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共舞?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交互影响

周 丹,李 鑫,王核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基于权变视角与企业网络视角,剖析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网络中心性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①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能够积极提升企业绩效,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对企业绩效具有抑制作用;②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网络中心性和企业绩效;③网络中心性在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网络中心性;企业绩效

How to Dance TogetherPerformance Impa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Zhou Dan, Li Xin, Wang Hec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impa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fficient/novelty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ve/explorato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perspectives of contingency theory and network theory, as well as it exams the network centrality as a mediator. The conclusions have been shown:①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velty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positively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fficient/novelty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explorato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inhibit firm performance;②Efficient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novelty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xplorato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firms' network centrality and performance respectively; (3) Network centrality plays a full mediating ro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Key Words: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 Centrality; Firm Performance

DOI10.6049/kjjbydc.201905032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22-0092-10

收稿日期:2019-08-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2042,71372170);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NDJC090YB);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9G020013)

作者简介:周丹(1981-),女,浙江慈溪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务创新管理;李鑫(1995-),女,安徽马鞍山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王核成(1964-),男,浙江宁波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与创新管理。本文通讯作者:李鑫。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企业开展原始技术创新,尤其倡导企业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技术创新长期并始终是制造企业发展之本。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逐步过渡,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制造企业在国家制度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迫切需要考虑如何协同技术创新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目前,有诸多制造企业已成功践行技术创新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如Rolls-Royce飞机发动机公司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按时收费”服务模式;远大空调基于坚实的技术基础,对外提供按服务面积和时间计费的“供热供冷”服务等。因此,制造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商业模式是打造竞争优势的两个重要抓手。

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关于两者协同互动关系的研究也在逐步推进。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的重要手段,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1-2];一些学者提出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可以突破发展瓶颈从而提高企业绩效[3-4]。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才是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5-6]。然而,上述研究并未进一步识别不同类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交互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差异化作用效应,也未剖析其中介机制从而深入解构这两类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作用的“黑箱”。

为弥补上述缺陷,本文以服务型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权变理论视角分析服务型制造企业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考虑到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制造企业拥有更多接触到关键知识和资源的机会,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7-8],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视角探寻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

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大样本数据检验,识别出网络中心性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有助于深化制造企业服务化、技术创新中的网络结构研究。通过分析服务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交互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差异化作用效应,能够丰富和拓展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视角,深化权变理论视角在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也可为制造企业如何协同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提供相关实践启示。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

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种新模式,体现为从产品模式向产品-服务系统模式的转变[9]。Hahn等[4]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会建立一种隔离机制,促使技术领先型企业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战略转型并改善企业绩效。但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却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与服务供应商及客户的三角互动不断改善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绩效。

Zott & Amit[10]基于配置理论,提出编排和连接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两种常见创新方式,即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在服务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构成要素同样也会发生“效率型”和“新颖型”的变化。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旨在提高现有商业模式活动、结构及治理机制的透明度和可靠性[11],以此降低服务化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这种成本优势有利于企业利用合理价格吸引到较大的客户流,进而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12]。Demil & Lecocq[13]认为,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服务生产成本。同时,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还能减少制造企业与服务供应商、顾客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合作成员间的协调成本和沟通成本,增加合作伙伴转化成本及对本企业的依赖,因此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14]

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旨在为企业引入新活动、结构和治理机制。首先,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与具备新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服务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建立联系[15],促进不同资源组合及提供针对现有问题的新服务解决方案,进而加强利益相关者间的联系并创造新合作机会。吴隽等[16]认为,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可通过新方法实施经济交易或优先占据稀缺资源等方式,积累自身专用知识,吸引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本企业合作中,增大连接强度并创造价值。此外,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也有助于制造企业通过构建新关系网络搜寻到潜在客户群,帮助企业开发潜在市场;并且,制造企业也能基于现有客户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化绩效[17]。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a: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1b: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

制造企业通过增加新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能够促使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提高企业绩效[18-19]。Ngo等[1]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意味着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本文采用组织二元性分类逻辑,将技术创新划分为利用式技术创新和探索式技术创新两种。

利用式创新旨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已有技术,对现有产品进行渐进性改变,对企业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要求较低[20]。虽然利用式创新未显著性研发出新技术,但是逐步小规模创新也会实现累积性成果。崔月慧等[2]认为,利用式创新通过对技术较小程度的改变,能够满足企业对现有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制造企业通过利用式创新对现有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深度应用,能够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从而实现创新绩效;Lin & Chang[21]认为,利用式创新有利于企业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和改进,强调通过对已有知识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从而实现创新绩效。

探索式创新旨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较大程度的突破式创新,企业通过重组和利用组织内外部关键知识和资源,能够在新市场中占据技术领先地位。Limaj & Bernroider[22]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基于对组织内外部资源的吸收和转化利用,能够建立起全新竞争优势。从经济收益角度看,探索式创新开发的产品相比于其它同质化产品而言,具有新产品上市的价格定价优势,企业可充分利用这种先机获得溢价。此外,探索式创新可帮助企业开发新市场以获取更多经济利润[23];Soetanto & Jack[24]指出,探索式创新能够使企业迅速了解潜在市场需求和技术不确定性,并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利用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2b:探索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3 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制造企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推行产品服务化导向型的制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旺盛。因此,绝大部分制造企业选择基于技术产品构建互补性的服务商业模式[5]。此外,制造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生产的有形产品也需要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助力,服务商业模式能够作为制造企业的一种互补性资产实现其技术创新经济价值[6]

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提升制造企业与服务供应商、客户间的交易效率,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和市场需求,该模式倾向于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下的高效生产。利用式技术创新同样追求速度和效率,企业通过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和技术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快速提升创新绩效。因此,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利用式技术创新能够基于相似的发生逻辑而共同提升制造企业绩效[25]。Visnjic等[26]的研究表明,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创新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转型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然而,探索式技术创新强调探索新技术,因此,其研发出的开拓性新产品周期较长,与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逻辑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所以,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之间很难产生协同效应,往往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面影响。如姚明明等[27]研究发现,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与新技术自主研发间的互动匹配性较差,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反而不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a: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3b: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

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侧重于构建与服务供应商、客户间的全新合作方式,通过搜寻和加强与异质性网络成员间的联系,有助于制造企业进军新服务市场。考虑到资源有限性,当制造企业侧重于发展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时,其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相对减少[28],而利用式技术创新关注对现有产品的改进,相对而言,对制造企业的资源投入要求较小。因此,制造企业发展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通过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平衡可提升企业绩效[29]。探索式创新侧重于利用新技术研发优势开辟新市场,制造企业进行探索式技术创新时同样专注于获取异质性知识实现对现有技术的突破。虽然探索式技术创新投入周期较长,且需要耗费制造企业较多投入,但其与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具有相吻合的发展逻辑,两者会利用相互间的知识溢出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c: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3d: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4 网络中心性的中介作用

制造企业在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代表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因此与创新绩效密切相关。网络中企业间关系显著影响知识和资源在组织中的流动性[30]。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制造企业拥有更多网络关系和更强的控制力,因此能够依靠网络位置控制合作过程中的资源流向,从而凭借自身网络中心性获利。Martin等[7]研究指出,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决定其获取外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资源获取能力有助于企业进行高效运营和组织学习,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企业同时也具备建立和管理与合作伙伴关系的能力,这使他们能够在资源限制条件下获得至关重要的竞争优势[31]。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网络中心性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此外,制造企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会对企业网络中心性施加影响。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加强交易联系、降低交易复杂性等措施减少服务传递成本[32]。交易成本降低意味着企业减少了与合作伙伴间的敌对行为,同时增强了相互间的竞合行为,这有利于促进多方合作者间的资源和知识共享。制造企业与服务提供商、顾客间服务传递成本降低也会增加企业利益相关者间的转换成本,导致利益相关者对制造企业的依赖性更强,从而促使制造企业与其持续合作,推动企业逐步向网络中心位置靠拢,这有利于增强企业资源获取和资源有效配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网络中心性[33]。孙婧和沈志渔[8]指出,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将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潜在合作者,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中心企业的依赖,进而提升企业网络中心性。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会增加制造企业接触外部新知识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增强制造企业对网络关键资源的控制力[34]。此外,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外部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独占性,制造企业需要与外部组织结构关于资源创造进行高强度、高频率的接触,如此才能提高企业议价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网络中心位置。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a: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

H5b: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

技术创新对企业网络结构的影响已得到较多研究支持。利用式创新基于组织现有知识基础,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与完善。利用式创新通过渐进化改进满足客户需求,帮助企业提高组织效率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合作网络内竞合关系力度从而提高其话语权[35]。探索式技术创新通过开发激进性新产品,促使制造企业在新市场中占据技术领先地位,掌握前沿技术,有助于制造企业增加与其它企业合作的机会[36],从而能够充分获取组织外部资源以提升企业网络中心性。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a:利用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

H6b:探索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可通过增强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提升企业绩效,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也会通过网络中心性积极影响制造企业绩效。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7a:网络中心性在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7b:网络中心性在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7c:网络中心性在利用式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7d:网络中心性在探索式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据此,本文构建如下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大样本调查法开展研究,通过电子邮件和现场发放两种方式向浙江、安徽和江苏3地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发放问卷。在正式大规模发放问卷之前,本研究团队于2018年9-10月对浙江省杭州市40多家企业进行预调研,预测试结果表明量表具有合理性。其次,本研究于2018年10月-2019年3月通过电子邮件和纸质问卷方式进行大规模数据搜集。共向浙江、安徽和江苏3地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284份,剔除无效问卷54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99%。其中,浙江省发放问卷151份,回收问卷129份,有效问卷97份;安徽省发放问卷77份,回收问卷67份,有效问卷56份;江苏省发放问卷102份,回收问卷88份,有效问卷77份。总体样本分布特征如表1所示。

2.2 变量测量

本研究关键变量测量均源于国内外已有成熟量表,采用Likert 5级量表进行测度。具体而言,对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借鉴易朝辉等[37]和Ayala等[3]的研究,采用如“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提供了新交易方式”等12个题项测度;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测量采用Martin等[38]和Jin等[39]的研究,采用如“本公司定期对现有产品实施小规模改进”、“本公司可以接受超越现有产品的要求”等10个题项测度;制造企业绩效测量借鉴Lomberg等[40]开发的6个题项,从成长性和获利性两个维度对绩效进行衡量;网络中心性采用Ruan和Chen[41]、杨毅等[23]的研究,采用“本公司在合作网路中的中心地位显著”等5个题项测度。本研究将企业年龄、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问卷题项见表2。

表1 问卷样本企业分布特征(N=230)

变量项目 样本数百分比(%)1990年以前93.91企业年龄1991-2000年6628.702001-2010年11750.872011年以后3816.52民营企业14663.47企业性质国有企业5825.22外资企业41.74中外合资企业229.57300人以下9842.61企业规模300~600人4921.30600~1 200人4620.001 200人以上3716.09机械、建材制造业3916.96纺织、食品制造业3013.04有色金属制造业187.83航天航空制造业114.78行业分布化学医药制造业2510.87信息、通信制造业7733.48汽车制造业219.13其它93.91

2.3 测量评估

本研究模型中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和CR值均大于0.9(如表2所示),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各题项因子载荷和AVE值均大于0.6,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

本文采用LISREL软件对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2/df=2.284<3,RMSEA=0.074<0.08,CFI=0.978>0.9,NNFI=0.976>0.9,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本文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将全部题项置于一起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单因子最大解释率为38.94%,说明不存在同源误差问题。针对可能存在的非回应偏差问题,本文将回收的问卷数据以最初发放和最终回收时间的中间日期为基准,分成早期回应和晚期回应,采用T检验对比两组数据在企业年龄、企业性质、企业规模3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两部分问卷数据在被检验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本研究样本数据不存在非回应偏差。

此外,为避免变量测量误差和反向因果关系可能引发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采用成熟量表对变量进行测度,并且所有变量均通过信效度检验,因此变量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此外,通过分析制造企业过去3年的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对企业当前绩效的影响发现因果关系清晰,且从时间顺序上看不存在反向影响可能。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内生性问题。

表2 变量具体测量题项及信效度分析

变量题项因子载荷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α=0.919AVE=0.656CR=0.919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降低交易成本0.790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简化交易流程0.782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0.832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使合作伙伴间共享信息0.836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提高交易效率0.841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加快交易速度0.777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α=0.901AVE=0.607CR=0.902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引入新合作伙伴0.767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能够搜寻新产品信息组合0.837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采用新方式激励利益相关者0.828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提供了新交易方式0.739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盈利模式0.799本公司服务商业模式引入了新运作流程和规范0.695利用式技术创新α=0.932AVE=0.737CR=0.933本公司经常对现有产品提供进行改进0.864本公司定期对现有产品实施小规模改进0.845本公司经常为本地市场引入改进但已存在的产品0.898本公司提高了产品供应效率0.824本公司增加了现有市场规模经济效应0.860探索式技术创新α=0.929AVE=0.727CR=0.929本公司可以接受超越现有产品要求0.846本公司会将全新的产品进行商业化0.790本公司经常在市场中开发和尝试新产品0.878本公司经常在新市场中探索新机会0.840本公司经常使用新分销渠道0.903企业绩效α=0.933AVE=0.713CR=0.936相比主要竞争对手而言,本公司市场占有率较高0.870相比主要竞争对手而言,本公司雇员增长率较快0.916相比主要竞争对手而言,本公司顾客满意度较高0.924相比主要竞争对手而言,本公司新产品和服务发展速度较快0.863相比主要竞争对手而言,本公司投资收益率较高0.825相比主要竞争对手而言,本公司销售额增长速度较快0.633网络中心性α=0.917AVE=0.692CR=0.918本公司在合作网路中的中心地位显著0.814本公司更容易在网络联系中获取所需关键资源0.802本公司在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吸引了网络成员与我们合作的意愿0.860本公司服务供应商往往需要通过本公司与其余服务供应商进行业务联系0.825本公司较少依赖其它企业帮助而与其余合作伙伴进行业务联系0.858

3 实证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如表3所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假设相符。所有变量的VIF值均小于5,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3.2 假设检验

本文使用Stata13.0软件,采用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模型2~模型5回归结果表明,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假设H1a、H1b、H2a和H2b均得到支持。模型6和模型7回归结果表明,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β=-0.180,p<0.1),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β=0.202,p<0.1),因此假设H3b和H3c得到支持。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未成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β=-0.330,p<0.01),即假设H3a和H3d未得到支持。模型8为全模型,所得结果基本与上述子模型结果一致。

表3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系数矩阵(N=230)

变量123456789VIFAGE11.47TYPE0.249***11.13SIZE0.546***0.302***11.52EFS0.0390.0910.02014.41NVS0.0270.007-0.0520.761***12.48ETA-0.0220.0520.0240.619***0.410***12.76ERA0.0360.062-0.0010.617***0.441***0.704***12.24NC-0.0170.041-0.0130.796***0.619***0.715***0.606***13.54PER0.045-0.001-0.0460.585***0.444***0.637***0.552***0.652***1均值2.5550.5742.5483.5513.6993.2363.3393.4703.530标准差0.5120.9261.5710.7300.7350.7460.7300.7560.851

注:N=230;*p<0.1、**p<0.05、***p<0.01;AGE:企业年龄;TYPE:企业性质;SIZE:企业规模;EFS: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NVS: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ETA:利用式技术创新;ERA:探索式技术创新;NC:网络中心性;PER:企业绩效,下同

表4 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及二者交互与制造企业绩效主效应分析(N=230)

变量制造企业绩效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AGE0.1650.1430.1090.226**0.1240.180*0.173*0.168*控制变量TYPE0.004-0.048-0.003-0.028-0.028-0.046-0.041-0.033SIZE-0.055-0.049-0.031-0.068**-0.042-0.064**-0.066**-0.068**EFS0.686***0.278***0.263**0.268**NVS0.508***0.0450.0150.019自变量ETA0.735***0.460***0.459***0.458***ERA0.643***0.158*0.197***0.184**EFS*ETA0.064-0.159交互项EFS*ERA-0.180*0.150NVS*ETA0.202*0.327**NVS*ERA-0.330***-0.446***R20.0090.3530.2010.4220.3120.4930.5060.509模型拟合Ad-R2-0.0040.3410.1860.4120.2990.4720.4860.484F0.69230.62***14.11***41.11***25.45***23.77***25.03***20.51***

此外,本文采用交互效应图对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效应作进一步分析。由图2可知,随着探索式技术创新(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程度的不断提升,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变小(斜率更小),表明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消极作用。

同样,本文采用交互效应图对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作进一步分析。如图3所示,随着利用式技术创新(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程度的不断提升,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变大(斜率更大),表明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

图2 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效应

图3 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效应

此外,数据分析发现,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与假设H3d不符,但仍有必要通过交互图对这一发现作进一步分析。如图4所示,随着探索式技术创新(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程度的不断提升,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变小(斜率更小),表明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消极作用。

图4 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效应

如表5所示,网络中心性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绩效(见模型1),假设H4成立;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网络中心性(见模型6、模型7),假设H5a、H5b成立;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积极影响企业网络中心性(见模型8、模型9),假设H6a、H6b成立。通过比较表4中模型2和表5中模型2可知,网络中心性在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7a成立;比较表4中的模型3与表5中的模型3可知,网络中心性也在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7b成立。比较表4中模型4、表5中模型4可知,网络中心性在利用式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未发挥中介作用,假设H7c不成立;比较表4中模型5、表5中模型5可知,网络中心性在探索式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未发挥中介作用,假设H7d不成立。

表5 网络中心性中介效应分析(N=230)

变量制造企业绩效网络中心性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模型9AGE0.187*0.176*0.180*0.212**0.164*-0.058-0.1000.029-0.070控制变量TYPE-0.026-0.034-0.025-0.032-0.034-0.0180.0320.0090.010SIZE-0.049-0.048-0.047-0.059*-0.044-0.0010.022-0.0210.005EFS0.2100.827***NVS0.0600.640***自变量ETA0.411***0.725***ERA0.285***0.628***中介变量NC0.737***0.576***0.701***0.447***0.571***R20.4630.4480.4380.4990.4740.6360.3880.5120.369模型拟合Ad-R20.4260.4350.4250.4880.4620.6290.3770.5040.357F43.50***36.33***34.87***44.65***40.31***98.09***35.64***59.09***32.83***

3.3 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本研究结果具有足够的稳健性,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检验。首先,采用研发创新绩效作为企业综合绩效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从表2综合绩效指标中选取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和服务发展速度、投资收益率3个指标衡量企业研发创新绩效。结果表明:①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702,p<0.01;β=0.524,p<0.01),假设H1a、H1b成立;②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743,p<0.01;β=0.656,p<0.01),假设H2a、H2b成立;③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β=-0.188,p<0.1),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β=0.222,p<0.1),假设H3b和H3c得到支持。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成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β=-0.338,p<0.01),假设H3a和H3d未得到数据支持;④网络中心性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绩效(β=0.758,p<0.01),假设H4成立;⑤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网络中心性(β=0.827,p<0.01;β=0.640,p<0.01),假设H5a、H5b成立;⑥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积极影响企业网络中心性(β=0.725,p<0.01;β=0.628,p<0.01),假设H6a、H6b成立;⑦通过比较回归结果可知,网络中心性在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7a、H7b成立;网络中心性在利用式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探索式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未发挥中介作用,假设H7c、H7d不成立。因此,所得结果保持一致。其次,本研究团队在问卷回收阶段回访了20位原始受访者(浙江9位、安徽5位、江苏6位),以验证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回访结果与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因此,本研究结果稳健。假设验证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假设检验结果

编号假设描述是否证实H1a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1b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2a利用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2b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3a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未证实H3b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证实H3c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3d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未证实H4网络中心性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5a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5b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6a利用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6b探索式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具有正向影响证实H7a网络中心性在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证实H7b网络中心性在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证实H7c网络中心性在利用式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未证实H7d网络中心性在探索式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未证实

4 讨论

本研究识别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剖析了两者作用于制造企业绩效的中介机制。基于权变理论视角提出的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制造企业选择何种路径打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与技术创新研究交互发展。

本研究发现,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能够积极提升制造企业绩效,而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却对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抑制作用,该结论验证了姚明明等[27]关于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互动推进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交互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未得到数据支持,原因在于,制造企业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位,或选择进行大胆的服务商业模式开拓,抑或选择探索性技术研发,而鲜有企业只专注于“修补”原有服务和技术业务构筑存活之道。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交互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从资源有限性角度看,探索式技术创新需要企业进行持续性技术投入,如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等,而制造企业推行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也并非易事,如企业需要构建异质性网络等。而且,服务商业模式构建逻辑不同于传统制造企业,制造企业需打破原有制造思维惯性重构服务能力,因此,鲜有制造企业可以双管齐下实施两种创新模式。

此外,本研究发现网络中心性在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强调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中网络构建的重要性。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时,由于自身资源、能力受限,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服务供应商为顾客提供服务解决方案。制造企业需要在服务供应商、客户间形成三角互动,以加速三者间的资源流动[13-14],增加潜在合作的可能[4]。因此,制造企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可通过增强其网络中心性而积极影响企业绩效。然而,网络中心性在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未发挥中介作用,说明网络中心性并非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关键路径,这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不同,后者由于缺乏服务供应资源,对企业网络中心性建构的需求更大。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需要从企业网络多维视角探索,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网络结构。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类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交互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分析网络中心性在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得出如下结论:①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利用式技术创新组合匹配能积极提升制造企业绩效,探索式技术创新与效率型、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组合匹配均对制造企业绩效具有抑制作用;②效率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式技术创新、探索式技术创新均能显著提升制造企业网络中心性和制造企业绩效;③网络中心性在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未发挥中介作用。

本文理论贡献在于:①基于权变视角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交互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丰富和深化了现有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技术创新研究;②基于网络视角识别网络中心性在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制造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不仅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同时还拓展了网络理论在服务化研究中的应用;③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解构制造企业服务化,并进一步剖析服务化与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是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本研究对此提供了新启示和新见解。

本文针对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①服务型制造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应该重视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组合匹配,通过发挥其最大效应实现创新追赶。如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和实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效用最大化。制造企业在推进服务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也应关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培育;②服务型制造企业应意识到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选择是动态变化的,制造企业应基于自身现状,在保持组织动态稳定前提下,合理选择恰当的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适度动态调整两种创新模式匹配方式,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③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不同创新方式会对企业网络位置提出相应要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对网络资源具有更强的控制力,服务型制造企业应主动积极占据服务网络有利位置,获取更多服务供应商和顾客的相关知识及资源,实现服务化最大价值,有效避免服务化悖论。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跨地区问卷发放与收集因具有一定难度而导致有效样本容量相对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普适性;②实证研究属于横截面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在纵向时间序列上考察变量间的关系,如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或采用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等质性方法进行纵向分析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③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在制造企业内部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哪种情况下这类交互作用更强或更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未来研究可基于此逻辑,进一步探索与识别企业数字化水平等变量的调节效应。

参考文献:

[1] NGO L V, BUCIC T, SINHA A, et al. Effective sense-and-respond strategies: mediating roles of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9,94:154-161.

[2] 崔月慧, 葛宝山, 董保宝. 双元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基于多层级网络结构的交互效应模型[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40(8):45-57.

[3] AYALA N F, GERSTLBERGER W, FRANK A G. Managing servitization in product compani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rvice suppli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19,39(1): 43-74.

[4] HAHN R, SPIETH P, INCE I. Business model design in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illuminating the commercial logic of hybrid business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76:439-451.

[5] TEECE D J.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9, 43(2):172-194.

[6] 姚明明, 吴东, 吴晓波,等. 技术追赶中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共演——阿里巴巴集团纵向案例研究[J]. 科研管理, 2017, 38(5):48-55.

[7] MARTIN G, GOZUBUYUK R, BECERRA M. Interlock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the directorate interlock-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2):235-253.

[8] 孙婧, 沈志渔. 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与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1):115-122.

[9] KASTALLI I V, LOOY B V. Servitization: disentangling the impact of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n manufacturing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3, 31(4):169-180.

[10] ZOTT C, AMIT R.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9, 43(2):216-226.

[11] PATI R K, NANDAKUMAR M K, GHOBADIAN A, et al. Business model desig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under external and internal contingencies: evidence from SMEs in an emerging economy[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8, 51(5):750-769.

[12] MASON K, CHAKRABARTI R. The role of proximity in business model design: making business models work for thos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7,61:67-80.

[13] DEMIL B, LECOCQ X. Business model evolution: in search of dynamic consistency[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2):227-246.

[14] 买忆媛, 叶竹馨, 陈淑华. 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组织惯例形成——转型经济中新企业的即兴战略研究[J]. 管理世界, 2015(8):147-165.

[15] KULINS C, LEONARDY H, WEBER C.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in business model desig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4):1437-1441.

[16] 吴隽, 张建琦, 刘衡, 等. 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效果推理与因果推理的调节作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37(4):59-69.

[17] VELU C, JACOB A.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owner-manage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petition[J]. R & D Management, 2014, 46(3):328-335.

[18] BAGHERI M, MITCHELMORE S, BAMIATZI V, et 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in SM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18,24(3):271-289.

[19] RAJAPATHIRANA R P J, HUI 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novation type,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 2018,3(1): 44-55.

[20] 李瑞雪, 彭灿, 杨晓娜. 以双元创新为中介过程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4):90-97.

[21] LIN C, CHANG C C. A patent-based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chnological portfolio,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5, 27(10):1193-1211.

[22] LIMAJ E, BERNROIDER E. The role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cultural balance for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in SM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9,94:137-153.

[23] 杨毅, 党兴华, 成泷. 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与知识共享:网络位置和知识权力的调节作用[J]. 科研管理,2018(39):59-67.

[24] SOETANTO D , JACK S L . Slack resources,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 at incubator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8, 43(5):1213-1231.

[25] KHAN Z, LEW Y K, MARINOVA S.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role of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learning intent[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9, 28(3): 499-512.

[26] VISNJIC I, NEELY A, JOVANOVIC M. The path to outcome delivery: interplay of service market strategy and open business models[J]. Technovation, 2018, 72-73: 46-59.

[27]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等. 技术追赶视角下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一个多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4(10):149-162.

[28] GRONUM S, STEEN J, VERREYNNE M.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innovation: unlocking the performance benefits of innovation[J].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6, 41(3):585-605.

[29] WEI Z, YANG D, SUN B, et al.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design for firm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J]. R & D Management, 2014, 44(3):288-305.

[30] 孙国强, 吉迎东, 张宝建, 等. 网络结构、网络权力与合作行为——基于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支持网络的微观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1):43-53.

[31] ACOSTA A S, CRESPO H , AGUDO J C.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network cap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8,27(6): 1128-1140.

[32] ØYSTEIN D FJELDSTAD, SNOW C C. Business models and organization desig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8, 51(1):32-39.

[33] CASADESUS-MASANELL R, ZHU 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imitation: the case of sponsor-based business model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4):464-482.

[34] PEDERSEN E R G, GWOZDZ W, HVASS K 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nd organisational values within the fashion industr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6, 149(2):267-284.

[35] 戴勇, 朱桂龙, 刘荣芳. 集群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吸收能力是中介变量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35(9):16-22.

[36] YAN Y, GUAN J C. Social capital,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ego-network dynamic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 126:244-258.

[37] 胡小娟,陈 欣.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7(1)47-59.

[38] MARTIN S L, JAVALGI R G, CAVUSGIL E. Marketing capabilities, positional advantage, and performance of born global firms: contingent effect of ambidextrous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7, 26(3):527-543.

[39] JIN J L, ZHOU K Z, WANG Y G.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moderating effects of partner control imbalance and product similarit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16, 24 (4) :20-38.

[40] LOMBERG C, URBIG D, STOCKMANN C,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the dimensions' shared effects in explaining firm performanc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16, 41(6):973-998.

[41] RUAN A, CHEN J. Does formal knowledge search depth benefit Chinese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ffects of network centrality, structural holes, and knowledge tacitness[J].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7, 25(4):1-19.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