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理论模型下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研究

欧伟强1,朱 斌2

(1.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以创新生命周期、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四维理论模型,剖析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规律,阐释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开展多案例实证研究,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规律与启示。结果表明:①创新能力、要素适宜度、创新协同度的变化与创新生命周期演进趋势基本一致;②企业要素优化配置方向是充分挖掘创新潜力、提升要素适宜度,从而确保创新活动达到优化状态;③企业可综合采取适应型、协同型和更替型要素配置方式,促进主流与新流协同发展,实现最高创新能力水平和最优创新绩效。

关键词主流创新;新流创新;创新要素配置;四维理论模型

0 引言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但是,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依处于“被捕获”的“悲惨增长”境地[2]。企业自主创新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随着技术创新飞速发展,技术和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创新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范式转换频率逐渐加快;另一方面,自主创新相关资源要素、驱动要素、障碍要素等创新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自主创新,也就无法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元技术创新理论认为,主流创新是指企业针对那些进行中的、已建立的业务开展的运作,新流创新是指企业培育能产生新收益流项目的过程。通过协同开展主流与新流创新,塑造持续创新流,为企业持续自主创新和转型发展提供优选途径[3]。因此,如何优化配置创新要素、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如何借鉴企业成功经验,为企业自主创新演进寻找新的方向与突破口,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

国内外学者在主流与新流创新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Kanter[4]建立了主流与新流创新关系模型,认为主流活动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出,同时为新流创新提供资源、资金支持,新流创新有助于主流业务价值提升,二流之间不断交互进行开发活动。Lawson 与Samson[5]引入创新能力要素,构建创新整合模型,阐述了主流与新流创新二者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以上两个模型初步梳理了主流与新流之间的联系,但不适用于动态环境,因为在动态环境中,主流与新流之间的信息流难以得到保障。Carlos[6]进一步引入时间维度,建立创新能力演化模型,认为主流与新流创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主流创新相对于新流创新具有先发优势,并在外部环境技术差距的推动下激发新流产生,新流创新在得到广泛推广后转化为主流,以此循环往复。在高层战略决策支持下,企业技术能力不断积累与演进,最终实现技术跨越。朱斌与吴佳音[3]按照二维理论模型,分析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主流与新流创新更替与共生问题。姜新杰[7]在二维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三维理论模型,探讨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冲突和协同问题。

综上所述,学者们阐述了如何通过主流与新流创新形成持续创新流,揭示了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冲突和协同机理,但缺乏对创新要素构成及特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过程和方式的系统性分析,难以为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构建四维理论模型,剖析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规律,阐释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并开展多案例分析,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规律与启示,为企业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指明方向。

1 四维理论模型构建

1.1 创新要素划分及要素适宜度

从创新业务活动运作层面看,本文认为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包含驱动要素、资源要素、赋能要素、障碍要素及收益要素。其中,驱动要素是企业开展主流或新流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或创新动机的主要来源;资源要素是企业开展主流或新流核心活动可以利用的资源;赋能要素是实施主流或新流创新活动的主要工具或策略;障碍要素是抑制创新的主要因素;收益要素是业务和企业层面的创新成果产出。

创新要素配置影响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决定创新绩效。借鉴金相郁[8]的要素适宜度观点,本文提出主新流要素适宜度(FAD:Factor Appropriate Degree)概念,将其定义为主流与新流创新活动在特定的生命周期阶段,创新要素的内外连接程度。FAD可以揭示主新流创新活动发展是否优化。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要素配置手段提升FAD,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优化发展。FAD可以分为3个层次,各层次适宜度相互影响,多数时候具有一致性,即当FFAD、SFAD较高时,TFAD通常较高,如表1所示。

表1要素适宜度三层次内涵

主新流要素适宜度 内涵 第一层次(FFAD) 创新要素禀赋与创新模式的匹配程度 第二层次(SFAD) 创新要素的内外协同程度 第三层次(TFAD) 创新要素禀赋与创新绩效的适宜程度

1.2 四维理论模型

Hernández-Pinto等[9]认为,四维是三维空间在时间线上的运动,并构造出“双曲面”四维模型,表征无质量粒子在三维空间沿时间轴的发散性运动轨迹,散布于圆锥体表面。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过程中,创新能力、创新要素、创新协同度3个维度相互关联,均围绕创新生命周期这个坐标轴运行。因此,本文认为,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轨迹是沿着创新能力、创新要素、创新协同度三轴围成的圆锥体表面,绕创新生命周期轴螺旋前进。由于创新极限的存在,创新能力、要素适宜度以及创新协同度在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将呈现衰退态势。本文将Hernández-Pinto等提出的“双曲面”四维模型改造为“纺锤体双曲面”四维框架,如图1所示。两个圆锥体的相对高度取决于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长短。由于不同行业的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长短不尽相同[10],因而圆锥体的相对高度并不一定,但这对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轨迹没有本质影响。圆锥体底面是创新能力、要素适宜度及创新协同度的最高点所在面,即临界面。在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曲线到达临界面之前,创新能力、适宜度、协同度沿螺旋曲线演进而提升;越过临界面之后,三者沿螺旋曲线演进而衰减。当要素更新重组、主新流更替完成后,演进曲线将进入新一轮循环。

1.3 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规律

在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过程中,随着创新要素匹配、协同、优化,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度、创新能力也随之变化。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创新要素更新重组,新旧主流创新更替,主流与新流创新进入新一轮周期性循环演进,如图2所示。

(1)萌芽期——要素禀赋匹配促进创新能力适应性提升。在创新发展初期,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驱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满足现有市场、客户需求,力求获得更高的业绩收入。企业拥有的资源要素相对简单,以财产性资源为主,如技术专利、专有合同、初步建立的生产系统、分销体系等。收益要素主要是效率与质量提升,该时期的赋能要素与障碍要素均不显著。针对要素禀赋的特点,企业较明智的选择是围绕核心业务开展主流创新活动。由于受资源禀赋所限,这一时期企业只开展主流创新,因此不存在主流与新流冲突问题。为了进一步适应主流创新发展,企业应识别自身拥有的资源要素类型,恰当地为主流创新配置更多财产性资源,同时强化主流创新的驱动要素、赋能要素和收益要素,削弱障碍要素。要素禀赋与创新模式不断进行调整匹配,FFAD得以提高,从而推动主流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促进主流研发能力和转换能力适应性提升,驱动创新绩效提升。

图1 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四维理论模型

图2 主流与新流创新四维理论模型运行机理

(2)成长期——要素内外协同带动创新能力、协同度同步提升。这一阶段,主流技术范式基本确立,创新要素禀赋开始呈现多元化特点。主流创新的要素禀赋条件得到强化,适应企业新知识探索、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开拓的新流创新要素禀赋条件初步具备,企业同时进行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主流或新流创新内部要素协同,促进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共生成长,并进一步提升FFAD。同时,主流为新流提供资源要素,新流为主流提供新的思想,强化主流创新要素。新流为了自身成长,需要争夺更多的资源要素。因此,主流与新流在资源要素配置方面冲突最明显。从整体上看,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度较低,协同效应为互补协同。此时,企业需要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合理调控,缓解主流与新流在各创新要素上的冲突。随着创新要素内外协同程度提高,SFAD呈现出增长趋势,主新流创新要素契合程度不断提升,带动创新能力、协同度同步提升,进而获得更高的整体创新绩效。

(3)成熟期——要素结构优化推动创新能力、协同度优化提升。这一时期,随着创新要素进一步强化与协同,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结构得以优化,创新要素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主流创新仅需保持正常的资源要素配置即可获得巨大的收益要素产出,并可将获得的收益投入到新流创新中,从而促使新流创新迅速成长。进入汇流创新阶段,FFAD/SFAD/TFAD均比较高,FAD达到最高水平,意味着主流与新流创新充分利用了自身要素禀赋,主新流创新要素实现了优化配置。主流与新流和谐发展,协同度达到最高,协同效应体现为优化协同,二者之间的协同呈现最优状态,最终推动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优化提升,创新绩效达到最优。

(4)衰退期——要素更新重组引领创新能力、协同度循环提升。进入衰退期,一方面,在原有要素结构禀赋下,主流创新要素边际效益下降,主流创新整体呈现明显衰退趋势。另一方面,新流创新要素潜力已被充分挖掘,为转化为新的主流已经积蓄了足够动能。此时,FAD已越过最高点开始降低,整体创新能力减弱,主新流创新协同度随着主流与新流之间的决策冲突增加而降低,协同效应表现为转化协同。企业必须通过重新配置要素打破僵局,完成主流与新流更替,进而实现创新升级。随着要素更新重组,新的要素禀赋对应新的创新模式,引领创新能力、协同度开始新一轮循环提升过程,主流与新流创新进入新的演进历程。

1.4 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式

(1)适应型配置。适应型配置主要体现在创新模式不明确的萌芽阶段,是指通过要素优化配置达成要素禀赋与创新模式的适配,进而实现创新演进,包含识别、适配、强化3个环节。首先,企业应认真梳理并识别自身创新要素禀赋条件;其次,根据创新战略目标,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与当前创新要素禀赋相匹配;最后,当创新模式确定后,企业应强化驱动要素、赋能要素,增加资源要素,弱化障碍要素的影响,增加收益要素,进一步增强创新要素与创新模式的适配性。

(2)协同型配置。协同型配置一般运用于企业同时开展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发展阶段,是指通过协调创新要素的内外部关系,缓解创新内部要素冲突以及主流与新流要素之间的冲突,实现主流与新流的协同,具体可分为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两种配置方式。前者强调通过内部要素调整,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后者侧重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结构优化,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和谐发展。协同型配置考察创新要素利用的直接收益,以创新的最有效利用为目标。因此,企业对于创新产出效益的积极性及其资源组织与运用能力水平,是创新要素能否达到优化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3)更替型配置。更替型配置大多发生在主流衰退、新流成熟阶段,是指通过对原主流与新流创新的重新定位,调整相应创新要素内容,使要素禀赋条件更新重组,并带动主新流创新实现跃迁升级。更替型配置的核心是对资源要素重新配置,企业应制定计划,逐步削减原主流创新的资源要素,或将其转化为新主流创新的资源要素。此外,对于新的主流与新流创新,企业应重新设定驱动要素、整合赋能要素、识别障碍要素、调整收益要素,使创新要素禀赋条件与创新模式再次适配。由此,主流与新流创新实现了可持续性优化发展。

2 企业实证研究与主要发现

在样本企业选择时,本文重点考察以下因素:①主流与新流创新多见于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故案例企业从上述行业中选取;②企业注重二元创新,既开发主流业务,又探索新流业务;③案例企业应具有较长的创新历程,以便能从创新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其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因此,尽可能选择成立时间10年以上的企业;④考虑到数据可得性,为确保后续跟踪研究,尽可能选择上市公司。根据上述标准以及企业所处阶段,本文选择伊时代、铁拓机械及凤竹纺织进行多案例研究,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2.1 适应型优化配置促进创新能力、协同度适应性提升——以伊时代为例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时代)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专业数据安全服务企业,以数据安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领先优势走在全国同行前列。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累积和市场开拓,伊时代建立了以福州、北京、上海为核心,辐射全国内地30多个省市的业务支撑平台,拥有多个产学研共建实验室。截至2016年,伊时代已通过了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3级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贰级资质、军工二级保密资质、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生产和销售单位许可资质等,被列为2016年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其主流与新流创新历程如图3所示。

伊时代对创新要素的适应型配置,提升了要素禀赋与创新模式的匹配度,FFAD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创新研发能力、转化能力、管理能力适应性提升。伊时代不断挖掘主流数据安全技术,初步形成了“防变质、防泄密、防抵赖”的主流核心技术和“7+1”主流产品模块。2013年以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伊时代适时调整要素配置,开始新流云安全领域创新探索。主流数据安全技术为新流创新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技术基础,新流技术突破反哺主流数据安全技术开发,二者冲突较弱,呈互补协同效应。初始要素禀赋决定创新模式选择,创新要素的不断适配、强化可以促进创新能力、协同度适应性提升,使企业创新潜力不断被挖掘,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收益。2016年,公司总资产突破4亿元,销售收入2.8亿元,其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情况如表2所示。

2.2 协同型优化配置推动创新能力、协同度优化提升——以铁拓机械为例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拓机械)成立于2004年7月,致力于沥青混合料、沥青再生、预拌干混砂浆等搅拌设备研究、生产、销售及服务。创业初期,铁拓机械以差异化定位进入沥青搅拌设备市场,专注于主流沥青搅拌设备领域创新,定位于专注中小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2008年以来,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铁拓机械在巩固主业的同时,向多元化发展,要素禀赋日益丰富。根据要素禀赋变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公司适时调整了创新模式,同步开展主流沥青搅拌技术创新与新流沥青再生技术创新,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要素优化配置方式,促进创新能力、协同度提升,其主流与新流创新历程如图4所示。

图3 伊时代主流与新流创新历程

表2伊时代创新要素优化配置

要素主流数据安全技术新流云安全技术创新要素驱动要素客户的信息安全要求,应对国内同行竞争新利润增长点,新兴技术探索,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需求资源要素软硬件基础设施、排他性合同、自有专利云安全新流技术赋能要素扁平化管理、鼓励发明创新制度、专利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文化,风险承受力,投资项目管理体系障碍要素研发投入资金有限、创新风险较大新流市场未成熟收益要素服务质量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增长云安全技术开发、应用及市场认可要素配置方式以适应型配置为主要素适宜度要素禀赋与创新模式的匹配度,促进FFAD相应提高创新能力创新研发能力、转化能力、管理能力适应性提升创新协同度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互补,冲突较弱创新绩效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知名度提升

从整体上看,铁拓机械的主流沥青搅拌设备专注于中小型市场,新流沥青再生设备针对养护市场。通过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演进,公司自主研发实力逐步增强。公司综合采取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型要素配置方式,一方面,增强了要素禀赋与创新模式的适配性,FFAD再次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了主流与新流协同度,带动SFAD同步上升。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之间的冲突缓和,促使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协同效应从互补走向优化。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创新绩效持续增长,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适宜程度明显提高,FFAD/SFAD/TFAD实现了多层次提升。截至2016年,主流创新方面,公司在中小型沥青搅拌设备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移动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占中国市场销售总量的60%以上;新流创新方面,沥青再生设备稳居中国销量第一,出口势头也非常迅猛,新流业务已经占到总业务收入的30% 以上。铁拓机械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情况,如表3所示。

图4 铁拓机械主流与新流创新历程

表3铁拓机械创新要素优化配置

要素主流沥青搅拌技术新流沥青再生技术创新要素驱动要素客户对产品的质量/成本要求,应对国内同行竞争国际市场开发,环保要求资源要素沥青搅拌成套设备, 系统生产体系,排他性合同等沥青再生新流技术、设备等赋能要素供应链合作,主流技术体系,自主研发团队,知识产权管理差异化创新战略,产学研合作障碍要素主流技术不可持续新流绩效不明朗收益要素利润增长,客户满意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形象升级沥青再生技术开发及应用,沥青再生设备市场认可要素配置方式以协同型配置为主要素适宜度要素内外协同、结构优化推动FFAD/SFAD/TFAD多层次提升创新能力主流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新流创新能力飞速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协同度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之间冲突缓和,协同效应从互补协同到优化协同创新绩效企业整体创新绩效持续增长,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新产品销售占比提高

2.3 更替型优化配置引领创新能力、协同度循环提升——以凤竹纺织为例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竹纺织)成立于1991年,以棉纺、染整精加工和针织面料、筒子色纱生产及环保设施运营为主营业务,是“中国最具生命力十大民营企业”,连续7年名列“中国针织行业竞争力前十强企业”。凤竹纺织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本,集成企业内外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走自主创新之路。凤竹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凤竹纺织的主流技术完成了从溢流染色技术更替升级为气雾染色技术,如图5所示。

通过更替型要素优化配置,凤竹纺织实现了新旧主流更替,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升级。主流气雾染色技术范式逐步确立,新流环保节能技术创新开始涌现,创新能力在新一轮主新流演进历程中得以循环提升。主流与新流的要素禀赋条件产生了新的变化:对主流气雾染色技术创新而言,其创新内部要素比较和谐,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创新要素生产率;对新流环保节能技术创新而言,其核心在于技术开发及其在主流创新领域的应用。新的主流与新流创新之间冲突再一次缓和,两者相互促进,形成汇流创新,协同效应表现为互补协同态势。在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的新一轮匹配、协同、优化过程中,FFAD/SFAD/TFAD开始新的循环,创新绩效实现持续增长。2016年,虽然大环境不容乐观,凤竹纺织依然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5.86%,其中新产品占比达70%以上。凤竹纺织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情况,如表4所示。

图5 凤竹纺织主流与新流创新历程

表4凤竹纺织创新要素优化配置

要素主流气雾染色技术新流环保节能技术创新要素驱动要素国内外客户对质量、时尚、环保的要求国际竞争,政策要求资源要素排他性合同、一体化溢流染色生产系统;研发、设计、检测、信息等多团队合作协调技术环保节能、低碳技术等赋能要素6大核心技术部门和职能部门,国际营销网络,长期合约制度,ERP信息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投资项目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动态技术创新团队障碍要素不显著新流绩效不明显收益要素稳定的经济收益,持续的质量改进,良好的市场声誉环保节能技术开发及其在主流创新领域的应用要素配置方式以更替型配置为主要素适宜度FAD开始新的周期循环创新能力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升级,循环提升创新协同度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之间冲突缓和,协同效应从转化协同到互补协同创新绩效创新绩效实现持续增长,国际化战略成效明显,新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

3 结论与启示

3.1 推动四维和谐演进,形成持续自主创新

企业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关键在于推动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开展主流与新流创新活动,两者不是孤立地各自运行,而是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关键在于促进主流与新流创新四维和谐演进。在创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创新要素禀赋不尽相同,创新能力水平存在差异,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协同程度也要不断调整。随着创新要素匹配、协同、优化,创新能力、协同度也随之变化。创新要素组合的突变重组,导致主、新流创新轨道切换,自主创新能力层级提升,进而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为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提供新的方向与突破口。因此,企业要形成持续自主创新,必须推动创新生命周期、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和谐演进。只有通过优化配置创新要素,协同开展主流与新流创新,培育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持续创新流,才能推进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进程,进而源源不断地获得创新绩效。

3.2 提高要素适宜度,明确优化配置方向

要素适应度(FAD)反映主新流创新活动在特定时期内的发展状态,是企业对创新要素进行配置的结果。FAD与创新要素相关,主流和新流创新活动周期性演进与转化,二者从冲突到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与跃迁,均可以在FAD的变化过程中得以体现。伊时代、铁拓机械和风竹纺织,在各自不同的创新阶段,选择最适合自身现状的主流与新流创新推动方式,在提高FAD的同时,促进了创新能力、协同度提升。通过对资源要素这一核心要素进行重新配置,企业创新要素禀赋结构完成优化、升级,引领创新能力、协同度进入新的循环提升进程,创新绩效实现了持续增长。FAD的提出,将企业决策者的注意力拉回到自身要素禀赋调整上,把提高FAD作为企业要素优化配置方向,即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FAD,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可持续性优化发展。

3.3 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过程中,企业综合采取适应型、协同型和更替型要素配置方式,推动企业核心技术动态成长,从萌芽、发展到突破技术极限实现技术跃进,从而掌握领先于同行的核心技术,技术能力水平得以不断累积提升。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战略与资源的倾斜,能促使主流创新能力多层次均衡发展。在探索新技术、新产品过程中,企业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寻求外部支持等方式,为新流创新的蓄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能力基础。主流创新能力陷入发展瓶颈时,新流创新能力保持强劲,为突破现有创新极限、实现新旧主流转化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因此,企业要想永续发展,就必须优化配置创新要素,整合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培育持续性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3.4 推动主新流协同发展,实现优化发展目标

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要素协同。在要素驱动层面,企业既要立足于当前业务发展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创新目标协同提供最大合力;在资源要素层面,企业一方面优化主流与新流创新资源配置,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创新资源获取渠道,为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赋能要素与障碍要素层面,企业既要建立核心技术部门和职能部门、国际营销网络、长期合约制度、ERP信息平台、产学研合作等适应主流创新模式的组织工具,又要着手构建投资项目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动态技术创新团队等促进新流创新的组织策略。由此建立的二元性组织架构,有利于克服各种抑制创新的阻力,为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收益要素层面,企业需要兼顾短期利润和长期收益,为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在主流与新流创新四维演进中,通过创新要素生产率提升以及结构优化配置,实现主流与新流协同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向优化发展的目标演进。

参考文献:

[1] 李伟.以创新驱动“十三五”新常态[J]. 新经济导刊, 2016(3):6-9.

[2] 卓越, 张珉. 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7):131-140.

[3] 朱斌,吴佳音.自主创新进程探索:主流与新流的动态演进——基于福建省两家制造型企业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9):1389-1396.

[4] KANTER R M. Swimming in newstreams: mastering innovation dilemma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9, 31(4): 45-69.

[5] LAWSON B, SAMSON D. 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organizations: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pproa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1, 5(3):377-400.

[6] CARLOS E A K. Capability lifecycles: an insight from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evolu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J].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2007, 1(2):326-327.

[7] 姜新杰,企业创新管理探索: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冲突与协同[D].福州:福州大学,2015.

[8] 金相郁.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49-55.

[9] HERNANDEZ-PINTO R J, SBORLINI G F R, RODRIGO G. Towards gauge theories in four dimensions [J].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2016, 2016(2):1-14.

[10] 方欣.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ResearchontheOptimizationofMainstream&NewStreamInnovationElementsBasedonFour-DimensionalTheoryModel

Ou Weiqiang1, Zhu Bin2

(1.Concord University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AbstractA four-dimensional theory model of mainstream & newstream innovation is constructed taking innovation lifecycle, innovation elem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ynergy degree as dimensions. Mainstream & newstream innovation elements evolution rules a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s are explained. Also this paper employs multi-case study 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rules of optimal allocation in Chinese fi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the trend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factor appropriate degree, and innovation synergy degree with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life cycle are basically the same; ②the direction of optimal element allocation is to fully exploit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upgrade the factor appropriate degree, so as to ensure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tate;③the enterprise can take a comprehensive use of adaptive mode, collaborative mode and alternate mode to promote the synergy of mainstream & newstream innovation, and finally realizing the highes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KeyWords:Mainstream Innovation; Newstream Innovation; Innovation Element Allocation; Four-Dimensional Theory Model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8-0034-08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3.6

DOI10.6049/kjjbydc.2017080513

作者简介欧伟强(1982-),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管理;朱斌(1957-),女,江苏靖江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630109);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C019)

收稿日期2017-12-13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