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綦良群,张庆楠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趋势日渐明显,且逐渐呈现复杂性融合,因此研究二者复杂性融合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从价值链分解及整合角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进行分析,在概括归纳两个产业融合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解析网式融合内涵及其存在形式,提出网式融合影响因素,并选取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测量指标,根据理论研究假设,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两个产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网络能力,且其影响强度和方向各不相同。最后,提出促进两个产业网式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分解;价值链整合;网式融合;影响因素

0 引言

中国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需要正视其大而不强、制造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装备制造业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2017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明确指出,鼓励产业融合,强化服务业对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装备制造业注入新要素、新的产业增值点,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高附加值。因此,装备制造业可以通过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尤其是复杂性融合以解决其实际问题。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产品层面[1]、功能层面[2]、链条层面[3]研究二者互动融合机理与路径、融合过程、融合模式、影响因素、融合动因。李文秀等[4]指出,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因素有信息技术、技术创新以及分工与专业化。高觉民等[5]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机理模型。杨仁发等[6]从价值链在渗透方式、延伸方式及重组方式下的分解与整合,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赵勇等[7]通过分析陕鼓集团服务化驱动因素,建立服务化过程。楚明钦[8]指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动因有技术进步、规制放松、价值链可分性以及相关需求驱动。基于制造企业的制造能力强弱提出服务衍生依托型与组合型概念(罗建强,2015)。王江等[9]通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进行研究。桂黄宝等[10]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得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有产品研发水平、政府政策、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等。田红娜等[11]指出,制造业创新生态位因子有技术、资源、制度、需求。宁进[12]指出,技术波动、资源约束、产业竞争密度、政策及组织内部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刘洁等[13]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孔德洋等[14]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角度,研究了两大产业互动关系。席艳乐等[15]结合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Guerrieri与Meliciani[16]指出,一个国家成为专业出口特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国家取决于该国制造业结构。白清[17]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一方面是二者的有效分离,另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匹配性。张振刚等[18]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包括产业规模、水平、信息化及其发展和空间集聚及其相关性。刘奕等[19]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升级过程及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吴晓波等[20]构建了价值网络模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价值链的分解、整合实现二者融合[21,22]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模式、影响因素、过程、机理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为本文研究框架及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基于两大产业融合本质研究二者融合的文献较少,且价值链思想具有局限性,价值在创造过程中是单向流动和静态的,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需要对价值链进行分解、延伸及重组,这一过程是网络化及动态化的。因此,本文拟从价值链分解、整合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概括归纳二者融合的基本形式,提出网式融合内涵及形式,并提取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基本形式及网式融合分析

1.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分析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结构越复杂,增值环节越多,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也越来越多,两大产业逐渐形成互动融合的发展状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本质是价值链分解及整合过程。

(1)价值链分解。创新不仅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亦然。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深化改革催生大量“新元素”涌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在产业业态上实现创新发展。与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根据其需求提供研发设计、销售、管理等外包服务,促进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同时,价值链分解取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差异。此外,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打造开放共享基础设施平台,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地互动融合提供有力支撑,为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分解提供保障。由此看出,价值链分解与知识技术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有关,如图1所示,图中小黑球代表装备制造业各价值环节,由各个价值环节构成了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条。

图1 价值链分解

(2)价值链整合。装备制造业分解后的价值链处于一个混沌的价值网中,此时与散落的价值环节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会进入到该网络中,装备制造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与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形成新的价值链。价值链整合的实质是创新要素整合,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创新要素进入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级要素能够支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发展程度较高的装备制造业融合,促使发展程度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重新整合。装备制造业需要实现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为其带来创新性要素。创新要素进入分解后的价值链节网络中,在系统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支撑下,通过系统网络能力实现价值链重新整合,整合后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效果显著,如图2所示,图中小白球代表各类配套型生产性服务业。

图2 价值链整合

1.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基本形式

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过程,即价值链分解和价值链的整合过程,可将两个产业融合的基本形式分为横向拓展融合、纵向延伸融合。

(1)横向拓展融合。横向拓展融合是指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通过价值链的相互渗透或者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替代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即与装备制造业原有价值链上的各环节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到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中。这种融合方式主要发生在本身就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价值环节,且通常需要保证装备制造业是正常生产运作的,如图3所示。

图3 横向拓展融合

(2)纵向延伸融合。纵向延伸融合是指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延伸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或下游环节,发掘新的价值增长点,使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纵向延长。此处的上下游环节通常是指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如上游的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等,以及下游的渠道运营、品牌管理、售后服务等,如图4所示。

图4 纵向延伸融合

1.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分析

随着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两大产业融合不再是单纯的横向拓展融合或纵向延伸融合,而是趋向于复杂形式的融合,本文将这种复杂形式的融合称为网式融合。

(1)网式融合内涵。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可以通过价值链横向拓展融合与纵向延伸融合实现。不论是横向拓展融合还是纵向延伸融合,都是通过价值链分解与整合实现的,这一过程是网络化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实际融合并不是单纯的横向拓展融合或者纵向延伸融合,而是两种融合方式相互交叉、彼此配合,本文将这种实际普遍存在的融合模式定义为两大产业网式融合。

(2)网式融合形式。网式融合形成有两个基础条件:①不同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与其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②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动态匹配性决定了其能够满足何种装备制造业需求。一方面,装备制造业根据自身价值环节竞争力选择融合目标,即所需的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依据其匹配性选择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类型。由此产生了不同网式融合形式,分别是强网络能力形式、过渡型形式以及弱网络能力形式,如图5所示。

2 网式融合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提取网式融合影响因素,包括要素驱动、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及网络能力5个因素。本文从网式融合内在发生规律出发,研究影响网式融合的内在因素,以下分别对5个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图5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形式

2.1 要素驱动

要素驱动是指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搭载创新性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高级要素与装备制造业实现网式融合。创新要素能力从侧面反映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一方面,要素能力越强,装备制造业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就越丰富,当这些要素在装备制造业中合理并有效地被配置使用时,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越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就越大。另一方面,要素驱动能力越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应的资源越丰富,其相对竞争优势越大,能够为装备制造业带来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等信息,就越能满足装备制造业需求。

2.2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包括产业规模水平、产业发展程度以及产业分工水平等。首先,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对网式融合的影响体现为其竞争力强弱可以反映装备制造业在哪些环节上处于弱势地位,从而直接决定其对外部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进而锁定网式融合目标。其次,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越强,其价值链上各价值模块分工就越细化,能够独立存在。因此,当装备制造业需要利用外部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时,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可分解程度越高,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进入装备制造业市场网络的壁垒越低,就越容易形成网式融合。相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越弱,其自身价值链分解程度越低,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性越低,进入该市场网络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越少,网式融合程度就越低。最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越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吸引力越大,网式融合就越充分。

2.3 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动态匹配性包含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性、空间相关性等因素,其对网式融合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直接决定其进入装备制造业市场网络的难易程度;②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影响其对装备制造业相应需求的供给;③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影响其对装备制造业的吸引力。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动态匹配性越高,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越高,就越容易满足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越高,进入装备制造业市场网络越容易,门槛限制就越低,同时进入装备制造业市场网络的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满足装备制造业的相应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能力越强,其对装备制造业的吸引力越大,彼此距离就越近,进而实现网式融合。

2.4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是指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装备制造业需要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知识创新,在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形成新兴产业形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则可以降低创新要素在两个产业之间流动时所产生的社会交易成本以及彼此进入对方市场的壁垒。由此,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网式融合的内在动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则是网式融合的外在保障因素。

2.5 网式融合系统网络能力

网络能力是从战略层面上,对网式融合系统主体的相互关系、网式融合系统管理以及网式融合主体战略目标的描述。首先,网式融合系统网络能力越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就越紧密,装备制造业依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也依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要进入的装备制造业市场。其次,网式融合系统网络能力越强,该融合系统的动态能力越强,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分解整合频率越高,生产性服务业进入退出效率越高,网式融合实现程度就越深。

3 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测量指标与研究假设

3.1 测量指标选取

综上所述,本文将各影响因素测量指标选取如下:

(1)要素驱动选取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4个观测变量进行测量。

(2)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观测指标选取产业分工水平、产业经济效益、对外开放程度、产业发展程度。

(3)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观测指标选取空间集聚性、知识创新水平、服务能力水平。

(4)创新驱动观测指标选取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创新能力、网式融合系统管理创新程度以及外部政策创新程度。

(5)网络能力观测指标选取Moller[23]定义的4个要素,即网络愿景、网络管理、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

(6)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网式融合实现程度。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网式融合,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分解程度越大,生产性服务业进入的数量就越多,其增值能力必然提升。

3.2 研究假设

根据前文研究,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及网络能力均能促进网式融合形成。其中,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创新驱动与网络能力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的促进作用,成为网式融合形成的间接影响因素,即对网式融合具有间接影响。装备制造业要素驱动能力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要素驱动能力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同样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匹配性,网络能力同理。通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及网络能力5个方面提出11个假设:

H1a: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1b: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通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间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1c: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间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2a:创新驱动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2b:创新驱动通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间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2c:创新驱动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间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3a:网络能力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3b:网络能力通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间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3c:网络能力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间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4a: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H5a: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促进网式融合发展。

根据上文理论研究及假设,本文构建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如图6所示。图6中每条路径代表一种假设,且本文假设均为正向影响,其中FE为要素驱动,ID为创新驱动,NC为网络能力,EMI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PS为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NF代表网式融合。

3.3 检验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解决不可观测变量问题。因此,本文选择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

图6 研究假设

结构方程模型由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两个部分构成[24],结构模型检验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检验观测变量与潜在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中作为因的潜在变量被称为外因潜在变量,作为果的潜在变量被称为内因潜在变量。由于外因潜在变量对内因潜在变量的解释受其它变因的影响,因此结构模型中还存在干扰潜在变量。测量模型中的观测变量是潜在因素的外显变量或测量指标,可以通过量表或者问卷等测量工具取得数据,潜在因素是观测变量间所形成的抽象概念,无法直接测量,因而需要通过观测变量测得的数据加以反映。

4 实证研究

4.1 数据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数据,调查对象是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中相关领域专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本文采用SPSS 19.0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信度即问卷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利用Cronbach's α系数测量,当该系数值大于0.7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整体Cronbach's α的值为0.925,6个潜变量即网式融合、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结构、创新驱动、网络能力、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对应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726、0.711、0.714、0.759、0.708、0.728,均大于0.7,说明问卷信度良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如表1所示。

表1 各潜在变量Cronbach's α值

潜在变量观测变量Cronbach's Alpha网式融合30.726网式融合主体的要素驱动40.711创新驱动40.7140.925网络能力40.759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30.708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40.728

4.2 模型拟合度及模型修正

(1)理论模型拟合度。本文使用Amos2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到模型适配度指标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理论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并不理想,CFI、NFI、IFI的值均未达到0.9以上,RMSEA值大于0.08,且卡方值较大,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大于3,且理论模型部分路径系数不显著。因此,应调整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使量表验证因子模型与观察数据相匹配,且使理论模型拟合优度达到理想水平。

表2 理论模型适配度指标

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CFINFIIFIRMSEAAICBCCECVI结果636.519(195)0.7180.6460.7240.099796.519814.3833.478

(2)模型修正。根据Amos软件中提供的模型修正方案,最终得到网式融合影响因素修正模型,如图7所示。将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因素去除的理由不仅仅是该因素路径系数不显著,而且从实际情况考虑,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及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两个因素已包含了要素驱动能力。要素禀赋是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条件,如果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高且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强,那么要素驱动能力一定强。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创新要素的搭载体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创新要素,后者与创新驱动因素可能存在交叉,属重复因素。因此,将要素驱动这一因素从模型中去除。此外,模型添加了创新驱动与网络能力共变关系路径,说明二者存在相关性。将不显著的因素及路径去除后的修正模型拟合优度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修正后的模型各个适配度指标均达到良好状态,卡方值明显降低,整体拟合效果良好,各路径系数如表4所示。表4显示了各个因素之间的路径系数估计,从中可看出各个路径系数均显著,且未列出的各潜在因素与其观测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均显著。

图7 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的修正模型

修正后的模型剔除了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因素,其余路径系数均显著,其对应的假设得到验证。由表4可知,创新驱动、网络能力、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对两大产业网式融合的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程度分别为0.47、0.38、0.46、0.59。创新驱动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作用间接对网式融合形成起推动作用,影响程度分别为0.13、0.21。同样,网络能力对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程度分别为0.19、0.14,表明装备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创新驱动以及网络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相应的竞争力水平以及配套能力,间接促进了二者网式融合。综上,创新驱动影响的总效应为0.79,网络能力影响的总效应为0.73,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的总效应为0.46,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总效应为0.59。

表3 修正模型适配度指标

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CFIGFIIFIRMSEAAICBCCECVI结果191.524(126)0.9340.9150.9350.048281.524289.6671.229

表4 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EstimateS.E.C.R.PPS ← ID0.130.1563.946***EMI← ID0.210.1062.970**EMI ← NC0.140.0872.663**PS ← NC0.190.1433.267**NF ← NC0.380.2035.639***NF ← EMI0.590.3962.912**NF ← PS0.460.1653.476***NF ← ID0.470.2102.731**

4.3 结果分析

(1)模拟结果分析。注重两大产业的创新驱动,提高网络能力对二者网式融合发展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一方面,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的促进作用较为接近,两者均比创新驱动与网络能力的作用弱。另一方面,从间接作用看,创新驱动与网络能力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模拟结果,创新驱动与网络能力是两大产业网式融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二者不仅直接对两大产业网式融合起作用,而且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间接影响两大产业网式融合。

(2)模拟结果验证。该模拟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两大产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得以验证。

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是两大产业网式融合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方针,而且是产业发展的法宝。创新为两大产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与动力支撑,能提高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作用,对于促进两大产业网式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网络能力对于两大产业网式融合的影响重大。网络能力是从宏观战略层面,对愿景、目标、全局、关系的定位,要求的是各方资源整合能力。网络能力决定了两大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从战略、过程及关系3个方面对网式融合实现全过程监控,对两大产业网式融合起决定性作用。网络能力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产业战略联盟、区域聚集式发展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是两大产业网式融合的基础保障。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不强,发展动力不足,不能满足装备制造业多样化需求,在网式融合驱动力上也有所欠缺。装备制造业自身发展大而不强,我国两大产业融合多为浅层次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

第四,创新驱动及网络能力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间接作用。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加强自身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自身动态匹配能力。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内外部环境及与其联系的各主体,对其动态匹配能力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对技术水平具有显著依赖性,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是影响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样,装备制造业能够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有效利用外部环境资源以及外部网络关系,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在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并概括归纳二者融合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提出网式融合内涵及形式,提取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两大产业融合过程、基本形式及网式融合内涵。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本质是价值链分解及整合,由此可以从价值链分解及整合角度分析两个产业融合过程。概括归纳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基本形式,并提出网式融合内涵,解析其发生规律,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差异两个角度分析网式融合形式。

(2)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提取。从价值链分解及整合过程得到网式融合影响因素,分别是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创新驱动、网络能力、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本文对各影响因素测量指标进行选择,提出相应的11个理论假设,包括6个间接影响网式融合的理论假设和5个直接影响影响网式融合的理论假设。

(3)网式融合影响因素验证。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实证检验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去除网式融合主体要素驱动因素后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每一条路径系数及适配度指标均显著。通过验证模型结果,最终得到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是创新驱动、网络能力、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且均对网式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比较各个因素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创新驱动与网络能力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因素,为关键影响因素。

5.2 建议

(1)顶层战略设计及创新驱动层面。第一,两大产业应明确战略指向,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第二,装备制造业企业应从战略层面提升网络环境系统评估能力,明确企业目标,寻找有利于本企业价值增长的生产性服务业,并根据自身情况对弱势价值环节进行动态规划。第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促进两大产业网式融合发展,并以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作为内在驱动因素。

(2)主体内部及关系层面。第一,装备制造业应重视自身竞争力水平,不仅要关注自身经济效益,而且应重视对外开放度,将自身弱势环节外包出去,加快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进程。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强自身创新要素积累,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加强与装备制造业的空间聚集及配套发展。第三,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强彼此联系及与外部网络其他成员的联系,利用外部网络关系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从战略管理视角出发开拓外部网络关系。

(3)制度与外部组织层面。第一,发挥的制度引导、支持及规范作用,构建两大产业网式融合的长效制度机制以促进网式融合发展,改革产权制度,制定人才体系政策。第二,搭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发展平台,营造有利于二者网式融合的外部环境,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网式融合提供高效的发展支撑。第三,吸引相关主体参与,如地区政府、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

参考文献:

[1] 赵益维,陈菊红,王命宇,等.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动因、过程和绩效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13(2):78-81.

[2] 王成东.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研发效率提升——基于SFA和中国30省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32(10):94-103.

[3] 张艳辉.全球价值链下长三角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0,(3):51-59.

[4] 李文秀,夏杰长.基于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机理与路径[J].南京大学学报,2012(2):60-67.

[5]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6] 杨仁发,刘纯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J].改革,2011(1):40-46.

[7] 赵勇,齐讴歌,曹林.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及其保障因素——基于陕鼓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2):108-117.

[8] 楚明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6(1):46-48.

[9] 王江,陶磊.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 (4):37-45.

[10] 桂黄宝,刘奇祥,郝铖文.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92-97.

[11] 田红娜,李香梅.基于生态位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演化[J].中国科技论坛,2015(10):53-56.

[12] 宁进.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因子及其绩效实证[J].求索,2015(5):101-105.

[13] 刘洁,李雪源,陈海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J].中国科技论坛,2015(2):61-66.

[14] 孔德洋,徐希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8(12):74-79.

[15] 席艳乐,李芊蕾.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GMM方法[J].宏观经济研究,2013(1):91-99.

[16] GUERRIERI P,MELICIANI V.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4):489-502.

[17] 白清.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5(4):17-23.

[18] 张振刚,陈志明,胡琪玲.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1):131-138.

[19] 刘奕,夏杰长,李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7(7):24-42.

[20] 吴晓波,姚明明,吴朝晖,等.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分类研究:以现代服务业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2):64-77.

[21] 刘纯彬,杨仁发.基于产业融合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9):69-73.

[22] 王小波,陈赤平,文美玲.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6):98-103.

[23] MOLLER,HALINEN.Business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 managerial challenge of network era[J].Industrial Management,1999(28):413-427

[24] SEBASTIAN FIXSON,JIN-KYU PARK.The power of integrality:linkages between product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J].Research Policy,2008,37(8):1296-1316.

Study on the Network Convergenc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er Services

Qi Liangqun,Zhang Qingn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services industry integration trend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and gradually showing 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o the study of two industries complex integra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complex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convergence proces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er services from the value chain decomposition and integration point of view, sums up the basic forms of two industries convergence, based on which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convergence and its existence, and extrac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 This paper extracts measurement index of network integ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hypothesis, collects the data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use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tes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wo industry network fusion ar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ynamic matching of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the innovation drive and the network capability, and its impact strength and direction are different, and finally putting forward the two industry network convergence proposal.

Key Words: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er Services; Value Chain Decomposition; Value Chain Integration; Network Converg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3-0064-08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4.5    

DOI10.6049/kjjbydc.2017090441

作者简介綦良群(1964-),男,吉林长春人,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张庆楠(1994-),女,山西大同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技术产业化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06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1303)

收稿日期2017-12-13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