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信任惯例的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研究

许成磊,赵陈芳,司慧迎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基于众创团队簇多阶段信任关联中存在的主体地位差异性、信任情景不确定等问题,以网络信任惯例为切入点,系统提出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分析框架。以网络信任惯例研究的复杂节点信任行为、循环交互信任模式和拓展演化信任路径为分析维度,从多团队协作互信存在的多主体、多阶段、动态性信任情景出发,总结了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概念,并梳理出机制研究关注的多元信任对象、动态信任基础以及信任机制的长效稳定性导向。借助和谐主题辨析的EOL模型,归纳出多团队协作创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转型期面临的知识位势、角色互惠以及能力跃迁要求下的协作能力互信主题,构建了包括面向初创期认知信任、发展期结构信任以及转型期情感信任在内的互信机制,拓展了网络惯例内涵的应用范围,解构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的概念特征和问题导向,基于和谐主题辨析方法,丰富了协作信任效应的研究思路,对建立完善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中的多团队间创新信任协作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网络信任惯例;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和谐主题辨析

0 引言

众创团队簇的研究最初来源于创客运动的兴起,是指多个团队基于共同兴趣和目标集聚开展创新创业协作的开放系统,拥有单一团队不具备的创新协同优势[1],强调拥有共同目标、互补技能和高品质结果要求的创新创业团队间协作互助效应,具有显著的团队异质性、互依性以及流动性特征,在有效提高多团队合作创新效率和成功率的同时,也存在创新主体间关系难以定义、协调、稳定的难题。针对上述困境,不少研究指出(李自杰等, 2010; 李航, 2008),信任作为团队间协作关系紧密程度的“晴雨表”,有助于多团队合作主体进行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换,因而如何将信任关联常态化、氛围化,使之成为保障多主体创新关系的稳定机制是现有研究实践关注的焦点。网络惯例是一种通过不断重复而习惯化的组织网络行为氛围,是不需要组织成员进行有意识思考而行动的过程,具有习惯性和无意识性(Stene, 1940)。作为众创信任网络动态平稳运行的秩度机制和治理保障,网络信任惯例可以定义为创新网络中,基于主体间相互信任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高效有序的拓扑结构、交互作用的行为方式、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是众创团队协作创新绩效涌现的基本秩序基础[2]。但由于网络信任惯例具有相对稳定性、路径依赖性以及运行模式化等特征,无法适应创新团队间基于多主体信任差异、多阶段信任演变以及不确定信任情景下的协作互信要求,且基于资源优势、合作前景、沟通有效性等形成的群体内部及群体间协作能力互信是众创团队内外部达成整体创新创业意向的机制基础,是构建支撑团队簇协同创新网络运行的信任惯例的必要条件。因此,厘清网络信任惯例与协作互信效应的联系,辨析信任惯例氛围下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构建要点和方向,对建立适应众创团队间协作创新创业的信任背景至关重要。

实际上,创新团队间信任关系与网络惯例具有互动性作用。如党兴华等(2013)认为,信任可以通过达成规范共识的形式提高合作创新行为的一致性倾向,在合作联盟中产生协调惯例;Read等[3]认为在组织间关系视图中,信任的概念化可以改进现有信任评价体系,完善互补协作的组织间治理机制。同时,网络惯例对信任也存在促进保障作用,Eberl等[4]研究指出,组织间协作规则可以有效修复缺损的信任关系,而Schnackenberg & Tomlinson[5]提出,组织间透明度也会通过拓展合作认知机制的方式促进团队间互信。除此之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团队系统的协同需要、内部信任对网络惯例的作用机制、多种形态结构创业团队信任的解析,对于认识和理解创业团队簇的复杂信任关系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仍缺乏对复杂背景下团队信任、多阶段协作信任以及不确定性僵化信任等问题的系统应对,难以有效刻画网络信任惯例下团队簇协作面临的差异性信任整合、动态性信任交互、多维度信任拓展等网络化信任模式。

鉴于此,本研究将梳理网络信任惯例运行角度下的复杂节点信任行为、循环交互信任模式、拓展演化的信任路径3类维度,解析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概念及其面临的信任地位多层性、发展动态性、转型不确定性难题,并且借助和谐管理理论对协作能力互信中的关键问题和解析重点进行主题辨析,明确机制构建方向和内控构架,从知识整合认知互信、角色协调结构互信和能力跃升情感互信3个方面,为众创团队簇建立稳定的互信机制提供有益参考,对解构交互创业导向下多团队创新网络主体间协作策略和治理规则,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

1 网络信任惯例下团队簇协作信任解析维度

在信任网络主体的复杂信任行为方面,Dionysiou(2013)的研究展现出网络信任惯例下组织协作的主体节点、合作内容以及合作形式的多层次性与复杂导向,在此基础上,解析信任主体间信任效应的关联和交互作用。党兴华和孙永磊(2013)将组织间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基于创新网络位置的组织惯例交互协同效应。此外,着眼于信任网络的外部效应,Pentland(2011)研究发现网络创新氛围的自组织演化状态对低聚度信任主体具有跨边界影响。梳理上述进展发现,对网络惯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节点路径关联、网络资源整合以及网络秩序变革适应性等方面的协调控制效应,结合团队间信任协作关系,创新团队中的网络信任惯例逐渐呈现出基于团队主体资源的竞争分化、网络生态系统的动态迭代、信任方向跨边界发展的规则构建需求。因此,为解决网络信任惯例与协作互信结合中存在的多主体信任差异、多阶段信任演变以及不确定信任情景下的协作互信问题,本研究从复杂节点的信任行为、循环交互的信任模式、开拓演进的信任路径维度,提炼团队簇协作互信机制的解析方向。

1.1 复杂节点信任行为维度

众创团队簇网络下的信任惯例受到团队合作关联差异性、层级性、离散性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治理调控导向。首先,网络信任惯例催生了不同作用路径的信任行为,区别于传统研究统一体的对立面的看法,Van等[6]认为组织中的信任和不信任是不同维度的概念,在特定情境的网络惯例约束中,不信任态度对权威的质疑能够促进创新涌现;在信任惯例的正向作用中,Neeley & Leonardi[7]的实证研究表明网络社交沟通惯例有助于促进知识共享,这种惯例氛围下的非工作交互行为催化了探索精神和互信关系;在信任机制驱动研究中,Ojha等[8]认为在组织协作供应链模型下,以学习行为为基础的信任在发展创业和协同创新中激发了组织的创造性,为持续性合作提供了保障。其次,多样性主体信任行为扩展了信任惯例的治理结构边界,Enkel等[9]基于组织合作技术距离的视角,分析了信任的整合机制通过影响创新学习最终促进协作网络距离的弥合的作用路径,而这种方式被Fainshmidt & Frazier[10]进一步拓展为网络主体动态信任协调能力构筑了成员间基于适应和竞争的组织氛围和网络惯例,增强了企业资源的感知、获取和重新配置能力。此外,McEvily等[11]研究了以利益风险交换为目的的二元信任对组织间协作信任惯例的影响,给出了基于网络节点自身位置、失衡程度和权利地位不同情境下信任风险交换对合作互信的多层作用效应。鉴于此,分析复杂主体的信任概念属性、信任协调机制、信任作用方向与网络信任惯例的交互影响机制,对探明团队簇差异性主体信任情景下协作互信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2 循环交互信任模式维度

团队簇在创新创业交互的协作导向下,通过网络整体结构、网络节点位置、网络资源配置、网络关系整合的发展动态调整自身信任结构,使网络信任惯例成为一个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一方面,网络惯例的控制调节作用使得团队间互信更具规范性,例如孙永磊等[12]的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期望和关注的调节定向表现出不同的信任惯例氛围和状态,更易形成固定的行为默契和规范共识;Zhang & Zhao[13]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网络信任惯例的调控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组织间隐形/显性知识流动的吸收和整合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融合和外化;从物联网协作组织角度分析,Sicari等[14]认为网络信任惯例存在环境适应和自我修复功能,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信任缺损情景。另一方面,信任惯例的反馈进化效应促进了主体间互信机制的动态性,Kim[15]研究指出,在信任惯例互动调整下,组织间信任具有跨阶段和多层次的多级信任倾向,这种动态更新的网络惯例在Borkar & Mahajan[16]看来更像一种移动自组织信任网络,在动态拓扑和资源配置下能够指导组织间信任寻找更加安全高效的合作路径,在此基础上,Schaefer等[17]的元分析研究进一步刻画了组织间协作中人机交互信任惯例的重要性,表明网络信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未来创新信任自制系统建立与演化的基础。鉴于此,解析循环交互信任模式在控制调节和协同演化效应下信任网络交互适应的路径和方向,对构建标准化动态性团队簇互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3 拓展演化信任路径维度

网络信任惯例同时具备路径依赖性和创造性、创新变革性与适应性等双面特征,因而在团队簇协作创新互信惯例的引导下,合作主体或个体可能逐渐产生依赖而摒弃创造、制度逐渐僵化而丧失创新。因此,需要跨边界、去中心、分布式的信任惯例和互信机制打破信任的惯性。针对信任惯例的低效性,Goeschl & Jarke[18]研究发现,团队间信任关系的维持需要付出昂贵的监测成本,因而引发了对信任惯例效率的思考。针对这种网络惯例下的低效行为,Villena等[19]研究了组织间信任机制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认为两种影响呈倒U型关系,当网络信任主体相互依赖性降低以及灵活创新性增强时信任才能发挥促进作用。对于信任创新网络的研究,Hannah(2009)等研究发现团队信任网络结构洞与信任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因而需要控制信任惯例中结构洞主体数量,有效抑制节点间机会主义,增强基于信任惯例的主体间互动交流,从而为突破创新营造环境。对于网络惯例的惰性,成泷等[20]认为在团队合作创新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耦合程度而加强惯例的动态拓展和适应性变化,防止惯例固化和僵化。鉴于此,在长期标准化网络信任惯例对团队互信的固化和阻碍背景下,如何打破信任惯性,拓展信任惯例和互信机制动态演化路径需要重点关注。

2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概念与关键问题

2.1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概念

在网络信任惯例的作用下,关注复杂网络节点信任情景、交互循环标准化信任模式、跨边界动态信任演化,有利于整合多样化创新个体与合作主体基于差异化角色、资源及行为属性共同具有的灵活成员关系、多层次的创业意愿以及多变的行为策略,对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的内涵和主题解析有重要意义。

基于网络信任惯例研究维度,综述现有文献可知,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概念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①关注差异性对象间协作互信,Grandison等(2000)从互信对象差异性合作属性出发衡量协作水平,包括可靠性、可依赖性、合作能力或意愿等方面,而Josang等(2005)认为这种复杂的合作属性是由信任团队双方的知识、经验、技术背景造成的,表明多团队合作中创新个体、团队主体的复杂背景造成多样性的协作互信情景,需要明确不同情境下的信任导向;②关注动态性团队簇协作互信特征,Rousseau(1998)认为信任的基础可能基于计算、关系、制度和威慑等多种关系的结合与发展,而许成磊[1]等认为团队簇创新主体间存在多种途径的光晕信任、临时信任与关联信任等,表明不同阶段和情景下团队协作创新具有显著的动态信任效应和协作关联;③关注面向不确定性的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发展,解学梅等[21]研究发现企业多部门协同创新效用发挥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外溢效率”,使得既定信任承诺机制的发挥出现了偏差,基于这种信任的不确定性,王智生(2012)等探讨了创新中合作成员间信任关系与知识分享的协同演化关系,并构建了一个包含信任与知识分享的动态演化模型,研究表明互信机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制约,而建立动态适配的互信机制有利于降低不确定性。

总结上述研究,基于对网络信任惯例的研究维度,本文发现差异性对象间互信构建、动态性团队簇互信特征辨识、不确定性互信情景应对是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的概念要点。基于该认识,本文将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界定为,在多团队合作创新创业过程中,基于多样性合作主体特征形成的复杂合作情境,关注信任发展中的动态创新协作关联,面向不确定因素下的信任协作匹配需要,形成多阶段多情景信任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

2.2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

以上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概念反映了创新团队协作过程中面临的多主体、多阶段、不确定性互信特征,结合网络信任惯例研究涉及的差异性信任行为、交互性信任模式以及灵活性信任路径,得到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的主要思路和关注重点,如图1所示。

图1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构建关键问题分析

(1)复杂多团队合作互信情境差异性。 复杂节点的信任行为惯例维度要求团队簇协作互信机制关注多团队互信情景差异性的应对,在团队簇创业协作主体研究中,以Robey(1989)、Marks(2001)为代表的学者关注了团队内部个体对团队信任的结构性差异,但缺乏对复杂背景下创新多团队信任关联的重视。实际上,在创新创业合作初期,多主体互信情景的差异性问题指拥有不同背景、技术、资源的团队存在不同的知识优势、思维方式以及发展诉求,在创业实践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的信任趋势。同时,这种信任合作趋势影响了信任惯例的作用方向,使得多团队协作网络惯例失衡,造成优势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供需不均,众创网络内部易出现竞争和分化,形成多元隔阂的网络信任惯例和创新生态系统,不利于众创信息资源的动态供给和流通,阻滞了创新型创业的动态发展。因此,面对复杂多团队差异性的合作情景和信任惯例行为,关键要点在于如何整合不同网络节点的信任行为、消除不同地位主体的信任壁垒。

(2)创新创业多阶段信任基础的复杂性。 循环交互的信任模式惯例要求多团队协作互信效应关注多阶段信任基础的复杂联系,在跨阶段的信任机制研究中,以Mayer, Davis & Schoorman(1995)、Tiejun(2013)等为代表的学者研究发现了不同风险、态度、诉求导向与特定合作情境下的互信效应,但缺少对不同发展阶段和协作需求的信任主题的辨析和机制研究。实际上,王丽平和刘小龙[22]认为,按照创新创业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将创新创业项目细分为苗圃期、孵化期、加速期3个持续成长阶段。而多阶段信任基础的复杂性表现为在每一阶段或阶段过渡时期,创业系统网络惯例在演进过程中由于熵的不断生成而导致创新网络产生多方面的无序性,同时,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引起成员个体和团队间地位关系与信任基础的变化,以不确定性逐渐瓦解创新团队协作网络。创新协作关系网络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发挥网络惯例的调控保障作用,维持创新协作信任网络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适应性。因此,建立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稳定团队簇协作网络,此外协作互信常态化机制构建、网络节点不确定性控制是应对复杂的合作情境的关键。

(3)“闭源”稳定合作中逐渐僵化的信任惯性。 拓展演化的信任路径惯例要求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构建关注动态演化的信任合作路径。在团队簇稳定性信任运行特征研究中,以Kilduff(2000)与Mohamme(2001)等为代表的作者关注了当期创新团队间协作互信效应的分析,但缺少对长期不确定性情境下互信机制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的探讨。实际上,逐渐僵化的信任惯性指团队簇创新创业进入成熟期,稳定的网络信任惯例使得知识共享成为常态,团队间创新协作形成闭合信任网络而难以与外界资源进行交互的状况。这种僵化机制可能造成团队知识技术资源趋于同质化,尤其在效果逻辑的驱动下,每个团队主体都只选择承受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和损失,使突破式创新随机性更强,缺乏目标导向而阻碍创新点的涌现。同时,在稳定的信任协作创新网络中,团队主体会逐渐放弃创业初期具备的“有意识偏离原则”、“实时影响意识”等路径创造理念,容易被禁锢于特定的创新路径。因此,着眼于创新创业交互导向的协作能力互信机制能够把握长期协作创新的发展方向,需要整合去中心化与跨边界效应的信任惯例和合作模式,以打破信任惯性和网络惯例的僵化,同时,仍要保持网络惯例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演进性,以保证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灵活适应性。

3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主题辨析

在网络信任惯例解析维度下的协作能力互信效应中,多层次网络主体的复杂团队信任效应形成并演化于不同类型创新团队和团队簇创业各个阶段,在创业环境、创业要素以及创新模式等外部因素演变的推动下,导致解析其关键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厘清团队簇协作信任效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辨析各阶段协作能力互信管理主题、形成适应主题的协作互信机制构建要点,是解决上述困境的关键。和谐主题辨析方法由于其主题辨识和规则适用过程的分析动态性、情景适应性和机制保障作用,有利于合理解析网络信任惯例氛围下的复杂信任行为、多阶段信任主体以及动态信任网络协作互信机制的阶段性主题要求和构建要点,同时,综合信任惯例网络层面的分析维度,弥补了和谐主题辨析理论解析对象单一的问题。因此,引入和谐主题辨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理顺网络信任惯例要求下众创团队簇创新协作互信机制的情景特征与构建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

3.1 分析框架

和谐管理理论以管理的问题导向和解决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综合环境(environment)、组织(organization)与领导(leadership)3方面要素(EOL),决定组织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任务及要解决的问题,即和谐主题(HeXie Theme)。依据和谐主题的内容和特征,选择相应的“和则”(He Principles, HP)与“谐则”(Xie Principles, XP),即“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和“优化设计的控制机制”,之后通过“和则”和“谐则”围绕不同阶段主题、不同构成层次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促进系统整体的涌现,形成完整的运行机制,分析过程参见相关文献[23,24],互信机制和谐主题辨析思路见图2。

图2 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和谐主题解析

3.2 主题辨识

梳理网络信任惯例研究进展,结合众创团队簇创新创业实践和相关文献研究[25][26],发现团队簇协作创新面临动态复杂的内外环境,大致经历创业萌芽、指数型增长以及兼并整合3个阶段。随着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团队簇结构经历了松散-紧密-弱关联的发展过程[27],领导方式也由内部资源优势导向向外部战略布局导向发展[28]。结合和谐管理理论EOL模型,分析各个阶段的协作能力互信效应特点如下:

(1)初创期互信机制主题辨析。 多团队创业发展之初,在环境方面(E),Mason等[29]提出动荡竞合关系中功利导向的信任需求,界定了知识共享与流通的可行空间,指出生存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资源稀缺与创业开放背景下(EI1),团队簇危机意识加强(EI2),增强了对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对资金、人才等资源储备的重视(EI3);在组织形式方面(O),杨菊萍等(2003)提出现有规模化、集聚化发展需求强调不同性质团队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与现有团队簇创业的灵活形式间存在一定矛盾。基于众创的运行基础,团队簇创业组织形式较为松散(OI1),各团队基于共同目标和愿景聚集,相较于普通意义上的组织而言缺乏行之有效和必要的控制、管理机制(OI2),同时,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团队簇协作本质就是在不断开拓网络中的结构洞,网络结构的逐步改变也就形成了平台组织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保证团队间网络资源锁定效应(OI3),团队间必要的信任是关键;在领导形式方面(L),Rottman(2008)等指出团队前期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人才资源等的积累奠定了不同团队专业的领先地位,通过多团队创业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LI1),以具备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比较优势的团队为主导(LI2),围绕其占优领域进行创业创新是首要目标(LI3)。由此可见,在众创团队簇创新创业初期,互信和谐主题关注对知识技术优势团队信任基础的构建,即基于知识位势的协作互信(HT1)。

(2)发展期互信机制主题辨析。 众创团队簇创业发展期,在创业环境方面(E),Gassmann(2006)指出创新资源整合背景下,知识社会的开放特性、流体特质激发了创新边界融合多进程(ED1)。新的协同导致团队创业呈现指数型增长,在政策鼓励和行业利好的大环境中,竞争者接踵而至,创新网络进入自组织阶段,竞争和协同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ED2),如何维持并稳定发挥创业初始阶段积累的技术产品资源优势成为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ED3);在组织结构上(O),Aldrich & Martinez(2005)认为既有协同结构与功能为多团队角色关系构造基础,“合约型团队”的组建可以消除不一致性,找到团队主体身份认同和利益结合点。而跨领域合作者以及开放环境的潜在合作者也能缓和紧张协作气氛、打破信任壁垒,促进团队簇协作创新形式基本成型,主要表现为稳定的职能结构(OD1)、资源信息的有序流通(OD2)、团队间创业角色优势互补(OD3)等;在团队簇领导方面(L),刘凤朝等[30]提出创业技术的升级表现为不同资源占优团队间互补整合。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优势团队以认知信任为基础输出知识,而从属团队学习汲取知识资源,同时,根据自身技术和专长服务于团队簇整体创新(LD1),使得团队间联系更加紧密(LD2),处于不同知识位势的团队位势差异逐渐缩小,合作领导地位趋于平等(LD3)。由此可见,在团队簇创业发展期,持续稳定的创新绩效涌现意味着团队簇资源流通顺畅、合作关系稳定,要求和谐主题关注角色互惠结构的协作互信(HT2)。

(3)转型期互信机制主题辨析。 在环境方面(E),Aritzeta(2008)认为随着新的创业形式和理念的不断发展,多元创新要素的涌现和融合下的创业环境愈加不可预测,团队簇边界在产业内和垂直市场中融合跨越。面临多团队创业次生生态环境变迁,要求创新网络内部节点功能和结构更新(ET1),行业内兼并整合压力迫使创业团队以打造差异化的创新生产力为创业转型的导向(ET2),团队簇面临严峻的创新变革压力(ET3),需要更加灵活、高效的协作信任形式;在组织结构方面(O),刘喜怀等[31]提出团队间彼此约束的互利期望和责任共担也会限制相互联系的企业双方打破原有资源和信息结构的桎梏,从而阻碍突破式创新的发生。因此,处于此阶段的创新团队致力于探究多种形式的新兴业态、开展探索式创新(OT1),相对紧密的合作关系正在被弱关联协作关系所取代(OT2),传统基于知识能力和角色结构的协作信任逐渐演变成对彼此的合作默契、创业理念以及发展能力的信任(OT3);在团队簇领导方面(L),Tang等(2013)指出外部战略价值为主的创业型领导关注主体创新潜力的挖掘以及能力提升(LT1),因而更注重创新绩效的外部涌现(LT2),导致以内部优势资源团队为核心的传统领导模式不断瓦解(LT3),在鼓励个体创造能力跃升的过程中更易形成平等的合作信任关系。由此可见,在团队簇创业转型期,严峻的创业压力促使团队簇创新创业导向由合作创新转为能力突破,基于合作默契的松散领导关系有利于协作主体创新绩效的不断涌现,使得这一阶段的和谐主题关注能力跃迁路径的协作互信(HT3)。

3.3 主题解析

通过和谐主题辨析EOL模型的分析,概括出创业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的互信机制和谐主题,通过解析各阶段互信主题的内涵构成,结合各阶段机制优化谐则要求与能动性改善和则要求,总结出基于网络信任惯例的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的关注内容,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基于主体知识位势的协作互信。 知识位势是指创业活动中的知识主体间具有知识广度和资源深度层面的固有差异[32],与此关联的知识位势差异则构成资源观视角下解读“知识-信任”这一对重要因素流动特质的关键。一方面,对知识位势优势方而言,面对较低位势的团队在合作初期基于自身收益风险防范意识的协作基础不确定性,优势位势团队需要共享自身优质知识资源,建立团队间协作互信知识存量基础(王智生, 2006)。另一方面,对知识位势劣势方而言,出于自身地位与利益考虑和临时信任与偶发信任的归集和控制难度,导致处于信任认知劣势的一方难以对联系的刺激和约束作出及时回馈(Dhanaraj& Parkhe, 2006)。

基于网络信任惯例复杂节点信任行为分析维度的研究进展,结合团队簇协作创新关键问题和相关研究,在团队簇创业初期,基于主体差异性知识位势的协作互信,要求形成高位势团队的支持和低位势团队的合作间的有效协同行为默契(HP1),建立较为稳定的信息知识交换系统和学习机制规范(XP1),从而缩小不同知识位势团队间差距,改善低位势主体的被动知识地位,提升高位势主体创新效率。基于上述思考,在构建互信机制时,应首先关注团队品质、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愿等内容,借此形成初创期众创团队簇的认知互信机制。

(2)基于角色互惠结构的协作互信。 角色是定义合作信任关系、认定协作职责的主要内涵,关注互惠意义上角色的交互状态与利益诉求,有助于理解众创个体间、团队间及个体-团队间不同层次信任关联的载体特征与获得性差异[33],进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协作模式,实现信任资源在众创中的再配置,降低创新中互信机制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众创团队间互惠角色信任具有组织间依赖关系的对立统一特质;另一方面,众创团队间互惠角色信任集中体现为创业个体对现有创新模式的认同感,Cross & Cummings(2004)的实证表明,知识密集型创新者间角色结构与个体创新绩效紧密相关。

基于网络信任惯例循环交互的信任模式维度,分析团队簇协作创新关键问题和相关研究,在团队簇创业发展期,随着众创团队簇创新的进一步深入,愈加多元的创业主体与完善的创新生态正在激发众创参与个体、团队以及“个体-团队”等不同层面的角色互惠范围、路径与有效性(HP2),此阶段要求主体接受相对稳定的团队创新职能结构、角色互惠关联和协作信任纽带(XP2),以保证团队簇创新绩效的持续稳定涌现。基于上述思考,在构建互信机制时,应关注组织架构、角色职能分配、合作互助行为等内容,借此形成发展期众创团队簇的结构互信机制。

(3)基于能力跃迁路径的协作互信。 角色互惠的结构信任缺乏自我完善能力,逐渐僵化的现状需要优化现有互信关联,激发构成主体的创造潜力。同时,尊重个体创造力涌现与集体创意效能的交融创业理念也能使信任空间得以扩张,信任内涵得以飞跃。具体说来:①沟通能力是转化知识存量优势并重塑角色信任的重要方式,匹配丰富角色内涵的情景化沟通能力对塑造创业者“多面手”角色与信任至关重要(赵文红, 2015);②执行能力是保障创业组织知识边际效益、减少信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途径[34];③概念能力是增强创业组织容错能力与自我纠错能力的重要导向,有利于协作信任内涵的拓展深入,对促进成员角色转变与信任巩固具有普遍价值(Danneels, 2002)。

在众创团队簇创新转型期,要求沟通能力、执行能力与概念能力3个维度跃迁路径的创业信任关系区别于传统基于知识、结构、利益分配等内涵的信任理念,通过吸纳、组合、创造新兴思维形成路径创造的协作范式(HP3),借由不同方式、途径与导向的能力跃迁路径形成松散的合作关系(XP3),而这种协作创新关系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基于长期建立的、无形默契的互信关系,达到一种理想稳固的信任状态。基于此,在构建互信机制时,应关注成员关系、承诺信誉、危机处理等,借此形成转型期众创团队簇的情感互信机制。

4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要点

综上,提出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运行机理,如图3所示。

图3 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运行机理

4.1 主体协同认知互信

创业活动初期,认知信任意味着团队成员注重创新收益、能力、利他及正直基础上的了解和互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合作品质互信,关注创业初期团队间对彼此创业性人格特质、品质素养、共同喜好、价值观等属性一致性的判断,是团队簇创新创业合作的前提,也是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基础;②协作意愿互信,建立在合作品质互信的基础上,基于团队间创业协作目的、态度、期望等分析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信任,是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的首要条件;③领导能力互信,聚焦于初期创业团队位势差距下形成的优势团队领导模式,包括被领导团队对领导团队知识、技术、领导能力的信任以及领导团队对被领导团队创新潜力、学习能力、合作意图的信任,是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④创新能力互信,涵盖创新团队知识汲取处理能力、技术吸收转化能力、创新点探索发现能力、试错能力等评价和信任,也是团队簇协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协作能力互信机制运行的主要动力。鉴于此,认知信任机制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优势团队以信任为媒介分享知识和信息,通过促进团队间内部学习交流和资源交换,从而避免知识流动的不可控性,使多团队创业形成更加融洽的创新环境。

4.2 角色协调结构互信

随着协作过程中知识流动和位势演化,基于优势团队的知识信任在实践中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构建稳定的结构协作信任关系加以改善。基于这种思考,关注团队簇创业中的结构互信,即基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或组织形式而形成的团队间信任,重点在于明确各团队在创新中的角色和功能。主要研究内容为:①组织架构互信,指成员对团队簇组织系统适配性的一种信任,即对现有合作框架的认可,是协作能力互信机制保持稳定性的基础;②角色职能互信,包括对角色分配、职能协同、职能潜力等方面的信任,以各个团队在协作创新中均发挥关键作用为基础,创业活动的推进使得团队间创新能力的互信逐渐转化为对彼此的职能责任和完成能力的互信,有效保障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平稳运行;③互助行为互信,包括对团队簇内部的协作意愿、互助行为、协助效果的信任,表明对现有合作信任体系和角色互惠结构的高度认同。鉴于此,结构信任机制的主要作用为:随着团队簇创业的升级,形成明确的角色分工和合作情境,缩小团队间知识位势差距,在结构信任基础上保障创新绩效涌现。

4.3 能力跃升情感互信

转型期团队簇创业面临环境变迁,传统的协作信任结构逐渐僵化而难以适应复杂的内外创业环境,此时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新跃迁能力,而情感信任是团队簇维系合作关系的保障。能力导向下的情感信任是指基于创新团队间长期合作形成的默契和氛围,基于彼此的情感联系、情感支持而产生的信任,源于对其他团队创新发展潜力的认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关系互信,包括轻松自由的创新氛围、无形的合作默契和纽带,是关联逐渐松散的转型期内推动团队协作转型和创新潜力挖掘的基础环节;②承诺互信,指对团队彼此信守承诺的信任,超越传统契约联系,包括对共同目标、愿景互信,是团队及成员参与感和效能感倾注的保障;③危机互信,指团队簇内部在不确定性因素干预、团队危机产生以及偶发性质疑过程中仍能修复或保持互信状态,及时发现危机并采取有效手段解决。情感信任代表团队簇间更高的信任水平,主要作用为:在制度联系和知识联系较为松散的情境下,通过团队间情感文化的培育,适应不同创新发展特征,促进创新资源和成果自发性共享。

5 结语

在创新与创业交互导向背景下,众创团队簇式创新呈现出知识协作跨边界性、策略协同互动整合、创新突破去中心化等特征。因此,如何对多元创新主体的差异性资源、诉求和策略进行整合,形成动态适应的网络信任惯例,构建协调团队簇整体动态、一致、有序的协作能力互信机制已成为众创团队簇协作创新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有网络信任惯例下众创团队簇创业和团队间协作信任研究中存在的“多团队合作地位差异下信任关注不足”,“多阶段创业信任基础复杂性辨析不明”以及“长期稳定合作互信机制发展前景研究缺乏”等问题,以网络信任惯例的信任行为多层性、信任模式交互和信任路径拓展演化为研究切入点,响应团队簇创新绩效涌现要求下团队间信任关系构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管理需求,从初创期认知互信、发展期结构互信以及转型期情感互信3个方面给出了众创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应用意义。

较之于现有团队簇协作创新研究所关注的多层次流程协作(Gupta等, 2007)、多主体创新协同[35]、网络化结构创新[36]等内容,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网络信任惯例作为团队簇协作创新互信机制构建的基本导向,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众创团队簇社群化运作的组织范式、平台化资源交互范式与互利共享生态范式这3类行为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深入刻画基于社群化、生态化、潜在性特征下团队簇协作互信机制的构建方向和构建要点;②基于多位势主体和多阶段特征的信任机制解析,梳理了基于网络时空差异的团队簇协作创新复杂情境,提炼了网络信任惯例下团队簇内部差异性主体间的动态协作与创新协同增效效应,拓宽了个体/团队单一信任主体间合作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现有静态团队信任效应的研究思路;③面向不确定性信任发展和僵化信任结构问题解析,基于网络信任惯例的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有助于形成糅合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的开放有序的创新协作机制,基于认知、结构、情感的互信框架凸显了跨边界创新网络延伸、多方向资源有序交互、多维度协作信任内涵丰富的团队簇协作创新发展趋势,明确了主体信任构建与长期协作创新的适配性研究导向。相关结论与分析框架为众创团队簇协作创新信任机制构建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内涵解析参考,可为团队簇协作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提供一定指导。未来对于不同团队主体的协作能力整合协同以及差异性协作互信机制要点的交互影响仍需要深入探讨。因此,今后研究可重点关注协作主体结构差异、合作团队隶属关联以及动态团队簇网络信任的整合路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众创团队簇网络的协作能力互信机制构建细节。

参考文献:

[1] 许成磊, 王鼎, 段万春. 创业团队簇协同复杂性及关键界面识别[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5): 148-155.

[2] 常红锦, 党兴华, 杨有振. 创新网络惯例与关系稳定——信任的中介作用[J]. 科研管理, 2017, 38(11): 10-17.

[3] READ D, JIN Y H, FAWCETT S E. Trust in value co-creation strategies: moving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we can trust[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14, 35(1): 97-98.

[4] EBERL P, GEIGER D, ABLANDER M S. Repairing trust in an organization after integrity violations: the ambivalence of organizational rule adjustment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15, 36(9): 1205-1235.

[5] SCHNACKENBERG A K, TOMLINSON E C. Organizational transparency: a new perspective on managing trust in organization-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6, 42(7): 1784-1810.

[6] VAN DE WALLE S, SIX F. Trust and distrust as distinct concepts: why studying distrust in institutions is important[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4, 16(2): 158-174.

[7] NEELEY T B, LEONARDI P M. Enacting knowledge strategy through social media: passable trust and the paradox of nonwork interac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39(3): 922-946.

[8] OJHA D, SHOCKLEY J, ACHARYA C.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al infrastructure for promoting entrepreneurial emphasis and innovativeness: the role of trust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6, 179: 212-227.

[9] ENKEL E, GROEMMINGER A, HEIL S. Managing technological distance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ons: absorptive capacity routine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for innovation[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7(5): 1-34.

[10] FAINSHMIDT S, FRAZIER M L. What facilitates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for trust[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7, 50(5): 550-566.

[11] MCEVILY B, ZAHEER A, KAMAL D K F. Mutual and exclusive: dyadic sources of trust in interorganizational exchang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7, 28(1): 74-92.

[12] 孙永磊, 宋晶, 谢永平. 调节定向对创新网络惯例的影响——基于组织间信任的情景分析[J]. 科研管理, 2016, 37(8): 1-7.

[13] ZHANG M, ZHAO X, LYLES M. Effec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trus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on product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18, 38(2): 493-512.

[14] SICARI S, RIZZARDI A, GRIECO L A, et al. Security, privacy and trust in internet of things: the road ahead[J]. Computer Networks, 2015, 76: 146-164.

[15] KIM D J. A study of the multilevel and dynamic nature of trust in e-commerce from a cross-stage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14, 19(1): 11-64.

[16] BORKAR G M, MAHAJAN A R. A secure and trust based on-demand multipath routing scheme for self-organized mobile ad-hoc networks[J]. Wireless Networks, 2017, 23(8): 2455-2472.

[17] SCHAEFER K E, CHEN J Y C, SZALMA J L,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in automation: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autonomy in future systems[J]. Human Factors, 2016, 58(3): 377-400.

[18] GOESCHL T, JARKE J. Trust, but verify? monitoring, inspection costs, and opportunism under limited observab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17, 142: 320-330.

[19] VILLENA V H, CHOI T Y, REVILLA E. Revisiting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is more always better or could more be wors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6(5): 1-34.

[20] 成泷, 党兴华, 蔡俊亚. 组织耦合、网络惯例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 软科学, 2018, 32(3): 47-50.

[21] 解学梅. 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程度多维关系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15, 36(2): 69-78.

[22] 王丽平, 刘小龙. 价值共创视角下众创空间“四众”融合的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3): 109-116.

[23] 席酉民, 韩巍, 尚玉钒. 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 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4): 1-8.

[24] 王琦, 席酉民, 尚玉钒. 和谐管理理论核心:和谐主题的诠释[J]. 管理评论, 2003, 15(9): 24-30.

[25] DAHL J. Conceptualizing coopetition as a process: an outline of change in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4, 43(2): 272-279.

[26] BSTIELER L, HEMMERT M, BARCZAK G. The changing bases of mutual trust formation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 dyadic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 74: 47-54.

[27] KOZLOWSKI S W J, BELL B S. Work groups and teams in organizations[J].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3, 12: 333-375.

[28] DIONNE S D, GUPTA A, SOTAK K L, et al. A 25-year perspective on levels of analysis in leadership research[J].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4, 25(1): 6-35.

[29] MASON W A, JONES A, GOLDSTONE R L. Propagation of innovations in networked group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8, 137(3): 422-433.

[30] 刘凤朝, 邬德林, 马荣康. 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三种邻近性的调节作用[J]. 科研管理, 2015, 36(4): 91-100.

[31] 刘喜怀, 葛玉辉, 王倩楠. TMT团队信任对团队过程和决策绩效的中介作用——基于层级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J]. 系统工程, 2015(6): 41-48.

[32] 刘景东, 党兴华, 谢永平. 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行业差异性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1): 44-52.

[33] LLOYD K J, BOER D, KLUGER A N, et al. Building trust and feeling well: examining intraindividual and interpersonal outcome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liste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tening, 2015, 29(1): 12-29.

[34] VIL J, CANALES J I. Can strategic planning make strategy more relevant and build commitment over time? the case of RACC[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8, 41(3): 273-290.

[35] 解学梅, 刘丝雨. 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 管理科学, 2015, 28(2): 27-39.

Research on the Mutual Trust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on Ability in Public Creation Team Clusters Based on the Network Trust Routines

Xu Chenglei,Zhao Chenfang,Si Huiying

(Faculty of Management & Economic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subject status and uncertainty of trust scene in multi-stage trust association of public creation team clusters, taking the network trust routines as a starting point, an analysis framework of mutual trust mechanism of team clusters collaboration ability is proposed. Based on complex node trust behavior, circular interactive trust model, and extended evolutionary trust path of research on network trust routines as analysis dimensions, from the multi-agent, multi-stage and dynamic trust scenarios of multi-team collaboration and mutual tru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ability mutual trust mechanism and combs the multi-trust objects, dynamic foundation of trust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trust mechanism. With the help of the EOL model of HeXie Theme, this paper induces the theme of mutual trust of collaboration ability under multi-tea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development phase and transition phase, reciprocity of roles and ability transition. Based on this, it constructs a mutual trust mechanism that includes the cognitive trust for the start-up period, the structural trust i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he emotional trus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explains their respective connotation of management and content and function. The article broaden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network inertia, deconstructs the concep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oriented orientation of mutual trust in team clusters and expands the research ideas of mutual trust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Xie Theme discrimination. It is of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multi-team trust mechanism in complex dynamic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Network Trust Routines; Public Creation Team Clusters; Collaboration Ability; Mutual Trust Mechanism; Hexie Theme Discrimination Method

收稿日期2018-09-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06,71563024);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7FD099);昆明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KSY201508039);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项目(skpyyb201611);昆明理工大学硕博生科研项目预研计划

作者简介许成磊(1986-),男,博士,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团队管理、创新管理、复杂行为决策等;赵陈芳(1993-),女,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团队管理、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806038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2-0001-09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