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李 玲1,陶厚永2

(1.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关键词包容性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涓滴效应;洼地效应

0 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但是,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中,贫困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甚至出现了收入结构失衡、贫富差距加剧现象[1]。机会的不平等不仅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还导致普通民众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无法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2]。有学者富有洞察性地指出,这些弱势群体虽处于金字塔底层,但却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对于企业来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能。若能将低收入群体作为新兴市场进行开发、创新,就能创造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元价值[3]。中国创新主要集中于高精尖等重大科技领域突破,如何让普通民众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弱势群体平等共享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阿喀琉斯之踵”。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强调前沿创新的同时,走包容性创新路线,借此向金字塔低端人群提供基本产品和公共服务。

与传统创新的区别在于,包容性创新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市场需求,开发出价廉物美的新产品和服务,同时鼓励这些低收入群体积极参与创新,增加其就业机会并提高其工作能力,强调创新成果共享、互惠[4-6]。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主任蒲宇飞指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和战略框架,包容性创新对中国自上而下的自主创新模式至关重要。然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贫困群体教育和培训,以及金融服务等都不是个体或者企业所能完成的,如何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促进区域创新环境间的资源、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共享创新带来的收益和成果,实现“精英型创新”向“包容性创新”的转变,已成为各省市包容性创新战略的立足点和归宿。通过探索各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要素构成以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找到包容性创新实现路径,克服包容性创新障碍,促进包容性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1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1.1 相关文献综述

最早有关包容性创新的研究仅仅是将创新作为解决包容性发展问题的一种手段[3,7]。之后,学者们在包容性增长研究的基础上,引申出包容性创新研究,即通过创新解决社会弱势群体所面临的贫困和社会排斥就是包容性创新[8]。George等[6]指出,包容性创新是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平等参与创新,不仅要提高弱势群体的整体福利,还要提高其就业机会和能力。邵希等[9]和汤鹏主[10]认为,穷人应该参与创新的整个过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创新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提高其生活水平,降低甚至消除贫困即是包容性创新(周阳敏,2012)。

关于包容性创新测度。高太山等[11]从低收入群体需求、包容性创新主体、支撑条件、环境、创新产出5个方面构建了包容性创新绩效测度理论模型。邹秀萍等[5]从包容性创新需求、主体、条件等方面构建了包容性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刘琳琳[12]从组织持续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激励机制、创新文化等3个方面构建了包容性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赵武等(2015)从低收入群体需求、创新主体等5个维度构建了地市级包容性创新能力理论测度表和评价模型。

由上述文献可知,现有关于包容性创新的研究要么是其概念界定,要么是对包容性创新绩效和包容性创新能力等的测度,忽略了影响包容性创新的“环境”因素。虽然在某些局部地区已营造了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但是覆盖范围较小。由于缺乏有效运作的包容性创新基础设施及监管机制,阻碍了包容性创新主体去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产品和服务[11]。而什么是包容性创新环境,其功能要素有哪些,鲜有文献涉及。因此,本文探索性地测度各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发展水平,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未来包容性创新绩效的测度提供依据。

1.2 理论框架

虽然包容性创新环境不参与包容性创新的整个过程,但却影响、支配着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个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功能[5,12]。笔者对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的假设是:发达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移动、通信互联网广泛普及,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健全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差距小且整体包容性强,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政府积极制定促进包容性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并致力于创造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金融环境,从而为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吴玉鸣,2010)。

(1)基础设施环境。偏远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加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与生态环境脆弱,居住的低收入群体较多,而且由于水、电、卫生、邮政以及通信网络设施薄弱,导致企业难以获取市场信息,生产、运输、销售产品成本较高,贫困群体很难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最终无法平等享受创新带来的成果[10,13]。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普及,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偏远地区贫困群体由于地理区隔而遭受的隔离、排斥等问题,还能够实现创新过程中的共同参与、机会均等、成果共享[8]。因此,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包容性创新顺利开展[14]

(2)创新性教育环境。居民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地区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人口素质,为包容性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进而间接地影响包容性创新过程[5]。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可知,区域基础教育投入强度越高,人力资本增值越多,区域创新能力就越强(徐彪,2011)。而处于落后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由于信息渠道闭塞,难以捕捉市场机会,加之必备的知识与生产技能匮乏,严重制约其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提高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尤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使贫困弱势群体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并通过专业化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讲座,促使其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平等地参与包容性创新活动[10]

(3)创新性主体环境。包容性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凭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创新的活动,创新主体是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生产者与制造者。区域创新主体数量多寡及活跃程度,不仅反映了该地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还反映出该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程度。高月姣和吴和成(2015)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3类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包容性创新不仅要使低收入群体受益,而且要鼓励弱势群体成为创新的参与者。因此,参与到包容性创新活动中的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是创新主体。

(4)创新性投资环境。创新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作为内生驱动力,对创新活动开展至关重要。研发经费投入对包容性创新产生“生长效应”、“种子效应”等,为创新提供资金来源,有利于激发创新群体尤其是资金匮乏的草根创新群体的热情,成为开展包容性创新活动的“助推器”[15]。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显示,不断加大对R&D经费和R&D人员投入力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并最终形成“R&D-自主创新-技术效率提升”的良性循环[16]

(5)创新性制度环境。推动包容性创新,需要政府给创新主体“松绑”,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创新主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区域创新活动开展以及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17]。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创新主体进行包容性创新活动,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创新绩效。而且,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火种,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因而制度环境是包容性创新实现的保障(唐德祥,2008)。

(6)创新性金融环境。农村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中的草根创新者和企业家,作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者与生产者,创新资金匮乏成为其创新路上的“拦路虎”。而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农村低收入群体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信贷机构通过多种渠道为小微企业和草根创新者提供融资,以解决这些创新群体的资金难题。可见,信贷融资和金融创新成为推进包容性创新活动的“加速器”[10]

(7)市场化程度。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作为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显示信号,传递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市场新产品的需求信息。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与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产品市场作为消费者需求的指示牌,可以合理地引导创新主体将有限的创新资源投入到市场需求旺盛的新产品研发中。党文娟等[15]通过研究表明,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推动创新活动开展。此外,通过外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投资,可以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包容性创新活动的推进。

2 包容性创新环境测算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2011-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金融年鉴》等,评价时段内数据基本完整,无缺失。在选取和确定指标体系时,在已有文献以及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电子邮件和当面访谈等形式,将有关指标选取的咨询表发给相关领域专家(985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然后收回进行整理和分析,再将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根据统计结果和专家意见调整部分指标,最终构建包容性创新环境指标如下:①基础设施环境: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普及率、环保费用支出、每百人平均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公共图书馆数;②创新性教育环境: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教师数、普通高校生师比、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支出、大专以上学历比重、农村每千人口医疗技术人员;③创新性主体环境:用R&D人员比重、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数、有研发机构的工业企业数、地方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各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数表示;④创新性投资环境:用地区R&D经费投入、科技机构活动人员人均R&D经费支出、当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当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各地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人均研发经费支出测量;⑤创新性制度环境:用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重、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测量;⑥创新性金融环境:用金融体系规模、金融体系效率、金融体系结构衡量;⑦市场化程度:外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外商注册资本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2.2 评价方法: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采用熵值法确定包容性创新环境各指标权重,能够从数据本身所反映的信息无序化程度计算各级指标权重,避免了指标权重分配中的主观因素影响,使权重计算更为客观、合理。初始评价矩阵为:

(1)

其中,xij表示第i个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i=1,2,3,44;j=1,2,3,31)。

(1)数据标准化处理。为消除因量纲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鉴于本文各级指标值都是正向的,故选用标准化公式如下:

(2)

其中,xj为第j项指标值,xmax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ij为标准化值。

(2)计算指标熵值ej和差异系数dj。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的公式为:

(3)

其中:K=1/ln(n),n是一级指标个数,本文有7个一级指标,则K=0.513 9,yij是第j项指标下第i年份指标值比重yij。某项指标的差异系数为:dj=1-ej

(3)计算评价指标权重wj。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4)

(4)计算样本的综合评价值S。采用加权求和公式计算样本评价值:

(5)

n为指标个数,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显然,S越大,样本效果就越好。

3 我国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评估

根据熵值法公式,本文采用软件分别求出熵值、差异系数和指标权重。最终将每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加总,得到各一级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表1一级指标权重(2011年)

地区基础设施环境权重wj创新性教育环境权重wj创新性主体环境权重wj创新性投资环境权重wj创新性制度环境权重wj创新性金融环境权重wj市场化程度权重wj北京0.135 00.177 30.133 80.153 80.088 00.128 00.135 7天津0.140 70.183 50.141 80.163 50.093 20.138 40.138 9河北0.142 60.190 60.143 40.165 40.094 70.145 00.143 3上海0.142 20.187 40.140 20.163 30.093 70.134 10.139 0江苏0.143 30.187 90.134 00.162 30.093 30.141 00.138 2浙江0.140 40.190 60.135 20.161 20.093 20.141 60.137 6福建0.138 70.187 00.139 80.163 20.093 10.138 80.139 4山东0.141 40.186 90.135 50.161 30.093 60.143 40.137 8广东0.140 70.192 10.134 90.162 40.095 10.138 50.136 4海南0.139 60.185 60.144 20.164 20.092 50.132 00.141 9辽宁0.140 10.182 90.139 20.163 80.092 40.140 20.141 4吉林0.138 40.183 50.139 70.162 70.092 50.141 40.141 8黑龙江0.138 70.184 80.139 60.162 60.093 50.141 80.138 8山西0.137 50.184 70.140 90.164 30.093 40.139 50.139 5安徽0.143 30.187 40.137 40.161 40.092 10.141 20.137 4江西0.141 30.185 00.140 10.162 00.091 80.139 70.140 0河南0.140 50.187 30.136 70.161 30.092 60.143 40.138 1湖北0.140 40.185 40.138 10.161 60.093 30.142 20.138 8湖南0.140 90.186 20.138 00.161 7 0.092 80.142 80.137 5重庆0.139 40.184 10.142 20.163 20.092 00.141 60.137 4四川0.140 20.186 40.138 90.161 10.091 90.141 20.140 3贵州0.138 60.187 20.140 80.161 20.092 30.140 90.139 0云南0.121 00.162 70.122 70.142 00.080 40.122 70.121 9西藏0.120 00.159 80.125 90.142 90.082 60.118 10.124 5陕西0.138 60.185 00.140 50.161 70.092 20.142 50.139 6甘肃0.137 80.185 50.141 40.161 80.094 00.141 10.138 4青海0.135 40.183 70.143 30.164 20.093 70.138 50.141 2宁夏0.137 60.184 30.142 80.163 20.092 50.142 10.137 4新疆0.136 60.182 50.142 30.163 70.094 10.139 70.141 0广西0.137 40.186 80.140 10.161 90.092 30.141 10.140 3内蒙古0.135 90.182 40.141 60.164 00.092 60.142 40.141 1

注:2012-2015年的一级指标权重,因为篇幅问题省略

由每个一级指标得分(限于篇幅省略)与其权重的乘积之和为其综合评价值,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①2011-2015年,各地区包容性创新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天津、辽宁、福建、湖北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省市得益于区位优势,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完善,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的经济和集中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以及研发资金等,加上创新增量资源流入,形成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②安徽、河北、湖南、黑龙江、陕西、广西、重庆、云南、江西、吉林、山西、内蒙古、海南的平均包容性创新环境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经济发展加快,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相对发达,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体系进一步完善;③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贵州、西藏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少数民族居多,该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工业化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高素质人才外流严重,包容性创新环境整体较差。结合国家统计局划分的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进行包容性创新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表2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综合评价

排名地区2011年综合得分地区2012年综合得分地区2013年综合得分地区2014年综合分地区2015年综合得分1北京0.076 3北京0.084 9广东0.099 3北京0.095 8北京0.099 72江苏0.073 7上海0.074 1北京0.097 1江苏0.076 5上海0.084 23广东0.073 5广东0.073 6江苏0.094 5广东0.072 7广东0.073 94上海0.072 4江苏0.072 2浙江0.090 3上海0.071 3江苏0.072 25浙江0.063 1浙江0.062 8上海0.086 7浙江0.065 1浙江0.067 86山东0.057 6天津0.056 2山东0.079 4山东0.055 4天津0.057 27天津0.056 8山东0.056 1福建0.073 0天津0.055 3山东0.056 38辽宁0.054 7辽宁0.050 6天津0.072 5辽宁0.050 9辽宁0.050 69福建0.045 4福建0.045 6辽宁0.071 1福建0.047 1福建0.045 510湖北0.044 9四川0.043 8湖北0.065 6陕西0.041 9湖北0.043 911四川0.044 1湖北0.043 7四川0.065 3四川0.041 5四川0.043 812陕西0.043 2陕西0.042 6河南0.064 1湖北0.041 4陕西0.042 613山西0.042 7重庆0.040 2安徽0.063 7重庆0.040 8重庆0.040 214重庆0.041 6山西0.039 9河北0.063 6山西0.037 6山西0.039 915湖南0.040 9河北0.038 0陕西0.063 4内蒙古0.037 5河北0.038 016河北0.040 7湖南0.037 8湖南0.063 0湖南0.037 5湖南0.037 817安徽0.040 5安徽0.037 0重庆0.062 9安徽0.037 3安徽0.037 018黑龙江0.040 2黑龙江0.036 4山西0.061 8河北0.036 0黑龙江0.036 419河南0.039 7河南0.035 8广西0.060 9河南0.035 7河南0.035 820新疆0.037 4新疆0.034 9黑龙江0.059 4新疆0.034 0新疆0.034 921甘肃0.034 7甘肃0.033 9江西0.058 8黑龙江0.033 7甘肃0.033 922吉林0.034 6内蒙古0.038 8内蒙古0.058 4广西0.033 0内蒙古0.038 823内蒙古0.034 5广西0.032 7云南0.057 9云南0.032 2广西0.032 724广西0.033 1江西0.032 4海南0.056 9海南0.032 0江西0.032 725江西0.033 0云南0.032 0甘肃0.055 8吉林0.031 3云南0.032 026海南0.032 5吉林0.031 8新疆0.054 9甘肃0.031 2吉林0.031 827宁夏0.030 7海南0.031 5贵州0.054 6宁夏0.031 0海南0.030 528贵州0.027 6青海0.030 1吉林0.053 5江西0.030 3青海0.030 129青海0.026 7宁夏0.027 9宁夏0.052 8青海0.027 1宁夏0.028 930云南0.024 1贵州0.026 5青海0.050 0西藏0.025 4贵州0.027 631 西藏 0.021 2 西藏 0.024 1 西藏 0.049 4贵州0.024 7西藏 0.024 8

表3各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平均综合得分比较

地区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东部0.592 00.594 00.813 30.594 40.695 3西部0.398 90.401 60.686 50.500 30.541 6中部0.241 80.226 70.376 90.319 80.237 8东北0.129 50.118 80.184 00.215 90.238 7

2011-2015年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包容性创新环境各指标得分梯次递减。东部地区最优,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优于中部。东部最优,毋庸置疑,全国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东部占90%以上;西部优于中部,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省市数量(12个)较中部省(市)(6个)多,而且陕西、重庆、四川等排名较为靠前,进而整体综合得分加总高于中部。东北最低是因为其只有3个省(影响综合得分),又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和升级,劳动力外流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国有企业占主导,外资企业和民企较少,城市化水平较低,因而整体包容性较差。

总之,2011-2015年四大经济区域的包容性创新环境综合得分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由高到低的梯次分布。探索和测算包容性创新环境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包容性创新活动开展以及创新绩效提高。包容性创新环境指标得分越高是否就意味着区域创新绩效越好?为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包容性创新环境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4 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时间因素,对2011-2015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分别回归检验,建立以下实证模型:

Pefn=β0+β1Ceni+β2Dvp+β3Ind+β4Year+ε

(6)

Pefn表示区域创新绩效,结合现有文献,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测评各省市创新绩效,本文采用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的对数形式(Nubi)、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Nsal)、国内3种专利申请授权数的对数形式(Pate)、各省国外科技论文(包括SCI,EI和ISTP)占全国科技论文比重(Sctp)、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对数形式)(Tent)5个指标加以衡量;Ceni表示包容性创新环境,其中i=InfaSupcInsuIncoInenMafiEnia,分别表示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环境、创新性主体环境、创新性投资环境、创新性制度环境、创新性金融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用地区人均GDP对数形式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Dvp)。Ind表示产业结构,设置2个虚拟变量。Year为年份,设置5个虚拟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2015年)以及包容性创新环境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展示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回归模型中大部分变量的标准差均小于均值,初步可以判断异方差问题不严重。所有数据在经过标准化处理之后进行回归检验,进一步提高了结果可信度。

表4模型中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变量名称MinMaxMeanStd.Nubi0.845 124.732 193.561 240.754 53Nsal0.005 490.412 960.112 700.073 55Pate2.093 425.431 273.933 610.715 85Sctp0.000 020.191 350.032 120.037 70 Tent0.560 754.074 832.054 310.671 35Infra-0.983 802.100 52-0.003 850.675 56Supc-1.205 401.695 750.048 120.539 81Insu-0.873 191.786 630.003 430.585 82Inco-1.176 641.444 930.008 910.509 87Inen-1.168 903.744 47-0.021 830.745 99Mafi-0.716 551.593 200.104 490.624 36Enia-0.896 601.880 31-0.002 690.598 54

4.2 实证结果分析

表5给出了实证检验结果。模型1显示,包容性创新环境各指标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且为正向。这表明交通、道路、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完善,创新性教育环境、创新性主体环境越充分,创新性投资环境、创新性金融环境越好,区域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助于区域内新产品开发与推广,从而提高区域创新水平。

模型2显示,创新性教育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均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省份,人们就越勇于创新,积极接受新生事物,从而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和销售。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的省份,人们对新产品的需求越旺盛,就越有助于产品推陈出新。

在模型3中,创新性教育环境、创新性主体环境、创新性投资环境、创新性制度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对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著,创新性金融环境在10%水平上显著。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研发人员越多,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越多,申请专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地区投入的研发经费越多,政府对生产者合法权益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越大,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创新活动开展,涌现出更多的专利,从而鼓励更多创新主体抑或单位申请国内专利,维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模型4表明,基础设施、创新性主体和市场化程度对各省(市)论文占全国论文比重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且创新性制度环境对后者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地区通信网络、公共图书馆数等基础设施为论文写作与发表提供了基础条件,研发人员数以及所处区域拥有的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数直接影响该区域科技论文发表。政府对创新政策的扶持和态度以及市场化程度,同样影响该区域科技论文发表。

模型5表明,基础设施、创新性投资以及制度环境对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创新性教育环境对其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创新性金融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对其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交通便捷,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有助于技术交易市场形成。通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既有利于技术交易信息快速、及时传播,也有助于网上技术交易额提升。创新投资增加不仅会引起相关技术需求增加,而且会引起技术成果交易增加,进而导致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上升。

表5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自变量模型1Nubi模型2Nsal模型3Pate模型4Sctp模型5Tent常数项-0.008 0.002-0.0020.001-0.001Infra-0.136**0.0960.0170.091*0.285***Supc-0.265***0.304***-0.363***0.0600.132**Insu0.271***-0.0260.460***0.116*-0.043Inco0.739***-0.1320.468***0.001-0.451***Inen-0.389***0.151-0.272***0.660***0.992***Mafi0.208***-0.1620.165*0.004-0.127*Enia0.312***0.510***0.298***0.162*0.153*Year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Devp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Indu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AdjR20.8380.4150.7950.8580.846F-Change64.697***9.736***48.740***75.327***66.464***D-W1.6451.9221.6041.1861.576

注:***,**,*代表显著性水平1%,5%和10%

以上实证检验显示,包容性创新环境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包容性创新文献,利用熵值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的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并就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是否有显著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1)各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包容性创新环境指标得分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形成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安徽、河北、湖南等13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甘肃等5省的包容性创新环境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四大经济区域包容性创新环境发展水平,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梯级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也出现了分化,中部地区包容性创新环境整体劣于西部,东北地区最差,这也给中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敲响了警钟。“中部塌陷”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在于包容性创新环境建设滞后,从而导致该区域创新动力不足。

(3)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水平提升。

5.2 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正逐步营造有利于包容性创新的制度环境,包容性创新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保障包容性创新政策和环境体系尚不完善。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

(1)在构建包容性创新环境过程中,要体现区域特色,避免雷同。对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而言,其侧重点应该放在新农村建设上,大力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将各种有利于创新的因素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从而构建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

借助“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交通枢纽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信息服务网络。营造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净化市场及金融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力度,培养和留住高层次科技人才以及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与东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需要大力改善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形成创新的“洼地效应”。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下,西部地区大力提升市场化程度,加强公路、铁路,尤其是通信、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大力提升城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民族偏远地区的扶贫力度,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能源优势,吸引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回流,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形成显著“本地市场效应”。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下,东三省建立互动发展协调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公路、铁路、物流、通信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留住创新创业人才,完善城乡失业、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

(2)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的“涓滴效应”,推动欠发达地区包容性创新环境持续改善。东部地区作为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技中心,透过“涓滴效应”逐步带动、辐射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改善中西部包容性创新环境的重要推手。

(3)以包容性环境为抓手,提高区域创新绩效。以包容性创新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加快政府治理转型,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诚信制度建设,释放弱势群体的创新活力,为创新绩效提高提供源头活水。

目前,有关包容性创新测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包容性创新环境的相关研究更可谓寥若星辰,从而提升了研究包容性创新环境指标构成及测度的难度。限于数据可得性,在不遗漏主要指标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11—2015年数据对中国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了初步测度。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包容性创新环境指标构成和测度体系,并进一步探讨已有变量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于永臻,李鹏程. 当前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亟须实现三个转型[J]. 经济研究参考,2012(68):33-37.

[2] 葛笑茹,孙亚忠. “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 社会主义研究,2011(1):55-60.

[3] PRAHALAD C K, HART S L. 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 [J]. Strategy & business, 2002(26):54-67.

[4] CHATAWAY JOANNA, HANLIN REBECCA, KAPLINSHY RAPHAEL. Inclusive innovation: architectu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R]. Working Paper, 2013:1-19.

[5] 邹秀萍,徐增让,宋玉平. 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12):343-348.

[6] GEORGE G, MC GAHAN A M, PRABHU J.Innovation for inclusive growth: 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2, 49(4) : 661-683.

[7] VON TUNZELM, VIR GNIA. Innovation in "low-tech" industries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8] 吴晓波,姜雁斌.包容性创新理论框架的构建[J].系统管理学报,2012(6): 736-747.

[9] 邵希,邢小强,仝允桓.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6):24-30.

[10] 汤鹏主. 科技型小微企业包容性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29-32.

[11] 高太山,柳卸林,周江华. 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测度——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 科学学研究,2014,32(4):613-621.

[12] 刘琳琳.包容性创新的理论与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18-20.

[13] KEY N, RUNSTEN D. Contract farming, smallholder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the organization of agro-processing firms and the scale of out-grower production [J]. World development, 1999, 27(2):381-401.

[14] 李习保. 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13-24.

[15] 李玲,陶厚永. 双核协同驱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2):136-146.

[16] 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 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 中国软科学,2008(3):52-57.

[17] 戴魁早,刘友金. 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行业差异——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J]. 财经研究,2013,39(5):4-16.

ResearchontheEffectofInclusiveInnovationEnvironmentonRegionalInnovationPerformance

Li Ling1, Tao Houyong2

(1.Management School,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2.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First, the paper us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inclus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31 provinces (c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subject, investment, system,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The paper uses the data from 2011 to 2013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lus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us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Finally,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inclus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such as the eastern region should avoid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not only play their own "combined effect", but also to play the "trickle-down effect" to the Midwest and northeast regions, the central region how to construct "depression effect", and how to form the "local market effect" in the western region.

KeyWords:Inclus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rickle-Down Effect; Depression Effect

作者简介李玲(1983-),女,安徽六安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人力资源;陶厚永(1977-),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2192);湖北省软科学研究类项目(2017ADC149);中南民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CSY18023)

收稿日期2018-03-16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9-0031-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07

DOI10.6049/kjjbydc.2017120676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