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影响来自IT行业的实证

焦媛媛1,付轼辉1,沈志锋2

(1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2 郑州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项目组合作为企业重要的创新战略实施工具,目前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针对仅将企业内部因素作为创新项目组合成功前因的研究现状,从企业外部组织环境——联盟关系治理视角出发,基于197家IT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项目关联度则分别调节了资源柔性、协调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企业实现高绩效创新项目组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联盟关系治理;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战略柔性;项目关联度

0 引言

项目作为重要的创新战略实施工具,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的有效方式。实践中,创新项目往往以组群形态出现,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格局。为了对创新项目进行协调,创新项目组合(Innovation Portfolio)被企业广泛运用。创新项目组合是指为实现战略业务目标和便于有效管理而组合在一起的创新项目、项目集及其它工作[1]。企业对多个创新项目进行有机组合和系统管理,能够分散风险并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然而,同时开展多个项目加大了企业负荷和管理难度,研究显示,平均只有少于30%的创新项目组合最终达到了预设目标[2]。因此,企业如何采取行动促进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是一个极具实践价值的问题。

导致创新项目绩效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Kester等[3]从决策有效性角度出发,发现企业思维模式、专注程度和敏捷度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影响。Meskendahl[4]指出,企业风险导向和竞争态势作用于项目组合形成过程,进而影响了项目组合成功。Unger等[5]认为,有效的组织设计,例如指导委员会的参与、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以及对项目经理授权等有助于项目组合顺利实施。此外,一些学者指出,项目组合范围、资源协调以及项目信息互动等因素对创新项目组合有显著影响。

由此可见,以往研究大多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视角展开,忽视了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下,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地以联盟形式参与竞争。Reuer[6]研究表明,大公司平均拥有30余个联盟关系,这些关系贡献了公司6~15%的价值。联盟关系治理机制,例如信任、承诺和协调等是联盟的重要基础,这些非正式关系是促进联盟伙伴之间开展长效合作的重要保障,对不确定环境下组织共同应对风险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项目这种高资产专用性组织形式中,企业往往更多地通过关系治理这种非正式机制寻求战略支持。小米公司的手机、电视、笔记本和智能硬件等新产品组合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小米与100多家设计、研发和制造公司结成了高度信任的联盟关系——“小米生态圈”,使小米能够专注于自身优势,同时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能力和市场地位。因此,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的影响值得关注。

此外,战略柔性作为反映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指标,既关系到企业如何利用联盟资源,又关系到企业对创新项目组合的资源配置,那么它在联盟关系治理和创新项目组合之间的关系中起何种作用?创新项目组合自身特征,例如项目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是否对二者关系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本文以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的影响为主线,将战略柔性和项目关联度两个重要因素纳入研究范围,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验证。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联盟关系治理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

关系治理研究源于Macneil的关系契约理论和Williamson的双边治理结构观。关系治理是指运用不同于正式契约的关系性手段保证不完全契约的顺利履行,作为一种重要治理机制在联盟组织中被广泛应用。联盟关系治理是指联盟内组织建立在共同目标上的一系列隐形规范,强调借助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弥补正式规则条款的缺失。在联盟内部,仅通过正式契约治理容易导致行动僵化,以及契约制定成本或执行成本过高,加上契约双方对交易结果只能进行事后观察,因此联盟企业在实际合作中往往依赖于非正式关系治理机制。联盟关系治理中的社会规则包括信任、承诺、声誉、合作、联合解决问题等,它们往往从较长期的社会交换中发展而来。这些社会机制能够解决不确定性环境下专业化、复杂性问题,是联盟正式制度、标准化和法律等契约治理机制的重要补充,尤其适用于不确定性高、资产专用性强、任务复杂的环境。目前,绝大部分创新和研发联盟都强调运用以声誉或关系为基础的多边关系治理机制[7]。Arranz与Arroyabe[8]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合约等正式制度,企业间信任在探索式研发项目中更为重要。

创新项目组合是组织内部同时发起的多个创新项目集合,这些项目并不一定有共同目标,但都为共同资源而相互竞争。典型的项目组合管理活动包括收集潜在项目信息、根据资源选择或淘汰项目、对项目优先性进行排序、满足项目的资源需求、持续评估进行中的项目等[9]。有效的项目组合管理能够获得超出单独项目管理的收益,促进创新项目组合成功。关于如何衡量创新项目组合成功,Voss[10]的定义得到了较多的认同,他指出项目组合成功并不是组合内所有单个项目成功的简单叠加,而是包括:①一般意义的项目成功,即满足了时间、成本、质量要求以及令客户满意;②运用协同,表现为重复工作减少,项目间的知识、技术、市场、营销等资源共享及协同;③战略匹配,即项目组合对企业战略的体现程度;④保持平衡,体现在项目组合风险、数量、规模的平衡以及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平衡上。

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的全过程都有影响。在项目筛选阶段,关系治理良好的联盟信息沟通更加频繁,焦点企业能从联盟中获取丰富和高质量的市场信息。企业具有的市场信息越充分,对创新项目可行性判断就越准确,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决定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重要因素[11]。Cohen等[12]发现,企业所具有的外部信息越丰富,就越倾向于从外部寻找机会。在项目组合实施阶段,联盟企业往往是创新项目组合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较高联盟关系治理水平形成的信任和承诺关系能够防止项目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使项目参与者不再过多追究责任而将更多精力用于解决风险问题[13]。同时,各参与方及时沟通能够加速项目进度,避免由于冲突造成的项目阻滞和中断。Carson等[14]证实了复杂项目中,使用关系治理更加灵活、快速,并且成本更低。在项目组合收尾和交付阶段,声誉体系保障了参与方完成项目的质量,也降低了企业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证实成本。综上所述,联盟关系治理直接推动创新项目组合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即满足进度、成本和质量要求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1)联盟关系治理与战略柔性。战略柔性是指企业不断调整当前资源配置策略和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Sanchez[15]认为,战略柔性由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组成。资源柔性是指企业现有资源的灵活性、闲置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潜在资源的可创造性,其本质是企业的资源选择权。协调柔性是指企业把资源应用到各种替代性战略用途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协调能力,通过发现和识别资源、重新确定资源配置方向、快速部署资源等方式实现。

关系治理使企业更易于吸收联盟中高品质资源,从而提升资源柔性。良好的关系治理增强了联盟资源共享意愿,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尤其是信任关系降低了机会主义威胁,企业能够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合作伙伴,更深层次地与其交换资源。Norman[16]指出,信任关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知识保护行为,这对于创新项目尤其重要。关系治理中的合作惯例使得企业获取资源更加快捷。联盟网络企业共同遵循的规则、规范、认可等行为惯例会直接影响联合与交换过程,简化了企业调查、计算和分析评估的繁琐程序,有助于提升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的效率和速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联盟关系治理对企业资源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资源柔性反映了企业拥有资源的状况,协调柔性则体现了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在关系治理形成过程中,企业通过与联盟企业互动,思考和弥补自身组织能力的不足,深化了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见解。外部知识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促使企业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适应环境变化。例如,通过匹配更专业的联盟伙伴,企业可以进行组织结构变革,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Lee等[17]指出,信任能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力和财务资本,使企业内部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运用资源。此外,关系治理中的共同行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促使联盟企业参与评估创意、解决难题及寻求意见或反馈等活动,帮助企业通过信息重组及专业建议找到优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形成更高质量的资源决策。总之,联盟关系治理为企业协调和配置资源创造了有利情境。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b:联盟关系治理对企业协调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2)战略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资源柔性契合了创新项目组合对于资源的巨大需求。实践中,创新项目组合中有过多的项目同时为有限的资源而竞争,结果往往导致“项目堵塞”——许多项目不得不排队等候资源。项目关键活动由于缺少人力和时间而被忽略,项目质量大打折扣[11]。当企业资源柔性较高时,充裕的资源允许原本串行的项目同时进行,项目进度得以加快,这对一些强调上市速度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尤其重要[3]。此外,具有较高资源柔性的企业往往拥有更大的项目优先权。Daniel[18]指出,资源较多的企业可以选择将资源用于多种类型的创新项目,而资源紧缺的企业则只能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向能够产生短期现金流的项目,以利用项目回报并开展其它项目。因此,较高的资源柔性有利于保持项目组合的平衡性,而平衡性是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a:资源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正向影响。

当企业有较高的协调柔性时,管理者以更敏锐的视角察觉环境变化,从而进行资源快速、重新配置。这意味着企业可以:①及时终止绩效不佳的项目,并将资源用于其它项目。Unger[5]指出,察觉不再符合企业利益的项目并及时地将其淘汰是项目组合管理的一个重要挑战,项目终止质量(Project Termination Quality)对保持项目组合与公司战略匹配有积极影响;②迅速开展新项目。企业开展新项目的困难在于难以改变以往资源运作流程,但具有协调柔性的企业能克服组织惰性,为新项目作前瞻性准备。例如,协调柔性强调组织结构的可调整性,而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研发、生产、市场部门的整合,尤其是能够组成有利于项目实施的矩阵式组织;③灵活调整项目优先级。企业能够以较少的资源转换成本,执行项目提速、降级等决策;④实现资源协同效应。协调柔性使企业能够更有效率地调配资源,实现资源在若干相关项目中共享,而资源协同利用是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重要目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b:协调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项目关联度的调节作用

在创新项目组合中,项目间往往相互关联,它们在资源使用、风险变化和收益获得等方面存在交互效应。项目关联度描述了不同创新项目在范围和内容上的相互依赖关系[10]。例如,当不同项目使用相同的资源时,就会产生资源相互依赖;当在一个项目中生成的知识与另一个项目相关时,就会产生知识相互依赖。

为了理解战略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作用边界,有必要采取权变视角。项目关联度作为创新项目组合的一个重要特征,会影响战略柔性作用的发挥。对于资源柔性,当项目关联度高时,资源可以被许多相关联的项目共享使用,管理者可以通过拆借、调配实现资源节约利用,此时资源并不构成影响项目组合成功的瓶颈和决定性因素,因此高项目关联度降低了创新项目组合对资源的依赖;对于协调柔性,由于项目关联度一定程度上表征了项目组合的复杂程度,管理高内在关联度的创新项目组合更加具有挑战性。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协调柔性,才能实现资源在关联项目之间的拆借和转换。Teller等[19]也指出,随着项目相互依存性增强,协调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更高的项目关联度意味着需要更多协调管理活动,但是也能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例如知识和客户关系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a项目关联度负向调节资源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关系;

H4b项目关联度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关系。

图1研究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搜集

本文以IT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选择IT企业为研究样本的原因在于:①IT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研发项目是企业经营的主要形式;②作为典型的项目导向型企业,同时实施多个项目或子项目是IT行业的普遍做法,创新项目组合在IT企业中大量存在;③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IT企业都在寻求与其它企业形成联盟;④在IT企业联盟中,既有已经长期存在的、关系治理水平较高的“联合研发中心”联盟,也有类似于“地方行业协会”等关系治理较为薄弱的联盟。由此可见,其自变量差异更加明显,可以最大化系统变异。

本文采取3种方式收据数据:一是通过与本课题组有联系的IT企业,或在IT企业任职的南开大学商学院校友,以滚雪球方式发放问卷;二是实地走访若干数字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向一些园区企业发放问卷;三是查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名录,采用E-mail发放问卷。调查共发出472份问卷,回收 28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7 份,有效回收率为41.7%。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153份由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保证了问卷的准确性。考虑到调研中未回收问卷较多且样本来源不同,本研究对不同渠道样本的员工人数、企业年龄进行了t 检验,发现不同渠道的样本数据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合并使用,研究样本的基本信息见表1。

2.2 变量测量

本研究以国内外文献已使用过的量表为基础,为了更契合研究目的,在确定具体题项时,在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地访谈信息以及IT行业实际特点,以内容效度为依据对相关题项进行了适当调整,形成最终问卷。除控制变量外,所有潜变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点尺度进行计量,具体内容见表2。

表1样本企业基本信息

样本特征特征分布样本数量所占比例(%)企业年龄1~4年3517.775~8年11960.419~12年4321.83员工人数50人以下5929.9550~100人6231.47100~300人4824.36300人以上2814.21资产规模500万元以下4120.81500~1 000万元5527.921 000~5 000万元7839.595 000万元以上2311.68专业领域软件开发9146.19信息系统集成5728.93信息技术咨询服务2512.69互联网及相关服务2412.18

(1)联盟关系治理。由于本模型并不涉及联盟关系治理的次级维度,因此用题项直接测量联盟关系治理。借鉴Wang[20]开发的关系治理量表,运用表示信任、承诺、协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6个题项测量联盟关系治理。

(2)战略柔性。借鉴Sanchez[15]的研究成果,将战略柔性划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均采用3个题项测量。

(3)创新项目组合成功。借鉴Voss[10]的定义,从一般项目成功、协同效应、战略匹配、平衡性4个方面考察创新项目组合成功,通过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因子载荷过低的题项,最终形成由6个题项组成的量表。

(4)项目关联度。借鉴Teller[19]对项目关联度的测量,利用3个题项测量项目关联度。

(5)控制变量。为了避免一些无关变量影响变量间的相关性,本文控制企业规模、成立时间对项目组合成功的影响。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选取Cronbach's α 系数作为量表信度的检验指标。如表2所示,联盟关系治理、资源柔性、协调柔性、项目关联度、项目组合成功5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达到为0.793、0.811、0.773、0.812、0.773和0.813,均超过0.7,表明本文量表信度良好。

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的检验。本研究所使用量表均改编于国外成熟量表,可以确保量表内容效度。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检验按照标准化因子载荷(λ)、测量变量的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萃取量(AVE)需分别大于0.4、0.7及0.5,才能表明聚合效度良好。由表2可知,所有问项的因子载荷、CR和AVE均高于各自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同时,各变量AVE的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与其它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2构念测量条目与信效度检验

构念 测量条目标准因子载荷信度系数CRAVE联盟关系治理我们可以依赖于联盟企业对我们的承诺0.8430.7930.7990.761我们与联盟企业保持联系,因为我们是联盟中的一部分0.784我们与联盟企业之间很好地建立了商业惯例0.818我们期待和联盟企业的关系能保持很长时间0.793联盟伙伴能与本公司共同负责完成任务0.721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联盟企业会提供有用的意见0.850资源柔性同一种资源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很广0.8400.8100.8020.735同一种资源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转换成本和难度小0.817同一种资源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转换时间较短0.795协调柔性公司能够发现未来机会,比竞争对手更快作出反应0.723公司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寻找到新资源或其组合方式0.8620.8570.8400.768公司能够在动态环境下有效处理资源使用问题0.883项目关联度我们的项目在范围和内容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0.864项目范围变更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它项目0.7960.7730.7960.702项目与项目之间往往可以使用同样的资源0.735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总体来说,我们的创新项目总是在计划时间内完成0.835总体来说,我们创新项目的实际投资在预算范围内0.816总体来说,创新项目质量达到初始要求0.8180.8130.8110.793创新项目组合对资源的共享对企业技术水平有促进作用0.792创新项目组合的资源分配能够反映我们的战略目标0.907创新项目组合管理能够平衡公司长期和短期利益0.824

3.2 假设检验与结果

利用SPSS19.0对研究变量均值、标准差与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创新项目组合成功与联盟关系治理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创新项目组合成功与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初步支持了本文假设。

表3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

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51.联盟关系治理3.5890.782(0.872)2.资源柔性3.4410.6910.402***(0.857)3.协调柔性3.2560.8730.379**0.021*(0.876)4.项目关联度3.6980.5190.0030.0340.095(0.837)5.创新项目组合成功2.9530.6230.587**0.446**0.393**0.103*(0.891)

为了检验本文假设,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 验证了控制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2表明,联盟关系治理对项目组合成功有直接积极影响(γ=0.323,p<0.01),H1得到验证。模型6和模型7分别表明联盟关系治理对资源柔性有显著影响(γ=0.272,p<0.01),联盟关系治理对协调柔性有显著影响(γ=0.244,p<0.01),H2a和H2b得到验证。模型3表明两个中介变量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影响,H3a和H3b得到验证。

关于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分别以联盟关系治理和资源柔性、联盟关系治理和协调柔性为解释变量,创新项目组合成功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如模型4、模型5所示。联盟网络关系嵌入回归系数虽然从模型2的0.323分别减小至模型4的0.257及模型5的0.234,但是仍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资源柔性和战略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影响仍然显著(γ=0.242,p<0.01;γ=0.301,p<0.01),可见,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在联盟网络嵌入与项目组合成功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最后检验项目关联度的调节效应,采用温忠麟等[21]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作因变量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回归;②作中介变量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回归;③作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回归;④作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交互项的回归。如果前两步自变量的系数显著,第三步中介变量的系数显著,第四步交互项系数显著,则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成立。

表4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变量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资源柔性模型6战略柔性模型7企业规模0.249**0.217**0.164**0.140**0.112**-0.119-0.184成立年限0.152*0.149*0.108*0.102*0.092*0.0070.181联盟关系治理0.323**0.257**0.234**0.272**0.296**资源柔性0.269**0.242**协调柔性0.357**0.301**R20.1610.3050.5550.4180.3970.1950.245ΔR20.1440.3940.2570.2360.0940.144

表5项目关联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变量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模型8模型a2模型a3模型b2模型b3资源柔性模型a1战略柔性模型b1企业规模0.211*0.191*0.1130.0570.141-0.1100.051成立年限0.137*0.104**0.0700.0620.0310.0270.067联盟关系治理0.298***0.252**0.216**0.315***0.297**0.244***0.190**资源柔性(R)0.281**0.235**协调柔性(C)0.328***项目关联度(P)0.0710.1250.0110.117*0.0320.1180.107R×P-0.187*C×P0.172*R20.2530.2810.3070.3020.3700.2630.287△ R20.0180.0260.0150.0680.0090.023

如表5所示:①模型8中,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回归系数显著(γ=0.298, p<0.01);②模型a1中,联盟关系治理对资源柔性的回归系数显著(γ=0.244, p<0.001);③模型a2中,资源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回归系数显著(γ=0.281, p<0.001);④模型a3中,资源柔性与项目关联度交互项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回归系数显著(γ=-0.187, p<0.01)。检验结果符合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标准,由此H4a得到验证。同理,由模型8、模型b1、模型b2、模型b3可以看出,H4b得到了支持。为了更直观地表现项目关联度所起的调节作用,以项目关联度的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作为分组标准,分别对高、低项目关联度下资源柔性、协调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行描绘,如图2所示。

图2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1)联盟关系治理有利于企业实现项目组合成功。尽管以往研究表明,建立良好联盟合作关系的企业比单独行动的企业能够产生更好的绩效,但其关注的是企业长期绩效,对创新项目这种短期交易行为绩效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结果说明,良好的联盟关系治理水平所形成的团结、信任和相互支持关系,在项目筛选、实施和收尾阶段使创新项目组合受益,有助于项目进度加快、成本减少及质量提升,实现高绩效创新项目组合。尤其在中国关系型社会中,关系作为一种文化,已深深嵌入到企业经济活动中,对创新项目组合这种“资源密集型”活动极其重要。

(2)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在联盟关系治理与创新组合项目成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资源基础理论的“静态观”和“动态观”,即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关键资源(资源柔性)获得高于平均回报的利润,另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协调柔性)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二者相互补充,使企业从外部联盟中吸收的资源转化为创新项目组合绩效。此外,Kraatz[22]的“资源是承诺”观点认为,资源代表了拥有这些资源的组织承诺,这些资源的存在使得企业不愿意主动作出改变,从而陷入“资源锁定效应”。本文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资源锁定”会在更长的时间内影响企业发展路径,而项目具有短期性特征,充裕的资源能帮助创新项目组合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因此“资源锁定” 效应在项目层面体现的并不明显。

(3)项目关联度分别调节了资源柔性、协调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关系,但调节作用的方向不同。具有较高关联度的创新项目组合,项目之间多存在资源共享关系,企业可以利用资源在不同项目之间进行拆借和调配,实现资源节约利用。但是,关联度越高的项目组合往往越为复杂,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规划、组织和协调能力,才能产生项目组合协同效应。因此,高关联度的创新项目组合并不需要企业具有大量资源,但对企业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4.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以往研究多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角度出发,探索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驱动因素。本文基于企业外部组织环境视角,研究了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影响,是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前因变量的重要补充。第二,正如Cooper等[1]指出的,项目管理领域与战略管理领域缺少对话。项目组合是连接企业战略与项目的桥梁,然而目前对项目组合成功的研究更多聚焦于项目选择、评估标准及资源优化利用的模型与算法,缺乏战略层面的考量。本文将战略柔性这一组织战略领域的重要概念引入到项目组合研究中,分别基于静态和动态资源基础观,探索了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影响,有助于改变战略研究领域和项目组合研究领域之间的割裂状态。

本文对企业实践的启示在于:首先,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当法律和正式制度在规制经济交易无效时,通过与资源禀赋丰裕和经验丰富的联盟伙伴构建良好的关系治理机制,有利于降低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化解创新项目组合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困境”。缺乏信任和诚信往往导致真正的理性和行政管理制度难以发展,尤其在“人情至上”的中国,良好的关系治理机制是联盟的宝贵资源。因此,企业应致力于与联盟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合伙作伴建立良好的信任、承诺、团结和柔性关系,使联盟达到良好的关系治理状态。其次,企业在实施创新项目组合时,必须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充足的资源和高效运用能力。尽管一些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却因为没有协调好项目之间的关联而导致创新项目组合整体失败。鉴于此,企业只有致力于从联盟中吸收资源和能力“养分”,才能取得较好的项目组合绩效。最后,项目关联度强弱会影响战略柔性的作用效果,因此企业必须将创新项目之间的关联作为一个重要权变因素,考虑项目之间是否共享相同资源,从而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风险状态变化作好准备。

由于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数据全部采样于IT企业,结论能否推广到其它行业,尚需要更多样本数据支持。此外,联盟关系治理通过提升战略柔性影响创新项目组合绩效,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未来研究可以在不同时段测量变量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除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外,联盟关系治理影响创新项目组合的过程是否存在其它转化途径,未来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ROBERT COOPER, SCOTT EDGETT, ELKO KLEINSCHMIDT.Portfolio management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ults of an industry practices study[J].R&D Management, 2010, 31(4):361-380.

[2] ELONEN S, ARTTO K A.Problems in managing inter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6):395-402.

[3] KESTER L, HULTINK E J, GRIFFIN A.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NPD portfolio succes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31(6):1199-1213.

[4] MESKENDAHL S.The influence of business strategy on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its succ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0, 28(8):807-817.

[5] UNGER B N, KOCK A, GEMÜNDEN H G, et al.Enforcing strategic fit of project portfolios by project termin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senior management involv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2, 30(6):675-685.

[6] REUER J J, RAGOZZINO R.Agency hazards and alliance portfolio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1):27-43.

[7] MÉNARD C.The economics of hybrid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JITE,2004, 160(3):345-376.

[8] ARRANZ N,DE ARROYABE J C F.Effect of formal contracts, relational norms and trust on performance of joi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23(4):575-588.

[9] MÜLLER R, MARTINSUO M, BLOMQUIST T.Project portfolio control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contexts[J].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9(3):28-42.

[10] VOSS M, KOCK A.Impact of relationship value on project portfolio success——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ortfolio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rnal turbul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3, 31(6):847-861.

[11] KAISER M G, ARBI F E, AHLEMANN F.Successful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beyond project selection technique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tructural alig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5, 33(1):126-139.

[12] COHEN W M.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D].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2000.

[13] GERHARD G,CHRISTIAN B.Inter and intraorganiztional trust in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eam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136(3):353-360.

[14] CARSON S J, MADHOK A, WU T.Uncertainty, opportunism, and governance: the effects of volatility and ambiguity on formal and relational contract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5):1058-1077.

[15] SANCHEZ R.Preparing for an uncertain future: managing organizations for strategic flexibility[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1997, 27(2):71-94.

[16] NORMAN.Protecting knowledg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resource and relational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2, 13(2): 177-187.

[17] LEE J, LEE K, RHO 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strategic group emergence: a genetic algorithm-based model[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23(8):727-746.

[18] DANIEL E M, WARD J M, FRANKEN A.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of IS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14, 23(2):95-111.

[19] TELLER J, UNGER B N, KOCK A, et al.Formalization of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ject portfolio complex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2, 30(5):596-607.

[20] WANG E T G, WEI H L.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value creation: coordinating for information vi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in supply chains[J].Decision Sciences, 2007, 38(4):647-674.

[21]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心理学报, 2006, 38(3):448-452.

[22] KRAATZ M S.Learning by association?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41(6):621-643.

TheEffectofAllianceRelationalGovernanceonInnovationPortfolio:aEmpiricalResearchbasedonITIndustry

Jiao Yuanyuan1, Fu Shihui1, Shen Zhifeng2

(1.School of Busines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strategy implement tool, innovation portfolio is widely applied in practice.Extant research only takes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as the antecedents of innovation portfolio.This paper takes a perspective of alliance relational governance, which is the external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survey date of 197 IT enterprises, we found that alliance relational governan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innovation portfolio success, and the resource flexibility as while as the coordination flexibility played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ir relationship.While portfolio interdependenc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flexibility, coordination flexibility and innovation portfolio success.The conclusion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high performance innovation portfolio.

KeyWords:Alliance Rel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Portfolio Success; Strategic Flexibility; Portfolio Interdependency

DOI10.6049/kjjbydc.2017070542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2-0009-08

收稿日期2017-09-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2095)

作者简介焦媛媛(1970-),女,天津人,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付轼辉(1988-),男,河北石家庄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沈志锋(1982-),男,河南信阳人,博士,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