,笔者以物质论、智慧论、社会论、精神论作为划分依据,对目前学界关于企业家创新资本内涵的界定进行系统梳理。结果发现,企业家创新资本内涵界定主要可归结为物质论、智慧论、社会论、精神论4种类型。其中,物质论实际表现为财富增值论,智慧论包括创造力论、智力转化论和治理能力论,社会论实际表现为文化关系论,精神论实际表现为信仰观念论,具体内涵见表2。

学者们围绕企业家创新资本的实用型研究大多立足于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资本客观存在性两个方面,由此,对于企业家创新资本的解构可归结为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家创新资本现存状况,二是企业家创新资本运用状况。对于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方面:①在企业家权力边界内可供企业家直接持有的资本数量和质量;②在企业家所处关系网络中可供企业家有效利用、调集的资本数量和质量[18,22,24]

表2 企业家创新资本内涵界定

研究对象概念类型细分范畴 具体表述物质论财富增值论Perez[18]、段海艳[19]发现,金融资本在创新中为企业家带来财富增值效果,但需要以金融资本转化为创新资本的数量和效率为前提智慧论创造力论Gerli等[20]指出,企业家创新资本是通过促进创新及进行相关投资而凝结的企业家创造力,即企业家不断更新发展的综合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理念、创新技能、创新品格等智力转化论袁锋等[21]认为,企业家创新资本价值内涵主要表现在企业家资本被用于撬动、整合、吸收各类智力资本从而形成以创新成果效益为核心的商业用途这一过程 企业家创新资本治理能力论Leskovar等[22]指出,企业家创新资本是指企业家将企业新理念加以实施并通过动员企业上下开展过程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活动来为企业带来价值的能力。房汉廷[23]进一步指出,企业家在打通员工知识溢出渠道、增强创新团队竞争关系、建立内部创新奖励机制、争取社会创新资源落户等创新治理活动中体现自身创新资本,这在新创企业建立和运营中尤为明显社会论文化关系论Martins等[24]认为,企业家创新资本嵌入于企业家身处的本土创意文化和组织创新氛围中,是在品牌、标准、专利等范式引导下群体性企业家的人脉关系支持网络 精神论信仰观念论Zohar等[25]、Liu[6]提出,企业家创新资本取决于企业家拥有何种精神追求,包括精神信念、核心价值观及相应实践所产生的优势和力量等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18-25]整理

综上所述,虽然相关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企业家创新资本基本内涵已初步厘清:一是企业家创新资本存在形式既可表现为静态存量也可表现为动态增量;二是个人关系网络是企业家创新资本的应有之义;三是企业家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或者引导他人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持续巩固其创新资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本研究提出,企业家创新资本是指企业家依靠个人关系网和社会环境场使创新资源得到有效集聚以及通过整合经营使创新资源价值得到转化提升的能力和素养,具体包含4个维度解析变量:创新治理意识特质、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和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其中,创新治理意识特质和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均为企业家个体特性,前者是企业家创新资本赖以形成的内在根基,后者是其存在的媒介环境;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和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均属于企业家能力范畴,前者是指企业家创新资本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其增益的催化因子。

2 主题推演

在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概念内涵得以明确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其不同点和相同点。其中,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关键内核、供给平台、运转空间和持有主体4个方面;相同点主要包括3项,分别是归属范畴、发展前景和解构视角,见表3。

由此,将会产生以下问题:①服务于企业创新资本的企业网络关系和服务于企业家创新资本的企业家社交关系圈之间是否存在重合?有多大程度的重合?②作为企业创新资本运转空间的创新型组织和作为企业家创新资本运转空间的企业家创新行为之间是否存在重合?有多大程度的重合?③企业创新资本持有主体是企业,企业持有主体是企业家,那么企业创新资本持有主体实际上是企业家?

就理论从属而言,企业固然是企业创新资本的持有主体,企业创新网络固然是企业创新资本的供给平台,创新型组织固然是企业创新资本的运转空间。然而,实践经验表明,企业创新资本持有主体应为企业家,企业创新资本供给平台应为企业家创新活动社交关系圈,企业创新资本运转空间应为企业家创新行为。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是落实和体现企业家创新意志的企业,企业家是决定企业创新成败的企业家。这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直观解释:首先,企业创新是企业家创新的全面复制,包括创新行为模式、创新品格特征、创新认知状态等;其次,归属于个体的企业家要增益其创新思想并达到创新目的,关键前提是要以归属于整体的企业作为力量支撑,这是由个体和整体固有关系所决定的;再次,企业为争取各类社会主体对自身创新投入产出的支持,必须建立起能够与其互通资源的多维“创新访问端口”,而企业家的企业代表身份决定其不得不成为这些“端口”的操控者乃至开发者,并为“端口”服务于创新的实际效果负责[17]

表3 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对比分析

对比维度企业创新资本企业家创新资本关键内核金融资本;知识资产个体才能素养供给平台企业创新网络企业家创新活动社交关系圈不同点运转空间企业创新型组织企业家创新行为持有主体企业企业家归属范畴创新资源相同点发展前景可获得提升、增值解构视角主体特质和能力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6-25]整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尽管从属于不同主体范式,但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在实际运转环境下势必呈现出“二元同体”对流联通状态,这意味着企业家创新治理意识特质、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及创新网络调集能力不仅仅是企业家创新资本培育、提升、增值的动力源泉,同时又是企业创新资本培育、提升、增值的动力源泉。

3 理据剖析

通过从学术机理到实践经验的初步推导,笔者得出以上关于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二元同体”的主要观点,该观点的真实性离不开理论逻辑支撑。为此,笔者通过梳理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如何化解二元对立状态的方法理论,旨在为上述观点提供充分依据。

还原论和整体论是社会学研究中两种较为典型的方法理论。还原论指出,复杂系统(或者现象、过程)可以层层分解为若干个真实的基本组成单元,并能够通过各组成单元的行为特征及属性对其行为特征及属性加以说明、解释。整体论指出,将复杂系统层层分解、还原为其基本组成单元的做法是受限的,因为这种做法有可能割舍了所有基本单元间相互关联、不断变化的复杂关系(即结构属性),从而忽视了系统的整体功能。由此,社会学界形成了关于个人与社会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理论困境,如结构性与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二元对立等。

国外社会学家一直致力于整合和消弭这种困境。Bourdieu[26]以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为出发点,从惯习和场域关系中探讨了行动和结构相对立的消解问题,提出“场域是惯习的条件,而惯习则建构着场域”的观点。Habermas[27]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讨论了能动性与结构性的关系,指出生活世界(社会规范结构)受到系统(社会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干扰和异化而变得越来越商品化、金钱化和官僚体制化,而消除这种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在宏观与微观整合方面,Elias[28]的构型社会学理论、Collins[29]的冲突社会学理论均强调宏观社会过程的微观机制和基础,并以微观过程为切入点解释宏观过程,以达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互动和统一。Alexander[30]基于经验逻辑指出其和理论逻辑对于科学发展同等重要的意义,指出科学思维运行在以“经验环境”和“形而上学环境”为两端的“科学连续体”之上,从而将宏观和微观有机联结起来。

国内社会学界在二元对立消解方法论上作出开创性理论贡献的学者当属郑杭生[31]。他倡导的“社会互构论”并未沿袭传统社会学理论家将“个人”与“社会”间二元对立进行消解实现社会学综合理论的研究思路,而是将实现社会学综合理论建立在明确“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是现代社会中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这一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在具体研究中,郑杭生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终极主体是“个人”,个人之间主体关联性构建更新着社会行动秩序和结构,而后者能够保障并促进前者积极施展和持续强化。由此,他进一步将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为一种“互构共变”关系(包含行动主体间相互“建塑”和“型构”两个层面),并利用这种关系解释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将这些现象理解为个人与社会之间“互构共变”过程的效应或结果,以超越个人与社会间的二元对立。

与郑杭生的研究框架一致,国内许多学者以联动式互构机制为研究视角,对破解二元对立问题进行了诸多尝试。郑方、彭正银[32]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在主体联结、资源需求及任务导向推动下,关系传递分别以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为起点,可实现互构的创新资源共享。王晨[33]以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为研究路径,探究了中小企业成长性与不同类型外在网络的影响关系,并刻画了中小企业成长与企业社会网络互构性演化模型。陈建勋、王涛等[34]从CEO与TMT(高层管理团队)社会网络结构互构角度,论证了CEO领导柔性对TMT社会网络结构刚性的化解机制,并基于中国情境实证指出通过对TMT社会网络结构形塑和改变,可使其形成新结构以促进组织双元创新的顺利开展。两位学者既强调行为主体的能动性,也不否认社会网络结构的制约性,厘清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克服了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状态。

综上可见,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消解思路能够为厘清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二元同体”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与解析依据。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笔者通过构造模型对这种“二元同体”关系进行深度解构,以揭示更为全面、细致的关系机理并挖掘出更多的学理价值。

4 模型构造

4.1 企业创新资本内源性

企业创新资本是指企业为完成创新活动,依靠外部创新网络关系和内部创新治理结构所能够调集的、通过整合转化可以产生新价值的创新资源,具体涉及4个变量:创新治理结构特质、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创新网络调集能力。这意味着,企业创新资本多寡或功效取决于企业主导或参与构建的创新型组织结构和创新型网络关系范式,以及其调动汇集这些组织结构和网络关系的创新资源效率和强度。因此,企业创新资本受四维变量的共同影响。其中,创新治理结构特质一般由企业创新内部特质决定,而企业创新内部特质则主要取决于R&D强度、创新团队规模、企业是否设立专门的创新部门或机构、企业创新惯性等因素;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往往由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频率、企业家创新意识强弱情况等因素共同决定;创新网络关系特质一般由企业创新外向特质决定,而企业创新外向特质则主要取决于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业务规模、企业与创新合作对象之间的异质性、创新团队社会背景等因素;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往往由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创新地位突出程度、企业家沟通水平、企业知识吸收及溢出效应等因素共同决定。综上可见,企业创新资本驱动要素总体上可划分为两个层面:创新人层面与创新物层面。其中,创新人包括创新型企业家和创新型员工。

相对于创新物层面驱动要素,创新人层面驱动要素对企业创新资本产生的作用更为关键,其主要原因是:创新人是企业内部具备独立创新能动性的基础元素,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家能够直接改变企业内部其它创新驱动要素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这意味着,企业创新资本各种驱动要素能够对内转化归结为创新型企业家。对此,笔者称之为企业创新资本的内源性,并进一步推理获得3项论点:

论点一:企业创新资本取决于企业家创新资本。

论点二:当企业家创新资本数量变化呈增长趋势时,企业创新资本数量变化也呈增长趋势;相反,当企业家创新资本数量变化呈下滑趋势时,企业创新资本数量变化也呈下滑趋势。

论点三:当企业家创新资本质量持续提高时,企业创新资本质量会持续提高;相反,当企业家创新资本质量持续下降时,企业创新资本质量也会持续下降。

4.2 企业家创新资本外源性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者和创新行为的领导者,因而企业家创新资本必然是企业创新资本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家本职责任或个人意愿,还是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都促使企业家将个体创新资本施用于企业创新转型和成长之上,形成放大效应。拓展并日渐强化的企业创新资本具有反哺企业家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身份和地位决定的,即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核心代表,其创新行为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历程、指引着企业成长方向,自然汇聚企业资源决策权于一身,并从中拓宽有益于自身个体资源丰度的渠道[35]。企业与企业家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企业家创新资本受企业创新资本促进和激发的机会就越多、效果就越明显,创新资本甚至表现出从企业层面转化流向至企业家层面的外在特征,从而促使企业家个体层面创新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对于这种先放大、后集聚的效应,笔者称之为企业家创新资本外源性,并进一步推理获得3项论点:

论点四:企业创新资本是企业家创新资本得以扩充的重要来源。

论点五:企业家创新资本存量随企业创新资本存量的扩大而扩大,随企业创新资本存量的缩小而缩小。

论点六:企业家创新资本增量随企业创新资本增量的扩大而扩大,随企业创新资本增量的缩小而缩小。

4.3 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联通性

综上所述,企业创新资本必须依靠企业家创新资本的作用方可快速生成并高效运转,当企业家创新资本作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创新资本将体现出以企业家个体创新能力和素养为导向的运转方式;企业家创新资本必须通过企业创新资本的作用方可集结活力并发挥潜力,当企业创新资本的作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家创新资本将体现出以企业层面内外部各类创新资源为依托的成长特征。可见,两者之间虽然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但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这种关系,笔者称之为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的联通性,并进一步推理获得3项论点:

论点七: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处于联通状态。

论点八:企业对企业家创新意图执行力度越大,企业创新资本反映企业家创新资本的效果越显著。

论点九:企业家对企业创新重视程度越深,企业家创新资本反映企业创新资本的效果越显著。

4.4 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联通模型

企业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场所,企业创新属性由企业家创新属性决定。同时,企业家创新资源能够通过企业创新资源得以充分体现和拓展,企业家创新属性通过企业创新属性得以有效承载和反映。因此,企业创新行为往往呈现出“企人同体”的组织特质,进而实现企业与企业家之间的“天然”接合。这种接合特质具体表现为:企业为完成创新活动、实现创新绩效,必须对内部及外界创新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创新资本运转,而推动创新资本有效运转的活化因素正是具备创新素养的企业家。这说明,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内在联通,而这种联通本质上是两类创新资本构成变量之间的对接和贯穿见图1。

4.4.1 企业内部视角

(1)主持者是企业及企业家创新资本中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变量的“启动器”。主持者是指通过有效调配辖内资源、完善辖内治理体系等途径推动行为主体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的项目成员[36]。从企业创新资本看,具备组织层面上的调集资格和力量、能够整合企业内部优质创新资源、完善企业创新治理架构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企业成员是企业家,这意味着企业家就是企业创新资本主持者,实质上是企业家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发挥了“主持”作用。从企业家创新资本看,具备个体层面上的调集资格和力量、能够整合个体持有的优质资源以促使企业家获得和增强创新实力的是企业家本人,这意味着企业家同时也是企业家创新资本主持者,实质上是企业家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发挥了“主持”作用。综上可见,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的联结口之一是企业家。

(2)治理节点是企业创新资本中创新治理结构特质变量和企业家创新资本中创新治理意识特质变量的“定位仪”,其是治理架构系统内的基本单元[36]。在创新治理框架下,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以适用于创新活动规程、守则、合同指标等为载体的硬性标准,二是系统内部以有益于创新活动组织文化和组织气氛、团队精神及忠诚度、工作满意度等为载体的软性标准。从企业创新资本看,其治理特质体现为能够获得企业内部成员广泛认同和践行的“整体层面治理节点”,即执行创新治理机制的企业组织结构,如企业决策层创新型成员占比构成、企业决策议程对创新的关注度、决策层下是否设立创新治理委员会等;从企业家创新资本看,其治理特质体现为能够获得企业家个人认同和践行的“个体层面治理节点”,即面向创新治理行动的企业家认知,如企业家对创新的偏好、企业家创新风险防范意识等。因为企业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一种权责关系结构,其发展和完善必须符合企业内部职责特征和职权作用最为突出的成员——企业家所持有的认知取向,这就意味着企业家层面创新治理节点可视为企业层面创新治理节点的“模板”。因此,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在治理特质上接合的具体表现是企业家创新治理节点的接合,并实际表现为企业家持有的各种软硬标准在企业内的推广和应用。

图1 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联通模型

(3)从企业内部层面看,创新契约和创新绩效是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联通的内核。

创新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为完成创新要素交易行为而彼此之间达成的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在创新治理框架下,它源于主持者对治理节点认同和理解的水平,可以使企业家和企业员工之间产生一致的创新愿景、共享的创新语境并最终结成特定的创新群体,是企业内部创新场域赖以生成的先决条件。当创新契约获得培育、巩固时,创新群体将日益壮大,企业家创新资本对企业人力资本(包括其中最为稀缺的核心部分即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渗透效应随之加速显现。由此,创新契约为企业家创新资本和企业创新资本相互融汇、彼此激发的“合理化”和“常态化”提供了制度基础。这表明,创新契约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在企业内部层面上实现联通的“可行性”问题。

作为创新场域生成的另一个前提因素,创新绩效是指按照企业制度流程、考核目标等治理节点要素,对主持者(企业家)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开展评估的结果。针对主持者创新治理调集行为,创新绩效可以发挥激励促进和规范调整作用,从而有效疏通企业创新治理调集能力和企业家创新治理调集能力贯穿渠道,并最终为企业和企业家之间创新资本对接、转化奠定物质基础。因此,创新绩效从源头上诠释了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在企业内部层面上实现联通的必要性问题。

4.4.2 企业外部视角

(1)召集人是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中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变量的“孵化器”。召集人是指为网络行为主体活动流程提供各种资源或资源类服务的网络成员[37]。从企业创新资本看,能够在企业创新发展进程中为其调集和凝聚处于网络游离、散落状态的创新资源并取得资源增值效果的是企业家,这是由企业家的企业代表身份和追逐利润的个体属性共同决定的。因此,企业创新资本召集人是企业家。从企业家创新资本看,能够在企业家参与构建和维护社会创新网络过程中为其创新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效益转化提供动力源泉的也是企业家自身,这意味着企业家创新资本的召集人也是企业家。综上所述,企业家作为召集人,是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的对接点。

(2)关系节点是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中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变量的“支撑架”。关系节点是关系网络架构的基本单元,具体包括公共服务组织、协作联盟、合作项目等[37]。就企业创新资本看,其创新网络关系特质表现为企业社会网络中服务于企业创新的部分;就企业家创新资本看,其创新网络关系特质表现为企业家社交网络中服务于企业家创新的部分。因为企业社会网络的现实操控主体只能是具备活化能力的企业家,所以企业网络中服务于企业创新的部分在实际运转中将被视为企业家网络的有效延伸。这意味着,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在创新网络层面上的接合最终体现为企业家创新网络的自我演化和更新,即企业家创新网络内部众多关系节点之间的动态对接和耦合。

(3)从企业外部层面看,创新竞合思维和创新竞合情报是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的联通内核。企业家创新网络的自我演化、更新是以创新竞合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在创新竞合思维驱使下,企业家不仅达到了获得创新资源的目的,更实现了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这既是企业家创新网络调集能力的直接表现,同时也是不同企业家创新资本在各自运转中实现彼此联通的间接表现。而这种联通路径管道正是由关系节点连结而成的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内,企业家之间不但能达成符合各方竞争或合作利益关系的创新情报共享,而且能够利用情报对企业家(召集人)自身创新网络调集能力建设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形成更加契合创新网络关系特质发展需求的创新竞合思维,为重塑关系节点创造有利条件。

5 结语

本研究表明,属于整体范式的企业创新资本和属于个体范式的企业家创新资本之间既非直接的相互替代关系也非单向促进影响关系,而是在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空间上对接而成的多维联通关系。

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内涵界定:企业创新资本是指企业为完成创新活动,依靠外部创新网络关系和内部创新治理结构所能够调集的、通过整合转化可以产生新价值的创新资源;企业家创新资本是指企业家依靠个人关系网络和社会环境场所使创新资源得到有效调集以及通过整合经营使创新资源价值得到转化提升的能力和素养。从理论上看,两者互有异同;而在实践中,企业创新资本只能以企业家作为持有主体,企业创新资本运营实践必然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这是因为:企业是落实和体现企业家创新意志的企业,企业家是决定企业创新成败的企业家。因此,企业创新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资本在社会实践中将呈现出“二元同体”状态,即企业家创新资本的形成、集聚、运转、增值以企业家创新网络特质及相应调集能力、创新治理意识特质及相应调集能力为依托,企业创新资本的形成、集聚、运转、增值同样以企业家创新网络特质及相应调集能力、创新治理意识特质及相应调集能力为依托。

未来研究将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①作为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相互联通的介质,创新竞合思维、创新竞合情报、创新契约及创新绩效是否具有更为系统深入的传导机制?②企业层面创新资本四维变量和企业家层面创新资本四维变量能否在更为具体的实践要素上实现对接,以促成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二元同体”?③企业创新资本和企业家创新资本的内在联通关系及其对应的联通模型,如何通过实证方法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 张国举.创新场域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 于东平, 段云龙, 张新启,等.企业家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4):112-118.

[3] 唐飞.企业家创意资本、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 陈春花.企业是个整体——管理整体论7大原理[EB/OL].哈佛商业评论, 2018-05-08(5)[2018-06-01].http://www.hbrchina.org/2018-05-08/6022.html.

[5] 高新民, 张钰.整体论及其在哲学中的发展[J].世界哲学, 2014(3):32-40.

[6] LIU A.4 capital and performance[EB/OL].(2010-03-30)[2018-06-01].http://www.researchmethods.org/be4capital.htm.

[7] TITTENBRUN J.Pierre bourdieu's theory of multiple capitals:a critiqu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8(1):1-39.

[8] 刘建利, 杨思远.创新资本、经济危机与产业演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 29(2):18-21.

[9] 房汉廷.STFE模型:新资本体系驱动的创新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 2015(11):17-27.

[10] (日)野中郁次郎, (日)胜见明.创新的本质[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11] EDVINSSON L.Develop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at Skandia[J].Long Range Planning, 1997, 30(3):366-373.

[12] 汪丁丁.资本概念的三个基本维度——及资本人格的个性化演变路径[J].哲学研究, 2006(10):22-26.

[13] MCELROY M W.Social innovation capital[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2, 3(1):30-39.

[14] 肖建华,赵莹.智力资本视角下创业企业创新竞争力关键影响要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3):87-94.

[15] (日)野中郁次郎, (日)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16] 王海芳, 王斯年.企业创新资本形成机制研究——一个组织知识治理视角的分析[A].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1.

[17] KIJEK T.Innovation capital and its measurement[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2(8):17.

[18] PEREZ C.Capitalism, technology and a green global golden age:the role of history in helping to shape the future[J].Political Quarterly, 2015, 86(S1):191-217.

[19] 段海艳.不同来源金融资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88-92.

[20] GERLI F, BONESSO S, CORTELLAZZO L.Nurturing entrepreneurs' innovative capability:the role of competency portfolio and social capit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2016(1):10670.

[21] 袁锋, 陈晓剑, 严志勇.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的定性评估[J].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s1):471-474.

[22] LESKOVAR S G, BASTIC M.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s'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ransition economy:Internal aspect of the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orientation[J].Technovation, 2007, 27(9):533-546.

[23] 房汉廷.科技金融本质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15(5):5-10.

[24] MARTINS E C, TERBLANCHE F.Building organisational culture that stimulat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3, 6(1):64-74.

[25] ZOHAR D, MARSHALL I.Spiritual capital[M].Beijing:China Friendship Publishing Company, 2012.

[26] BOURDIEU P.In praise of sociology:acceptance speech for the gold medal of the CNRS[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3, 47(1):7-14.

[27] HABERMAS J.On the pragmatics of social interaction:preliminary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M].Boston:MIT Press, 2001.

[28] ELIAS N.The retreat of sociologists into the present[J].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987, 4(2):223-247.

[29] COLLINS R.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and collective effervescence[M]//Collective Emo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0] ALEXANDER G C.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M].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6.

[31] 郑杭生, 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2] 郑方, 彭正银.基于关系传递的结构嵌入演化与技术创新优势——一个探索性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1):120-133.

[33] 王晨.成长期中小企业成长与社会网络互构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34] 陈建勋, 王涛, 翟春晓.TMT社会网络结构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兼论结构刚性的生成与化解[J].中国工业经济, 2016(12):140-156.

[35] 张小蒂, 曾可昕.中国企业家资源拓展与比较优势增进的互动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36] 朱长春.公司治理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37] 周晔馨.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吗?——基于中国农户收入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 2012(7):83-95.

A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vity of Innovation Capitalbetween 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

He Jianwen, Liu Qiqia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Guangzhou 51003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 innovation capital,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thought of dissolving method of two-element opposites from sociological study,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ital belonged to a holistic paradigm and entrepreneur's innovation capital belonged to an individual paradigm is neither direct mutual substitution nor unidirectional promotion effect, but a kind of multidimensional connectivity called "dual consubstantiality".Furthermore, a conceptual model which could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above was built up, in order to make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n the inner connectivity channels and related mechanism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capital.

Key Words:Enterprise Innovation Capital; Entrepreneur Innovation Capital; Innovation Resources; Innovative Atmosphere

DOI10.6049/kjjbydc.2018030455

(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4-0009-08

收稿日期2018-08-21

基金项目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A080803006)

作者简介何健文(1986-),男,广东深圳人,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无形资本与知识管理;刘启强(1978-),男,湖北武汉人,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与战略、科技传播。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