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组合框架下区域产业协作优化策略研究
——对京津冀区域共性技术的分析

王丽平,苏玉娇

(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区域产业协作;联结组合;产业共性技术;区域-技术2模网络;技术共现网络

Research on Regional Industry Coopera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ie Portfolios——Analysis of Common Technolog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ang Liping,Su Yujiao

(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t is possible to visualize the collaborative trend of reg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y constructing network of tie portfolio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xcavate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n auxiliary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cking monitoring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related regional industrial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regional and regional dual angle of view,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ommo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technology 2-mode network",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gional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with increasing stability with time, by constructing the network of patent technology co-existing, and clarifying the tie portfolios of regional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eld, after evaluating and judging the prospects of regional industry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th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the dynamic utility optimal plann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cooper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strategy mainly focuses on fostering the characteristic clusters with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creating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adapting to the open and integrated industry.

Key Words:Regional Industrial Cooperation; Tie Portfolios; Industrial Common Technology; Regional-Technology 2-mode Network; Technology Co-existing Network

DOI10.6049/kjjbydc.201810049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69.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17-0037-10

收稿日期:2019-03-26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8JWZD22)

作者简介:王丽平(1966-),女,山东武城人,博士,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创新与战略管理;苏玉娇(1995-),女,山东临沂人,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创新管理。

0 引言

在全球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兴起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其中区域规划尤为突出。京津冀区域是我国较早开展区域合作试点地区,于2015年正式提出相应的战略规划,并在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各区域板块内产业对接协作。随后,科技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提出,进一步保证了产业协作过程中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1],由此产业协作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突破点。产业协作即产业协同合作,作为选择集形式呈现,旨在对同一产业链条拥有的优势资源、相关产品、配套服务进行调配,使产业群能够通过协调合作形成宏观有序的结构,本质上是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同步提升多产业创新与转型效率的过程[2]。区域概念上的产业协作,实质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基于一系列制度约束解决多产业间动态效用最优问题的最佳经济发展形式,既包括区域内地区与产业间的协作,又包含多产业间共性技术的渗透与扩散,其意义在于通过资源流动,提升产业有机融合的整体合力。在区域协同发展产业选择方面,我国继“4万亿”投资计划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EIs)投资计划,为区域产业协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本,提倡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并坚持区域产业合理协作的“新经济”产业。它于2009年被正式提出,其后发展迅猛,得到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并且,随着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学者们逐渐认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质上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是多学科、多产业、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与深度融合[3]。在完善与引领技术发展方面,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提出需不断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实体内容和支撑,其产业间共性技术的渗透与扩散直接影射了区域产业协作态势。目前,研究大多从单一产业技术联结出发,构建产业技术共现网络,明晰某一产业技术领域范畴,却忽视了产业间有序协作的积极效应。因此,有必要在区域产业协作研究过程中,引入联结组合理论,以区域内产业技术共现网络分析为基础,构建有效作用于产业协作的联结组合,进而探寻区域内产业协作多主体间的动态效用。联结组合作为集合体存在的合作形式,由焦点主体、直接联结和间接联结构成,相关研究在资源获取方式、知识共享程度及治理手段上比双边联结更为复杂[4],可以挖掘的内容也更为丰富。

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依据共性技术特征对其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技术领域以及交叉融合态势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将区域产业分析可视化角度从单一产业技术的双边联结转移到多个产业与技术通力协作的网络联结组合上,即通过“区域-技术”联结与专利共现关系将京津冀区域产业协作和技术联结关系刻画出来,并针对产业协作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揭示特定时空条件下产业协作动力机制及协作方式的动态组合过程。结果表明: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区域供给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受到生态环境束缚,未能营造有利于区域产业协作融合的新生态环境。开放融合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尚未能深刻认知我国优势技术与全球产业变革方向,发展模式改革力度不足以支撑产业协作进一步优化。

1 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产业协作的研究较多,但区域产业协作分析却多为基础性探究,且不同学派学者界定的方向也不尽相同:一是结构学派,即针对产业结构及产业协作制约因素,提出合理规划、合作共赢、资源共享、政府支持等一系列产业协作机制[5]。在实例研究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及区位商等对城市群产业协作现状进行实证分析[6]。此外,还有学者明确了城市群产业协作的基本条件,据此分析京津冀产业协作中存在的短板并提出对策[7];二是效率学派,即通过对区域产业协作效率的探索,分析产业协作与布局的基础现状和合作思路。在学术探讨过程中,有些学者以理论视角分析区域内产业协作与布局的重点领域[8],有些学者则从实践出发,基于非径向非角度SBM分析建立动态Malmquist模型,依据面板数据测算和评价区域内产业效率[9]

已有研究表明,区域产业协作有效运行的根本在于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因而如何进行产业优化组合以提升产业间协作效率成为区域产业协作的关键。随着竞争与合作观念加强,联结关系逐渐从企业直接或间接建立的双边联结集合[10],演变为综合资源处理的复杂多元性联结。对此,学者将“组合”作为分析对象,提出联结组合概念,此后由于双边联结研究内容的有限性,多元化网络联结协同性研究逐渐显露,关于联结组合的描述与研究主张开始得到学术界重视。譬如,韩炜等[11]认为,联结组合的本质是网络联结特定的混合方式,通过构建联结组合,对其不同层面进行挖掘,用以提升企业绩效。本研究认为,联结组合是指基于社会网络得出的焦点主体而建立的自我中心式网络,其构成包括焦点主体、直接联结与间接联结,该组合实现了跨联结间协同,意味着多条联结同时建立而非单一联结逐步建立。

对区域产业协作概念分析可知,区域产业协作是指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产业和共性技术协作交叉的动态组合过程,因此,针对如何构建联结组合进行区域产业协作优化这一问题,可从区域产业间共性技术的交叉融合入手。共性技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81年 Anders Granberg发表的《“共性技术”的发展:从认知角度》中,并于1988年在美国的ATP中被首次应用。Tassey[12]指出,技术可以分成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3个大类,并认为共性技术也是技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此,共性技术开始受到各国产业领域的广泛关注。在国家战略支撑方面,除美国的先进技术计划(ATP)和技术创新计划(TIP)外,还包括日本的VLSI联合体、欧盟的科技框架计划(ESPRIT)以及我国的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等。关于共性技术内涵研究,学者们的讨论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共性技术本质上属于科学概念范畴,是指可以应用于多个产业的产品、工艺及技术组成等[13];另一类认为,共性技术是指能够跨产业技术部门普遍应用于多个领域或产业的技术,可通过共享对产业体系或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也可称之为产业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基于理论进行相关指标测度与概念识别。在指标选择方面,学者们大多将技术共现率、相关度以及中心度等作为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14]。对于产业共性技术识别和管理,则依据产业共性技术特性,从多视角进行探究[15];二是结合实例对共性技术特征进行相应分析。例如,黄鲁成和张静(2014)选取锂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在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概念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性、广泛性和社会效益性进行探究;张昕等[16]研究了我国生物产业,指出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征,并在遴选共性技术的同时,观察生物产业共性技术随时间变化的演进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共性技术具有明显的区域及联结特征,故本研究选取共性技术的3个基本特征:一是关联性。共性技术并不单一适用于某一产业或地区,它可作为技术纽扣使得多产业与多地区产生关联,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联结;二是基础性。共性技术处于基础性地位,能够以此分析当前普遍存在的技术领域,为后续技术开发提供基本技术支持;三是集成性。某一共性技术虽可单独存在,但存在形式往往是以其为中心凝聚着其它产业技术,相当于将共性技术涉及的部分相关产业进行聚合,以产生集聚效应。

2 区域专利技术社会网络分析

2.1 专利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合作发明专利是国家创新能力的象征,合作发明专利文献包含专利申请人、专利分类号(IPC)、发明人和所在区域等信息,其中,IPC分类是全球通用的专利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17]。一个完整的IPC分类号按部、大类、小类、主组等结构等级划分(如A01G),当某个专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号时,意味着出现了IPC共现[18]。在IPC共现矩阵构建过程中,将存在专利共现关系记为“1”,反之为“0”。IPC共现可反映技术领域间的关联关系与强度,并间接影射区域产业协作发展[19],是产业技术最直接的表现和载体。Krafft等[20]于2011年提出“基于专利技术的共现行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特定技术演化路径”这一思想。社会网络分析法是在充分运用与整合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以及统计学等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意义在于,为某种中层理论构建和实证命题检验提供量化工具,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

对于专利技术的分析,我国学者基于Krafft等的思想,识别和探析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角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从不同视角出发,探究共性技术发展演化规律。例如,张鹏等[21]从技术领域共现与引用网络双重视角出发,进行K-核分析、SPLC主路径分析和多重中心度分析,以明确GPS产业共性技术演进与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刘凤朝等[22]基于技术共现网络分析方法,从技术关联视角,通过识别纳米技术与其它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路径,揭示纳米共性技术演变规律。另一类则通过指标测度分析识别产业共性技术。例如,栾春娟[3]选取太阳能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建立技术领域共现矩阵,采用技术共现率与技术共现强度指标进行共性技术识别分析;王海龙等[23]以半导体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出度、入度、中介与接近中心度等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技术领域引用矩阵识别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侯未等[24]通过共现频次与中心度相关指标,分析生物产业中核心、关键以及重点中药共性技术领域,进而明确其内在关联。

由此,本研究遵循指标选取适当合理原则,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的3个基本特征,以京津冀区域为例,通过“区域-技术”2模网络分析,明确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及内在原因,选取技术共现网络中的中心度与结构洞作为基础性及集成性测度指标,采取“双百”标准确定区域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并结合网络整体结构分析,探究其协作困境,相关内涵及指标界定如下:①区域-技术2模网络内涵。它是为了呈现一群行动者与诸多事件之间关系而衍生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关系是指区域之间、个体之间以及区域与个体之间的多重关系;②中心度测度指标界定。中心度是网络图中联结强度的直接表达。其中,某一技术领域的点度中心度越高,意味着该领域对其它技术领域的影响程度越大,即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产业领域间的技术借鉴、吸收与整合。若某一节点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则意味着其它技术节点对该节点有较强的依赖性,其它技术领域能否取得科技突破与该节点的技术创新有直接联系。因此,本研究将拥有以上特性的技术领域称为基础性共性技术领域;③结构洞测度指标界定。通过分析结构洞能够辨识出关键节点与其它节点间直接或间接合作竞争关系的强弱。其中,某一节点的有效规模数值越大,意味着与该节点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结的技术节点越多,能够更早获取来自多方面的有效信息。某一节点的限制度数值越小,意味着该节点扩散对象越多元化,对其它与之联结的技术领域资源控制能力就越强。因此,本研究将拥有以上特性的技术领域称为集成性共性技术领域;④网络整体结构指标界定。网络密度越大,该网络对其行动者的态度、行为等产生的影响越大。平均距离对应的是网络整体关联数(边数),且基于平均距离的凝聚力指数越大,表明该整体网络凝聚力越强。

2.2 京津冀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发明专利的最终公开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因此,本文选取2013—2017年京津冀区域数据,按照北京AND天津、天津AND河北、河北AND北京及北京AND天津AND河北的检索规则,构建区域-技术2模网络,以呈现京津冀区域产业技术的关联性,如图1—5所示。

图1 2013年“区域-技术”2模网络

图2 2014年“区域-技术”2模网络

(1)京津冀区域技术领域演化趋势。深入剖析网络图中各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可知,京津冀区域共有产业技术领域分别为高性能数字芯片、元器件及软件、信息网络与安全和平板显示器件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型装备复合材料构件与新金属结构材料(新材料产业)、环境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与风能(新能源产业)、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生物产业)、输变电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数字媒体(出版)技术(文化创意产业),以上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且最为必要的技术领域;现代中药与化学药(生物产业)、太阳能综合应用(新能源产业)及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京津冀区域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且具有持续发展趋势的技术领域;近空间飞行器和卫星装备及应用与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太阳能光伏制造(新能源产业)为近两年新出现的技术领域,未来能否在京津冀区域得到有效且持续发展尚不明晰。由上述分析可知,京津冀区域产业技术较为繁杂,部分领域甚至不明确能否实现其持续性发展,以致于各产业相关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浪费,阻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该情况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未能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即外在域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产业整体发展认知缺乏,内在竞争市场错乱导致产业技术过度创新而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

图3 2015年“区域-技术”2模网络

图4 2016年“区域-技术”2模网络

图5 2017年“区域-技术”2模网络

(2)京津冀区域产业演化趋势。由网络图可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早期,涉及的产业较为广泛,但该时期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少,技术领域较为单一。直至2015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区域观念在京津冀逐渐普及,各相关主体开始致力于打破区域壁垒,引进新兴技术并尝试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与融合。在此阶段,产业技术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尤其是新能源产业,除风能领域新增多个IPC外,还开拓了太阳能光伏制造领域。由此可知,该时期为产业技术创新阶段,不仅为后续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发展经验。2017年京津冀区域网络图显示,该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已逐渐呈稳固发展趋势且具有一定规律可循,未来可依据现实需求选择性地持续发展或创新某一产业。然而,对比京津冀区域5年内的网络图发现,其产业整体布局过于分散,大部分产业至少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地区存在。例如,生物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皆在北京、天津与河北有所发展,表明区域与地区规划性有待提升。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地区策源地建设与产业集群构建不合理,导致产业布局紊乱;二是由于区域整体开放性、创新性不足及与全球产业资源对接滞后等问题,导致区域协同规划产业选择不明确。

2.3 京津冀区域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分析

随着产业创新与技术进步,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已呈现稳定趋势,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依次选取2017年京津冀发明专利中共现频次较多的IPC号为分析数据,进行中心度、结构洞及网络整体结构分析,并结合基础性与集成性特征,绘制专利技术共现网络图,以明确京津冀区域产业的重点技术领域与现实困境。将中心度分析中点度与中介数值较高,以及结构洞分析中有效规模较大且限制度较低的IPC号进行统计,以便于后续处理。中心度、结构洞统计数据以及整体结构分析如表1-3所示。

(1)基础性共性技术领域分布。依据表1的中心度统计数据可知,点度与中介中心度均较高的技术领域除京津冀区域共有的风能(C09D5、G05B19)、信息网络与安全和高性能数字芯片、元器件及软件(G06F17、H04L29、H04W48等)外,还包括河北的现代中药(G01N27、A01G1)、特色育种(C12N1)与现代工程机械技术(B82Y40),天津的化学药(A61K47)、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A61K31)与现代工程机械技术(B82Y30),以及北京的近空间飞行器和卫星装备及应用(G08G1)、智能电网(H04L29、G06Q50)、平板显示器件制造技术(H04N5)与数字媒体(出版)技术(G06F3)。由基础性特征可知,以上领域的相关技术可以明确为京津冀基础性共性技术。

表1 京津冀中心度数据

河北天津北京点度中介点度中介点度中介B82Y40C09D5A61P35A61K31H04L29H04L29C09D7C09D7A61K31C09D175G06F17G06F19B82Y30C12R1C09D7C08G18G06F19G06F17C12N1B82Y40B82Y40C09D163G06F9G06T7C09D5C12N1G06F17C08G73G06K9G06F9C12R1C09D193A61P3C09D5G06F3G06Q50C09D163C09D163C09D5A61P31G06T7G05B19H02G1E06C7A61P1A61P29H04L12G06K9C09D175E06C1A61P29B82Y30G06Q50H04L12G06F17A01G1B82Y30A61P1H04L9G06F3G01N33G06F17A61P25A61K47H04W4G08C17A61P31E02D17A61P31A61P3H04M1H04M1C09D1C09D175C09D163C12N15G06Q10H04W4E06C7H01M4A61K36A61P7H04W84G06F21A61P3G01N27A61P17C09D167G06Q30H04L9E06C1C09D1A61K47A61P37G08G1H04W84C09D161C09D161A61P37A61P17G05B19G08G1A01G1H02G1A61P7B01J20G06F21G06T17G01N27E04G23G06F19A61P9H04N5G06N3A61K35H02B3B01J20A61P25G06N3H04N5A23L33G08B21A61P9C07D405G08C17G10L15A61P1C09D153C07D405C08F220G10L15H04W88H01M4C09D123C09D175G06F17H04B1G09B5

表2 京津冀结构洞数据

河北天津北京有效规模限制度有效规模限制度有效规模限制度B08B1C09D7G06F17G06F17G06F17G06F17B21F1B82Y40G06F19G06F19H04L29G06K9G08B21B82Y30A61P35A61P35G06F19G06Q30H02H1G06F17A61K31A61K47G06K9G06F21H02G7H02G1A61P1A61K31H04W4H04W4H01L31C12N1A61P3A61K36G06Q50G06Q50G01F17C09D5C09D7A61P29G06T7H04L29C22B9C12R1C09D5A61P9G06F9G06T7G06F17C09D163C09D163A61P1G06F3G06F9E21C41A01G1B82Y40A61P3H04L12G06Q10H02J3C09D175B82Y30A61P17H04M1G06F3G06Q50G01N27A61K47A61P25G06Q30H04L9H02G1G01N33A61K36B01J20G06F21H04L12B82Y40G01N30A61P29A61P7G06Q10H04N5B82Y30E02D17A61P17A61P31H04N5G05B19C09D7C02F3A61P25B82Y40G08G1H04M1A01G1C12P5A61P37B82Y30H04W84G08G1C12N1E06C1B01D67C09D7H04W88H04W84C09D5E06C7C09D175C09D5H04N21G06F19G01N30C09D161C08F220C09D163G06T17H04L1

(2)集成性共性技术领域分布。由集成性特征可知,表2中有效规模较大且限制度较低的技术领域为集成性重点技术领域,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如下:A01G1、B82Y40、B82Y30、C09D5、C12N1、G01N30和G06F17为河北地区集成性重点技术,且技术领域分别为现代中药、现代工程机械技术、风能、特色育种、化学药、高性能数字芯片、元器件及软件与信息网络与安全。除以上技术领域外,天津地区还包括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A61K36),北京地区还包括智能电网(G06Q50、H04L29)、近空间飞行器和卫星装备及应用(G08G1)、平板显示器件制造技术(H04N5)以及数字媒体(出版)技术(G06F3)。

(3)重点技术领域分布。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明确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及重点技术领域为生物产业(现代中药、特色育种、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化学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程机械技术、近空间飞行器和卫星装备应用)、新能源产业(风能、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息网络与安全、平板显示器件制造技术、高性能数字芯片与元器件及软件)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媒体(出版)技术)。上述对应的重点技术则如图6-8中重点突出的IPC号所示。

图6 河北地区技术共现网络

图7 天津地区技术共现网络

图8 北京地区技术共现网络

(4)结果分析。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不够明确且产业发展重点具有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区域内供需匹配机制不完善所致。因此,需进一步整合区域产业并探究技术领域规范化布局。同时,由表3可知,京津冀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偏低,且部分产业技术领域包含的技术较少,表明区域产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且整体相关性较弱,即区域内人才与知识资源利用效率不足以有效支撑区域协同创新,而基于平均距离的凝聚力指数偏小,表明京津冀区域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各主体间联系不甚紧密,缺乏网络凝聚力。因此,对于京津冀区域内相关主体而言,亟需完善策源地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规范以及安全创新保障机制,从而提升区域产业凝聚力。

表3 京津冀整体结构分析

省份网络密度平均距离基于平均距离的凝聚力指数河北0.01822.0020.035天津0.01962.6460.041北京0.01383.1020.122

2.4 京津冀区域产业交叉融合分析

为明晰京津冀区域产业协作态势与技术领域联结,本文绘制出以重点技术为节点的子网络图,其中,两节点间存在直接联结或通过有联结关系的中间节点存在间接联结,以上均视两节点对应的产业及技术领域存在联结关系。同时,为使该联结关系可视化,本研究在深入剖析子网络图的基础上,将其以联结组合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1)河北地区产业协作态势。依据河北地区重点技术子网络(见图9),本文绘制如图10所示的联结组合,并参考《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年),明确协作态势,即河北地区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重点在于发展资源型产业,推动生物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策源地建设。其中,生物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河北省主导性产业,其技术融合与创新趋势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相互融合并与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存在联结关系,即致力于推广绿色化、智能化制药生产技术,在构建现代智能医疗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快制药装备升级改造。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产业直接联结,用以创新高端装备制造材料。生物产业则与节能环保产业存在联结关系,即运用生物领域相关技术,显著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图9 河北地区重点技术子网络

图10 河北地区联结组合

(2)天津地区产业协作态势。依据天津地区重点技术子网络(见图11),绘制如图12所示的联结组合,并参考《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明确协作态势,即天津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关键在于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策源地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大力发展绿色化智能制造技术,将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此外,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相关技术广泛运用于新材料产业与生物产业,用以开发增材制造产业链,创新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同时,天津市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拓展数字文化创意领域应用范围。

图11 天津地区重点技术子网络

图12 天津地区联结组合

(3)北京地区产业协作态势。依据北京地区重点技术子网络(见图13),绘制如图14所示的联结组合,并参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现代产业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规划》,明确协作态势,即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关键在于疏解产业压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策源地建设。在产业规划过程中,为构建“数字中国”,培育“互联网+”生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中国制造+互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中华文明”等行动计划,促使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建设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新体系,并在拓展文化创意领域市场的同时,提升国民文化品位。同时,实现新能源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直接联结,提出“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计划,致力于提升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此外,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数据材料、数据探矿、数据制药、数据化学等新业态发展。

图13 北京地区重点技术子网络

图14 北京地区联结组合

(4)区域产业协作态势。由上述分析可知,京津冀策源地建设较为合理,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然而,区域视角下产业协作发展却存在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区域内产业类型较为丰富,但部分产业类型中技术领域较少,意味着相关技术缺乏创新性。此外,从联结组合图可看出,京津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由于人才聚集效应引起的区域资源分配不合理所致;二是虽然河北与天津同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策源地,天津与北京也同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策源地,但相互间缺乏交流,即未从区域整体视角出发因业施政;三是由于区域内整体管理措施与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地区因时效性、规范性等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形成完整的产业联结。

3 区域产业协作优化策略

本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通过一系列分析与探究,明晰了区域产业协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相应症结并结合市场现实需求,提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优化策略,以提升区域协同效应。在具体优化过程中,明确实施与“十三五”产业规划紧密衔接的各专项和地方规划,同时加大产业优势互补内在动力,完善外部生态环境与新型发展模式保障体系。

3.1 培育区域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

区域协同发展强调发挥产业发展策源地的创新示范作用,然而,由于区域内整体结构松散、地区间规划性较弱以及各主体间联系不甚紧密等问题,往往导致区域产业布局紊乱。因此,应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的要求,推动具有明显区域产业技术优势的特色集群建设。

(1)强化资源节约态势,构建“制造-生物-环保”特色集群。为实现中国制造的新跨越,合理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可推动同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策源地的河北与天津地区产业联结组合,在区域内打造一个集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于一体的资源节约型特色产业集群,具体如下:加快生物新技术研发,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使用效率并拓展应用范畴;将制造业相关技术融入医学工程与节能环保用装备升级改造过程,即加速研发智能化、移动化新型医疗设备,提升生物医学整体竞争力;创新先进环保装备,通过运用资源循环的创新技术环节与再制造旧件溯源追踪信息系统,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2)推动智能驱动发展,构建“信息-材料-制造”特色集群。为加快网络强国战略实施,顺应全球智能化、网络化应用趋势,推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万物互联与智能融合创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京津冀区域内天津与北京地区呈现的联结关系可知,应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相融合的智能驱动型产业特色集群。具体内容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研发与创新升级,将其应用于新材料产业,支持专业化、智能化特色材料制造产品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同时,面向制造业,创新制造工艺,加快工业智能化发展,拓展新型智慧城市应用范围。

(3)树立环境友好理念,构建“能源-汽车-环保”特色集群。在全球致力于提升社会环境治理高效性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影响更为显著[25]。因此,强调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区域经济系统,建设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化特色集群。如北京地区为“缓解首都压力”,将自身打造为新能源产业策源地,以完善区域产业规划性决策。对于区域整体而言,应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实现新能源汽车中新型供电方式转变与突破;将分布式新能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整车制造工艺,提升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水平;以节能环保产业中绿色低碳技术为核心,有序推进新能源技术与生产生活融合创新的综合应用设施建设。

3.2 营造有利于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

为提升区域产业整体认知水平,从区域整体视角出发,明确产业发展可持续性,致力于扩大地区产业联结范畴,解决区域内的时效性与规范性等问题,即在强调高效发挥因地制宜优势的基础上,优化区域产业协作生态环境,完善产业管理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构建相应保障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协作水平。

(1)注重因业施政部署,完善管理制度新框架。在区域产业协作管理制度实施进程中,加快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多地区间的交流,针对具体产业与地区实行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的管理政策。譬如,为优化网络经营管理,推动“互联网+”行业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制定相应数据资源共享与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为实现区域内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采取充电设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完善新能源技术产品生产准入限制;为确保区域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采用国际最高安全管理制度,促进自主管理制度国际化广泛应用。

(2)营造公平竞争市场,引领需求开拓新视野。在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竞争环境尤为重要(眭纪刚等,2008)。因此,应发挥区域产业市场需求的引领作用,完善供需匹配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譬如,为提升区域相关产业企业协作交流的有效性,构建并完善市场信用体系,推动产业行业信用记录在线披露与共享平台建设;为顺应互联网与生物医学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反垄断法配套法则,严肃查处相关领域违法行为;针对区域药品招标、新型发光发热能源应用地区的封锁与压制现象,加大对地方过度保护的查处力度,提升区域间协作认知水平。

(3)构建安全创新机制,完善健康发展新保障。为促进区域产业健康发展,应在明确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强调安全保障的必要性,即针对各产业建立监管保障体制,加大产业技术支撑力度。譬如,在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健全智能定价机制与交易审查制度,建立适应“互联网+”智慧发展的创新监管体制;在推动生物医学与新能源产业高效化、健康化发展方面,加快建立科学的医学审批流程及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指标保障体系;推动适应社会需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风能、太阳能与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技术综合开发及利用的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3.3 拓展支撑区域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针对区域产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及整体相关性较弱等问题,在开放融合驱动下,注重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应用,加快推动区域产业相关人才与知识资源等创新要素融合,并在实现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探索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国际化区域新模式。

(1)顺应人才兴业思潮,培育人才资源的新理念。着力培养并合理配置高精尖紧缺人才资源[26],推动区域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通过人才资源扩散,拓宽科技人才联动效应影响范围。譬如,针对区域发展规划中各产业技术需求,制定紧缺人才目录,避免出现因人才聚集效应而引起的区域内资源分配不合理、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等问题;充分利用区域内产业与技术优势,培育一批高端科技型人才,激发相关科研人员与社会群体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2)推进全球产业对接,加快知识产权应用。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资源的直接表现,通过跟踪区域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与新模式,为区域内融入全球发展的产业选择提供参考。因此,区域产业与技术汇集区应开展知识产权建设活动,提升产业技术资源可视化程度,并以“地区-区域-全国-全球”形式转移扩散,加快区域产业与全球产业链协作对接。同时,在紧跟国际步伐与放宽准入限制的双重条件下,吸取全球知识产权服务链建设经验,重点加强知识产权应用研究,加快建设快速维权中心,提升专利申请人的活跃度与积极性。

(3)把握全球创新机遇,创造资源国际化新格局。根据区域产业与技术资源部署,在区域协同与因地制宜的双重驱动下,基于全球观视角,充分把握合作机遇,融入全球产业链布局。在区域产业技术发展规划过程中,鼓励各产业引进创新技术,提升技术资源国际化水平,促进引入资源的高效吸收与再创新,前瞻性地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实现空天、新网络、核技术等一系列新兴领域突破;推动区域产业资源与全球技术高层次融合,构建多个“区域-国际合作”承载区与双边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实现全球技术与区域资源整合。

4 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京津冀区域“区域-技术”联结关系及地区技术共现关系将区域产业协作与技术联结刻画出来,以期为中国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对明晰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尽管采用联结组合形式明确区域产业协作态势,却未针对区域内相关产业企业进行探析。因此,未来研究需在区域内进行跨产业企业检验,以提升本研究结论的普适性;②虽然京津冀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主导性区域,针对该区域的研究具有显而易见的参考价值,但若要更加切合国家相关规划与战略,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拓展区域选择范围,具体可依据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大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行对比分析,为融入全球创新产业链提供基础支撑。同时,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实现跨区域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协作与技术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胡黎明,赵瑞霞.产业集群式转移与区域生产网络协同演化及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25(3):49-58.

[2] 徐力行,高伟凯.产业创新与产业协同——基于部门间产品嵌入式创新流的系统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6):131-134+140.

[3] 栾春娟.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6):73-77.

[4] DAN LI. Multilateral R&D alliances by new ventu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3, 28(2):241-260.

[5] 赵卓,王亚丽.同城化下广佛产业协作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10):69-71.

[6] 谢佳,李勇辉.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群产业协作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5(8):68-73.

[7] 郁鹏.京津冀产业协作的短板与途径——沿海三大城市群比较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18(1):64-70.

[8] 陈林,周圣强.构建广佛都市圈的产业分析——区域产业协作与布局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105-107.

[9] 何剑,王欣爱.区域协同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1):41-46.

[10] PINAR OZCAN, EISENHARD K M. Origin of alliance portfolios: entrepreneurs, network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52(2):246-279.

[11] 韩炜,杨俊,陈逢文,等.创业企业如何构建联结组合提升绩效?——基于“结构—资源”互动过程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7(10):130-149+188.

[12] GREGORY TASSEY. Lessons learned about 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 impact studies: the nist experience[J]. Evaluation & Program Planning, 1999, 22(1):113-119.

[13] BESSELINK G A R, SCHASFOORT R B M, BERGVELD P. Modification of ISFETs with a monolayer of latex beads for specific detection of proteins[J].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3, 18(9):1109-1114.

[14] 栾春娟.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2):11-16.

[15] 郑彦宁,浦墨,刘志辉.基于产业创新链的产业共性技术识别基本理论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9):53-58.

[16] 张昕,姜马.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的产业共性技术遴选研究——以我国生物产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5(1):73-77.

[17] 乔杨.专利计量方法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以国内冶金领域为例[J].情报杂志,2013,32(4):34-37+27.

[18] 车尧,李雪梦,璐羽.社会网络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情报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7):138-144.

[19] 龚世益,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检索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0] JACKIE KRAFFT, FRANCESCO QUATRARO, PIER PAOLO SAVIOTTI. The knowledge-base evolution in biotechnology: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 2011, 20(5):445-475.

[21] 张鹏,杨艳君,宋丽雪.GPS产业的共性技术识别、演进及其启示——基于专利分析[J].技术经济,2016,35(12):60-75+89.

[22] 刘凤朝,马荣康,孙玉涛.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的纳米技术演化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00-1508.

[23] 王海龙,和法清,丁堃.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基础技术识别——以半导体产业为例[J].情报杂志,2017,36(4):78-84.

[24] 侯未,李林珂,袁红梅.基于共现网络的中药专利运营技术热点研究[J].中草药,2016,47(13):2390-2396.

[25] LEYA WU.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analysis based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progress in China[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827):417-421.

[26] 董雪璠,刘怡君,廉莹.基于熵控原理的多目标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7,25(9):53-62.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