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簇合作策略协同内涵及评价研究

许成磊,王玉华,赵陈芳

(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结合创新创业交互过程中的多主体合作目标、过程与绩效协调需求,借助协同学对系统相关关系与状态的分析视角,提出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评价理论及方法。通过整合有关创业组织管理、多团队协调的研究成果,从群体、环境、机会、能力4个维度结构化梳理出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的要素构成,在探讨创业团队簇目标、资本、效能三类协同效应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够表征要素系统协同有效性的策略协同度概念,围绕子系统间成对要素关联判定的多层次参照问题,引入界面局部协调理念,改进常规ANP方法的直接判断矩阵构造步骤,形成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评价方法,并以某国家级众创空间企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创业团队;团队簇;协同策略;策略评价

0 引言

Stephan[1]指出,作为连接社会化创新资源的纽带,创业创新活动是指创业人员培训、创业服务支持、创业政策保障和创业氛围营造等一系列创业、创新资源的整合优化过程。该整合过程不仅涉及创业培训、金融、技术服务等创业“硬件”保障,而且涉及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下团队决策能力培育等“软件”支持。在此创新创业管理情景下,以有效凝聚团队创业智慧为初衷,筛选满足创业环境需求的协同创新策略,打造内生性核心创业优势,已经成为关系创业成败的直接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Owen等[2]的研究也表明,执行创新活动不同组织职能的多个团队共同构成团队簇,在该团队簇内各方主体分别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成长原则不断积累创业资本,由于各方必然面临上述创业机会属性、外部创业氛围、内部管理水平、成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团队簇能否在动态创业过程中形成良好协同策略,最终关系到成员团队的“生死成败”。 迄今,除Kahn[3]在研究职能整合绩效时开创性提出团队簇多维度职能整合概念之外,尚未见团队簇管理的直接研究,团队簇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为多团队管理的相关成果。鉴于团队簇管理主要反映多团队协作的解析诉求,在此界定团队簇管理为面向多个创新团队开展的职能协调、资源配置与整体决策优化活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有团队管理研究只是初步探究了多主体创新活动面临的复杂经济环境和创业团队特质[4-6],虽然针对部分合作研发管理活动开展了一些探索,但缺乏对具体研发情景下多维合作职能关系的深度辨识与整合。据此,创业团队簇的协同策略可以理解为复杂创业环境中具有差异化属性的合作团队,通过权衡潜在创业机会、培养针对性创业能力,在协同推进合作进程的基础上达成的反映多主体目标、资本、效应、效能协同需求的动态、整体合作方案。

鉴于上述认知,可将众多具有合作及沟通属性的团队簇管理要点界定为一系列协同要素,策略协同效应的传递与涌现秩序可以表征为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该分析视角,团队簇的策略协同可以成为组织分享流程价值、构建相互承诺并实现交互合作的一种创新行为,协同创新过程中发生的互动沟通、信息共享、职能交互、目标协调等都将对整体协同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团队簇整体协同管理机制[7-9],但就整体职能实现系统协同的复杂机理与有效性内涵的认知有限,且未见针对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评价的相关报道。鉴于此,提炼与推演系统协同有效性涌现方式并进行整体协同策略评价,不仅有利于提升创业型团队簇整体管理策略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引领团队簇协同管理研究的未来探索方向。

基于以上思考,为有效评价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10],从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的群体、环境、机会和能力4个维度出发,解析要素间的复杂关联效应,提出策略协同度的内涵,进而应用局部优化的ANP方法对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进行评价并开展案例应用研究,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重研究意义。

1 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要素关联效应

创业行为是为响应新组织建立需求,因此它必须以创造性模式建立且在既定环境中生存发展。在该过程中,创业行为被组织和环境的非协调性因素激活,其中,面对组织与环境的不适知觉会促使组织更为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正是这种响应动态需求的变化,导致创业策略被选择用于更新、转变和更好地发展组织,主要包括自我变革策略、创新策略、行动领先策略、风险策略、基于计划的创业策略、基于机遇的创业策略等类型,且研究表明这些不同属性的创业策略对创业绩效有直接影响。

1.1 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要素辨识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10],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体现了创新创业交互行为的策略管理要点,主要包括4个维度,其一是聚焦于群体角色协同[11]、群体意向协同[12]、群体资源协同[13]、群体行为协同等的群体协同策略要素(X1);其二是聚焦于环境保障协同[14]、环境导向协同[15]、环境风险协同[16]、环境收益协同[17]等的环境协同策略要素(X2);其三是聚焦于组织机会协同[18]、流程机会协同[19]、市场机会协同[20]、技术机会协同[21]等的机会协同策略要素(X3);其四是聚焦于能力范式协同、能力结构协同、能力决策协同[22]、能力绩效协同[23]等的能力协同策略要素(X4)。因此,创业团队簇的协同策略要素可以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目标层、准则层、网络层3个层次,表1仅对层次要素的可能形式、内涵及要素关联进行了列举性描述。

表1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要素构成

群体协同策略X1环境协同策略X2机会协同策略X3能力协同策略X4群体角色Y1群体意向Y2环境保障Y5环境导向Y6组织机会Y9流程机会Y10能力范式Y13能力结构Y14群体资源Y3群体行为Y4环境风险Y7环境收益Y8市场机会Y11技术机会Y12能力决策Y15能力绩效Y16

1.2 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要素关联

协同管理要求协同行为具有动态适应性、协同过程达到系统全局性。其中,动态适应性是指根据外部环境、自身条件以及创业目标的综合平衡,时刻保持动态变化的适应性;系统全局性是指协同策略应该包括整个创业系统的协同,既包括创业主体与竞争者的协同,也包括与合作者的协同,更包括创业群体与环境的协同。在动态、不确定的创业情景下,伴随创新创业过程交互,创业群体、环境、机会与能力共同作用,对创业目标、资本、效应与效能等协同属性产生复杂影响(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并关系到创业群体种内、种间协调以及创业合作进程的稳定性、扩散性、规范性,如图1所示。其中,X1-X4为四维协同策略要素,E1-E3为3种要素协同效应,表示箭尾要素对虚线包含的箭头要素集合具有直接作用。

在上述管理协同内涵与创新创业交互行为特征的共同作用下,从理论层面上,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的要素系统呈现出目标协同(E1)、资本协同(E2)、效能协同(E3)三维度协同效应:①目标协同效应(E1),是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情景下不同群体(X1)基于创业机会协同(X3)与能力协同(X4)的差异化诉求,形成的反映共同合作目标的协同过程及状态。该协同目标既反映了创业合作群体对角色偏好(Y1)、意向撮合(Y2)、个体资源交换(Y3)、行为导向(Y4)等内容的妥协与转换,也反映了开放环境下对创业机会(Y11)构成方式与创业能力培育路径(Y14)的选择倾向;②资本协同效应(E2),是在组织资源观视角下创业群体(X1)对一切有利于创业组织发展的内外部(X2)潜在资源的协同过程及状态,近似于制度经济学的资源决定制度变迁观点(关联创业机会X3),合作内涵、方式、过程的资源化(Y3)特性使得在创业组织不同发展阶段,以资源识别(Y5)、利用(Y6)、积累、转化(Y8)及把控(Y7)为主要手段和目的的合作行为成为协同创业的主要内容,进而形成具备资本属性的制度合作方式(Y9),对协同场域地位转换、联盟基础搭建、奖惩机制完善、沟通学习体系建设等合作行为(Y10)具有重大影响;③效能协同效应(E3),是反映协同创业过程(X3)的显性结果与测度协同创业利基(X2)的重要指标,除包含能够直接量化表示的绩效(Y16)内涵之外,还包含与创业自信、信任程度、地位影响、荣誉形象等相关联的众多间接隐性效能内涵(Y13),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由效能感知敏感性与倾向性差异导致的研发(Y12)、生产、市场(Y11)、分销、财务等具体管理内容呈现出的预测偏差与反馈偏差(Y15)。

图1 理论意义上协同策略的要素关联效应

2 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有效性内涵界定

在众创空间不断完善的情景下,由于创业型团队簇各子团队具有关系网络泛家族化、领导风格个性化、战略视野集聚化的基本特征,因此团队簇内的协同要素网络系统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自组织属性。为明确界定该策略协同的有效性水平,结合多团队协同创业管理内涵,将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的要素作用关系表征为“策略协同度”的概念。

策略协同度是指基于合作创业与共同创新带来的一系列与合作主体、内容、方式相关的协同效应,由多方创业主体共同推动创业资源支配与收益方式的转变、制度成本与得益支付方式的转变,通过调整多层次策略主体的成员、业务、资源与观念,在实现社会网络视角下“关系”、“层次”与“功能”新动向的前提下,能够由规模效应及倍增效应产生额外协同效能的团队簇协同创业策略之间的相互匹配程度。不同于以往单纯强调创业产出和成果影响的终端合作效果感知与评价,创业团队簇的策略协同度是对多主体合作创业管理状态的现实映射,它强调的参与方式、合作路径与获益渠道的形成与转变,不仅仅基于单一合作主体的自身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动态环境下多主体合作契机的对接。

3 考虑ANP局部协调的策略评价方法构建

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的要素体系具有复杂系统的一般特性,子系统内部或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联和影响。考虑到复杂关系网络中要素策略协同度的相对重要性等价于该要素因连接其它要素而具有的策略协同度作用,因此可以借助ANP(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方法表征及确定协同要素网络关联在不同层次策略协同度下对系统协同有效性的贡献。除协同要素子系统内部存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之外,要素关联效应的分析结果也表明,由于子系统间呈现出一系列策略协同度的相互协调(目标关联)、同步(资本关联)与依赖(效能关联)关系,因此要素系统的整体协同水平并不能依据常规ANP方法的全局逐步分析得到。结合该局部协调策略对决策方法的优化需求,应用现有ANP方法实现决策过程局部协调优化的主要步骤包括:

3.1 策略评价情景简析

策略评价组织方联合团队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形成评价专家组,在充分考虑评价专家组前期考察意见的基础上,提取群体、环境、机会、能力等要素协同相关的策略协同度评价信息,供专家组决策参考。根据评价情景信息,专家组参照策略协同度的评价内涵,在结合各参评团队簇管理实情的基础上,从4个X级要素和16个Y级要素中提取可能存在的评价要素,得到针对待评价团队簇的i个方案的j个待评价要素的评价赋值矩阵A=[aij]。

3.2 策略要素关联结构梳理

专家组通过梳理团队簇协同策略评价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构造用于ANP分析的网络结构。设要素系统整体协同水平的评价目标为G,不同准则层的要素评价维度为XA(A=1,2,3,4),网络层中的具体评价要素集合为Y={Yj}(j=1,2,3,...,16)。结合要素关联分析得到的判定观点,通过专家组对所评价问题的多轮次讨论分析,将该情景下的要素协同度评价系统分解为几个子系统。据此,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会议讨论等方式,专家组以目标层为衡量基准,考察准则层间、网络层间的相互作用方向与强度(标度为0-10)。

3.3 初始判断矩阵构造及改进

在上述基础上,依据Satty教授(2005)提出的常规ANP判断矩阵构造方法,专家组遵循序惯式全局判定思路,将具有相互作用关联的准则层要素、网络层要素进行相对于上一层评价需求的两两相对重要性比较,形成要素间协同度判断矩阵。由于不同策略维度的协同内涵和作用是建立在要素相互协调、同步与依赖关系基础上的,因此在比较成对要素相对影响的过程中,无差别的常规比较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分析需求。例如在判断过程中,针对两两比较的参照对象,除参照上层评价目标之外,还需考虑协同效应的额外影响,导致比较的参照内涵复杂,难以比较侧重点。鉴于此,优化完善成对比较的参照体系,有助于提升团队簇协同要素整体协同度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决定了评价模型构建的整体思路。

该过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①在常规ANP方法中,由于实现准则层或网络层要素间交互关联比较的参照对象并未明确内涵,因此要素子系统间横向比较的作用导向模糊,在专家存在有限理性及偏好特征显著的情景下,难以给出满足评价导向内涵特征的可信判定信息;②在常规ANP方法中,由于并未给出要素子系统间的两两比较规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用导向间存在的潜在层级差异,难以在权衡成对比较导向关联的基础上,给出满足全局评价需求的可信判定信息。针对常规ANP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引入界面管理中的局部(子系统)协调思想[24],在现有要素结构中将具有目标关联、资本关联与效能关联3种协同效应的要素进行影响分类判断。本研究的改进之处为:①将目标协同、资本协同和效能协同三类要素的关联效应作为要素子系统间成对要素评价参照对象(评价导向),评价内涵简化为“两要素在改善某种协同状态时的相对重要程度”;②决策专家组先行讨论评价导向在该情景中的相对地位,再应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导向间的整体判定策略,给出三类协同效应具有的影响程度比较层级。

3.4 策略方案相对权重求解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将准则层XA及三类要素协同效应分别作为子评判标准,可得到4个判断矩阵Sx。在求解矩阵并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相应准则层对其它各准则层的影响权重列向量ωxj及加权矩阵M。同理,继续构建准则层和网络层内部要素影响矩阵(依据常规ANP方法),得到反映所有要素相对权重的初始超矩阵WWM分块相乘后,得到列归一化的加权超矩阵其收敛的极限列值,即第j列为各要素及方案相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ωi。各策略对应的权重数值即为评价结果。

4 案例应用

4.1 案例背景

以依托某工科高校“众创空间”的3D打印技术及产品开发公司为例(以下简称为“公司”),研究其多合作主体间拟定策略协同的评价优选问题。在合作主体构成方面,该公司为创业型企业,由自然创业合伙人(高校毕业生、离职创业者等5人,简称主体甲,共占50%股份,其中技术入股30%)、依托院校的高性能材料研究所(简称主体乙,占10%股份,技术入股)、创投机构(简称主体丙,占40%股份)三方构成;在合作基础方面,大股东为初次创业且集体拥有多项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及研发要素,前两者间存在一定师徒关系,后两者间具有历史合作经验;在合作支持方面,该众创空间是区域内首批省级众创空间,以及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录,共入驻企业团队30余家,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系健全、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经调研了解到,该公司处于发展初期,其核心业务,即3D打印技术和产品主要面向复杂关键金属构件研发,主要依托乙方和丙方的当前合作项目及未来业务预期,甲方为名义上的大股东。为形成深度合作,甲方以高度的业务关联方式加入合作,并且在具体业务攻关中承担主要职能,与乙方形成深度合作,丙方则负责提供资金与协作保障(关联的运营、市场支撑)。在初创期公司市场前景良好,但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当前发展阶段由丙方提供的“订单式”内部市场需求不足。针对该现象,甲方提出探索外部市场的动议,经过协商,三方形成了协作策略调整方案。

上述创业合作情景表明,该公司为高科技创业企业,具有本研究关注的多创业团队协同属性与策略评价诉求。由于该公司具有一定产学研协作背景,且三方主体具有不对称的合作渊源,因此在“动荡”的外部市场环境下,如何评价三方合作策略将关系到企业成败,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鉴于此,为全面了解各团队管理风格、任务特性、创新组织特征及管理难点,形成要素辨识与关联分析评价的系统探析基础,首先邀请熟悉团队管理现况的3位管理人员、3位团队管理专家及1位评价负责人(众创空间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进行公司备选策略信息梳理,方案信息如表2所示。

表2备选策略方案基本信息

群体协同策略X1Y1Y3环境协同策略X2Y5Y8机会协同策略X3Y9Y11能力协同策略X4Y13Y16S1经济回报智力能力信息共享产品线延伸联盟参与度市场协作机会识别发展空间S2经济回报创业角色信息共享团队建设经营理念诱导合作机会识别内部绩效S3环境优势创业偏好扶持资金团队建设组织规模集聚资源关系拓展内部绩效可能配置创业经历,效能感,经济回报,环境优势资金,智力能力,创业角色,创业偏好经济政策,扶持资金,信息共享,公共服务技术联合,产品线延伸,规模效益,团队建设组织规模,联盟参与度,经营理念,行业感召力诱导合作,集聚资源,市场地位,市场协作机会识别,关系拓展,管理能力革新,风险容忍内部绩效,分布密度,发展空间,可持续性

注:X1、X2、X3、X4为四类准则层协同要素集合;Y1、Y3、Y5、Y8、Y9、Y11、Y13、Y16为适用于本案例的相应网络层要素;S1、S2、S3为待评价的方案层要素集合

4.2 分析过程

邀请7位专家在研讨基础上,梳理出该公司协同策略评价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研讨问题如下:①协同要素子系统(准则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②协同要素子系统(准则层)内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③子系统(准则层)以及网络层要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此处应注意,研讨问题③是基于①和②的结果展开,其中,由问题①与②得到协同要素系统网络关系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准则层、网络层、方案层(方案S1、S2、S3对应管理要素的系统分析结构);继而,在采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由问题③得到如表3所示的协同要素子系统比较规则,用以指导初始判断矩阵构造。在此基础上,按照前文成对要素比较判断模式与矩阵求解方法,得到协同要素系统加权超矩阵(如表4所示)和协同要素系统极限超矩阵(如表5所示)。

4.3 结果简述

基于表5极限超矩阵的计算结果,与方案对应的综合权重数值即为各方案策略协同度的综合评价值。由于方案S1、S2、S3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191、0.340、0.063,即方案间的优劣排序为S2>S1>S3,因此方案S2是最具策略协同度的适应性策略选择,可据此部署相应合作对策。评价专家表示,上述分析结果对指导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多团队协作策略评价及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解析与评价理论及方法具有应用可行性。

图2 协同要素系统的网络关系结构

表3协同要素子系统比较规则

E1E2E3作用对象群体协同策略X1[8,10]X3,X4环境协同策略X2[3,5]X1,X3机会协同策略X3———能力协同策略X4[6,8]X2,X3

注:X1、X2、X3、X4为四类准则层协同要素集合;E1、E2、E3为目标协同、资本协同、效能协同的三维度协同效应;表中数值表示某类协同策略对其作用对象的影响区间,“—”表示不具备影响关系

表4策略协同要素系统加权超矩阵

方案层WS1S2S3X1Y1Y3X2Y5Y8X3Y9Y11X4Y13Y16目标层协同度方案层S10.0000.0000.0000.2080.0600.0620.1270.3330.1340.0480.0830.000S20.0000.0000.0000.2290.1900.1470.2180.5700.3070.0380.1560.000S30.0000.0000.0000.0630.0380.0190.0370.0970.0590.0150.0290.000X1Y10.0000.0000.0000.0000.4270.0460.0950.0000.0000.0000.0000.100Y30.0000.0000.0000.0000.0000.1820.2850.0000.0000.0000.0000.399X2Y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70.2400.103Y80.0000.0000.0000.0000.0000.4020.0000.0000.0000.0220.0480.017X3Y90.0000.0000.0000.0490.0490.0360.0340.0000.5000.0240.0890.014Y110.0000.0000.0000.2930.1470.1070.2030.0000.0000.1440.3550.054X4Y130.0000.0000.0000.1310.07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1Y160.0000.0000.0000.0260.0130.0000.0000.0000.0000.6220.0000.052目标层协同度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表5策略协同要素系统极限超矩阵

方案层WS1S2S3X1Y1Y3X2Y5Y8X3Y9Y11X4Y13Y16目标层协同度方案层S10.0000.0000.0000.1910.1910.1910.1910.0000.0000.1910.1910.191S20.0000.0000.0000.3400.3400.3400.3400.0000.0000.3400.3400.340S30.0000.0000.0000.0630.0630.0630.0630.0000.0000.0630.0630.063X1Y10.0000.0000.0000.0410.0410.0410.0410.0000.0000.0410.0410.041Y30.0000.0000.0000.0300.0300.0300.0300.0000.0000.0300.0300.030X2Y50.0000.0000.0000.0230.0230.0230.0230.0000.0000.0230.0230.023Y80.0000.0000.0000.0280.0280.0280.0280.0000.0000.0280.0280.028X3Y90.0000.0000.0000.1380.1380.1380.1380.0000.0000.1380.1380.138Y110.0000.0000.0000.0950.0950.0950.0950.0000.0000.0950.0950.095X4Y130.0000.0000.0000.0190.0190.0190.0190.0000.0000.0190.0190.019Y160.0000.0000.0000.0320.0320.0320.0320.0000.0000.0320.0320.032目标层协同度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5 结语

现有研究表明,团队簇内具有不同职能的团队往往呈现差异化的业务属性、工作方式与合作状态,进行创业团队簇协同要素辨识与关系管理将有助于提升团队簇的整体协同水平和运行绩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鉴于此,在借鉴创业创新管理、创新团队管理、协同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团队簇创业协同内涵,界定了要素协同有效性概念及评价框架,提出了一套评价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理论与方法能有效解析、评价该公司的后期合作策略,对近似创业型组织的协同策略评价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研究为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的评价优选奠定了基础,但受限于策略动态关联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干扰,后续研究仍有必要面向严格策略情景开展深入探讨。需要完善的方向是,一方面要反映团队簇内部主体结构协整带来的策略重叠效应,在合作成本收益基础上给出潜在合作内涵的判定路径;另一方面是响应转型合作阶段的策略导向调整问题,在效应界定与测度过程中反映出更多的策略重构内涵,为策略协同度赋予更多前景价值,进而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多阶段整合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STEPHAN A. Introduction: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growth[J]. Industry & Innovation, 2004, 11(3):161-165.

[2] OWEN L, GOLDWASSER C, CHOATE K, et 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out the extended enterprise[J]. Strategy & Leadership, 2008, 36(1):39-45.

[3] KAHN K B.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a defini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6, 13(2):137-151.

[4] 陈军华, 李心. 创新型人才主体特质及培养环境设计[J]. 科学管理研究, 2013, 31(4):101-104.

[5] 游达明, 杨晓辉, 朱桂菊. 多主体参与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动态选择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3):151-158.

[6] 叶竹馨, 买忆媛. 创业团队的认知结构与创新注意力:基于TMS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 2016,28(4):225-240.

[7] KAPPEL G, RAUSCH-SCHOTT S, RETSCHITZEGGER W. Coordination in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a rule-based approach[A].CONENW,NEUMANNG.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for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s-organzations,processes and agents[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6.

[8] 吴杨, 苏竣. 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的复杂特性及其协同机制作用机理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1):156-165.

[9] 朱传宝.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8):63-66.

[10] 许成磊,王玉华,孙永河. 创业团队簇协同创新策略构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4):9-16.

[11] VALENTINE M, EDMONDSON A C. Team scaffolds:how meso-level structures support role-based coordination in temporary group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5, 26(2):405-422.

[12] GROSZ B J, HUNSBERGER L. The dynamics of intention in collaborative activity[J].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2006, 7(2-3):259-272.

[13] BRUSH C G, GREENE P, HART M M. From initial idea to unique advantage:the entrepreneurial challenge of constructing a resource base[J].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 2002, 15(1):86-86.

[14] 张红娟, 谢思全, 谭劲松. 企业战略-组织环境协同演进与产业空间转移——以自行车产业为例[J]. 管理学报, 2011,8(5):666-675.

[15] SELMI I, HADDAD S.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entrepreneurship[M]. Springer New York, 2013.

[16] MIROSHNICHENKO Y V, NADOLKO A V. Managing entrepreneurial risks under conditions of instability of economic environment[J]. Business Inform, 2013(12):364-368.

[17] FOGEL G. An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hungary[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1,39(1):103-109.

[18] ALVAREZ S A, BARNEY J B. Opportunities, organiza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08, 2(2):265-267.

[19] RAINER HARMS, STEVE T WALSH, AARD J GROEN. The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process-new avenues for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 2012,18(2):105-138.

[20] WEBB J W, IRELAND R D, HITT M A, et al. Where is the opportunity without the customer? an integration of marketing activities, the entrepreneurship process,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1, 39(4):537-554.

[21] TASSABEHJI R. Entrepreneurship, cooperation and the firm:the emergence and survival of high-technology ventures in Europe[J]. Business History, 2007, 50(6):822-824.

[22] JEFFERY A B, MAES J D, BRATTON-JEFFERY M F. Improving team decision-making performance with collaborative modeling[J].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004, 11(1/2):40-50.

[23] WALLIN J, LARSSON A, ISAKSSON O, et al. Measur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assessing collaborative performance in product-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A].HESSELBACH,CHERMANN. Functional Thinking for Value Creation[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

[24] 李刚, 程国平. 基于界面管理的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23(7):141-143.

ResearchontheCollaborativeInnovationStrategyConceptionandEvaluationofEntrepreneurialTeamClusters

Xu Chenglei, Wang Yuhua, Zhao Chenfang

(Faculty of Management & Economic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multi-agent cooperation objectives,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coordination needed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raction process, with the analysis view of synergetics to system correlation and state, proposed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clusters collaborative strategy evaluation. Integrated related outcomes' research progress to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multi-team coordination, structured given the elements constit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clusters collaborative strategy from four dimension, respectively are community, environment, opportunities and capacity,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entrepreneurial team clusters' objectives, capital and efficacy, refined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strategy coordination degree", which can characterize element system collaborative effectiveness. Around multi-level reference issue of subsystem pair element association determination, introduced interface partial coordination, improved direct judgment matrix constructing step of conventional ANP method, forme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clusters collaborative strategy.

KeyWords:Entrepreneurial Team; Team Clusters; Collaborative Strategy; Strategy Evaluation

作者简介许成磊(1986-),男,河北唐山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复杂系统决策等;王玉华(1991-),女,安徽砀山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团队管理;赵陈芳(1993-),女,山西晋中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团队管理、复杂行为决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06,71563024);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7FD09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4cx05);昆明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KSY201508039);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一般项目(skpyyb20161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新进博士科研支持计划项目(BS2016002)

收稿日期2018-05-19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4-012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1

DOI10.6049/kjjbydc.2017030522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