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湘黔,周 德,林 琳,黄 麟

(国防科技大学 文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军民融合

0 引言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既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持续推进,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才是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最灵动的要素[1],构建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既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学者们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方面,卢宏明[2]从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出发,分析了创新人才的6种素质特征;汪伟[3]提出重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着眼于学生研究、创新和应用能力;李素矿[4]认为,学校师生能动性的彰显是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Etzkowita[5]提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主体协同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式;原毅军等(2012)认为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葛昀洲等(2015)分析了加拿大的Mitacs Elevate协同人才培养项目,提出打破体制间壁垒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李祖超等[6]分析比较美日两国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建议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要设立实践基地、搭建科研平台、构筑有效载体、发挥政府协调引领作用;郝福锦等[7]指出,人才互聘机制能有效促进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

以往文献多集中于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以及政府、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等主体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等方面,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鲜见。国防科技工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地位,该领域人才培养理应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杨友文等[8]指出,文化差异限制了高校服务于国防科技创新的能力;孟卫东等[9]通过构建军民融合式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模型,分析了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铁佳星[10]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供需情况,提出了军工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上述研究大多针对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或者几个具体方面,鲜有系统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1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问题

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是人才培养主体,如图1所示。近年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主动适应军民融合发展形势,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但是,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发展趋势以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还不相符。

1.1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1)人才培养理念不适应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新形势。人才培养协同理念不强,一是没有彻底变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多导师联合、产学研用结合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二是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间缺乏协同,既没有打破体制壁垒,建立高效运作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也没有融合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

(2)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武器装备发展新要求。随着武器装备更新速度加快、科技含量增加,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适应武器装备发展步伐,“装设备等人才”、“武器等人才”现象层出不穷,既影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也制约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发挥。

图1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主体结构

(3)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势。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弊端:①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专业教育为主,目标单一,虽然有利于专业化人才培养,但不适于创新型人才培育;②在培养方式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动性行为启发不足,对创新性思维挖掘不深;③在培养制度上,柔性管理少,刚性制度多,个性不足,共性有余,评价标准单一,滞后于人才培养评价多元化要求。

1.2 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体系有待优化

(1)虽然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结构,但总体布局有待优化。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积淀、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学科专业的国防职业特色更加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优化重组取得重大进展,为推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原有学科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各类教育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当前,学科专业设置未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学科专业发展动态调整路径不顺畅,既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国防科技发展趋势,也跟不上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变革的步伐。

(2)虽然建立了学科交叉平台,但学科发展的整体实力有待加强。发展学科交叉既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校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抢占科学技术新领域的制高点,把建立学科交叉平台作为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要求和未来战争需要的重点任务。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147所高校设置交叉学科480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9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7个[11],如表1所示。但是,当前学科专业结构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发展及国防科技协同创新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科间的交流融合,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结构还不能跟踪和反映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的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开辟,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虽然改善了学科建设创新环境,但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理念和机制缺失。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创新环境是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科建设路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环境有所改善,人才培养途径有所创新,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学科建设协同创新意识淡薄、协同创新机制缺失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在高校内部,各专业、各学科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有明显的条块分割现象,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资源分散管理,未形成相互支撑融合的学科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需求、创新能力要求脱节,大部分高校与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部门联系较少,虽有部分专业涉及到生产实践环节,但合作层次通常比较低,人才合作培养效果不明显。

表1高校交叉学科设置情况(单位:个)

设置交叉学科数高校数小计910908756742861060594541352315452255015454合计147480

1.3 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不顺畅

(1)军工企业与高校之间协同创新人才对接有偏差。例如,从2014-2016年我国7所军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进入国防系统的毕业生占比不超过45%,从3年平均数看,毕业生进入国防系统占比最低的是北京理工大学,为16.42%,最高的是西北工业大学,但也只有44.06%,如表2所示,军工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新军事变革要求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创新人才兼顾战略视野、军事思维和专业技能,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军工企业实际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着眼点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人才需求重视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与军工企业需求差距较大,军工企业亟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高级专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专业课程设置过细,学生知识视野狭窄,综合问题分析能力、协同创新能力较低。教学方法陈旧,高校教学、管理和考评均有统一标准,这种标准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相似、思维方式雷同,创新意识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受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所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军工企业需求。高校往往强调专业课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缺乏献身国防、服从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难以适应独特的军工企业文化。

表2军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学校名称年度工作签约数(个)进入国防系统人数(个)占比(%)3年平均占比(%)20144 33768115.7北京理工大学20154 37271716.416.4220164 26673317.1820144 6331 05822.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6 9271 43820.7624.2820164 4721 39631.212014———南京理工大学2015———37.0920163 5241 30737.0920144 2641 31630.8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4 3481 30529.7730.1220164 6791 38229.542014———西北工业大学20153 8131 67944.0344.0620163 7331 64644.0920144 6881 73737.05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4 8911 70034.7634.8320164 8471 58732.7420143 8071 47938.85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3 6481 59443.7040.7620163 4271 36339.77

数据来源:2014-2016年7所军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军工企业与国防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人才对接不顺畅。一是创新人才能力各有侧重,国防科研院所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和武器装备技术开发工作,其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和设计能力。作为武器装备生产主体的军工企业,其创新人才更需要管理能力和生产操作能力,创新人才能力侧重点不同,导致双方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和交流对接不畅;二是不同行业之间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形成各自的行业文化和制度特色,阻碍了创新人才在军工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对接;三是行政化管理模式,束缚了创新人才自由流动,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共享,对人才培养激励不足,影响双方人才交流和对接。

1.4 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1)资源共享观念淡薄、协同制度缺失。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各成体系、彼此封闭,未能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一是高校、企业和科研院之间缺乏合作机制,分立封闭导致资源分散浪费;二是大学、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领域均为竞争关系,潜在的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三是中介服务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主体间的资源、信息等要素对接渠道有限;四是协同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范围小,协同成效低;五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现有激励政策碎片化特点突出,需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贷款和税收等相关政策,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政策体系。

(2)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相互独立,难以对接。目前,军地高校都是根据自己既有的培养方案开展国防科技工业人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跟不上需求变化。一是军地专业分类标准不统一,未严格参照国家岗位职业专业分类标准进行军队通用专业分类,军队通用专业分类与国家专业分类不匹配;二是军队通用专业人才评价未严格根据国家评价标准执行,导致军地通用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不一致。

2 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需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探究精神,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创新人才的全球化视野并增强其国际合作意识。建立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科学的顶层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全面的评价体系及完善的配套措施作为政策和制度基础,形成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图2所示。

图2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 以“军民深度融合”为契机构建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协同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须以军民深度融合为引领,将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根植于国家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构建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趋势的教育教学体系。

(1)明确人才培养宗旨目标。以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为宗旨,以适应协同创新要求为目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发挥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潜能,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企文化和国防服务等领域深入合作,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2)构建校企协同课程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基础课,通过加强专业基础课建设,全面、系统地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增加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及跨学科学术研究。动态调整专业课程[12],以行业发展需求为牵引设置专业课程,及时根据军工企业的人才需求作出适当调整,使高校课程设置能有效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加强实践课程建设,高校与军工企业合作开设实验实训课程,如高校定期选派师生参加军工企业一线科研生产活动,让师生在科研生产过程中突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障碍,提高实践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

(3)建立校企协同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协同工作机构,根据高校教学资源和军工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审议高校招生就业、学科建设、课程改革、职业精神等问题。共建技术合作开发机构,针对国防需求进行新产品联合研发,并将高校科研成果向军事领域转化,对双方员工开展技术培训等。建立协同反馈机制,随时掌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校企双方协同方式,确保校企协同平稳、健康运行。

2.2 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构建国防特色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火车头。2015年底,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高校以及学科建设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要紧紧抓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调整军工高校与军事院校学科结构和布局,建立具有国防特色的学科体系。

(1)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需求,明确学科分类发展路径。着眼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需求,立足现有学科基础,根据学科发展趋势,整合分类过散的学科,形成若干学科相近、协同发展、相互支撑的国防特色学科群[13]。理工科以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导向,着眼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加强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和通用性技术研究。人文社会学科以紧跟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需要为原则,力争在入主流、有特色、创品牌上实现突破。

(2)面向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前沿,凝炼学科专业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学科结构,将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学科建设摆在核心位置。以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为导向,支持前沿性、战略性学科领域建设,将优势国防特色学科作为重点,使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逐步清晰化。

(3)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和发展前沿交叉学科。以国防科技工业前沿问题研究为牵引,明确交叉学科发展方向,打破学科壁垒,支持交叉学科建设。健全组织机制,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建立创新型育人平台,制定教育资源的流动机制,完善交叉学科监督机制,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2.3 以“产学研用”为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

协同创新人才培育是一个连续的链式过程,体现在“产学研用”的各个环节。因此,应以“产学研用”为平台,立足各环节优势资源,将学校教育与科研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搭建人才培育的多元化载体。

(1)科研实践平台构建。鼓励企业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设立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基地等科研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互派人员开展研究工作,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途径。通过科研实践,人才培养质量能得到迅速反馈,高校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加强学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企业支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科研工作,既作为学术交流的舞台,也为科研项目直接应用于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机会。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全球国防科技工业竞争与合作。在满足保密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鼓励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通过科研项目国际合作、外派留学生、引进高端国际人才等方式,为国内人才接触最前沿的国际学术资源提供机会,为拓展创新人才全球化视野、提升国际合作能力创造条件。

(3)咨询服务平台构建。加强高校特色专业与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如建立合作研发中心或中介服务组织机构,为各类创新机构牵线搭桥,促进科研资源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3 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与制度保障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着眼于统筹教育资源、凝聚主体合力,不仅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评价体系、完善配套措施,为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3.1 加强顶层设计

(1)将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14]。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在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在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任务中,积极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建立以高校为核心、以国防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为骨干的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主体结构。

(2)着眼于协同共享、需求对接,统筹各类教育资源。不断强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意识,建立一批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的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搭建一批跨学科、跨部门的国防特色科研教学平台。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等人才培养主管部门,需着眼于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会同军队有关部门,统筹教育教学资源,协调制定和落实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实现资源共享、需求对接,让政策更好地服务、引导和激发创新。

(3)把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重点,完善高校整体规划。高校要立足自身特色,将优势学科与国防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武器装备升级需求相结合,将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作为高校整体规划的切入点,充分挖掘优势学科潜能,引导核心团队投入到国防科技攻关、武器装备研发任务中,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同时,高校不仅要扮演好“大协作”的角色,而且要争取成为“小核心”的成员,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

3.2 完善激励机制

(1)国家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和制度。一是深入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引领及推动作用;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推进军民两用高端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动力;三是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的鼓励措施和政策导向,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2)高校要健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对创新成效突出的团体和个人进行专项扶持与奖励,以调动广大师生的创新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创新实验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机构,积极保护创新和发明专利、鼓励成果转化,并制定保研留校、评奖评优、出国留学等激励政策[15],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企业要建立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企业要主动针对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培训,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发掘其创新潜力。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对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创新人才优先录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军工企业与大学联合举办各类科研竞赛,并给予奖学金支持,吸引优秀学生参与到国防科技创新实践中,挖掘学生科研创新潜力。

3.3 健全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原则。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与多元性原则[16]。科学性即评价指标清晰、评价方式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人才素质。合理性是指评价方式和标准要适应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根据对象类别制定差异化评价标准。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方法措施可操作,评价成本可承受,评价结果可度量。多元化是指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要适应创新人才素质多样化的特点,评价体系是多层次、多要素和多形式的。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特征,按照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由基础到过程再到结果的逻辑结构[17],设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从协同培养实力、协同培养兼容性、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协同培养模式和协同培养效果5个维度共计16个指标,构建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如表3所示。

表3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高校创新要素投入程度协同培养实力企业创新要素投入程度科研院所创新要素投入程度协同管理水平协同培养兼容性协同目标兼容性协同环境兼容性协同信任度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培养长效机制相互沟通效果解决问题效率校企合作培养协同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双导师培养探究精神协同培养效果学术研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全球化视野与国际交往能力

(3)确定评价主体。全面科学地评价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合理选择评价主体,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人才培养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实际成效等不同评价目标,优先选择对教育质量有监管权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指导性评价主体、直接参与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等过程性评价主体以及直接使用创新人才资源的企业与社会机构等结果性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合理、全面地汇集各方面反馈信息,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设计评价形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牵涉面广、涉及主体多,需要坚持上下互动、全面评价的原则,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评价规则上,坚持上下结合、内外结合、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结合的原则,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在评价方法上,对投入成本、产出效果等可以利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对教育目标、培养过程、学生素质能力等难以用具体数字计量、弹性化的考核内容,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技术上,积极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优势,降低评价成本、提高评价效率。

3.4 制定配套措施

(1)制定行业界专家入校园制度。聘请相关行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担任高校兼职导师,通过授课、交流、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接触行业前沿问题,了解一线研发和生产情况。这样,既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眼界,又能提升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

(2)建立人才培养联盟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育人资源,建立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联盟机制,一方面能够有效突破各创新人才培育主体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职能,另一方面能够让人才培养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达到1+1>2的效应,为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充裕的资源、更广阔的平台。

(3)建立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机制。目前,我国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合作培养人才,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线交流方式,形式简单、资源分散、层次较低,难以发挥整体合力。需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关联学科,集中优势建设核心学科集群,围绕国防科技工业重大、关键项目开展合作,逐步建立高校学科集群与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群的对接机制,打造产学研用一体、规模较大、竞争力强、体系健全的技术群[18],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技术供需衔接顺畅、行业结构体系健全的创新环境下快速成长为综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立.科技与人才是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最灵动要素[N].湖南日报,2017-06-07(005).

[2] 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106-107.

[3] 汪伟.协同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47-49.

[4] 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2-08-30(014).

[5] ETZKOWITZ H.The second academic revolution: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M].London:Gordon and Breach,2000.

[6] 李祖超,张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41-47.

[7] 郝福锦,蔡瑞林.基于产学研人才互聘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7(5):8-11.

[8] 杨友文,徐晟,朱峰.高校如何服务国防科技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28-29.

[9] 孟卫东,高原,代建生.军民融合式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185-191.

[10] 铁佳星.国防科技院校适应国防科技工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1] 高久群,郑华,杨清华.全国高校交叉学科设置状况研究——基于2011-2014年数据分析[J].高教论坛,2017(5):38-41.

[12] 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5(9):20-22.

[13] 尤政.夯实学科基础 积极稳妥推进“双一流”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7-03-02(005).

[14] 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31.

[15] 雷永锋,孙莉莉,王振玉,李兴红.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J].大众科技,2017(2):85-87.

[16] 王璐,孟凡静,李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5):487-490.

[17] 杨彦,袁宁一.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研究——基于DEMATEL-ANP模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2-78.

[18] 程晓红,徐娟,张利,罗轶超.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8-112.

ResearchontheTrainingMode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NationalDefenseTechnologyIndustry

Li Xiangqian, Zhou De, Lin Lin, Huang Lin

(School of Art and Science,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Military depth integration, the co-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ablishing a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oordinate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es is not only a key task in building an advanced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but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es.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personnel training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disciplinary system, docking system for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resource sharing.We must put cultivating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sts in strategic pos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then build a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national defense special subject system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 system.And we must improve top-level design, incentive mechanism, evaluation system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vide continuous personnel support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KeyWords: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作者简介李湘黔(1963-),男,湖南溆浦人,博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装备建设投资;周德(1989-),男,湖南益阳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林琳(1993-),女,北京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装备建设投资;黄麟(1993-),女,云南昆明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文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事人力资本。

基金项目湖南省智库专项委托项目(16ZWC52)

收稿日期2018-01-03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9-0103-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E0-054

DOI10.6049/kjjbydc.2017100163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