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类型企业间竞合及知识创造关系研究

刘瑞佳,杨建君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控制类型-竞合关系-知识创造”理论框架,旨在揭示各控制类型对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影响以及企业间竞合对知识创造的作用。基于21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①结果控制和社会控制均对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两方面关系产生正向影响,而过程控制仅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负向作用不显著;②结果控制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程度更深,社会控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正向影响差异不显著;③竞合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均对知识创造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控制类型;竞合关系;知识创造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我国制造业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产能过剩导致的同质化产品过剩,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所致的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以及高要素投入拉动的粗放式增长所致的资源错配等。这些问题均表明,以价格战、广告战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同质化竞争局面亟待改变,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知识创造是企业创新的直接推动力[1],但企业既有知识无法最大化地满足其创新需求[2],需从外部整合更多知识。竞争对手之间相似又存异的生态位展现出其存在广阔合作空间和高效获取知识的可能,这为企业打开了新的生存发展思路——竞合关系。那么,企业如何保证在与竞争对手有效合作进行知识创造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企业间的竞争活力呢?

竞合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企业要想维持这种动态关系的稳定性,从而实现知识创造的竞合目的,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3]。已有关于竞合关系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首先,聚焦于各种联盟治理机制,如关系治理和交易治理[4]、股权式合营(JVs)或契约协议(CAs)[5],而对目标和效益导向的控制类型关注不够;其次,就竞合对知识创造的作用尚未形成一致结论。虽然大多数研究认为竞合对企业知识创造具有促进作用,如Brolos[6]认为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在知识创造的早期阶段可以体现优势,Wilhelm和Kohlbacher[7]通过研究丰田的知识共享网络探讨竞合对知识创造的重要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8]

针对上述不足,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深入两企业间的竞合过程,并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分析如何恰当地组合运用不同控制类型以维持竞争企业间的高效合作,从而保证竞合企业更好地创造新知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控制类型与企业间竞合及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阐明控制类型对竞合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结果的作用机理,进而为企业协调竞合关系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 理论基础

1.1 控制类型

根据Aulakh等[9]的研究,本文将控制分为3种类型,即结果控制(Output Control)、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和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其中,结果控制是指企业监控合作伙伴产出结果的程度;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监控合作伙伴行为或达到期望结果所使用方式的程度;社会控制是指建立一种鼓励合作伙伴自我控制的组织环境。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属于正式控制类型[10],社会控制属于非正式控制类型,三者共同维系着企业间的关系。结果控制的突出作用在于,通过设置目标和绩效标准,使合作企业产生对现有知识资源存量不足的压力感,以及完成绩效目标的责任感[11];过程控制通过监督行为规范和方式,为合作企业指明发展方向。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分别具有目标导向和价值领悟的信息导向作用[12],这两种正式控制类型立足于交易成本理论,强调保护自身利益、提升共同绩效[13]。社会控制立足于社会交换理论,关注资源和利益交换行为者间社会关系的塑造。这些关系建立在信任、互惠和奖励的基础之上,形成于互动行为过程之中[14],有利于企业互动主体相互理解,获取和应用彼此的知识。总体而言,社会交换理论侧重无形的互惠承诺,而交易成本理论侧重有形的利益交换,二者相互补充,通过不同的控制类型共同作用于企业间关系。

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各具特点,但大多数现有文献仅关注它们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15]。在控制类型对企业间关系影响研究中,有学者认为竞争收益并没有任何正式的治理机制[5],还有学者指出可以使用控制手段防止竞争性行为发生[16],但其均未将合作与竞争二者结合起来考察。因此,应基于各种控制类型各自的特点来平衡企业间竞合关系,即各控制类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以维护竞争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稳定为目的,而不是非互补即替代、非此即彼的模式,是研究竞合企业关系控制的一种良好思路。

1.2 竞合

竞合(Coopetition)的概念最早由Brandenburger和Nalebuff[17]在1996年的《竞合:整合市场中的竞争与合作的革命性思维方式》一书中正式提出。他们认为,竞合是二元性的,即企业在创造价值的时候合作,在分配利益的时候竞争[18]。竞合双方既相互依赖,又保持各自的组织独立性[4]。竞合关系并非是传统竞争与合作单维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竞合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兼顾企业合作的共同利益和自身的个体利益[19]。因此,相比单维合作或竞争关系,竞合对企业创造新知识更有助益[20]

竞合可以发生于各个层面、任意结构之中,以及个体、组织、单元以及部门等主体之间。本文主要研究企业与其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竞合,即合作企业具有相同的供应商、产品市场,以及相似的生产线和关于新产品或流程开发的知识。合作的竞争者之间的市场共性和资源不对称性有助于加强双方的竞合关系[4],从而为企业双方提供有助于各自战略实施的新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并提高其对未来战略的预判能力[21]。因此,竞合相比传统与非竞争者的单维合作关系,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绩效表现[22]

虽然目前大部分关于竞合的研究都表明竞合在企业关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学者持不同观点。Bresser[23]认为,与竞争者合作会产生无法控制的信息披露,并且这些信息可能存在被合作企业据为己有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合作失败。竞合关系通常伴随着较高的无意识知识溢出风险[24],从而影响竞合关系的长期发展及知识创造结果。因此,只有深刻把握合作与竞争的矛盾需求和内在的二元性,才能平衡这两种关系,使得竞争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固与持久,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间的知识创造。

2 研究假设

2.1 结果控制与企业间竞合关系

签订契约是结果控制的主要内容[25]。契约中明确的责任分配可以为未来多变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合作失败提供保障[26],且契约完整性是合作的指示器[27],但这种只关心结果并强制规定合作企业产出目标的做法,会将很大一部分风险转嫁给合作企业,进而降低对竞合企业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激励[25]。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这种不对等、不互惠的关系可能使合作伙伴选择低共同产出、低风险的方式履约,仅完成契约中规定的最低合作要求,而将剩余的资源及精力投入到个体利益追求中,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关系突显,竞争与合作关系失衡,进而影响竞争企业间合作状态的长久维系。此外,签订正式契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合作伙伴的不信任[27]。起草完备的合约,除了需要高昂的调查与谈判成本外[28],还会降低双方合作的灵活性,因此实践中的契约通常并非是十分完备的,而不信任的态度和不够完备的契约,最终会导致竞合企业间竞争程度加剧。对于合作企业,一方面受契约束缚而维持合作;另一方面,因合作方也具有竞争对手的潜在身份,从而对个体利益的关注会大于共同利益,甚至会实施投机行为而损害共同利益。更进一步说,结果控制更关注短期合作利益,这是因为竞合企业之间缺乏明确的战略导向,不利于合作关系的长期运行。

但另一方面,结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导向的[25],因为企业的生产、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企业会根据客户对现有产品的反馈和期望作出调整,最终反映在预期结果中。市场波动变化使企业间产生重新谈判并签订新契约的需要[29],而该谈判过程有助于竞合企业双方充分了解对方需求。对彼此理解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期性,促使竞合双方在一定时期内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有利于缓和双方的竞争意向,使合作关系更加紧密。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1a:结果控制正向影响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H1b:结果控制正向影响竞合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H1c:结果控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正向影响;

H1d:结果控制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正向影响。

2.2 过程控制与企业间竞合关系

特定规则和程序的制定,有助于合作双方实现预期[30]。因为正式规则和程序降低了合作关系中行为的不确定性,即如果合作双方遵守这些规则和程序,就能得到预期结果。联盟功能之下的标准化程序和规则可以提高竞合活动的范围、规模和质量,使竞合双方沟通更加高效[3],有助于降低企业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失败率以及各种成本[31]

对于行为和目标实现方式的严密控制,使得合作企业违反规则的成本可能比抓住投机机会创造的收益高得多,合作企业会在维持长期关系获利与短期机会主义行为收益之间作比较。在交易成本理论看来,交易过程会产生经济租金,而非资源基础观认为租金存在于企业内部资源中。交易中产生的“关系租金”只能从企业双方的交换关系中由双方共同获得[32],是一种双赢的结果。更进一步,企业间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不仅能使合作双方获得关系租金,还能通过资源整合创造新的知识,实现知识增值。这种“持续的内在收益”通常远高于短期投机行为获益[33]

此外,过程控制可以降低合作伙伴之间打破承诺的可能性,如监控合作伙伴行为,以防其私自开拓双方并未互相授权的市场领域。同时,还能降低竞合企业隐藏重要信息的可能性,如监察合作伙伴产出方式,以防其隐瞒知识或签订其能力与产出不匹配的契约。因此,过程控制可以促进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降低企业间的竞争意向。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过程控制正向影响企业间合作关系;

H2b:过程控制负向影响企业间竞争关系。

2.3 社会控制与企业间竞合关系

(1)非正式社会控制类型可以缓解因正式控制类型限制性过强而产生的战略刚性[27],有利于竞合企业间信息交换、相互适应、共同行动,灵活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抓住市场机会,从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进而提高关系表现。这也是社会交换理论对交易成本理论的补充之处,侧重于强调无形资本和利益交换,如信任、承诺等,其中的关系资源有助于缓解有形资源在合作交往中面临的僵化、调整迟滞和不可通融等问题,促进合作双方互惠行为与关系平衡。以塑造相同的管理理念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控制可以影响合作企业决策,这是因为相同的管理理念能为企业带来相似的价值观和企业目标,是组织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有利于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2)信任是竞合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4]。社会控制通过在竞合企业之间建立长久而紧密的关系,从而产生信任,进而降低双方交易成本,引导合作行为,有助于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各种冲突。较高的信任可以降低竞合企业对于正式控制中联盟功能的要求,从而减少联盟功能运行成本[3]。机制的简化、冲突的减少、成本的降低均可提高竞合企业之间的灵活性,有助于其相互适应。但同时,这种关系也为竞合企业带来了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便利。换言之,与竞争对手具有紧密的关系和高度的信任,会破坏正式控制效力,使企业暴露于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之下[35]。如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合作企业可能会跳过正式控制中的部分审查环节,长此以往,合作伙伴可能会利用正式控制中的过程简化漏洞获取投机收益,进而提升企业间竞争程度。

(3)社会控制下竞合企业间的这种紧密的关系也可以带来更多附加价值,包括促进竞合企业信息交换、提高彼此的各项能力等[28]。竞争者在市场中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并且拥有相似的资源或能力,这使竞合企业更加容易理解、获取并整合彼此的资源及能力以完成知识创造目标[36]。这些利益预期巩固了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但其各自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也为企业间竞争埋下了诱因。从对方企业中获得的知识也可以用在企业自身的非合作领域,导致合作企业向竞争者溢出关键知识的风险增大,可能产生损害对方利益甚至共同利益的价值挪用机会[20]。随着竞合企业间相互学习程度加深,双方能力共同提高,更加激烈的竞争行为也会在市场中表现出来。

(4)社会控制产生的紧密关系,会使合作企业在面临困难时,缺乏独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的动力,即过高的信任可能会削弱企业自我激励机制的效率[28]。由于保持紧密关系需要时间、资源的持续投入,随着关系加深、专用性资产增多,合作企业会将自身知识范围锁定在合作关系关注的方面,这将降低合作企业对新信息和新机会的敏感度[37],既不利于双方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维系长期、稳定的合作利益。然而,在长期关系中,一旦合作企业有意打破这种定式,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就会间接加剧竞争关系。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a:社会控制正向影响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H3b:社会控制正向影响竞合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H3c:社会控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正向影响;

H3d:社会控制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正向影响。

2.4 企业间竞合关系与知识创造

前人的研究将知识创造定义为企业产生新的知识元素[38]。知识创造促使企业将内外部知识协同整合进新的产品、过程或系统中[39],从而促进创新。已有很多文献对企业间合作对知识创造的正向影响进行了阐述,而关于企业间竞争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虽然交易成本理论强调了竞合关系中的机会主义风险[40],以及外部知识泄露、沟通不利、资源分配不合理、战略目标差异的负面影响等,但缺乏对竞争关系正向影响的关注。由于竞争者们通常面临相似的竞争环境与挑战,因而彼此的资源具有高度相关性[5]。竞争者之间资源重叠可以降低知识获取的因果模糊性,有利于知识重组,从而促进知识创造。另一方面,竞争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能力缺陷,进而产生企业发展动力[36]。因此,竞合中的竞争关系可使企业避免自满,并在企业内外维持创造的张力[41]

更进一步,竞争者也是企业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知识来源,企业可以从竞合关系中获得关于企业发展和运营、产出新产品所需的信息、有形资源、技能和知识等[42]。不仅如此,竞争对手还可以从合作产生的共同理解中获得更大的知识创造潜力[43]。竞争对手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进行合作,避免了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资源浪费,使企业将资源聚焦于创造新知识,同时企业间的共同努力提升了知识创造效率。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a: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H4b:竞合企业间的竞争关系正向影响知识创造。

综合以上分析,建立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理论模型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上门面访、寄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企业内大股东、董事长、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部门经理等高层和部分中层人员进行问卷调研。调研样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企业,包括建材、机械、医药、电力、能源、化工等行业,分布在陕西、江苏、广东、河南、河北和福建等省份。本文选取制造业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①制造业企业数量较多,相关数据丰富易得;②制造业企业在企业间合作与竞争方面已多有实践,且各类控制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频率和使用地位较为均衡,知识创造的测量结果更加直观。为保证问卷质量,在正式调研之前选取10家西安市高新制造业企业进行预调研,并根据预调研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适度修改。本次调研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530份,回收问卷378份,回收率为71.32%。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6.61%。

3.2 变量测量

本研究在对相关变量的测量方面主要采用国外文献中的成熟量表。通过双向翻译,基本上使量表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与原量表保持等同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表述及测量的精确性。本研究采用A、B卷调研的方式,将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分配到A、B卷中,从而有效降低了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带来的影响。本研究所有变量均采用李克特式(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控制类型。根据Aulakh等[9]的研究,控制机制被分为结果控制、过程控制与社会控制。其中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的测量分别包括4个题项,社会控制包括3个题项。对竞合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测量参考Zhang等[1]的研究,设置4个题项。因变量知识创造同样根据Zhang等的研究,设置5个题项。另外,本研究根据以往文献,选取被调研的企业年限、企业规模以及环境竞争性作为控制变量。其中,本研究使用企业成立的年份数衡量企业年限,用以10为底的员工人数的对数衡量企业规模。对于环境竞争性,采用Jansen 等[44]的量表,以“当地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企业具有不少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和“当地市场竞争非常高”3个题项测量。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除企业间合作这一变量的Cronbach′s α值略小于0.7,为0.693之外,其余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均在0.7以上,表明变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由于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均采用国外现有文献的成熟量表,因此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方面,如表1所示,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显示,所有因子载荷均在0.6以上,AVE值均大于50%,表明各构念可以较好地解释其总体测量变量。χ2/df的值为1.7;相对拟合指数CFI=0.920,IFI=0.922,TLI=0.904,均大于0.9,说明拟合结果较好;估计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7,小于0.08,表明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4.2 相关分析

本研究利用Pearson系数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2所示。各变量相关系数均在0.6以内,且各列相关系数均小于阴影部分AVE的算术平方根值,表明变量间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各控制类型与企业间合作、企业间竞争、知识创造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初步证明了模型设定及假设的合理性。

表1题项构念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结构效度检验测量题项因子载荷结果控制在合同中为合作伙伴制定明确销售目标0.791Cronbach's α=0.776(2) 合作协议条款要求合作伙伴为合作的产品承担确定的市场份额0.841AVE=0.603(3) 在合同中为合作伙伴规定明确产品销售覆盖的区域范围0.793(4) 合作伙伴完成合作目标程度,会影响未来合作关系发展0.671过程控制(1) 我们经常监督合作伙伴的质量控制0.741Cronbach's α=0.756(2) 我们经常监督伙伴的市场活动0.769AVE=0.579(3) 我们密切监督伙伴遵守规定程序的程度0.796(4) 我们为合作伙伴制定具体的规则去遵守0.737社会控制(1) 我们伙伴完全明白我们企业的管理理念0.705Cronbach's α=0.704(2) 合作伙伴尝试将我们企业的管理理念引进他们企业0.822AVE=0.628(3) 我们齐心合力将我们的管理理念灌输给合作伙伴0.844企业间合作(1) 如果没有合作伙伴,我们将不能实现战略目标0.724Cronbach's α=0.693(2) 如果没有我们的帮助,合作伙伴无法达成他们的目标0.625AVE=0.537(3) 合作关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战略利益0.781(4) 合作关系在战略上对我们很重要0.788企业间竞争(1) 我们与合作伙伴有相同的供应商0.802Cronbach's α=0.826(2) 我们与合作伙伴有着相同的产品市场0.836AVE=0.657(3) 我们与合作伙伴有着相似的生产线0.858(4) 我们与合作伙伴都需要相似的关于新产品或流程开发的知识0.742知识创造(1)通过合作,我们创建了先前没有的经营方法0.763Cronbach's α=0.812(2) 通过合作,我们建立了工作的新方法0.754AVE=0.574(3) 通过合作,我们创建了先前没有的产品开发技术0.720(4) 通过合作,我们开发了先前没有的生产和制造技能0.775(5) 通过合作,我们开发了先前没有的市场营销技能0.775

表2相关性及区分效度检验

变量成立年限企业规模环境竞争性结果控制过程控制社会控制企业间合作企业间竞争知识创造成立年限企业规模0.422**环境竞争性-0.0140.042结果控制-0.0420.0610.0430.858过程控制-0.0130.0620.1110.568**0.846社会控制-0.0570.0540.184**0.515**0.581**0.835企业间合作0.0470.0600.198**0.468**0.459**0.480**0.821企业间竞争0.0330.0060.235**0.357**0.179**0.294**0.339**0.884知识创造-0.0850.0050.1310.470**0.349**0.469**0.407**0.339**0.871均值18.3062.5595.1294.7264.7854.6724.7854.4444.621标准差16.9540.7701.1750.7960.6550.8090.7390.9360.838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对角线上的加粗数据为各潜变量AVE值的算术平方根

4.3 模型验证

本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分析各控制类型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和竞争关系的影响。模型1是以成立年限、企业规模和环境竞争性3个控制变量对企业间合作的回归,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同时加入结果控制、过程控制、社会控制3个自变量。结果表明,结果控制(β=0.232,p<0.01)、过程控制(β=0.190,p<0.05)、社会控制(β=0.216,p<0.01)三者均对竞合企业间合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a、H2a、H3a得到验证;模型3是控制变量对竞合企业间竞争的回归,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同时加入了结果控制、过程控制、社会控制3个自变量。结果表明,结果控制(β=0.408,p<0.001)和社会控制(β=0.186,p<0.05)对竞合企业间竞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b和H3b得到验证,而过程控制(β=-0.185,p>0.05)虽然回归系数为负,但P值并不显著,因此H2b未得到验证。

接下来验证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模型5在以知识创造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仅加入了控制变量,模型6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企业间合作和企业间竞争两个自变量,对知识创造进行回归。结果显示,企业间合作(β=0.337,p<0.001)和企业间竞争(β=0.205,p<0.01)均对知识创造有显著的向影响,因此H4a和H4b得到验证。

对比结果控制和社会控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影响程度,由模型2和模型4可以看出,结果控制对企业间竞争的回归系数为0.408,大于对企业间合作的回归系数0.232。为进一步验证结果控制是否对企业间竞争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对结果控制和企业间合作、企业间竞争进行Z检验,得出Z值为1.720,对应的P值为0.043,在0.05水平上显著,证明结果控制对企业间合作、企业间竞争的影响确实存在显著差异,H1d得到验证、H1c未通过验证。用同样的方法检验社会控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影响程度。由模型2和模型4可以看出,社会控制对企业间合作的回归系数为0.216,大于对企业间竞争的回归系数0.186。对社会控制和企业间合作、企业间竞争进行Z检验,得到Z值为0.033,对应的P值为0.488,不显著,证明社会控制对企业间合作、企业间竞争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H3c、H3d均未通过验证。

表3主效应检验

变量企业间合作模型1模型2企企业间竞争模型3模型4企知识创造模型5模型6成立年限0.0010.0040.0030.005-0.005-0.006企业规模0.036-0.018-0.029-0.0730.0460.038环境竞争性0.124**0.080*-0.188**0.166**0.0910.006结果控制0.232**0.408***过程控制0.190*-0.185社会控制0.216**0.186*企业间合作0.375***企业间竞争0.205**R20.0430.3350.0570.2000.0260.224Adj.R20.0290.3160.0440.1760.0120.206F值3.115*17.388***4.232**8.598***1.84112.031***

注:N = 214;***为 p<0.001,**为 p<0.01,*为p<0.05

4.4 结果分析

本文结合交易成本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企业间控制类型对竞合关系以及知识创造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1)结果控制、过程控制和社会控制3种控制类型均对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产生正向影响,H1a、H2a、H3a通过检验。在3种控制类型对竞合企业竞争关系的影响检验中,结果控制与社会控制具有正向影响,过程控制具有负向影响,但该影响不显著,H1b、H3b通过检验,H2b未通过验证。既有研究已对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但研究多聚焦于两种类型的控制之间究竟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29],或就正式控制类型,研究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对企业行为结果的作用方式[26]。此外,上述研究大多只考虑了企业间的单维合作关系,较少关注控制类型同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影响,并且缺乏将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一同考虑。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控制类型对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具有不同且独特的作用路径,3种控制类型并不是非互补即替代的关系,而是结果控制、过程控制与社会控制间互相配合、协同运作,维持竞争者间合作关系的稳定运行,助其完成共同目标。也就是说,竞合企业间对控制类型的运用是权变的,需根据竞合企业间关系进展、环境及合作目标的变化等,调整和改变各类型控制的使用方式和“度”。这一结果丰富了现有文献中对于竞争者之间合作关系的讨论,并且细化了不同控制类型相互协调运用的方法。

过程控制对企业间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不显著方面,可能是由于过程控制仅强调对于合作伙伴的监督和约束,而缺乏与合作者的共同决策过程。合作企业之间缺少团队合作和建立共识的意识,可能会使得合作伙伴在这一合作关系中将自己边缘化[45]。另一方面,一旦合作伙伴未按照过程控制中所规定的预期完成任务,就会使得合作者对未来的合作关系产生警觉和担忧,从而降低信任[31]。这两方面原因均对竞合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带来消极影响,即加剧了竞争关系。因此,过程控制也可能间接地对竞合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从而削弱其对企业间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导致负向影响不再显著。

(2)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均对知识创造具有促进作用,假设H4a和H4b通过数据检验。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对于竞争者之间竞合关系与知识创造的研究结果一致[6]。企业与竞争者合作可以创造规模经济、降低风险,整合双方的互补资源和能力[46],从而为企业提供重组各方现有知识并加以积累的机会,能更有效率地创造新知识[47]

(3)关于控制类型对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两方面的影响,Z检验结果标明,结果控制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程度更大,H1d通过数据验证,H1c未通过;而社会控制对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两方面影响的程度差异并不显著,H3c、H3d均未通过数据验证。将该研究结果与结论(1)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表明,不同的控制类型对竞合企业间不同的关系状态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因此,竞争者在建立合作关系时,要充分考虑各控制类型的不同作用方面,建立适当的控制体系,以平衡竞合企业间关系。

5 结语

5.1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通过以上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结果控制、过程控制和社会控制类型均对竞合企业间合作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结果控制与社会控制促进了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发展。更进一步,结果控制对竞合企业间竞争关系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合作关系的促进作用。另外,竞合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同时正向促进企业知识创造。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本文从竞合这一新兴的企业间关系切入,探讨企业控制类型对竞合关系及竞合关系对企业知识创造的影响,拓展了控制类型对企业间关系管理和企业行为的研究。讨论如何通过不同控制方式的相互配合,维持竞合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关系稳定,开拓了现有对于控制类型和企业间单维互动关系的研究,也为竞合关系管理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2)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和社会交换理论角度解释了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对竞合关系的影响,结论显示两个理论间融合使用,有助于竞合关系进一步发展完善。根据正式控制对不同行为发挥的作用差异,本文将正式控制类型拆分为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分别进行研究。对于同时正向促进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结果控制和社会控制,就其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影响程度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式控制类型之间、正式与非正式控制类型之间,并不是非替代即互补的关系,而是权变关系。不同控制类型各具特点,因而需要互相配合、共同作用于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才能保障竞合企业间关系的平衡稳定。

5.2 研究启示

本文为企业间关系管理实践提供了几点启示:

(1)企业竞合关系在为企业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战略选择、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促进知识创造的同时,也为企业内的知识溢出、机会主义行为等提供了条件。因此,企业在与合作对象相处过程中,在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利益。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包括企业间的控制类型。企业在运用各种控制类型时,需把握每一种控制类型实施的“度”,防止产生“过犹不及”的结果。因此,应合理安排企业间各种类型控制的实施方式和“度”,权变地应对竞合企业在不同环境、合作关系发展阶段及共同目标变换下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平衡竞合企业间竞争与合作两关系,平稳推进合作目标进程。

(3)控制不仅是指进行测量和评判工具的使用,还是一种企业间相互学习的方式。因此,企业应重视各种控制类型的附加效应,结合企业战略,利用其维系企业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5.3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①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仅使用横截面数据对企业间控制类型和竞合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并未考虑不同时点的影响,如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如何选择不同的控制类型。对于控制类型和企业间竞合的因果关系,只有通过长期的时序数据才能得出确切结论;②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考量。影响竞合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不仅有企业间控制的内部因素,还应包括外部技术变化、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制度压力等因素。对于控制类型和企业间竞合关系的研究,还需结合不同的环境因素进一步分析其调节效应。下一步可基于时序数据进行研究,同时考虑情境变量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ZHANG H,SHU C,JIANG X,et al.Managing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the role of cooperation,competition,and alliance nation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10,18(4):74-94.

[2] ATUAHENEGIMA K,MURRAY J Y.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7,15(2):1-29.

[3] BOUNCKEN R B,FREDRICH V.Coopetition: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antece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2,16(5):1-28.

[4] HUNG S W,CHANG C C.A co-opetition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alliance governance modes[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2,24(7):679-696.

[5] GNYAWALI D R,PARK B J.Co-opeti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a multilevel conceptual model[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9,47(3):308-330.

[6] BROLOS A.Innovative coopetition: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2009,8(1),110-134.

[7] WILHELM M M,KOHLBACHER F.Coopetition and knowledge co-creation in Japanese supplier-networks:the case of Toyota[J].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2011,10(1):66-86.

[8] NIETO M J,SANTAMARIA L.The importance of divers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for the novelty of product innovation[J].Technovation,2007,27(6-7):367-377.

[9] AULAKH P S,KOTABE M,SAHAY A.Trust and performance in cross-border marketing partnerships:a behavioral approa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6,27(5):1005-1032.

[10] EISENHARDT K M.Control:organization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J].Management Science,1985,31(2):134-149.

[11] JEAN R J,SINKOVICS R R,CAVUSGIL S T.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through IT resources:a study of Taiwanese electronics suppli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0,41(7):1218-1239.

[12] 邓春平,李晓燕,潘绵臻.组织惰性下控制影响知识转移的压力与认同机制——离岸IT服务外包中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7):38-48.

[13] 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405.

[14] BIGNOUX S.Short-term strategic alliances: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J].Management Decision,2006,44(5):615-627.

[15] YANG D L,JU M,GAO G Y.Export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ntrol mechanisms:substitutable and complementary effect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15,32(6):627-645.

[16] DWYER F R,OH S.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on vertical contractual structure and interchannel competitive strategie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88,52(2):21-34.

[17] BENGTSSON M,KOCK S."Coopetition" in business networks—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5):411-426.

[18] BRANDENBURGER A M,NALEBUFF B J.Coopetition:a revolution mindset that combin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19] RAZA-ULLAH T,BENGTSSON M,KOCK S.The coopetition paradox and tension in coopetition at multiple level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4,43(2):189-198.

[20] PARK B J,SRIVASTAVA M K,GNYAWALI D R.Impact of coopetition in the alliance portfolio and coopetition experience on firm innovation[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4,26(8):893-907.

[21] KROGH G V,NONAKA I,ABEN M.Making the most of your company′s knowledge:a strategic framework[J].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4):421-439.

[22] BOUNCKEN R B,KRAUS S.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coopeti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10):2060-2070.

[23] BRESSER R K F.Matching collective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4):375-385.

[24] RITALA P.Coopetition strategy—when is it successful? empirical evid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rket performance[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23(3):307-324.

[25] ANDERSON E,OLIVER R L.Perspectives on behavior-based versus outcome-based salesforce control systems[J].Journal of Marketing,1987,51(4):76-88.

[26] JAP S D,GANESAN S.Control mechanisms and the relationship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safeguarding 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developing commit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3,37(2):227-245.

[27] LIU Y,LUO Y,LIU T.Governing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through transactional and relational mechanisms: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9,27(4):294-309.

[28] WUYTS S,GEYSKENS I.The formation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detailed contract drafting and close partner selec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4):103-117.

[29] CARSON S J,MADHOK A,WU T.Uncertainty,opportunism,and governance:the effects of volatility and ambiguity on formal and relational contract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9(5):1058-1077.

[30] PICCOLI G,IVES B.Trust and the unintended effects of behavior control in virtual teams[J].Mis Quarterly,2003,27(3):365-395.

[31] POPPO L,ZENGER T.Do formal contract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23(8):707-725.

[32] 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辨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1):23-30.

[33] KHANNA T,GULATI R,NOHRIA N.The dynamics of learning alliances: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 relative scop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3):193-210.

[34] DEVETAY M G.Coordination and trust as prerequisites of coopetition:experimental evidence[C].DAGNINO G B,ROCCO E (Eds.).Co-opetition strategy—theory,experiments and cases[A].Routledge,UK,2008.

[35] SELNES F,SALLIS J.Promoting relationship learning[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3):80-95.

[36] PARK B J,SRIVASTAVA M K,GNYAWALI D R.Walking the tight rope of coopetition:impact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tensities and balance on firm innovation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3,43(2):210-221.

[37] 张金隆,丛国栋,陈涛.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IT外包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9,6(1):126-134.

[38] INKPEN A.Learning,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strategic allianc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16(2):223-229.

[39] DYER J H,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40] 廖诺,李小燕,吴菊华.供应链间横向竞合战略对信息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3):27-33.

[41] BENGUSSON M,SOLVELLÖ.Climate of competition,clusters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20(3),225-244.

[42] AFUAH A.How much do your co-opetitors′ capabilities matter in the fa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387-404.

[43] WU J.Cooperation with competitors and product innovation:moderating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alliances with universit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4,43(2):199-209.

[44] JANSEN J J P,BOSCH F A J V D,VOLBERDA H W.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45] HAMEL G.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S1):83-103.

[46] KHANNA T.The scope of allianc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3):340-355.

[47] ARGOTE L,MCEVILY B,REAGANS,R.Managing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review of emerging themes[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4):571-582.

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amongControlTypes,Inter-FirmCoopetitionandKnowledgeCreation

Liu Ruijia,Yang Jianjun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the paper buil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ntrol types-coopetition-knowledge creation",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ol types and coopetition,and the effect of coopetition acting on knowledge creation.We use 214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s samples to do empirical research,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①output control and social control both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wo aspects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coopetitive relationship,but process control only promotes cooperation aspect,with no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competition aspect;②output control has greater positive effect on competition,compared with its positive effect on cooperation.Meanwhile,comparing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ocial control 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coopetitive relationship,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③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spects in coopetitive relationship both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knowledge creation.

KeyWords:Control Types;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 Knowledge Creation

作者简介刘瑞佳(199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杨建君(1963-),男,内蒙古兴和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技术创新、知识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2139)

收稿日期2018-01-23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7-0083-08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4

DOI10.6049/kjjbydc.2017110543

(责任编辑:林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