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元分析

李晓梅,武梦欣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摘 要:目前国内学者已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因各自研究背景、方法、视角存在差异,导致结论普适性不足。采用元分析法,以2005-2018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57个独立研究为样本,基于组织、战略、资源能力、环境以及网络视角,系统分析、归纳出22项突破性创新促进因素,并针对突破性创新衡量方法、样本行业类型、文献发表时间等可能引致结果差异的调节因素作进一步探究。最后,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突破性创新;元分析;创新管理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Effecting on Radical Innovation

Li Xiaomei,Wu Mengxin

(Colla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Present, domestic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radical innovation,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respective research, the universality of research conclusions is not sufficiently convincing. Using the Meta-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and based on 57 independent research samples published in Chinese core journals from 2005 to 2018, twenty-two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ad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 strategy, resource & capability,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moderating factors such as measurement methods of radical innovation, industry types, which may lead to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results are further explored.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om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Key Words:Radical Innovation; Meta-Analysis; Innovation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9-04-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2116)

作者简介:李晓梅(1978—),女,重庆人,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跨文化管理等;武梦欣(1994—),女,河北衡水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809050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18-0001-06

0 引言

突破性创新是以全新理念或全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出新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为目标的一种高度非连续性、革命性创新活动[1]。这一创新类型可以改变整个产业竞争格局,甚至开辟全新市场[2-3],因而成为现有企业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或新企业成功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然而,突破性创新通常伴随着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Leonard-Barton[4]的研究表明,平均每100个进入开发期的突破性创新项目有63个会在中途被取消,只有25个可以获得产品商业化的机会,其中12个将面临市场失败的结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以及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企业创新实践有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希望借助突破性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建立更大优势。但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突破性创新还是一种相对新颖的创新形态,如何通过有效实施突破性创新获取超额市场绩效,企业高层管理者缺乏相关经验。近年来,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的文献逐渐增多,但研究样本、研究方法以及测量指标等差异导致既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的系统性、综合性分析;二是研究结果的差异尚未得到合理解释。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元分析方法,对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综合性分析,找出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探究测量方法、行业差异以及文献发表时间等调节变量对关键驱动因素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影响,并对以往异质性研究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结论可为国内企业实施突破性创新提供实践参考和指导,为今后我国学者开展突破性创新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1 文献综述

国外突破性创新研究已经开展了将近30年,国内突破性创新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学者们从组织、战略、资源能力、环境以及网络等角度对突破性创新关键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1.1 突破性创新组织驱动因素

从组织视角出发,很多学者研究了组织结构、部门间联通性以及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表现的影响。陈建勋等[5]基于组织结构的研究发现,具有较低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的有机式组织结构能灵活配置资源,保障内外部沟通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张洪石和付玉秀[6]认为,柔性化、扁平化组织结构更有利于企业灵活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促进突破性创新产生;陈志明[7]基于开放式创新情境,指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联通性以及跨部门沟通与合作提高了企业内部多样化知识流动与整合,对提高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汪丽(2012)认为,突破性创新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创新风险,高层管理者作为不确定环境中作出创新决策并承担创新风险的人,其风险承担意愿影响着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实施。

1.2 突破性创新战略驱动因素

战略视角下,国内研究关注战略导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等对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影响。缪小明和赵晖[8]发现传统的市场导向聚焦于既有市场以及顾客需求,而企业突破性创新则强调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客户潜在需求及创造新的市场,因此传统市场导向不利于突破性创新产生;刘海运和游达明[9]发现,企业突破性创新必须深入挖掘主流客户的潜在需求,善于使用新技术,积极探索、发现突破性创新产品概念;李泓桥[10]从创业精神的3个维度,即创新性、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入手,研究了创业导向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发现在中国情景下,中小企业及新创企业均展现出极强的创业导向性;杨晓娜等[11]指出,开放式创新打破了传统封闭式创新的组织界限,其中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外部技术和知识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并在这一由外向内转移、吸收内化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意和技术,进而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知识溢出有助于增强企业间深层次交流及隐性知识流动,为企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和文化精神,打开研发人员的思路,促进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

1.3 突破性创新资源能力驱动因素

资源能力视角下,国内学者研究了营销资源、技术能力、吸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以及研发团队等因素对企业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影响。秦剑等[12]发现,在突破性创新过程中,营销资源可使企业通过分析顾客现有和潜在需求,评估、预测商业环境变化,针对顾客痛点调整营销策略,进而提升创新绩效;林春培和张振刚[13]视吸收能力为一种动态能力,研究了基于吸收能力的外部知识获取、转化及利用过程,证实其对突破性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许晖和李文(2013)认为组织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探索式学习强调获取新知识、尝试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利用式学习则关注对现有知识的整合与利用,二者均有助于企业突破性创新;尹惠斌和游达明[14]发现团队知识冲突与组织探索性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探索式学习有助于突破学习壁垒、打破路径依赖,避免团队陷入“集体盲思”困境,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而利用式学习遵循既定的模式和方法,难以有效应对环境变化,不利于突破性创新。

1.4 突破性创新环境驱动因素

经济新常态下,外部环境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行为与战略选择。目前,国内创新环境研究主要关注技术环境动态性、需求环境动态性、行业竞争程度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张洪石和付玉秀[6]考察了市场需求动荡程度、行业竞争强度对企业突破性创新频率的影响,发现需求变化大、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能够激发突破性创新;尹惠斌等[15]认为技术动荡意味着技术领域正在发生激进变革,增加了市场需求动态性,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意和想法,有利于突破性创新实施;梅德强和龙勇(2010)则认为当外部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时,突破性创新风险性更高,企业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导向下,倾向于推迟创新步伐、减少突破性创新;高山行等(2013)发现政府财政补贴、技术引进支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均有利于企业突破性创新成果产出。

1.5 突破性创新网络驱动因素

很多学者基于网络视角,研究了不同网络类型、网络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度以及网络关系中的知识分享与扩散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冯军政等[16]将企业社会网络分为与政府机构建立的制度网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建立的技术网络、与供应商和客户等建立的商业网络,以及由行业协会、专业会议、博览会等构成的信息网络,研究不同类型网络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姜骞等[17]认为在高联结强度的网络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更愿意开展密集协作和交互行为,进而增强组织间知识流动和互动沟通,提高知识场活性,促进突破性创新产生;周飞和孙锐[18]发现网络关系质量会影响组织知识获取效率和质量,是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高度信任、互惠和稳定的网络关系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协调费用,促进更高层级的合作,有利于企业开展高强度创新;赵息和李文亮(2016)认为隐性知识和复杂性知识转移需通过多样化的交流实现,而信任与承诺是其基础,因此企业网络关系嵌入质量将直接作用于企业间知识转移,进而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成果产出。

1.6 突破性创新衡量方法

突破性创新可从数量特征和性能体验特征进行衡量。数量特征包括专利数量[19]、突破性产品创新频率[6]、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20]等;性能体验特征包括创新淘汰现有产品或服务、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经验以及生产工艺等[5,21],创新产品性能质量表现、美誉度和品牌形象、顾客满意度等[18, 22],引入全新的产品研发理念、知识、技术,开发出具有根本性改变的新产品等[14,23],公司凭借新产品或服务开辟全新市场、带来重大产业变革等[7,24]

1.7 行业类型与突破性创新

诸多企业创新研究将行业类型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模型检验。相比传统低技术行业,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更高,行业企业创新活动更为频繁、更为深入。裴旭东等(2013)认为,突破性创新在传统制造行业中并不多见,很多关于突破性创新的研究在选择样本企业时聚焦于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因为其能更好地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可能产生突破性创新。

1.8 文献发表时间与突破性创新

国内早期突破性创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描述性和概念性辨析方面,围绕突破性创新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对企业、产业的影响,展开了丰富的案例分析或理论综述[25]。近年来,我国创新实践得到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突破性创新进入国际市场、建立更大的竞争优势。国内学术界立足于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进行了大量实证探索。表1是本文元分析建立的样本数据库论文发表时间分布,2012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显著。

表1 研究样本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发表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文献数量110212341067761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元分析(Meta-Analysis)是一种在修正人工统计误差的基础上,通过合并统计量的方式,对涉及同一个问题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的综合性分析方法。元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增大样本量、改进统计检验功效,获得描述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平均效应值,进而准确判断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二是能够揭示调节变量对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影响,对以往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作出合理解释[26-27]

本文利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元分析,主要分为3个步骤:首先,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关键数据进行编码,建立研究数据库;然后,通过元分析,将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归纳为组织、战略、资源能力、环境和网络5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与整合;最后,根据元分析回归过程,研究调节变量的作用。参照已有元分析文献,本文从研究方法和样本特征两方面入手,识别出突破性创新衡量方式、样本所在行业以及文献发表时间3个调节变量。突破性创新主要从数量特征和性能体验方面进行衡量;样本所在行业以是否为高新技术行业区分;考虑到本文研究数据库中,2012年以后突破性创新研究文献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因此以2012年为界限。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元分析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突破性创新元分析模型

2.2 数据收集

为了尽量全面地收集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以文献题名、关键词或摘要中包含“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创新强度”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其次,对《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科研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国内重点期刊进行逐个检索,避免遗漏突破性创新研究文献,共获得243篇突破性创新研究文献。由于纳入元分析的文献必须为实证研究类,并且主题需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因此对文献样本作进一步筛选和剔除:①仅保留研究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②剔除案例分析或理论综述类文献;③对同一个研究分多阶段发表或重复发表的文章,按一篇进行统计。最终,得到51篇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文献来源于《科学学研究》(10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9篇)、《科研管理》(5篇)、《管理学报》(4篇)、《科技进步与对策》(3篇)、《科技管理研究》(3篇)、《中国科技论坛》(3篇)等国内核心期刊。其中,有6篇文献包含多个独立样本,而元分析过程中效应值的产生正是以独立样本为编码单位的,最终获得57个研究样本。

2.3 样本编码

编码负责人事前编制编码标准,并与其他学者讨论修改,作为编码的参照依据。编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提取研究描述项,包括文献作者、发表时间、变量描述、数据来源、样本特征等必要信息;②提取效应值统计量。本文选择元分析中最常用的双变量相关系数r作为基础效应值统计量,对于未报告相关系数的文献,将标准回归系数β转化为相关系数r[28]。对效应值统计量进行信度调整,公式如下:

(1)

式(1)中,ax,ay分别为自变量、因变量的信度系数。

进行费雪转换(Fisher'Z转换),将r转换为渐进正态分布的rz,并以rz作为最终的效应值进行元分析[36-37],公式如下:

(2)

3 元分析结果

3.1 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

本文采用Q统计量对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进行检验,所有驱动因素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均为显著,因此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研究模型中的24项驱动因素的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组织结构(r=0.364,p=0.089)和利用式学习(r=0.322,p=0.124)2个因素对企业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其次,在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22项因素中,组织驱动因素有2,项中高层的风险态度因素(r=0.656)对突破性创新影响最大;战略驱动因素有3项,开放式创新(r=0.632)和市场导向(r=0.605)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均较大;资源能力驱动因素有8项,组织学习因素(r=0.625)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最大;环境驱动因素有4项,政策动荡性因素(r=0.459)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最大;网络驱动因素有5项,知识扩散(r=0.718)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最大。

表2 驱动因素元分析研究结果

影响因素文献来源样本总数效应值rz95%置信区间Z检验异质性检验组织因素 组织结构38010.364-0.056, 0.7831.70†91.18*** 跨部门沟通61 9280.5040.383, 0.6258.19***22.67*** 高层对风险的态度39970.6560.350, 0.9624.20***55.59***战略因素 市场导向38540.6050.281, 0.9293.66***27.43*** 创业导向62 2300.5130.426, 0.60111.47***20.73** 开放式创新41 1180.6320.349, 0.9144.38***63.53***资源能力因素 研发团队41 2520.2780.098, 0.4593.30**23.07*** 研发投入强度51 3880.5110.183, 0.8393.06**100.51*** 吸收能力82 7080.5430.349, 0.7375.50***91.58*** 营销能力51 3880.3990.307, 0.4908.54***0.44* 技术能力62 0290.5370.431, 0.6439.95***19.32** 组织学习72 4850.6250.395, 0.8555.32***97.26*** 探索式学习72 4870.5410.410, 0.6728.10***44.86*** 利用式学习41 1180.322-0.089, 0.7321.54127.12*** 资源能力柔性38010.5740.384, 0.7635.93***11.15***环境因素 市场动荡性112 7420.3950.198, 0.5933.92***310.28*** 技术动荡性113 1180.3140.116, 0.5133.10**249.43*** 政策动荡性41 5260.4590.318, 0.6006.38***17.59** 竞争强度41 5420.3400.038, 0.6412.86**81.13***网络因素 制度网络61 6870.3890.251, 0.5275.53***64.75*** 技术网络41 8390.4410.259, 0.6234.75***45.30*** 商业网络61 7410.3910.246, 0.5365.28***56.32*** 网络关系质量81 4170.4740.300, 0.6495.32***94.14*** 网络知识扩散101 8880.7180.508, 0.9286.69***238.46***

注:p<0.1,*p<0.05,**p<0.01,***p<0.001

3.2 调节变量

不同研究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的归纳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结论很大程度是由于相异的研究环境产生的。由于样本数量限制,本文仅对研究文献数不少于5篇的14个驱动因素进行调节变量分析,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跨部门沟通、研发投入强度、市场动荡性、制度网络以及商业网络5个驱动因素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受到创新衡量方式的影响,基于数量特征与基于性能表现特征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创业导向、组织学习和技术动荡性3个因素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受到样本行业特征影响,在高新技术行业中,3个驱动因素对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文献发表时间影响市场动荡性和技术动荡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从侧面印证了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动荡性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开展突破性创新以获取更长远利益和发展。

表3 调节变量研究结果

影响因素文献数突破性创新衡量方式研究样本所在行业文献发表时间跨部门沟通6-0.286*-0.1270.032创业导向6/0.247†/研发投入强度50.701*/-0.125吸收能力80.0560.336/营销能力5-0.173†/0.61技术能力6-0.1740.087/组织学习70.5300.242*0.002探索式学习7/0.080-0.296市场动荡性110.991*-0.1110.593*技术动荡性11/0.092*0.742**制度网络60.377**-0.035/商业网络60.316*0.079/网络关系质量80.022/0.068网络知识扩散100.320/-0.210

注:p<0.1,*p<0.05,**p<0.01,***p<0.001

4 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突破性创新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利器之一。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从组织、战略、资源能力、环境以及网络等方面研究了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对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1 研究结论

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不仅受到内部组织因素、资源能力和战略因素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和网络关系的影响。在本文归纳出的24项影响因素中,除组织结构和利用式学习外,其它影响因素均对企业突破性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虽然组织结构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信息流通和资源配置灵活性,有利于创新产生,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结构并非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直接驱动因素。组织学习的二元特性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探索式学习强调对外部知识和资源的利用,利用式学习强调对现有知识和资源的利用[29]。突破性创新需以全新的知识和资源为基础,因而探索式学习更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而利用式学习则更有利于渐进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创业导向、组织学习和技术动荡性3个因素对高新技术行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事实上,由于突破性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和高不确定性,传统行业企业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以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而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化态势和技术变革不断加快的压力下,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更多挑战,从而会选择突破性创新以获得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坚持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是其实现突破性创新的有效途径。同时,研究还发现突破性创新衡量方式发挥着非常关键的调节作用。由于学术界对突破性创新概念描述和衡量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衡量企业突破性创新成果,应从数量特征和性能特征两方面入手,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4.2 管理启示

首先,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必须强化内部资源能力,研发团队、研发投入强度、吸收能力、营销能力、技术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以及资源能力柔性等都是企业内部驱动突破性创新的关键因素。其次,创新是一个高度的知识创造过程,突破性创新更强调对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和利用。企业外部的网络关系是企业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有效途径,高层管理者应主动与其他创新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建立高质量的合作关系,推动更多的知识共享,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同时,高层管理者还应注重加强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组织内部的跨部门沟通会显著影响到知识的吸收和整合过程,形成知识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文化氛围。此外,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可以实施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并重的复合战略导向,兼顾“顾客拉动”和“技术推动”两种战略优势,创造出具有技术前沿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此外,在中国新兴经济情境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也是企业经营活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高新技术行业,快速的技术变革和市场变革培育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但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企业高层管理者需及时、多方面地搜集外部环境信息,快速识别和应对市场机会,推进突破性创新活动开展。

4.3 不足与展望

首先,本文研究样本取自中文期刊,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企业,结果对国内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但是,本文未考虑国外重点期刊发表的、针对中国企业样本的研究,未来可以此为切入点,完善既有研究成果;其次,在进行调节变量分析时,部分驱动因素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异质性未能得到合理解释。尽管国外研究文献认为地区因素很可能是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但文献信息可获得性有限,大多数研究样本很难准确量化地区因素。随着突破性创新研究文献增加,未来可以考虑将地区因素纳入研究;最后,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而言,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本文仅考察了突破性创新,未来研究可以对渐进性创新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并对比两类创新驱动因素的差异性,以支持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 BAKER G A. Strategic planning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J].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0, 25(2):470-482.

[2]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 9-30.

[3] FORES B, CAMISON C. Does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epend on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siz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2):831-848.

[4] LEONARD-BARTON D.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5, 17(1):387-392.

[5] 陈建勋,凌媛媛,甄珍.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战略与组织的视角[J]. 管理工程学报, 2011, 25(3):10-14.

[6] 张洪石, 付玉秀. 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和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S1):255-263.

[7] 陈志明. 企业知识基础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 南方经济, 2016, 35(7):112-132.

[8] 缪小明, 赵晖. 基于动态能力的我国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10):36-41.

[9] 刘海运, 游达明. 主流与新兴客户定位对企业突破性和破坏性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 系统工程, 2013(5):102-107.

[10] 李泓桥. 创业导向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3):126-135.

[11] 杨晓娜, 彭灿, 杨红. 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35(13):94-100.

[12] 秦剑, 王迎军, 崔连广. 驱动资源与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绩效研究[J]. 管理科学, 2010, 23(2):28-37.

[13] 林春培, 张振刚. 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学习过程对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17, 38(4):38-45.

[14] 尹惠斌, 游达明. 研发团队知识冲突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14, 11(3):383-389.

[15] 尹惠斌, 游达明, 刘海运. 环境动态性对探索性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4(8):107-112.

[16] 冯军政, 刘洋, 金露. 企业社会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2):89-100.

[17] 姜骞, 刘强, 唐震. 创新网络关系治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知识场活性的中介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2):78-84.

[18] 周飞, 孙锐. 吸收能力和网络惯例形成演化视角下的突破性产品创新研究[J]. 管理学报, 2015, 12(6):873.

[19] ATUAHENE-GIMA K. Resolving the capability: 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 23(3):289-291.

[20] 马北玲, 游达明, 胡小清. 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11):79-83.

[21] SUBRAMANIAM M, YOUNDT M A.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type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3):450-463.

[22] 秦剑. 吸收能力、知识转移与跨国公司的突破性创新绩效[J]. 财经科学, 2012(11):84-93.

[23] CHANDY R K, TELLIS G J. Organizing for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the overlooked role of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8, 35(4):474-487.

[24] 刘人怀, 王娅男. 创业拼凑、创业学习与新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17):1-8.

[25] 秦剑.突破性创新:国外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证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 2012, 31(11):21-30.

[26] CHANG W, TAYLOR S A. The effectiveness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6, 80(1): 47-64.

[27] 张骁, 胡丽娜. 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的边界条件研究——基于元分析技术的探索[J]. 管理世界, 2013(6):99-110.

[28] PETERSON R A, BROWN S P. On the use of beta coefficients in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 (1): 175-81.

[29] BENNER M J, TUSHMAN M 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238-256.

(责任编辑:林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