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整合视角的解释

喻登科,严红玲

(南昌大学 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在新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长远发展,需要通过不断整合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两大战略资源以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构建并提升竞争优势。从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出发,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的概念框架,并以370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支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有直接正向作用,并分别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产生间接作用;组织性格可以直接,也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但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只能通过中介变量施加影响;知识资本有利于组织性格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显著。由此,提出企业组织应该整合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进行知性管理,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知识资本; 组织性格;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形成路径

0 引言

自20世纪末提出知识经济概念以来,人们日益重视劳动、资本、土地等物质资本之外的生产要素——知识。随着技术变革、创新和知识型组织战略兴起,企业竞争基础已经从传统的物质和金融资源转向无形资源;在知识驱动的经济环境中,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生存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如何形成并管理好它们的知识资本成为其竞争获胜的关键。

根据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来源于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3种战略,其中,专一化战略仅是前两者在市场细分时的具体应用。在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下,知识与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组织在粗犷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战略以外支撑其获得低成本优势的核心能力。然而,随着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兴起,一些高技术密集、行业领先的企业组织却被一些“另辟蹊径”的新兴企业替代,如诺基亚在手机行业的领导者地位被苹果替代。这些事实预示着,差异化战略对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组织谋求竞争优势变得更加重要。根据当前对新经济企业的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具有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的企业组织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途径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寻求产品提供方式或渠道的差异化,而较少实现产品本身的异质性。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特立独行”,拥有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且能被客户感知的性格特质,从而吸引和稳定具有个性化需求的顾客群体,占据市场和赢得暂时性竞争优势。在此,将这种嵌于企业内部并催生差异化行为的特质,称为组织性格。在已有研究中,有着“组织性格决定组织命运”的结论性观点。

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有着区别: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独特技能与智力,是组织的内蕴力量;而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的优势,是组织实力的外在表现。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不一定获得了竞争优势,但企业组织要谋求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必然依赖于核心竞争力的支持。

那么,知识资本、组织性格、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四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作用关系?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Resnick[1]提出,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竞争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组织性格是企业差异化竞争力的来源,这两种竞争力都可以支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参考上述观点,再结合当前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本文引入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中间变量,讨论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对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作用,观测四者的作用机理与路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知识资本、组织性格、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整合到同一研究框架下进行讨论,为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协同治理的思想理念提供逻辑支撑。2015年,作者所在研究团队提出了将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相融合的知性管理理论[2],本文正是依托该理论开展的扩展性研究,以为该理论核心观点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回顾

知识资本是指企业内部各种以知识形态表现的资本资源,包括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诀窍经验等。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Garbraith[3]首次提出“知识资本”概念,将知识资本界定为知识活动,是一种动态资本。发展至今,知识资本理论已有二元论、三元论和多元论之说。二元论的代表是Edvinsson等[4]提出的H-S结构理论,其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三元论的代表有Stewart[5]提出的H-S-C理论,认为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Edvinsson等[6]提出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资本理论等。多元论的代表为英国学者Brooking[7]提出的M-K-H-O理论,其将知识资本分解为市场资本、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和基础结构四部分。

组织性格是指企业独有的特性,是企业形成差异化战略的主要来源。组织性格的概念最早来自个体人格与品牌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是指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一个好的品牌可以类比于人类个体,应该是一个创新的、令人兴奋或真诚的人。组织性格理论发展至今,虽然研究成果比较少,但基本形成了3种界线比较清晰的观点,它们的理论基础分别来自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与组织心理学。基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同一组织内的个体通常比来自不同组织的个体具有更相似的人格特征,基于该观察,他们认为组织性格的本质是员工性格,如果把组织比喻成人类个体,那么组织也可以人格化。如Slaughter等[8]提出,人格化后的组织特质与行为倾向可以统称为组织性格,组织性格的构成维度包括团结、创新、权威、模仿、风度等方面;郭士伊[9]认为组织性格是群体性格的涌现,是一个组织内不同个体共有的性格特征,反映了个体在组织中的同质化现象。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组织本身并不具有性格,只在个体观察时才显露出来,因此组织性格事实上是人类个体在观察时为了区分不同组织而被赋予的特质标签。如Davies[10]开发的组织性格量表,通过观察客户、员工、品牌等,识别潜在组织特征,并将其命名为“组织性格”。根据他的定义,组织性格是“利益相关者用人类特征来表达、观察和区别不同组织的视角维度”,其内容包括宜人性、进取心、能力、魅力、无情5个方面。基于组织心理学的研究直接把组织当成一个有机体,认为组织既与人类个体相像,有心理模式和行为特质,同时,又与人类个体不同,测量人格心理的维度与量表值得借鉴,却很难直接适用于测量组织性格。支持该观点的学者们致力于从组织层面提取组织性格维度,完善个体人格量表,开发组织性格测度量表。如Costa等[11]借鉴人格心理学理论中的经典 “大五人格”理论,从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5个维度开发组织性格量表;Bridges[12]将人格心理学中的MBTI理论引入组织层面,提出测量组织性格的MBTI理论,认为可以从外倾/内倾型、事实/直觉型、理性/情感型、判断/感知型等4个、维度8个准则来定义和观测组织性格类型;而Otto[13]直接从组织管理视角出发,认为组织性格应该包括诚信、声望、创新、权利4个观测维度。实际上,关于组织性格的3种观点都有其科学性,但也具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完整的组织性格应该是3种观察视角下性格的统一体,即组织性格的来源是员工个体人格上升到组织层面,变为一体化、系统性的组织性格,该组织性格又需要通过外部观察加以辨识与展现。因此,本文将组织性格界定为,“将组织人格化视为具有人格的有机体,而被利益相关者用来区分不同组织且被组织中不同个体共同拥有的特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且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它是组织中积累的学识,内蕴知识性本质。Dorothy[14]更为直接地定义核心竞争力,认为其是为企业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包括员工知识和技能、物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念4个维度。在国内,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所扩展。如郭岚等[15]将核心竞争力分为市场竞争力、管理创新能力、资本营运能力、企业资源和技术开发能力;余伟萍等[16]将之划分为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等七大要素。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扩展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体现,事实上也有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概念及边界逐渐模糊、融合的原因。

竞争优势是企业长期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行业领先态势。Poter[17]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绩效的市场表现,主要由市场环境和组织定位对环境的匹配性、适应性决定,属于竞争优势外生论观点。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与内部因素有关,认为内部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如Thomas等[18]将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归因为企业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和企业家的影响;王建华和王方华[19]将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为9种能力因素,包括经营环境、产品市场竞争力、战略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技术能力、营运能力、财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1.2 研究假设

(1)知识资本与竞争优势。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其中一种观点就是知识基础观,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隐性资源,是企业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来源。从知识基础观出发讨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与机制,目前已积累了较多研究成果。如Belghis等[20]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知识资本的人力、客户、结构3个维度证实了知识资本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积极影响;张芸等[21]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9家金融上市企业2005-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知识资本对金融企业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郭俊华[22]则从知识资本的持续性和替代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原因和机理。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知识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2)知识资本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概念自提出就已明确其本质是技术与知识。无论是机器、资源,还是技术,要发挥出最大效能,必须依赖于人脑中具有创造性的知识,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知识资本发挥作用的具象体现。慕继丰等[23]指出,企业组织内存在不同类型知识,这些知识的相互转换能实现知识增长与价值创造,进而体现为核心竞争力 ;刘丽珍和刘国伟[24]从隐性知识的6个特性出发,论证了隐性知识对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而杨林平和许健[25]通过对4个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实验型团队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对团队核心竞争力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假设:

H2:知识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3)组织性格与竞争优势。企业是由许多个体集合后形成的群体组织,个体受基因和环境影响会有不同性格表现,当众多个体性格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筛选和组合融为一体时,就形成了组织性格。无论是个体人格还是组织性格,它们都会通过作用于企业组织战略决策而对竞争优势的形成产生影响。Benjamin和Dave[26]基于“大五人格”理论,探索了员工性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间接验证了组织性格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薄秋实等[27]直接阐述了企业性格的内涵、表现形式和演化机制,并归纳总结了组织性格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由此,提出假设:

H3:组织性格对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4)组织性格与核心竞争力。品牌人格不仅为企业组织带来竞争优势,而且因为品牌固化和长期稳定的影响,由其驱动的竞争优势也具有可持续性和内化特征,此时外显的竞争优势会映射企业组织内在的竞争力。因此,品牌人格也是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梁佳等[28]对旅游行业的研究发现,形象趋同会降低竞争力,而品牌个性化有利于提升品牌认同,进而提高竞争能力。刘继青和邓薇[29]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出发,认为既然具有独特、有价值、难模仿的异质性资源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源,那么这种表征异质性的组织性格本身也应该具备塑造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薄秋实等[27]在提炼组织性格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时发现,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组织性格也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由此,提出假设:

H4:组织性格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5)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存在强关联作用。许正良和王利政[30]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本源,它通过企业文化力以及文化力作用下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塑造组织竞争优势。刘谷金和高波[31]则辩证地认为,核心竞争力可以构建、增强并且持续影响企业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不一定来源于核心竞争力。鹿盟等[32]以我国手机行业为例进行探究,发现缺乏核心技术的手机制造企业仅凭规模上的优势难以持续,只有真正培育了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Anjana[33]将核心竞争力归结为人的能力和技术能力两个维度,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取得成功。因此,提出假设:

H5: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6)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组织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员工个体人格的集合体,而员工本身又隶属于知识资本构成要素中人力资本的范畴。同时,组织性格的形成过程还会受到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在知识资本的构成维度中,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归属为市场资本。因此,从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的构成维度进行剖析,二者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在个体层面,关于思维与性格的关系已达成共识——个体知识会影响性格转变,性格也会影响个体知识获取方式和能力;在宏观层面,潘朝东[34]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性格的群体对组织、社会、国家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由此,提出假设:

H6:知识资本对组织性格存在正向促进作用。

(7)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现有知识与资源情况下为满足长远发展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其本质是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夏维力等[35]对中国制造业2002-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知识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促进作用;张滨滨和张同建[36]通过对高技术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也验证了该结论。杨慧军和杨建[37]验证了领导风格和技术创新的关系,领导风格作为组织性格的一种表现形态,意味着组织性格对技术创新也存在一定影响。更进一步,张怀民等[38]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重视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袁青燕和胡大立[39]以江西某跨国公司为例的实证分析,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由此总结,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7:技术创新能力在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7a: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资本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7b: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资本促进竞争优势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7c: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性格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7d: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性格促进竞争优势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8)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方式,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利用或对要素关系进行重构的过程。易加斌等[40]基于知识视角,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为样本,论证了知识型员工对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影响。郭韬等[41]测量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间接论证了组织性格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意义。曾涛[42]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关键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保障;孙永波[43]也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驱动力;而吴群[44]则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由此总结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8: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在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8a: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在知识资本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8b: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在知识资本促进竞争优势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8c: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在组织性格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H8d: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在组织性格促进竞争优势的路径中起显著中介作用。

综合以上假设,建构研究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概念框架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与题项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框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知识资本、组织性格、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的测量变量设计如表1所示。考虑到量表的科学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以下改造:①选择较为经典的量表,从量表中选择比较重要且符合中国情境的题项;②筛选和组合一些来自不同量表的题项,使之系统而又简明地表达需要观测的构念;③每个构念的观测变量题项控制在4-5个。

首先,借鉴知识资本三元论,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资本3个维度测度知识资本。其中,培训机制完善程度反映组织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情况,用以衡量人力资本;从组织信息化程度和制度文化两方面考虑,用企业流程信息化程度、组织制度和文化衡量结构资本;从组织现有市场资源和潜在市场资源两个层面,采用客户资源和公众基础衡量市场资本。知识资本测量题项的设计主要参考了Rossi等[45]的观点。

其次,鉴于Bridges[12]提出的测量组织性格的MBTI理论在系统性与简明性等方面的优势,非常适合于量表开发。但是,考虑到文化情境差异,不能完全照搬其量表。此外,MBTI量表专用于测量组织性格,在组织性格题项的设计上完善而周到,但不适于直接引入,否则会导致本研究量表题项庞大且内涵冗余。因此,本文借鉴Bridges[12]提出的组织性格MBTI理论框架,从外倾型、直觉型、情感型、感知型4个基准观测组织性格,但在具体题项设计上,借鉴与融合了郭士伊[9]等国内学者的观点,以更加有效地测量国内企业组织性格。

然后,从成本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5个方面衡量企业竞争优势,从市场开拓能力、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核心业务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4个方面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从价值主张模式创新、价值网络模式创新、价值实现模式创新和价值维护模式创新4个方面测量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从创新倾向、创新管理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资源能力4个方面考察组织技术创新能力。

表1 变量设计

潜在变量 观测变量 变量简称 题项培训机制完善程度X1本单位为员工制定了完善的培训机制信息化程度X2本单位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很高知识资本组织制度和文化X3本单位拥有完善的组织制度与文化客户资源X4本单位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公众基础X5本单位在社会上有着良好坚实的公众基础外倾型X6本单位总是根据客户需求和竞争者行为制定战略直觉型X7本单位善于持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组织性格情感型X8本单位对员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关怀感知型X9本单位总是充分搜索信息后再作决策价值主张模式创新X10本单位总是根据不同客户,分类制定运营策略价值网络模式创新X11本单位善于整合内外部资源,借助外部资源寻求创新发展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价值实现模式创新X12本单位善于采用新颖方式将各种合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维护模式创新X13本单位总能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创新倾向X14本单位总能迅速发现客户需求创新管理能力X15本单位为研发人员提供很优厚的待遇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X16本单位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很大创新资源能力X17本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有很多的合作创新市场开拓能力X18本单位能有效获取市场信息,善于抓住市场机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X19本单位拥有国内领先的产品生产技术核心竞争力核心业务能力X20本单位有强势发展的核心业务战略决策能力X21本单位总能做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成本控制Y1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单位成本控制得很好产品或服务质量Y2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单位产品或服务质量很好竞争优势利润率Y3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单位的利润率很高市场占有率Y4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单位产品市场份额增长很快美誉度Y5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单位有更高的美誉度

2.2 问卷设计、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在变量与题项设计的基础上,再增加6个身份题项和必要的说明文字,生成完整问卷。调查问卷主要观测知识资本、组织性格、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6个构念,对应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方式设计,用1-5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描述的同意程度,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调查问卷委托国内专业问卷调查服务机构“问卷星”进行发放,受邀对象身份不限。在问卷星通过测谎问题进行有效性识别的基础上,回收问卷530份;然后,通过阅读问卷和逻辑分析,再识别出无效问卷160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9.8%。

通过对身份题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样本来源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其中,工业行业占49.5%,服务业占30.0%;大型企业占36.8%,中型企业占37.0%,小型企业占25.1%;民营企业占51.9%,国有企业占27.3%,外资、合资企业占20.0%;3年以上工龄员工占74.6%,1~3年工龄员工占23.8%;管理岗占33.0%,制造岗占21.6%,研发岗占19.5%。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路径上的效应参数。有效问卷规模基本满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样本量要求。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运用SPSS 2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数据量较为庞大,结果略),得到以下结论:①变量数据大多服从左偏分布,分值集中在较高数值区域;②不同变量均值之间、标准差之间的差异都不是很大,异方差性问题不突出;③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多显著,但是相关性系数不是很大,说明数据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也不太突出。可以初步判断,数据适合于作进一步的路径分析。

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首先,运用SPSS 20对样本数据进行变量题项的区分效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略)表明,无论变量方差方程Levene检验的F值是否显著,其对应均值方程t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变量间有着很好的区分效度。进而,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验证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测量每个潜变量的信度——每个潜变量都有4~5个观测变量,符合信度计算的基本要求(大于等于2个题项),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知,所有构念的KMO值均大于0.70,说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各构念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均在0.8以上,且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91,说明变量具有较高信度。然后,运用AMOS 21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固定负荷法,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各变量因子载荷均大于0.5,R2也大部分也在0.5以上,组合效度CR均大于0.6且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均大于0.5,说明模型有较高的内在质量,聚敛效度高。

表2 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潜变量观测变量个数KMOCMINDFSig.Cronbach's α知识资本50.879982.912100.0000.885组织性格40.804517.21460.0000.819竞争优势50.863672.952100.0000.843核心竞争力40.797500.10960.0000.814商业模式创新能力40.801573.89060.0000.831技术创新能力40.786547.70960.0000.819

表3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变量知识资本X1X2X3X4X5组织性格X6X7X8X9商业模式创新能力X10X11X12X13载荷0.8180.8360.8640.7110.6760.8160.7270.7310.6700.8430.7370.7630.662R20.6690.6990.7400.5050.4570.6660.5290.5340.4490.7100.5440.5830.438CR0.8860.8250.839AVE0.6110.5430.567变量技术创新能力X14X15X16X17X18核心竞争力X19X20X21竞争优势Y1Y2Y3Y4X5载荷0.6900.7720.8700.6100.7010.6520.7340.8230.7030.7540.7420.7310.673R20.4810.5970.7580.3720.4910.4250.5390.6780.4940.5680.5500.5350.453CR0.8280.8170.842AVE0.5500.5300.516

3.3 路径分析

运用AMOS 21 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拟合模型,对应的模型适配指数如下:卡方自由度比CMIN/DF=1.376<3,GFI、NFI、IFI均大于0.9,RMR=0.037<0.05,RMSEA=0.032<0.05,PGFI=0.752>0.5,误差方差均大于0,各项指数都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进而,给出模型的路径系数,除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组织性格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不显著外,其它作用路径均显著。由此可知,假设H1、H2、H4、H6均通过检验,假设H3和H5未通过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都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组织性格直接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但是组织性格难以直接或者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竞争优势;知识资本对组织性格的形成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基本符合研究预期目标和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商业逻辑,具有较强可信性和启示意义。

组织性格对竞争优势形成的直接作用不显著,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选用的组织性格测量指标主要偏重于观察组织内部的性格特质,而对外化的组织性格没有着重强调,因此在组织性格与竞争优势之间需要一些中介变量作为传导工具;第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与客户对企业组织的观察都趋于理性化,他们对组织差异化的衡量不会单纯以组织性格为指标,而转向重视企业组织在知识资本积累上的差量与异质性程度。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显著,说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确实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核心竞争力不一定能直接反映为竞争优势,同时,竞争优势也不必然依赖于竞争优势,这与文献[8]中的观点一致。这也意味着,企业组织在既要生存也要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基于知识资本积累与组织性格塑造实施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关注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培育及提升,进而谋求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

根据路径分析结果进一步修正模型,删除不显著的两条路径之后重新进行路径分析。模型修正后的模型适配指数如表4所示,修正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表4和图2可知,模型修正前后,模型适配指数与路径系数的变化均不显著,但模型适配性有所提升,说明修正模型拟合状况良好,作用路径具有显著性。

表4 修正模型适配指数

适配指数CMIN/DFGFIRMRPGFINFIIFIRMSEA指数值1.3880.9250.0380.7560.9120.9740.032

图2 路径分析(修正模型)

3.4 中介效应检验

由修正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可知,知识资本可以分别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促进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组织性格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为深度验证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采用Mplus 7.4软件中的Bootstrap程序作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在样本数N=370的情境下,抽取Bootstrap样本数设置为1 000个,置信区间设置为95%,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说明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在相应路径上均显著,即假设H7和H8均通过检验。

表5 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结果

间接效应路径标准化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占总效应比重(%)95%置信区间上限下限知识资本-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0.30*0.21=0.0630.37116.9810.0160.122知识资本-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0.17*0.18=0.0318.3560.0050.076知识资本-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优势0.30*0.18=0.0540.38314.0990.0130.115知识资本-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竞争优势0.17*0.20=0.0348.8770.0070.082组织性格-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0.23*0.21=0.0480.38212.5650.0150.109组织性格-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0.28*0.18=0.05013.0890.0150.113组织性格-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优势0.23*0.18=0.0410.09742.2680.0040.105组织性格-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竞争优势0.28*0.20=0.05657.7320.0120.124

3.5 效应分析

根据修正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进一步计算得到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产生作用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综合效应(如表6所示),从而有利于判断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在企业成长中的重要性。由表6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在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路径中,间接效应(0.224)大于直接效应(0.147),说明企业组织内的知识资本相当于投入性资源,该资源要形成有效产出,需要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在内的转化过程。与之相反,在知识资本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中,直接效应(0.262)大于间接效应(0.121),说明知识资本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对外呈现并被市场与客户感知,从而为企业组织直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总体而言,知识资本对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0.383)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作用(0.371),这既暗示着知识资本在企业组织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在新经济环境中我国企业需要改变知识资本的管理理念——知识资本既是组织内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塑造企业特色文化和获得市场良好口碑的关键资源。企业组织要重视知识资本管理,重视知识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引导、提升作用,为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培育积蓄力量。

表6 3种效应分析结果

效应组织性格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综合效应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综合效应技术创新能力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综合效应核心竞争力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综合效应竞争优势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综合效应知识资本X10.287-0.2870.1370.0790.2160.2440.0650.3080.1200.1830.3030.2140.0990.313X20.294-0.2940.1400.0800.2210.2490.0660.3150.1230.1870.3100.2190.1010.320X30.301-0.3010.1450.0830.2280.2490.0680.3250.1270.1930.3200.2260.1040.331X40.249-0.2490.1190.0680.1880.2120.0560.2680.1050.1590.2640.1860.0860.272X50.238-0.2380.1130.0650.1780.2010.0530.2540.0990.1510.2500.1770.0820.259总效应0.346-0.3460.1680.0960.2640.2980.0790.3770.1470.2240.3710.2620.1210.383组织性格X6---0.228-0.2280.186-0.1860.2330.0790.312*0.0790.079X7---0.202-0.2020.165-0.1650.2070.0700.277*0.0700.070X8---0.204-0.2040.167-0.1670.2090.0710.280*0.0710.071X9---0.187-0.1870.153-0.1530.1910.0650.256*0.0650.065总效应---0.279-0.2790.228-0.2280.2850.0970.382*0.0970.097

注:-表示未做假设,*表示假设检验不显著;综合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为知识资本或组织性格作为一个整体时产生的作用效果

(2)组织性格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既可以直接产生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实现,并且直接效应(0.285)远大于间接效应(0.097)。这意味着在快速变迁的竞争环境中,很多企业组织都应转变观念,即组织性格不仅能通过塑造文化或形象帮助企业获得暂时性竞争优势,事实上它也能重塑企业组织,进而从长远上为企业组织带来绩效提升,直接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又或者说,该结论启示,企业组织与人类个体有着完全相似的发展规律。作为具有先天遗传性质的基因,组织性格从根本上决定组织命运,但是该命运最终由核心竞争力体现。此外,组织性格对竞争优势形成的促进作用完全来自间接效应,但间接效应相对较小(0.097),这预示着企业内隐性组织性格很难快速被客户感知,因此无法为竞争优势形成提供直接支持,而只能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间接实现,而这种间接促进作用又可能在系统综合作用中被稀释、弱化。

(3)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而言,知识资本的综合效应(0.371)与组织性格的综合效应(0.382)差异不大,且二者的总体效应对核心竞争力具有75.3%(=0.371+0.382)的解释力。这意味着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均是企业组织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遵循知识与性格的共轭双驱动规律,加强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的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对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知识资本的综合效应(0.383)远大于组织性格的综合效应(0.097),说明要维系企业组织的生存,对人才、技术、组织、机制、关系等知识资本进行高强度投入与有效管理是关键。

(4)就具体的知识资本要素而言,表征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培训机制的完善程度X1、信息化程度X2、组织制度和文化X3在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强于表征关系资本的客户资源X4、公众基础X5的作用,说明在企业组织内部加大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投入比强调从组织外部获得客户及公众认可更加重要。换而言之,企业组织“攘外必先安内”,提升自身能力才是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硬道理”。就组织性格要素而言,四类性格特质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作用效果基本无太大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四类性格特质都是组织发展必备的,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值得注意的是,知识资本要素均对知识资本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而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差异不大;组织性格要素主要在核心竞争力形成路径中起促进作用,而且以直接效应为主。换而言之,知识资本能够融入企业组织系统,在系统中发挥显著作用;而组织性格的功能偏于表面化和直接化,对企业组织整个系统的优化作用不如知识资本显著,但它对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强大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

(5)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均有利于提升企业组织技术创新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而且相对而言,知识资本更倾向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而组织性格更倾向于提升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但组织性格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时作用显著。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均在核心竞争力或竞争优势形成路径中起中介作用,并且知识资本能够通过组织性格的中介作用间接强化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但是这种间接强化作用相对于直接作用要偏弱一些。该结论意味着虽然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在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及竞争优势形成路径中是一种共轭双驱动机制,但二者之间是弱因果关系。总体而言,知识资本更倾向于构成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从整合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的新视角,结合新经济模式发展特色,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系统研究框架以解释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既丰富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理论,也为知性管理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通过对370份问卷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来源,知识资本既可以直接作用于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也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施以影响,而组织性格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可通过中介变量对竞争优势形成产生间接影响。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通过共轭双驱动机制促进核心竞争力及竞争优势形成,二者对核心竞争力的建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相比较而言,知识资本更倾向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形成竞争优势,而组织性格在竞争优势形成路径中完全依赖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核心竞争力形成起到较显著的直接作用。本研究结论基本与知性管理理论趋于一致,能够为知性管理提供立论性观点支持。未来,新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组织应该加强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整合,系统设计培育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管理体系。

4.2 管理启示

(1)无论是知识经济还是新经济,知识资本都是企业组织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应该加强对其知识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管理,这对于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获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不仅要加强人力资源投入与开发,更要重视优化知识型员工的学习与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在结构资本方面,需同时加强组织与文化建设以及技术平台和信息化建设,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为企业组织发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考虑加强客户关系和公众关系管理,为企业组织赢得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2)在新经济发展和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景下,企业组织差异化竞争战略的作用愈加凸显。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培育独特的组织性格为差异化竞争战略提供保障,通过组织性格塑造优化内部组织、打造外部形象,内外兼修地驱动核心竞争力提升与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在具体性格管理方面,建议企业组织借鉴MBTI理论,从组织定位、战略制定、决策方式、环境感知4个维度设计组织性格体系,并尽量引导组织性格向ISTJ型(外倾-直觉-情感-感知)发展,以保障企业组织稳重与活力兼顾、长远与当下共促发展。

(3)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整合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在追求知识资本积累和组织性格塑造的同时,做到二者融合和互促,从而以共轭双驱动方式为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创设条件。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知识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组织性格形成。因此,企业组织应充分重视二者互动关系,在系统内搭建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相互促进和反馈增益的桥梁,促进二者平衡与协同,谋求组织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组织应致力于建设特质化和高价值的管理体系,其经营管理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统一,即在“知性合一”的基础上达成具有艺术性的“知性美”。

(4)新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组织应时刻不忘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路径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努力依靠知识资本驱动技术创新、依靠组织性格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整合知识资本、组织性格、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资源与能力,搭建完善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体系。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新经济环境中企业组织创新与内涵式发展的两大核心模式,在企业组织中同时做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乃至二者融于一体,是对当下国内大中型新经济企业提出的考验。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当然,本文的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局限。如问卷调查中的题项设计尽管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但题项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更多验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在更大样本上的解释普适性,以及在不同类型企业组织中的稳健性等都需作进一步探索。此外,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实践指导的实用性,也需要从微观层面加以考察。因此,未来研究可在拓展系统架构和样本规模的基础上,作更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同时,可以尝试从案例分析的探究视角对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的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整合作用路径作出微观解释。

参考文献:

[1] RESNICK J T.Character is foundation of firm's reputation[J]. U.S.Banker, 2003,113(3): 24-26.

[2] 喻登科, 周荣, 涂国平.论“知性管理”[J].情报杂志, 2015,34(6): 200-207.

[3] GALBRAITH J K, BRYANT S H.Ambassador's journal: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Kennedy years[J].International Affairs, 1969, 46(3):630.

[4] LEIF EDVINSSON,PATRICK SULLIVAN.Developing a model for management intellectual capital[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4(4): 356-364.

[5] STEWART TA.Your company's most valuable asset:intellectual capital[J].Fortune, 1994 (10):34-42.

[6] EDVINSSON L, MALONE M S.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 power[M].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Press, 1997.

[7] 安妮·布鲁金.智力资本:应用与管理[M].赵洁平,译.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8] SLAUGHTER J E, ZICKAR M J, HIGHHOUSES, et al.Personal trait inference abou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measure and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valid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4, 89(1):85-103.

[9] 郭士伊, 席酉民, 郎淳刚.组织性格:个体在组织中的同质化现象[J].组织理论, 2008,20(1): 17-25.

[10] DAVIES G,CHUN R,VDS RUI, et al.A corporate character scale to assess employee and customer views of organization reputation[J].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2004, 7(2):125-146.

[11] COSTA P T, MCCRAE R R.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1):5-13.

[12] BRIDGES W.The character of organizations : using personality type in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M].California: Davies-Black Publishing, 2000.

[13] OTTO P E, NICK CHATER, HENRY STOTT.How people perceive companie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s fundamentals[C].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Mahwah, 2006: 1905-1909.

[14] LEONARD-BARTON D.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13, 111-125.

[15] 郭岚, 张祥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 2007, 25(1): 132-137.

[16] 余伟萍, 陈维政, 任佩瑜.中国企业核心竟争力要素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 2003 (5): 82-89.

[17]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18] TWY MAN,LAU T,CHAN KF.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 17(2): 123-142.

[19] 王建华, 王方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软科学, 2002, 16(3): 63-66.

[20] BELGHIS BAVARSAD, FARAJALLAH RAHIMI, AZIN KAYEDIAN.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 adaptive study on public and private banks[J].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4):200-210.

[21] 张芸, 胡汉辉.我国金融行业知识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度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2): 86-88.

[22] 郭俊华.知识资本竞争优势的特性分析[J].软科学, 2004, 18(1): 78-80.

[23] 慕继丰, 张炜, 陈方丽.企业知识的性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 2002(20): 16-21.

[24] 刘丽珍, 刘国伟.隐性知识与核心竞争力[J].管理观察, 2007(2): 50-51.

[25] 杨林平, 许健.智力资本理论观念下的科研团队核心竞争力研究[J].管理评论, 2014, 26(6): 135-142.

[26] BENJAMIN SCHNEIDER, DAVE BARTRAM.Aggregate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7 (2): 461-480.

[27] 薄秋实, 喻登科, 姜睿清.企业性格内涵、表现形式与演化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8): 67-73.

[28] 梁佳, 吕兴洋, 曲颖.形象趋同与个性趋异:资源同质目的地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J].人文地理, 2016(5): 113-118.

[29] 刘继青, 邓薇.大学个性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8): 30-32.

[30] 许正良,王利政.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析——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5): 99-106.

[31] 刘谷金, 高波.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三者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51(7):6-9.

[32] 鹿盟, 霍国庆, 申爱华.资源、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 我国手机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07, 29(2): 38-41.

[33] ANJANA KAK.Empirically tes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e compete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a study of medium size firms in Ind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Busi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2008, 3(1): 31-47.

[34] 潘朝东.知识经济与创造性性格[J].社会, 2000(5): 38-40.

[35] 夏维力, 陈晨, 姜继娇.中国制造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知识资本测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进步管理, 2009, 30(2): 78-83.

[36] 张滨滨, 张同建.组织公平、知识资本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数据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15): 130-135.

[37] 杨慧军, 杨建君.领导风格、组织承诺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进步管理, 2016, 37(1): 152-161.

[38] 张怀民, 汤萱, 王卉珏.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价值链[J].科技管理研究, 2002, 22(6): 41-42.

[39] 袁青燕, 胡大立.价值网中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J].求索, 2013(10): 38-40.

[40] 易加斌, 谢冬梅, 高金微.高新技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知识视角[J].科研管理, 2015, 36(2): 50-59.

[41] 郭韬, 吴叶, 刘洪德.企业家背景特征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5):86-91.

[42] 曾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种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体制改革, 2006(2): 70-73.

[43] 孙永波.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11(7): 182-183.

[44] 吴群.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 2012(9): 79-82.

[45] ROSSI C,CRICELLI L,GRIMALDI M,et al.The strategic assess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ssets: an application within terradue SRL[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5): 1598-1603.

The Forming Paths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Integrative Explanation from Perspectives of Knowledge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

Yu Dengke, Yan Hong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conomy, enterprises must constantly integrate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 which are two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 to cultivate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so as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perspectives of knowledge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orming paths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introdu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as mediation variables. Furthermore,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by using SEM method based on 37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data. Results show that knowledge capital has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lso has indirect effect mediat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organization character has direct and in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core competitiveness, but only has indirect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the two intermediary variables; knowledge capital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character, however,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refore, an insightful suggestion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integrat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haracter management to implement intellectual management for better pursu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raised.

Key Words:Knowledge Capital;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 Core 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ming Path

收稿日期2018-06-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63027)

作者简介喻登科(1985-),男,江西宜春人,博士,南昌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严红玲(1995-),女,江西抚州人,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804038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1-0122-10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