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胡品平1,袁剑锋2,翟 铖2

(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33;2.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基于空间网络视角,利用联合专利数据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但区域创新联系呈现出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非均衡性。由于空间网络关系的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技术知识传递的非对称性分布加剧,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导致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整体上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呈“单核”向“三核”分布格局演化,国家创新系统长期依赖少数中心区域,中心区域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与区域平衡发展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形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空间演化;创新系统

0 引言

当前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各国政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促进技术知识有效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产学研主体空间网络关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创新要素流动、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不同区域协同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功能完善[2]。2016年我国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促进技术知识在全国范围内转移转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学研创新主体大量增加,协同创新空间网络结构逐渐成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及重构区域经济体系,促其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基于空间网络关系的现实情境,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空间网络结构具有什么特征?如何演化?能否促进国家创新系统协同演进?针对以上问题,为从国家整体层面认识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过程,揭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基于空间网络视角,从整体上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规律,对当前跨组织、跨区域研究协同创新提供新视角,为优化国家及区域创新系统、促进产学研创新网络形成空间协同创新效应、实现国家创新系统平衡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

1 文献综述

随着网络经济兴起和网络组织逐渐形成,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创新主体会选择建立跨空间、跨组织的协同创新联系[4],因此空间网络视角下的协同创新研究逐步兴起。Bathelt & Glückler[5]从组织关系的经济角度,发现创新主体全球网络与地方网络的交互能持续高效地推进协同创新。还有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经济效益的差异本质上源于实施创新的组织协同能力;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网络正日益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形式[6-7]。在国家创新系统整体框架下,协同创新体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内各主体间及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的联结关系[8],创新主体空间网络关系质量直接影响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效应(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2010)。

目前,协同创新研究中,区域主体网络关系治理、技术知识扩散、区域创新联系、创新集群建设等成为重要内容。基于创新网络结构演化视角,国内学者王飞[9]、刘国巍等[10]、刘凤朝[11]、胡曙虹[12]等刻画了我国不同行业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征。首先,从区域创新联系视角,发现我国以发达城市为核心的创新网络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各区域创新网络联系程度存在差异[13];其次,从技术知识扩散视角,发现中心城市科学知识网络的时空演变存在等级扩散和传染扩散现象,而技术知识网络的时空演变则以等级扩散为主(解学梅,2013);最后,基于创新集群视角,发现我国区域创新逐渐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且创新增长存在空间差异[14]

虽然有部分研究刻画了我国区域、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特点,探索了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功能与特点,但是多数没有考虑区域主体间具有空间关联与创新联系的现实情境,随着创新系统化、网络化演进,创新主体间跨组织、跨空间的连接将影响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点。显然,立足于网络空间情境,刻画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规律是探索创新系统问题的关键。基于空间网络视角下创新主体间的空间交互与关联,从整体上揭示国家创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规律,对发现我国创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网络空间关系情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探究,有助于建立宏观网络与微观主体间的联系桥梁,进而从外在系统、内在系统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塑造产学研创新网络特定结构情境的重要性。总之,从空间视角刻画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特征及规律,对创新网络关系治理和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官方网站(http://patdata.sipo.gov.cn/),通过检索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检索关键词参考了Wei Hong等[15]的研究,专利检索表格中输入以下检索语句:申请(专利权)人=(大学 or 学院 or 研究院or 研究所)and(公司 or 厂 or 集团)。由于发明专利更能刻画技术创新的全部内容,因此检索出的专利数据中剔除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数据,仅选用发明专利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分析的数据基础。检索起止时间为1985-2017年,由于从专利申请日到公布日有2年滞后期,为真实刻画历年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选取1985-2015年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删除单个专利申请主体及信息不完整专利,最终整理出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数共计63 281条。

首先利用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创新网络,其中,高校、研究所与企业等创新主体代表网络节点,连边表示主体间联合申请专利(网络关系),以此构建创新网络,并采用复杂网络结构测度指标,以整体刻画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利用Ucinet6.0生成创新网络2模(m×n数值矩阵),并将2模网络转化为1模(n×n数值矩阵)网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查找专利权人所属城市及经纬度信息,结合划分阶段将产学研主体经纬度信息汇总,利用ArcGIS Maps中核密度工具绘制不同阶段网络空间演化图。相关计算通过UCINET和SPSS等软件辅助完成。

2.2 空间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结合Freeman[16]、Barrat[17]、刘军[18]关于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成果,并参考Wall等[19]、Kim等[20]创新网络结构指标,从整体上刻画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基于复杂网络研究,选取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网络中心性、平均最短路径、聚类系数等指标(见表1),刻画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组织特征与演化规律。

(1)网络密度。网络密度是测量网络中节点关系紧密程度的指标,用网络实际关系数除以理论最大关系数获得。其数值越小,表明创新系统中联系越松散。高密度反映在既定空间范围内创新主体间交互紧密。

(2)网络中心势。网络中心势用于测度整个创新网络的中心化程度,是网络节点总体的整合度或者一致性,反映创新系统空间组织的均衡性与偏离程度。

(3)网络中心度。网络中心度包括度数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用于刻画个体在网络中具有的权力以及主体在合作空间范围内的中心位置。

(4)平均最短路径。用于刻画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的联系,并用平均最短路径反映网络组织间技术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

(5)聚类系数。用于刻画创新主体的空间联系程度,系数越高表明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网络空间组织的集聚度越高。

表1空间网络协同创新测度指标

指标表达式解释网络节点表征网络密度DE=2mn(n-1)节点间实际直接联系数量占所有节点可能存在直接联系数量的比例m代表网络实际直接联系数量,n是网络中节点数量度数中心度D=∑jXij以其它节点与该节点的直接连线数量度量表示与节点i连接的关系数中间中心度CB(ni)=∑1j∑1kgjk(ni)gjk i≠k≠j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网络中其它节点间最短路径上,反映了该节点对其它节点间信息资源流动的控制能力gjk表示节点i和节点k间存在最短路径数目,n是网络节点的数量网络中心势C=∑ni=1(Cmax-Ci)max[∑ni=1(Cmax-Ci)]特指作为整体的图络中心度,刻画网络的整体中心性Cmax表示最大中心度数值,Ci表示任何节点的中心度平均最短路径l=1n(n-1)∑i≠jdij任意两个节点间建立关系,中间存在最少边的条数dij表示网络节点i到节点j间的最短路径长度,N为网络节点数聚类系数Ci=2Ei/ki(ki-1)一个节点直接与之相连且两个节点彼此恰好也直接相连的概率Ei是节点i的ki个邻居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

3 空间网络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

3.1 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阶段划分

大量研究发现,首先,我国产学研合作具有阶段性特征,且与国家重要科技政策制定时间具有一致性[10-11]。如1999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06年确定的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2010年后国家相继出台大批创新政策,如以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目的的“2011计划”、国家“双创”战略等;其次,研究发现,参与协同创新的城市平均增长速度高于48%,随着产学研创新网络空间尺度不断扩大,跨省市创新联系不断增多,至2011年我国产学研创新主体空间分布已完全覆盖全国内地31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因此,结合产学研专利数据变化和国家重要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间,可以将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通过测算历年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密度及整体网络中心势,刻画产学研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特征(见图1)。

图1 协同创新网络密度及中心势演化

由图1可以看出,①整体上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密度逐渐变小,其中,1987年网络密度为0.207,2011年网络密度为0.000 7,分别为样本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这反映出2000年前我国创新主体数量较少,该阶段网络密度呈现不规则变动,网络密度整体相对较高,自2000年起我国创新网络密度逐渐降低,2006年起随着网络主体大量增加,网络组织的时空尺度不断扩大,而协同创新网络密度整体上变小,在创新联系空间范围内,相比创新空间载体的不断延伸,高质量的协同创新不多,其创新空间所占比例逐渐下降;②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中心势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年前网络中心势基本小于1%,说明该时期创新主体较少,网络组织没形成依赖于核心区域的空间集聚;2000-2006年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心势不断增长,2006-2010年网络中心势逐渐减小,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组织中心极化趋势明显下降,2011年后创新网络中心极化趋势又不断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心化程度不断提升。

通过测度不同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指标,由表2可以发现,相比创新联系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同阶段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表明高质量协同创新空间分布比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发展态势。在第一阶段平均最短路径值较大,说明该时期创新网络缺乏连通性,在有限空间范围内呈分割格局,创新网络主体间空间联系较少,创新要素流动匮乏,后3个阶段平均最短路径值相对第一阶段明显降低,说明2000年后局部空间内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技术创新系统整体效率提高。

表2各阶段协同创新网络指标

阶段参与合作省域参与合作城市网络密度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聚类系数1985-199929830.001 34.465 20.672000-2005321460.001 01.999 80.6122006-2010342570.000 32.000 00.6692011- 342720.001 71.999 90.801

表2显示,网络聚类系数越来越大,反映出产学研网络空间局部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高质量合作集聚于少数核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越来越依赖于少数区域的技术知识辐射。这表明在协同创新网络最初发展阶段,由于国家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知识需求较低,协同创新多发生在国家计划下的联合攻关项目上,创新主体数量较少,创新主体间的交互缺乏,所涉地理空间范围较狭窄,网络空间组织仅分散在少数中心城市。

3.2 协同创新空间网络组织形态演化

选取不同阶段内创新网络中心度排名前10的创新主体,测算历年协同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的网络中心度,具体见表3,以考察核心创新主体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在协同创新网络中高校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明显高于同期企业相关指数,说明在我国技术创新系统中高校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区域空间范围内的高校越多,区域技术创新越活跃,越容易形成组织交互密集的核心区域。

表3协同创新网络核心节点

时间网络中心度排名前10的合作主体1985-1999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工学院、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复旦大学2000-2005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2006-2010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2011-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

由图2的历年创新网络核心主体空间分布可见:在第一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具有协同创新优势的主体是高校、研究所及大型国有石油企业,重点集聚于北京及东北老工业区个别城市;在第二阶段,随着我国加快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广度及深度不断加大,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主体数量不断增多,网络核心节点度数中心度呈增长趋势。该阶段的优势主体为高校、研究所及大型国有石油企业,重点分布于北京与上海、广州等地区;在第三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中心度不断提升,以高校及企业为核心主体,其中,企业主要为石油、电力、钢铁等大型国有企业,并出现协同创新表现突出的华为等科技型企业,该阶段产学研主体重点分布于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心城市;在第四阶段,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产学研协同创新依靠核心主体的网络空间集聚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创新主体主要是石油、电力和民营科技企业,重点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

可以看出,在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少数高校一直占据集聚节点位置,导致协同创新依赖于少数节点的合作路径。具体原因是在我国经济地理范围内,受限于地理空间阻隔,区域内如果缺乏优秀创新主体,边缘区域要获取互补性技术及知识,仅能依靠少数主体的跨区域合作。因此,我国创新系统建设严重依赖于由区域少数高校形成的技术知识网络,创新网络发展更多局限于区域内部的自循环,跨区域、跨组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较差,企业与产业结合不紧密。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心空间转移

为进一步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空间演化特征,通过整理专利权人地理信息(申请人地址),按照阶段将联合专利权人所属城市进行归类,构建城市间空间协同创新网络。其中,网络节点代表专利权人所在城市,网络连边刻画了同一专利由两个及以上城市的专利权人共同申请。为清楚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分布演化规律,将整理的专利权人(创新主体)地理信息导入ArcGIS Maps,生成直观热力图,以刻画不同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组织分布格局演化,具体见图3。

图2 协同创新网络核心主体空间组织形态

(1)1985-1999年,网络空间关系演化处于萌芽阶段。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一批国家重点建设的优质创新主体,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该阶段网络空间形态以北京为中心,网络关系集中分布于东部及中部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创新系统的技术知识辐射范围较窄。该时期产学研协同创新处于萌芽阶段,除环北京市经济圈之外,其它网络主体间的跨区域创新联系极少;全国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协同创新网络,网络空间格局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单核”结构,其它区域主要依靠中心区域的技术知识输出与扩散。

(2)2000-2005年是网络空间关系演化的探索期。随着国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北京的创新中心优势更明显,逐渐形成了以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主的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区域。一方面,随着科技体制不断完善,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这些区域与国际市场接轨,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紧密,开展协同创新的动力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科教资源丰富,网络主体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区域协同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整体而言,该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分布逐渐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核”结构扩张为多区域分布发展态势,区域内与跨区域的创新联系逐渐增多。

(3)2006-2010年是网络空间关系演化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北京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合作创新范围扩大,其创新网络空间分布已从上海单核心扩大为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城市组成的多中心发展格局,网络主体的创新技术与知识辐射范围扩大至浙江、安徽等省市。相比而言,珠三角地区网络空间分布核心还是以广州、深圳为主,协同创新的核心区域并没有明显扩大。虽然该阶段网络空间分布没有明显扩大,但是在既定区域内创新主体间的联系更加频繁,区域协同创新已经连接成片,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发生转移,网络关系分布开始呈现 “三核”的多中心分布态势。

(4)自2011年后,随着网络空间分布扩张至全国所有城市,长江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间的创新联系更加紧密,区域间网络关系的空间集聚更加明显。珠三角地区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创新网络密集交互中心,协同创新空间集聚现象更加突出。同时,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地的空间集聚效应也逐渐显现,在整体上逐渐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核心城市的创新网络空间,即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聚区域,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泛长江三角洲创新区域,以广州、深圳为创新示范区的珠三角“三核”网络空间分布格局,核心区域间的创新联系更加紧密。

从协同创新区域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网络关系空间分布,也未形成协同创新中心区域,特别是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地区受其地理位置制约,高质量创新主体匮乏,区域内科教资源不足,信息交通网络相对落后,因此协同创新处于初中级水平。这也反映出长期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空间分布严重不平衡,西部省域的合作创新较落后,同时,创新活动呈现区位锁定现象和创新联系局部效应,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在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不均衡,形成地理空间分布不对称。

图3 城市间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格局

4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1)随着我国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产学研合作网络逐渐从混沌形成、无序扩张,转向有序发展[10],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时空尺度不断扩张,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呈现低密度、高中心化的空间组织形态演化趋势。这表明:①我国技术创新系统发展严重依赖于少数区域核心主体的技术知识辐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组织局部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高质量合作集聚于少数核心区域,导致技术知识供给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需要;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其对技术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创新网络发展呈现出仅有少数区域的创新联系紧密,随着创新网络空间不断扩张,现有网络空间分布远不能满足经济地理发展需要;③由于跨区域合作创新氛围淡薄,创新组织的跨区域联系松散,网络空间扩张对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并无太大帮助,不能有效满足创新驱动发展需求。

(2)以研究型大学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连通性逐渐提升,但是不同高校创新网络子网的演化路径不一致[11]。从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情况来看,虽然合作网络规模扩大了,但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强度偏低[21]。基于空间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趋势可以发现,协同创新网络存在以少数高校为网络核心节点的网络局部锁定。这表明:①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较弱,创新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少数学研机构主导网络空间组织形态,高校一直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技术能力偏弱的现实情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②大多数区域缺乏优质创新主体,主要依靠少数高校实现协同创新,受限于地理阻隔和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边缘区域难以获取互补性技术知识,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最终导致创新能力在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呈现不均衡分布现象;③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协同创新活动与企业、产业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以高校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更多局限于区域内部的自我循环,增大了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建设风险。

(3)协同创新结构和关系存在空间锁定现象。从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格局来看,协同创新重心从最初以北京为中心的“单核”结构逐渐演变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三核结构”,该空间分布演化格局与我国经济地理发展具有一致性,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沿海等地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区域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系紧密,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吸引大量创新主体集聚于这些区域,形成技术知识规模大的中心城市、创新联系紧密的协同创新网络,并成为协同创新核心区域。协同创新效应的产生取决于圈内创新要素的耦合及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外溢效率(解学梅,2013)。研究发现,我国创新系统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均衡,创新联系呈现区域局部锁定和技术知识溢出的有限性,这必然导致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的不均衡并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分布的非对称,进而难以产生网络空间协同创新效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创新网络空间组织分布的不均衡势必会进一步拉大沿海地区与内陆城市的经济差距。

4.2 对策建议

(1)我国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规划不同区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保持中心城市创新潜力优势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技术溢出,扩大中心城市技术知识辐射范围。同时,关注培育具有潜力的创新区域,以带动后发区域协同创新;促进边缘区域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网络关系,打通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克服创新活动的本地属性,通过不断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先进区域开展创新交互,多渠道吸收核心区域的技术知识溢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提升自身交互与协作能力。

(2)促进创新主体跨组织、跨区域交流与互动,建设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前提,而且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创新系统、创新要素、主体创新行为间的协同,国家创新系统不可能形成,更谈不上高质量和高效率[14]。因此,不同区域应打破空间阻隔,结合城市协同创新阶段,利用自身创新能力比较优势,促进产业技术转移和学习,实现创新要素在不同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3)注重非中心区域优势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培育。高水平学研机构是创新系统的主导力量,从区域平衡角度,应考虑在内陆中西部省域布局多所高水平学研机构,利用新时期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契机,加快在中西部省域高水平学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的布局与建设,一方面可以培养大量科教创新人才,弥补中西部省域人才匮乏的短板,实现非中心区域的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形成对边缘区域的技术知识辐射,进一步缩小区域创新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进而实现不同区域创新系统平衡发展并形成空间协同创新效应,整体提升国家核心及边缘区域创新能力。因此,我国应注重创新资源配置,通过优化创新网络空间组织形态,促进空间协同创新效应形成,不断助推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本文基于产学研专利大样本数据,刻画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演化特征。受限于专利数据仅包含专利权人信息和大样本数据处理的困难,研究仅考虑产学研主体间合作进而构建网络,没有具体考虑主体间合作频次(关系强度或权重)对创新网络结构与演化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考虑网络边权结构特征,更加细致地刻画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特征。

参考文献:

[1] FREITAS I M B, MARQUES R A, SILVA E M D P 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emergent and mature industries in new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Research Policy, 2013, 42(2):443-453.

[2] BANAL-ESTANOL A, JOFRE-BONET M, LAWSON C.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industry collaboration: evidence from engineering academics in the UK[J]. Research Policy, 2013, 44(6):1160-1175.

[3] 王海军,成佳.多主体介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研究——技术绩效和协调机制视角[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6):174-179.

[4] 冯泰文,李一, 张颖.合作创新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 35(9):72-80.

[5] BATHELT H, GLUCKLER J. Toward a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2):117-144.

[6] GASSMANN O, ENKEL E, CHESBROUGH H. The future of open innovation[J]. R&D Management, 2010, 40(3):213-221.

[7] HERMANS F, APELDOORN D V, STUIVER M, et al. Niches and networks: explaining network evolution through niche formation processes[J]. Research Policy, 2013, 42(3):613-623.

[8] 白俊红, 蒋伏心.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 经济研究, 2015(7):174-187.

[9] 王飞.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以上海张江为例[J]. 科研管理, 2012, 33(2):48-54.

[10] 刘国巍.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时空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广西2000-2013年的专利数据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4):65-75.

[11] 刘凤朝,马荣康,姜楠.基于“985高校”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7):178-191.

[12] 胡曙虹, 杜德斌, 游小珺,等. 中国“成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时空演化分析[J]. 经济地理, 2014, 34(10):15-22.

[13] 蒋天颖.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 33(6):22-29.

[14] 余泳泽. 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0):1-4.

[15] WEI H. Decline of the center: the decentraliz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1985 to 2004[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4):580-595.

[16]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 Social Networks, 1978, 1(3):215-239.

[17] BARRAT A, BARTHE LEMY M, SATORRAS P R, et al.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 weighted networks[J]. Physica, 2004,101(11):3747-3752.

[18] 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 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9.

[19] WALL R S, KNAAP G A V D. Sect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network structure within contemporary worldwide corporate network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87(3):267-308.

[20] KIM H D, LEE D H, CHOE H, et al. The evolution of cluster network structure and firm growth:a study of industrial software clusters[J]. Scientometrics,2014, 99(1):77-95.

[21] 张艺,陈凯华,朱桂龙.中国科学院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与影响[J].科学学研究, 2016, 34(3):404-417.

ResearchontheEvolutionof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onInnovationNetworkBasedonSpatialPerspectiveinChina

Hu pinping1, Yuan Jianfeng2, Zhai Cheng3

(1.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Guangzhou 510033,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network tie,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evolution of U-I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networks in China by using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patent data. With increasingly number of innovation actors,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 innovation network has been covered in the whole country, however, it tends to be unbalanced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center area and non central area. That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of the path dependence for spatial network tie, and presents the asymmetry phenomenon of technical 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ctivities present innovation center location lock, inefficiency network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ffect. On the whole, that shows evolution of network pattern for the U-I collaboration gravity core from "single core" to "three nuclear",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few central regions, the contradiction will be continued to enlarge between the local radiation effect of the central regional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national inter-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 spatial network, promote the effect of spatial synergy innovation, and boost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o the balanced innovation ecosystem.

KeyWords:University-Industry; Innovation Network;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Spatial Evolution; Innovation System

作者简介胡品平(1983-),男,江西临川人,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园区与创业孵化;袁剑锋(1987-),男,贵州纳雍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翟铖(1992-),男,安徽马鞍山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研与创新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233003,715730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YJA630076);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GDIP2017-Z025);广东高新区园区运行与创新发展监测分析平台建设项目(2015B010102008)

收稿日期2018-04-24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4-0015-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24.3

DOI10.6049/kjjbydc.2018030101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