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经验证据

(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制造业细分行业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服务渗透促进了制造业技术进步,但作用强度不尽如人意;科技服务业的创新贡献在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差异较大;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前者比后者的创新促进效应更显著;科技服务对制造业的创新激励存在明显的本地化效应,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在制造业创新过程中存在互补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本土科技服务对进口科技服务的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投入产出;制造业;技术进步

0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之基、实体经济之本。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与此同时,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核心技术能力缺失、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技术进步水平和效率提升不尽如人意。可以说,创新能力弱是我国制造业的“阿克琉斯之踵”。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数量红利逐渐衰退,土地成本高、资源能源匮乏等外在环境变化,以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等方式驱动制造业发展变得不可持续。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迫在眉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是制造业由粗放型、数量型转向集约型、质量型增长方式的关键与核心。研究表明,实现制造业技术进步主要有内、外及兼修3种渠道:一是加大研发投入,二是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支持,三是从上述两种渠道同时获取。由于创新行为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和不确定性高,创新活动极其复杂,使得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满足创新能力和知识需求,并且代价高昂、风险巨大。基于上述原因,企业应该多尝试与外部组织,例如大学、科学机构、供应商、客户、竞争者等合作,从外部获取技术和创意,缓解创新主体资源有限的约束[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支持性行业发展。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特有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等优势较好地契合和满足了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需求,能有效整合各种内外部创新资源,推进创新主体间信息技术交流,搭建技术供需双方市场合作平台,减少科技成果闲置,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其智力服务有力支持了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以此保障和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科技服务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验证,我国政府也将科技服务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那么,我国制造业科技服务投入水平有多高?科技服务投入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吗?如果存在促进作用,何种类型的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和创新激励的贡献最大,是本土科技服务还是进口科技服务?二者间是何种关系?哪些制造业从中获益更多?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解决直接关系到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质量贡献的评价问题,既有利于发展科技服务业,又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优质高效增长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现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同时,也是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文献综述

学者们较多关注制造业创新,而对服务的创新功能考察较少,直到Gershuny等[2]和Barras [3]提出服务创新理论后,服务业的创新效应才逐渐受到重视,尤其对生产性服务业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作用研究较多。从国外研究来看,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大多被归纳为生产性服务业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关系的研究。Markusen[4]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以中间投入方式降低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成本,是制造业效率改善的基础;Karaomerlioglu and Carisson[5]认为,包含科技服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源泉;Dllek & Carlsson[6]强调,研发服务业是制造业高生产率和高增加值的来源;Eswaran and Kotwal[7]针对垂直联系渠道的研究得出,上游生产性服务是下游制造业部门效率提升的源头;Muller&Doloreux[8]从理论上肯定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知识需求者、知识供给者和知识转移者的角色,并对制造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Drucker&Wartzman[9]认为科技服务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仅发挥创新桥梁与载体作用,而且充当创新源和创新推动者的角色,而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Wei J[10]使用投入产出法发现,制造业创新与知识密集型服务投入紧密相关,高技术制造业对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技术型服务需求更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仅是知识资源的协同生产者,而且是知识的扩散者和传播者,在创新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科技服务与制造业创新的关系。韩霞[11]认为,科技服务通过信息沟通、资源整合、组织协调、专业化增值服务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孟庆敏等[12]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证明,科技服务业通过提高制造企业知识势能进而对制造业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王海龙等[13]以辽宁为例,研究得出科技服务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未能充分发挥,主要受到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和自身规模小等因素制约。随着经济活动集聚现象增多和趋势加强,有学者从空间集聚视角开展科技服务业集聚创新效应的研究。王晓红[14]提出,培育科技产业集群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切入点,并总结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方面的成功运作经验,对我国集群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刘媛等[15]总结了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5种典型模式,这些各具特色的集聚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适当作用;李晓龙等[16]基于省际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得出,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效率显著为正,并通过空间溢出渠道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外部性。

随着各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有学者从开放视角将科技服务纳入服务贸易、服务投资范围,进而分析其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Jones et al[17]认为服务贸易主要通过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升影响企业生产率;Francois et al[18]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商务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机械制造、机动车和化学品电力设备制造业生产绩效改善,离岸商务外包提升了OECD国家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优势;Falk[19]研究得出,国际制造外包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影响,国际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显著,大约解释了OECD国家20%的生产率增长来源;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体现,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验证[20-21]。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制造业数据,验证了服务贸易通过上下游投入产出关系积极影响制造业绩效。张艳等[22]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建立服务开放渗透率、服务贸易渗透率和服务业FDI渗透率等指标,发现服务贸易与制造企业生产率正相关,但存在非均衡影响;陈启斐,刘志彪[23]使用中国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进口FH指数,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有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金融服务、研发服务和商务服务三大服务进口在制造业技术进步过程中变化显著;李俊[24]基于企业微观层面构建制造业进口服务贸易渗透率,得出服务进口主要通过降低运营费用、提高专业化程度和积累无形资产等渠道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其中,服务进口在东中部地区、民营和外资企业、出口企业等领域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以上研究将科技服务纳入进口贸易范围进行整体分析,忽略了本土服务,特别是本土科技服务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外就科技服务业的创新作用作了深入研究,但存在以下问题:①在区域和企业层面关注科技服务与创新关系居多,而从中观领域(细分)——行业层面研究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偏少,且基于制造业产业异质性层面的研究匮乏;②既有研究未能精确测度制造业科技服务的作用程度和结构,过于重视进口科技服务作用,相对忽略本土(本国)科技服务,尤其未能比较进口科技服务和本土科技服务及二者关系在制造业创新活动中的差异化影响;③有学者使用中国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但数据存在离散性缺点,对缺失值采用插值法填充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缺乏客观性、科学性。鉴于此,本文利用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2000-2014),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科学测度我国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程度以及结构特征,进一步将科技服务渗透区分为本土和进口两个组成部分,考察二者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差异化影响。本研究将有利于正确处理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合理释放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功能,为加快实现制造强国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建设性参考与借鉴。

2 制造业科技服务投入程度与结构:投入产出法

准确测算制造业科技服务投入程度是判断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技术进步贡献程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投入产出法可以准确得到制造业科技服务消耗和使用程度,量化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经济技术关系,但是由国家统计局逢2、逢7年公布的基准型投入产出表,逢0、逢5年发布的延长型投入产出表,均存在数据离散、时间非连续和产业口径非一致性等问题,最新数据仅为2012年,数据存在不连续和更新慢的问题,难以有效用于实证研究。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公布了2016年最新世界投入数据,覆盖由28个欧盟国家、16个其它国家和地区构成的样本容量,产业范围囊括56个部门,按照ISIC Rev.4编码,时间为2000-2014年,数据更新较快,属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产业分类稳定、统一,数据连续性较好,权威性和准确性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可,能够较好满足定量研究需要。世界投入产出表中产业代码C10-C12至C31-C32代表制造业,共计18个细分部门,产业代码为M72的以R&D为主的研发服务用于表征科技服务业。借鉴刘斌等[25]和陈启斐等[26]采用完全消耗系数测算制造业使用服务要素水平的方法,它反映了制造业生产1个单位产出完全需要消耗的科技服务,计算公式如下:

αik*αis*αsk*αkm+……

(1)

公式(1)中i表示制造业部门,共计18个,m表示科技服务业,serviceim代表制造业部门i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出需要使用的科技服务量,式(1)右边第一项代表首轮消耗和使用,第二项代表第二轮消耗和使用,按此类推得到所有消耗系数。根据科技服务业来源渠道不同,可将制造业科技服务使用程度分为本土和进口两个部分,分别采用(service_Him)和(service_Iim)表示。经过计算得到中国制造业18个部门使用科技服务的完全消耗系数,以及来源渠道中制造业本土科技服务使用程度service_Him和进口科技服务使用程度service_Iim。再将制造业科技服务使用完全消耗系数与科技服务业总产值(gdpt)相乘,得到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即制造业科技服务使用总量(rdit),公式如下:

rdit=serimt*gdpt

(2)

同理,利用公式(2)计算出本土科技服务渗透指数ben_rdit和进口科技服务渗透指数jin_rdit,其中,t代表时间。图1绘出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各行业的渗透指数,计算机、电子和光学、机动车挂车、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医药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使用科技服务较多,木材加工、食品饮料烟草、家具制造、纺织服装皮革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消耗科技服务较少,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呈现较强的行业异质性。整体来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指数最高,其次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低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图2和图3反映出中国制造业本土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和进口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变化,不难发现,制造业的科技服务以国内使用为主,虽然服务贸易尤其是科技服务进口贸易快速增长,但依然掩盖不了本土科技服务在服务来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观事实。

图1 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指数

图2 本土科技服务渗透指数

图3 进口科技服务渗透指数

3 实证研究

3.1 模型设定

构建计量模型,以检验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模型设定为:

tfpit=α0+α1rdit+diviit+wageit+consumit+exportit+υi+δt+εit

(3)

其中,下标i代表制造业细分行业,tfp代表制造业技术进步,rd代表制造业科技服务使用量,divi代表制造业专业化分工,wage代表人均工资,consum代表内需,export代表制造业出口,υi代表行业固定效应,用于衡量不随时间变化但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产生影响的不可观测因素,δ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用于反映不随行业变化但影响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时间特定因素,εit为随机扰动项。

3.2 变量说明

(1)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tfp),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表征并作对数化处理。效率测度法主要有两种:①非参数估计方法。如数据包络分析DEA-malquist指数法,但该方法反映的是效率增长水平而非绝对值;②参数估计法。如随机前沿分析法SFA,该方法能够测度效率的绝对值。同时,考虑了随机扰动项和生产无效率情形。本文采用SFA测度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27],并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以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技术进步水平,SFA方程设定如下:

lnYit=α0+α1lnLit+α2lnKit+α3t+νit-μit,μit=μiexpη(t-T)

(4)

νit表示方程(4)随机扰动项且服从N(0,μit表示技术无效率项且服从N+(μ,,cov(μit,νit)=0,η为时变参数,Yit表示行业it年的增加值,并以2000年为基期利用GDP平减价格指数进行可比价处理,Kit表示资本存量,以2000年为基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可比价处理,Lit表示就业人员。根据方程(4),可得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

tfpit=teit·exp(α0+α3t),teit=exp(-μit)

(5)

(2)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指数(rd),采用前述部分测算结果,对变量rd、ben_rd、jin_rd加1再进行对数化处理,防止出现负值。

(3)制造业专业化分工(divi),采用制造业各部门中间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衡量。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迂回程度不断加深,从而保障、支持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提升。因此,预计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系数符号为正。

(4)人均工资(wage),采用制造业各部门工资总额与其就业人数之比衡量,并利用产出价格指数进行消胀处理。一般来说,较高的工资倾向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会削弱制造业成本比较优势,对制造业市场占领和竞争力提升带来不利影响;但是,激励理论的研究表明,高工资并非高负担,较高的工资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工作热情,使其勤勉工作,最大化发挥要素产出潜能。因此,预期人均工资的系数符号不能确定,其最终取决于正负两种效用力量的对比。

(4)内需(consum),采用国内居民对制造业的最终消费支出占其增加值之比衡量。创新不仅取决于技术供给,而且取决于市场需求。内需扩大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持,使企业创新活动容易得到市场认可。

(5)出口(export),采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出口占比衡量。出口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出口学习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出口能够正向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28]。另外,出口还可以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渠道正向作用于制造企业生产率[29]。因此,预期出口的系数符号为正。

3.3 数据来源

所有变量数据均来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公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及社会经济账户,其中,对rd和wage进行了以200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平减,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制造业细分行业共18个,共计270个样本,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均值方差最小值最大值观测值tfp4.811 50.511 53.875 56.288 0270rd4.538 91.867 30.606 58.141 9270ben_rd4.312 81.668 40.606 57.267 6270jin_rd0.226 00.416 30.000 022.213 0270divi0.242 00.066 50.122 00.447 2270wage37.481 431.816 57.135 8171.100 5270consum0.036 20.050 30.000 70.252 5270export0.089 50.087 60.011 70.454 2270

4 实证分析

4.1 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研究样本属于短面板数据,一般存在POOLOLS、RE和FE3种估计方法,通过F检验发现应该采用FE模型,通过LM检验得出应该采用RE模型,进一步基于Hausman检验得出应该采用FE模型,结合F检验结果,最终认为采用Two-way FE模型最为适宜,结果见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没有引入控制变量的情形下,模型(1)中的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产生显著正向推动力,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渗透指数每增长1%,制造业技术进步就会上升0.104 1%,可见科技服务以其专业化和知识转移功能有力助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2)、(3)、(4)、(5)通过渐进引入控制变量,结果显示,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依然显著,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稳健性,最终以模型(5)作为分析对象。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主要在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活动日益复杂,创新投入面临巨大沉没成本,在消费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创新成果遭遇市场推广的不确定性加剧,以往依靠制造业封闭式、单打独斗式的创新模式已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善于整合外部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逐渐引领创新方向,科技服务业因拥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专业化创新资源而弥补了制造业内部研发能力的不足,并基于专业化分工降低了制造企业创新活动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摊了制造企业研发成本,同时,可以通过商业战略、知识产权、科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协助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会通过市场交易、合同契约、投入产出、人力资本流动、面对面交流等渠道引发知识技术溢出,为制造业创新提供一条低成本的技术进步路径。因此,科技服务渗透促进了制造业技术进步。但是,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较小,促进作用较弱。究其原因是:①我国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不高,影响到科技服务使用和消耗程度,传统制造业固有的劳动密集型、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征决定了它对科技服务需求较小;②我国制造业科技服务内置化严重,服务外包动力不足,科技服务业独立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不够。较多研发设计、科技中介服务大多由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承担,服务外包不足导致独立化、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业未能壮大成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外部科技服务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技术提升,加剧了制造业服务内置化倾向。

表2 制造业总体估计结果

变量(1)(2)(3)(4)(5)rd0.104 1***(8.774 1)0.101 2***(8.271 9)0.062 7***(6.940 5)0.067 8***(7.806 9)0.070 7***(7.418 8)divi-0.354 0(-1.002 1)-0.577 2**(-2.299 7)-0.089 8(-0.346 6)-0.056 3(-0.213 9)wage0.004 3***(15.305 1)0.003 7***(13.162 3)0.003 7***(12.600 1)consum1.749 1***(4.913 0)1.698 4***(4.682 5)export-0.129 3(-0.748 7)cons5.124 9***(48.815 2)5.194 1***(41.334 8)4.858 4***(52.937 9)4.706 4***(50.678 0)4.733 0***(47.567 6)时间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957 30.957 50.978 70.980 70.980 7

模型(5)中的控制变量系数也具有丰富的经济内涵。专业化分工系数不显著,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不足、模块化程度不高,企业生产倾向于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分工效应不足制约了其正能量释放;工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工资上涨不完全是压力,工资尤其是效率工资通过提高劳动者失业机会成本,缓解劳动力雇佣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较高的工资还会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增加人才归属感,降低人才流失风险、缓解劳动要素价格扭曲,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了成本支出;内需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需求是创新行为的助推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方向和速率,追逐利润是创新活动的根本指向,需求规模和市场空间是企业创新决策的有效激励机制[30-31]。不断扩大内需有助于创新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为创新活动提供利益诱导和市场支持,未来需要进一步释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内需市场的创新激励效应;出口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原因可能是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模式以生产制造、加工贸易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从事工序以代工制造为主,技术活动简单,制造业产业链条较短,导致出口学习效应难以形成和快速集聚,因此出口规模扩大未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

4.2 行业异质性分析

根据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分别考察科技服务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行业异质性影响

变量(1)劳动密集型(2)资本密集型(3)技术密集型(4)低技术进步(5)高技术进步rd0.023 0***(7.438 2)0.045 5***(6.779 7)0.042 2***(5.278 3)0.021 6***(10.252 8)0.025 1***(7.204 4)divi-0.905 0(-1.346 9)-2.511 5***(-4.731 5)-3.351 1***(-4.706 7)-1.198 4***(-3.739 7)-3.918 0***(-6.646 6)wage0.015 9***(8.503 6)0.007 3***(10.420 8)0.007 0***(9.771 6)0.014 5***(13.757 8)0.006 4***(10.742 6)consum-1.257 9(-1.229 4)0.738 9(0.752 8)0.534 1(0.497 6)-2.398 1***(-2.998 7)0.401 6(0.496 7)export1.014 9**(2.241 9)3.680 1***(3.667 0)0.779 6*(1.803 5)1.016 1***(3.239 1)0.422 3(1.034 5)cons4.339 9***(19.139 6)5.071 5***(33.235 5)5.296 9***(27.712 1)4.473 8***(44.379 9)5.637 4***(33.937 7)时间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946 20.930 80.931 90.950 50.923 0N60105105120150

由表3可知,模型(1)、(2)、(3)表明科技服务渗透对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制造业产生异质性影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科技服务渗透的敏感性更强,科技服务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推动作用几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2倍,表明作为创新性、渗透性、辐射性较高且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科技服务业只有与知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匹配,方能发挥最大功效。在模型(7)、(8)中,根据技术进步水平高低,以均值为界点,将制造业划分为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在高技术进步行业,科技服务的创新潜能更容易得到发挥。因此,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特征的低技术行业应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努力延伸产业链条,逐渐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由OEM向ODM并进一步向OBM转变,积极由生产制造型转向服务型制造,提升服务要素投入强度和丰富投入种类,增加服务环节中的价值增值和利润创造比重,释放外部科技服务的支持力度。

4.3 科技服务来源分析

根据科技服务来源结构,考虑本土科技服务、进口科技服务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识别二者对制造业创新的差异化贡献。

表4 科技服务内外结构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变量(1)(2)(3)(4)劳动密集型(5)资本密集型(6)技术密集型ben_rd0.168 7***(24.82)0.142 3***(22.447 7)0.176 1***(15.391 3)0.148 0***(7.195 5)0.231 0***(10.674 4)0.214 7***(9.560 6)jin_rd0.017 0***(6.135 7)0.010 1***(6.124 3)0.006 8***(3.342 0)0.006 2(0.827 7)0.027 5***(2.971 2)0.027 3**(2.296 2)ben_rd*jin_rd0.003 6***(3.514 8)0.001 0(0.572 9)0.008 3***(4.132 8)0.007 3***(3.333 9)divi0.027 1(0.098 2)0.148 5(0.545 6)0.847 5***(2.708 6)0.780 6*(1.812 7)-0.184 2(-0.379 6)wage0.004 8***(15.189 3)0.004 4***(13.212 8)0.002 8*(1.811 8)0.004 5***(8.925 2)0.002 7***(4.591 9)consum2.796 1***(6.642 4)2.640 3***(6.378 5)1.609 1***(3.649 5)3.238 8***(4.995 4)3.110 9***(4.535 2)export-0.087 9(-0.462 2)-0.250 6(-1.308 4)-0.191 1(-0.991 8)0.520 8(0.767 1)-0.358 6(-1.327 9)_cons4.165 2***(101.280 3)3.974 9***(43.756 8)3.809 7***(37.909 1)3.535 7***(24.270 1)3.442 2***(20.051 9)3.797 5***(20.909 0)时间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R20.905 60.970 00.971 40.992 00.973 60.976 6N27027027060105105

表4中模型(1)在未引入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无论是本土科技服务还是进口科技服务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模型(2)在引入控制变量后结论依然成立,表明模型具有稳健性。对比本土科技服务系数和进口科技服务系数,不难发现,前者远远大于后者,表明在制造业技术进步中本土科技服务发挥了主导作用,成为中流砥柱。原因在于:制造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时,面临着购买本土科技服务还是进口科技服务的权衡。由于服务业具有无形性、生产消费不可分性、难以储藏和远距离运输、标准化程度低、贸易性弱等特征,决定了本土科技服务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客户偏好和资源获取途径,能够贴近市场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更易于与本地制造企业产生经济联系,在空间分布上的面对面交流也更为便捷,因此服务业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倾向,空间集聚趋势明显;而跨境供给科技服务相对远离东道国市场和需求,交易成本较高,如果跨境资源配置成本超过利益,则进口科技服务的技术溢出效应会被稀释,本土服务供应商占据了主动地位 [32]。因此,在强调和重视进口科技服务贡献的同时,不能忽视本土科技服务的积极作用,更不应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和重外轻内,发展科技服务业需要内外兼修。

作为制造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渠道,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均是制造业的重要创新投入要素,要素之间存在既互补也竞争的关系[33]。那么在制造企业创新过程中,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是互补共促关系还是替代竞争关系?模型(3)在加入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的交乘项后其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两者作为重要的创新投入要素,存在合作互动、双向学习等互补共促效应,本土科技服务竞争优势并没有在进口科技服务的冲击下被削弱与替代,而是与进口科技服务协同发挥1+1>2的倍增效应,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之间的互补共促关系超过了替代竞争关系,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通力合作和协同创新作用。

模型(4)、(5)、(6)分别反映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关系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本土与进口科技服务的互补促进关系依然存在,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不明显。原因在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较大,技术吸收能力较强,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小,能够充分消化和利用来自国外科技服务的先进知识、技术与科学管理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制造业生产技术流程和组织管理,因此表现出正向影响。模型(4)、(5)、(6)表明无论是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本土科技服务的促进效应均高于进口科技服务,进一步验证了在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中本土科技服务的主导性支撑作用。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合理利用科技服务业外部知识技术资源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测算了制造业的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实证分析了科技服务渗透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我国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指数呈现出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特征,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服务投入力度较低,资本密集型行业稍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最高,制造业科技服务渗透以本土科技服务为主、进口科技服务为重要组成部分;②科技服务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但不尽如人意;③基于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差异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服务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推动作用较小;④基于科技服务来源的结构研究表明,本土科技服务是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既要重视进口科技服务的示范、竞争、带动效应,也要稳固本土科技服务发展,科技服务对制造业的创新激励存在明显的本地化效应,不宜过分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和重外轻内;⑤作为制造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重要渠道,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均是制造业的重要创新要素投入来源,两者在制造业创新活动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互补共促关系,进口科技服务可以促进本土科技服务发展,双方共同发挥1+1>2的倍增效应,这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更显著,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协同创新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服务对制造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建议如下:

(1)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式发展,重点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增加创新人力资本和创新物质资本投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手段、模式和业态,深度实施“互联网+科技服务业”,扩大科技服务辐射半径、辐射范围和服务深度,通过专业化、技术化、创新化的科技服务为制造业创新驱动提供持续支撑和保障。

(2)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制造业转型升级全过程。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提高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占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增强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和能力;加大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改造和结构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高制造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质量控制,培育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将制造业发展模式由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构建全链条式创新体系,增强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为科技服务等高技术服务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实现科技服务业发展内外兼修,进一步强化本土科技服务对进口科技服务的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范围和开放深度,进一步降低高技术服务进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鼓励从更多发达国家进口高技术产品与服务,学会利用国外先进科技服务资源和要素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基于科技服务的本地化特征促进本土科技服务业发展,只有本土科技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才会具备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和内生驱动力,真正消化吸收来自进口科技服务的知识技术和组织经验。反之,不重视本土科技服务高质量发展,盲目进口科技服务以期解决国内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会因为技术吸收能力有限而掣肘进口科技服务的正能量发挥。因此,在制造业创新过程中应搭配使用和协同本土科技服务与进口科技服务,更好发挥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合力释放“1+1>2”的倍增推动力。总之,科技服务业内外兼修式发展有利于正确处理两种资源和市场,既有利于本土科技服务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又能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扩大科技服务进口,充分利用国际优质科技服务为我所用,实现自主培育与开放合作双赢局面。

(4)健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保驾护航。在服务过程中,制造企业的技术诀窍、生产工艺和核心商业机密会被科技服务企业知晓。为避免先进知识技术被外泄给竞争对手,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必不可少,它为制造企业推行科技服务外包提供了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措施。另外,科技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合作本质上属于合作创新和协同创新,不仅产生创新收益,而且存在创新成果分配和所有权归属问题等,这同样需要知识产权为双方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MYERS P S. Knowledg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design[M].Boston:worth-Heinemann, 1996:201-220.

[2] GERSHUNY J,MILE I.The new service economy: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ment in industrial societies[M].London:Printer,1983.

[3] BARRAS R.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J].Research policy,1986,15(4):161-173.

[4] MARKUSEN J R.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79(1): 85-95.

[5] KARAOMERLIOGLU D K, CARISSON B. Manufacturing in decline? a matter of definition, economy[J]. Innovation, New Technology, 1999(8):175-196.

[6] DLLEK C K, CARLSSON B. Manufacturing in decline? a matter of definition[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1999,8(3):175-196.

[7] ESWARAN M, KOTWAL A.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8(2): 401-420.

[8] MULLER E,DOLOREUX D.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9,31(1):64-72.

[9] DRUCKER P F, WARTZMAN R. The Drucker lecturers: essential lessons on management,society,and economy[M].New York: McGraw-Hill,2010.

[10] JIANG WEI,DAN ZHOU.The role of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innovation system: the case of China[M]. Berlin:Springer,2016.

[11] 韩霞.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J].中国软科学,2008(5):21-26.

[12] 孟庆敏,梅强.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机理研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1(5): 38-42.

[13] 王海龙,丁堃,沈喜玲.科技服务业创新驱动效应研究——以辽宁投入产出表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7): 38-43.

[14] 王晓红.典型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特点及值得借鉴的经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2):122-127.

[15] 刘媛,黄斌,姚缘.我国典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对江苏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2):189-193.

[16] 李晓龙,冉光和,郑威.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7): 1-10.

[17] JONES R W, KIERZKOWSKI H.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R].Roshester:Working Paper,1988.

[18] FRANCOIS J, WOERZ J. Producer services, manufacturing linkages, and trade[J].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2008, 8(3): 199-229.

[19] FALK M.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productivity growth[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2012, 3(1): 1-19.

[20] FERNANDES A M, PAUNOV 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productivity: evidence for Chil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2, 97(2): 305-321.

[21] ARNOLD J M, MATTOO A, NARCISO G. Services inputs and firm productiv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J].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 2008, 17(4): 578-599.

[22] 张艳,唐宜红,周默涵.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否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J].世界经济,2013(11):51-71.

[23] 陈启斐,刘志彪.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74-88.

[24] 李俊.服务进口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9):53-65.

[25] 刘斌,魏倩,吕越,等.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J].经济研究,2016(3):151-162.

[26] 陈启斐,张为付,唐保庆.本地服务要素供给与高技术产业出口——来自中国省际细分高技术产业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7(9):81-99.

[27] FARE R,GROSSKOPF S,NORRIS M.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repl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5):1040-1044.

[28] 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29] 胡宗彪,王怒立.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来源:服务进口还是出口[J].上海经济研究,2014(7):3-13.

[30] SCHMOOKLER J.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

[31] 孙晓华,李传杰.有效需求规模、双重需求结构与产业创新能力——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J].科研管理,2010,31(1):93-103.

[32] 刘胜,陈秀英.我国服务中间投入进口结构与行业增长效应[J].经济经纬,2017,34(2):62-68.

[33] 张萃.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内部研发之间的关系研究:互补促进还是替代挤出 [J].管理工程学报,2018,32(1):41-50.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Penetration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Manufactur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Updated World Input and Output Table

Qian Lo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Based 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anel data of the latest world input-output table, this paper calcula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penetration index of Chinese manufacture subsector, and then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penetration 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rogress. Results indica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penetration has promote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but the strength of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innovation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is differently in fact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oth local and impor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have significant stimulating effects on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former have stronger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than the latter, while are obvious that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have localization effects; there is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local and impor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mpor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which mean that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need to further absorb and reuse the capacity of impor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Input and Output; Manufactu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OI10.6049/kjjbydc.2018040486

(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4-0082-08

收稿日期2018-09-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790117);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6D10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SK2015A272);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科学基金人文社会科学类预研项目(2018yyrw02)

作者简介钱龙(1982-),男,安徽枞阳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