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开放式创新平台用户行为研究
——以美创为例

王婷婷,贺 珂,王凯平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用户创新的不断发展,开放式创新平台越来越多地被企业用于收集用户创意。但目前,国内开放式创新平台实施状况并不理想,相关领域研究也存在空白。以美创平台为例,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采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对美创平台现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平台认知性资本和结构性资本,并根据不同用户在交互过程中展现的特征(发布的创意数、对其他用户的评论数以及收到的评论数)对其进行分类。根据研究结果,将美创平台所有用户分成6类,并对美创平台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用户激励措施及管理策略。最后,对未来用户互动动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平台;社会资本理论;社交网络分析;用户行为研究;企业创新管理

0 引言

传统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来自于内部创新团队与员工,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对用户需求的正确理解,进而生产和销售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在该模式下,用户被动地消费和使用产品,而很少去改变和修正产品。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用户需求不再局限于产品消费与使用,他们也会对产品进行跟踪、适应以及修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专有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用户创新[1]。实践表明,企业仅依靠自身创新已经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只有转变封闭式创新思想,积极搜索、识别、获取和利用一切内外部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环境。这与Chesbrough[2]提出的开放式创新观点相一致:企业创新不再只是企业内部创新者的任务,而是越来越多地依靠外部用户提供创意。但大量独立且分散的个体用户之间缺乏沟通,容易导致创新冗余,且创新效率与质量不佳,给企业对大量分散用户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开放式创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OIP)。许多企业基于互联网构建OIP,聚集全球用户提交的关于产品、服务、流程等方面创意,大量用户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不仅可以分享创意知识,还可以与其他用户沟通交流,对其它创意提出意见与建议,有效地提高了创新质量与效率。同时,OIP中创意与企业产品创新息息相关,包括新产品概念、解决方案和使用感受等,贯穿企业产品创新全过程,企业可直接从平台中选取好的创意融入自身创新开发中,从而改善企业自身产品、服务、流程等[3]。将OIP融入企业创新过程,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OIP已被众多企业所采用,如戴尔(Idea Storm)、星巴克(My Starbucks)、海尔(众创意)、美的(美创)等。

OIP可以广泛、快速地聚集大量创意,以戴尔Ideastorm为例,从2009年创建至今,该平台已有超过25 000条创意被提交,即使是创建仅一年的美创平台,也有近千条创意被提交。为快速筛选有价值的创意,OIP大多采用用户投票机制:用户投票、点赞数量多的创意更容易被企业关注进而被采纳[5]。这种评价机制可能受社交因素影响。有研究发现,以Ideastorm为例的OIP存在复杂网络,其平台用户具有小世界、集聚性特征,在网络中存在高影响力、多派系的关键人物[6]。这表明,在OIP中,社交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用户提交的创意可能更容易获得点赞,用户在OIP上提交创意并进行知识分享的行为具有社交特点,社会资本的多寡有可能影响平台用户行为。因此,对OIP用户行为的研究可以从平台社会资本入手,探究OIP社会资本与用户在创新平台分享创意、与其他用户交流沟通等行为之间的关联。从社会资本角度理解用户创新行为,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理解基于不同社会资本的用户行为差异,为企业更好地管理OIP用户提出建议。

本文以我国OIP——美创为例,从社会资本视角对该平台用户行为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平台网络结构、平台演化过程及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在此基础上,对平台用户类型进行识别,找出关键用户,同时对美创平台用户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建立用户激励机制,促进平台进一步发展,以期为我国其它企业建立和管理OIP提供指导。

1 文献综述

1.1 开放式创新平台用户行为

Von Hippel[7]将OIP定义为由一个个节点构成的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个体用户与相关企业,节点间通过信息传递和转换进行交互行为,以面对面、电子网络或者其它方式进行沟通。目前,OIP用户研究主要包括平台用户参与动机[8]、行为特征[9]和用户分类[10]等。

在用户参与意愿及行为特征方面,Li等[11]基于 Zwass 的价值共创理论,对戴尔平台建立了分类模型并进行深入挖掘,得出平台是否回应用户创意以及回应速度对用户持续参与有显著影响。Bayus[12]发现,戴尔平台用户是否持续参与受过去参与程度的影响。Miia等[13]研究发现,影响用户在平台进行创意共享的关键因素为社会效益和学习效益,用户对企业的认同也会影响其创意分享意愿。Chan等[14]通过分析Dell平台4年的数据发现,其他用户以及平台对用户创意的反馈都会影响用户参与意愿,但是受用户过去参与程度的调节。

在用户分类方面,Martínez[15]利用演化计算技术对用户进行了分类,通过收集 IdeaStorm平台用户特征信息,区分用户中的创新者和非创新者。Huang等[16]将 Dell 平台用户按潜力高低进行划分,并认为随时间的推移,高潜力用户在平台中的活跃度保持不变而低潜力用户的活跃度则会降低。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OIP进行了研究。詹湘东[17]提出了4个基于终端用户和创新过程的控制模式,建立了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领先用户模式,对优化组织创新流程具有关键作用。王莉[18]研究了虚拟用户参与平台行为,对传统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方式进行了深入对比和评价。秦敏[19]研究企业用户社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深入分析了用户贡献行为影响因素。

1.2 社会资本理论与用户创新

知识共享时代,开放式创新不再局限于个体。因此,组织与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信息共享变得更加重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为创新研究提供了新视角。Yu[20]证实了社会资本能够显著影响企业创新能力。Camps与Marques[21]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影响,证明了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和多维性。姚伟[22]试图探索社会网络的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如何影响知识创新,结果表明,密集型网络中的知识类型趋向于同质性,而松散型网络中的知识类型趋向于异质性,并针对不同类型网络结构提出开放式知识创新策略。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研究OIP社会资本与用户行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把握用户行为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加强OIP用户管理并提升OIP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林南[23]的社会资本理论(见图1),认为用户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社会资本的多寡,进而决定了其所获得回报的多寡,即平台用户之间的交互程度决定了平台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越多的用户在平台中的地位越重要,对平台创新作用越大。借鉴Uphoff[24]对社会资本的分类,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社会资本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结构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组织和网络等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另一类是文化社会资本或者认知社会资本,主要指规范、价值、态度、信仰、信任、互惠等心理过程。

图1 社会资本理论模型

2 研究方法及过程

现有关于开放性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以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星巴克、戴尔等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些成果能否对我国企业OIP建设与管理起借鉴作用有待商榷。目前我国企业构建OIP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少数企业构建了自己的创新平台,且平台发展较为缓慢。美创平台较为完善,发展势头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OIP现状。因此,本文选择美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爬取软件对平台上所有创意及用户信息进行爬取,数据可靠。

美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是2015年9月由美的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一个全球企业和个人开放式创新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发布新创意,参与产品众创。此外,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其他用户提交的创意,对喜欢的创意可以点赞、收藏与评论。截至2016年4月10日,在美创平台上进行交互的用户有284位,其中224名用户提交了954条创意,创意用户评论数为1 837条,最终被企业采纳并投入研究生产的创意目前只有4条。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美创平台仍处于起步阶段,平台用户关注量较少,大多数平台用户只是为了提交创意,且创意被采纳率很低。

本文依据Lerman[25]对社交网络平台用户投票等行为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界定,结合林南以及Uphoff的研究成果,将反映态度、价值的资本作为认知性资本,体现为平台用户创意的点赞数、收藏数和被浏览量;将因联系、结构产生的资本作为结构性资本,体现为平台用户之间的评论与互动。其中,平台认知性资本可由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平台结构性资本使用UCINET 6软件对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得出。将初步处理的数据导入,可以得到一个社交网络的基本数据统计,包括网络密度、出度、入度等。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绘制出不同时期的网络结构图。最后,根据适当的指标得出用户具体分类,并抽取每个类别中的典型用户作为中心节点,通过UCINET6绘制出其在网络中的关系图,以便进行更加直观的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美创平台认知性资本

认知性资本主要体现其他用户对创意的认同等态度方面。其他用户在平台进行浏览时,只有对某一创意感兴趣时才会点击浏览,在赞同和喜欢该创意时才会对其进行点赞和收藏。因此,本文将收藏数、浏览量和点赞数作为用户态度、价值的象征,反映平台认知性资本,其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平台认知性资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收藏数浏览量点赞数平均0.080797284.8940002.677859标准误差0.01011329.2866400.103016中位数0.00000042.0000002.000000众数0.00000016.0000001.000000标准差0.312180904.0990003.180181方差0.097457817395.10000010.113550峰度17.97420067.34640027.946680偏度4.1521327.1756144.424360区域2.00000012111.00000035.000000最小值0.0000005.0000000.000000最大值2.00000012116.00000035.000000

由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用户对创意仅浏览,很少对创意进行收藏以便后续跟踪,且不同创意的浏览量差别很大。同时,平台上大多数创意只得到了少量用户点赞,很少有创意能够得到用户普遍认可。该现象可以从图2更直接地观测到,大量数据都集中在0处,只有少量数据零散分布在较高值处。这说明目前美创平台的认知性资本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2 美创平台结构性资本

结构性资本主要产生于平台用户间的联系与网络结构,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平台网络结构以及平台用户的交互行为。在社会网络分析中,每个被分析的用户都代表一个网络节点,当一个用户对平台上另一个用户的创意进行评论时,这两个用户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用户间的关系是定向的,由评论者指向被评论者。社交网络基本数据特征包括用户规模,即网络中的节点数量。通过对平台所有数据进行抓取得到284个用户、1 837条评论,分别代表社会网络中的节点与总边数(见表2)。此外,总体网络密度(实际观测到的用户关系数量和理论上存在的所有关系数量之间的比值)为衡量用户之间的联系程度提供了一个指标。网络密度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尽管美创平台总体网络密度为0.94%,但是单独看平台网络密度是毫无价值的,只有比较不同类型平台的网络密度值才具有更大意义。

表2 美创平台总体网络指标

单向边双向边总边数自身回路节点数总体网络密度12106271837402840.0094

图2可视化地展现了美创平台从建立阶段到发展阶段的变化:平台用户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用户间交互行为越来越频繁,用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创平台渐渐被大众所了解,使美创平台结构资本随着平台的完善不断增加。

图2 美创平台网络结构演化(分别截至2015年10月1日2016年1月10日2016年4月10日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通过对美创平台社交网络总体结构探索发现,某些用户在网络中的关系强度比其他用户大。从总体网络图中看出,部分节点是很多关系产生的源点,而部分只是分散节点。这表明,平台某些用户发布的创意可以吸引起其他用户关注,从而产生更多交互活动,且不同用户对于平台的交互作用也不同。在随机产生的社交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产生联系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然而,在大部分现实的社交网络中,往往少数节点更能够激发交互行为,这些节点就构成了平台关键用户。关键用户在创新平台中是指那些可以对平台发展作出贡献的用户。找出这些关键用户并对其进行激励,从而促进平台交互、增加结构性资本,使平台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用户个体层面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用户在网络中的入度(用户接受评论的数量,即在网络中指向该节点数量)、出度(对其他用户的评论数,即在网络中该节点指向其他节点数量)以及该用户发布的创意数。基于上述3个指标,本文对收集到的美创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入度中值是0,说明该平台中很多用户都没有收到过其他用户的评论。相较于创意数量标准差,入度和出度的标准差要大得多,说明用户之间接受和提交评论的数量差距很大。此外,创意数量中值也是0,说明大量平台用户都没有通过提交创意为平台作贡献,而只是通过提交评论进行社区交互行为。

表3 测试指标(创意数量入度和出度)描述性统计

创意数量入度出度均值1.278206.468306.46830中值0.000000.000000.00000标准差4.7477121.4363025.91292方差22.54100459.51500671.48000偏度7.108006.169006.76600偏度的标准误0.145000.145000.14500峰度63.8380050.0860051.23700峰度的标准误0.288000.288000.28800极小值0.000000.000000.00000极大值54.00000232.00000242.00000

然而,这些指标的描述性分析只能说明用户对平台的贡献存在差异,并不能明确找出关键用户。美创平台以收集突破性创意为目的,因此对其分析不能仅仅关注参与者的交互行为,还要考虑用户发布的创意内容。综上所述,本文拟对美创平台用户进行不同角色分类,主要依据用户发布的创意、出度、入度3个指标[26](见表4)。现有研究表明,上述指标是衡量一个社交网络中个体重要性的有效数据,既可以看出该用户在社区中的活跃度,还能知道其在社交网络中所处的中心位置。

基于上述3个指标,本文最终得到了美创平台6类用户,他们在社交网络中有不同的责任,对于平台建设也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用户只要在上述3个指标中任意一项处于较高的水平就能被看作是关键用户(在对应的指标中处于前1.5%的位置)。图3展示了这些关键用户在社交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分布情况。

图3 美创平台关键用户网络分布

表4 用户角色分类

角色提交的创意数量入度出度创意制作者多低低引导者少低高一次性用户少低低创意制造者、眼球吸引者、引导者多高高创意制作者、眼球吸引者多高低眼球吸引者、引导者少高高

从上述分类结果可以看出,提交了较多数量创意的用户被看作是创意制造者,其次是眼球吸引者,在平台上通过创意引起较高关注度的用户,也是平台上较有价值和作用的角色。另外,通过获取大量用户评论,眼球吸引者可以得到更多关于自己创意的有效反馈,使创意不断完善。那些对其他用户进行过大量评论的成员,就是所谓的引导者,通过他们的积极反馈(对创意的赞同、反对及建议等),不断完善平台创意。最后,那些各项指标均处于低水平的用户,为次要用户或者一次性用户。

3.3 典型用户分析

为了指出上述分类用户之间的差异,本文对典型用户进行了节点中心性分析(见图4)。

用户一展示了以用户“chujun”为中心的关系网络。该用户平台发布创意数为17条,在网络中出度为220,入度为104,中间中心度为514.410,点度中心度为52,属于眼球吸引者。虽然该用户提交的创意数量较少,但是有较高水平的入度,能够吸引大量用户进行评论。同时,该用户有很高的出度,说明该用户对平台其他成员的创意进行了积极评论,既增强了与其他用户之间的交互,也提高了平台活力。这样的用户对平台成功建设是很有价值的。

用户二(“DREAM”):发布创意数5,入度15,出度135,中间中心度279.453,点度中心度44。用户三(代表“henyihai”):发布创意数54,入度232,出度194,中间中心度855.316,点度中心度52。用户二和用户三出度均很高,属于平台引导者,能够对其他用户创意进行大量信息反馈。从图4看出,有很多向外指出的箭头,说明他们经常参与到其他用户的讨论中,与外界形成了密切交互。但是,用户二在创意数量和入度方面的水平较低,缺乏吸引他人注意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用户三在创意数量和入度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这类用户是创意制造者、眼球吸引者和引导者的结合体,是美创平台发展的支柱,是平台取得成功的最关键成员。

用户四(“徐钧”):发布创意数19,入度56,出度12,中间中心度10.6,点度中心度12。用户五(“qq376534217”):发布创意数34,出度46,入度95,中间中心度48.56,点度中心度19。用户四和用户五两类用户都发布过较高水平的创意,属于创意制造者。但是用户四在出度和入度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而用户五在入度方面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用户四虽然能够提出很多创意,但是既不能吸引他人注意,也没有很好地参与到与其他用户的交互中。由此可以发现,发布较多数量的创意并不一定能成为平台的最关键成员。

用户六(“周长智”):发布0,入度0,出度3,中间中心度0,点度中心度1,代表了平台次要用户,这是现在美创平台的主要用户类型。这些用户各方面指标水平都较低,基本上对平台的信任度不高。因为美创平台建设才起步,用户数量不多、关注度也不高,还未形成一个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因而产生了大量一次性用户。该类型用户能起到信息桥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用户管理时也不能忽视此类用户。

图4 美创平台典型用户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美创平台用户交互行为进行研究,将平台用户分成6类,并对各类用户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目前美创平台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认知性资本方面,平台用户间缺乏认同感,大多数用户对其他用户提交的创意缺乏赞同,且对于平台创意的认同缺乏一致性;在结构性资本方面,平台用户之间的互动较平台创办之初明显提升,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目前,平台用户角色单一,大多数用户对平台贡献度较小,使得平台活跃度不高。本文研究不仅对美创平台以及我国开放式创新企业在OIP管理方面提供了相关建议,也对社会资本在OIP研究领域应用提供了新的认识。

(1)对美创平台的建议:作为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平台,首要任务是吸引新用户和维持现有用户的活跃度。针对低参与度用户,可以采取签到奖励措施维持其积极性,对于平台现有高参与度用户,则可以通过创新竞赛、排名奖励等措施激励其继续发布创意。对目前平台存在的6种用户,需要基于各类用户特点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激励措施,以促进平台繁荣发展。

(2)对我国企业管理OIP的建议:OIP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户参与。只有当有能力的用户愿意分享并提交创意,该用户才能真正对企业创新作出贡献。一个成功OIP的建立,需要一个完善的网络结构,因而用户持续参与和互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同类型用户在平台上有不同作用和目的,企业只有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用户,掌握其特点并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平台稳定、持续发展。

(3)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以我国OIP平台(美创)为例,研究平台用户行为,拓展了现有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以往研究证明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关于OIP创新能力的研究鲜见。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尽管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的重要性,也有企业开始构建OIP以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但是目前关于OIP的创新能力仍然缺乏理论依据。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利用网络分析,展示了以美创为例的OIP发展现状,证实了美创平台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平台社会资本不足,这对平台创新能力具有严重影响。

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关于在线社区用户参与动机的研究,但是针对不同分类用户参与动机的研究还是空白。在未来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用户类型与个性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探索这些用户特征如何影响用户向平台提交创意或者评论。通过深层次了解用户在平台中进行交互的目的,更好地掌握用户需求,从而获取用户最有价值的贡献,为创建一个更加成功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提供更直接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VON HIPPEL E,DE JONG JPJ,FLOWERSS.Comparing business and household sector innovation in consumer products: findings from a representative study in the United Kingdom[J].Management Science,2012,58(9):1669-1681.

[2] CHESBROUGH H.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J].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3] DAHLANDER L,FREDERIKSEN L,RULLANI F.Online communities and open innovation[J].Industry & Innovation,2008,15(2):115-123.

[4] 丁志慧,刘伟,黄紫微.面向用户创新社区的企业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129-133.

[5] LI M,KANKANHALLI A,KIM S H.Which idea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mplemented in online user innovation communit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6(84):28-40.

[6] 薛娟,丁长青,卢杨.复杂网络视角的网络众包社区知识传播研究——基于Dell公司Ideastorm众包社区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8):25-28.

[7] VON HIPPEL E.Innovation by user communities: learning from open-source softwar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1,42(4):82-86.

[8] FREY K,LÜTHJE C,HAAG S.Whom should firms attract to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s? the role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moti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1,44(5):397-420.

[9] CHAU M,XU J.Business intelligence in blogs: understanding consumer interactions and communities[J].MIS Quarterly,2012,36(4): 1189-1216.

[10] REN Y,HARPER F M,DRENNER S,et al.Building member attachment in online communities: applying theories of group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bonds[J].Mis Quarterly,2012,36(3): 841-864.

[11] LI CHEN,JAMES R.MARSDEN,et al.Theory and analysis of company-sponsored value co-cre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2,29(2):141-172.

[12] BAYUS B L.Crowdsourcing new product ideas over time: an analysis of the dell ideastorm community[J].Management Science,2013,59(1):226-244.

[13] MIIA KOSONEN,CHUNMEI GAN,MIKA VANHALA,et al.User motiv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idea crowdsourc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18(5):145.

[14] CHAN K W,LI S Y,ZHU JJ.Fostering customer ideation in crowdsourcing community: the role of peer-to-peer and peer-to-firm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15(31):42-62.

[15] MARTNEZ-TORRES M R.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ors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3,40(7):2503-2510.

[16] HUANG Y,SINGH P V,SRINIVASAN K.Crowdsourcing new product ideas under consumer learning[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1,60(9): 2138-2159.

[17] 詹湘东.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开放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8):34-39.

[18] 王莉,李娟.网络环境和传统环境下产品开发中客户参与方式的比较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4,36(5):38-44

[19] 秦敏,乔晗,陈良煌.基于 CAS 理论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在线用户贡献行为研究:以国内知名企业社区为例[J].管理评论,2015,27(1):126-137

[20] YU S H.Social capital,absorptive capability,and firm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3,80(7):1261-1270.

[21] CAMPS S,MARQUES P.Exploring how social capital facilitates innovation: the role of innovation enabler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4(88):325-348.

[22] 姚伟.社会网络在开放式知识创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0):5-12.

[23]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4] UPHOFF N,WIJAYARATNA C M.Demonstrated benefits from social capital: the productivity of farmer organizations in Gal Oya,Sri Lanka[J].World Development,2000,28(11):1875-1890.

[25] LERMAN K,GALSTYAN A.Analysis of social voting patterns on digg[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Workshop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2008.

[26] HAUTZ J,HUTTER K,FULLER J,et al.How to establish an online innovation community? the role of users and their innovative content[C].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10.

Research on User Behavior of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Taking the Metrans as an Example

Wang Tingting,He Ke,Wang Kai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ser innovation,open innovation platform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deployed by firms to garner innovation ideas from users.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situation is not ideal,there are gaps in the relevant areas of research. This article takes the Metrans as an example,we utilize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data in the Metrans,to find out the cognitive capital and structural capital of the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users in the interactive process,include the numbers of ideas they have submitted,the number of comments on or received by other users,we were able to identify the user typ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we divide the users into six categor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Metrans,like incentive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t last,w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user interaction motivation.

Key Words:Open Innovation Platform;Social Capital Theory;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User Behavior Research;Enterprise Innovation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7-06-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209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ZRE27335,ZR2015GM012)

作者简介:王婷婷(1990-),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开放式创新、数据挖掘;贺珂(1993-),男,湖南衡阳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信息资源管理;王凯平(1975-),男,山东莱州人,博士,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

DOI:10.6049/kjjbydc.2017050215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06-0007-07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