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

彭中文1,2,曾龙基1,魏 浩1

(1.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2.广东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摘要:利用248家国防科技相关企业与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2009-2017年面板数据,分2009-2012年、2013-2017年两阶段研究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国防科技相关企业,这种正向效应在具有军工资质的民企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并且随着国防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两种正向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知识外溢与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发现,无论是技术人员知识外溢还是技术人员产出外溢,随着外溢程度增加,均会抑制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在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中,技术人员产出外溢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国防经济;产品市场竞争; 知识外溢; 技术效率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Enterprise Technic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

Peng Zhongwen1,2, Zeng Longji1,Wei Hao1

(1.School of Business,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China; 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248 defense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with military qualification integration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9 to 2017,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enterprise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wo stages(2009-2012,2013-2017).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this positive effect in private enterprises with military qualific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in defense technology, and with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defense and private economy, these two positive effects will be more significant and stronger than before results show. The interactive term of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is further introduced an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llover of technical personnel's knowledge and output will restrai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with the increase of spillover degree. And in defense technology enterprises, the output spillover effect of technicians has a stronger inhibiting effect.

Key Words:National Defense Economy;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Technical Efficiency

收稿日期:2019-06-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Y083)

作者简介:彭中文(1974-),男,湖南湘乡人,博士,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军民融合与创新管理;曾龙基(1995-),男,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与创新管理;魏浩(1994-),女,山东济南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与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901047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19-0091-09

0 引言

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探讨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对于引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众多,如产品市场竞争、企业创新模式、产权性质等。何玉润等[1]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可从市场定价、市场份额等方面影响企业创新收益,创新收益与企业技术效率息息相关,从而影响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吴延兵和米增渝[2]通过研究企业产品开发模式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合作创新是经济转型期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张涛等[3]从企业产权性质出发,发现民营企业在纯技术效率方面的优势大于国有企业。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互利共赢的局面,研究国防科技企业与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技术效率成为新的热点[4]。我国国防科技企业主要存在效率较低、创新动力较弱、创新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众多文献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是影响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对关系中,学者们认为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韩忠雪和左幸子[5]通过引入技术董事中介变量发现,技术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效率提升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赵中华和鞠晓峰[6]对上市军工企业进行研究发现,技术溢出对企业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效应,从而影响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知识外溢具有明显的区域效应,生产效率可由溢出效应通过增强各地区创新能力得到提升[7];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内企业技术效率强弱正相关;林原等[8]研究发现,知识外溢与不同区域技术专业化间没有显著性关系;但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可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外溢实现长远发展,并且知识外溢能够显著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调节区域创新产出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9-10]

目前,关于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的研究众多,但将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综合起来研究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文献较少,尤其是国防科技企业。本文利用2009-2017年面板数据,分2009-2012年、2013-2017年两阶段系统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和知识外溢对国防科技上市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

目前,关于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3种观点:①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当企业处于一种高产品市场竞争状态时,需要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变革和创新,这就促进了企业技术效率提升[11];②产品市场竞争抑制企业技术效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减少了企业可获得利润,引发了企业间模仿[12]。竞争越激烈,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导致企业技术效率降低[13];③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间是一种倒U型非线性关系[14-15]。即两者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产品市场竞争值未超过该临界点时,能够促进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反之,将产生抑制作用。随着国防和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军用与民用产业边界趋于模糊化,企业面对复杂的外部产品市场竞争和有限的内部资源条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陡增。企业高管为避免经营失败,维护自身声誉,在组织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企业创新力度,实现创新驱动国防现代化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效率提升。陈震等[16]认为,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产品市场竞争能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竞争激烈程度与企业获得的有用信息呈正向关系,国防科技与具有军工资质的上市公司利用这些有用信息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从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升企业技术效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2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17]。一方面,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存在一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相比而言,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则存在大量工作机会,人员流动更频繁,发生技术外溢的机会也就更大。因此,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会致力于提高自身技术效率并缩小同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的差距。相比于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18]。因此,非国有企业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比国有企业更大的创新优势,从而提升企业技术效率;另一方面,就当下中国经济情况而言,非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和支持少于国有企业[19],政府补贴与支持无形之中给国有企业穿上了一层保护衣,并且国有企业有自身特有的弊端,如体制结构臃肿、组织灵活性差等,在同样竞争条件下,这会减弱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对竞争的反应,使其安于现状,不利于企业采取措施提升自身技术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相较于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1.3 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

技术溢出可分为物化溢出和纯知识溢出两种,其中纯知识溢出主要通过科学会议、技术研发人员流动、论文出版等路径实现(黄苹,2010)。知识外溢特别是人力资本外溢影响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基础的更新和增强,并能影响集群整体创新能力[20],而企业作为区域技术存量的载体,其技术效率提升也会受到相应影响。陶锋等[21]认为,产业界和学术机构知识外溢能够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进而影响企业技术效率,并且个人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国防科技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拥有更多优质人力资本和先进技术,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技术因素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之一,重点体现在企业拥有的专业化人力资本上。技术人才掌握着企业研发价值链和核心技术能力,是国防科技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知识外溢与技术人才知识或者产出外溢相关,一个企业技术人员知识或产出外溢程度越高,企业知识外溢程度也就越深,拥有众多优质人力资本的国防科技企业将受到更大冲击,从而使得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放缓,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最终不利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知识外溢在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知识外溢程度越高,越会削弱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的正向关系。

1.4 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下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技术效率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政策自提出以来就得到高度重视,国家出台许多配套措施促进国防现代化进程。国防科技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随着国防和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彭中文和韩茹[2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新兴产业发展,发现其已经形成多层次和全方位格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产业高产品市场竞争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注重国防经济的发展,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将形成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发展格局。企业是构成产业的主要元素,而产品市场竞争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效率提升,且在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多数,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有利于自身发展,但其发展存在较强的依赖性,非国有企业为在竞争中立足,会不断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从而提升企业技术效率。Burk & James[23]研究发现,军工产业技术溢出途径扩大是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良好发展的结果。随着技术溢出途径的不断扩大,“搭便车”现象更加普遍,不利于企业创新技术发展,由此导致企业技术效率提升速度放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随着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H5:随着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H6:随着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知识外溢在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关系中的负向调节作用更显著。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2.1 样本选择

初始企业样本为410家,依照以下样本筛选原则对初始企业样本进一步筛选:①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剔除在2009-2017年经过特殊处理的ST、*ST等企业;②剔除2009-2017年数据严重缺失的企业;③利用插值法和趋势外推法对少部分缺失数据进行补齐;④为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利用Stata14.0缩尾处理函数Winsorize对上下1%极端值样本数据进行处理;⑤为减少多重共线性问题,将主要数据进行去中心化处理。最后得到248家企业、2 232个平衡面板数据,样本数据均手工搜集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公司年报。

2.2 变量定义

2.2.1 产品市场竞争

根据现有文献,姜付秀等[24]、李健等[25]认为以企业绩效指标衡量产品市场竞争更能反映真实状况,结果可能更加合理[24-25]。因此,本文借鉴上述学者的测量方法,选取企业绩效指标存货周转率作为产品市场竞争替代变量,如果企业绩效指标越好,即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越弱。为便于理解,本文取存货周转率的倒数将其转变为正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越强。

2.2.2 知识外溢

企业知识外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企业员工流动,尤其是技术研发人员流动;②其它企业通过购买本企业专利获取知识外溢。专利技术可作为商品出售或转让,其它企业可通过该途径快速模仿学习到先进生产技术;③企业无形资产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渠道溢出。

知识外溢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诸如技术人员、专利数量直接度量,这样缺乏精确性。学术界对于如何度量技术溢出并未给出一个明确方法。对于某一企业或某一产业通过技术溢出获得的间接研发投入,本文使用Los b[26]提出的模型测量。

IRDj=∑wijRDi

(1)

其中,RDi表示第i测量企业或者产业直接的研发投入,权数wij用来测度第i产业的技术存量有多大比例溢出至第j产业。因此,IRDj可认为是i企业的技术溢出。对于权数确定,本文采用赵中华等的方法,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衡量技术溢出权重值。

本文选取技术人员知识外溢、技术人员产出外溢、专利产品外溢作为知识外溢的替代变量。鉴于企业保密性,获取专利数据存在一定困难,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故舍弃这一指标。技术人员知识外溢是指每年技术人员流动造成的技术知识溢出;技术人员产出外溢是指企业研发投入产出知识溢出值。本文借鉴韩忠雪等(2014)的研究,以单位技术人员无形资产值衡量技术人员产出。

2.2.3 企业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一般包括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两种测算方法,因为DEA不能考虑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并且在测算时存在估计值偏低、离散程度大等问题,所以本文基于Battese & Coelli[27]的模型,选用SFA方法对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选取柯布-道格拉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作为技术效率的基本估计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LnYit=β0+β1LnKit+β2LnLit+(vit-uit)

(2)

TEi=E[exp(-ui)|vi-ui]

(3)

其中,Yit是第i个观测值在t时期的产出,KitLit表示第i个观测值在t时期的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资本存量采用研发费用(万元),运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劳动投入选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人)。i=1,2,3,…Nt=1,2,3,…Tβ0为截距项,β1β2为待估参数,表示资本和劳动力对技术效率的影响;vit是随机变量,服从N~(0,σ2)正态分布;Uit表示第i个军民融合企业第t年存在的技术无效率部分,服从半正态分布N~(0,σμ2)。通过stata14.0获得Cobb-Douglas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得到技术效率值及相关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SFA模型参数估计值

参数系数标准差T统计量β07.120 1***0.487 614.602 4β10.650 1***0.024 326.772 9β20.256 4***0.022 811.235 5σ21.040 4***0.105 49.873 5γ0.881 0***0.008 1108.722 9μ1.914 8***0.134 214.264 8

注:*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γ的值为0.881 0,说明σμ2≠0,样本中存在技术非效率,因而对样本企业进行技术效率分析十分必要。此外,资本对技术效率的影响β1=0.650 1,劳动力对技术效率的影响β2=0.256 4,显著为正且完全满足C-D函数的要求,并且资本对产出的贡献较大而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较小。根据计算似然比检验估计量LR估计值远远大于自由度为1的LR单边1%临界值,本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得到LR检验支持。

2.2.4 回归控制变量

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和本文研究目的,选用公司规模(Size)、现金流量(Cash)、员工总数(Staff)、企业年龄(Age)、总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Debt)、账面市值比(Bm)、年度虚拟变量(Year)等变量作为其它干扰因素的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和说明见表2。

2.3 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进行估计。

Techit=α0+α1Ritit+α2Sizeit+α3Cashit+α4Staffit+α5Ageit+α6Roait+α7Debtit+α8Bmit+α9Yearit+εit

(4)

Techit=α0+α1Ritit+α2Teptit+α3Ritit*Teptit+α4Sizeit+α5Cashit+α6Staffit+α7Ageit+α8Roait+α9Debtit+α10Bmit+α11Yearit+εit

(5)

Techit=α0+α1Ritit+α2Teouit+α3Ritit*Teouit+α4Sizeit+α5Cashit+α6Staffit+α7Ageit+α8Roait+α9Debtit+α10Bmit+α11Yearit+εit

(6)

其中,α0为截距,α为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其它变量说明见表2。

3 实证分析

在报告回归结果前,本文运用stata14.0对上述计量模型中每个回归方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中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即各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综合Hausman检验和混合回归检验发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准确。因此,本文只显示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省略对模型的选择过程。

表2 变量定义及说明

变量变量名称含义及计算方法被解释变量技术效率(Tech)采用SFA方法计算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具体计算方式和过程见上文产品市场竞争(Rit)1/存货周转率解释变量技术人员知识外溢(Tept)企业技术人员年末存量*企业对应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技术人员产出外溢(Teou)(无形资产/技术人员比例)*企业对应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公司规模(Size)公司总资产对数现金流量(Cash)LN[(净利润+折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摊销)/总资产] 员工总数(Staff)企业员工总数的对数控制变量企业年龄(Age)样本年份-企业成立年份总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总资产资产负债率(Debt)负债总额/总资产账面市值比(Bm)公司所有者权益/市值年度哑变量(Year)属于该年度为1,否则为0

3.1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式(4)对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中可见,模型1为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模型2为全样本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的回归结果,考虑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政策实施效果前后比较问题,将全样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回归,即为模型3和模型4回归结果。

从表3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中企业规模、现金流量、全体员工、企业年龄、总资产收益率对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表明这些控制变量会从各个方面影响技术效率,为保证回归的准确性应予以控制。模型2、模型3和模型4中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间呈现出很强的正向关系,即随着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技术效率相应得到提升。并且,模型4中主效应系数比模型3系数在1%水平下更显著,说明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国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变得更加显著。为了在竞争市场上不被淘汰,会努力提高自身产品竞争优势,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变革生产工艺流程等促使企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符合理论假设H1和H4

表3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回归结果

变量模型1(控制变量)模型2(全样本)模型3(2009-2012年)模型4(2013-2017年)_cons0.237 7***0.237 6***0.243 8***0.232 6***(72.99)(73.24)(75.39)(61.01)Rit0.001 1***0.001 4***0.001 5***(3.65)(3.63)(3.87)Size0.000 7***0.000 6***0.000 10.000 9***(3.09)(2.96)(0.19)(3.56)Cash-0.000 3***-0.000 3***-0.000 1-0.000 2***(-3.30)(-3.04)(-0.20)(2.63)Staff-0.000 5***-0.000 5***-0.000 1-0.000 7***(-3.06)(-2.94)(-0.83)(-3.18)Age-0.003 4***-0.003 4***-0.003 4***-0.003 4***(-98.32)(-98.75)(-65.64)(-66.87)Roa-0.002 2**-0.001 6-0.000 8-0.000 6(-2.07)(-1.55)(-0.86)(-0.72)Debt0.000 30.000 50.000 50.000 3(0.53)(0.93)(0.87)(0.39)Bm-0.000 5-0.000 7-0.000 3-0.000 5(-1.01)(-1.22)(-0.65)(-1.03)YearYESYESYESYESObs223 2223 2142 2810Adj-R20.840 00.840 00.840 00.843 0

注:括号内为各系数的t值,下同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企业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提升间的关系,进一步佐证理论假设H1,本文将全样本区分为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同样分两阶段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模型5和模型8分别代表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的回归结果。从中可见,相对应系数分别为0.001 1和0.001 4,且均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种正向显著关系在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中表现更明显。综上可知,产权性质影响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间的正向关系,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会比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采取更积极的创新举措以正确应对产品市场竞争,从而促进企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符合本文理论假设H2。模型6、模型7和模型9、模型10分别将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样本区间分两部分进行回归,相对应的产品市场竞争和技术效率系数分别为0.001 1、0.000 9、0.001 7、0.001 4,且均显著正相关,假设H1得到验证。同时,两个阶段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系数均更显著,说明其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国防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更加显著,假设H5和H2进一步得到验证。

3.2 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式(5)和式(6)检验知识外溢对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调节效应。模型11和模型14分别是全样本下知识外溢两个变量与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的回归结果,进一步将全样本划分为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模型12、模型13是技术人员知识外溢与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模型15、模型16是技术人员产出外溢与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4 不同性质企业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回归结果

变量模型5(国防相关)模型6(2009-2012)模型7(2013-2017)模型8(民营)模型9(2009-2012)模型10(2013-2017)_cons0.264 1***0.268 1***0.256 1***0.192 7***0.207 1***0.191 1***(65.26)(61.14)(57.15)(34.40)(39.93)(25.97)Rit0.001 1***0.001 1**0.000 9*0.001 4***0.001 7***0.001 4***(2.94)(1.98)(1.73)(3.11)(3.06)(3.84)Size0.000 40.000 10.000 8***0.000 90.000 30.001 0**(1.42)(0.35)(2.64)(2.31)(0.67)(2.04)Cash-0.000 2*0.000 1-0.000 2*-0.000 3*-0.000 2-0.000 2(-1.72)(0.86)(-1.93)(-1.92)(-0.99)(-1.65)Staff-0.000 2-0.000 3-0.000 3-0.000 9**0.000 2-0.001 3***(-1.14)(-1.54)(-0.97)(-3.20)(0.70)(-3.75)Age-0.003 5***-0.003 5***-0.003 5***-0.003 2***-0.003 3***-0.003 2***(-82.99)(-54.12)(-55.47)(-54.68)(-36.91)(-35.93)Roa0.002 2-0.000 50.002 1-0.004 2***-0.001 3-0.001 8(1.49)(-0.46)(1.54)(-2.91)(-0.89)(-1.52)Debt0.000 6-0.000 50.000 50.000 7-0.000 60.000 2(0.90)(-0.68)(0.60)(0.78)(-0.67)(0.19)Bm-0.000 20.000 2-0.000 5-0.001 6**0.000 4-0.001 0(-0.27)(0.30)(-0.75)(-1.87)(0.52)(-1.16)YearYESYESYESYESYESYESObs142 2632790810360450Adj-R20.843 00.834 00.842 00.845 00.834 00.833 7

表5 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回归结果

变量模型11(全样本)模型12(国防相关)模型13(民营)模型14(全样本)模型15(国防相关)模型16(民营)_cons0.237 5***0.265 3***0.191 9***0.235 3***0.261 7***0.192 9***(70.59)(62.38)(32.85)(70.05)(62.86)(33.33)Rit0.000 6*0.000 8*0.000 80.000 40.000 40.005 2***(1.67)(1.80)(1.06)(1.06)(1.04)(3.75)Tept0.000 80.000 5*-0.000 8***(0.32)(1.71)(-1.54)Teou-0.000 1***-0.000 1***0.000 3*(-3.41)(-3.70)(1.87)Rit*Tept-0.000 1**-0.000 1-0.000 1(-2.14) (-1.44) (-1.39) Rit*Teou-0.000 5***-0.000 6***0.000 2***(-3.61)(-3.95)(2.84)Size0.000 7***0.000 40.000 90.000 8***0.000 5**0.000 9**(3.03)(1.36)(2.22)(3.44)(1.97)(2.36)Cash-0.000 3***-0.000 2*-0.000 3*-0.000 3***-0.000 2-0.000 3**(-3.01)(-1.68)(-1.78)(-2.73)(-1.39)(-2.03)Staff-0.000 5***-0.000 3*-0.000 8**-0.000 5***-0.000 3-0.000 9***(-3.04)(-1.75)(-2.83)(-3.10)(-1.47)(-3.05)Age-0.003 4***-0.003 5***-0.003 2***-0.003 4***-0.003 5***-0.003 3***(-98.34)(-83.16)(-53.57)(-96.94)(-81.60)(-54.15)Roa-0.001 60.002 4-0.004 5***-0.001 70.002 4-0.004 5***(-1.48)(1.59)(-2.99)(-1.58)(1.55)(-3.00)Debt0.000 50.000 80.000 70.000 60.000 90.000 8(0.97)(1.10)(0.72)(1.09)(1.30)(0.87)Bm-0.000 7-0.000 2-0.001 5**-0.000 7-0.000 4-0.001 9**(-1.27)(-0.22)(-1.69)(-1.37)(-0.51)(-2.18)YearYESYESYESYESYESYESObs2 2321 4228102 2321 422810Adj-R20.841 00.843 00.846 00.840 00.844 00.846 0

由表5可知,在模型11和模型14中,技术人员知识外溢交互项Rit*Tept系数为-0.000 1,在5%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主效应系数同不加交互项时相比有所下降但仍在10%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技术人员知识外溢减弱了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间的正向关系;技术人员产出外溢交互项Rit*Teou系数为-0.000 5,同样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技术人员产出外溢程度越高的企业,越会削弱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综上可知,知识外溢两个替代变量均在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这一正向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由于系数为负,表明该调节是负向效应,即知识溢出程度越高,越会削弱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间的正向关系,这符合本文理论假设H3

进一步将全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组,考察调节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情况。结合模型12、模型13、模型15和模型16,在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中技术人员产出外溢与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Rit*Teou系数为-0.000 6,在1%水平上显著,且调节方向为负向调节;而技术人员知识外溢和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Rit*Tept并不显著,原因有两点:一是技术人员知识外溢不受产权性质的影响,对国有国防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的影响一致;二是由于军品市场同非军品市场相比存在诸如艰难的进入许可、人员流动性差等问题,因此技术人员产出外溢更容易在国有国防相关企业发生,技术人员流动比例较小使得技术人员知识外溢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不再显著。同样,在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中存在类似情况。综上所述,无论是技术人员知识外溢还是技术人员产出外溢均会抑制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这一正向关系,相较于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技术人员产出外溢抑制效应在国有国防相关企业中作用更强。

为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证实技术人员知识外溢调节效应,同样将样本分为两阶段,模型17、模型18,模型19、模型20,模型21、模型22分别将全样本、国有国防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企业以2013年为节点分两阶段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产品市场竞争、技术人员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回归结果

变量模型17(2009-2012年)模型18(2013-2017年)模型19(2009-2012年)模型20(2013-2017年)模型21(2009-2012年)模型22(2013-2017年)_cons0.243 9***0.234 7***0.268 1***0.262 6***0.205 4***0.191 1***(72.66)(59.00)(60.00)(54.01)(37.99)(25.81)Rit0.001 3***0.000 9**0.001 4**0.000 2*0.002 3***0.001 3**(3.11)(2.17)(2.51)(0.22)(2.66)(2.17)Tept0.000 10.000 40.000 20.001 4***0.000 8-0.000 7(0.34)(1.16)(0.95)(2.86)(0.88)(-1.40)Rit*Tept-0.011 2*-0.001 5*-0.001 9*-0.000 4*-0.006 4*-0.001 9*(-1.18)(-1.65)(-1.85)(-0.34)(-1.81)(-1.26)Size0.001 40.000 8***-0.000 10.000 5*-0.000 20.000 9*(1.47)(3.20)(-0.13)(1.83)(-0.44)(1.88)Cash-0.000 1-0.000 2***-0.000 1-0.000 2*-0.000 2-0.000 2(-0.17)(-2.59)(-0.82)(-1.88)(-1.05)(-1.60)Staff-0.000 2-0.000 7***-0.000 3*-0.000 5*0.000 3-0.001 1***(-0.92)(-3.52)(-1.88)(-1.85)(0.83)(-3.41)Age-0.003 4***-0.003 4***-0.003 5***-0.003 5***-0.003 3***-0.003 2***(-64.95)(-67.02)(-54.31)(-55.9)(-35.99)(-35.39)Roa-0.000 8-0.000 5-0.000 40.002 4*-0.001 5-0.001 5(-0.83)(-0.57)(-0.34)(1.81)(-0.92)(-1.55)Debt-0.000 50.000 4-0.000 50.000 8-0.000 90.000 1(-0.95)(0.62)(-0.68)(1.08)(-0.94)(0.12)Bm0.000 3-0.000 50.000 1-0.000 30.000 2-0.000 8(0.53)(-1.01)(0.13)(-0.53)(0.29)(-0.95)YearYESYESYESYESYESYESObs9921 240632790360450Adj-R20.841 00.843 00.846 00.840 00.844 00.846 0

由表6可知,交互项Rit*Tept回归系数分别为-0.011 2、-0.001 5、-0.001 9、-0.000 4、-0.006 4、-0.001 9,均在1%水平上显著,调节方向为负向调节,且主效应回归系数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证实理论假设H3

同样,为进一步检验技术人员产出外溢调节效应,将样本分为两阶段,模型23、模型24,模型25、模型26,模型27、模型28分别将全样本、国有国防相关企业和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以2013年为节点分两阶段进行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见,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2013-2017年样本技术人员产出外溢调节效应不显著,原因在于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数据比国有国防相关企业样本数据小,但其回归系数为负,表明其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而在其它样本中,交互项Rit*Teou回归系数分别为-0.002 1、-0.003 4、-0.003 6、-0.004 2、-0.026 8,均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效应,且符号为负,表明调节方向是负向调节,进一步证实理论假设H3

由表6、表7可知,无论是Rit*Tept还是Rit*Teou,其2013-2017年交互项系数均没有2009-2012交互项系数显著,这与理论假设H6不符,即随着国防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知识外溢在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关系中的负向调节作用得到一定程度抑制,原因有两点:一是随着国防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采取措施将知识外溢控制到最低程度;二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虽然产生了知识外溢,但同时也能够有效吸收其它企业的知识外溢,这会使自身知识外溢负向效应程度下降。

4 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借鉴韩忠雪和左幸子[5]、Randoy & Jenssen [28]对产品市场竞争的研究,选用营业利润率(Opr)作为产品市场竞争的替代指标。营业利润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垄断租金,进而能够判断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营业利润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垄断地位越高,那么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也就越弱。

首先,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营业利润率(Opr)系数显著负相关,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并且,分阶段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2013-2017阶段主效应回归系数较2009-2012阶段主效应回归系数更显著,这与假设H1和H4相符。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间的关系发现,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更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其2013-2017阶段主效应回归系数较2019-2012阶段更为显著,这符合假设H2和H5。对于调节效应检验,交互项Opr*Tept和Opr*Teou均在1%上达到显著性水平,且营业利润率(Opr)系数相较于未加调节变量之前有所下降,假设H5得证;分阶段回归分析发现,虽然交互项均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性水平,但2013-2017年系数均没有2009-2012年显著,这与先前实证分析一致,即H6未得证。

综上所述,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除回归系数存在差异外,回归结果均与先前无实质性差异,表明前文结论具有稳健性,由于篇幅所限,故不将其列出。

表7 产品市场竞争、技术人员产出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回归结果

变量模型23(2009-2012年)模型24(2013-2017年)模型25(2009-2012年)模型26(2013-2017年)模型27(2009-2012年)模型28(2013-2017年)_cons0.244 6***0.231 1***0.269 8***0.253 8***0.207 1***0.191 2***(71.84)(58.47)(59.31)(53.85)(36.91)(25.97)Rit0.001 4***0.001 0***0.001 8***0.001 1**0.001 7***0.000 8(4.03)(2.81)(3.18)(2.30)(2.88)(1.28)Teou0.000 2-0.000 8*-0.000 2-0.001 0**0.000 4*0.000 2(0.05)(-1.89)(-0.31)(-2.33)(1.75)(0.81)Rit*Teou-0.002 1**-0.003 4**-0.003 6**-0.004 2***-0.026 8***-0.000 1(-2.32)(-2.49)(-2.51)(-2.91)(-3.22)(-0.17)Size-0.000 10.001 0***-0.000 10.000 9***-0.000 20.001 0**(-0.10)(3.84)(-0.25)(3.10)-0.492.04Cash-0.000 1-0.000 2***0.000 1-0.000 2*-0.000 3-0.000 2*(-0.20)(-2.64)(0.87)(-1.93)(-1.49)(-1.66)Staff-0.000 2-0.000 6***-0.000 3-0.000 30.000 3-0.001 2***(-0.82)(-3.18)(-1.58)(-1.00)(1.07)(-3.78)Age-0.003 4***-0.003 4***-0.003 5***-0.003 5***-0.003 3***-0.003 2***(-63.49)(-66.86)(-51.81)(-55.61)(-36.71)(-35.76)Roa-0.000 8-0.000 8-0.000 30.001 9-0.001 5-0.001 6(-0.82)(-0.91)(-0.23)(1.39)(-0.96)(-1.47)Debt-0.000 40.000 1-0.000 30.000 3-0.000 8 0.000 2(-0.77)(0.21)(-0.36)(0.41)(-0.80)(0.18)Bm0.000 3-0.000 60.000 2-0.000 60.000 4-0.001 1(0.65)(-1.12)(0.21)(-0.86)(0.46)(-1.31)YearYESYESYESYESYESYESObs9921 240632790360450Adj-R20.841 00.843 00.846 00.840 00.844 00.846 0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48家国防科技与具有军工资质的上市公司2009-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分2009-2012年、2013-2017年两阶段对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和企业技术效率提升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在我国国防科技与具有军工资质的上市公司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产品市场竞争同企业技术效率间总是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随着国防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2013-2017年这种正向关系更加显著;②在我国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显著正向关系更显著,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比国有国防科技企业会更加积极采取创新和管理措施,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更能有效提升企业技术效率;③知识外溢在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正向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无论是技术人员知识外溢还是技术人员产出外溢,随着外溢程度的增加,均会抑制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总体来说,技术人员产出外溢效应对这一正向关系的影响更强。

针对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以国防科技工业促进法为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民参军”,促进产品市场竞争提升。政府应立足于国防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背景,加强国防科技产业标准管理,建立军民两用标准体系,解决产品标准规范不一致问题,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产品市场竞争有序发展,提高企业技术效率。另外,还应加大对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的补贴和扶持,使非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有所保障,同时也能够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使得军工市场得以繁荣发展。

(2)军品行业应降低市场准入壁垒,建立有效的行业竞争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企业提高技术效率提供外部条件。降低市场准入壁垒能够吸引一大批优质企业进入军工市场,从而产生集群效应,而有效的行业竞争机制能够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能够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保障,确保企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为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企业应致力于提升自身产品质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效率、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3)企业应将知识外溢效应控制到较低程度,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为企业提升技术效率提供充足动力。另外,还应加强企业间资源整合,将自身知识外溢控制在一定水平,同时有效吸收其它企业的知识外溢。同时,产品市场竞争需要维持在一定水平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知识外溢产生的负向调节效应,采取一定措施,为提升企业技术效率提供动力。

(4)制定相应制度保障技术人员利益,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提高技术效率创造内部条件。企业应采取一定措施保障员工利益,发挥人力资本最大化优势,培育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激励员工保持创新精神,从内部保障企业技术效率提升。此外,企业还应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使企业获得技术领先优势和竞争主动权,这反过来又能吸引到更多优秀技术人才,形成良性动态循环。

参考文献:

[1] 何玉润,林慧婷,王茂林. 产品市场竞争、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贸经济,2015(2):125-135.

[2] 吴延兵,米增渝. 创新、模仿与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非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J]. 中国社会科学,2011(4):77-94.

[3] 张涛,刘宽斌,熊雪. 中国国有和民营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对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6):78-94.

[4] 毕京京,任天佑.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4.

[5] 韩忠雪,左幸子.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效率——基于技术董事的中介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6(10):120-124.

[6] 赵中华,鞠晓峰. 技术溢出、政府补贴对军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3(10):124-133.

[7] 王静,张西征. 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9):22-39.

[8] 林原,马荣康,刘凤朝.技术流动对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9):13-23.

[9] 傅利平,周小明,罗月丰. 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0):1541-1547.

[10] 王崇锋.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调节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7):77-83.

[11] SCHUMPETER J.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M].New York:Routledge, 1942.

[12] GEROSKI P A.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market structure[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90, 42:586-602.

[13] GROSSMAN G M, HELPMAN E. 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1, 58(1):43-61.

[14] AGHION P N, BLOOM R, BLUNDEL L, et al.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120 (2) : 701-728.

[15] 杨皎平, 刘丽颖, 牛似虎. 集群企业竞争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基于集群企业同质化程度的视角[J].软科学,2012(4):23-27.

[16] 陈震,汪静. 产品市场竞争、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规模敏感性[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4):135-142.

[17] 董晓庆,赵坚,袁朋伟. 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4(2):97-108.

[18] 程惜武,张顺,纪纲. 企业异质性、市场竞争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5-85.

[19] 孔东民,李天赏. 政府补贴是否提升了公司绩效与社会责任[J]. 证券市场导报,2014(6):26-31.

[20] 缪小明,李刚. 基于不同介质的产业集群知识溢出途径分析[J]. 科研管理,2006,27(4):44-52.

[21] 陶锋,张会勤,李红. 外部知识溢出、研发双重效应与企业创新绩效[J]. 财经问题研究,2018(5):44-51.

[22] 彭中文,韩茹. 军民融合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镜鉴与政策选择[J]. 改革,2017(9):27-37.

[23] BURK, JAMES. The military experience and integration with the civilian sector[J].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2002, 29(1): 7-8.

[24] 姜付秀,屈耀辉,陆正飞,等. 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J]. 经济研究,2008(4):99-110.

[25] 李健,薛辉蓉,潘镇,等. 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组织冗余与技术创新[J]. 中国经济问题,2016(2):112-125.

[26] LOS B. Empirical performance of a new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measure[R]. Working Paper, 1997.

[27] BATTESE G E,COELLI T J.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Empirical Economics, 1995, 20(2): 325-332.

[28] RANDOY T,JENSSEN J I. Board independence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in swedish firms[J].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4, 12(3): 281-289.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