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研究

吕 君1,张士强1,2,王 颖1,杨梦洁1

(1.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90;2.济南大学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新时代下传统能源企业期望通过绿色创新获得持续竞争力,因此,探究能源型企业转型驱动“黑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模型,提炼出驱动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5个主范畴,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主范畴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阐述,从而探究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机理。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扎根理论;驱动因素

Research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Green Innovation Intention of Energy Enterprise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Lv Jun1,Zhang Shiqiang1,2,Wang Ying1,Yang Mengjie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China;2.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era of advancing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making traditional energy enterprises achieve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green innovation and exploring the "black box" driven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oriented enterprise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grounded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driving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green innovation intention of enterprises, extracts the five main categories driving the green innovation intention of energy enterprises,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category and the main categor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in categori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antecedents of the green innovation intention of enterprises and explore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green innovation intention of energy enterprises.

Key Words:New Energy Companies; Green Innovation Intention; Grounded Theory; Driving Factor

收稿日期:2019-05-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409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012);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2016LY3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19CGLJ2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16CJJJ41)

作者简介:吕君(1982-),女,回族,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管理;张士强(1963-),男,山东梁山人,博士,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成本管理;王颖(1997-),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管理;杨梦洁(1998-),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901034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18-0104-07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创新代替传统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发展是其必然要求,是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首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1]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指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传统观念认为,绿色创新是传统工业企业对其生产模式缺陷进行的修补或纠偏。Horbach[2]指出,工业企业和重污染企业通常是绿色创新的重点研究对象,但是对于能源企业,尤其是低污染、高创新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缺乏关注。

现有研究认为,外部经济环境、政府政策等因素对绿色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与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仍存在有的企业积极实施绿色创新而有的企业消极应对的局面。如何解释外部环境一致下企业绿色创新的差异性?如何激发和提升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17家新能源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构建基于中国情境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模型。

1 文献综述

随着全社会对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企业也开始重视其决策和经营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绿色创新是技术价值、自然生态价值、人本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然而仅依靠政府政策是很难实现企业绿色创新的,还需要关注非强制条件下企业主动进行绿色创新的意愿。同时,企业也要改变创新理念,由被动创新变为主动创新[3]

近年来,学者们针对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展开。从企业外部来看,绿色创新是由经济和制度压力驱动的,对制度和经济可持续性的高估值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意愿[4];企业的合作风险感知、社会资本与产业位势的不均衡发展对其创新意愿有负向作用[5-6];政府补贴[7]、环境法规、市场需求[8]、专利保护制度[9]是影响企业创新意愿的主要外部因素。如张振刚[10]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下,对企业创新意愿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绿色供应链[11]、企业政治资本和利益相关者压力[12],甚至银行绿色贷款的有效性[13]也会给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带来一定影响。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对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所涉风险的认知会对绿色创新意愿产生一定影响[14],企业内部的导向性因素如互动导向[15]、创业导向[16]等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意愿,促进其实施创新活动。通过研究发现,研发溢出[17]、技术创新能力[18]、研发人员和资源投入[19]等是影响企业创新意愿的主要内部因素。

现有研究大都探究了传统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但对企业创新意愿,尤其是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研究存在不足。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较强,自发的绿色创新行为也较多,同传统的工业企业或重污染企业存在较大区别,其绿色创新意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驱动机理的“黑箱”尚未打开。本文尝试通过扎根分析,揭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模型。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在现实情景下,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是一个多因素驱动结果。传统的统计分析技术方法容易遗漏一些重要的质性数据,难以揭示材料中隐藏的细节信息,而扎根研究方法是联结丰富质性数据与主流演绎研究的最佳桥梁[20]。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搜集到的复杂样本逐一分析,并对样本中文本资料的脉络进行挖掘与剖析,从而探寻要素关系,构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过程的理论模型。

扎根理论是由Glaser&Strauss[21]创立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主要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该理论既可以用于发现新理论,也可以进一步丰富现有理论[22]。该方法研究逻辑是:研究开始前不需设定理论假设,研究者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相关文献、媒体报道和实地访谈记录等原始资料中进行经验概括,提炼出相关概念与范畴,进而寻找出各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终上升到系统理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直接扎根于现实资料,是一种自下向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取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海量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提供支持,其特点不在于经验性,而在于研究得出的新概念理论是从经验、事实中抽象提取出来的。其中,资料搜集与分析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连续循环的,这是扎根理论的重要一环[23],其主要通过三级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实现。

2.2 数据来源

为提升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机理研究的有效性,本文对2011-2018年度被评选为全国“十大绿色创新企业”的80家企业绿色创新材料进行搜集与整理,并将其绿色创新成果、经营范围与新能源产业相关定义进行比对分析,选出17家来自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新能源企业为样本。样本企业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3 资料采集

采用扎根理论对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机理进行探讨,需要获取海量原始资料信息进行概念范畴化处理以提取影响因素。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企业官方网站;②通过CNKI等数据库收集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成果;③高管专访和媒体报道。为确保研究信度和效度,还搜集整理了部分企业年报和其它网站资料。企业网站内容丰富、信息准确、获取方便,便于从中析出影响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多重现实因素;借助网络、数据库、报纸等不同渠道获取样本企业信息,如企业年鉴、企业发展运营大环境及相关政策文件等,可以丰富和补充企业网站信息资源的不足。

表1 样本企业基本信息

序号企业简称绿色创新成果数据资料来源份数成立时间A国能生物发电创新能源循环经济模式网站资料(2份);报道(18份);期刊(8份)282005B濮阳市宇宙生物能源生物质能零碳发展网站资料(1份);报道(2份);期刊(1份)42001C中国风电(协和新能源)纵向集成一体化网站资料(2份);报道(2份);期刊(1份)52006D中国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新能源整合网站资料(2份);报道(10份);期刊(2份)142005E湖南创则通能源生物质能源全新产业链网站资料(2份);报道(2份);期刊(1份)52008F浙江赛孚能源科技甲醇燃料行业技术网站资料(1份);报道(4份);期刊(1份)62007G江苏太阳宝新能源高温熔融盐储能技术网站资料(2份);报道(4份);期刊(1份)72000H中国光大国际生物质能发电网站资料(2份);报道(9份);期刊(2份)132003I磁谷科技(集团)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装置网站资料(1份);报道(17份);期刊(5份)232014G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风光储互补发电技术网站资料(1份);报道(7份);期刊(1份)92009K北京万众生能源完全太阳能全天候冷热电气联产联供动力系统网站资料(2份);报道(1份);期刊(1份)42007L鼎木清源(北京)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网站资料(2份);报道(10份);期刊(1份)132015M陕西科林能源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模组网站资料(1份);报道(6份);期刊(1份)82009N东营业和新能源现醚基汽油产业化网站资料(2份);报道(2份);期刊(1份)52011O珠海横琴能源发展城市区域能源系统的方案设计、投资建设、操作运营网站资料(1份);报道(3份);期刊(1份)52015P北京国电四维清洁能源高压变频器网站资料(1份);报道(2份);期刊(1份)42008Q盈威力新能源(上海)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网站资料(1份);报道(0份);期刊(0份)12010

3 编码与分析过程

3.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将资料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包含概念化、类属化和范畴化3个步骤。为了更好地分析样本企业资料,将原始资料分为网站资料(1)、新闻报道(2)、期刊论文(3)、硕博论文(4)共4类,公司代码则为A,B,C,D……。如A-(2)-3表示A公司(国能生物发电)在原始资料新闻报道中的第3个原始语句与概念。编码人在摒弃理论预设的条件下,对17家新能源企业的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梳理分析,依据其原始内涵精简为初始概念,然后将含义相似的概念形成一个集合,并根据各集合中概念出现频率,确定中心概念与定义初始范畴。通过逐级缩编进行开放式编码,共获得117个概念,得到描述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的范畴22个,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式编码结果

范畴材料来源初始概念 命令型政府规制6排污达标、实现税收、推动立法、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政策风险激励型政府规制19发展背景、法律支持、企业荣誉、税收优惠、政策导向、政策红利、政策优势、政策支持、政府鼓励、政府政策、政府支持、成果奖励自愿型政府规制5信息公开、环境标志、原则坚守、自愿协议资金投入16成本分配、创新投资、技术投资、金融机构资金、科创投资、企业上市、融资模式、融资状况、项目投资、增资扩股、债券发行、政府补贴、政府资金、资本融合、资金需求、资金用途、资源便利人力投入3劳动资源、引进人才、员工分布、员工素质能源资源7产业前景、发展优势、能源发展、新能源、原料稳定市场需求28产品定位、产品用途、发展机遇、发展前景、技术推广、客户众多、目标客户、企业定位、市场定位、市场风险、市场广阔、市场商机、市场推广、易于推广、应用推广、主营业务同行竞争7产品营销、竞标成功、竞争优势、销售渠道、营销策略、营销范围、营销优势、质量承保产业联盟8产业联盟、技术共享、技术交流对外贸易6吸引外资、外部贸易、引进投资研发能力14安全高效、标准领先、产品安全、购买专利、技术保障、技术标杆、技术突破、经验丰富、系统创新技术团队5科研人才、人才团队官产学合作4政企合作知识产权保护7产品认证、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产学研合作14产学研合作、交流合作、科创平台、科研合作、寻求合作高管背景13高管工作、高管学历、工作经历社会网络12行业领军、内外环境、品牌形象、商业模式组织结构3科学管理、盈利模式、运行机制战略规划15产业发展、产业战略、发展方式、发展概况、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企业目标、未来方向组织氛围21创新理念、道德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坚持创新、竞争理念、企业使命、企业文化、企业愿景、质量理念、注重创新、注重服务高管意愿3绿色发展、压力感知员工意愿4创新意识、坚持创新、科研人员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利用Strauss与CorAin提出的范式模型,辅以必要的资料挖掘,结合开放式编码获得主范畴与副范畴,同时,充分发掘范畴含义的过程[24]。以上述得到的初始范畴为副范畴,对其进一步区分和整理后,即可考虑因果关系脉络,进行主轴编码。如在开放式编码中获得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能源资源”、“关系资源”等副范畴,可以理解为“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投资等方面需要的资金投入,且人才培养、能源获取和关系网络等均能对创新意愿起到激发作用”,可以将这4个副范畴整合为企业内部的“资源支持”主范畴。本文采用条件—过程—结果模型,对22个副范畴进行反复分析与提炼,最终归纳出6个主范畴,分别是政府规制、资源支持、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因素、绿色创新意愿。

由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副范畴及其内在联系如表3所示。

表3 由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副范畴及其内在联系

编号主范畴副范畴主、副范畴内在联系G01政府规制命令型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市场准入、产品禁令、技术规范或标准、产品标准、环境与技术管理及生产工艺管制等进行规制激励型政府通过环境税费、环境补贴、生产者责任、鼓励制度、押金返还制度等进行规制自愿型政府通过信息披露、自愿协议、技术条约、网络构建等进行规制G02资源支持资金投入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有助于绿色创新意愿形成人力资源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有助于绿色创新意愿形成能源资源能源获取便利性有助于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关系资源企业的关系资源和关系网络能降低创新不确定性及交易成本,从而有助于绿色创新G03市场因素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形成的巨大市场空间对企业实施产品和技术研发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同行竞争竞争对手针对新产品和新设备的研发将刺激企业进行创新以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产业联盟利于企业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企业互相协作和进行资源整合外商投资利于企业获得资金和技术,扩大国际市场G04技术因素研发能力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和水平、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是体现研发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团队技术团队结构和技术人员比例对技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产学研合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利于技术创新要素整合官产学合作技术团队结构和技术人员比例是反映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做好产品认证、专利申请等有利于绿色创新G05组织因素压力感知来自其它企业的竞争压力会影响企业自身绿色创新意愿高管背景企业家学历、就业经历等会影响其绿色创新意愿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完善的社会网络有助于促进企业形成绿色创新意愿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合理,可以实现整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否则,就容易出现“一盘散沙”战略规划产业战略、发展规划可以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朝向绿色创新组织氛围组织氛围是在员工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对员工各方面形成一定影响团队协作团队协作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与才智,使团队协作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G06绿色创新意愿高管意愿企业高管团队的战略决策行为可以促进企业朝着良好方向发展员工意愿员工拥有积极的创新态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轴编码确定的主范畴中筛选得到核心范畴的过程。通过对6个主范畴进行逻辑梳理和分析比对发现, 政府规制和市场因素反映了激发与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动力的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动力来自资源支持、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等方面。由此可以确定“绿色创新意愿”为本研究核心范畴,根据感知—态度—意愿的“故事线”,对范畴间的行为现象进行描述,主范畴之间关系结构的“故事线”如表4所示。

表4 主范畴典型结构关系及其内涵

典型关系结构关系结构内涵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意愿是指企业在环保节能的引导下对创新的一种需求,是企业寻求绿色创新发展的主观意愿政府规制→绿色创新意愿政府规制是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手段、政策优惠等作用,激发绿色创新意愿的行为资源支持→绿色创新意愿资源支持是指企业资金、人力投入以及能源和关系方面的支撑,是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物质基础市场因素→绿色创新意愿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市场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以及产业联盟与外资支持,它们对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技术因素→绿色创新意愿技术因素是指企业技术团队研发能力、官产学研合作程度以及获得的知识产权保护,它们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技术自信与保障组织因素→绿色创新意愿组织因素是企业组织结构、战略规划、团队协作以及相应形成的绿色创新氛围,它们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情感与认知,是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保障

图1 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模型

以此“故事线”为基础,构建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判断扎根理论研究过程中能否终止样本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理论饱和度是指当收集到的全样本数据中没有析出新的初始概念和范畴时,则说明不再产生新的理论简介,即理论达到饱和。为提高理论研究信度和效度,本文从搜集得到的17家绿色创新企业的海量资料中事先预留了北京国电四维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盈威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有关资料,以便再次提取分析编码以检验理论饱和度。通过对预留资料的再次编码分析,并未发现与之前研究存在分歧与争议的概念和范畴。因此,所得到的范畴编码以及模型构建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4 模型阐释与分析

4.1 外部驱动因素

4.1.1 市场因素

在以绿色创新为实现路径,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锐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5]。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人们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意识也不断增强,其表现就是在日常消费和生活方面,消费者逐渐倾向选择有绿色标识的产品[26]。在政策导向和绿色消费舆论环境的影响下,案例公司通过研发氢炭燃料、生物质能发电及太阳能储能等绿色节能技术吸引消费者,为自身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来自同行的竞争发展压力也对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起到了正向作用;产业联盟和外商投资通过技术交流与资金支持,加快了新能源企业内部技术共享与资源整合,降低了新能源企业运营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4.1.2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自诞生之日便与市场失灵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时,政府便会采取规制措施来矫正和解决市场机制中存在的缺陷[27]。与企业传统创新不同,绿色创新更多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因此,合理而恰当的政府规制可以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动力[28]

政府规制是指国家采取的限制企业经济活动的法律、措施、政策及其实施过程。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等约束性规制,保障与监管能源企业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施行往往会直接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案例企业国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的相关政策,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上榜“十大绿色创新企业”;通过享受国家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以及使用媒体网络的声誉宣传等,新能源企业宇宙生物能源公司获得国家相关补贴(燃烧1吨生物质秸秆,国家补贴280元;节能1吨标准煤,国家补贴300元),既减轻了企业自身资金压力,又激发了其绿色创新动力。

4.2 内部驱动因素

4.2.1 技术因素

新能源企业作为新兴产业企业,有较强的绿色创新意愿,而绿色创新是其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研发能力决定了绿色创新数量与质量,优秀的科研团队在产品创新方面可能更趋向于高风险创新[29],通过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组建高水平研发队伍, 使得相关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官产学研合作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的绿色创新升级与技术交流合作——案例企业与中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促进绿色创新,并筹建科研基地,成立了微电网产业园。此外,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也为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保障。

4.2.2 组织因素

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亦对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施绿色创新的重要前提,“公司在强化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组织制度,实现了公司管理制度化,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公司可持续发展。”企业绿色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及高管、员工的创新意愿认知,有助于企业自发地产生绿色创新意愿。

4.2.3 资源支持

资源支持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其内在支撑。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的人力、资金投入以及能源获取的便利程度与绿色创新意愿呈正比关系。在人力方面,“公司拥有甲醇燃料能源行业权威的研发专家和素质过硬的团队,其各自发挥特有的能力以确保项目按公司计划运营,从而取得成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方面, “先后投资5 000多万元进行生物质能清洁燃烧技术开发”。错综复杂的企业社会关系网络通过降低创新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企业是实施绿色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内部的源动力是最终实现绿色创新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本文沿着激发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并转化为绿色创新行动的主线,利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17个获得“十大绿色创新企业”称号的新能源企业相关资料进行逐级译码,最终得到117个初始概念、22个副范畴、5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构建出以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因素为核心概念的理论框架,并得出企业内源性动力和外部驱动力是形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两个方面。

(1)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激发主要来自内部源动力,如果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源支持,如资金、人力、能源和关系资源,则更容易形成绿色创新意愿;来自研发能力、技术团队、官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技术因素,是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关键;组织因素中的战略规划、组织氛围及团队协作等对企业绿色创新意愿产生一定强化作用。

(2)外部驱动是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当外部市场环境、政府政策条件适宜时,更易于形成绿色创新意愿。出于盈利的本能需求,生产商品、进入或者退出市场等受到消费者需求、同行竞争、产业联盟甚至外商投资的经济约束,而政府对能源行业的节能、环保等要求,使得命令型、激励型抑或自愿型政府规制成为激发绿色创新意愿的外部驱动因素。

5.2 研究启示

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意愿:①通过政府规制引导新能源企业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减免税收与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新能源企业朝着高效节能方向迈进;②政府和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公众偏好,共同营造绿色消费理念,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使绿色消费成为主流消费。同时,企业树立绿色生产旗帜,以吸引合作者和消费者;③强化企业家绿色创新意愿,使之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人才。可以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促进新能源企业间进行技术交流与学习;④企业内部通过建立长远战略计划、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培养与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企业内部形成绿色创新意愿。

5.3 研究展望

由于质性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编码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性,如样本来源于已经获得“十大绿色创新企业”称号的企业,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绿色创新优势,与新能源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可以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进行研究。此外,本研究尚缺乏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实证支持。未来研究可利用上市公司进行验证,从而提升模型的客观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EB/OL].http://www.sohu.com/a/299459875_100211233. 2019-03-06.

[2] JENS HORBACH, CHRISTIAN RAMER, KLAUS RENNINGS.Determinants of eco-innovations by typ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the role of regulatory push/pull, technology push and market pull[J].Ecological Economics, 2014 (78):112-122.

[3] 吴金华.基于TPB的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形成机理研究[D]. 福州:福州大学, 2016.

[4] MINNA SAUNILA,JUHANI UKKO,TERO RANTALA.Sustainability as a driver of green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exploit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179:631-641.

[5] 刘群慧,李丽.关系嵌入性、机会主义行为与合作创新意愿——对广东省中小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7): 83-94.

[6] 姚瑶,徐燕.产业位势、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创新意愿积极性的影响[J].科研管理, 2014, 35(10): 33-40.

[7] 刘建国.衰退情景下组织绩效与研发补贴对决策者创新意愿的影响——基于实验研究的证据[J].系统工程, 2017, 35(8): 76-84.

[8] SUHAIZA ZAILANI, KANNAN GOVINDAN, MOHAMMAD IRANMANESH ,et al. Green innovation adoption in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the Malaysian cas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8:1115-1122.

[9] 曹阳,秦春梅.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 22-28.

[10] 张振刚,白争辉,陈志明.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多变量协整关系研究——基于1989-2011年广东省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0):24-30.

[11] ZAMERI MAT SAMAN. The relationship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green innovation concep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7:453 - 457.

[12] H LIN, S X ZENG, H Y MA,et al.Can political capital drive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lessons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4,63-72.

[13] ZHENGHUI LI, GAOKE LIAO, ZHENZHEN WANG, et al.Green loan and subsidy for promoting clean production innov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187,421-431.

[14] STEPHEN ROPER A, EFSTATHIOS TAPINOS B. Taking risks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green innovation[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112,357-363.

[15] 韩飞,许政.互动导向、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J]. 税务与经济,2012(3):6-10.

[16] 邢蕊,王国红.创业导向、创新意愿与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孵化环境的调节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 27(1): 100-112.

[17] LUCA LAMBERTINIA,JOANNA POYAGO-THEOTOKY B,ALESSANDRO TAMPIERID C.Cournot competi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J]. Energy Economics, 2017,68:116-123.

[18] 毛劲歌,卢志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2(5): 107-114.

[19] 高文亮,曾永良.国有企业创新意愿与投入存在理论与现实的落差[J].财会月刊,2018 (8): 50-56.

[20] 李文博.集群情境下大学衍生企业创业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1):92-103.

[21] GLASER B,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Chicago: Aidine Pub Co,1967.

[22] 施特劳斯 A,科尔真 J.质性研究入门: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 吴芝仪,廖梅花,译.中国台湾嘉义: 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23] 郑烨,吴建南.政府支持行为何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0): 41-54.

[24] 刘建华,蒲俊敏.扎根理论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战略研究——以宇通公司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34(21):51-56

[25] 李巧华. 生产型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绩效相关[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6] 吕福新.绿色发展的基本关系及模式——浙商和遂昌的实践[J].管理世界,2013(11) : 166-169.

[27] 耿志勇.政府规制视角下烟草专卖制度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28] NORBERG-BOHM V.Stimulating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policy mechanisms[J].Policy Sciences,1999,32(1):13-38.

[29] BARKER V L,DUHAIME I M.Strategic change in the turnaround process: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1):13-38.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