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

周 青1,聂力兵1,毛崇峰2,方 刚1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微创新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涌现出的一种新创新型实践模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与关注。微创新是大中型企业保持自身创新灵活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小微企业追赶市场领先者、寻求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系统梳理与归纳微创新概念、特征、类型、动力机制、运行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勾勒出企业微创新理论演化脉络,最后提出“互联网+”、大数据驱动、创新系统生态化背景下企业微创新研究趋势。

关键词微创新;创新模式;互联网+;创新绩效

0 引言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升级等一系列挑战,传统的以大企业为主导,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技术、人才为主要方式的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创新理念的兴起,微创新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实践与应用。微创新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创新,是以用户为中心、深度挖掘消费者体验的一种创新模式[1]

在实践中,企业通过微创新获取市场资源,发现新经济增长点,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微创新强调的应用创新是相对技术创新而言的——技术创新倡导工业时代思维,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方式;应用创新倡导互联网时代思维,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方式。乔布斯提出“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并通过不断的微创新造就了iPone、iPod的奇迹,从而形成微创新理念的起源[2];奇虎360从查杀流氓软件的细分领域切入,借助免费的单点创新,成功颠覆传统安全软件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小米致力于为发烧友生产极致手机,成立仅7年,便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7%的市场份额,挤进全球前五位;张小龙团队在远离总部的广州开发出了中国人人几乎都在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巩固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领先地位。这些由微创新创造的神话,引发了热议,也为生存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广大中小企业指出了一条明路。马化腾进一步把微创新总结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3];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基于大量企业实践研究,将其总结为“亲近用户,体验第一”[4]。微创新作为互联网行业实施创新的一个新锐视角,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推崇,从互联网行业的小米公司[5]、腾讯的微信[3]到商业银行[6]、酒店企业[7,8]、行政改革[9-11]、图书馆[8,12]、学科设计[13]等。

然而,目前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资金、人才等大规模创新资源投入的技术创新和强调多方机构参与的协同创新,缺乏聚焦于技术应用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微创新模式研究,有关于微创新是什么、驱动微创新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运行等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分析与归纳。一种观点认为微创新就是对他人创新成果的简单模仿与抄袭,另一种观点认为微创新是将用户纳入企业创新体系的顾客参与下的创新模式。由此看来,现有关于微创新的研究尚有不足:首先,“企业微创新是什么”并没有形成共识,微创新概念需要清晰界定,同时,微创新特征与类型有待进一步总结及划分;其次,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时代下,驱动企业主动选择微创新模式的因素以及企业实施微创新的策略需要进一步梳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生态化背景下,作为新兴创新模式,微创新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梳理现有企业微创新研究文献,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分析:①对微创新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述评,全面回顾其概念、特征、类型,探究企业微创新影响因素、运行模式以及微创新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②结合新常态背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驱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提出企业微创新研究趋势;③总结现有研究不足,指出企业微创新未来研究方向。

1 企业微创新研究动态与述评

1.1 企业微创新概念、特征与类型

1.1.1 企业微创新概念

微创新起源于中小企业、草根创业者、国内互联网行业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成功实践[14],强调通过生产者和顾客的互动,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和服务持续快速地改进,满足消费者的微小需求[15,16]。关于微创新的概念,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诠释与分析。从战略学视角,赵付春[17]认为微创新不同于传统创新方式,是围绕主导设计或者创新平台、以员工为基础、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从而对产品、流程和服务进行局部改善的一种渐进式创新方式。罗仲伟等[18]认为微创新是基于新市场环境和技术范式,在关键技术方面为产品开发和服务改进提供新颖思路。孙仁祥[19]和Rammer[20]从成长型公司角度,提出企业微创新定位,强调新创企业应该找到大公司尚未满足或者不愿涉及的地方,聚焦单点、不断改进,逐渐扩大市场。从市场选择视角,周青等[21]认为可以针对尚未挖掘出来的市场需求进行微创新,从而形成新的产品特性以及挖掘潜在用户;Rousi[22]认为微创新是在其它创新先行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加贴近消费者的产品,以适应需求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可以看出,微创新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创新的全新创新思维与方法,它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立足于自身优势,进行单点突破,带动价值链上下游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23,24]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微创新内涵进行了界定,但多停留在企业实践经验总结和微创新内容描述层面,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综合现有文献对微创新概念的界定可以发现:首先,微创新是企业全员集体行为,不是简单的从技术人员转移到基层员工,而是发挥不同职位员工的长处与优点[14,15,17,25];其次,微创新不仅需要通盘考虑企业整体情况,从产品、工艺、服务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而且还需要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单点突破,赢得独特竞争优势来改变市场格局[19,21];再次,微创新既是一种渐进式创新方式,也是一种颠覆式创新方式,应从微创新的创新程度去把握[17,18];最后,微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催生出的一种创新思维和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从小处着眼,以用户体验最大化为目标,同时强调快速行动,不断迭代[16,23,26]

1.1.2 企业微创新特征

微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策略、手段及思维方式,能为企业带来不同于传统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对微创新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清晰把握微创新的本质内涵。赵付春[17]指出微创新具有开放性、渐进性、辅助性、草根性4个特点。周鸿祎[1,27]认为,与其它创新方式相比,微创新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从小处着眼,贴近客户心理需求;第二,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在新常态背景下,周青等[21]基于市场分析角度,从创新本质、影响方式和不确定程度3个方面,将微创新、延续性创新和破坏式创新进行对比,认为微创新既具有一般创新特性,又具有自身特征。

(1)全面开放性。微创新是强调各相关方参与及反馈的全面开放性创新。当重大、突破性创新刚推出时,往往较为粗糙且具有方向模糊性,不可能与所有用户需求相契合[17,25]。此时需要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反馈,有时甚至是用户直接参与创新。这里的全面开放性与Von Hippel[28]主张的民主化创新以及赵付春[17]倡导的开放性、革命性一脉相承。

(2)广泛渗透性。微创新不拘泥于技术或某一方面,其创新范围较广;不强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既可以是仅对技术作微小改进,也可以是工艺(流程)、服务、商业模式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变革[21],强调将有限资源聚焦于一点,从战略到流程再到产品,在各个层面反思得失,寻找突破契机,力图在某个点上打动用户,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17]

(3)双重组合性。微创新具有渐进性和破坏性双重特征。微创新既是围绕主导技术和创新平台,对产品、服务和流程进行局部改善的渐进式创新方式,也可以在关键主导技术上提供灵活、实际的产品开发和服务改进思路,借助大量微创新组合对原有工艺、技术产生冲击,从而由量变到质变实现颠覆式创新[18,29]

(4)快速迭代性。快速行动是企业微创新的根本方法论[30],它具有的持续、快速、动态、新鲜等特性,是企业获得差异化优势、实现能力持续提升的保证[21,23]。同时,它强调以提高创新速度为目标,以保持创新持续性为导向,通过组建充分授权的小型创新团队,以最低风险和最小成本,运用多次迭代方式进行创新[31]

(5)不断试错性。演化理论学派认为商业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不断试错性学习、对假设进行检验以减少不确定性。微创新由于创新成本低,尤其适合通过不断试错学习来逐步设计、改进、测试和优化初始微创新方案[32,33],在不断试错中改进产品不足之处,最终满足用户需求[21]

(6)用户体验至上。微创新是以用户为导向,倡导贴近用户心理,强调用户体验至上[25],针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立足市场开发角度、面向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创新[19]。企业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发现产品和服务不足之处,找到微创新突破点[2]

1.1.3 企业微创新类型

2011年的微创新高峰论坛将微创新划分为9种类型:服务型微创新、技术型微创新、渠道型微创新、模式型微创新、功能型微创新、定位型微创新、营销型微创新、整合型微创新和包装型微创新[25]。这些类型划分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提供清晰的框架。刘华涛[25]从产品和服务、管理机制、商业模式3个角度对9种微创新进行了具体界定并展示了丰富的案例解释。周青等[21]从创新性、市场中断以及创新领域重复性3个维度,将微创新划分为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和延续式微创新3种类型。

在现有微创新类型研究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发展阶段或者不同行业企业微创新类型的选择。Zhou等[26]基于中国中小企业微创新实证研究指出,传统中小制造企业应该选择延续式微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选择自主式微创新,服务型中小企业应该选择延续式和自主式微创新。胡海波等[34,35]基于李渡酒业案例,探索微创新在组织管理演化中的作用机理,发现在惯例演化搜索、变异和选择阶段组织管理分别以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和延续式微创新3种方式演化。

目前学者们主要从创新内容、创新程度、行业以及发展阶段等维度展开微创新类型研究,这些分类为微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为微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思路,同时,为企业实践微创新提供了参考对象。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探讨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关于微创新类型的选择,为企业微创新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1.2 企业微创新影响因素

微创新的实质就是围绕主导设计和主导平台,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创新活动,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和消费者进行充分整合、互动,实现最大可能的创新。现有创新动力的研究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考虑[36],关于企业微创新动力因素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顾客参与he 知识共享、技术范式转变、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

首先,用户参与与知识共享促进企业微创新发展。用户需求的满足是企业微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微创新目标,用户对创新的期望和效价会影响用户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具有个性化需求的企业一般积极通过用户参与创新过程来改善自身境遇。张娜[37]通过分析小米手机典型案例发现,顾客参与能够提升新产品开发及时性,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企业通过持续获取顾客知识,实现创意快速生成、产品快速改进、服务快速提升,最终实现企业微创新。Sampsa和朱艳春等[16,37,38]总结大量关于用户知识共享和用户参与的创新研究,指出,用户广泛参与的微创新能极大改善消费者用户体验,丰富企业创新机制。孙兆刚[28]提出用户—生产者互动模型,即企业关注用户细小需求并不断改进,在企业与用户互动过程中促使各种微创新不断涌现。其次,技术范式转变促进企业微创新发展。罗仲伟等[18,39]指出,在技术范式转变时期,技术范式转变为众多企业打开了更多的学习窗口,企业通过持续提升动态能力和学习能力,快速识别机会,合理分配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资源,并在发展中逐渐优化资源组合,适时进行重大重构,在复杂环境中识别和利用机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再次,组织结构调整影响企业微创新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科层逐渐扁平化,促进了创新知识、信息的沟通和横向传递。蒋力(2017)以海尔的“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三化改革为例,指出,员工在新型组织中拥有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和自主权,同时,知识共享和信息沟通更加频繁,员工与用户间的互动更加密切,这种组织结构更加适合员工积极参与组织的微创新活动。

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微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整个微创新过程中,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用户参与创新,充分利用领先用户的多种途径获取用户需求信息、新产品设计思路、原型设计,尽早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同时,借助技术范式转变为众多企业打开学习窗口,努力摆脱结构惯性和路径依赖,打破规范式领先优势,使新生力量脱颖而出,通过微创新在动态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伴随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正经历巨大变化,为企业微创新提供了便利的组织环境。当前,学者们关于微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生因素,尚未针对微创新的状态依赖性和内生动力等展开研究,需要进一步构建系统科学的模型来分析微创新动力因素及内生状态依赖性。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市场结构、地域差异以及行业特征,关于微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趋势包括:①探讨微创新影响因素及关键成功因素,以更具针对性地促进企业实施微创新;②建立一套关于微创新影响因素种类、作用机理和因素关系等内容的分析体系,进一步发展更具操作性的分析框架,形成科学的程序;③在影响因素评价方面,不能局限于静态评价,应将动态性影响因素纳入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通过明确企业微创新影响因素及其变化,使企业及时查找自身不足,发展优势、弥补劣势,尽快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企业创新升级,谋求更好发展。

1.3 企业微创新模式与运行机制

学者们分别从价值实现视角、机会进化视角、顾客参与视角、动态能力视角等不同方面阐述了微创新的实现。

(1)过程视角。微创新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推向产品开发过程的手段[40]。Saariluoma[40]把微创新归纳为关键创新者的创新思维、关键信息流和创新者间互动的创新过程。马晓苗[23,41]从过程视角概括了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并提出企业应从满足客户需求、改善客户体验出发,找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突破点,立足细分市场,定位企业典型/目标客户群体,促进微创新体系中各主体协同互动等方面入手,并建立了微创新实现途径的“火箭”模型。孙兆刚[14]认为企业可以从精确定位用户和产品导向升级到客户导向、再造以用户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用户体验的虚拟或现实情景支撑、产品微创新与商业模式微创新等方面协同推动企业产品微创新发展。

(2)机会进化视角。吴隽[42]通过移动APP新创企业的多案例研究,从机会进化视角分析了企业微创新实现路径,即微创新机会识别-机会诠释与框定-识别机会迭代和调整-微创新实现[43]。李先军[44]指出,在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微创新是创业机会完善和固化阶段企业内部创业的一种主要形式,针对产品、工艺等企业子系统的改进将不断以微创新形式表现出来。

(3)顾客参与视角。有研究认为,微创新就是通过生产者与顾客互动,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快速持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微小需求的过程[37]。张娜等[17,49]针对小米案例的顾客参与提出了产品微创新的三阶段模型,即创意生成阶段、测试研发阶段、商业化阶段。朱艳春[38]分析了用户知识共享和用户参与创新在企业微创新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4)创新能力视角。企业微创新的成功需要具备一定能力,其中包括技术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网络能力以及营销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企业以怎样的速度进行快速创新[45,46]。罗仲伟等[18,29]通过研究腾讯的微创新整合和迭代创新战略,提出企业应在强大的动态能力支撑下抓住技术转变机遇,通过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以及虚拟跨界整合能力,基于用户的消费体验实现产品微创新。刘静[7]在探讨酒店企业微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时,提出企业微创新的DID理论模型——错位竞争与市场微创新、迭代创新与产品微创新、动态管理与资源配置微创新。

总的来说,学者们从价值实现、机会进化、顾客参与等角度,对微创新实现途径展开了研究。企业微创新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因此,针对不同创新对象研究微创新实施策略,有助于探索企业微创新实施途径。研究顾客参与视角下的企业产品微创新实践机制,在丰富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为企业微创新提供了借鉴与指导:强调顾客参与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受欢迎程度,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动态变化的互联网大潮中,技术范式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导致了相对复杂与混沌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动态能力能够发挥重构与整合作用,通过强化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推动企业微创新,以应对复杂环境,化挑战为机遇。对现有文献梳理后发现:①学者们主要从产品角度研究企业微创新实现路径,而企业微创新对象涉及产品、技术、工艺(流程)、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因此其它领域的微创新研究有待加强;②当前研究分别从机会进化、技术范式转变等视角研究企业微创新发生机制,但是整体研究相对分散,尚未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理论体系;③企业微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价值,当前关于用户知识、需求的搜集以及用户单向参与产品微创新等方面的理论相对完善,而企业与用户的协同互动机制等方面研究相对不足。

1.4 微创新与企业绩效

微创新作为一种新创新思维与理论,不仅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而且有利于拓展和丰富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微创新植根于中国特有的创新情境和创业土壤,为广大中国企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吴云(2016)对浙江省258家企业的微创新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情境下微创新类型选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讨论了影响微创新类型及绩效的中间变量。Zhou[26]通过对中国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实证研究得出,延续式微创新和自主式微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模仿式微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

微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还可以从能力构建、品牌价值、技术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能力构建方面,赵付春[18]认为基于知识管理角度,大中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激励员工进行微创新,使其能自发利用掌握的用户、市场以及自身专业技术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而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微创新实现自身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孙仁祥[19]认为微创新可以有效增强中小企业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专业化经营水平。从客户价值实现方面,企业微创新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马晓苗[23]指出,微创新的价值在于满足客户需求、改善用户体验,立足于细分市场,最大化服务于企业典型/目标客户群体。微创新不仅可以促进产品、服务和流程不断完善及改进,持续提升组织创新能力,获取创新成果,而且能够引发组织体系改革,产生累积效应,通过建立产品、技术、流程和组织格局并在客户价值传递方面实现跨越,形成S曲线[41]。从品牌价值提升方面,微创新可以将企业自身特有属性与相关方属性结合,有助于企业属性发展与强化,进而提升其商誉与品牌价值[49]

学者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别论证了微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研究整体侧重于定性分析,感性表述及宏观概述较多,没有扎根到企业微创新实践中;在定量分析方面,论证了不同类型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但是分析指标的选取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总的来说,目前微创新研究集中于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关于微创新成功的原因分析主要进行观念层面的解释以及案例总结,关于微创新的绩效研究、定量分析相对较少,而在未来,这是微创新研究的重点。第一,深入探讨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机制,探讨微创新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第二,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微创新的作用机理,探索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中间变量,探讨创新能力、顾客参与、企业文化等因素对微创新与创新绩效、经营绩效的调节作用;第三,通过行业间的技术扩散、相互交流以及借鉴不同商业模式、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等,达到跨界学习目的。新理念、新思考必然带来微创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多因素的跨界学习微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2 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总结与思考

2.1 “互联网+”驱动的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

2.1.1 思维方式创新:互联网思维推动下的创新价值重构与优化

微创新领域的 “互联网+”并不是单纯的两条价值链叠加,而是企业基于自身优势,通过技术、方式、思维等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互联网+”背景下,树立宏观的价值战略布局是在理念上进行微创新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升企业产品层次,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50]。“互联网+”更强调企业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逻辑、价值理念及运营方法,根据互联网经济特征,对基础资源、企业能力及利用方式再思考,培育企业新能力,实现互联网产业链价值创造要素与自身价值创造环节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创新,信息技术必然贯穿于企业微创新价值链全过程。企业应当坚持宏观的微创新价值战略布局,在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注重企业微创新价值规律,实现企业微创新各环节紧密衔接和协同,保证价值链各环节尤其是核心环节价值提升,实现企业自身及用户、供应商等关联方的价值提升;同时,着力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关键或核心流程,构建有效的自组织运行机制,以有序的管理、优良的产品服务质量打入市场。基于互联网的微创新能够引导企业微创新价值链建立健全,有利于显著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打造或保持企业市场领先地位。

2.1.2 技术整合创新: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微创新纵深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和其他业务伙伴需求[51]。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企业存在形态更加社会化、平台化,这有利于引进新理念、新模式及新人才等外部资源,从而丰富微创新的创新来源,拓展微创新深度和广度。以互联网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微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方式和创新空间[52],促进以产品、生产者和技术为中心的制造模式加速向用户深度参与和社会化转变(辜胜阻,曹冬梅,李睿,2016)。同时,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企业生产制造、销售物流和产品服务等环节的微创新,能够更好地为微创新实践和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2.2 大数据驱动的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

2.2.1 精准互动创新:大数据驱动下的企业精准化微创新

伴随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大数据逐渐成为现代工商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有了更多颠覆传统创新模式的方式,微创新就是其中之一。首先,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极大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推进自身技术改良甚至革命性变革;其次,从决策层面来说,大数据提高了微创新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现有产品和服务技术水平,而且可以生产设计新产品和服务。这类决策充分依赖于实际数据。在数据驱动的今天,搜集、获取消费者信息更为便捷,而对消费者行为、消费体验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使得企业对消费者需求有了更为准确的预期,从而研发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再次,企业将大数据运用到客户关系管理领域,可以更有效地维持良好客户关系。良好的客户关系有利于及时获取消费者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微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综上所述,大数据的实时性、全面性及处理便捷性等特点,使其在搜集并分析用户信息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效促进企业实现精准化微创新。

2.2.2 数据应用创新: 从知识性能力扩展到数据处理能力

大数据有利于企业实现精准化微创新,这是以自身数据处理能力为必要前提的。Lichtenthaler[53]总结了企业创新成功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发明能力、创新能力、变革能力、吸收能力、解吸能力、链接能力。这些创新能力都是以知识为主导的。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竞争已经演变为数据竞争,企业微创新首先要基于数据,再将数据转化为可利用信息,即知识。大数据具有的多来源、个性化、多格式化、实时性等特点,极大方便了企业微创新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但数据与知识之间存在信息鸿沟,需要经过多重处理才能转化成知识。因此,企业要想利用大数据进行微创新,首先要打造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数据整理、聚合,促使各种创新信息迅速转变为产品,实现大数据与微创新之间的柔性配置和规模效应。只有打造出坚实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极大缩短微创新周期,发挥微创新快速行动的优势。

2.3 组织生态化驱动的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

2.3.1 参与主体多元化: 从利益相关者拓展到非利益相关者

微创新是不断开放的创新过程,为了充分获取内外部多层次知识与技能,企业需要向各种创新合作者开放,包括客户、供应商、行业竞争对手、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技术中介等,即传统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及非利益相关者。随着企业泛平台化趋势的到来,企业边界日渐模糊,这使得非利益相关者在创新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延伸了企业微创新范围,启发了企业更多的创新想法,为企业作出更贴近用户的改进提供了广阔空间。用户对创新成果的反应将决定创新价值,当用户参与到微创新过程,企业微创新主体就不再局限于内部研发人员。当社会大众参与到创新中,企业就能集结不同知识和技能,促进新想法产生和完善。这使得企业在短时间内解决复杂非例行问题成为可能。伴随企业边界日益淡化、跨行业整合异质性资源成为大势,这有利于企业挖掘尚未被发觉的需求痛点,带来全新的商业机会,使得企业的微创新越来越向非利益相关者开放,发挥网络和规模的双重效应。

2.3.2 组织模式生态化: 从单一到耦合的组织模式

微创新的形式众多,Chesborough等[55]按照流向和经济两个维度划分为4个区域,共16种创新形式。在这些形式中,既有单一形式也有混合形式。既有比较新颖的众包、用户与企业共同创意开发,也有传统的技术联盟形式。随着微创新的系统化和生态化发展,企业边界日益模糊化,在这种情况下,横纵向交叉互补和多种形式互相耦合往往比单一形式更为行之有效,有利于企业在微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知识获取和价值创造。如虚拟社区能够把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相关者充分链接,使企业不仅能够获取多元创新知识,而且能够联合企业内部其它部分或者外部相关者共同进行微创新。多种形式的耦合让研发部门不再是创新的唯一主体,在系统生态化时代,调动内部员工创新积极性的重要性凸显,内部员工将会成为企业微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3 研究总结与展望

以现有微创新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式,系统总结微创新概念、特征和类型,梳理微创新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模式与运行机制,进而分析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从“互联网+”、大数据驱动和创新生态系统3个方面展望微创新未来研究方向。基于微创新研究现状,未来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根植于中国大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创新理论体系。微创新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创新模式,尤其需要加强对中国情境的研究,探讨已有创新模式如何从互联网行业推广到其它传统行业。在中国情境下中小企业如何通过微创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企业成功进行微创新?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极具实践价值。通过对中国企业微创新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普适化,总结出微创新实践的一般规律,进而为其它国家贡献中国的创新研究成果,以及为其它国家企业发展提供不同的创新发展理念与思路。

(2)剖析基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创新运行机制。当前学者们研究了单一产品微创新过程、顾客参与情境下微创新发生机制以及在机会进化的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微创新的运行机制。但是大多数研究是针对静态或者单一情境下的纵向分析,缺乏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创新运行机制研究,以及不同情境下运行机制的横向对比研究,如低技术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和服务导向型企业等的微创新运行机制特点。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探讨大数据驱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微创新运行机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异同性。

(3)扎根于企业实践,探索微创新运行的动力机制。当前部分学者指出了微创新的动因和影响因素,但大多数是关于技术范式转变、顾客参与等外部环境方面的论述。除此之外,微创新还依赖于企业内外部资源获取与整合。就内部资源整合来说,未来应当关注促进企业微创新的资源种类及组合,如知识管理、知识搜索和组织学习等;就外部资源获取来说,可以从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来研究微创新的前因变量。可以进一步分析驱动和制约企业微创新的企业内外部因素,提炼出企业微创新成功实施的关键前因变量,并且对新创企业和在位企业进行微创新的不同前因变量加以区分。

(4)重点从描述性案例研究转向不同情境的定量研究。微创新作为创新领域的新锐视角,当前主要通过描述性案例研究来关注早期实践者的成功经验。案例研究虽然能够较好地识别与理解概念现象,强化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理解,具有实用性,但案例展现的现状终究是特殊情境下的产物,并不具有一般化视角,即不是所有成功经验都可以如法炮制。由于缺乏抽象、普适的一般性理论。所以,未来应侧重不同行业或发展阶段的定量分析,包括创新绩效衡量,以准确判断不同实践或情境因素对微创新的影响。

(5)深入探讨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与经营业绩的影响。企业微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微创新,还包括管理流程、商业模式、服务理念、组织架构等方面。未来可以研究不同领域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探寻不同创新来源与创新机会。同时,可以从延续式微创新、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3个维度展开,探讨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与经营业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鸿祎.欢迎来到微创新时代[J].中外管理,2010(11): 51.

[2] 金错刀.微革命:微小的创新改变世界[M].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44-66.

[3] 吴晓波.腾讯传[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81.

[4] 吴晓波.激荡十年,水大鱼大[M].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2017: 196-205.

[5] 黎万强.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M].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2014: 25-56.

[6] 王一鸣.从金融微创新看商业银行的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S2): 28-30.

[7] 刘静.酒店企业的微创新战略——案例分析与理论建构[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6,9(4): 330-338.

[8] 陈一平.论图书馆的微创新[J].图书馆建设,2013(2): 87-90.

[9] 邹宗根.“微创新”:行政改革的路径探索[J].云南社会科学,2013(3): 5-9.

[10] 杨钊.“微创新”推动政府行政改革的策略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5): 10-14.

[11] 杨钊.行政改革“微创新”的机理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4(2): 20-24.

[12] 赵敏,于静.学科服务设计与实践的微创新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历程[J].情报杂志,2015,34(1): 200-202.

[13] 刘美桃,刘文彬.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学科服务微创新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20): 67-71.

[14] 孙兆刚.产品微创新的实施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7): 69-73.

[15] 张娜,彭倩,许晖.顾客参与视角下的企业微创新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小米手机的案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10): 94-96.

[16] SAMPSA H.User innovation and everyday practices: micro-innovation in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J].R&D Management,2009,39(3): 247-258.

[17] 赵付春.企业微创新特性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10): 1579-1583.

[18] 罗仲伟,任国良,焦豪,蔡宏波,许扬帆.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4(8): 152-168.

[19] 孙仁祥.论微创新助推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J].学术交流,2013(7): 123-126.

[20] RAMMER C,CZARNITAK D,SPIELKAMP A.Innovation success of non-R&D-performers: substituting technology by management in SME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9,33(1): 35-58.

[21] 周青,吴云,方刚.新常态下企业微创新的特征与类型[J].科学学研究,2015,33(8): 1232-1239.

[22] ROUSI R,SAARILUOM P,LEIKAS J.Unpacking the content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user experience in user psychology[J].Interchange,2011,41(1): 81-89.

[23] 马晓苗.企业微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实现机理[J].商业研究,2015(1): 110-115.

[24] AMIT R,ZOTT C.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2,53(3): 41-49.

[25] 刘华涛.微创新的魅力——企业与社会治理微创新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9-63.

[26] ZHOU Q,FANG G,YANG W,et al.The performance effect of micro-innovation in SMEs: evidence from China[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2017,11(1): 123-138.

[27] EMMA P G.Micro innovation : factor of competitiveness for SMEs city Oaxaca[J].Global of Political Econom,1986,94(4): 822-844.

[28] VON HIPPEL E.Democratizing innovation[M].USA: MIT Press,2005.

[29] LUO Z W,JIAO H,XU Y F.Tencent we chat's micro-innovation of integration and iteration under technical paradigm transformation[J].China Economist,2015(5): 106-122.

[30] 李文博.新创企业微创新行为的关键环节认知——话语分析方法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27(3): 83-93.

[31] 黄艳,陶秋燕.迭代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J].技术经济,2015,34(10): 24-28.

[32] SOSNA M,TREVINYO-RODRIGUEZ R,VELAMURI S.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rough trial-and-error learning : the naturhouse case[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 383-407.

[33] MORRIS M,SCHINDEHUTTE M,ALLEN 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6): 726-735.

[34] 胡海波,涂舟扬,管永红.微创新视角下企业成长组织惯例演化:李渡酒业案例剖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0): 78-86.

[35] 胡海波,涂舟扬.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微创新演化:“江西李渡”和“贵州茅台”双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3): 101-110.

[36] 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27(7): 52-56.

[37] ERIC F.Customer participation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new product innovativeness and speed to market[J].Journal of Marketing,2008,72(4): 90-104.

[38] 朱艳春,张巍,何毅.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7): 118-120.

[39] 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1982,11(3): 147-162.

[40] SAARILUOMA P,KANNISTO E,KUJALA T.Analysing micro-innovation processes: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J].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2009,9(3): 19-23.

[41] KAPLAN S,MURRY F.Discontinuities and senior management: assessing the role of recognition in pharmaceutical firm response to biotechnology[J].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2003,12(2): 203-233.

[42] 吴隽,刘衡,刘鹏,等.机会进化、效果推理与移动互联微创新——对手机APP新创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2): 173-183.

[43] DIMOV D.Form opportunity insight to opportunity intention :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situation learning mat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1(4): 561-583.

[44] 李先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内创业研究:模式选择与路径设计[J].商业研究,2017(10): 107-115.

[45] SAJEVA S.The role of imitation-based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latecomers[J].Social Sciences,2013,81(3): 15-24.

[46] SONG Z H.Organizational learning,absorptive capacity,imitation and innovation[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2015,9(1): 97-113.

[47] MARCH J.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71-87.

[48] TUSHMAN M L,REILLY C.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8(4): 8-30.

[49] POSEN H E,LEE J,YI S.The power of imperfect imit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2): 149-164.

[50] 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 146-160.

[51] LOUIS R,FRANCOIS B,SAM B.The assimilation of e‐business in manufacturing SMEs: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n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J].Electronic Markets,2007,15(2): 106-118.

[52] JI F,WU F,WANG B.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business model for internet transition with hesitant fuzzy information[J].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2016,31(1): 91-97.

[53] LICHTENTHALER U.Open innovation: past research,current debates,and future direction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1,25(1): 75-93.

[54] CHESBROUGH H,BRUNSWICKER S.A fad or a phenomenon?the adoption of open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large firms[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57(2): 16-25.

Research Overview and Prospect on Micro-innovation of the Enterprise

Zhou Qing1,Nie Libing1,Mao Chongfeng2,Fang Ga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2.School of Economic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Micro-innovation,as an innovation model emerging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has been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Micro-innovation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way of innovation for large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 to maintain innovative flexibility,but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icro-companies to catch up with the market leaders and seek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arries on simple combing on the concepts,characteristics,types,dynamic mechanism,operation mode and its impa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micro-innovation,and have sketched it's rough outline. Then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micro-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big data driven and systemat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Key Words:Micro-innovation; Innovation Model; Internet Plu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收稿日期2018-06-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YJC630087)

作者简介周青(1979-),男,湖南株洲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聂力兵(1990-),男,安徽安庆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毛崇峰(1980-),女,浙江宁波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方刚(1970-),男,浙江金华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804045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2-0153-08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