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文化对东湖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推动机制研究

葛秋萍,王 珏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东湖高新区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源于光谷文化,光谷文化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价值取向的多种独特文化形态的总和。光谷文化对东湖高新区创新的推动力,包括各参与主体在交互的创新文化推动分力下,与管委会倡导的园区整体文化形成合力,体现为以创新为导向的价值理念培育、文化实践、制度安排和社会评价系统等。在今后的创新推力中,光谷文化宜在“创新型国家主导”的文化范式下寻找进一步的路径突破。

关键词光谷文化;东湖高新区;创新文化;创新创业

0 引言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倡导创新文化”,文化建设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创新驱动的内涵也由科技创新扩展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层面。

在我国,对高新区创新文化的研究是随着高新区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出现的。在文化对高新区及创新影响作用的研究中,学者们基于逻辑和历史等角度从环境、因素和作用方式等视角阐释了二者关系。森谷正规提出“技术风土”的概念,Marshall把文化视为创新的“产业空气”,Schumpeter(1912)、Ogburn(1922)、Merton(1935)和Friedrich Rapp(1986)等均认为科技创新实践是社会文化支持的产物,Morris(2007)研究了科技与文化相互依赖和协同发展的关系。Brian(2005)指出创新的重要推手是培育员工创造力的组织文化;Stempfle[2]建立了克服组织固化的创新文化框架,强调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Gandotra[3]指出创新文化包含了所有促进组织创新创业和创造力的因子,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更应倡导创新文化的营造;王志刚[4]研究了文化发展对深化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作用;杜飞进[5]认为适合自身且具竞争力的创新文化能促使创新思维渗透到经济社会全领域,进而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文化氛围、意识、能力和业态。

有关区域层面的文化与创新研究,Sherian[6]通过案例论证了积极的文化对区域与微观层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与作用。Ronald Inglehart和WayneBaker(2000)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绘制了全球文化地图,研究了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Ji Lia等[7]对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领导效能进行了研究。Sachsen(2000)通过硅谷与128公路的创新比较,强调文化引领硅谷创新和发展,而科技创新又反过来促进硅谷文化。董艳霞、李道勇(2015)指出,高新区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和区域产物,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王林和顾江(2009)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数据发现,文化发展与创新一直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正向作用。余宏俊、舒晓(2005)从战略角度研究了高新区“二次创业”过程中文化对高新区发展的支撑功能。叶新云(2009)研究了产业集群驱动背景下高新区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的创新构建。钟晟、王敏[8]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研究了文化与科技融合过程中政府政策创新的问题。常静、许先合[9]指出,随着产业园区大量“繁殖”,园区出现了许多与可持续发展背离的问题,从文化创新层面可构建有效推动园区发展的逻辑。

现有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涉及了此领域,同时,虽然政府持续强调与高度重视创新文化,但近几年对文化与创新尤其是高新区创新的相关文献却不多,学界研究与时代发展主题没有同步。当前有关文化与高新区创新融合的促进多从影响因素入手,关注点在相互影响关系上,理论解释与实证研究较弱,研究结果面向未来的属性不强,从而较难真正建立合理的作用机制来有效推动高新区成果转化。而高新区创新文化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要求园区各主体共同参与,从物质、制度、观念等层面协同并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

1 多元融合的光谷文化基础及其实质

在组织中,“决定企业近期创新能力的是研发投入和人才,决定中期创新能力的是战略与管理,决定长期创新能力的是制度与文化”[10]。科技创新与区域文化具有显著同构性特征,决定了光谷文化发展与创新是东湖高新区成功的本质核心与深层引擎和动力,理应成为官产学研共同关注的重点。

1.1 光谷文化的多元融合特质

与中关村并称为自主创新“双子座”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座年轻的科技新城,伴随着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发展机遇和环境机遇,以年均30%的发展速度,通过集聚式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辐射带动性,呈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进入持续腾飞的黄金时期。光谷集聚了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和高薪酬的知识型员工,形成了以高智力为特征的区域文化——光谷文化。光谷文化又称东湖高新区创新文化,是指东湖高新区内各主体和各法人实体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制度规则和环境平台,涉及东湖高新区的各类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社区、管委会等园区主体的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方式及由此产生的创造型协同,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园区创新文化体系。

光谷文化融合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洋溢科学精神的院所文化、规范有序的政府文化、和谐治理的社区文化、积淀深厚的荆楚文化、理念先进的外来文化和以创新为总目标的制度文化,深刻体现出科技产业集群的文化特征,涵盖了科技、经济、政治、社会等多层面的内容,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重视和研究光谷文化的形成基础、主流内容、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对推动东湖高新区创新及瓶颈突破大有裨益。

1.2 光谷文化的形成基础及实质

“当我们考察认识某一区域技术的性质时就会发现,该地区的气候和某些社会结构,对其固有技术的性质起到决定性作用”[11]。因此,分析光谷文化不能不考虑地理因素。落户湖北武汉的东湖高新区,区域优势显著: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中部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和文化大省,湖北是近代工业发祥地,具有“科教高地”的人力资源优势,拥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交通区位优势,为高智力特征的光谷文化形成提供了“硬”资源基础。

属于区域创新文化范畴的光谷文化,受楚文化影响深远。在“楚塞三湘接”的自然环境中孕育而成的楚文化,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历经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的冲击和包容逐步走向成熟。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楚文化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它具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不拘小节的开放精神、卓然不屈坚持不懈的拼博精神以及勇于开拓不拘礼法的创新精神。楚文化的这些典型优秀特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移植融入光谷文化,在文化与科技、经济的互动中显示出巨大效用,其多姿多采的文化景观可以形成独特的区域形象,对光谷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孕育作用,奠定了“软”价值资源基础。

图1 光谷创新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及其互动

在楚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东湖高新区的创新实践,光谷文化发展为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种独特文化形态的总和。强调协作、鼓励创新创业、诚信大气、积极有为的光谷特色文化,汇同光谷经济合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它既与一般的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又不同于普通意义的企业文化;它与政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实质又属于区域民间文化;它深深植根于区域文化的土壤,但绝不等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

2 光谷文化主体对东湖高新区创新的作用分力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文化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是0.867,仅次于企业业绩,位居第二。中国社科院[12]研究发现,文化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文化对区域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对文化的反哺作用亦很强大。

在实践中,创新文化的形成有其基本模式,即个人创新表达自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政府积极支持,创新成为一种集体意识[13]。而光谷文化对东湖高新区的创新推动作用,从文化本身的特质来看是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渗透进行的:一方面,显性文化通过制度层面作用于高新区科技创新,是有助于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中的文化因素总和,包括管委会管理体制、政府运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成果评价与转化、教育体制等,主要体现为激励特征,其效度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与创新的价值取向相联系。另一方面,隐性文化通过思维及价值观等影响科技创新主体并作用于科技创新,它既包含高新区内个体的创新观念思想,也包含群体的创新观念文化,如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精神、创新价值取向及体系等。它们构成了东湖高新区创新的内在精神动力、理念和价值观,体现为团队协作、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观念文化,对高新区创新主体的活动起着先导作用。同时,隐性文化还与高新区环境相结合,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园区环境、氛围及社会关系所含文化因素的总和,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新型关系、大众对创新的态度与评价、社会对创新者提供的服务与支持等。

从系统学的角度看,光谷文化对东湖高新区创新的推动力,包括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政府、社区等参与主体各自的创新文化推动分力,即个体通过创新文化建设对高新区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园区各主体在相互促进和协同中产生的文化合力,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内部文化以及社区文化之间的互动,它们与管委会倡导下的园区整体文化一起,共同形成推动东湖高新区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园区创新与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2.1 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推动分力

光谷的产业与企业集聚性质,客观上决定了光谷文化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又高于企业文化,园区内个体企业的文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光谷文化整体的发展起点与可持续高度。在企业内部,创新文化在价值观导向下得以构建,并以一定的制度体系为基础运行,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共同推动企业创新。与创新相关的制度包括研究与发展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行为规范作为文化基本性的具体表现,体现为企业家精神、员工理解并参与创新、鼓励与容忍失败、尊重员工等;实物载体及环境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达,在推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具有显性的引导与示范效应,决定着企业创新规模、水平、重点及方式。

图2 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推动分力

在光谷,企业内部创新文化的共性特征表现为:特别重视创新精神培育,鼓励创业孵化,强调战略发展的长期性、动态性,强调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与创造性,重视情感激励。

2.2 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文化推动分力

自“光谷3551人才基地”计划实施以来,东湖高新区已拥有3 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3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二,大学生人数居全国第一,同时,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 300多家。在以创新创业为根本特征的光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职能逐渐从单纯生产传播知识转向技术成果转让、衍生企业及培训咨询等方面,推动了东湖高新区的创新能力提升及结构优化。

除为园区提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直接成为创新发展的“供血源”之外,知识密集的大学更重要的任务是构建和引领创新文化,此即大学的第四功能。大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凭借更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与创新氛围,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各层次创新型人才,同时,把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平等、宽容失败等大学创新文化“移植”入企业,有力推动高新区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创新环境优化,成为高新区文化经营的“造血场所”。

2.3 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社区间文化推力互动

创新过程中竞争无可避免,即便同一园区的企业也常面临同一市场的残酷博弈。优秀的高新区文化强调,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成长于社会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创新主体在开放有序、友好协作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创新和竞争。东湖高新区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及环境条件来保证和推动。2016年光谷经济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光电子信息等五大千亿板块实现光谷企业总营收11 367亿元,这与高新区企业间形成了一定程度行业互助和集群互动密切相关。其中,光谷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部门互动的推力显著,成为东湖高新区创新主体互动的主导力量。只是,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部门、社区的互动中,光谷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沟通、联合与互补机制,园区间文化互动活跃度需要强化。

3 管委会倡导下的园区创新文化推动合力

创新具有极强的经济外部性,单纯依赖市场很难使创新活动达到帕累托最优,它需要通过文化塑造与政策投入等营造创新环境、激励创新主体,形成园区创新链条的延伸与合力。文化环境不但对创新主体的研发路径产生影响,而且作为既定的前提因素制约着主体的行为方式与创新全过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会大力推动创新文化发展,而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本身是创新文化的体现。

在光谷,文化环境为园区提供满足创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资源配置、约束条件和激励氛围,是诱发园区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的根本原因。管委会积极主动充当创新的战略引导、践行推动和企业服务者,除重视较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融资环境打造,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创新文化观念外,更注重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文化建设,如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股权激励机制、专利制度、效益激励机制、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活力化的教育制度等。基于园区特色与光电子技术贴合并强调科技创新制造的理念文化所产生的亲合力,使园区主体更易主动参与到光谷文化建设中。

图3 光谷文化对东湖高新区创新的推力机制

在此引导之下,光谷文化体系在推动东湖高新区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引领时代的导向效应、激励效应和凝聚效应,显示出巨大的驱动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光谷文化上升为对企业理念、企业家精神、员工创新意识与创业特质的凝聚和升华,其核心在于企业个体的内部文化架构,这是由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决定的;其基础在于高校及科研院所对创新主体的文化培育,其创新绩效取决于各组织机构的协同效率及互动状况。管委会对创新文化的倡导及相关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光谷文化的体系结构及外部环境,这是光谷文化推动东湖高新区创新的深层次决定因素。

4 光谷创新文化体系提升与融合路径

在创新文化发展过程中,线性、单向、或此或彼的演进范式已无法顺应时代要求,多重主体的博弈、多种影响因子的互动、多种支点协约的格局,决定了创新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多方面、系统、协调的轨迹。金吾伦指出,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上我国还需作多方努力,其中一个急迫而又任重道远的任务就是大力构建更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作为一种创新的行为文化,光谷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和协约性特征,正在形成一个基础结构相对完整、基本要素相对齐备的良性互动的内部循环。

到2049年,光谷将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特色产业高端发展、园区服务优质高效的生态科技新城[14],而目标的达成必须以光谷文化的优化与推动为基础。但是,实践中文化相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具路径依赖性。因此,尽管东湖高新区近年来在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不少传统文化因素制约着东湖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光谷文化的范式选择和构建上进一步破旧立新。基于东湖高新区地处武汉老工业基地的内陆地区、园区内国有企业较多、市场体制尚不发达以及政府扶持下形成的路径依赖等现实,光谷创新文化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宜采用创新型政府主导的文化范式,形成以政府为主要推力、以创新制度文化为主要特点,融合中西方文化、注入创新创业精神、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引导社会双创风尚的文化形态。在该范式主导下,光谷文化可从以下4个层面寻求突破:

4.1 鼓励创业文化,培育企业家精神

高新区创新文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创业文化,而东湖高新区发展的劣势因素在于因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缺失而导致的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的集合,体现为创新、合作、冒险、诚信等文化特质。今后的光谷文化,应着力于企业家精神及创业文化培育,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驱动、企业家涌现和科技效率提升的良好环境,积极推动新兴业态发展。

4.2 加强企业间分工协作意识,促进科技资源转化

促进创新与市场紧密关联是光谷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光谷有很好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进一步促进光谷科技资源转化路径方面,建立知识联盟或企业联盟是一个较优选择。虽然光谷企业的经营、品类、规模和水平以及利益诉求各有不同,但大多是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知识型企业,分布于同一产业链的同一节点或不同节点。因此,光谷文化应突出同业共生的整合性特征,鼓励企业间互协合作,实现共赢。

4.3 构建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

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机制和环境,让创新主体的潜能得到最大化发挥。目前,东湖高新区内部较为突显的矛盾是缺乏园区创新创业的系统性安排,表现为体制不顺、投资重点不突出、不同主体的激励机制有待科学化、完善的技术交易平台市场缺乏等。因此,管委会在加强创业孵化培育,营造公平竞争、民主法制的投融资环境时,更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创新的动力源泉和催化剂,牢固树立创新发展以科技为本、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拓创新的创新氛围,大力培育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使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成为全员共识。

4.4 形成光谷价值网络体系,促进竞争与合作有序结合

创新是一项涉及多主体的要素互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竞争与合作精神以及统筹协调的发展观。在硅谷,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跳出园区网络进行封闭式生产,园区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与外包的商业模式是硅谷竞争与合作文化范式的典型体现以及园区成功的核心所在。与江浙经济讲求扎堆经济、注重团队合作的文化相比,楚文化的合作意识相对较弱。在光谷,各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也较多,但园区内几十所高校和上千家科研院所分属于不同部委和地市,不同的隶属关系使相互间交流与协作难上加难。而芬兰等创新型国家国际竞争力强劲的主要原因,在于重视创新网络的互动机制建设。针对现有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状况,光谷可以大中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在产业链各环节衍生出分工协作的关联企业;对于已有产业的发展,应重视相关产业的配套网络体系构建,形成大中小微企业专业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而高校及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组织都是创新文化体系的节点及创新活动发生点,形成光谷价值网络体系,可加强交流、产生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的创新成果。

由各异质性创新主体互补合成、各有侧重的光谷文化体系,对东湖高新区产生创新推动力,通过功能与任务上的互补,使所有利于园区进步的创新意念得到鼓励,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形成全社会创新认同,共同构成横向的、系统的园区创新文化体系,形成东湖高新区的软实力,推动园区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5 结语

优秀的光谷园区文化产生于适宜的历史文化土壤,成长于社会理解和宽容支持的社会环境,助力形成开放有序、竞争协作的友好环境,助推创新精神和创业特质的群体涌现,形成园区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业态。由各异质性创新主体互补合成、各有侧重的光谷文化体系所呈现的鲜明系统性和协约性特征,通过功能与任务上的互补,使有利于园区进步的创新意念得到鼓励,不断助推光谷形成一个文化基础结构不断完善、显性文化要素齐备和隐性文化不断优化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体,推动园区走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范周,周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17(3):16-18.

[2] STEMPFLE J. Overcoming organizational fixatio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an innovation culture[J].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11,45:116-129.

[3] GANDOTRA N K. Innovation culture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usiness Management,2010(2):51-59.

[4] 王志刚.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3):54-56.

[5] 杜飞进.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论习近平同志的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19(1):4-23.

[6] JOHN H SHERIAN, LEW PLATT. Creat a culture for innovation[J].Industry Week,1994,12:26-30.

[7] JI LIA,YALITANB,ZHENYAO,et al.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ir effects on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a tale of two neighboring Chinese citie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3(1):13-19.

[8] 钟晟,王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5):90-94.

[9] 常静,许先合.文化创新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逻辑与构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28(6):1100-1106.

[10] 柏林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VS技术创新:德美日创新经济的文化比较与策略建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1] [日]富田彻男.技术转移与社会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12]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N].中国文化报,2017-07-18.

[13]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营造创新文化,增强文化活力[N].光明日报,2010-07-20.

[14] 周飞.打造“光谷梦”,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J].中国高新区,2015(10):102-106.

TheResearchontheInnovativeMechanismofEastLakeHi-TechZonePromotedbyOpticsValleyCulture

Ge Qiuping,Wang Jue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East Lake Hi-Tech Zone has its innovation foundation and basis brought from the Optics Valley culture. Optical Valley culture is no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isolated individual behavior, but the sum of a variety of unique cultural patterns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 pursuing change and advocating innovation. Together with the overall park culture advocated by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East Lake Hi-Tech Zone promoted by the Optics Valley culture has been taken effect. The Optics Valley culture is showed as innovation-oriented values training, culture practic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oci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For the further innovation thrust, the Optics Valley culture should find the further breakthrough under the culture paradigm led by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KeyWords:Optics Valley Culture; East Lake Hi-Tech Zone; Innovative Cultur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6-0054-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27.63

DOI10.6049/kjjbydc.2017090680

作者简介葛秋萍(1972-),女,江西鹰潭人,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公共政策;王珏(1984-),男,辽宁沈阳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16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J2541)

收稿日期2018-01-09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