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企业创新逻辑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任务与制度环境视角

李宏贵1,2,李 悦1

(1.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2.安徽财经大学 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

建构了新创企业创新逻辑与创新绩效以创新环境为调节机制的理论框架,该模型从创新行为入手阐释创新逻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制度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合法性的诉求,技术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的诉求,社会关系行为和技术创新行为能帮助企业增强合法性与技术竞争力。此外,当创新环境呈现出不同特征时,创新逻辑与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别。该模型可以解释并预测新创企业面对不同环境时的不同回应及效果,也说明新创企业需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调整自身行为以匹配动态环境,并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

关键词新创企业;创新逻辑;创新绩效;创新行为;任务环境;制度环境

0 引言

为了实现特定的创新成果,新创企业往往会尝试许多创新活动,企业创新活动可能由于企业特征、目标等不同而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行为受到一定逻辑的指导和影响[1],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影响企业绩效[2]。企业技术逻辑导向及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因为技术逻辑强调开发新产品、获取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新的和潜在的需求[3]。但是,新创企业面临一定的“合法性门槛”[4],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满足相关合法性要求。有学者将企业的合法化行为如建构社会关系看作是对缺少制度支持的应对措施,并认为其对新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5]。制度化增加了企业长期生存的可能性,但有可能损耗短期效益[6]

综上,本文认为环境因素可能是造成研究结论存在分歧的原因之一。如今学者们已探索了逻辑间共存与对抗[7,8]、某种逻辑发挥作用的方式[9,10]、逻辑与绩效间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11,12],而基于环境视角探究双重创新逻辑与创新绩效之间关联的研究较少,也缺乏一致结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环境较为复杂,行为人并不能保证逻辑在任何情境中都得到有效运用,因为逻辑作用的发挥还要受到规则、组织环境等的影响[2],因此,有必要将创新环境引入创新逻辑研究中。根据组织建立环境关系的不同动机,以及这些关系带来的不同组织结果,将创新环境分为制度环境和任务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为了尽可能全面探讨创新环境对新创企业的综合影响,具体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与任务环境的特征下创新逻辑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探究新创企业创新行为的深层次机理以及创新环境对逻辑与绩效的调节作用,讨论不同环境下逻辑导向的新创企业创新行为选择。

1 文献回顾

1.1 创新逻辑

同一场域内的逻辑会相互影响,现实中的逻辑嵌于人的行为之中,行为又受到逻辑的支配,并在一定的结构下延续或重塑[13]。目前,创新逻辑导向的划分基本以创新活动诉求及实现目标的路径作为依据,最常见的是将其分为制度逻辑和技术逻辑两类。

1.1.1 制度逻辑

早期的制度研究强调符合一定的制度规则与规范给企业带来的合法性[14],制度理论认为组织有寻求合法性和社会认同的诉求[15],Suchman[16]进一步从组织目的角度出发,将合法性划分为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3种形式,并说明组织遵循各类制度规则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合法性,强调一致性(conformity)的重要价值[15],但有学者发现即使一致性要求能够得到满足,(组织的分散式系统)可能也无法驾驭集体能力来解决问题[17]。每一个制度秩序背后都隐藏着某一中心逻辑[18],该逻辑包括一系列象征系统和现实秩序,而某一特定场域内制度秩序所包含的内容塑造着组织行为模式;制度逻辑指引着组织解读其面临的社会情境,帮助其理解组织合适行为的构成以及如何获得成功[1]

上述研究都证实制度逻辑在新创企业创新活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都无法解释组织行为异质化现象,也忽视了制度逻辑与行为一体两面的协同作用。新制度理论对于行为主体的分析并未纳入社会情境之中,因此,回答不了为什么受到制度同构压力的组织仍然存在异质化的问题[13]。随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学界把研究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制度变迁以及处于某种制度框架下的组织行为多样化等问题上,继而丰富了制度逻辑理论。制度逻辑理论为场域内组织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解释[7,18],塑造了组织场域内参与者行为的管理准则[19]。有学者对多重制度逻辑下新创企业创新合法化的战略行为展开分析,认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合法化,可以通过调整其战略行为适应制度环境来实现[20]。综上,本文认为制度逻辑体现着组织的合法性诉求,为企业多样化行为提供合法性框架,并进一步转化为具象的相关合法性行为。本文主要采用Suchman[16]提出的规制、规范与认知合法性,关注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部门等具有约束力的相关政策或规则的履行以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和认可情况。

1.1.2 技术逻辑

技术逻辑的研究起始于企业战略导向中的技术导向维度,且与新技术、研发活动和新产品开发紧密相连[11]。从技术先进性角度定义技术导向型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投入主要资源和能力开发新技术[21],从而发明和完善其具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技术水平的提高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素[22]。还有学者将技术逻辑看作是企业为了适应技术变化环境的一种创新和冒险倾向的实践[23]。技术逻辑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工具意义,技术逻辑视角下的技术导向是一种抽象的意识概念,企业将技术视为竞争的核心要素[24],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技术逻辑涵盖了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思维,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为框架。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技术逻辑导向反映企业效率优先的思维,表现为新创企业重视自主创新研发、增强自身技术竞争力的行为意愿。

技术与制度既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双向决定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协同演化[8]:技术逻辑影响制度逻辑的演进框架,制度逻辑决定技术逻辑的应用范围和功效。技术逻辑的深化可以理解为新创企业对增强技术竞争力的关注程度由低向高增加;制度逻辑的深化则意味着企业对合法性的关注程度由低向高增长。企业为了提高技术竞争力或合法性水平,需要采取某种行为活动来实现企业目标,也就是说,企业采取的某种行为体现企业期望实现某个目标的诉求。

综上,新创企业制度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关系如图1所示。制度逻辑导向的新创企业通过提高合法性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相关制度则为新创企业创新行为提供了合法性框架;技术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增强创新竞争力的诉求。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本文认为理性的企业倾向于追求高合法性以及高技术竞争力。

1.2 创新环境

1.2.1 制度环境

在制度理论中,制度环境是指组织必须遵守环境中的规则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支持与合法性[25]。制度环境的强制、模仿、规范的同构压力会使组织与社会管制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使企业获得稳定性、合法性、社会支持和声望[26],较好的制度环境对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7]

制度逻辑和制度多元性理论认为制度环境是支离破碎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组织场域内利益群体难以甚至无法达成一致,有学者将制度逻辑概述为三大类:国家逻辑、市场逻辑、社会公益逻辑[28],而任何组织面临的情境都会受到社会不同逻辑的多重影响,强调交互制度系统下制度逻辑带来的组织行为异质性和能动性。在复杂性和变化性兼备的制度环境中,制度逻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晰,制度环境所包含的要素也无法完全割裂开,制度环境对新创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管制强度方面,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创新环境,制度空缺也应该作为考察制度环境的指标之一[29]

图1 新创企业创新逻辑与行为概念

1.2.2 任务环境

组织在任务环境中进行产品与服务交换,在高效的交换控制过程中获得回报,任务环境关注市场、资源和竞争[30-31],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古典竞争市场的涵义[25],影响技术资源获取和使用。任务环境理论认为组织受到减少交易不确定性等经济方面的激励,强调组织与环境间的技术依赖、资源稀缺程度和组织的竞争压力,促使组织提高效率和地位[29]。因此,处于一定任务环境中的新创企业为了获得创新所需资源,有必要通过建立一定的任务环境关系保持自身优势。企业需考虑经济活动成本,在竞争压力下提高效率并增强对环境的控制[32],从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两个方面衡量任务环境[33]

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已有研究发现管理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感知程度影响其对先动战略和防御战略的选择[34]。任务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市场和技术[35],具体表现为环境中的竞争强度、资源约束两个方面[31]

2 研究命题与理论框架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36],但是盲目关注技术很有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创新陷阱”之中。环境中个体经济行为往往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37],现有研究发现新企业的关系特征影响企业资源获取[38],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因此,构建关系网络有助于解决缺失创新合法性的缺陷[39]。综上,新创企业创新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关系创新行为,二是技术创新行为,二者对新企业成长的作用是循着不同路径发生的[40]

新创企业要想获得生存,需要跨越合法性门槛(legitimacy threshold)[4]。制度逻辑导向下的新创企业为了获取发展必需的资源和更高声誉,会采取一定指向的行为提高合法性,也因此更容易被市场及消费者接受和认同[41]。对新创企业而言,较高的技术水平是立于市场的根基,也是获得影响力和竞争地位的来源。总的来说,技术逻辑引导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制度逻辑则有助于技术产品实现市场化,得到行业及消费者认同。

受制度逻辑影响的社会关系行为一方面通过行为人主动建立关系网络获得合法性替代,一方面通过对信任和规范机制的遵守获得普遍认同,从而为创新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框架;制度逻辑引导组织寻求合法性和社会认同,因此,制度逻辑导向下的技术创新行为会预先考虑行业与市场的偏好和接受程度,并努力提高创新产品成功实现市场化的可能性,新创企业通过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水平获得更多认同和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占据更多资源进而获得主动权,增加自身对合法性战略的自主选择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制度逻辑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技术逻辑导向重视技术创新和高效率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肯定企业为提高研发能力而作出的投入和努力,对于新创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完善和改进在保留现有客户的同时能够吸引新客户,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技术逻辑的影响,新企业通过建构社会关系网络与关键资源提供者建立关联,从而获得稀缺资源,取得低成本优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2:技术逻辑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本文采纳邓新明等[13]对创新环境的划分,从制度环境和任务环境两个维度展开分析。身处创新环境中的企业,其行为无法脱离环境而存在,创新逻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任务环境和制度环境调节作用的影响。环境中不确定性概念较为复杂,包含动态性、敌对性和复杂性等多种维度[42]。其中,动态性体现环境的不稳定程度,敌对性与环境中的竞争程度和资源威胁相关,复杂性则与企业发展的主体范围有关。结合制度环境和任务环境的涵义,本文认为制度环境中管制强度和制度空缺以及任务环境中资源约束和竞争程度对新创企业创新的影响尤为重要(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逻辑、创新环境对新创企业创新行为与绩效的作用机制

在多种制度逻辑并存的多元环境中,制度化过程需要行为人协调冲突并且作出调整[43],动态变化的环境要求企业在整合资源和匹配环境变化方面具备较好的调整能力和较快的应变速度。管制强度是指企业受到的管制规则的复杂性和管制压力大小[44],较高的管制强度是指组织由于受到极度紧迫的管制压力而影响其自主实现创新绩效的能力;制度空缺是指新创企业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面临制度不完善的情况[45],可以根据自身动机和能力在反抗、妥协、主动顺从和被动顺从4种合法性倾向中作出选择。任务环境中的资源约束程度考察企业获取稀缺生产资源的难易程度,较高的资源约束是指企业较难及时获得所需资源。竞争强度则主要考察市场中从事同类或替代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较大的竞争强度不利于企业发挥技术资源优势。

环境不确定性高时,新创企业需突出合法性的重要性以跨越“合法性门槛”,强调制度逻辑以深入了解其面临的社会情境,为创新绩效的实现奠定基础。本文中制度环境不确定性高是指新创企业面临一个制度不成熟的市场,或难以应对管制强度较大的环境。当制度空缺或管制约束程度高时,制度逻辑导向下的技术创新行为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根据自身能力作出恰当的合法化战略选择,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当新创企业合法性难以实现企业目标时,制度逻辑导向下的社会关系行为在寻找合法性替代方面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利的制度环境会刺激行为人使用其关系网络作为缺少制度支持的替代[5]。因此,当制度环境不确定性程度高时,制度逻辑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指导方向。新创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制度逻辑导向下社会关系行为的作用,在较强的管制环境下为自身营造相对宽松的空间,为创新活动开展创造条件。任务环境不确定性高是指新创企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竞争程度较高,技术发展水平的动荡程度也较高,此时,制度逻辑导向下的技术创新行为可以增加新创企业市场化成功的可能性。当企业资源约束程度较高、竞争强度较大时,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诉求不易实现,相关竞争优势也难以发挥作用。对所有竞争企业来说,此时的竞争企业面临着同样紧缩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扩大创新的影响力,增加“话语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3a: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高,越趋向于通过制度逻辑导向的社会关系创新行为实现新创企业创新绩效。

命题3b:任务环境不确定性越高,越趋向于通过制度逻辑导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实现新创企业创新绩效。

环境不确定性低时,新企业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以实现创新效率提升,为企业争取技术竞争优势。具体来说,技术逻辑导向下的技术创新行为鼓励企业拓展创新方式,开拓创新渠道和领域进而减少资源依赖与束缚,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当制度空缺较少且管制环境较为宽松时,新创企业需要发挥技术逻辑导向下技术创新行为的作用,争取建立较高的市场地位;技术逻辑导向下的社会关系行为关注企业与主要资源持有者的关系网络,通过与这些关键资源持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基本要素保障。当任务环境不确定性低时,企业有较为充分的时间作出反应,此时新创企业需要发挥技术逻辑导向下社会关系行为的作用,拓宽资源获取渠道,培育新创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4a: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低,越趋向于通过技术逻辑导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实现企业创新绩效。

命题4b:任务环境不确定性越低,越趋向于通过技术逻辑导向的社会关系行为实现企业创新绩效。

3 结论与展望

3.1 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形成了一个双重创新逻辑与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框架。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创新逻辑导向下的多样化行为经由一定的企业目标而结合,某种行为背后体现着非单一逻辑,这为创新逻辑的共存提供了新论证。据此,本文就双重逻辑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并结合创新环境揭示了新创企业创新逻辑、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总的来说,制度逻辑导向和技术逻辑导向在获得合法性和提高技术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与先前学者对合法性和技术竞争力的研究结果一致。当环境不确定性特征明显时,制度逻辑与高创新绩效的相关程度更高;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技术逻辑与高创新绩效的相关程度更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创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社会关系行为在不同环境特征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3.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1)深化了中国情境下学者对于制度逻辑和技术逻辑的认识。先前的研究仅仅考虑了单一逻辑视角下的企业创新活动,但技术与制度是新创企业创新中相互影响的两部分,技术在实现社会化扩张进程中必然会受到制度的影响,而制度效力的实现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支持。Kennedy等[46]研究认为获得合法性与实现更高的技术能力这两个动机可能共同存在,二者是互补的而非相互冲突。因此,双重逻辑下的新创企业行为研究较单一逻辑下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这与刘英基[47]的研究有相似性,他认为高技术产业需要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以促成产业高端化发展。

(2)丰富了双重逻辑与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创新者的行为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这种诉求是非单一逻辑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产物,也正是多种逻辑使组织富有技术创新力也更加长久,双重逻辑的结合弥补了以往研究中一种竞争逻辑对应某种单一行为的局限,初步探索了双重创新逻辑及其互动效应对新创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环境特征下新创企业创新行为影响作用的差异性作了初步探讨。

(3)拓展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将创新环境进一步划分为制度环境与任务环境,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新创企业创新逻辑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受到环境权变作用的影响。对于新创企业而言,环境不确定程度对其存续和经营都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环境特征下新创企业创新逻辑与相关行为的关系有所区别。

(4)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新创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①新创企业需重视双重逻辑结合对创新行为的指导作用,单一的逻辑不能充分解释企业行为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需明确其具体行为旨在实现何种目标,并将目标内容与实际行动更加准确地结合起来;②在环境和自身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新企业应当同时注重提高合法性和技术能力两个方面,提高识别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逻辑调整匹配自身优势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实现合法性及技术能力的平衡与协同。

3.3 局限与展望

本文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并未涉及相关变量的选取和测量。以往研究角度与本文有较大差异,对本文的借鉴作用有限,直接拿来使用并不符合科学研究的标准,也不利于后续的实证研究。其次,研究结果可能并非对所有新创企业都有效,因为企业规模和年龄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及其绩效,不同行业的新创企业受创新环境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未来研究可以将更多因素纳入考虑之中。例如,将企业政治关联加入新创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中[48],分析新创企业创新逻辑在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作用[49],将往期绩效和风投介入时间引入制度逻辑与新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关系研究中[50]。已有研究证实了多重逻辑体现的战略柔性在动态环境中的作用[51],未来可以在创新研究中细化企业特征、行业特征、环境特征,开发中国情境下的量表,对新创企业增强合法性的能力和主动行为方向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THORNTON P H. Markets from culture: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organizational decis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MCPHERSON C M, SAUDER M. Logics in action: managing 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in a drug court[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3, 58(2): 165-196.

[3] DEROZIER C. Marketing creativity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market orientation, technology orientation, and 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D]. Texas Tech University, 2003.

[4] ZIMMERMAN M A, ZEITZ G J. Beyond survival: 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3): 414-431.

[5] BATJARGAL B, HITT M A, TSUI A S, et al. Institutional polycentrism, entrepreneurs' social networks, and new venture growt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56(4): 1024-1049.

[6] ZUCKER L 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cultural persistenc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7(5):726-743.

[7] THORNTON P H, OCASIO W. Institutional logics[J].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 2008(5).

[8] 眭纪刚. 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理论与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3,31(7):991-997.

[9] THORNTON P H, OCASIO W.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ingency of power in organizations: executive success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industry, 1958-1990[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9, 105(3): 801-843.

[10] LOUNSBURY M. A tale of two cities: competing logics and practice vari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izing of mutual fund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2): 289-307.

[11] GATIGNON H, XUEREB J M.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the firm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7(5): 77-90.

[12] 刘振,崔连广,杨俊,等. 制度逻辑、合法性机制与社会企业成长[J]. 管理学报,2015,12(4):565-575.

[13] THORNTON P H, OCASIO W, LOUNSBURY M.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perspective: a new approach to culture, structure, and proces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Demand, 2012.

[14] MEYER J W,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3(2): 340-363.

[15] DIMAGGIO P J, POWELL W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 147-160.

[16] SUCHMAN M C.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3): 571-610.

[17] LAZER D, MERGEL I, ZINIEL C, et al. The multiple institutional logics of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14(3): 311-340.

[18] FRIEDLAND R, ALFORD R R.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1(4).

[19] REAY T, HININGS C R. Managing the rivalry of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9, 30(6): 629-652.

[20] 李宏贵,谢蕊,陈忠卫. 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创新合法化战略行为——基于阿里巴巴案例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7):133-144.

[21] BERTHON P, HULBERT J M, PITT L F. To serve or create? strategic orientations toward customers and innovation[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2(1): 37-58.

[22] 卢馨, 汪柳希, 鲁成方. 技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战略协同研究[J]. 南方经济, 2014 (10): 30-44.

[23] ATUAHENE-GIMA K, KO A.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rientation alignment on product innov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1, 12(1): 54-74.

[24] VOSS G B, VOSS Z G.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n artistic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1): 67-83.

[25] MEYER J W, SCOTT W R. Organis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1983, 42(5):774-775.

[26] OLIVER C. Determinan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0, 15(2): 241-265.

[27] SCOTT W R, MEYER J W.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s[M]. Adaptive Skin Segmentation in Color Images, 1994.

[28] 缑倩雯,蔡宁. 制度复杂性与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的解读[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1):125-138.

[29] OLIVER C.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and task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e Canad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7, 34(1): 99-124.

[30] PFEFFER J, SALANCIK G R.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approach[M]. NY: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78.

[31] WILLIAMSON 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75(5).

[32] 史会斌, 吴金希. 基于任务环境和制度环境的联盟中组织公平感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J]. 软科学, 2013, 27(12): 27-30.

[33] 王永健,谢卫红.任务环境与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的交互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4):89-97.

[34] JUSTIN TAN J, LITSSCHERT R J. Environment‐strategy relationship and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electronics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1): 1-20.

[35] LU L Y Y, YANG C. The R&D and marketing cooperation acros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s IT industry[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4, 33(7): 593-605.

[36] 朱乃平,朱丽,孔玉生,等. 技术创新投入、社会责任承担对财务绩效的协同影响研究[J]. 会计研究,2014(2):57-63+95.

[37]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510.

[38] 朱秀梅,费宇鹏. 关系特征、资源获取与初创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13(3):125-135.

[39] 李雪灵, 马文杰, 刘钊,等. 合法性视角下的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新企业的实证检验[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8):99-108.

[40] ROSENBUSCH N, BRINCKMANN J, BAUSCH A. Is innovation always beneficial?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M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4): 441-457.

[41] 李宏贵,周洁. 组织声誉与企业成长:创新合法性的中介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0):84-87.

[42] 张映红. 动态环境对公司创业战略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8(1):105-113.

[43] KRAATZ M S. Leadership as institutional work: a bridge to the other side[J]. Institutional Work: Actors and Agency in Institutional Studies of Organizations, 2009(5): 59-91.

[44] FENNELL M L, ALEXANDER J A. Organizational boundary spanning in institutionalized environme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7, 30(3): 456-476.

[45] 高照军,武常岐. 制度缺失下的企业愿景——企业集团和结构洞的替代作用[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35(2):49-60.

[46] KENNEDY M T, FISS P C. Institutionalization, framing, and diffusion: the logic of TQM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decisions among U.S. hospital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52(5):897-918.

[47] 刘英基.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66-72.

[48] 袁建国,后青松,程晨. 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 管理世界,2015(1):139-155.

[49] 李宏贵, 张月琪, 陈忠卫. 技术逻辑, 制度逻辑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新创企业发展阶段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10): 83-89.

[50] 徐承红,朱俊杰,王艳. 制度逻辑与新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往期绩效和介入时间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7):1-8.

[51] MARKARD J, WIRTH S, TRUFFER B. Institutional dynamics and technology legitimacy——a framework and a case study on biogas technology[J]. Research Policy, 2016, 45(1): 330-344.

InnovationLogic,InnovativeBehaviorandInnovationPerformanceofNewVentures:aPerspectiveofTaskandInstitutionalEnvironment

Li Honggui1,2, Li Yue1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2.Center for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erprise Growth,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innovative logic,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ch adjusted by innovative environment. The mode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logic and performance begins with the innovation behavior: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the new venture reflects the demands of strengthening the legitimacy, the technological logic reflects the demands of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competitiveness, both the behavior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behavio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be beneficial to enhance legitimacy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Besides, when the innovative environment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logic on innovative behavior is different. The model can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and effects of start-up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ventures need to make a certain logical adjustment to match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then carry out th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New Ventures; Innovative Logic;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novative Behavior; Task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DOI10.6049/kjjbydc.2018010064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11-0084-06

微信扫码看作者独家介绍本论文

收稿日期2018-03-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001)

作者简介李宏贵(1971-),男,安徽天长人,博士,博士后,安徽财经大学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与创新管理;李悦(1996-),女,安徽长丰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与创新管理。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