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刘小龙,许 岩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基于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及相关文献,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协调能力4个方面评价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先进性,并选取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对珠江西岸及所选对比城市装备制造业进行实证研究,结合珠江西岸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调研结果,提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与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先进性评价

0 引言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为中国所独有,其既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先进装备制造业”则是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中国化概念,学术界对于先进装备造业内涵尚未给出明确界定。秦世俊[1]、黄烨菁[2]、李绍东等[3]从不同角度对先进装备制造业进行了定义。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评价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性。龚唯平、薛白等[4]基于先进制造业系统结构体系设计了相关指标体系;郭巍、林汉川等[5]从影响先进制造业的相关因素入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张丹宁、唐晓华[6]构建了包括经济高效性、技术前沿性、组织管理科学性、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和产业安全保障性在内的指标体系;徐建中、谢晶[7]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经济、科技、能源、环境、社会5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张保胜[8]基于发达国家先进制造基地发展报告构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先进性评价指标,从总量排名和先进性排名两个方面描绘了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空间网络分布趋势。

当前,学术界对适用于各省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性评价的研究较少。就文献来看,郭巍、林汉川[9]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先进性程度进行了评价;杨旭[10]对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性水平进行了评价,而针对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研究多集中在政策建议与策略分析方面。因此,本文基于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对广州、珠三角、西翼各地区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提出珠江西岸制造产业带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1 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评价

1.1 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珠江西岸已经成为广东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且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水平较高、优势产品地位突出、集聚发展态势明显的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 579.86亿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约2 624.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1%,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传统优势装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也在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与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先进地区相比,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骨干企业较少、产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广东省结合珠江西岸产业发展基础,规划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差异化的沿江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推动珠江西岸形成以大型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龙头、中小企业和配套产品为基础、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发达的先进装备制造发展格局[11]

在珠江西岸发展过程中,广州作为龙头发挥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在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

表1广东省各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经济区域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广州4073.354008.383945.184446.934364.66珠三角19079.9517976.1818639.7121446.6522583.28东翼1302.911362.81623.172001.332196.51西翼1075.261168.541350.431741.871902.15山区1530.21155.781107.491350.171506.75

如表1所示,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1.2 先进性评价指标

2016年2月,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该规划坚持以创新驱动为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提出了2020年和2025年制造强市建设主要指标,如表2所示。

表22020年和2025年制造强市建设指标

类别指标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规模以上工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质量效益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结构优化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数量(家)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

基于先进装备制造业内涵和特征,本文在参考文献[12-13]的基础上,结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概况及《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制造强市建设指标,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协调能力4个方面构建适用于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的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其中,经济创造能力指标是产业规模的直观体现,科技创新能力可考察先进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情况,环境保护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吸收劳动力的水平。

表3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评价指标

总指标主指标子指标 工业总产值B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B12经济创造能力B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B1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B14进出口总额B15工业企业R&D经费B21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先进性A科技创新能力B2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B22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B23工业废水排放总量B31环境保护能力B3工业废气排放总量B32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B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B41社会协调能力B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平均人数B42

1.3 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量化计算

本文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6)中工业、能源、教育和科技等目录下的明细指标,对上述评价指标抽取相关数据。为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采用最大最小法标准化。根据指标与先进性的相关关系,当指标数值越大、代表的先进性水平越高时,计算公式为式(1);当指标数值越小、代表的先进性水平越低时,计算公式为式(2),具体如下:

(1)

(2)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无量纲化的珠江西岸6市各子指标进行分析,分别得出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协调能力4个主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如表4所示。

表4四大类指标综合得分

区域经济创造能力B1科技创新能力B2环境保护能力B3社会协调能力B4珠海0.2750.2480.6490.157佛山1.0391.0080.0201.016中山0.2760.3661.0700.341江门0.1400.1730.4850.126阳江0.0000.0000.8590.000肇庆0.1160.0830.7300.105

本文将表4绘制成折线图(见图1),分析可得,佛山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得分具有明显优势,但环境保护能力得分在6市中最低;中山环境保护能力得分最高,而其它3项能力得分均与佛山存在一定差距;珠海、肇庆、江门4项能力得分在珠江西岸6市中基本处于中等水平;阳江虽然环保能力得分较高,位居第二位,但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得分均最低,落后于其它5市。

再对4个主指标综合得分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取值为0.74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中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整体呈正态分布,适合进一步分析。在变量共同度中,除“环境保护能力B3”为70%外,其余均在95%以上,说明提取的公因子对各变量解释能力较好。只有一个公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方差贡献率为90.346%。由此可见,此公因子几乎涵盖了原变量的全部信息,已足够替代原有变量。

图1四大类指标综合得分

2 广深莞与珠江西岸先进性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找到珠江西岸各市与珠江东岸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差距,本文对广州、深圳、东莞装备制造业先进性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2.1 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

借助上述珠江西岸先进性指标数据对4个主指标综合得分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程度评价值,见表5。其中,先进性总指标得分表达式为:

A=0.275*B1+0.272*B2+

0.232*B3+0.271*B4

(3)

可以看出,在2015年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佛山先进性水平最高,明显领先于珠江西岸其它各市,肇庆、阳江先进性水平较低。为了更好地理解综合得分的含义,便于对比分析,本文借鉴相关程度标准,按照0.3、0.5和0.8三个临界点,将先进水平综合得分分为4个档次,综合得分在0.3以下的为第四档次,0.3~0.5之间为第三档次,0.5~0.8为第二档次,0.8以上为第一档次。其中,佛山处于第一档次,中山处于第二档次,珠海处于第三档次,肇庆、江门和阳江处于第四档次。

表5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先进性评价得分

排名地区综合得分先进性水平1佛山0.840第一档次2中山0.516第二档次3珠海0.336第三档次4肇庆0.252第四档次5江门0.232第四档次6阳江0.199第四档次

2.2 广深莞与珠江西岸先进性对比

本文将广州、深圳、东莞加入先进性综合得分排序(见表6),其4项能力评价得分如图2所示。从图中分析可得,深圳4项能力得分均处于最高位置,佛山、广州、中山其次,而珠海、肇庆、江门、阳江处于较为明显的落后位置。

表6广东省9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性评价得分

排名地区综合得分先进性水平1深圳1.099第一档次2佛山0.588第二档次3广州0.552第二档次4东莞0.372第三档次5中山0.257第四档次6珠海0.196第四档次7肇庆0.141第四档次8江门0.135第四档次9阳江0.117第四档次

按照划分标准,深圳处于十分先进水平,佛山、广州处于先进水平,而中山、珠海、肇庆、江门、阳江水平较低。可见,与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相比,珠江西岸各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依赖和借助于珠江东岸,特别是广州的龙头带动作用。

2.3 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先进性发展瓶颈

上述装备制造业产业先进性评价是从宏观角度和数据收集便利性出发进行的量化评价,落实到装备制造业具体企业,智能制造是体现装备制造企业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为揭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困境,本文针对佛山、江门、珠海部分企业进行智能制造实地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珠江西岸7市一区基础条件不同,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如科达机电、大洋电机等经过长期信息化建设,在人才、观念、技术基础、管理文化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基础,而有些企业基础则比较薄弱,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较差。各地政府对推动装备制造业的理解、认识和政策措施也相差较大。总体来讲,目前,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图2四大类指标综合得分(含广州)

(1)举措不够具体、力度不够大。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规划中,只强调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在该板块中提出一些区域要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企业智能化装备水平。与其它类型装备并列,文本仅仅以“智能化”字眼出现,文中虽然提出“培育50家以上智能制造骨干企业”,但并未将其作为珠江西岸整体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对待,也未出台具体智能制造发展思路及措施等,反映出宏观政策层面对发展智能制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另外,近两年珠江西岸装备产业带建设实践中,产业先进性也只是表现为少数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自发行为。虽然很多地市经费使用离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但在智能制造方面投入较少、进步不大,普遍存在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发展智能制造认识不到位、政策措施不具体等问题。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及国内潍柴动力、陕鼓动力等积极尝试发展智能制造的形势下,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在发展智能制造方面存在力度不大、发展成效不佳等问题。

(2)智能制造基础较差、行动路径不清晰。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很多制造业还处于较低工业化进程,自动化水平和程度还很低,处于工业1.0、2.0、3.0不同阶段。因此,珠江西岸实现智能制造转型虽然不具备像西门子巴伐利亚州安贝格工厂那样,从现代工业体系健全的工业3.0自动化阶段自然跃迁到4.0智能制造阶段的基础和条件,但也不能按照传统工业化步伐缓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信息技术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环顾世界工业发展史,借第三次工业革命契机发展起来的中国制造业当今面临的跨越式智能制造转型问题没有照搬的方法或经验可用。因此,政府、研究部门和企业、行业应共同努力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广东特色的智能制造转型方法和策略,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制造业转型期的一个重任,是由制造大国逐步发展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关系到中国能否成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尚面临企业智能化转型信心不足、路径不清晰等问题,成效甚微,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3)智能制造社会化氛围尚未形成。推广智能制造模式除企业自身建立智能工厂外,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企业及相关生态系统智能化水平也至关重要。本文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配套环境较差、政府引导不力,导致目前无法形成整体智能生产链。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配套企业主要来自国内上下游企业,其智能化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智能制造模式推广。

另外,公共IT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环境和制度等都并非企业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如用于公共通信的工业互联网标准、安全机制、存储与共享机制等的建立,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化资源整合、市场机制完善等共同发挥作用。目前,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在建设智能制造公共基础设施、引导资源整合、构建智能制造发展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力度不够,单靠企业和行业按照自由市场规律发展智能制造业,无法实现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跨越式智能化转型战略目标。

3 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珠江西岸发展不能脱离珠江东岸和广州的支持,其装备制造产业带先进性布局需要装备制造企业及配套企业、市场和政府三位一体发挥各自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成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社会经济效益好的国际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区域之一。本文提出珠江西岸制造产业带先进性转型升级任务框架,如图3所示。

图3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先进性转型升级任务框架

图3中,在市场运行机制牵引下,首先,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企业需要建立产品自主创新研发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国际品牌,推行智能生产、智能管理和智能工厂,由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实施客户全程参与的客户化定制制造模式及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绿色制造模式。其次,珠江西岸还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内装备产业需要,与装备制造业构成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能力强、集聚度高的产业集群。再次,还应充分发挥广州市政府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中的引导作用。

3.1 珠江西岸发展对策

在政府引导方面,珠江西岸可以联合广州市政府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主要对策如下:

(1)营造环境、提升区域内产业及相关部门认识水平。通过资金引导、资源整合、专项设立等措施,组织资源对区域内产业相关机构及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氛围和环境,提高区域内产业相关机构人员素质,普及相关知识,为产业企业智能转型奠定基础。

(2)汇聚资源、构建区域产业智能化转型服务体系。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新时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难以驾驭和把控,珠江西岸相关产业智能化基础薄弱,高端人才匮乏。因此,广州及珠江东岸相关政府部门应联动起来,引导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通过良好的运作机制,建立起本地化高端咨询服务体系,在区域产业智能化产业升级过程中,为政府和产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进一步实现珠江西岸装备制造的先进性任务蓝图。

(3)建立区域一体化服务与监管体系。借助广州成熟的行业协会、学会等力量进行服务外包,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导建立统一政策、统一监管、统一标准的区域统一市场,培育环保、质量、品牌等公平竞争与合作的市场环境,构建市场开放、资源汇集的区域内各市区协调发展、珠三角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创业的广州和珠江西岸一体化区域发展环境。

(4)建设信息化基础及应用公共平台,形成一体化运作机制。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相关信息化基础共享资源整合平台、社会化统一共享信息化基础设施、行业监管与服务平台等建设为载体,在不干涉企业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建立区域一体化产业带联动机制、统一运作管理机制,打破传统行业壁垒,理顺不同市区、不同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和管理关系,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铺平道路。

(5)引导推进、布局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产业全面先进智能化转型。通过项目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产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探索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道路,通过树立产业标杆、典型示范等措施,辐射带动区域内行业企业实现全面智能化转型升级。

3.2 珠江西岸发展政策建议

针对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从产业先进性出发提出优先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考虑到阶段性特征和可操作性因素,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促进珠江西岸装备产业带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智能化、先进性转型,进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1)政府引导建立社会化企业/产业智能制造咨询服务平台。当前,全球范围内对智能制造工业革命的认识尚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广东省有必要整合国内外智能制造研究部门、咨询服务部门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资源,引导建立服务于广东省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社会化企业/产业咨询服务平台,进而解决珠江西岸装备产业带智能制造发展认识和路径问题。主要任务包括:①对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智能制造发展开展概念普及、原理讲解、观念转变等活动,解决认识和观念问题;②服务于珠江西岸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共同研究制定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不同产业、不同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谋划建立社会化智能制造支撑体系;③解决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智能制造专门高端人才缺乏瓶颈问题,通过平台运作实现两个IT(Information Technology,Industrial Technology )行业高端人才的紧密交流和对话,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培养与输送高端人才。

(2)培育良好的适合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智能制造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培育产业发展环境靠工业化演变,通过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另一方面,区域和政府的正确引导、资源投入可以加快产业发展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后者尤其适合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现状,该项工作主要包括:①整合国内外及广州、深圳、珠江东岸的智能制造资源,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建立智能制造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企业提供社会化云计算、云存储、网络信息安全、共享网络化智能制造及管理资源等公共服务;②整合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资源,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机构的带头作用,打通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企业互联互通宽带网络,统一共享通信协议、接口和标准等;③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建立珠江西岸产业带装备制造企业统一共享的网络化社会监管平台。通过政府补贴等措施建立企业碳排放、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数据采集及网络化实时监控体制机制,通过互联网手段引领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信息监督手段建立珠江西岸装备产业带知识产权保护与惩处体制机制,以及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假冒伪劣产品、产品质量问题信息公开、惩处体制机制。

(3)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和鼓励珠江西岸装备产业带产业链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产业链企业智能制造基础和能力提升是实施珠江西岸装备产业带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政府有必要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该项工作快速发展,进而提升产业链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水平和能力。具体任务包括:①以技改、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以及物联网普及与各类信息系统集成、深化应用等水平;②以专项、示范工程等形式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智能物流、智能楼宇等智能工厂智能化改造工程;③以供应链金融、示范工程等形式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链协同智能制造模式等。

参考文献:

[1] 秦世俊.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J].华东科技,2004(12):16-18.

[2] 黄烨菁.何为“先进制造业”——对一个模糊概念的学术梳理[J].学术月刊,2010(7):87-93.

[3] 李绍东,和军.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6):62-65.

[4] 龚唯平,薛白,董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J].产经评论,2010(2):34-42.

[5] 郭巍,林汉川,付子墨.我国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2):125-129.

[6] 张丹宁,唐晓华.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性”发展水平研究——基于系统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1,10(1):87-103.

[7] 徐建中,谢晶.基于属性视角的我国制造业先进性的判断与测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5):53-60.

[8] 张保胜.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性评价及其分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15(3):47-50.

[9] 郭巍,林汉川.北京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行业评析与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103-109.

[10] 杨旭.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性评价[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5: 1-5.

[11] 佚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粤府办[2015]5号[R].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4):5-6.

[12] 常建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1):97-99.

[13] 高凯,王卫红.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创新发展问题透视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7(5): 15-20.

TheAdvancedStatus,ProblemsandPolicySuggestionsofEquipmentManufacturingIndustryintheWestCoastofthePearlRiver

Liu Xiaolong,Xu Ya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made in Guangzhou 2025 and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advanced natur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pearl river,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ability in economic cre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coordination etc. and select the 2015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selected city.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 the pearl river west coast,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he Advanced Evaluation

DOI10.6049/kjjbydc.201708046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09-0048-06

收稿日期2017-10-1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79005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6GZYB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5ZZ060)

作者简介刘小龙(1977-),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数据分析;许岩(1993-),女,河南郑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制造信息系统。本文通讯作者:许岩。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