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研究主题及其动态演变
——基于CITESAPCE的知识图谱分析

陈 云1,杜鹏程2,王 雪2

(1.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2.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的文本数据,使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APCE绘制了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等知识图谱,发现国际持续创新研究主题包括企业资源(动态能力、知识以及吸收能力)对持续创新的影响、持续改进、可持续创新3个方面。中国是国际持续创新研究的重要力量,向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研究了持续创新的内涵和特征、评价以及动力机制、风险管理等问题。中国持续创新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当前处于扩散阶段,但对于企业资源与持续创新的关系、持续创新风险等议题的探讨仍需加强。

关键词持续创新;研究主题;CITESAPCE;知识图谱

0 引言

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曾指出:“不创新,就灭亡。”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创新是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创新能力已成为公司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1]。在具体的商业实践中,创新也成为很多企业的信条,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创新很难具有持续性[2]。Crossan和Apaydin[3]指出,面对众多强劲的对手,企业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海尔的迅速崛起、华为的基业长青以及诺基亚的黯然退场,也有力佐证了持续创新是打破企业发展宿命的关键。

鉴于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成果的日益增多,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如周珊珊、赵玉林[4]对持续创新的内涵、战略选择、体系构建等进行了分析与回顾,鲍新中等[5]梳理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段海艳[6]对持续创新的驱动力、影响因素、研究局限等进行了总结。

然而,纵观已有关于持续创新的研究综述,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在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对持续创新的定义、持续创新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都未形成一致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的混乱;其次,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主要使用文献综述法探讨持续创新的内涵、结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然而,这些内容不足以从宏观上展示该领域的研究全貌;此外,在研究范式上,现有研究多从静态角度刻画截止某一时间持续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不能很好地反映该领域知识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已有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缺乏从比较视角出发开展的相关研究。

鉴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拟综合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文献综述法对持续创新领域进行系统梳理。通过研究,欲回答如下问题:首先,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哪些国家和区域?其次,主要研究力量(主要学者和研究机构)包括哪些?此外,该领域包括哪些研究主题以及这些主题如何随着时间演化?最后,中国与国际上该领域研究有哪些差异?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能够相对客观地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综合刻画持续创新领域的研究全貌。此外,从中国和国际比较视角进行研究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取长补短,推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 持续创新概念界定

关于持续创新的界定,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意见。综合来看,主要包括3种观点:①将持续创新等同于创新持续性,从创新过程连续性角度对其加以界定,通常使用probit或logit计量模型判断持续创新是否存在[7];②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持续创新是战略灵活性和运作有效性的结合,是渐进性改进和突破性创新的持续互动[8];③综合考虑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将持续创新界定为企业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持续推出并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含产品、工艺、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项目),不断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9]

本研究认为,对持续创新进行准确界定的前提是厘清持续和创新的含义。根据“21世纪持续性技术创新政策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持续创新是指创新过程或者产出具有持续性目标的创新[10]。因此,这里的持续是指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持续性,而观点一和观点二仅从创新过程角度对持续创新进行界定,并不全面。针对创新的定义,最权威、最经典的观点来源于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即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多种形式[11]。从创新的幅度和使用的技术类型来看,创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其中,渐进性创新是指使用持久性技术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良,而突破性创新是指使用突破性技术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重大变革[12]。因此,第二、三种观点并不冲突,二者只是基于不同的创新形式对持续创新加以界定。综合以上分析,第三种观点对持续创新的界定最为合理,本研究拟采用该观点对持续创新加以界定。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知识图谱法。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13]。作为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知识图谱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文献综述法的主观性,将大量繁杂、无序的文献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有序的知识体系,从而揭示科学知识发展规律[14]。随着信息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绘制技术也不断成熟,CITESAPCE是应用最广泛的信息可视化软件之一。该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能够绘制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被引文献等11种类型的知识图谱,研究者可以根据频次、中心性、突现值等核心指标识别知识图谱中关键节点,并通过对关键节点的解读,发现知识单元流动规律。

2.2 研究思路

(1)明确数据来源与检索方式并收集相关数据。本研究的中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英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在检索主题的确定上,虽然创新持续性不等同于持续创新,但从二者内涵来看,创新持续性是持续创新的“子集”,创新持续性也属于持续创新研究内容,因此,将中文检索主题设置为持续创新或创新持续性。同理,根据学者们对持续创新和创新持续性的翻译,将英文检索主题设置为“Sustainable Innovation” OR “Continu* Innovation”等,具体数据检索过程如表1所示。根据检索主题,初步得到英文检索记录796条,删除会议摘要、编辑材料以及非英语写作的记录后,得到有效记录746条。初步检索得到中文检索记录266条,删除无摘要以及与检索主题无关的记录后,得到有效记录247条。

(2)使用CITESAP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对图谱进行解读。在CITESAPCE软件中选择Country(国家)、Institution(机构)和Author(作者)、Keyword(关键词)、Cited Reference(被引文献)作为网络节点,分别绘制国家合作、机构和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以及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并对图谱进行解读。

(2)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持续创新研究主题及其动态演变过程。基于知识图谱解读结果,结合相关文献,明确国际持续创新研究主题。由于国际持续创新研究数据不够完整(始于2004年),所以,仅对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3 持续创新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3.1 国家(区域)合作知识图谱

基于2004-2016年国际持续创新数据,选择每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0个国家(或区域),构成当年的国家(区域)分布网络,接着使用CITESAPCE的图谱修剪功能,将各年份图谱合并成一个网络,得到国家(区域)合作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国际上持续创新研究成果居于首位的是美国(USA),其次依次为中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国(ENGLAND)、荷兰(NETHERLANDS)、意大利(ITALY)、西班牙(SPAIN)等。从合作关系来看,英国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众多欧美国家存在合作关系,西班牙与意大利存在较强的合作关系,而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地区)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则相对较少。

表1数据检索过程说明

数据来源 检索方式检索结果有效记录检索时间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主题="Continu*Innovation" OR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R "Persistent Innovation" OR "Innovation Persistence" OR "Persistence of Innovation",年份=2004-20187967462018-4-8中国学术期刊网主题=持续创新或创新持续性来源类别= CSCCI期刊,年份=1998-20182662472018-4-10

图1 国际持续创新国家(区域)合作知识图谱

3.2 研究机构及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在CITESAP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机构(Institution)和作者(Author),阈值设置为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节点,运行软件得到国际持续创新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整个网络中呈现出5个明显的研究团队,他们分别是:①意大利比萨大学(Università di Pisa)的 Antonella Martini和米兰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Milano)的Mariano Corso等人,他们围绕持续创新的内涵[15]、影响因素[16]等展开了一系列探讨;②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MPA)、技术与社会研究实验室(TSL)的Roland Hischier、Claudia Som以及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化学学院的Fabiano Piccinno以及Stefan Seeger等人,其主要从事可持续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对多视角应用选择(MPAS)[17]及生命周期评估(LCA)[18]等进行了深入分析;③泰国农业大学(Kasetsart University)的Metta Chareonpanich、Waleeporn Donphai以及美国田纳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的Donald Huisingh等人;④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的Jaco Quist等人,以上两个团队主要关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19]、清洁生产[20]等与可持续创新相关的问题;⑤昆明理工大学(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向刚(Gang Xiang)等人。

其中,向刚教授是中国持续创新领域很有影响力的学者。由图3可知,向刚教授所在的网络节点最大,节点标签也最大,表示其关于持续创新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21]。向刚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持续创新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包括专著《企业持续创新》,学术论文《企业持续创新:重要性与基本概念》、《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经营者人因风险预警研究》等。

科研项目《国有企业可持续创新过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律研究》、《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发展模式和机制研究》等。此外,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段云龙、昆明理工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的巫英、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汪应洛等也是该领域的主要学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者都与向刚教授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合作研究关系。纵观全图可以发现,整个图谱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特征,核心为向刚教授带领的持续创新研究团队,边缘为其它高校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向刚教授的科研团队以师生或者同事关系为纽带,促进了云南省很多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

图2 国际持续创新研究机构及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图3 中国持续创新研究机构与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3.3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研究内容的集中反映,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22]。选择节点类型为Keyword,分别对国际和中国持续创新研究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得到如图4和图5所示的持续创新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图中关键词所在节点大小反映其出现频次,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外的外圈厚度表示其中心度高低,外圈厚度越厚,表示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越高[23]。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示图4的信息,表2列出了部分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信息。

由图4及表2可知,国际持续创新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创新(innovation)、持续创新(sustainable innovation)、企业(firm)、绩效(performance)、技术(technology)、管理(management)、持续性(sustainability)、知识(knowledge)等,说明这些关键词得到了学者们较多关注。其次,图中有外圈的节点包括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组织(organizations)、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绩效(performance)、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等,说明这些关键词的中心度较高,在关键词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综合来看,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之间存在较高重合度,说明国际持续创新领域重点关注了持续创新与组织竞争优势、组织绩效、知识等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创新相关问题。

图4 国际持续创新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

表2国际持续创新研究主要关键词信息

序号关键词频度年份序号关键词中间中心度年份1Innovation8820051Competitive advantage0.2420062Sustainable Innovation6920072 Firm0.2320053Firm5720053Continuous improvement0.2120064Performance5020084Performance0.1920085Management3920095Continuous innovation0.1920106Sustainability3920076Model0.1820077Technology3920097Strategy0.1720098Systems3020118Industry0.1520079 Model2920079Technology0.15200910Knowledge28200610Knowledge0.10200611Framework23200911Dynamic capabilities0.09200412Strategy22200912Innovation0.09200513Product development22200613Sustainable innovation0.08200714Sustainable development21200714Perspective0.07200715Industry21200715Product innovation0.062004

由表3可知,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中,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存在较高重合度。持续创新、企业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创新、自主创新、企业家、指标体系、绿色持续创新等关键词的频度和中心度都相对较高,说明这些关键词是持续创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排除与持续创新直接相关的关键词,发现其余关键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持续创新的理论基础(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自主创新)、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产业集群、创新型企业、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BP神经网络)、持续创新动力机制(创新动力、企业家)、绿色持续创新、持续创新风险(重大风险、风险承担)等。

表3部分关键词频度中心度及年份信息

序号关键词频度年份序号关键词中间中心度年份1持续创新6219981持续创新0.3519982创新型企业2520082创新型企业0.2220083持续创新能力2020043企业持续创新0.2019994技术创新2019994持续创新能力0.1720045企业持续创新2019995技术创新0.1319996创新1319986创新0.1119987企业819987自主创新0.1120078产业集群820048经济效益0.1119999自主创新620079企业家0.10199910企业家6199910指标体系0.09200611绿色持续创新5200411制度创新0.07199812模糊综合评价5201012风险承担0.06199813指标体系5200613BP神经网络0.05200814制度结构5200714绿色持续创新0.04200415重大风险5201015创新动力0.042006

为了进一步从时间角度分析关键词变化趋势,使用CITESAPCE软件绘制关键词的时区视图,得到的图谱如图5所示。该图的横轴表示时间,时间跨度为1998-2018年,每2年作为一个分析周期,关键词所在位置表示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24]。由此可知,中国的持续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关键词包括企业持续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2004年左右持续创新能力、绿色持续创新、产业集群、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与持续创新评价相关的关键词相继涌现。2010年以来,持续创新的风险、影响因素、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等逐渐得到关注。

3.4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被引文献是施引文献的参考文献,对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现有文献的研究内容以及施、被引文献之间的知识流动过程。选择节点类型为被引文献(Cited reference)并设置相应阈值,运行软件得到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如图6所示。

图5 中国持续创新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时区视图谱

图6 国际持续创新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表4、5列出了被引频次及中心度居前5位的重要文献相关信息,这些文献涉及的主题包括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可持续创新(Sustainable innovation)、组织资源(Firm resources)、知识(Knowledge)、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 案例研究(Case-study)等。可以发现,被引文献分析与关键词分析结果存在很高的相似度。

4 持续创新研究主题及其动态演变

4.1 国际持续创新研究主题

4.1.1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指企业为了改善绩效,持续且渐进地在全企业范围内对现有实践进行变革的过程[25]。很多学者认为,持续改进的实质是渐进性创新[26],是持续创

新的子集。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指出,持续改进不同于持续创新,持续改进更适合发展缓慢的行业和作为行业追赶者的企业,这些企业或行业更多需要利用开发(Exploitation)而不是探索(Exploration)获取成功,而持续创新的核心在于持续学习和探索[27]

表4高被引文献信息

序号标题年份被引频次1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7242Sustainable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n Overview2013243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1990224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1991215Fro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 a (Retro) (Per)Spective200319

表5高中心性文献信息

序号标题年份中心度1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Study Research19890.162Toward 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Firm19960.143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19950.144Evolutionary Model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Behavior20010.145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340.10

4.1.2 可持续创新

虽然部分中国学者将持续创新翻译成Sustainable Innovation,将其等同于Continuous Innovation的概念,但在国际上,很多学者将二者区分开来。吴琨、吴松强[28]认为,可持续创新类似于绿色持续创新,是在持续创新的基础上加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必然趋势。Lubberink和Blok[29]也指出,可持续创新是一种与持续创新相关的绿色创新、生态创新、环境创新等组成的概念,旨在尽可能降低创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学者们围绕可持续创新的相关实践,如清洁生产、生命周期评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4.1.3 企业资源与持续创新

按照Barney[30]的观点,企业资源是指由企业控制、用以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特质、信息、知识等,这些资源可以分为物理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组织资源。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都是企业资源,下面分别分析其与持续创新的关系。

(1)动态能力与持续创新。 Teece[31]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是其配置、建立以及重构组织内外部潜在资源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公司竞争优势依赖于其独一无二的组织和管理流程(协作与组合的方式、组织学习以及重构和转变能力)、特定的资产头寸(如用以交易的知识资产或者互补性资产的组合)及其选择或者继承的发展路径。Verona 和 Ravasi[32]指出,动态能力由知识创造和吸收、知识集成和知识重构组成。对助听行业领头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拥有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和保证。Chen和Jaw[33]指出,全球动态能力是一个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难以被模仿的优势资源的能力,包括创造性地应用授权技术、抓住市场机遇、调整市场策略、利用吸收能力、提高组织创新、推出文化产品6个维度,是公司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

(2)知识与持续创新。 Blomqvist等[34]指出,知识是一个组织持续创新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通过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知识已成为很多企业的普遍选择。为了促进和保持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学习和知识管理,Boer等开发了CIMA(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Global Innovation Management)模型,该模型就产品持续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具体包括产品创新中的持续创新和学习行为、激发这些行为的手段、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产品持续创新绩效以及公司突发事件。Liao[3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知识管理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并且组织学习在组织知识管理与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但是也有学者发现,知识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限制因素。Ayuso等[36]发现,企业内外部股东参与对企业持续创新导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当企业存在知识管理活动时,这种正向影响变得不再显著。Yang和Park[37]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多种来源的外部知识对创新成果有积极影响,但是,它会负向调节持续创新战略意图与持续创新成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原因在于,对外部知识的依赖会破坏一家公司对战略执行的专注,从而破坏可持续创新的实际成果。

(3)吸收能力与持续创新。 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外部信息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消化和运用于商业终端的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包括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消化能力)和实际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开发能力)。一个企业的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先验知识的影响,并能对创新过程和创新能力产生重大影响[38]。Zahra和George[39]指出,实际吸收能力中的转化能力通过异类联想帮助企业开发新的知觉图式或改变现有流程,而开发能力则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Joshi等[40]基于吸收能力(ACAP)理论,研究了信息技术在公司创新中的角色。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发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和实际知识吸收能力都有利于促进公司创新。

而关于企业资源、动态能力、吸收能力及企业持续创新之间的关系,Soosay和Hyland[41]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并构建了一个框架模型(见图7)。知识(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是企业形成动态能力的关键,企业通过探索式(Exploration)学习和开发式学习(Exploitation)对知识进行整合,开发已有的知识,并构建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也是资源重新配置以满足商业竞争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形成了企业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必备条件。在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的过程中,吸收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图7 知识与持续创新的互动

4.2 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主题动态演化过程

图8展示了中国持续创新研究论文数量年度变化情况,该折线图大致分为3个阶段:1998-2002年成果数量增加缓慢;2003-2007年论文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08-2017年成果数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Shneider[42]指出,一个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4个阶段:①概念化阶段,其目标是介绍现象,形成对目标问题的基本认识;②初步发展阶段,随着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发展,研究的能力和范围开始扩展;③扩散发展阶段,产生大量成果并且随着研究问题的进一步加深会有新的研究方向产生;④衰落阶段,其目标是保持和传承前3个阶段的成果,特征是出现大量综述性成果和资料汇编,但是,不会产生开创性的新发现。

图8 中国持续创新研究年度发文量(1998-2017)

基于Shneider的学科阶段发展理论,结合以上对关键词和年度发文量的分析,本研究以频度较高关键词代表研究主题,将中国持续创新研究分为3个阶段:

(1)概念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这一阶段的主要关键词包括企业持续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根据关键词可知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持续创新这一现象进行介绍并明确其内涵和特征。该领域的重要学者向刚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对持续创新的内涵、特征等进行界定,为中国持续创新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初步发展阶段(2001—2005年)。这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词包括持续创新能力、绿色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定量评价、内在动力、组织学习等。这些关键词涉及3类主题: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产业集群、定量评价)、绿色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动力(内在动力、模型)。如郑勤朴[43]对定量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难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认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包括投入能力、生产能力、产出能力等7个维度。洪洁和向刚[44]认为,绿色持续创新是在持续创新的基础上兼顾创新的环境效益,持续地实施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并持续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刘伟、向刚[45]指出,组织学习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大学促进组织学习。

(3)扩散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在这一阶段,持续创新研究获得迅速发展并涌现出多个新的关键词,如创新型企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重大风险、创新风险、虚拟组织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主要涉及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持续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持续创新风险管理以及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等。解学梅、曾赛星[46]构建了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唐勇[47]探讨了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及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社会资本正向影响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绩效,动态能力在二者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陈志超[48]等构建了创新型企业产品持续创新风险分析模型。张宝仓[49]等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内涵、本质及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5 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1998-2018)及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2004-2017)的文本数据,绘制了国际和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主要国家及地域、机构和学者、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等的知识图谱。通过对图谱信息的深入挖掘以及相关文献的充分阅读,得出国际持续创新研究主题以及中国持续创新研究的动态演变过程,从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中国与国际等多个角度刻画了持续创新研究全貌。主要结论如下:

(1)国际持续创新研究起源于对竞争优势的探寻。研究发现,持续创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组织绩效的源泉。围绕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学者们探讨了动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等与持续创新的关系,力求厘清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此外,国际持续创新研究还关注了持续改进、可持续创新等主题。

(2)中国是国际上研究持续创新的重要力量,其研究成果仅次于美国。此外,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也是该领域的研究主力。从合作关系来看,欧美国家在该领域存在较多合作研究,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中国持续研究的热点包括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绿色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影响因素、持续创新风险管理等,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了概念化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此外,从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来看,中国持续创新研究的主要力量为昆明理工大学向刚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他们的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研究主题涉及持续创新能力的界定、评价、动力机制、风险管理等,对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持续创新研究团队主要包括:意大利比萨大学的 Antonella Martini和米兰理工大学的Luca Gastaldi、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技术与社会研究实验室的Roland Hischier、Claudia Som等人。

(3)中国持续创新研究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①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知识管理、吸收能力、动态能力等企业资源都与持续创新相关,但是,企业资源与持续创新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比如:哪些资源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必备资源?知识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机制和作用边界是什么?②虽然持续创新对于提升企业乃至区域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持续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因此,必须考虑风险问题。如何对持续创新过程中重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这是持续创新研究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③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可知,案例研究法在国际持续创新研究中相对比较普遍。中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做法,使用案例研究法构建特定类型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厘清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5.2 研究意义与不足

相较于之前的持续创新研究综述,本研究使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持续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相较传统的文献综述,本研究的特色和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本研究明确界定了持续创新的内涵并厘清了其与相近概念的关系。本研究认为,持续创新是创新在过程和结果上的双重持续,表现为创新过程的持续性和创新收益的持续增长性。因此,持续创新不同于创新持续性,创新持续性是持续创新的子集;②本研究较详尽地探讨了组织资源与持续创新之间的关系。段海艳、鲍新中等指出,知识、动态能力是影响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之间有何关系,现有研究却未进行明确说明。本研究响应宋婷安[50]等关于厘清持续创新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号召,发现知识与持续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非部分学者指出的知识累积越多越有利于持续创新;③本研究验证了可持续创新和绿色持续创新是持续创新未来研究方向的论断。向刚等[51]指出,可持续创新和绿色创新将是持续创新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知识图谱发现,当前国际在持续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可持续创新,中国在持续创新领域也较多关注了绿色持续创新。这一方面间接证明了本研究知识图谱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对学者们之前的论断进行了验证。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①在数据收集方面,数据收集作为绘制知识图谱的基础,受到数据库、检索方式、翻译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本研究中,由于数据库资源限制和检索方式差异,导致国际持续创新研究文本数据量较少,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和全面分析。知识可视化领域的权威学者陈超美教授[52]认为,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都可以看作是某领域的相关文献,因此,可以在标题检索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引文报告的方式将施引文献纳入数据库,扩充用于分析的文本数量,未来研究可以借鉴这一检索方式;②在图谱解读方面,本研究主要关注频度和中心度较高的网络节点,而忽视了一些虽然频度较低但可能是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导致对该领域的总结不够全面。未来研究可以结合突现值探测(Burst Detection)研究前沿,并对该领域作进一步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 MONE MA,MCKINLEY W,BARKER LII VL.Organizational decline and innovation:a contingency frame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1):115-132.

[2] 薛云建. 用持续创新破解企业发展宿命(上)——以海尔为例[J].企业研究,2010(4):18-21.

[3] CROSSAN MM,APAYDIN M. A mufti-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 (6):1154-1191.

[4] 周珊珊,赵玉林. 持续创新:国外创新研究的新趋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68-71.

[5] 鲍新中,屈乔,尹夏楠. 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6(7):167-172.

[6] 段海艳. 企业持续创新研究最新进展[J].财会月刊,2017(27):77-81.

[7] 潘镇,李云牵,李健. 总经理掌控力、董事长——总经理垂直对特征与创新持续性[J].经济管理,2017(9):84-99.

[8] BOER H,KUHN J,GERTSEN F. Continuous innovation managing dualities through co-ordination[R].CINET Working Paper Series,2006.

[9] 向刚,龙江,陆开文,等. 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122-125.

[10] 向刚.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23(1):134-138.

[11] 向刚,李振国,李穗明. 企业持续创新:重要性与基本概念[J].经济问题探索,1996(6):4-7.

[12] 熊伟,奉小斌,张群祥. 持续改进与渐进式创新整合:基于组织学习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13-16.

[13]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AP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 颜志强,苏彦捷. 共情研究主题的变化——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7,40(3):699-707.

[15] MARTINI A,GASTALDI L,CORSO M,et al. Continuous innovation:towards a paradoxical,ambidextrous combin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3,61(1):1-22.

[16] MARTINI A,GASTALDI L,CORSO M, et al. Continuously innovating the study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from actionable knowledge to universal theory in continuous innovation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2,60(3-4):1-13.

[17] PICCINNO F,HISCHIER R,SABA A,et al. Multi-perspective application selection:a method to identify sustainable applications for new materials:using the example of cellulose nano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1):1199-1210.

[18] PICCINNO F,HISCHIER R,SEEGER S,et al.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ial scale:a scale-up framework for chemical processes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 stud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5(11):1085-1097.

[19] BLOK V,LONG TB,GAZIULUSOY AI,et al. From best practices to bridges for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transition to global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introduction to the erscp stream of the special volum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8(12):19-30.

[20] CHAREONPANICH M,KONGKACHUICHAY P,DONPHAI W,et al. Integrated transdisciplinary technologies for greener and more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cleaner produc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42(1):1131-1137.

[21] CHEN C. 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Data & Information Science,2017,2(2):1-40.

[22] 张艺,朱桂龙,陈凯华. 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研究现状与知识基础[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9):62- 70.

[23] 肖国芳,李建强. 基于SSCI的技术转移研究热点与知识图谱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4,33(5):78- 83.

[24] 张秀萍,王振. 社会网络在创新领域应用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经济管理,2017(10):192-208.

[25] BOER H,CAFFYN S,CORSO M,et al. Knowledge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e CIMA method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4):490-504.

[26] 郑明身. “持续改进管理”并非保守落伍[J].经济管理,2006(5):6-10.

[27] ROBERT EC. Fro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2,13(8):1051-1056.

[28] 吴琨,吴松强,郑垂勇.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09(1):82-84.

[29] LUBBERINK R,BLOK V,OPHEM JV,et al. Lessons for responsible innovation in the business context: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ponsible,social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practices[J].Sustainability,2017(9):1-31.

[30]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31] TEECE DJ,PISANO G,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3):509-533.

[32] VERONA G,RAVASI D. Unbundling dynamic capabilitie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ntinuous product innovation[J].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2003,12(3):577-606.

[33] CHEN CL,JAW YL. Building global dynamic capabilities through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Taiwan's cultural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9,26(4):247-263.

[34] BLOMQVIST K,HURMELINNA P,SEPPANEN R. Playing the collaboration game right—balancing trust and contracting[J].Technovation,2005,25(5):497-504.

[35] LIAO SH,WU CC.System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nagement,organizational learning,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2):1096-1103.

[36] AYUSO S,RODRIGUEZ MA,GARCIA-CASTRO R,et al. Does stakeholder engagement promote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rientation[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1,111(9):1399-1417.

[37] YANG D,PARK S.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sources of the intention-achievement gap in sustainable innovation[J].Sustainability,2016,8(8):712-733.

[38] COHEN WM,LEVINTHAL 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1):128-152.

[39] ZAHRA SA,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40] JOSHI KD,CHI L,DATTA A,et al. Chang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rough IT-enabled knowledge capabilitie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0,21(3):472-495.

[41] SOOSAY C,HYLAND P.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interplay between knowledge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8,42(1-2):20-35.

[42] SHNEIDER AM. Four stages of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four types of scientist[J].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009,34(5):217-223.

[43] 郑勤朴. 浅谈定量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J].理论与现代化,2001(5):34-37.

[44] 洪洁,向刚. 试析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实现机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24- 27.

[45] 刘伟,向刚. 试论企业持续发展、持续创新与持续学习机制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1(10):51- 53.

[46] 解学梅,曾赛星. 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体系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08(3):241- 247.

[47] 唐勇. 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48] 陈志超,向刚,倪彪,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新型企业产品持续创新风险动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9):82- 86.

[49] 张保仓,任浩.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内涵、本质与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1-8.

[50] 宋婷安,张峥. 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388-391.

[51] 段云龙,向刚.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评述[J].商业研究,2010(11):18-21.

[52] CHEN C,DUBIN R,KIM MC. Emerging trend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a scientometric update (2000-2014)[J].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2014,14(9):1295-1317.

TheTopicandItsDynamicEvolutionofContinuousInnovationResearch——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based on CITESAPCE

Chen Yun1,Du Pengcheng2,Wang Xue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ext data of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relevant with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is paper uses CITESAPCE to draw the knowledge maps of keywords, cited references, etc. According to knowledge maps, the topics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included 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resource (dynamic capabilities, knowledg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continuous innov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Besides, China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force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 research, Xiang G has lead his team into continuous innovation research since 1990s. They have studie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successively. Third, China's continuous innovation research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and now is in the stage of diffusion, but the discussion of issu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the risk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still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KeyWords:Continuous Innovation; Research Topics; CITESAPCE; Knowledge Map

作者简介陈云(1992-),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杜鹏程(1964-),男,安徽阜阳人,博士,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王雪(1995-),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218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17D02);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放招标项目(QYXT2017002)

收稿日期2018-05-21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7-0151-10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091.354

DOI10.6049/kjjbydc.2018010047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