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复原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谢雅萍,陈睿君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创业失败是普遍的,失败复原在修复创业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启创业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创业失败复原是创业失败研究领域的新兴课题,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但目前整体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梳理创业失败复原相关研究,从失败复原概念、影响因素、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在评述现有文献不足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创业失败;失败复原;失败转移;连续创业

0 引言

创业失败是普遍的[1],又是有价值的,经历失败是创业者走向成功的关键,其能为创业者再次创业提供有益借鉴[2-3]。但是,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失败会带来高额成本[4],甚至对情绪造成毁灭性打击[5],而有效的失败复原能够推动创业者后续创业,进而促进商业发展[6]。因此,创业失败者如何从失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是决定失败者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因素。当前,创业失败复原日益成为创业失败领域研究热点[7],但其作为新兴研究议题,理论和实证分析较少[8]

学术界对创业失败复原的研究主要始于Shepherd[9],其在《管理学会评论》(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上发文指出悲痛复原问题及复原方法,并提出复原两阶段论概念。本研究以2003年为起点,中文文献以“失败复原”为关键词搜索,英文文献以失败复原(Failure recovery)、创业失败和复原(Entrepreneurial failure & recovery)、创业和失败复原(Entrepreneurial & Failure recovery)等为关键词在中外文献库中检索,共搜索英文文献277篇和中文文献2篇,相关研究较多关注服务、生物、医学及计算机等失败复原事件,而本文主要研究创业失败复原。基于此,本文主要从《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等期刊进行归类和筛选,最终选取29篇英文文献和2篇中文文献,见表1。从文献发表时间看,2011—2016年国外研究呈增长趋势,占总量的58.6%,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对均衡。国内对创业失败复原主题的研究较晚,且研究内容较少。从失败复原研究层面看,主要是基于个人层面的研究,基于组织或者团队层面的研究较少。从研究主题关联性和路线看,现有文献主要遵循以下路线进行研究——What(什么是创业失败和失败复原)——Which(哪些因素促进和阻碍了失败复原)——How(如何复原)。本文围绕这一主线,对创业失败复原概念、创业失败复原促进因素与阻碍因素及复原方法、过程等进行系统梳理。

表1 文献搜索情况

2003-2010年2011-2016年总计(篇数)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英文1217291712中文02211总计1219311813

1 创业失败与失败复原概念界定

1.1 创业失败概念与内涵

现有研究对于创业失败概念缺乏统一界定,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以往文献主要是对创业失败视角差异、企业业务终止等方面的研究[10],也有学者提出要兼具客观标准和创业者主观感受[11]。本文从结果、原因、期望3个方面归纳创业失败概念,主要涉及个人和企业层面,如表2所示。

表2 创业失败概念归纳

主要学者(年份)视角主要观点对象Politis和Gabrielsson[12]创业失败来源于预期和期望结果,包括犯下的不可避免的错误及实验的不可避免的消极后果个人Shepherd[9]过程视角由于创业企业收入下降或者成本上升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致使企业管理层无法继续营业企业Khelil[13]将创业失败定义为一种心理经济现象,其特征在于一个新企业卷入破产漩涡和/或企业家出现失望的心理状态个人和企业McGrath[14]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创业目标无法实现而终止新创企业个人Shepherd等[15];Ucbasaran等[16]新创企业在面临收入下降及成本费用增加情况下导致无法获取融资资金进而无法运营企业企业Watson和Everett[17];Wenn-berg等结果视角等同于企业所有权转移或者终止企业赵文红等[6]由于市场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等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进而关闭创业企业企业Cannon和Edmondson(2001)期望/预期视角企业偏离最初预期或期望目标,即认为创业失败企业Ucbasaran等[18]停止参与企业,因为它没有达到(创业)企业家规定的经济可行性的最低门槛个人Lane和Schary(1991)原因视角创业失败是因为现有业务因卷入法律纠纷或者由于经营方式不善而产生损害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企业Headd[19]比较“创业失败”与“企业关闭”之间的差异,认为企业关闭包括创业者由于不同原因(如发现新商业机会)而关闭企业,创业失败包括企业关闭企业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是从过程和结果视角出发,个人和企业层面研究较多,团队和组织层面研究较少。关于创业失败内涵的研究,每个视角既有自身侧重点又有共同点,其共有本质主要是指企业家因各种原因而关闭现有业务或企业,导致创业失败。差异在于,创业失败过程观注重创业者失败过程,是一种客观判定,但由于人们本能的结果观而导致创业者在创业归因过程中发生淆乱。创业失败结果观过于强调失败结果,即企业关闭,其将企业关闭或者企业在一段时间的关闭视为失败。但相对于期望/预期视角来说,结果观又比较准确。期望/预期视角比较开阔,其将企业家未达到自身预期或者偏离预期目标都视为失败,该预期受企业家主观感知的影响,这对创业者判定失败与否带来一定困难。

1.2 失败复原概念界定

学者对失败复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服务业[20-21]、医疗业(Osborne,2004)、制造业[22-23]等。Miller等[24]从服务失败视角认为,失败复原旨在解决问题,改变那些不满意客户的负面态度,并最终保留这些客户。Boss 和 Sims[25]将复原定义为返回到原始状态,这种返回到原始起点并不总是可能的,因为不良选择的影响是永久的。因此,有学者将失败复原定义为一个人已经移动的点,即不再受到过去相关事件的困扰[9]。总之,复原是恢复到正常均衡条件(Mifflin,2002)。

创业失败复原始于对悲痛的研究[9]。Archer(1999)认为,当家族业务失败时,成员家庭对竞争对手、经济和债务人有一些愤怒,但是比愤怒更强烈的情绪是内疚和自责,如何从这种悲痛中重新走出来至关重要。有关创业失败复原内涵的研究,学者目前尚未给出明确界定。已有研究指出,情绪管理、失败学习是创业失败复原的关键[9,26]。那么,究竟什么是创业失败复原?仍有待后续研究。

2 失败复原影响因素

现有研究主要从促进和阻碍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创业失败复原的因素。其中,促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领导行为[25]、自我效能[27]、情绪智力/情绪能力[28]等,阻碍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惩罚[25]、经验缺乏[29]、家庭成员(Heinze,2012)、文化因素[30]等。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关促进因素的研究,可细分为前置变量和中间变量(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有关阻碍因素的研究,可细分个人、家庭和社会3个层面。

2.1 失败复原促进因素

(1)前置变量。主要关注失败复原前因因素,即哪些因素正向影响失败复原行为的发生。研究发现,失败复原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失败次数[1]、预期悲痛[15]、内部归因[1]、创业精神[31]、自我效能[27-28]等方面,其对失败复原具有正向影响,加速了悲痛复原,且多数研究是基于个人层面,基于团队和组织层面对失败复原促进因素的研究较少。

(2)中间变量。主要是指在创业失败复原中存在哪些促进因素。研究发现,具有更高自我效能的创业者在损失面前能够更好地应对自身情绪低落及更大的心理问题[25-27]。情绪及情绪成本[15,25]在失败复原中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情绪有助于调节自我效能对复原的影响,实行情绪调节的个体比没有情绪调节的个体能够更快进入复原期。情绪调节影响社交关系,具有较好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人具有更高质量的社交活动,具有高情感智力的人能够建立更强的个人关系。内部归因和动机[1]有助于调节失败数量与后续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企业家在内部归因中反思自己,以影响后续企业成长,而错误归因将使企业家无法从失败经验中汲取宝贵经验[31]。另外,从表3中可以发现,内部归因和自我效能感既可以作为前置变量又可以作为中间变量,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贯穿了复原的整个过程,并承担了不同角色。

表3 失败复原促进因素

变量前置变量主要观点作者(年)变量中间变量(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主要观点作者(年)失败数量企业家失败数量与后续企业成长和复原呈倒U型关系Yamakawa、Peng和Deeds[1]自我效能(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在重大失败与悲痛复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Shepherd、Covin和Ku-ratko[27]自我领导行为实践自我领导行为的人比没有自我领导行为的人更能进入复原期;具有自我领导认知的人比没有自我领导认知的人更有能力进入复原期Boss和Sims[25]自我效能(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在失败与复原中起到中介作用Boss和Sims[25]预期悲痛预期悲痛有助于缓解创业者悲痛程度,从而使创业者更好地开展后续业务Shepherd、Wiklund和Haynie[15]情绪(调节变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复原的影响,具有高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能够较快进入复原期Boss和Sims[25]归因(内部)企业家内部归因有助于创业者从失败中恢复,且内部归因归咎于先前失败与后续企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Yamakawa、Peng和Deeds[31]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中介变量)延迟业务失败有助于平衡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从而更好地从失败中复原Shepherd,Wiklund和Haynie[15]持久性当持久性(延迟失败)与情绪成本之间存在强关系时,持久性有助于促进创业者从业务失败中恢复过来Shepherd、Wiklund和Haynie〛内部归因(调节变量)企业家对失败责任的内部归因调节其先前失败次数与后续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Yamakawa,Peng和Deeds[1]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有助于激发创业者复原Olaison和Sфrensen[31]动机(调节变量)企业家在失败后冒险的内在动机调节其先前失败次数与后续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Yamakawa,Peng和Deeds[1]失败学习从围绕家族企业失败的事件中学习,有助于复原Shepherd[28]悲痛动力(中介变量)拥有高情绪智力的家庭成员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悲痛动力(损失、恢复和过渡),并且能够加速悲痛恢复Shepherd[28]自我效能组织成员中具有高自我效能的人能从项目失败造成的悲痛中快速复原Shepherd、Covin和Kuratko[27]情绪智力拥有更多情绪智力的家庭能更快地从悲痛中复原Shepherd(2009)[28]

2.2 失败复原阻碍因素

2.2.1 个人层面因素

现有研究基于个人层面,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阻碍失败复原的因素:一是创业失败成本。此种观点认为,创业失败会给创业者带来很高的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4],尤其是当创业者因为遵守承诺或者不忍让心血付诸东流而苦苦支撑、延迟失败时,将导致更多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投入,并增加悲痛程度。对于自我效能感或者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创业者来说,往往会加重失败程度、因为怀疑自身能力而作出退出创业的决定,从而更不利于后续复原和连续创业[15];二是归因。创业者对失败的归因影响其失败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Douglas 等,2008; Weiner 和 Kukla,1970)。Ford指出,外部归因对复原具有负面影响。虽然有学者认为内部归因有助于失败复原,但Sserwanga 和 Rooks[33]却指出,当创业者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缺乏企业家技能和知识)时,创业者往往会开展自我惩罚、自我批评[25],导致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期望水平降低,不利于进行全面、客观、深刻的自省和学习,更不利于复原。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那些未将失败归因于创业者自身质量和能力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时往往表现不佳;三是是否有过失败复原的经历。Cope[26]认为,复原是一种高层次学习,恢复经历受一些负面问题的影响,当企业没有足够的恢复经验时会产生非适应性学习成果[29],而具有经验的创业者能够迅速找到复原路径,从而更快地进入复原状态,缺乏经验成为复原的“拦路虎”。

2.2.2 家庭层面因素

Heinze(2012)在访谈中发现,在要求参与者谈论受失败影响最大的人时,大多数参与者在反思失败经验时往往会归因于其配偶或者伴侣。当家庭由于业务失败而受苦时,企业家会感到羞愧,财务不安全影响家庭成员对企业家的态度。因此,家庭财务压力、家庭成员痛苦和悲痛都不利于企业家复原,失败后的企业家可能会放弃再次创业,从而走向雇员角色。Shepherd[9]认为,创业者对企业重视度很高,尤其是对于家族企业成员来说,企业不仅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家庭活动背景及家庭身份的象征,创业者失败很可能产生消极情绪,甚至由于家庭原因而退出创业,从而无法走上复原路径。Singh等[34]通过访谈发现,创业失败在经济方面对企业家生活造成的影响与风险损失产生的实质性社会影响,进一步导致朋友与家庭成员社交距离增大。

2.2.3 社会层面因素

社会文化是企业家面临的一个巨大阻碍因素[31]。研究表明,不同文化宽容度水平影响创业失败者耻辱感,低文化宽容度水平更容易加剧企业家耻辱感(Begley 和 Tan,2001;Cave et al.,2001),而耻辱感阻碍了创业活动(Damaraju et al.,2010;Vaillant 和 Lafuente,2007)。污名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它使个体或群体拥有(或被相信拥有)某些被贬低的属性和特质,这些属性或特质使被污名者产生自我贬损心理(侯亮等,2016),容易加剧创业失败者的耻辱感。而污名的存在给企业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使得创业者在社会中一直被污名笼罩,在创业社交网络中受到排挤。Simmons等[30]发现,在耻辱标记污名和监管水平最高的国家,退出失败的企业家不太可能重新进入创业活动。如果企业家面对未来创业机会产生消极心理,很难走出失败阴影,那么其有可能永久退出创业活动(Mandl 等,2015)。

3 失败复原方法与过程

从创业失败中复原既是一个渐进式过程,也是一种高层次学习方式[26],需要时间和心理修复措施来克服痛苦的失败经历;创业失败者从失败中如何复原,需要对复原过程各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未针对创业失败复原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一些涉及复原领域的研究也仅停留在心理层面。目前,失败复原研究过程模型主要有悲痛复原双重过程、问题聚焦和情感聚焦策略、家族复原多层次框架模型等。那么,失败复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点是什么?学界尚未给出统一结论,模型仅涉及情绪对复原的影响,是否还有心理、社会、生理等其它层面因素,现有研究较少。

3.1 悲痛复原双重过程

Shepherd[9]认为,一个人从悲痛中恢复过来的前提是对周围事件进行积极思考以及对业务损失不再产生消极情绪反应,他认为从悲痛中恢复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即反思取向和恢复取向。首先,反思取向是指通过对过去失败事件的思考,反思造成失败的原因,打破对失去对象的情感纽带(Archer,1999)。其次,恢复取向是指为避免因业务损失而产生的压力,失败者转移对业务损失的注意力,以从悲痛中复原。例如,Cuisner 等(1996)发现,新关系能够促使个人分散先前损失的想法,如配偶去世后再婚。因而,Shepherd认为,对于个体经营者而言,创建新业务、转移注意力有助于恢复以前损失的业务(虽然有可能重复相同错误,因为没有从损失中充分学习)。Shepherd认为,这种复原方式可能适用于个体经营者,其由于业务损失产生消极情绪,导致收入、社会地位及自我评价降低,而转移失败者注意力并开始新业务有助于个体经营者复原。

3.2 失败复原策略

Singh等[34]对创业者失败经济损失、生理损失、社会损失和心理损失4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对失败的应对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静态事件,通过上述4个方面更能对失败后产生的损失进行有效探讨。其中,经济涉及由于缺乏收入而造成的经济压力;心理损失包括一系列问题,如主观幸福感降低(Brenner 和 Bartell 1983;Kinicki,1985)、严重精神疾病的发生(Stafford et al.,1980);生理包括焦虑等(Latack 等,1995);社会损失通常涉及个人地位丧失(Payne 和 Hartley,1987)。Singh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应对策略:问题聚焦和情感聚焦。问题聚焦应对损失是指对问题的管理,或者改变问题导致的困扰,主要将关注点聚焦在所产生的问题上;而情感聚焦应对策略是指调节因问题产生的情绪反应。以问题为重点的应对主要集中在企业家面临生意失败后产生的经济压力,特别是缺乏收入和由于债务而产生的财政压力。以情绪为重点的应对是针对风险失败心理因素,包括悲痛、内疚、抑郁/绝望等。还有学者提出注意力集中应对策略,即一个受压力的人将压力情境归因于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学者建议将一个特定社会因素类别添加到应对类型中,加入社会支持以解决问题或最小化情绪压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应对策略类型未得到实证检验。

3.3 情绪调节与自我领导对失败复原的影响模型

Boss 和 Sims[25]认为,情绪调节在经历失败、自我效能及复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他们认为,具有高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会将很少的事件标记为失败。根据Gross(1998)提出的时间顺序模型,如果一个人在失败事件发生前采用情绪调节,这种失败事件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或者可能永远不会被认为是失败。其次,研究者认为,被标记为失败的事件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并降低创业者对自我能力及信心的肯定。情绪调节减轻了失败结果,使得进行情绪调节的个体比没有情绪调节的个体对自我效能的负面影响更小,他们认为在情绪反应已经发生且自我效能已经受到影响后,仍然可以使用抑制和再评价反应策略调节情绪,从而抑制情绪反应并降低表现行为,但不改变情绪体验(Gross,2002)。另外,再评价涉及以非感情方式重新定义情感。最后,情绪调节与自我领导行为认知有助于调节自我效能及复原,自我领导认知行为有助于提升管理信念、加强自我效能和复原关系,但该模型未得到实证检验,如图1所示。

图1 情绪调节与自我领导对失败复原的影响模型

3.4 家族企业悲痛恢复多层次框架

Shepherd在悲痛复原双重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视角探讨特定社会环境中家族企业失败悲痛恢复,构建了家族企业悲痛复原时间多层次框架模型,集中关注损失(悲痛动力)产生的消极情绪行为及其动态影响。Shepherd将不同悲痛动力分为反思取向、恢复取向和交替取向3种类型。其中,反思取向是指创业者通过对过去失败事件的思考,反思造成失败的原因;恢复取向是指为避免失败产生的压力,失败者转移注意力并将其投入到其它方面,以逃离失败阴影;交替取向在反思取向和恢复取向之间“钟摆”式往返,是指使创业者既不陷入对失败的反复思量,也不将失败直接拒之门外。在个人层面,该模型表明,个人情绪智力与他/她对家族企业失败的悲痛正相关。家庭成员悲痛恢复时间是指其对周围事件的想法及不再产生消极情绪反应的时间;在家庭层面,该模型表明,家庭情绪能力与家庭成员调节悲痛的能力正相关。该理论有助于加强对悲痛恢复时间的理解,探究情绪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作用,使用层次结构连接两个层面,通过对家族企业损失信息进行扫描、对失败事件进行解释及从失败中学习,能够加速悲痛复原。但该模型并未得到实证检验,如图2所示。

图2 家族企业悲痛复原多层次框架模型

3.5 财务成本与情感成本复原模型

Shepherd等[15]从平衡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视角出发,提出了失败复原模型。虽然延迟业务失败会增加创业者财务成本并阻碍复原,但Shepherd等却认为,可通过引入预期悲痛弥补这种财务成本。他认为,企业失败情绪成本越高,管理者从失败中恢复所需时间越长。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延迟业务失败可平衡业务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促进失败者整体复原,且持久性延迟业务失败还有助于促进后续创业行动。先前关于持久性的研究主要认为延迟退出失败的决定带来了负面财务后果,而Shepherd等[15]却认为持久性可以平衡企业财务失败和情绪结果,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后续创业行动(如创立新企业)所需资源(财务和情感)。该模型表明,持久性增加了财务成本,且财务成本对总体复原具有负面影响;持久性与情绪成本之间具有U型关系,中等持续时间情绪成本最小,且情绪成本对总体复原具有负面影响;如果情绪成本主宰财务成本,持久性与总体恢复之间将呈U型关系。但是,该模型并未得到实证验证,如图3所示。

3.6 项目失败悲痛复原概念模型

与财务成本和情绪成本模型不同,该模型从项目失败出发,提出社会支持团体对失败复原的影响,并认为支持团体存在于组织中,组织还提供其它支持小组来处理组织内部发生的创伤性事件,如包括裁员在内的大规模变革(Esty,1987)。Shepherd等在对816名荷兰肿瘤护理者的研究中发现,那些获得社会支持的人更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情绪需求,而不会变得冷淡或者冷漠。因此,虽然应对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念,社会交换组织机制可为组织成员提供相互支持,并且在成员应对自我效能方面发挥作用。另外,社会支持可以提高自我效能。具有高自我效能的组织成员能够从项目失败中恢复悲痛和/或通过组织环境提供的社会支持调节(而不是消除)负面情绪,并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Shepherd等认为,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项目失败学习及后续项目承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该模型虽然开创性地延伸了项目失败,但却并未得到实证检验,如图4所示。

图3 平衡财务成本和情感成本的业务失败,以优化复原

图4 从项目失败悲痛中恢复的概念模型

3.7 失败转移观

Cope[26]从风险失败学习过程和内容视角出发,认为从失败中复原和重新崛起是一个独立学习过程,有例于促进一系列更高层次的学习。Cope通过案例研究发现,这些学习成果具有未来导向,有助于提升企业家创业水平。悲痛恢复理论说明,从失败中转移不仅涉及克服失败的财务成本和情感成本,而且关涉关系成本。另外,从失败中复原与修复对个人和职业关系造成的损害有关,与失败相关的社会过程是一种回归。该复原增加了恢复和损失取向时间维度,且提供了从失败向更高层次学习的独特形式,认为从失败中复原是负面情绪修复、批判性思考、反射动作3个相互关联的学习过程,强调复原是一种高层次学习。

4 创业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关系

从个人层面讲,现有研究探讨了失败经历对连续创业意愿和绩效的影响。然而,并非所有经历过失败的创业者都愿意进行后续创业,失败之后创业者决策依赖于新创业意向选择。创业经历与后续绩效关系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清晰有力的阐释[35],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失败经历会降低后续创业绩效[16]。原因在于,一方面,提供失败经验的组织由于使失败正常化,不能给予创业者激励;另一方面,消极情绪对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其能够降低失败悲痛感[15]。也有学者提出,有效的失败学习能够促进创业者从失败中恢复并且执行后续创业行动[11,26,36],失败学习将增强创业者后续创业信心和创业意愿[7]。归因理论在企业家领域的应用表明了对企业家恢复、学习和重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影响[28,31,37],并指出内部归因更有利于创业者复原和后续创业成功[33]。从行业层面讲,Eggers指出新手失败企业家可能会指责外部环境,因而改变行业,而这将导致低质量企业家后续创业绩效下降,但从团队和组织层面阐述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间的关系,缺乏将创业失败与后续创业行为联系起来的系统研究框架[8]

5 研究述评与展望

5.1 述评

创业失败复原对连续创业的影响得到学者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在不断升温。现有研究从失败复原概念、影响因素、复原方法和过程、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关系4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创业失败复原理论,并对创业实践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但是,相关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具体而言:

(1)失败复原关注领域和研究层面比较单一。失败复原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医疗、制造业等行业,而对于创业领域的研究较少。早期创业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层面,以团队方式进行创业已经是主流模式,而个体失败复原相关研究成果能否直接引用到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两者复原差别体现在哪里?两者是否具有共同特征?在复原方法和过程方面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现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并没有提供明确解释。

(2)现有研究未分析创业失败类型与失败复原之间的关系,未考察不同类型失败是否对应不同复原方式,创业者对失败的认识是否对复原产生影响,以及创业者在失败归因与复原之间是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等。

(3)对失败复原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失败复原受经济、社会、生理、情绪、认知、自我效能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前置因素和中间因素标准进行归纳,未能全面考察其它划分标准,且在研究层面关注不均,主要是个人层面,组织和团队层面较为缺失。另外,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间关系、影响因素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比较少见。

(4)现有研究对于失败复原方法和过程缺乏系统考察,只是涉及复原理论模型且未经过实证检验。个人层面,在失败复原过程中情绪起主要作用,但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复原过程机制如何?影响因素又有哪些?现有研究探讨较少。另外,针对不同创业失败者的归因,相应复原方法和策略研究仍有待深入。

(5)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之间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晰,未形成一个系统理论框架。尽管有部分学者针对创业失败、失败复原、连续创业的相关议题展开研究,但这些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深入分析,这使得创业失败前因、后效相关规律阐述比较薄弱。

5.2 研究展望

在系统回顾、评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系统界定创业失败复原概念及内涵,研究创业失败复原维度,从不同角度解析创业失败复原内容和内涵,探究失败复原触发机制。开发失败复原测量量表,尤其是开发团队创业失败复原测量量表,通过定量方式有效测量失败复原,找出衡量失败复原的结果和方法,推动相关实证研究开展。

(2)重视失败复原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从不同角度解析失败复原影响因素,揭示失败复原过程机制。本文认为,失败复原影响因素可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及家庭层面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分为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两种类型。此外,未来还应开发和丰富基于团队层面、组织层面的研究,明确哪些是影响失败复原的前置变量、中间过程变量,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并如何共同作用于失败复原。

(3)剖析创业失败复原过程,提升失败复原方法的有效性。现有研究缺乏对失败复原过程模型的实证检验,需要进一步探索各种过程变量对失败复原的影响,深入探究创业失败复原与连续创业的关系,如失败复原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复原方法及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在复原过程中,识别与发现各种相关阻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阻碍因素,提升失败复原的有效性。

(4)基于中国情境,采用多元方法开展对创业失败复原的研究。目前,学者对创业失败复原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方法,相关研究方法还停留在量表开发和问卷调查阶段,而复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用静态量表和一次性问卷方式无法揭示整个复原历程及复原结果,未来可借鉴心理学实验法,采取对照方法揭示不同失败复原方法下的失败复原结果,还可以利用访谈法及动态跟踪法进行调查,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归类、编码,以深入探究创业失败复原与后续创业间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 YAMAKAWA Y,PENG M W,DEEDS D L,et al.Revitalizing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 for future entrepreneurial growth[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10,30(6):1-11.

[2] UCBASARAN D,WESTHEAD P,WRIGHT M,et al.The nature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business failure and comparative optimism[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25(6):541-555.

[3] SINGH S,CORNER P D,PAVLOVICH K.Failed,not finished:a narr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venture failure stigmatiz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5,30(1):150-166.

[4] MCCLURE, JAMES, COELHO, PHILIP.Learning from Failure[J].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Oncology,2005,25(10):13-20.

[5] AHMAD N H,SEET P.Dissecting behaviours associated with business failure:a qualitative study of sme owners in malaysia and Australia[J].Asian Social Science,2009,5(9):98-104.

[6] 赵文红,孙万清,王文琼,等.创业失败学习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5):95-105.

[7] 于晓宇.创业失败研究评介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9):19-26.

[8] 林嵩.创业失败综述:研究传统、前沿议题与未来机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8):58-67.

[9] SHEPHERD D A.Learning from business failure:propositions of grief recovery for the self-employ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318-328.

[10] ROPEGA J.The reasons and symptoms of failure in SME[J].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2011,17(4):476-483.

[11] 丁桂凤,候亮,张露,等.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7):1009-1019.

[12] POLITIS D,GABRIELSSON J.Entrepreneurs'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2009,15(4):364-383.

[13] KHELIL N.The many faces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insights from an empirical taxonom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6,31(1):72-94.

[14] MCGRATH R G.Falling forward:real options reaso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1):13-30.

[15] SHEPHERD D A,WIKLUND J,HAYNIE J M.Moving forward:balancing the financial and emotional costs of business failure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2):134-148.

[16] UCBASARAN D,WESTHEAD P,WRIGHT M.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y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2):99-115.

[17] WATSON J,EVERETT J.Small business failure rates:choice of definition and the size effect[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1999,17(2):31-47.

[18] UCBASARAN D,SHEPHERD D A,LOCKETT A,et al.Life after business failure:the process and consequences of business failure for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Management: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13,39(1):163-202.

[19] HEADD B.Redefining business success:distinguishing between closure and failur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1(1):51-61.

[20] MICHEL S,MEUTER M L.The service recovery paradox:true but overrat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2008,19(19):441-457.

[21] SCHMINKE M,CALDWELL J,AMBROSE M L,et al.Better than ever? employee reactions to ethical failures in organizations,and the ethical recovery paradox[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4,123(123):206-219.

[22] MOSTERT P G,DE C F,RENSBURG L R J V.The influence of service failure and service recovery on airline passengers' relationships with domestic airlines:an exploratory study[J].Southern African Business Review,2009(2).

[23] WU W Y,HOU Y C,FU C S,et al.Identifying failure recovery strategies for paper industrial supplier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3,42(8):1233-1244.

[24] MILLER J L,CRAIGHEAD C W,KARWAN K R.Service recovery:a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0,18(4):387-400.

[25] BOSS A D,SIMS JR H P.Everyone fails! using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elf-leadership for recovery[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8,23(2):135-150.

[26] COPE J.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failure: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6):604-623.

[27] SHEPHERD D A,COVIN J G,KURATKO D F.Project failure from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managing the grief proces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6):588-600.

[28] SHEPHERD D A.Grief recovery from the loss of a family business:a multi- and meso-level theory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1):81-97.

[29] KIM J Y,KIM J Y,MINER A S.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extreme performance experience:the impact of success and recovery experie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6):958-978.

[30] SIMMONS S A,WIKLUND J,LEVIE J.Stigma and business failure: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 career choice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4,42(3):485-505.

[31] OLAISON L,SΦRENSEN B M.The abject of entrepreneurship:failure,fiasco,frau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2014,20(2):193-211(19).

[32] YAMAKAWA Y,PENG M W,DEEDS D L.Rising from the ashes:cognitive determinants of venture growth after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5,39(2):209-236.

[33] SSERWANGA A,ROOKS G.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business shut down.the case of ugandan repeat entrepreneu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2014,20(3):263-277.

[34] SINGH S,CORNER P,PAVLOVICH K.Coping with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07,14(4):331-344.

[35] 窦军生,包佳.连续创业:文献评介、整合与新解读[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4):90-103.

[36] 于晓宇,李厚锐,杨隽萍.创业失败归因、创业失败学习与随后创业意向[J].管理学报,2013,10(8):1179-1184.

[37] MUELLER B A,SHEPHERD D A.Making the most of failure experience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failur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business opportuniti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4.

A Review on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Recovery for Future Research

Xie Yaping,Chen Rui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Entrepreneurial failure is common,failure recover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repair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and restart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Entrepreneurial failure recovery is a new topic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research,which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cholars,but the overall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infancy.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and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recovery from the concept,influencing factors,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failure recovery.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s in future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research.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Failure; Failure Recovery;Failure to Transfer; Continuous Entrepreneurship

DOI:10.6049/kjjbydc.2017060183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03-0153-08

收稿日期:2017-07-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YJA630059);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17R0057);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重点项目(FJJKHX16-004)

作者简介:谢雅萍(1976-),女,福建泉州人,博士后,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陈睿君(1992-),男,安徽淮北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