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创新性机会识别的影响

王国红,周怡君,邢 蕊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部,辽宁 大连 116024)

创新性创业活动起源于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探索了创业者创新性认知风格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者所识别的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混合利用强、弱关系相较于单一利用强关系/弱关系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在混合利用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作用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强关系;弱关系;创新性认知风格;创业机会;创新性

0 引言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创业活动备受新兴经济国家政府重视。全球创业观察(GEM)2016报告发现,在中国早期阶段创业者中,机会驱动型创业数量是生存驱动型创业数量的1.5 倍,中国的创业活动正逐渐由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变。报告同时表明,中国创新型企业比例为28.8%,中国创业活动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生存型创业相比较,机会型创业尤其是基于创新性机会的创业活动价值创造潜力更加突出[1,2]。创业机会作为创业活动的核心和前提,需要作进一步探索。

机会识别是创业者获得并解读信息内涵的过程[1]。许多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高度依赖于外部社会网络[3],创业者不断利用社会网络收集信息并获取灵感以识别机会[4]。现有研究大多从社会网络结构,包括结构洞、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等,以及关系维度——强关系与弱关系视角,挖掘社会网络与机会识别的因果关系。其中,强关系、弱关系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结论尚不明确,包括强、弱关系是否影响机会识别以及影响孰强孰弱,而存在强弱关系争议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没有对创业者所识别的创业机会进行分类。创业者社会网络构成往往会制约其所获取机会信息的质量和新颖程度,进而影响其所识别创业机会的创新性[2]。信息流在创新输入中起重要作用[5],弱关系带来的信息非冗余性和知识创造独立性,以及强关系带来的高质量信息和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对创新性创业机会识别是否有影响[6],如何影响,以及影响强度是否存在差异等,还需要作进一步理论和实证研究。此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在感知和加工信息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模式与偏好方式[7],其在新企业创业过程中的机会识别阶段特别有效[8]。已有研究发现,不同的创业认知风格暗含不同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9],创新性认知风格的创业者倾向于积极识别现存范式之外的各种机会[10]。那么,创业者的创新性认知风格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对于强弱关系及创业认知风格如何影响创新性机会识别仍有待于通过更多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进行补充和完善。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①已有研究反复论证了社会网络强弱关系与机会识别可能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对所识别的创业机会类型划分进行合理阐述;②有关社会网络强弱关系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结论尚不明确,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和机会识别之间呈现不同的关系[11];③创业认知风格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鲜有学者研究,这一方向值得进一步挖掘。

基于此,本文基于创业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适应-创新认知风格理论,探究强、弱关系对创业者所识别创业机会的创新性的影响,并分析创新性认知风格对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以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促进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提供理论指导。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 概念界定

1.1.1 社会网络强弱关系

社会网络研究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被描述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中,社会网络关系维度是指特定个体之间发展的个体关系的性质,表现为“弱关系”与“强关系”[12]。Granovetter[13]首次把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并提出强关系和弱关系可以通过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度(相互信任)和描述关系特性的互惠交换4个维度衡量。强关系表现为频繁的互动、相互的好感、信任以及长期合作关系,多指家庭关系或亲密的朋友[5],能够促进精细信息和隐性知识流动[14]。弱关系则表现为不频繁的联系、较弱的情感、信任和短期合作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通过弱关系能经常获得新颖的信息。在此后研究中,学者们多从这4个维度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界定强弱关系。本文认为,强关系是指基于信任的亲密、互惠且交流频繁的关系,弱关系是指尚未建立在强烈的信任之上,且当事人彼此不熟悉,彼此之间也没有感情且交流不频繁的关系[15]。研究表明,强调弱关系的重要性已经助长了对强、弱关系相对价值的辩论。

1.1.2 创新性创业机会

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的概念基础[1]。广泛的信息获取是创业机会识别的前提。关于创业机会的定义,在目前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是新的产品、服务、原材料和组织方法以高于生产成本的方式引进或销售的情况[16]。近年来,有些研究者从“手段—目的”维度把创业机会划分为创新性机会与模仿性机会两种类型。如国内学者张玉利等[2]将创业机会划分为模仿性机会与创新性机会,前者对应局部改进已有手段—目的关系的机会,后者则对应全盘颠覆现有手段—目的关系并创造新手段—目的关系的机会,并认为创业机会本质上是位于复制型机会和创新型机会两种极端类型之间的连续体。综上所述,本文将因新产品、服务、新原料、组织方法等外生因素的引入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手段—目的”关系的机会定义为创新性机会。研究发现,大约只有12%的创业者才能看到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创业机会[17]

1.1.3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作为一个概念在商业和管理研究中已被广泛讨论。Allport[18]最早提出认知风格,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典型的或习惯性感知、记忆、思考和问题解决模式。随后,Witkin[19]对认知风格和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研究,使认知风格成为一个活跃而富有成效的研究领域。有研究表明:①认知风格可以使用心理测量技术进行评估;②随时间的推移而稳定;③它是双极的;④它描述的是不同的而不是更好的思维过程[20]。本文综合以往关于认知风格的概念,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在感知和加工信息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模式与偏好方式[7]

1.2 研究假设

1.2.1 社会网络强弱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

创业者社会网络构成往往经由制约其所获取机会信息的质量和新颖程度而影响其所识别创业机会的创新性[2]。独特的信息是创新性机会识别的至关重要的因素。Granovetter[13]认为,弱关系是信息资源的“桥梁”,泛泛之交比亲密的朋友更有可能提供独特的信息,从而更有可能促使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这是因为:一方面出于成本和时间考虑,个体可以拥有的强关系数量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弱关系数量可能很多。据统计,每个人拥有稳定社会网络的人数大约维持在150个左右,其中强关系约30个,弱关系约120个[21]。另一方面,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可以通过跨越其社会界限传递信息和其它资源。创业者能够利用弱关系获得有别于现有知识基础的异质性信息[6],并经由信息的处理加工使创业者吸收新知识、新技术[22]。此外,已有研究也发现,嵌入有更多弱链条数量的网络,其创业者有可能接触到更丰富的信息,发现更多创业机会,同时经由与不同关系人的广泛讨论能够激发其创造性,从而发现更具有创新性的机会[2,23]

还有研究发现,弱关系是基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而产生的,对于类似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并不适用[24]。尽管随着西方经济制度不断融入,经济变革不断冲击传统的、特色的中国社会模式,但当前中国强关系的盛行程度仍远超弱关系。国内学者边燕杰[25]认为,在社会网络中发挥桥梁作用的是建立在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情感基础上的强关系,只有强关系才能有效地在关系密切的人群间传递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从而促使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Rost[26]与刘学元等[27]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研究倾向于高估弱关系在创新创造中的影响,作者认为强关系才是推动价值创造或创新的根本因素,只有强关系才能持续推动知识、信息的流动与整合,从而产生更具创新性的想法或观点,进而实现创新。尽管强关系提供了较多的冗余信息,但基于信任、情感、互惠的强关系保证了创业者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信息交流深度。一方面,方便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技术变化信息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意义重大[6]。另一方面,高度可靠的强关系能够完全分享相关知识和信息[3],持久稳定的知识流、信息流以及对复杂隐性知识的吸收和深入挖掘可以有效推动创新活动开展,进而发现更具创新性的机会[28]

在创新研究中持续存在关于哪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更有利于创新的讨论[26]。Ruef[5]研究了社会网络关系如何影响创业者的创新活动水平,发现创业想法来自与家人和朋友这些强关系讨论的创业者只占38%,而来自于客户和供货商这类商业伙伴或受媒体、专家启发的创业者则高达62%。同时,其研究结果表明,依赖于弱关系的创业者成为创新性创业者的可能性是依赖于强关系的1.36倍,以弱关系作为信息来源的创业者比拥有强关系的创业者更具创新性。究其原因,强关系比弱关系更有可能提供冗余信息,以强关系为特征的个体网络被认为是低效的[29]。2012年Facebook的数据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来自弱关系的信息影响力远超过强关系。由于强关系往往缺乏行业特定的知识和经验,在提供与机会相关的信息上,比弱关系对创业者的帮助小[30]。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创业者更有可能通过弱关系识别更具创新性的创业机会。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大。

研究发现,能够混合利用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创业者较仅利用一种关系的创业者能够识别出更多的创业机会[23]。Ruef[5]发现,许多创新者从多个信息源得到他们的想法,通常涉及家庭成员、朋友、熟人或不曾接触的个体和公司,拥有极度多样化网络关系的创业者,既有强关系也有弱关系,还接受从未打过交道的人的意见,其创新能力是那些只有单一网络关系的人的3倍。网络关系多样性影响信息流多样性,网络关系多样性之所以被视为创新行为的前因是因为每种类型关系的相对优势(关于信息和影响)倾向于抵消其它关系的相对劣势[5]。强、弱关系差异性是创业者获取互补性信息的来源,当创业者拥有多样化关系时,强、弱关系中一致性压力就会被抵消,多样化关系网络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可以用来识别机会的有价值信息。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多样性可以产生超越单一网络关系累积效应的有益效果[31]。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混合利用强弱关系相较于单一利用强/弱关系对识别创业机会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大。

1.2.2 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认知风格会影响个体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收集、信息处理偏好[8]以及个体如何构想和处理问题[32]。不同的创业认知风格暗含不同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从而导致不同的决策行为[9]。认知风格的发展历程表明:认知风格不直接体现个体智力或能力的高低,而是独立于人格特质,能较好地预期人们的兴趣、偏好及绩效,并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33]。认知风格的这种差异发展于生命早期,并决定个体如何处理问题解决过程的所有阶段,包括问题性质的观点、可能解决方案的范围以及所选解决方案的实施[34]

在商业和管理研究背景下,Kirton(1976)的“适应—创新”认知风格模型,简称为KAI,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并被经常使用。KAI认知风格的理论假设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存在两种极端风格表现:适应和创新。适应性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好精确信息,注重事实与数据,偏好传统理论与流程的信息感知加工方式;创新性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好人际传播的信息,重视经验,偏好多样化信息感知加工方式[34]。具有创新性认知风格的个体能够以新的且连接明显不相关想法的方式,通过反复认知重构系统地改变信息,从而解决问题[35]。这种方法帮助他们提出创新想法和倡议,这些想法和倡议往往背离了既定实践,加速了思想生成过程[34]。具有创新性认知风格的人往往将问题看作机会和挑战[36]。创业机会识别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创新性认知风格会影响信息整合过程从而影响创业者对机会的识别[8]。通过利用来自强、弱关系的信息,创业者更有可能遇到并结合多样化和显著不相关的信息,而具有创新性认知风格的创业者将所获得的信息通过认知重构系统地改变从而提出创新想法和倡议,这使创业者有可能发现更具有创新性的机会。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创新性认知风格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关系与所识别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关系。

综合上述假设,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

图1研究模型

2 数据搜集与变量测量

2.1 数据与样本

本研究以新创企业创业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遵循相关研究惯例,将成立年限低于8年的企业纳入研究范围[2]。问卷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放:一是与大连、北京的两家创业孵化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现场发放纸质版问卷并回收,共发放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1%;二是通过在读MBA 学员发放纸质版与电子版问卷,共发放问卷128份,其中纸质版问卷发放73份,有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26%,电子版问卷发放55份,有效问卷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6%,通过MBA学员一共获得有效问卷为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0.8%。利用以上两种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95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71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63.6%。由于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方法收集问卷,为了验证问卷是否来自于同一个群体,必须对样本来源差异性进行检验。在此,本研究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两组样本的填写者在主要研究变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问卷所设计的11个问项中,只有在创新性认知风格问项“您可以被激发出很多不同的设想”上有差异,证明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没有差异,不同取样方式并不会对分析结果带来显著性影响。表1列示了样本特征分布情况。

表1样本特征分布情况

创业者特性分类标准有效样本数(个)有效占比(%)成立时间小于1年3528.21~3年4939.53~5年2520.25~8年1512.1性别男7661.3女4838.7年龄20~30岁7157.330~40岁4032.340岁及以上1310.5学历专科及以下1512.1本科4838.7硕士5645.2博士54.0所在行业农业118.9传统制造业5544.3服务业2822.6高新技术业3024.2

2.2 变量与测量

(1)强弱关系。强弱关系量表借鉴YANG[37]、乔坤[38]提出的中国社会关系分类标准,通过将关系划分为家人、亲密朋友、熟人、普通相识和陌生人5类以界定关系强弱,关系强度依次递减,其中将家人、亲密朋友、熟人视为强关系,将普通相识和陌生人视为弱关系。在调查中,每个创业者可以选择两个对其当前所识别创业机会影响最大的关系人。因此,创业者关系可划分为强关系、弱关系、混合强弱关系。将自变量转换为三分定类变量,故不必进行变量信度及效度分析。该量表基于中国特殊文化情境设计,相较于国外学者开发的量表,更能反映在我国特殊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强、弱关系。

(2)创业机会创新性。该量表源自Samuelsson[17]开发的量表,张玉利等[2],Li&Gustafsson[39]均使用过该量表。该量表从研发投入优先性、专利重视程度、产品或服务独特性、竞争压力水平等4个维度的4个题项测量创业机会创新性程度。基于5点李克特量表进行评级:“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前3个问题得分越高,创业机会就越具创新性,最后一个题项得分越低意味创业机会越具创新性。

(3)创新性认知风格。本文参照苗青[10]的翻译版KAI,得到认知风格测量量表。创新性认知风格量表共有5个测量题项,包括“您容易受到信息激发而感到兴奋”、“您有原创性的想法”、“您可以被激发出很多不同的设想”、“您用全新的观点看待老问题”、“您在同一时刻可以产生若干个新想法”。基于7点李克特量表进行评级:“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

(4)控制变量。考虑到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因创业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所属产业类别而产生差异,本文将这4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并统一以“纯哑变量模型”进行虚拟变量设置。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模型验证前,首先对变量信度进行检验,本研究通过SPSS17.0中的Cronbach's α值进行信度检验。一般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0.70 即表明信度较好。检验结果如下: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都大于或接近于0.73(见表2) ,表明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在效度检验方面,本研究通过AMOS21.0作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效度。首先,由于本研究各变量测量均参照和借鉴国内外学者使用过的成熟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其次,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区分效度进行检验。采用χ2/df、GFI、CFI、AGFI、NFI、RMSEA这6个拟合指标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一般认为只要χ2/df<5,RMSEA<0.1,GFI、CFI、AGFI、NFI>0.90,模型的拟合效果就比较理想。由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适配标准,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3、表4分别给出了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和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结果显示了各变量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以强关系为参照项,结果表明混合强弱关系、弱关系和创新性机会识别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5( P<0.01)和0.17(P<0.05)。

表2各变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潜变量测量题项Cronbach's α值χ2/DfGFICFIAGFINFIRMSEA创业机会创新性Q1Q2Q3Q40.7340.7560.9941.0000.9710.9850.000创新性认知风格Q1Q2Q3Q4Q50.8541.5410.9770.9890.9300.9700.066

表3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 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混合强弱关系(强关系参照)010.220.41弱关系(强关系参照)010.140.35机会创新性1.254.753.220.60创新性认知风格2.807.005.580.94性别010.610.49年龄010.900.31学历010.880.33产业010.910.29

3.3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1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2是控制变量、自变量、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模型;模型3是加入交互效应后的全效应模型。模型2结果显示,以强关系为参照项,弱关系对创业机会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08,P<0.01),因此H1得到验证。模型2同时显示混合强弱关系相对于强关系对创业机会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11,P<0.01),且回归系数0.311<0.308,因此H2得到验证。如表5模型3所示,以强关系作为参照项,混合强弱关系和创新性认知风格的交互项显著作用于创业机会创新性,创新性认知风格对混合利用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作用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β=0.187,P<0.05),但对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作用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基于此,H3得到部分支持。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机会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23,P<0.01)。

表4各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变量混合强弱关系(强关系参照)弱关系(强关系参照)机会创新性创新性认知风格性别年龄学历产业混合强弱关系(强关系参照)1.00弱关系(强关系参照)-0.21*1.00机会创新性0.25**0.17*1.00创新性认知风格-0.15-0.060.29**1.00性别0.02-0.070.05-0.21*1.00年龄0.12-0.020.00-0.17-0.111.00学历-0.10-0.07-0.13-0.05-0.090.28**1.00产业-0.04-0.04-0.05-0.04-0.130.26**0.23**1.00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创新性认知风格为调节变量,探讨了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124名创业者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所识别创业机会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大。异质性信息是创业者识别创新性机会的关键。强关系更多地提供重复冗余的同质性信息,弱关系则更有可能提供新颖多样的异质性信息,相较于强关系,利用弱关系的创业者能够识别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

(2)混合利用强弱关系相较于单一利用强/弱关系对所识别创业机会创新性的正向影响更大。多样化社会网络关系能够提供多样化信息,从而使创业者识别到更具创新性的机会。

(3)创新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机会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的创业者能够从不寻常的角度看待问题,倾向于提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想法,从而识别到更具创新性的机会。

(4)创新性认知风格在混合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强、弱关系对创新性认知风格的作用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单一利用强/弱关系虽然能给创业者提供高质高量或者新颖的信息,但是本质上同一来源的信息具有同质性,当创业者面对单一种类的信息时,具有创新性认知风格的创业者通过认知重构并不能够系统地改变信息。因此,创新性认知风格无法调节混合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关系。

表5强弱关系创新性认知风格及其它变量对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层级回归结果

变量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模型1模型2模型3性别(女性为参照)-0.0100.0820.056年龄(40岁以上为参照)0.1120.1280.115学历(专科及以下为参照)-0.113-0.033-0.038产业(农业为参照)-0.0110.0220.032混合强弱关系(强关系为参照)0.311***0.338***弱关系(强关系为参照)0.308***0.304***创新性认知风格0.423***0.412***混合强弱关系×创新性认知风格0.187**弱关系×创新性认知风格0.062R square0.0190.2760.307Adjusted R square-0.0140.2320.253R square change0.0190.2570.032F-value0.56113.721***2.604*N,df124,4124,7124,9

注:表中列示的是标准化回归系数,*表示P<0.10;**表示P<0.05;***表示P<0.01

4.2 理论意义

(1)本文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作用关系,打破了以往拘泥于探索社会网络关系与机会识别数量、机会识别能力等关系研究的局限,有助于启发机会识别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探索创业者与创业机会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系统地解释创业者与机会识别之间的深层次作用机制。

(2)丰富和拓展了强、弱关系作用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机理研究。由于未考虑更多的权变因素,以及未对创业机会类型加以区分,现有关于强、弱关系与机会识别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将创新性认知风格作为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调节变量,结果表明,创新性认知风格对混合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这一发现拓展了针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构成如何作用于创新性机会识别边界条件的理论解释。同时,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性认知风格正向影响创业机会创新性,这有助于未来研究从认知角度进一步探索创新性认知风格作用于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内在机理。

4.3 实践意义

对于创业者而言,要注重构建、维持并利用多样化社会网络关系,从而识别创新性更强的创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扩展自身社会网络关系,以便从不同的网络关系中获取多样化信息。创业者在与亲朋好友等强关系保持经常性联系和接触的同时,要跨出强关系的圈子,多与能够提供新技术和新知识信息的弱关系进行交流,从而有助于识别有价值的创新性创业机会。尤其对具有创新性认知风格的创业者而言,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网络关系获取丰富而新颖的信息,这将有助于其识别更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机会。

对于高校而言,要从教育阶段发现具备创新性认知风格的受教育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活动中心,构建学生创业者、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参与主体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机制,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能够识别到更富创新性创业机会的专业化创业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创业者。

4.4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挖掘了创新性认知风格这一权变因素对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关系的影响,但是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性认知风格也是创业机会创新性的前因变量,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创新性认知风格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复杂联系;②样本数量相对偏少,地域局限于大连、北京两地,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采用大样本抽样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检验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1] SHANE S, 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2] 张玉利,杨俊,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7):91-102.

[3] NOWINSKI W, RIALP A.Th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perceptions of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6,54(2):445-461.

[4] BIRLEY S.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5, 1(1):107-117.

[5] RUEF M.Strong ties, weak ties and islands:structural and cultural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3):427-449.

[6] 王永健, 谢卫红, 王田绘,等.强弱关系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研究——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J].管理评论, 2016, 28(10):111-122.

[7] RAYNER S, RIDING R.Towards a categorization of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J].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17(1):5-27.

[8] KICKUL J, GUNDRY L K, BARBOSA S D, et al.Intuition versus analysis? testing differential models of cognitive style 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the new venture creation proces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09, 33(2):439-453.

[9] GALLÉN T.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 and views of viable strategies[J].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009, 15(7/8):326-342.

[10] 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11] MA R H, YEN C, SHENKAR O.Social networks and opportunities recognition:a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11):1183-1205.

[12] NAHAPIET J, GHOSHAL S.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2):242-266.

[13] 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 78(6):1360-1380.

[14] GULATI R.Alliances and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4):293-317.

[15] SÖDERQVIST A, CHETTY S K.Strength of tie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2013, 25(6):536-552(17).

[16] CASSON M.The entrepreneur[M].Totowa, NJ:Barnes & Noble Books,1982.

[17] SAMUELSSON M, DAVIDSSON P.Does venture opportunity variation matter? investigating systematic process differences between innovative and imitative new venture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9, 33(2):229-255.

[18] ALLPORT G W.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7,13(1):48-50.

[19] WITKIN H A, DYK R B, FATTUSON H F. Psyc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studies of develop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63, 76(4).

[20] BRIGHAM K H, CASTRO J O D, SHEPHERD D A.A person-organization fit model of owner-managers' cognitive style and organizational demand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07, 31(1):29-51.

[21] DUNBAR R.The social brain and its implications[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0.

[22] COHEN W M, 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Strategic Learning in A Knowledge Economy, 2000, 35(1):39-67.

[23] HILLS G E, LUMPKIN G T, SINGH R P.Opportunity recognition:perceptions and behaviors of entrepreneurs [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1997(17):168-182.

[24] XIAO Z, TSUI A S.When brokers may not work: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f social capital in Chinese high-tech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7, 52(1):1-31.

[25] BIAN Y, ANG S.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J].Social Forces, 1997, 75(3):981-1005.

[26] ROST K.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 2011, 40(4):588-604.

[27] 刘学元,丁雯婧,赵先德.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6,19(1):30-42.

[28] 谢卫红,李忠顺,屈喜凤,等.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5):62-73.

[29] JACK S L.The role, use and activation of strong and weak network ties:a qualit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 42(6):1233-1259.

[30] OZGEN E, BARON R A.Soci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effects of mentors, industry networks, and professional foru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2):174-192.

[31] RENZULLI L A, ALDRICH H, MOODY J.Family matters:gender,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ial outcomes[J].Social Forces, 2000, 79(2):523-546.

[32] CARNABUCI G, DISZEGI B.Social networks, cognitive style,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58(3):881-905.

[33] 柯青, 王秀峰.认知风格与信息搜寻行为整合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4):35-39.

[34] KIRTON M J.Adaptors and innovators:a description and measur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6, 61(5):622-629.

[35] HAYES J, ALLINSON C W.Cognitive style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J].Human Relations, 1998, 51(7):847-871.

[36] SNCHEZ J C, CARBALLO T, GUTIÉRREZ A.The entrepreneur from a cognitive approach [J].Psicothema, 2011, 23(3):433.

[37] YANG M H.Gifts, favors, and banquets :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94, 56(3):789.

[38] 乔坤,吕途.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内涵重构——基于4家企业TMT社会关系网络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 2014, 11(7):972-980.

[39] LI T, GUSTAFSSON V.Nascent entrepreneurs in China:social class identity, prior experience affil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ive opportunity:a study based on the Chines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CPSED) project[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12, 6(1):14-35.

TheInfluenceofStrongandWeakTiesofSocialNetworksontheRecognitionofCreativeOpportunity

Wang Guohong,Zhou Yijun,Xing Rui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Abstract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originates from the entrepreneur's recognition of innovative opportun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network ties of entrepreneurs and the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 s innovative cognitive style on the process through an empirical method.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ak ties have a greater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dentified by the entrepreneurs than strong ties, and the use of both strong and weak ties have a greater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dentified by the entrepreneurs than the single use of strong ties/weak ties; innovative cognitive styl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nnovative cognitive style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trong and weak ti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KeyWords:Strong Ties; Weak Ties; Innovative Cognitive Styl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nnovation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9-0008-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2

DOI10.6049/kjjbydc.2017100656

作者简介王国红(1968-),男,河南孟县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周怡君(1994-),女,河南永城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管理;邢蕊(1983-),女,辽宁本溪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导向、创业认知与决策、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2022)

收稿日期2018-01-09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