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机制研究
——区际产业链视角

梅 林1,2,张 杰3,杨先花3

(1.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2.南开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摘 要: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涵、动力机制等既有研究,从考虑运输成本的“推-拉”模型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效应的市场动力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强弱势政府间竞争博弈机制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理。从创新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政策保障措施。

关键词:区际产业转移;产业对接;区际产业链;比较优势;交易成本

0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区域协同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产业与区域密切相关,产业组织必须依托于特定区域,而区域发展也离不开产业支撑。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首先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过程,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带动力量[1]

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区域产业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确对待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对其进行必要引导和调节,从而保持和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2]。对于区际产业转移和对接,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产业顺应竞争优势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区域,从而使产业在空间上表现为移动现象”[3]。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动因、模式、历程与趋势等。刘易斯[4]、Water[5]、Kim[6]基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产业转移应该从本国没有发展空间的边际产业开始,将产业转移到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再进口该产品到本国。潘悦[7]指出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区域化集中趋势,其中制造业将迎来产业转移的新一轮高潮。魏后凯[8]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正在加速,同时城乡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主流。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研究主要集中在转移动因、模式、机制、制约因素及效应等方面。戴宏伟[9]、彭连清[10]、简晓彬等[11]指出,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存在显著互动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转移可实现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学者基于面板数据对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12-13]。关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机制,大多数学者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进行了扩展分析[14-21]。从产业链视角探讨产业转移与对接是当前的研究热点[22],产业转移与对接普遍发生在不同区域之间,传统产业链理论更强调产业间技术联系,并未过多考虑区域属性,鲜有文献基于区际产业链视角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从不同视角剖析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机制是当前研究热点。考虑到我国产业转移与对接具有跨区域特点,本文以区际产业链为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继而提出相应发展措施,可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1 交易成本、比较优势与区际产业链形成机理

1.1 分析框架

(1)基本假定。①假定经济主体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且二者为一个连续统一体。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统一使得模型分析更具有内在一致性[23],与新古典模型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开处理不同,本文统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即所有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②考虑存在两个城市经济体,分别设为城市A和城市B,假设有M个生产者-消费者,则两个城市经济主体数量分别为MAMB;③存在3种产品,即最终产品y、中间有形产品x、无形产品r。最终品y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形产品x,以及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物流运输、金融支持、信息服务等交易服务rx产品交易总牵涉到交易服务。与x相似,交易服务(一种特殊产品)也可以由生产者-消费者自己提供或者从服务专业供应商——中间商那里购买[24],进而将生产和交易分工内生至模型中。

(2)模型设定。用xr(x≥0)表示生产者对中间品x的自给量;用xsrs(xsrs≥0)分别表示生产者提供两种中间品的供应量;用xdrd(xdrd≥0)分别表示消费者对于两种中间品的需求量;yysyd分别表示最终产品自用量、供应量和需求量。xprp分别表示两种中间产品的产出量,由于交易服务属于无形产品,不可分割,因此要么rp=r,要么rp=rsac表示中间品生产的固定学习成本。借鉴庞春(2010)的建模技术,两种中间产品生产函数如式(1)所示:

xp=x+xs=Max{0,φi(lx-a)},

rp=r+rs=Max{0,εi(lr-c)}

(1)

则最终产品y的生产函数如式(2)所示:

yp=y+ys=Max{0,K[(x+λxxd)α(r+λrrd)1-α]β[ly-b]1-β}

(2)

其中,λxλr分别表示两种中间品的交易效率系数,与制度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相关;K表示最终产品制造效率系数,b表示最终产品生产的固定学习成本参数。实际上,(x+λxxd)αβ、(r+λrrd)β(1-α)、[ly-b]1-β分别表示最终产品y生产所需资本和劳动投入。

决策变量lxlylr分别表示经济主体在3种生产活动时的劳动份额,即专业化水平。因此,劳动力约束条件如公式(3)所示:

lx+ly+lr=1,lxlr∈[0,1]

(3)

经济主体预算约束条件如公式(4)所示:

px(xs-xd)+pr(rs-rd)+py(ys-yd)=0

(4)

pxprpy分别表示3种产品价格,用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表示经济主体效用:

U=y+kyd

(5)

其中,如同研发服务市场交易一样,最终产品市场交易也会产生交易成本。因此,式(5)中k表示最终产品在城市内交易时的交易效率(k∈(0,1)),最终产品买方实际得到的最终产品为kyd。同样,当最终产品在城市间进行市场交易时,用k*表示该交易过程的交易效率。

假定两个城市在不同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系数不同,表现为城市B在研发设计环节上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在制造组装环节上具有较低的生产效率,即εA<εBφA>φB。据此可得:

(6)

由式(6)可知,城市A在制造组装环节上具有外生比较优势,城市B在研发设计环节上具有外生比较优势。由于制造组装环节属于低端生产环节,而研发设计环节属于高端生产环节,所以假定制造组装环节固定学习成本低于研发设计环节,即c>a

(3)模型求解。对于每个经济主体来说,为满足自身消费需求,它们既可以自我供给最终产品y,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据此可知,为满足对最终产品y的消费需求,基于文定理(即最优决策为任何人从不同时买和卖同种产品,从不同时买和生产同种产品,每个人最多卖一种产品),有以下6种决策可供经济主体选择:①自给自足模式(表示为xy),其是指既生产x产品也生产y产品,但生产仅为自己消费;②生产x产品,部分自给,部分出售,自给交易服务为r,向市场消费最终产品y,将其表示为xr/y;③生产y产品,自给交易服务r,向市场购买中间品x,将其表示为yr/x;④专业化生产x,向市场购买交易服务r及最终产品y,将其表示为x/yr;⑤专业化生产y,向市场购买中间品xr,将其表示为y/xr;⑥专业中间服务商。专门提供交易服务r,向市场购买产品xy,将其表示为r/xy

根据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当一般均衡结构为自给自足状态时,城市就不可能出现。由于模型建立在城市已经存在的基础上,所以本文略去自给自足决策情形,且不讨论yr/xxr/y两部分分工决策。由经济主体的一般均衡条件,分别对城市专业化模式决策(结构I)及城市间分工结构决策分析(结构O)进行均衡求解分析,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结构I经济主体均衡解

选项结果相对价格(以A城市为例)pxpr=εA(1-c)φA(1-a)prpy=θ(1-b)1-β(λr)(1-α)β[λxφA(1-a)]αβk1-β[εA(1-c)]1-(1-α)βpxpy=θ(1-b)1-β[λrεA(1-c)](1-α)β(λx)αβk1-β[φA(1-a)]1-αβ

表2 结构O经济主体均衡解

选项结果劳动力人数M1=MAk*βα(1-β)(1+α-a)+k*βαM2=MA(1-β)(1+α-a)(1-β)(1+α-a)+k*βα相对价格(以A城市为例)pxpr=εB(1-c)φA(1-a)pypr=(1-a)(1-2αβ+β)[MBεB(1-c)]1-βαM1()(1-β+αβ2)k*(M2θ1)1-β1-b[]β(1-β)pxpy=α(1-αβ)[M2(1-a)(1-b)θ1]1-β[M1φA(1-a)2](1-αβ)[MBεB(1-c)]αβ均衡效用水平U*OA=k*Aαβα(1-αβ)[M2(1-a)(1-b)θ1]1-βM(1-αβ)1(1-a)1-2αβ[MBεB(1-c)]αβU*OB=k*(1-a)(β-1+2αβ)MBβ-1[εB(1-c)]β-2αM1()(β-1-αβ2)k*(M2θ1)1-β1-b[]β(β-1)

其中,

1.2 区际产业链形成机理

产业链分工演进一方面表现为分工层次增加,即生产环节分工细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链空间分布更加广泛,发展成熟的产业链往往以区域产业链形态存在。结构I中只有生产环节出现分工,而城市之间没有分工。在结构B中,不仅生产环节出现分工,且两个城市之间也出现了分工。因此,结构O中的分工形式属于较为高级的产业分工形态,是区域产业链的理论雏形。

首先,在结构O中,城市A中的经济主体生产中间品和最终品,而城市B中的经济主体提供生产服务。已知城市A在装配制造环节方面(即生产中间品和最终品)具有外生比较优势,城市B在提供服务生产方面具有外生比较优势。这说明,在结构O中,经济主体根据各城市外生比较优势选择其从事的生产环节。而且,由于城市之间形成了产业链分工,所以每个城市的经济主体都可以利用其它城市的外生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城市A中的经济主体专门生产中间品和最终品,而城市B中的经济主体专门提供生产服务。这说明,结构O中的城市都实现了专业化生产,从而充分利用了专业化经济。而且,由于城市之间形成了产业链分工,所以每个城市经济主体都可以利用其它城市的专业化经济。因此,在区域产业链分工状态下,各城市按照自身外生比较优势选择生产环节,且城市之间通过产业链分工充分利用对方的外生比较优势。各城市因产业链分工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且城市之间通过产业链分工可充分利用对方形成的专业化经济。由此可知,在区域产业链分工状态下,每个城市发展均需要与其它城市形成产业链分工,进而融入统一的区域产业链,从而利用每个城市的外生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经济。

其次,在区域产业链分工状态下,城市转型是指其在区域产业链分工过程中不断集中高端生产环节。在结构I中,城市之间未形成产业链分工,所以每个城市都必须从事中间品、生产服务及最终品生产;而在结构O中,城市之间形成了产业链分工,其中城市B中的经济主体从事代表高端生产环节的生产服务环节,所以城市B就可以集聚大量高端生产环节。由此可见,在结构I向结构O演进过程中,城市B中的经济主体由原先不得不从事高低端两种生产环节转变为只从事高端生产环节,说明城市B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城市转型。因此,在全球价值链下,城市转型离不开其它城市,其必须与其它城市进行分工协作,在形成价值链分工过程中集聚全球价值链高端生产环节。需要指出的是,在结构O中,只有城市B集聚了大量高端生产环节,因为其在高端生产环节研发设计方面具有外生比较优势。这就意味着,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那些与其它城市相比在高端生产环节具有外生比较优势的城市才可以实现转型。

从城市之间联系看,由结构O可知,经济主体在两个城市形成产业链分工过程中,按照外生比较优势原则将各生产环节分布在相应城市,使得各生产环节充分利用相应城市的外生比较优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整条产业链生产效率。与此同时,随着城市间产业链分工的出现,两个城市中经济主体将用更多劳动时间专门从事各自具有外生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这个过程使其只需支付一个生产环节固定学习成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个城市在生产环节上付出的固定学习成本,从而降低整条产业链固定学习成本。由此可见,随着城市间形成价值链分工,每个城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环节生产效率和减少固定学习成本,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整条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整条价值产业链的固定学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各生产环节是组成统一区域产业链的基础,所以依托各生产环节进行产业链分工的各个城市必然也是统一的。据此,通过产业链分工融入一条统一的区域产业链的所有城市可看作是一个城市系统,组成这个城市系统的基础就是统一的区域产业链。

2 区际产业链演进下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制

产业对接与产业转移既有本质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其中,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对接的重要途径,其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指资源禀赋结构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通常表现为同属某一产业或若干产业的多数企业通过空间转换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意愿和行为[24]。产业转移一般由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引起,由于生产要素集聚带来的外部性,产业转移结果往往是产业集聚。产业对接更加注重不同地区之间产业匹配程度,既包含有效转移和承接过程,同时也包括主动对接方式。

2.1 市场动力机制

产业转移结果往往是企业空间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假定城市由垄断竞争的制造业部门和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构成,并且两部门分别仅使用一种劳动力资源,即工人和农民,各部门要素供给量不变,此时企业空间集聚受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市场拥挤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本地市场效应强调在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条件的基础上,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区位,以实现规模经济。价格指数效应是指在企业集聚区域有众多本地产品,较之外地输入品而言,本地产品运输成本更低,因此本地产品价格更低,对于该区域企业而言,生活成本也更低。市场拥挤效应是指当某区域内厂商增至一定数量时,该区域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土地租金不断上涨。因此,企业选择区位时倾向于竞争数量较少区域,以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当3种效应相互作用达到均衡时,最终形成制造业聚集在城市中心地区、农业聚集在边缘地区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

基于产业关联的“中心—外围”结构是产业份额意义上的,而产业关联则包括产业内和产业间技术联系,本文从技术联系角度定义企业生产效率,放宽企业同质性假定,讨论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企业基于自身效率与市场竞争之间存在正循环关系,其往往偏好于向高效率地区集聚,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因此,高效率地区容易形成高效率企业集聚。由于高效率地区企业竞争加剧,从而使相对低效率企业退出该区域。另外,某区域具有不同的初始企业效率分布,这种企业效率异质性程度会对企业区位决策产生不同维度的驱动力。当企业异质性程度较大时,企业内部生产成本差异性较大,市场竞争程度加剧,降低企业效率异质性程度将阻碍企业进入,并且对其利润影响较小,从而使得该区域企业呈现向外分散状态。当企业效率异质性程度较低时,企业进入将加剧市场竞争,同时增加其利润,从而促进企业向该地区集聚。

区别于规模报酬递增,异质性企业的另一种集聚机制来源于区位信号效应[25]。劳动力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劳动力要获取某区位有利于自身的信号,需要付出信号成本,如当地房地产价格会影响其它区位劳动力移民意愿。同时,其它区位劳动力迁移到该区位后,也会反过来影响该区位未来信号成本。另外,不同类型劳动力对信号成本的弹性不同。假设劳动力分为高效率(H型)和低效率(L型)两种类型,企业雇佣员工之初,对劳动力个人信息并不完全了解,其可以通过劳动力区位选择推断其类型。一方面,当信号成本对H型劳动力的影响小于L型时,随着某区位H型劳动力相对人数增加,该地区生产率提升,从而推动房价(信号成本)上升,促使L型劳动力向外围扩散、H型劳动力向该区位集聚,从而导致异质性中心-外围均衡的出现。另一方面,当信号成本对H型劳动力的影响大于L型时,随着某区位H型劳动力相对人数增加,该地区生产率提升,推动房价(信号成本)上升,H型劳动力向该区位集聚动力减弱,从而难以形成劳动力中心-外围均衡状态。实际上,由于H型劳动力往往具有高工资率,较之L型劳动力,对于信号成本缺乏弹性,因此容易形成诸如硅谷、好莱坞等高生产率行业集聚态势。

2.2 政府调控机制

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中,政府规制是中央政府、产业转移与对接两地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其中更为核心的是后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基于这种博弈机制,产生了产业转移与对接动力和阻力。中央政府通常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和对接的强劲动力,但中央政府过度干预产业转移和对接市场进程,造成资源浪费和产业效益下滑,则又成为区际产业转移和对接的阻碍因素。

地方政府对于产业转移与对接的调控分为直接调控机制和间接调控机制两种类型。其中,直接调控机制即政府直接投资,主要是指政府作为出资人对特定企业或产业进行投资,进而影响该产业转移行为。政府投资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发展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特性,国有企业可分为公益性国企、自然垄断性国企及竞争性国企,包括钢铁企业、公共设施、大部分矿山及矿山产品加工企业等部门。从国内外经验看,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投资公营企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公营企业掌握着全国(地区)能源、交通、水电、邮电等公用事业和金融业,中国台湾公营资本曾一度高达50%。另外,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调配物资、强制性行政管制等手段,对于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瓶颈产业及幼稚产业等进行扶持。

间接调控机制表现为对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空间配置的干预。政府行为对资本要素的空间配置主要表现为:①税收政策是地方政府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常选择在低税负、高回报地区进行投资。在分税制环境下,地方政府税收支出确定权和税种开征权受到限制,通过制定开发区、保税区等隐性税收竞争政策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的常用手段。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税负转嫁方式对流动性较小的投资者及不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产业征收高税负,以此形成选择效应;②增加公共支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劳动力遵循用脚投票原则,其往往倾向于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地区集聚,进而扩大本地市场规模,吸引企业集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改善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加,如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其次是制度层面开放程度提升。当前,半城市化问题仍然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痛点,流动人口难以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提高了劳动力区际流动隐形成本。流动成本增加又会加大区域分散力,从而形成劳动力和制造业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的空间布局形态。

3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策略

目前,对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各地普遍处于被动承接状态,单向产业转移居多。产业转移与对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两者应是双向互动关系。在实践过程中,政府应提供配套政策服务体系,引导并保障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有序进行。

(1)创新顶层设计,完善区际产业链发展政策体系,提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制度保障。财税政策扶持方面,在投资和产业分工转移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税收返还政策及区域GDP增减机制,给予资本和产业转出地区适当补偿,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调动各方进行区域协调的积极性。生产要素流动方面,进行区域土地制度和人才共享机制渐进式改革,制定劳动力和土地指标跨地区再配置具体措施。另外,建立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具体措施。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创新方面,培育和完善商会、行会等民间经济组织,在地方政府间组建协商机构,逐步建立起区域政府间一体化治理机制,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联合等重大事项。

(2)立足比较优势,厘定区域优势产业,促进区际产业链合理分工,确立区际产业转移方向。外生比较优势是区际产业分工的基础条件,每个地区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际产业分工。区域比较优势产业是区域比较优势在产业层面上的展示,其只有在区际视野及全球视野内才能真正形成和确立。以地区工业为例,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往往在地区工业中居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其有助于促进地区工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在产业之间形成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紧密的产业间关联,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地区产业价值链。反之,地区内部优势工业行业之间相互独立,则难以形成联系紧密的地区产业价值链。厘定各地区优势产业,为产业转移和对接提供方向,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分工体系。

(3)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际产业链服务,保障产业转移与对接高效精准运行。在产业链接通过程中,当市场交易成本较低企业位于较远地区时,该产品生产链将实现跨区域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形成区域产业链。运输成本是影响产业链在空间链维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效快速的现代物流网络和交通网络是要素资源在空间维度流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通过建立短、中、长期交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序,可在重大节点基础设施上实现突破。同时,各地政府应致力于打破区域交通信息交互和行政管理壁垒,从时间和空间上加强各交通环节对接及一体化管理,使交通资源在区域内实现有效、合理配置。

信息无缝衔接是产业链各企业高效协作运行的关键。因此,应完善信息服务环节,提高信息流通能力。具体而言:①从信息内容制作方面看,信息内容种类、数量、质量直接影响信息流通效果。因此,优化信息内容是提高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强信息监管,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信息产权保护力度;②发展信息服务提供商。从政府角度看,可搭建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数据开放;从市场角度看,可大力发展信息中介企业,增加信息链网络节点,节点之间通过相互链接形成新链条,从而拓展信息流通渠道,提升信息流通能力;③创新信息技术,拓宽信息链条,提高信息流通量,同时提高信息链与产业链对接,促使信息链高效运行。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区域协调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关键在于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当前,区域间竞争步入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竞争时代,构建区际产业链是促进产业协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区域产业链在形成过程中,区域产业转移和对接是实现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产业间优化配置的两大重要举措。从新兴古典分工模型可知,交易成本、资源禀赋是影响企业分工决策的两项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行业间分布,最终形成不同的区际产业链形态。在政府调控与市场竞争双重机制作用下,要素进行空间再分配表现为产业转移与对接行为,即区际产业链动态演化过程。从提供制度保障、显化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完善产业转移与对接策略体系,有利于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优化区际产业链形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对接与转移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宏观制度环境层面到产业选择中观城市发展策略层面,再到企业迁移等微观决策层面,其交叉融合了空间、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理论,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共同验证和解决的命题。本文从区域和产业链视角出发,剖析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理论基础,在定量分析方面仍有所欠缺。未来应对产业转移对接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等进行系统研究,进而为产业转移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徐杨.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的区际产业转移[J].山东经济,2011(5):5-12.

[2] 张贵,王树强,刘沙.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4,28(4):14-20.

[3] 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1):16-18.

[4]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5] WALTER I.Environmentally induced industrial reloca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J].Environment and trade,1982(2):235-256.

[6] KIM Y H.Impa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industrial relocation through FDI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29(1): 165-180.

[7] 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与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面临的挑战[J].当代亚太,2006(6):37-44.

[8]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9] 戴宏伟.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45-50.

[10] 彭连清.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J].经济纵横,2007(6):29-31.

[11] 简晓彬,周敏.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93-99.

[12] 李伟庆,金星.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地区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29-34.

[13] 爱萍,李娜.中国区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及吸收能力门槛效应研究——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4,28(2):32-36.

[14] 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1-89.

[15] 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2010(4):107-119.

[16] 范晓莉,王振坡.企业异质、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解释与动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136-144.

[17] 袁凯.企业异质性、选择效应与产业空间分布[D].杭州:浙江大学,2013.

[18] 陈建军,袁凯,陈国亮.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空间分布演化新动力[J].财贸研究,2013(4):11-20.

[19] 周江洪,陈翥.论区际产业转移力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66-70.

[20] TABUCHI T, J F THISSE. Taste heterogeneity, 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9(1): 155-177.

[21] 杨飞.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14.

[22] 徐家洪.承接产业转移园区产业链培育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5):76-80.

[23]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1(1):19-44.

[24] 庞春.为什么交易服务中间商存在?内生分工的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9,8(2):583-610.

[25] BERLIANT M, C M YU.Locational signaling and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5,55(5): 757-773.

[26] 李江,李素萍.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8):97-100.

Study on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Connection Mechanism in China——the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Chain

Mei Lin1,2,Zhang Jie3,Yang Xianhua3

(1.School of Economics,Nankai University;2.Institute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3.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connection for regional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e whil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paid great atten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er mechanism of the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connec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summary of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connection connotation,dynamic mechanism and so on,and two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strong and weak government under the competition game mechanism,from considering the transport cost of "push-pull" model and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 location selection effect of market mechanism.Finally,discusses the policy safeguard measures of promoting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connection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overall planning,develop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reduce transaction cost.

Key Words: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Transfer;Industrial Connection; Inter-District Industrial Chain; Develop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nsaction Cost

DOI:10.6049/kjjbydc.2017040381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03-0029-06

收稿日期:2017-07-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122)

作者简介:梅林(1992-),男,安徽安庆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张杰(1973-),男,山东泰安人,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与土地政策;杨先花(1991-),女,安徽安庆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协办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