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应用孤岛形成与突破案例研究

杨春白雪1,曹 兴1,2

(1.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从新兴技术特征和企业知识状态的关系出发,解析新兴技术市场商业化要求,揭示新兴技术“应用孤岛”形成与突破机理,以及创新网络下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过程模型。选择3家处于产业链不同区位的LED 照明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向案例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LED照明技术发展过程中,新兴技术特征促使“应用孤岛”产生,LED照明企业知识状态的提升促进了“应用孤岛”突破和技术商业化,而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创新网络发展。

关键词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知识状态;知识转移;创新网络

0 引言

新兴技术建立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它学科发展基础上,具有潜在产业前景,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技术相比,新兴技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创造性毁灭与“赢者通吃”的特征[1],它的发展既能引发一个新行业创立,也能导致某个传统行业巨变甚至消失[2]。高度竞争化、全球化的经济环境正在改变技术创新过程与模式,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掌握和开发所需的全部知识与技术。在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由于重设了市场竞争规则,导致新兴技术在从推广走向市场应用时出现“应用孤岛”现象[3],即在技术和市场两个系统间由于缺乏应有联系而出现不协调发展的封闭现象[4],阻碍新兴技术商业化进程。要突破“应用孤岛”实现商业化,需要资源互补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资源共享的创新网络平台,促进新兴技术快速走向商业化。

本文从新兴技术特征出发,探讨新兴技术“应用孤岛”产生的微观机理,分析企业知识状态变化对“应用孤岛”突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兴技术突破“应用孤岛”、实现商业化的过程模型,通过多案例分析验证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过程。

1 研究假设

1.1 新兴技术特征与“应用孤岛”形成

新兴技术不同于具有路径依赖的传统技术,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随着各种资源的持续增加,新兴技术呈现出高度复杂化、不确定性和“赢者通吃”特征[5]。由于市场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兴技术的用户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动态、多维和未知特征[6]。基于新兴技术特质与行业竞争性,落后者会面临后发劣势[7]。同时,新兴技术具有先动优势和后发优势并存的特质,一旦胜利者掌握一切,会出现赢者通吃局面。Ander和Daniel[8-9]分析了新兴技术发展过程,认为技术发展是递增的,而应用领域改变却是创造性的毁灭,进而提出“孤岛效应”概念。由于新兴技术改变非常迅速,导致外围市场难以与之匹配,许多被普遍认为是突然出现、在商业上迅猛发展的新技术,实际上在相对较小的外围市场有很长一段沉寂发展史。即来自技术本身和市场的双重高度不确定性与模糊性,造成新兴技术最初仅应用于外围市场,始终处于与主流市场隔离的“孤岛”状态。

很多新兴技术如静电复印技术、家庭录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经历了一段很长、相对狭小外围市场的发展过程。这种“应用孤岛”需要通过适当的“桥”,才能与广泛的主流市场接轨。如19世纪80年代初,砷化镓以速度优势本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硅的替代品,却仅在超级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上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技术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市场,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会成功,许多新技术因为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市场而被埋没,从而造成大量研发费用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新兴技术特征促使其“应用孤岛”产生。

1.2 企业知识状态与“应用孤岛”突破

Brian(2014)[10]指出,新兴技术源自市场需求与标准域以外的知识,且经常在鼓励冒险精神的环境中伴随知识转移过程产生,并会在创新网络中得到促进。知识状态是指知识在创新网络中的存在形式与发展态势。已有文献从不同层次对知识状态进行了阐述[11-13],知识状态包括拥有和利用两部分,主要从知识存量、知识水平、知识流动、知识分布、知识结构方面进行测度[14]。知识状态已成为影响创新网络价值实现及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间的知识交流、重构、放大等知识共振活动,使知识状态在网络中呈现不同阶段的交替变化[15],促进知识状态演化与提升[16]

新兴技术的特征导致其知识状态提升路径不同于传统企业,发展基础和提升速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导致商业化进程不同。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技术发展和时间推移,传统企业和新兴技术企业的知识状态发生改变,构成了两条轨迹不同的知识状态曲线,新兴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随之变化。

图1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机制

在第一阶段,传统技术企业的知识状态处于平均水平,而此时新兴技术处于萌芽时期,新兴技术企业的知识状态尚不完善,处于低谷,新兴技术商业化进程处于沉寂和酝酿期;第二阶段,新兴技术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提升知识状态,但尚未形成新兴技术的市场需求,不能广泛地商业化,由于不会逾越初始的外围市场,进而形成新兴技术“应用孤岛”。在缺乏市场的支持下,新兴技术企业的知识状态降低;在第三阶段,由于新兴技术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单个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技术完善与市场化,因此创新网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被新兴技术企业采用,如同“孤岛”向外延伸连接彼岸的“桥梁”,从而将新兴技术与应用市场连结。通过网络间的知识转移,新兴技术企业知识状态提升,突破“应用孤岛”实现商业化,传统技术随即被新兴技术取代,行业整体知识状态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网络实现了不同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同时,提供技术商业化所需的各类知识,促进企业知识融合,进一步创造新知识与商业化机会。因此,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的实质就是通过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改善企业知识结构,提升企业知识状态[17]。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新兴技术企业知识状态提升促使“应用孤岛”突破。

1.3 “应用孤岛”突破过程与创新网络形成

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与创新难度的增大,更多企业期望立足于广阔的时域空间以弥补其在研发方面的不足,因此创新网络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8]。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市场和组织之间内部渗透的一种形式[19],是各创新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创新目标,在交换资源、传递信息的活动中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20-22]。其中,知识流动是共性,并以较为松散、非正式、嵌入性的直接或间接形式存在[23-24]。企业加入创新网络能够获取网络中的知识资源[25-26],当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时,便形成系统性技术创新成果[27]。创新网络作为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多向流动的组织形式,其本质是解决技术创新不确定性以及单个企业面临创新资源有限性矛盾的知识与资源整合平台,相当于一个实现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加工”网络,促使新兴技术匹配市场需求并被广泛应用,从而突破新兴技术“应用孤岛”。

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在交流的同时,不断调整与优化自身结构,从而形成演化系统,其要素包括行动参与者、关系、需求、问题、能力以及资源等[28]。网络中的企业在合作发展中倾向于选择优先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29]。新主体的进入引发网络扩展,增加了网络原有主体间的合作,使网络演化逐步趋向层级化并涌现出核心企业或机构[30]。它的形成是创新主体和网络共同成长与演化的结果,必然也会改变网络结构。核心企业是指在企业集群或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带动和影响网络中其它相关企业发展速度与方向,并在网络发展中充当领导者,促使网络效应更好发挥[31],激发系统创造性以获取外部市场的企业[32]

在新兴技术突破“应用孤岛”的过程中,知识转移的结果是单个或多个企业的网络地位发生变化,网络成员关系不再是平等的,这必然使网络结构发生变化。若某企业知识状态提升幅度较大,在网络中发挥领导或支配作用,从而成长为核心企业;相反,商业化失败的新兴技术企业会面临边缘化直至消亡,而它们所结成的创新网络关系也会随之断裂,导致整个新兴技术的商业化生态系统难以维持平衡。解决老问题需要新技术-新技术引起新问题-新问题解决需要新技术,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循环往复过程。由于创新网络具有突破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的“桥梁”作用,因此开展合作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引致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33],如图2所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过程促使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

图2创新网络下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过程模型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案例研究有助于详实描述与系统理解资料,掌握案例所处情境与发展脉络,进而获得较全面与整体的观点[34],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创新网络问题研究[35-37]。案例研究的重点在于对当时事件的检视,但是不介入事件且保留事件的整体性与特征[38]。新兴技术“应用孤岛”形成与突破过程的研究属于典型的“为什么”以及“结果怎么样”问题,故适用于案例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因果性案例研究[39]。其中,描述性案例研究适用于对案例特性与研究问题已有初步认识,通过描述深化对研究问题的了解。本文在研究伊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研究理论框架,制定研究对象选择方法,针对性制定访谈表和调查问卷。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采用多案例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提炼共性,使分析具有普适性,从而形成较好的理论构建,同时,有助于因果关系识别和外部效度提升,规避单案例研究变成描述故事的局限性。

2.2 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以实地调查资料完整性和地点易达性为基础,选择3~6个典型案例。在遵循研究聚焦原则和极化类型选择的同时,采用目的抽样[40]。案例企业的选择标准是:各阶段特征区分明显的新兴技术企业;经历过不同阶段的新兴技术企业;注重创新且处于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在某一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长沙等地选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业等典型新兴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通过比较研究,认为LED照明技术发展至今已具备新兴技术发展各阶段特征,符合研究需要,最终选择3家处于产业链不同区位的LED 照明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2.3 资料采集

采用半结构访谈、二手资料、调查问卷等多重数据来源的三角验证,使各种数据取长补短、相互验证。为了高效且全面掌握案例企业信息,采用交互式信息搜集和整理核对方式,将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有机结合[41]。文中的二手资料主要源自:企业官方网站,重要媒体相关报道,同行或客户评价等。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建立资料数据库,通过多方比对核实入库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案例研究信度。

基于二手资料的整理,结合样本企业的共性和个性拟定访谈表,对企业进行半结构访谈,搜集案例研究所需资料。在部分受访企业中,进行非参与观察,以不介入方式了解企业运行情况,收集企业内部资料、档案和文件等。在整理访谈资料过程中,在保持访谈者原意基础上改善一些表达方式,避免口语化,在整理好初步资料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给受访企业并接受修改意见,以保证资料信度与效度。

2.4 资料分析与方案设计

为确保研究信度与效度,采取团队小组方式,具体包括:在研究人员构成上,采取阶梯式格局,由1名教授、4名博士生和4名硕士生组成,每个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背景具有差异化,避免个人偏见;案例小组成员在调查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分专题进行学习,完全掌握案例研究方法与被调查企业背景;案例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资料分析过程以企业家访谈的定性数据为核心,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前期案例研究准备工作,将定性数据和研究理论框架相结合,找出其中契合点。资料分析分为3步:首先,逐个进行单一案例研究,明确每个案例反映的新兴技术发展阶段;其次,进行案例比较分析,寻找差异性和共同点进行深入挖掘,探索新兴技术“应用孤岛”形成与突破规律;最后,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对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3 案例分析

以半导体照明为主体的产业称为半导体照明产业,简称LED照明产业,其核心技术LE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1962年研发出来的。经过40多年发展,LED照明技术成为了继白炽灯、霓虹灯和高压气体放电灯之后的第4种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具有很多优点,随着美、日、欧、韩、中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其作为“照亮未来的技术”,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高速发展。我国LED照明技术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尽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产业标准逐步形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3.1 企业基本情况

分析过程中分别以C、D、Z代表样本企业,企业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从企业拥有的主要技术和提供的主要产品可以看出,3家企业处于LED照明产业链的不同区位。企业D、Z从事原材料加工、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位于产业链上游;企业C从事封装和组成照明模块组并构成终端应用,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位于产业链中游和下游。因此,3家企业的选取具有代表性。

表1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研究题项企业C企业D企业Z成立时间2010年2006年2003年地理位置深圳武汉东莞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8亿元人民币1 400.71万美元企业性质民营中美合资台资员工数201~300人500~999人100~200人研发人员31~40人60多人8~10人主要技术LED封装设计、LED驱动电源设计、恒流源控制集成电路设计、LED照明灯具开发设计照明用LED大功率和户内外显示屏用LED蓝绿光芯片技术有机金属气相沉积(MOC VD)及光子晶体等相关芯片技术主要产品LED商业和工业照明产品、LED路政照明产品以及照明配套产品LED照明芯片,功率芯片化合物半导体晶粒,高质量发光二极管芯片 (HB LED )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资料和访谈整理

企业C是其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拥有20余项授权专利和国内先进的LED照明生产车间,是集LED封装、驱动及LED照明产品装配为一体的国际化光电科技公司;企业D是由留美归国知名专家团队创立、中美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的高科技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企业Z的台湾总公司早在1992年就进入LED生产领域,2003年间接对内地投资成立了企业Z,并取得了多项专利认证,此外还与台湾“中央大学”等有技术转让合作。图3对比了企业发展历程与关键事件。

3.2 研究假设论证

3.2.1 LED照明技术特征与“应用孤岛”形成

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不确定性和“赢者通吃”特征在LED照明技术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如在发展初期,因发光率低、市场范围狭小,其只具有信号指示作用。在被问及为何LED照明技术尚未取代传统照明技术时,企业Z指出,该技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体现为生产LED照明产品的原材料和设备都比较昂贵,导致正规LED照明设备的售价比较高,所以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购买价格便宜的节能灯;市场不确定性来自于消费者对LED照明技术的误解。市场上存在质量不达标的LED灯泡,因价格低廉,其严重挤占了正规产品市场,且使消费者产生LED照明灯质量不稳定的误解,影响了LED照明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图3案例样本企业关键事件对比

企业D也指出,LED照明的主要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虽然已经开始国产化,但由于该技术门槛很高,尤其是蓝宝石衬底和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制造LED芯片的核心技术)仍依赖于进口。目前,MOCVD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严重制约了LED照明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企业C认为影响LED灯寿命的因素包括3个方面:芯片、电源、散热。目前,国内芯片从生产到封装都比较成熟,而且随着芯片发光率提升,发热量越来越小,所以一般情况下散热性不是影响LED照明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由于驱动电源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LED灯具性能及寿命,因此驱动电源的设计成为LED照明的关键。目前,LED在灯珠理论上可以使用50 000个小时,但电源寿命只有8 000个小时,直接限制了LED整灯寿命。电源配套技术成为LED照明技术推广的瓶颈,体现了不确定性特征。

此外,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蓝光和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日亚化学公司,始终坚持自行生产,不对外授权LED技术,企图垄断蓝、绿以及白光LED芯片专利与供应,使LED技术维持较高市场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体现了新兴技术“赢者通吃”的特征。在2002年以前,日亚化学公司主要依靠专利壁垒和专利诉讼手段,通过阻止其它竞争对手获得高额收益,该行为严重阻碍了LED照明技术商业化进程。

由表2可知,由于LED照明技术壁垒较高,从专利技术、原材料到机器设备都较为昂贵,引发正规厂商的LED照明产品价格偏高,小厂生产的LED灯具质量不稳定,导致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误解。尽管LED照明技术的发光率不断提高,但由于价格偏高和电源配套技术不完备,导致出现“应用孤岛”现象。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假设H1得到支持,即新兴技术特征导致其“应用孤岛”现象产生。

表2LED照明技术特征引发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现象案例

新兴技术特征 案例证据数据来源创造性毁灭发展初期LED照明技术的发光率较低,市场狭小,只具有信号指示作用,随着技术进步,逐步扩展到显示器领域,原有显像管电视机被淘汰,当扩展到照明领域时,对原有荧光灯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文献资料赢者通吃LED照明技术门槛很高,主要设备依赖进口企业D访谈驱动电源设计成为LED照明的关键因素企业C访谈不确定性不正规的LED灯泡严重挤占了正规LED灯泡的市场企业Z访谈LED照明技术存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双重不确定性企业Z访谈

3.2.2 LED企业知识状态与“应用孤岛”突破

知识状态表现为知识在个体、组织或跨组织中的存在状况与发展态势。知识依附于这些载体中,在结构、形式和创新等方面以各种状态存在。企业知识状态有很多衡量标准,对于从事LED照明研发和制造的新兴技术企业,创新成为其知识状态的重要构成,而专利申请成为衡量创新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以专利申请量作为重要衡量指标,通过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上采用高级搜索、数据查询和筛选,最终获得332条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3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在经历一个缓慢的萌芽期后,在2009年开始迅猛增长,到2013年达到高峰后保持相对稳定,这与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状况吻合。从白光LED的发展史来看,自1997年诞生以来,LED照明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光效率不断改善。在2003年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2006年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正式成立、2009年“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出台等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国在基于GaN基LED的白光照明技术方面突飞猛进。在350mA的工作电流下,白光LED的发光效率从2004年的20Lm/W提高到2013年的150Lm/W。LED照明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掌握了从上游外延芯片到中游封装,再到下游应用的全部核心技术,并且相关技术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改变了发展之初仅做封装和应用,芯片、外延片全部依靠进口的落后局面,实现了该技术打破实验室“孤岛”、走进人们生活的愿景。

表3样本企业专利数据查询与筛选结果

关键词原始数据 数据清洗筛选数据申请时间LED企业C253剔除“LED电视”、“背光”、“显示屏”2172005-2016LED企业D37数据全部符合要求372006-2014LED企业Z42数据全部符合要求421999-2012

数据来源:IncoPat

图43家企业历年专利数据对比

数据来源:IncoPat

企业C虽然成立于2010年,但所在集团早在2007年就开始涉足LED产业。2010年C集团还专门成立了半导体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并与其它企业合作进行芯片技术研发,提升企业在LED照明领域的知识状态。随着技术日益成熟,企业C从刚开始只做LED路灯、LED工矿灯等工业订单,到2014年产品几乎覆盖整个LED照明应用产业。

在访谈过程中,企业Z提出随着技术的日趋完善,预计在2020年LED设备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这归因于制作芯片的机台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固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台湾地区已经禁止生产不正规LED照明产品,LED照明市场会变得更加正规有序,企业乃至行业整体知识状态的提升有助于加速LED照明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如图5所示,LED技术并不是一步到位应用于照明市场的,而是分阶段渐进式的。LED技术发展具备典型的新兴技术特征,其每一次突破都会导致新旧产品更替。LED技术首先服务于电子指示产品,该应用是LED技术发展的基础,随着技术进步,LED技术的知识状态不断提升,并成功取代原有产品。LED技术在每一个应用市场的商业化进程都经历了“孤岛”阶段和突破阶段。

图5LED技术应用孤岛突破过程

从LED照明技术的国际发展史来看,随着丰田合成、美商以及全球3大照明厂GE、 Philips、Osram等公司加大LED照明技术的研发生产,这些公司拥有的LED专利数量不断增加,知识状态不断提升,推动了蓝光、绿光以及白光LED的商业化进程。照明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导致产业和市场规模的大变化,LED照明企业知识状态的提升推动产业链日趋完善,不仅核心企业获得技术进步,行业整体水平也在提高,从而加速LED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实现“应用孤岛”的突破,如表4所示。基于此,假设H2得到支持,即新兴技术企业知识状态提升促进新兴技术商业化。

表4LED照明企业知识状态提升突破应用孤岛案例

知识状态 案例证据数据来源知识状态提升3家企业专利申请量在经历低谷期后,在2010年迅猛增长,到2013年达到高峰后保持相对稳定Incopat产业链日趋完整我国LED照明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掌握了从上游外延芯片到中游封装再到下游应用的核心技术,且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献资料企业技术进步专门成立LED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研发,还与其它企业一起投资产业基地研发芯片企业C访谈行业技术进步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日趋完善,预计2020年LED设备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企业Z访谈

3.2.3 LED照明技术创新网络形成

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需经历一个漫长过程,LED照明技术也不例外,在该过程中单个企业难以独自实现技术完善和市场化。因此,LED照明企业采取合作方式进行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按照合作主体不同,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非企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等。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

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在创新网络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合作和同行之间的横向合作。在访谈中发现,上下游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客户间的纵向合作较为普遍,而同行之间的横向合作很少。

在纵向合作方面,企业D与供应商结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频繁。企业会根据需求向供应商提出建议,供应商进行相应改革,这种改革也影响到其它企业。企业D生产的芯片相当于传统灯泡中的钨丝,属于上游企业,其客户为中游封装企业,中游封装企业会向企业D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企业D进一步了解市场。因此,企业D存在与客户合作研发的情况,如客户向企业D提出产品定制要求,从全产业链角度考虑推出芯片以帮助下游企业减少成本和工序。企业C参加了LED冠军联盟、LED标准联盟等,联盟内的合作基本限于与某些元件供应商的合作。但也有企业表示纵向合作也存在困难,如企业Z和客户间的互动不多,客户未参与企业研发与创新。原因在于行业保护主义倾向严重,大部分公司主要依靠自身技术获利,合作十分谨慎。

在横向合作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企业C,其与广州几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基地,从事芯片与芯片外延片技术研发,此外还与LED冠军联盟、LED标准联盟中具有单体优势的企业合作,但是合作局限大,原因在于考虑到企业生存,偏重于应用,针对未来科技前沿的研究较少。企业D指出,虽然与同行企业存在相关联系,但仅限于私人关系和一起申报国家项目,不会共同开发产品,基本不会与竞争对手合作。企业Z曾经和同行业芯片制造公司谈过合作问题,但最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由此可以看出,与同行业生产芯片的企业基本没有合作研发的可能,除非企业要合并或者企业之间存在授权生产关系。

在企业与非企业合作方面,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推广和政府对创新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间的合作日趋增多,成为创新网络构建的重要力量。企业C依托集团拥有的半导体研究机构作为其技术支持,负责芯片与芯片外延片技术研发,同时,联合高校与科院所一起申报课题研究,目前合作的有中山大学、香港应科院、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由于政府对前沿课题的支持力度较大,因此还申请了政府资助项目。企业Z的台湾母公司与当地研究部门及大学有着密切合作关系。企业D与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合作仅限于技术交流而非产业合作,目前合作伙伴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表5企业参与合作创新案例

企业名称合作主体 合作方式 合作局限企业C其它企业芯片技术研发,共建基地合作中偏重应用,较少涉及科技前沿母公司研究机构共同合作课题大学LED联盟单体优势合作企业D研究机构共同合作课题与客户互动较少;与同行业企业合作失败大学政府申请优惠政策企业Z供应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竞争对手不合作大学合作国家项目客户合作研发产品定制

数据来源:根据访谈和资料进行整理

表5总结了3家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具体情况,虽然不同企业在合作研发中差异很大,但不难发现具有共同特点:①企业善于与研究机构、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同解决应用问题并冲击科技前沿;②企业乐于参与产业联盟,并在联盟内与优势单体合作、制定产业标准;③企业不愿与竞争对手合作,只愿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信息交流及共享;④企业积极申请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等。

通过3家企业合作创新情况可见,企业均构建了各自的创新网络,网络节点包括科研机构、大学、其它企业等,通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促进知识状态提升,同时,提升企业网络地位,不断成长为网络核心企业。基于此,假设H3得到支持,即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突破促使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

3.3 案例小结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情况,可将其划分为以下阶段:①萌芽阶段(1970-2003年),传统照明企业知识状态一般,照明主流产品为荧光灯,白炽灯面临淘汰,此时LED照明企业处于沉寂和酝酿期,知识状态不完善、处于低谷,各项技术处于初级水平;②孤岛阶段(2003-2010年),LED照明企业通过自身探索,提升了企业知识状态,LED照明技术日趋成熟,发光效率显著提升,但此阶段LED灯尚未被消费者认可,在广泛商业化过程中还存在障碍,形成了技术水平较高但应用水平较低、难以突破的理想化“应用孤岛”;③商业化阶段(2010年至今),LED照明企业通过与其它企业、高校、机构和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研发,结成创新网络,将LED照明技术与其它配套技术融合,使LED照明相关技术得以发展、共同提高,LED整灯性能大幅度提升,价格接近其它光源组成灯具,凭借环保节能等优势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突破“应用孤岛”得以商业化,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光源。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在创新网络中流动,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知识状态。

由此看出,我国LED照明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在2003 年6月“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形成了7个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尽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产业标准逐步形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淘汰白炽灯政府公告及路线图,这给LED的推广与普及应用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中国制造2025》强调未来制造业必须向绿色、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将LED照明技术与智能照明系统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新兴技术特征和企业知识状态的关系,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知识状态视角解析新兴市场商业化要求,揭示新兴技术“应用孤岛”形成机理,以及企业通过创新网络突破“应用孤岛”,最终实现商业化的过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新兴技术高度的复杂性及市场不确定性致使其商业化初期遭遇“应用孤岛”,未能实现高成长性和“赢者通吃”的优势。新兴技术企业知识状态的提升使新兴技术突破“应用孤岛”、实现商业化成为可能。在该过程中,创新网络的构建成为重要途径,包括企业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等非企业主体间的合作。本文研究为指导新兴技术管理和促进新兴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了新思路。

(2)对于企业而言,新兴技术企业要积极组建和加入创新网络,加强网络企业间的平台合作与制度文化嵌入,不断积累创新网络中的各种知识与经验,整合专业化知识;重视和鼓励开展开放性知识活动,尤其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吸收、整合知识,在实现自身知识状态提升的同时,将重构后的新知识扩散至联盟网络中,提升创新网络整体知识状态;避免知识获取和吸收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鼓励创新网络内部和外部企业间进行多频次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创新网络的创造力与竞争力。

(3)对于非企业主体而言,针对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加强引导与扶持。同行合作与交流产生的正能量巨大,但目前由于竞争压力和行业技术壁垒,企业不敢贸然与同行进行合作。政府应从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流方面加强指导,促进同行互动,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建立LED行业协会对于促进产品标准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同行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但就目前情况看,行业协会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LED行业协会应尽快出台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指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LED行业对初创资金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创新网络构建,为新兴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本文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采用横向对比案例研究方法,尽管所选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得出的结论仍然缺乏普适性。未来研究一方面可以选取更多企业、行业作深入解剖,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更具体的研究工具,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WALSH S T.Roadmapping a disruptive technology:a case study :the emerging microsystems and top-down nanosystems industr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4, 71(s1-2):161-185.

[2] 乔治·戴,保罗·休梅克.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ADNER R,LEVINTHAL DA.The emergence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M].INSEAD,2002.

[4] 解学梅.都市圈城际技术创新"孤岛效应"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10):78-83.

[5] 杰恩巴尼.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6] 刘炬, 李永建.新兴技术的技术不确定性及其对企业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 2005(5):161-162.

[7] 高旭东.“后来者劣势”与我国企业发展新兴技术的对策[J].管理学报, 2005, 2(3):291-294.

[8] TUSHMAN M L, ANDERSON P.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 (3):439-465.

[9] D'AVENI R A.Coping with hypercompetition:utilizing the new 7S's frame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5(3):45-60.

[10] JACKSON M O.A survey of models of network formation: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1] MICHEL C DESMARAIS,JIMING LIU.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user-expertise assessment for intelligent interfaces[J].Human Factros in Computing Systems, 1993(24-29):308-313.

[12] MARK HEPWORTH.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user requirements for an information service:defining the needs of informal car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55(8):695-708.

[13] JOHN DIMITROPOULOS.Energy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and the rebound effect:an overview of the state of knowledge[J].Energy Policy,2007(35):6354-6363.

[14] 曹兴,易文华,郭然.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内涵、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8(5):102-108.

[15] 王斌.网络位势主导下的知识状态演化机理研究——以河南长垣起重机械知识网络为例[J].现代情报, 2016, 36(1):40-44.

[16] MAURA S.Condi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petitive allianc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4,21(5):578-587.

[17] 曹兴,梁鸽子,宋娟.新兴技术应用“孤岛”的突破及其仿真分析[J].系统工程, 2014(11):59-66.

[18] LAVIE D,HAUNSCHILD P,KHANNA P.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relational mechanism,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12):1453-1470.

[19] FREEMAN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Policy Research,1991(5):499-514.

[20] HAKANSSONH.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 network approach[M].London:Croom Helm,1987.

[21] AKEN J E ,WEGGEMAN M P.Managing learning in in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s:overcoming the Daphne-dilemma[J].R&D Management, 2000, 9(30):204-370.

[22] JONES,CONWAY,STEWARD.Social interaction&oraga nizational changes,an analytical review of innovation networks[M].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1999.

[23] KOSCHATZK.Innovation network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related services-relations between innovation intensity of firms and regional inter-firm[J].Cooperation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9(6):737-757.

[24] LISA HARRIS, ANNE-MARRIE COLES,KEITH DICKSON.Building innovation networks isssues of strategy and expertise[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gagement,2000(2):189-192.

[25] 贾卫峰,党兴华.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形成的动因及演化路径——基于企业间关系耦合的分析[C].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09:137-149.

[26] PATRICIA N.Knowledge acquisition,knowledge loss and satisfaction in high technology alli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610-619.

[27] 党兴华,郑登攀.对《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的进一步述评—技术创新网络的定义、形成与分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3):9-14.

[28] ROSE - ANDERSSEN C, ALLEN, PM TSINOPOULOS C, MCCARTHYI.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as an evolutionary complex system[J].Technovation,2005,25(10):1093-1105.

[29] BRIGITTE GAY, BERNARD DOUSSET.Innovation and network structural dynamics:study of the Alliance Network of A Major Sector of the Biotechnology [J].Research Policy,2005,34(10):1457-1475.

[30] L ORSENIGO, F PAMMOLL I, MASSIMO R ICCABON I.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network dynamics lessons from the pharm acrutical industry [J].Research Policy,2001,30(3):485-508.

[31] 谢永平,郑倩林,刘敏,等.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4):72-81.

[32] 孙冰,周大铭.基于核心企业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36-43.

[33] 陈文婕.低碳汽车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4] EVERTGUMMESSON.Qualitative methods in management resear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9.

[35] CORSARO D,RAMOS C,HENNEBERG S C, et al.The impact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s on value constellations in business markets——the case of an innovation network[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1) :54-67.

[36] DODGSON M,MATHEWS J,KASTELLE T, et al.The evolving nature of Taiwan'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s[J].Research Policy,2008 ,37 (3) :430-445.

[37] VARRICHIOP.Collaborative networks and sustainable business:a case study in the brazilian system of innovatio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2:90-99.

[38] BRYMANA.Research methods and organisation studies[M].London:Allen&Unwin,1989.

[39] ROBERT K YIN.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3rd edition) [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40] 张霞,毛基业.国内企业管理案例研究的进展回顾与改进步骤[J].管理世界,2012(2):105-111.

[41] GLASERB G ,STRAUSS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Chicago:Aldine de Gruyter,1967.

ACaseStudyontheFormationandBreakthroughof"ApplicationIsland"intheEmergingTechnology

Yang Chunbaixue1,Cao Xing1,2

(1.Business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of Hunan First Normal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state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y market, reveals the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land formation and breakthrough mechanism, and builds the breakthrough process model of "application island"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the innovation network. This paper chooses 3 LED lighting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lo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arry out horizontal comparison case study. The study finds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ED lighting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ing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production of "application island", the improvement of LED lighting industry knowledge state promotes the breakthrough an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of "application island" , and this process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network.

KeyWords:Emerg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land; State of Knowledge; Knowledge Transfer; Innovation Network

作者简介杨春白雪(1985-),女,河北三河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创新网络、知识管理;曹兴(1964-),男,四川大竹人,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知识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1071、7177108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BA088)

收稿日期2017-11-27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7-0001-09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301

DOI10.6049/kjjbydc.2017090259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