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
——一项扎根理论研究

王仙雅

(天津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

摘 要:分析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顺应新时代科研合作发展需要,对于了解科研人员合作心理和探索互联网情境下促进科研合作的路径十分有益。以小木虫和人大经济论坛中的资深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程序化编码并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因素和作用路径。结果发现,社区吸引力是外部驱动因素,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是社区互动因素,体验感提升是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既可以直接促进科研合作形成,也可以通过依次影响社区互动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间接促进科研合作形成。

关键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驱动因素;影响路径;扎根理论

Internal Mechanism of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Promoting the Formationof Research Cooperationan Exploratory Research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Wang Xianya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Explor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conform to research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age, is quite helpful to understand cooperative psychology of researchers and know the promotion path in the internet era. Some senior users of two popular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ies are chosen as respondents, and depth interview is used to collect data. Based on programmed coding of grounded theory, theoretical model is built to reveal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promotion path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community attractiveness is an external driving factor, help-seeking interaction and discussion interaction are community interaction factors, and experience promotion is an internal driving factor. External driving factor not only has a direct promotion on research cooperation, but also has an indirect promotion through community interaction factors and internal driving factor in turn.

Key Words: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Driving Factor; Influence Path;Grounded Theory

收稿日期:2019-06-19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8SK017)

作者简介:王仙雅(1987-),女,河北唐山人,博士,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811043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21-0019-07

0 引言

随着科研人员学术交流需求急剧增长和互联网Web2.0技术迅猛发展,跨越时空限制的虚拟学术社区应运而生。国外的ResearchGate、Academia.edu,国内的科学网、小木虫、人大经济论坛等已成为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核心阵营。ResearchGate创始人Ijad Madisch指出,ResearchGate曾帮助来自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建立合作关系,这些科学家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在虚拟学术社区中合作非常融洽,结果也相当理想。促进科研合作是虚拟学术社区的根本功能和价值所在。一般情况下,科研合作是基于现实情境的,主要类型包括研究基地型、团队型和师生型[1],但限于地理位置制约,合作者之间可能并不合适。例如师生型合作,合作者往往具有相似的研究背景和思维模式,这种相似性导致知识互补的协同效应难以发挥。虚拟学术社区不仅能摆脱时空束缚,而且能降低信息沟通成本。科研人员既可以直接阅读社区中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话题讨论、问答、社群即时聊天、RSS推送和反馈等方式[2]与社区成员建立长期沟通关系,增进了解,在学术上相互促进,进而利用社区资源实现科研合作。然而,现阶段很少有学者探究虚拟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的促进作用,尚需要学术界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并给予实践指导。

鉴于此,本研究拟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①哪些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过程中发挥作用(what)?②这些因素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才能发挥促进作用(how)?目前,针对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很难在已有理论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并建立模型。因此,本研究从实践出发,以小木虫和人大经济论坛中的资深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借助Nvivo8实现程序化编码并构建理论模型,探索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揭示对科研合作起促进作用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以便更好地发挥虚拟学术社区功效。

1 文献回顾

1.1 虚拟学术社区内涵及特点

虚拟学术社区也称学术虚拟社区、在线科研社区,主要表现形式为学术社交网站、学术论坛、学术博客和科技论文网络平台等。虚拟学术社区既具有虚拟社区的一般性,又具有学术交流的特殊性,需同时满足以计算机为媒介、交流内容为学术知识以及参与主体为科研人员3个条件[3]。Liu&Shao [4]从学习社区角度将虚拟学术社区界定为以交换学术观点、经验、评论和反馈为目的的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术社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术交流优势方面,如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可实现即时交流、言论宽松自由、存储容量大等[5,6]。虚拟学术社区所交流的知识具有学术性、动态性、创新性和领域性特点。同时,王东[7]指出,虚拟学术社区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与现实学术交流矛盾、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术交流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2 虚拟学术社区中成员互动与知识共享

徐美凤和叶继元[8]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过程看作是社区中知识提供者、知识接收者以及社区知识储备之间两两互动过程;王东和刘国亮[9]指出,知识接收者和提供者在知识共享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社区中的互动交流越频繁,角色转换速度就越快;刘海鹏等 [10]、张敏等 [11]基于信任关系,分析了知识共享中主体间的交互与博弈;沈惠敏和娄策群[12]借鉴生态学中共生互利理论,分析了虚拟学术社区中知识共享主体间共生互利的组织模式与行为模式;朱继朋[13]认为,在学术社区中每个参与主体都能够与其他主体实现虚拟互动,主体间的动态关系促进了信息传递与共享。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知识共享是虚拟学术社区学术交流的主要表现。学者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分析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发现趣味性、利他主义、个人声誉、人际依恋和身份群组依恋十分重要[14,15]。还有学者从动机角度分析科研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影响因素,指出兴趣动机、胜任动机、交往动机、求知动机、信任氛围和激励具有重要作用[16]。Hus&Lin [17]、陈明红[18]以持续知识共享意愿为研究焦点,验证了社区归属感、身份认同、知识共享满意度、社会资本、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的促进作用;Gan等[19]从氛围角度指出社区支持和社区文化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重要性。

1.3 虚拟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的促进作用

科研合作是指合作者为实现各自目标而达成合作意愿,在约定的规则下完成合作任务,最终以论文、著作、专利、课题为主要成果的科研组织形式。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文献研究虚拟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的促进作用。楼天阳等[20]认为,社区中的学术交流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共享,各种讨论版块、互动版块、博客版块、群组版块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青睐,社区成员之间的帮助行为和协作行为逐渐凸显;甘春梅和王伟军[21]指出,社区个体间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相互合作,以利用彼此的科研优势实现知识创新,并且,成员间的强互动能催生合作意愿;Hui&Alan[22]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验证了虚拟学习社区对跨国科研合作非常有用,基于平台的交流有利于提升社区个体认知、知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Annette等[23]研究发现,长期的学术社区合作不仅能促进科研合作者之间形成学术默契,而且能增加学习收获,取得比短期合作更好的效果。

1.4 研究评述

通过梳理虚拟学术社区研究脉络发现以下问题:第一,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进行了详尽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而针对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研究较少,随着虚拟学术社区被接受程度提高,如何发挥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功效显得更加重要且有意义;第二,静态分析较多,动态研究较少。虚拟学术社区中个体行为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尽管有些研究考虑了社区成员角色动态变化,但针对促进这种动态演变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挖掘力度不够;第三,量化方法运用多,质性方法运用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大多采用验证性量化研究方法,先提出理论模型再进行假设检验,但针对兴起不久的虚拟学术社区而言,更需要根植于实践的质性研究,以挖掘其特殊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因此,本研究以长期活跃在虚拟学术社区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质性研究,动态分析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

2 研究设计

2.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归纳为导向,通过对质性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提炼概念、归纳范畴、建立范畴间的联系,进而构建理论模型,以揭示现象背后蕴含的关系。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一般操作流程进行研究设计,首先依据理论抽样选择样本,然后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再借助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实现对资料的深度挖掘。

2.2 被试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聚焦于虚拟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的促进作用,在选择被试方面考虑以下两个因素:①社区成员真实身份为高校教师或博士研究生;②使用小木虫或人大经济论坛的年限超过3年,发帖量在50次以上,累计在线时间100小时以上。由于不同学科在科研合作上可能存在差异,选择被试时还考虑了不同版块:小木虫中选择生物医药区、材料区、化学化工区和人文经济区4个版块;人大经济论坛上选择金融投资论坛、Hadoop与大数据论坛、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论坛和工商管理论坛4个版块。

依据被试选取原则,首先在社区中找到合适的被试,然后通过发送私信的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表明研究意图,获得对方同意后,利用微信视频通话或语音通话功能进行深度访谈,最终,有18名被试接受了深度访谈,访谈时间平均每人35分钟,通过微信对接受访谈的被试支付了报酬。

访谈的主要内容是:①您使用虚拟学术社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了哪些问题?②您在虚拟学术社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提问、分享、答疑等)与他人交流?请举例说明;③从交流频率、方式、对象上看,您现在的交流与刚入社区时的交流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请举例说明;④您在交流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是否解决了,请举例说明;⑤您认为虚拟学术社区在管理上是否得当,对科研人员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⑥在虚拟学术社区中,您有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吗?比如经常研讨问题、有学科上或方法上的互补、合作写过论文或共同完成过课题等。如果有,请举例说明;⑦您认为虚拟学术社区能促进科研合作吗?是如何发挥促进作用的?

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得到7万多字的文字资料。为进一步提高数据效度,利用二手数据对一手数据进行三角验证,收集被试近3年的发帖内容并梳理发帖主题,验证其与所表述内容是否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结果表明,一手访谈数据具有较高的效度。

3 数据分析

3.1 开放性编码

秉承完全开放的编码态度,遵循 “给原始资料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 的开放性编码步骤,首先,逐字逐句阅读原始材料,找出关键词语作为标签,尽量使用资料中出现的词语,以呈现资料的最初含义;其次,对标签进行归类整理,把相似标签归为一类,形成概念,每个概念需要包含一个核心内容;最后,围绕“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这一核心问题,根据研究情境对概念作进一步分析,将若干个具有相似意义的概念合并,提炼出概括性更强的范畴,每个范畴融合了多个概念含义。由于资料较多且编码过程繁琐,为避免遗漏、提高效率,借助Nvivo8软件辅助编码过程。Nvivo8中节点与开放性编码的对应关系如下:自由节点对应标签(用“A+序号”表示);二级树节点对应概念(用“B+序号”表示);一级树节点对应范畴(用“C+序号”表示)。最终共得到标签187个,概念65个,范畴19个。具体编码示例如表1所示,摘自一位被试的访谈记录。

表1 开放性编码示例

原始资料标签概念范畴我最初用小木虫是因为周围有些同事在用,他们告诉我在小木虫里可以浏览别人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也是我的问题,比较便利,信息量大。我试着在上面发帖提问,我提的都是关于程序代码的,我主要做机器学习这块,管理出身的我需要恶补编码知识。我发现提问是有回复的,有时候回复我的有好多人,不管能否解决我的问题我都很高兴,然后我想回报那些给我建议的社区虫友,我查看了论坛里的用户使用手册,学习赚取金币的方法,我会给我认为是最佳答案的虫友金币奖励。大多数情况下我提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我会关注给我帮助的虫友,看他们发的帖子。论坛里的牛人很多,他们有时会分享一些研究成果,供同行评议,我看见感兴趣的会跟着一起讨论,这种形式我比较喜欢,很多人一起讨论能让我了解更多知识,发现一些新名词、新理论,也会让我发现我现有的知识储备只是冰山一角。我经常上小木虫,我的累计时间有300多小时,我每周都会上几次,有时候看别人的帖子,有时候回答问题,赚赚金币,现在感觉上小木虫成了一种习惯。我确实有几个固定的虫友,都是信息管理方面的,但是研究的具体方向不同,这种关系比较能持续,研究方向相同的就竞争了,竞争就会藏着掖着,我们比较和谐,关键是能共赢,合作对彼此都有好处。我跟武汉大学的一名老师合作发表了一篇CSCD论文,当时他提出的研究问题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主要的贡献是编程的实现,我是第二作者,虽然考核不算,但是申请项目还是可以用的。期刊级别非常高,在业内很有名,要是我自己肯定发不了A1周围同事用A2便利A3信息量大A4发帖提问A5对编程不精通A6有人回复A7回复的人多A8被回复很高兴A9查看手册,赚取金币A10给予奖励A11问题被解决A12关注虫友A13牛人很多A14同行评议A15一起讨论A16增长知识A17经常在线A18看帖子A19回答问题A20成为习惯A21有固定虫友A22领域相同方向不同才能持续A23和谐A24共赢A25合作发表论文A26第二作者A27申请项目有用A28期刊级别高A29自己发不了B1用户多(A1)B2功能强大(A2 A3)B3寻求帮助(A4 A5)B4回复情况(A6 A7)B5高兴(A8)B6社区手册(A9)B7奖励回报(A10)B8问题解决(A11)B9建立关系(A12 A21)B10知名学者(A13)B11获得建议(A14)B12互动讨论(A15)B13增长知识(A16)B14活跃度(A17 A18 A19)B15习惯(A20)B16交叉领域(A22)B17关系融洽(A23)B18合作共赢(A24 A27 A28 A29)B19合作论文(A25)B20合作身份(A26)C1社区知名度高(B1 B2 B10)C2寻求帮助(B3)C3问答互动(B4)C4满意感(B5)C5社区制度健全(B6)C6奖励助方(B7)C7问题解决(B8)C8信任关系(B9 B17)C9知识需求(B11)C10频繁讨论(B12)C11共同促进(B13)C12社区活跃度高(B14)C13归属感(B15)C14交叉领域(B16)C15追求共赢(B18)C16产出成果(B19)C17规则明确(B20)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旨在建立范畴之间的关系,通过重新审视研究问题对原始材料进行反复阅读,运用编码典范模型“前因条件→现象→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梳理范畴之间的关系,得到5个主范畴分别为社区吸引力、体验感提升、求助型互动、研讨型互动和科研合作,并形成了可以验证每个主范畴的证据链,如表2所示。以“求助型互动”主范畴为例:前因条件是求方在社区寻求帮助;现象是社区中出现了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互动;中介条件是促使互动达成的条件,即求方给予助方奖励作为回报;行动/互动策略是求方与助方的互动,可能是一对一也可能是一对多;结果是求方问题得以解决。本文分别从动机(前因条件)、中介(中介条件)、表现(行动/互动策略)和结果(结果)4个方面描述 “求助型互动”这一主范畴。主范畴与范畴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范畴的具体内涵如表3所示。

表2 主范畴典范模型

主范畴典范模型前因条件现象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社区吸引力环境保障社区有效运行软硬件支撑更新维护及时社区知名度高;社区活跃度高;社区制度健全体验感提升个体需求成员经常使用互惠互利参与度高互动感;满意感;归属感求助型互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互动奖励助方问答互动问题解决研讨型互动知识需求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互动知识匹配频繁讨论共同促进科研合作追求共赢以促进成果为目的的合作信任关系交叉领域规则明确产出成果

表3 主范畴与范畴对应关系及范畴内涵

主范畴 范畴范畴的内涵社区吸引力社区知名度高业内有名气,用户量大,拥有的知名学者多,信息量大,功能强社区活跃度高用户的活跃度高,积极发帖、回帖,管理员更新信息及时社区制度健全社区管理规范,激励措施有效,能保证社区正常运行体验感提升互动感感知成员参与度高,提问有回应,回帖情况好,分享的资料多满意感对社区资源满意,对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是正向心理体验归属感把使用社区作为一种习惯,信任社区、依赖社区求助型互动寻求帮助求助型互动动机,求方为了得到某些帮助而求助社区奖励助方求助型互动条件,给予助方奖励,以吸引或回报助方问答互动求助型互动表现,有问有答的互动,一方提问、多方回答问题解决求助型互动结果,求方得到帮助,问题解决研讨型互动知识需求研讨型互动动机,以获取建议、增长知识为目的的合作,同行评议知识匹配研讨型互动条件,拥有共同背景的人讨论感兴趣的话题频繁讨论研讨型互动表现,讨论的频率高,多方互动明显共同促进研讨型互动结果,参与讨论的多方均受益,共同提升科研合作 追求共赢科研合作动机,优势互补,实现合作效果大于单打独斗的效果信任关系科研合作中介,合作方之间熟悉、信任,建立了密切联系交叉领域科研合作中介,合作方为交叉领域,取长补短规则明确科研合作表现,建立合作规则,明确各方贡献、署名、知识产权等产出成果科研合作结果,产出论文、著作、翻译等成果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要从主范畴中发展出能覆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并通过描述故事线把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以得到概括性更强的理论框架。经分析发现:主范畴中的社区吸引力属于社区特征(环境因素),是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外部驱动因素;主范畴中的体验感提升属于个体感知(心理因素),是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范畴中的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是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社区互动因素;主范畴中的科研合作是虚拟学术社区的价值体现。综上,可归纳出本研究核心范畴“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

围绕核心范畴形成的故事线为:虚拟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形成的促进作用通过两条路径实现:第一条是外在直接路径,即在社区吸引力(知名度高、活跃度高、制度健全)的外部驱动下可以直接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第二条是内在机理路径,即外部驱动因素“社区吸引力”通过促进成员间的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促使科研人员内部驱动因素“体验感提升”(从互动感到满意感,再到归属感)发挥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科研合作形成。

根据故事线,构建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模型,如图1所示。外部驱动因素是社区吸引力,社区互动因素是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内部驱动因素是体验感提升,最终结果是科研合作。外部驱动因素既可以直接促进科研合作,也可以通过依次影响社区互动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间接促进科研合作。

图1 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模型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遵循扎根理论边收集资料边分析数据的原则,在不断分析比较过程中建立范畴之间的联系。分析完第10个被试的访谈记录后,第11~18个被试的访谈记录没有再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因此,从饱和度检验上看,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已达到饱和。

4 模型阐释与研究发现

4.1 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主要因素

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在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过程中,有3类因素发挥了作用,分别是外部驱动因素(1个主范畴社区吸引力)、社区互动因素(2个主范畴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以及内部驱动因素(1个主范畴体验感提升)。以下分别对3类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外部驱动因素。社区吸引力包括社区知名度高、社区活跃度高和社区制度健全3个范畴,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区成员知识交流与共享。首先,社区知名度高是科研人员使用社区的前提。社区知名度越高就越有影响力,在知识迅速传播的背景下,更多科研人员愿意尝试虚拟学术社区,从而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用户群,一定规模的用户量为科研人员寻找合作伙伴创造了基本条件,有助于用户找到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其次,社区活跃度高是社区资源丰富的表现,代表社区有活力、生命力强、受学者喜爱。活跃度高意味着参与度高,科研人员主动在社区发表言论,与他人交流,有利于其搜集有用信息,与同行达成合作意向。最后,社区制度健全是社区有序发展的保障。制度是社区有效运行的根本,倘若没有科学、合理的社区制度,社区成员很可能会对社区失去信心,质疑其专业性。社区制度越规范健全,就越能让科研人员产生安全感,在信任情境下打破个人对知识的隐匿行为,排除科研隔阂,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2)社区互动因素。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是虚拟学术社区中两种常见的互动形式。其中,求助型互动是社区成立之初最普遍的互动形式,求助型互动的良好体验能促进研讨型互动发生,研讨型互动的顺利进行反过来能促进求助型互动,从而得到更优的解决方案。因此,两种互动形式相互促进,共同存在于社区之中。

求助型互动的目的是答疑解惑,表现为一方在社区发出求助,另一方或多方回应求助。任何合作都是互惠的,正如人都具有自利性,多数合作者之间是陌生的,没有信任基础,他们更多相信的是社区,所以求助型互动若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求方给予助方一定的奖励,一般情况下是社区推出的虚拟币,代表社区身份和级别。在求助型互动中,求方得到了答案,助方得到了奖励,互利互惠使双方互动得以延续。

研讨型互动的目的是知识积累,表现为一方发起话题讨论,多方积极回应,共同研讨、相互促进。参与研讨型互动的科研人员基本来源于相同的研究领域,知识背景相似、专业性强,通过频繁的讨论,可能创造新知识、新理论,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并且,经过多次研讨之后,他们会更加熟悉,甚至建立稳定的关系,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基础。研讨型互动的受益者是多方,讨论的内容越广越深,受益就越多。同时,研讨型互动不需要依靠奖励,只要用户量足够大、专业人士足够多、社区足够活跃,就能保证较高的合作质量。

(3)内部驱动因素。体验感提升侧重于衡量科研人员对社区的感知,属于心理因素,包括互动感、满意感和归属感3个范畴,且3个范畴从程度上逐步提升,存在递进关系。互动感是一种认知,强调科研人员对社区活跃度的感知。互动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社区成员会受其感染,自觉融入社区,成为其中活跃的一份子。满意感是一种态度,用来形容科研人员对社区的满意程度,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社区使用的前因变量,社区成员越满意就越可能持续使用社区。研究发现,愿意进行科研合作的人员都有一个共性,即对虚拟社区具有满意感,有的对信息丰富度满意,有的对响应性满意,有的对社区专业性满意。只要产生满意的因素不退化,这种满意感就会促使科研人员继续使用社区、相信社区。归属感是一种情感,是指科研人员把社区当作科研的一部分,由衷地喜爱社区,把社区交流作为一种习惯并愿意一直持续下去。有归属感才能实现深层次的科研交流,而非停留在表层浏览。归属感能促进潜在合作者之间真诚交流、互惠合作,是促进科研合作最强烈的情感。

4.2 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路径

虚拟学术社区成立的初衷是突破地域限制,促进科研交流与合作,合作是最终目的。由图1可知,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路径有以下两条:一是将虚拟学术社区作为一个整体要素,可以直接促进科研合作动机形成、中介作用发挥、过程实现和结果达成,即外在直接影响;二是着眼于学术社区内部各因素解构,分析各因素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机理,即内在机理影响。以下分别对两种影响路径作具体阐释。

(1)外在直接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外在直接影响路径是“社区吸引力(外部驱动因素)→科研合作”。研究发现,科研合作主范畴的表现是多方为了完成科研成果而共同努力,合作的中介是信任关系和交叉领域。信任关系是科研合作的基础,只有伴随信任,合作者之间才会制定合作规则,明确各方贡献和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进而促进创新以丰富科研成果。交叉领域是本研究发现的比较有趣的合作条件,被访谈者倾向于同交叉领域的学者合作,而非相同领域的学者,原因有二:一是为了避免同领域的过度竞争破坏合作效果;二是在交叉领域更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问题,达成合作意向。

上述路径下形成的科研合作目的性强,往往是为了合作而使用虚拟学术社区,虽然能快速找到合作伙伴,但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性,易破裂。对于急于寻找合作伙伴的科研人员而言,社区吸引力这一外部驱动因素能发挥较强的促进作用。鉴于周边资源有限,科研人员会很自然地想到虚拟学术社区,借助其强大的资源库搜集相关话题,寻找知识互补的潜在合作者,再通过话题回复或私信等方式与对方建立联系,若双方能达成合作意向则转为线下合作。但需强调的是,这种情景下形成的科研合作具有一定风险,因为合作者之间并不相互了解,尚未形成信任基础,在后续合作过程中发生冲突、猜疑、矛盾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导致合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外部驱动因素直接作用下形成的科研合作需要合作者投入更多精力加以维持,从而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2)内在机理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内在机理影响路径是“社区吸引力(外部驱动因素)→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社区互动)→体验感提升(内部驱动因素)→科研合作”。由于历经长期交流与互动,合作者之间彼此了解、沟通默契,更易遵守合作规则。因此,这种路径下形成的科研合作更稳定,合作效果更佳。

从时间维度上看,在社区吸引力的外部驱动下,科研人员会提升社区使用频率,出现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随着互动感、满意感和归属感的日积月累,科研人员间的关系逐渐稳定且融洽,科研人员对社区更有信心,整体体验感大幅提升,致使内部驱动因素发挥作用,在有需要时能快速找到最佳合作伙伴以建立合作关系。有被访者表示,由于经常进行线上交流,彼此容易形成思想共鸣、达成共识。并且,在社区长期互动下建立的合作关系更稳定,有些合作者甚至在现实中结成了师徒关系。这一间接路径验证了科研人员逐渐接受社区、使用社区、喜爱社区、信任社区的过程,表明虚拟学术社区对科研合作具有重要贡献。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模型,解决了前文提出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外部驱动因素(社区吸引力)、 社区互动因素(求助型互动、研讨型互动)及内部驱动因素(体验感提升),在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社区吸引力包括社区知名度、社区活跃度和社区制度3个并列范畴;体验感提升包括互动感、满意感和归属感3个递进范畴;求助型互动和研讨型互动从互动形成的动机、中介、表现和结果看,分别包括4个范畴,求助型互动动机是寻求帮助,中介是奖励助方,表现是问答互动,结果是问题解决,研讨型互动动机是知识需求,中介是知识匹配,表现是频繁讨论,结果是共同促进。

(2)虚拟学术社区促进下形成的科研合作,动机是追求共赢,中介是信任关系和交叉领域,表现是规则明确,结果是产出成果。科研合作形成路径有两条:①通过外部驱动因素(社区吸引力)直接作用形成,即外在直接影响;②通过外部驱动因素影响社区互动因素(求助型互动、研讨型互动),再影响内部驱动因素(体验感提升)的间接作用形成,即内在机理影响。相比外在直接影响,内在机理影响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社区互动,形成的科研合作关系更稳定、可靠。

5.2 启示

首先,虚拟学术社区应提高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一方面,通过设置丰富的奖励制度,充分激发个体参与热情,以此发挥带动效应,打通成员之间的交流障碍;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社区管理制度,规避社区中的合作风险,保护科研人员知识产权和学术自由,营造开放、公平、平等的社区环境,以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其次,科研人员应积极利用虚拟学术社区的便利性,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避免闭门造车和单打独斗。因为好的想法总是离不开与他人的思想碰撞,而虚拟学术社区所搭建的平台恰好提供了足够多的科研同行,通过互动,彼此可以逐渐熟悉,建立信任关系,最终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5.3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文本数据,揭示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属于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的缺点是过分依赖于编码者的主观认知,构建的理论模型可能有不完善之处。因此,质性研究往往需要量化研究进行检验。未来研究可以针对理论模型中的主范畴设计量表形成调查问卷,收集量化数据,实现对主范畴的测量,进而验证主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否与理论模型一致,再结合实际情况对不一致的影响路径加以解释,以实现质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的完美融合,使问题研究得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 王春雷.高校教师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145-149.

[2] 张海涛,孙思阳,任亮.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机理及网络拓扑结构研究[J].情报科学,2018,36(10):137-142.

[3] 蔡小筱,张敏,郑伟伟. 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6(6):44-49.

[4] LIU R, SHAO X.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a survey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M].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Computing, and Management. Springer New York, 2013.

[5] 赵玉冬. 基于网络学术论坛的学术信息交流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0(10):40-43.

[6] 屈宝强. 网络学术论坛中的科研合作行为及其反思——以“小木虫”学术论坛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215-218.

[7] 王东.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2010.

[8] 徐美凤,叶继元.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67-71.

[9] 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过程及其参与主体间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8):113-117.

[10] 刘海鹏,郑伟伟,张敏.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信任关系动态形成机制研究[J].图书馆,2015(8):73-75.

[11] 张敏,郑伟伟,石光莲.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主体博弈分析——基于信任的视角[J].情报科学, 2016,34 (2):55-58.

[12] 沈惠敏,娄策群.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中的共生互利框架分析[J]. 情报科学,2017,35(7):16-19.

[13] 朱继朋.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学术社区信息运动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3):46-49.

[14] LIAO H L, LIU S H, PI S M. Modeling motivations for blogging: an expectancy theory analysis [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1, 39(2):251-264.

[15] 楼天阳,陆雄文.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4-25.

[16] 张红兵,张乐.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KCM 和TAM 视角[J].软科学,2017,31(8):19-24.

[17] HSU C-L, LIN J C-C. Acceptance of blog usage: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 [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8, 45(1):65-74.

[18] 陈明红.学术虚拟社区用户持续知识共享的意愿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1):41-47.

[19] GAN C M, KOSONEN M, BIOMQVIST K. Knowledge sharing in crowdsourcing-It is more than motivation[C]. Spain: Academic Conferences Limited, 2012.

[20] 楼天阳,褚荣伟,李仪凡,等.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心理机制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5):33-40.

[21] 甘春梅,王伟军.在线科研社区中知识交流与共享:MOA 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53-58.

[22] HUI P C, ALAN P. Using a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VLC) to facilitate a cross-n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collaboration betwee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4(79):1-15.

[23] ANNETTE E M, CATHERINE M C, ANTHONY A A,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longstanding academic-community partnerships on study outcomes: a case study [J].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2017(8):101-107.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