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
——以动态能力为调节变量

李宗洁1,王玉荣1,杨震宁1,余 伟2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摘 要: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事件系统视角考察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探讨动态能力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事件冲击力、制度事件冲击力、技术事件冲击力3个维度特征“重要性、新颖性和中断性”均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则调节上述影响机制的某些方面,在部分情况下,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水平受企业动态能力水平的调节。

关键词:事件冲击力;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动态能力

0 引言

据《中国日报》2016年10月31日报道,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增速已位居全球首位,在向自主创新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加强技术竞争力,领跑全球市场。同时,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1 000强企业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1 000家上市企业中有130家中国企业上榜,研发总投入达468亿美元,比上年394亿美元增长18.6%[1]。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将高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摆在重要地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技术企业在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等方面均处于相对落后水平[2],并且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创新“能力”,盲目追求高投资、高收益,而忽视了“效率”[3]。研发绩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影响事件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逐渐被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认知和关注。以往学者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研究多集中在研发团队影响视角[4]、企业研发制度影响视角[5]、某一具体事件或者环境视角等方面[6],从系统性事件因素对企业研发绩效影响进行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从系统性事件视角出发,将事件黑箱打开,以高技术企业为对象,研究事件冲击力对于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1 文献综述

1.1 事件冲击力

所谓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对企业不寻常的事情。自刘东教授[7]在《事件系统理论》研究中以好友Calvin的惊喜求婚事件为例,对事件系统理论概念及影响进行解析以来,人们对待事件的看法便由以前的静态视角转为动态视角,利用新颖性、重要性、中断性衡量事件冲击力得到了认可。事件新颖性反映事件当前与过去在行为、特征等方面的不同程度,涉及“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等问题,进而引发新程序和连锁反应;事件重要性反映的是事件重要程度及其优先级,通常将触发更多分析和变化,事件越重要,越有可能被显著注意和并采取不寻常行动,同时也会因为事件重要性诱发新事件。事件中断性反映的是环境不连续性,即让事件突然发生,中断正在进行的计划、程序或安排,总之不会继续之前的事情。从事件冲击力视角看,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通过这3种特性对其产生影响。对于企业研发绩效而言,具备重要性、新颖性、中断性的事件也会产生某种影响。当前,关于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研究,韩亚峰等[8]从知识资本积累、集团化经营等视角研究了其与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郭研等[9]从企业研发投入角度分析了其与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杨晔等[10]从政府财政补贴影响视角出发,研究了其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上述研究多是从某个具体事件或环境出发进行的事件黑箱研究,缺少以动态视角研究事件系统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本文将事件冲击力按照其系统特征进行黑箱分解,从事件重要性、新颖性、中断性3个特征出发,综合分析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深入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1.2 研发绩效

研发是企业的基本活动,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研发绩效是衡量企业研发活动成果的关键指标[11]。针对研发绩效,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郭研等(2011)发现,民营中小企业研发绩效高于其它类型高科技企业;仇云杰等[12]基于1998-2009年中国大样本微观企业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数据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将显著提高研发投入向企业绩效转化效率;黄贤凤等(2014)对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不仅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直接促进作用,还通过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起显著间接促进作用。由此来看,大多数学者对企业研发绩效的研究集中在具体事件因素与研发绩效关联分析方面,深入系统分析事件冲击力并将其动态分解为多个维度特征,探究其对企业研发绩效影响的文献较少。本文尝试打开事件黑箱,从事件多个特征角度系统分析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

1.3 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与Lawrence和Lorsch[13]提出的“整合能力”、Nelson与Winter[14]提出的“组织架构”、Kogut与Zander[15]提出的“组合能力”、Henderson与Cockburn[16]提出的“成分能力”和“建构能力”等概念有相似之处。动态是指企业通过对能力调整和迭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能力是指合理应用、整合、重构组织内外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20]。董俊武等[17]提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拥有的动态能力能够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Wang 和 Ahmed[18]认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比较复杂,而非简单直接关系;葛宝山等[19]研究证明,动态能力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起一定中介作用。高菲[20]将动态能力划分为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和重构能力3个方面,并研究了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影响;王娟茹等[21]对团队动态能力与研发绩效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团队学习能力和团队研发能力对复杂产品研发绩效有直接影响;方建国[22]以高新技术产业公司为例,研究了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见,有学者将动态能力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将动态能力分解成不同类型进行研究[23],而将动态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到事件冲击力作为外部因素对企业影响的主作用脉络受到动态能力这一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动态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在事件冲击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表征事件冲击力特征的新颖性、重要性、中断性对企业研发绩效具有影响,但当前学者对其关注较少。本文分别从事件不同类型出发,研究事件重要性、新颖性、中断性三维特征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以验证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作用机理。同时,探索在加入动态能力后,事件冲击力对研发绩效影响的调节变化。

2 研究假设

本文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并根据事件类型差异,将事件概念操作化为3 个维度:①市场(市场上竞争及消费者)事件冲击力;②制度(政府机构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事件冲击力;③技术(技术进步或变革等)事件冲击力。 另外,以事件类型划分事件冲击力构成仅能够标示不同类型事件对企业研发绩效的部分影响,结果将有失偏颇。考虑到事件冲击力本身特征也会对企业产生不同响应。因此,本文借鉴刘东教授[7]的处理方式,以新颖性、重要性和中断性3个典型指标逐一测量事件冲击力3个维度结构特征,通过事件不同类型与事件不同属性的结合,反映各维度事件冲击力的作用效果。

(1)市场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市场事件是指市场上对企业产品需求或对企业研发资源获取造成影响的各种事件。市场事件冲击力是指对企业材料来源或产品去向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力,如Jaworski等[24]提出的消费者构成及其偏好变化。Lumpkin等[25]认为,市场资源和机会竞争激烈程度对资源可获得性有影响。还有近年来国际环境变化、用户行为变化、市场竞争变化等一系列市场事件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等。李玲[26]通过对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表明,在产品市场竞争度较低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杨风[27]通过创业板数据研究表明,改善市场环境有助于企业创新,且制造业上市公司市场环境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因此,本文认为,市场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市场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2)制度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制度一般理解为社会游戏规则,或是对组织人际互动交往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约束条件及相关政策等。制度事件是指对制度环境带来变化的相关事件。在我国,由于政府制定、出台的一些政策和规则不完善、不健全,导致企业发展环境面临制度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压力[28]。李诗田等[29]研究指出,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研发支出水平更低,而企业所在省份制度环境越好,其研发支出越高;董雅琴[30]以创业板企业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支出存在双重影响关系,政府研发补助有助于提高当期企业研发绩效;高鹏华[31]对制度环境、现金流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产权保护有助于促进企业研发绩效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制度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3)技术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技术事件是指对企业技术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事件,如技术变革、技术人员流动、技术研发合作方式等;技术事件冲击力是指技术事件对企业内部技术变革或变化速度或幅度产生的影响力。当技术事件冲击力较大时,意味着企业技术环境变化可能性较大,促使企业加快研发步伐,以适应技术环境变化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研发绩效。韩亚峰等[32]指出,同行业关联企业或企业集团间的技术外溢能提升企业研发绩效;孙青川[33]指出,技术能力各要素均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Hambrick[34]指出,在高度动态的技术环境中,企业为了能够在技术变革方向上与竞争对手抗衡,往往会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技术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4)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动态能力在企业面对环境不确定性反应速度、效率和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凤海[35]研究了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直接驱动作用;康健[36]指出,动态能力在集群企业双重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孟媛等[37]指出,动态能力在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提升中具有中介作用。马文甲等(2016)指出,动态能力在开放广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动态能力在事件冲击力与企业研发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提出以下假设:

H4:动态能力正向调节事件冲击力与企业研发绩效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是其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高技术企业为了追求长远发展并谋求自身利益,必须不断提高竞争力,从而格外关注其研发绩效[38];②高技术企业创新比较活跃,在国家研发投入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我国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67.3%,英国为62.8%,韩国为58.7%,法国和日本也都在40%以上,而中国目前仅有25.7%[39];③高技术企业研发具有技术变革快、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改进迅速等特点,其水平高低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及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企业要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研发绩效[40]。以之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自身研发实力与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本文研究的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难以在企业层面通过数据库或者企业公司年报等公开资料获取,所以以问卷形式收集相关数据。

为保证问卷回答者有能力有效回答问卷题项,本文问卷发放对象为企业研发中心中层及以上负责人,或是高度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及整合战略的高层领导,对企业技术能力和经历事件有深刻认识。通过将问卷上传至问卷星网站,借助互联网传播,如在校EMBA校友群、学校EDP学员群、清华校友群等进行数据采集,最终收到问卷237分,剔除行业不符合标准的问卷35份,共得到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85%。样本特征及其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发现,成立时间为2000-2010年的企业占42.1%;所属行业较多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其次为电子信息产业,共占36.6%;企业所在地主要为北京,占55%;近3年员工人数约一半是1 000人以上;近3年资产规模10亿元以上占44.5%;近3年年均收入10亿元及以上占38.6%;在企业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居多,占55%。因此,样本特征符合本文要求。

表1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N=202)

企业属性企业分类样本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企业成立时间1960年以前2612.912.91960-1970年105.017.81970-1980年105.022.81980-1990年209.932.71990-2000年4120.353.02000-2010年8542.195.02010年以后105.0100.0企业性质国有及国有控股8944.144.1民营8642.686.6合资2713.4100.0企业所处行业高端装备制造4823.823.8电子信息2612.936.6石油化工188.945.5生物医药105.050.5能源环保94.555.0航空航天21.055.9其它高技术企业8944.1100.0企业所在地北京11155.055.0上海146.961.9广东136.468.3其它东部地区2512.480.7中西部地区3919.3100.0近3年员工人数50人以下3316.316.350-99人2411.928.2100-299人2110.438.6300-499人94.543.1500-999人157.450.51000人以上10049.5100.0近3年总资产规模100万及以下73.53.5100万-500万188.912.4500万-1000万31.513.91000万-5000万3215.829.75000万-1亿136.436.11亿-10亿3919.355.410亿以上9044.6100.0近3年年均收入100万及以下125.95.9100万-500万157.413.4500万-1000万52.515.81000万-5000万3316.332.25000万-1亿199.441.61亿-10亿4019.861.410亿以上7838.6100.0在企业工作年限1-3年4823.823.83-5年4321.345.05-10年7034.779.710年及以上4120.3100.0

3.2 变量与测量

本研究采用Morgeson等人观点,将事件冲击力通过事件重要性、新颖性、中断性予以表征,先对测量量表进行KMO、Bartlett球形检验,所得结果见表2。可见所有问卷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均大于0,代表样本充分水平的KMO检验值为0.814,说明样本量比较充分,超过了因子分析样本限制条件;代表条目间相对关联程度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 432.384,且Bartlett球统计值显著异于0,说明各问卷题项相互关联,适合提取公共因子。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问卷9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35%,说明量表效果较好,见表3。将提取的公共因子依据问卷题项属性特征命名为市场事件新颖性、市场事件重要性、市场事件中断性、技术事件新颖性、技术事件重要性、技术事件中断性、制度事件新颖性、制度事件重要性和制度事件中断性,具体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行业利润和行业价格战体现市场重要性,市场竞争越来越强体现市场中断性,产品更新快、竞争行为难预测、顾客需求变化快体现市场事件新颖性;行业联合开发、政府支持、政府目标差异体现制度重要性,政策目标模糊、管制速度越来越慢体现制度中断性,政府创新支持、企业补贴力度加大体现制度新颖性;技术交易体制完善体现技术重要性,行业门槛较高体现技术中断性,技术变革快、技术人员流动强、技术突破发展及技术发展方向体现技术新颖性,以上与企业运营实践相吻合。从中可见,事件冲击力问卷设计较为合理,具有一定说服力。

表2事件冲击力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KMO取样适度性度量值0.814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1432.384自由度171显著性0.000

同理,对研发绩效和动态能力题项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检验,结果如表5、表6所示。研发绩效题项KMO检验值为0.714,Bartlett球检验值为210.747;动态能力题项KMO检验值为0.907,Bartlett球检验值为1 795.474,且Bartlett球统计值显著都异于0,表明两者样本量充分,比较适合提取公共因子。

4 数据结果分析

本文分别利用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研发绩效关系所提公共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表8、表9所示。模型I是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II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模型,模型III是加入交互效应后的全效应模型。

以研发绩效为因变量,市场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如表7所示。模型I显示,市场事件重要性(β=0.161)、市场事件中断性(β=0.131)、市场事件新颖性(β=0.055)均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假设H1得到验证。模型II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后,动态能力变量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518),且主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F=15.020)。模型III显示,动态能力对市场事件冲击力中断性(β=0.053)、市场事件新颖性(β=0.004)与研发绩效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市场事件重要性(β=-0.027)与研发绩效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表3事件冲击力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因子载荷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因子5因子6因子7因子8因子9抽取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ED10.3070.773-0.057-0.2050.1040.1090.0410.1360.14978.35ED20.2060.7760.1530.2740.0510.083-0.0730.007-0.051ED30.2000.6670.2340.2720.088-0.0050.1120.0010.279EF10.0080.0280.0900.840-0.0490.138-0.0160.1300.167EF20.1870.1650.0270.822-0.0210.149-0.060-0.0630.047EF30.1840.2800.1670.3310.039-0.0760.0300.0090.734ED40.6780.3770.1420.1150.1240.0740.313-0.0940.044ED50.7250.1680.0510.1290.1110.140-0.1830.1290.384ED60.7480.2560.133-0.0330.0980.1110.288-0.2210.122ED70.6720.2180.2920.2370.0780.077-0.0710.253-0.249EF4-0.0050.0770.1290.0570.1320.0470.1750.9260.014EF50.1090.0070.076-0.0860.1440.0370.8960.1760.009EF60.3340.2080.5350.1880.1670.0450.3120.125-0.301ED80.0880.0880.883-0.0260.125-0.013-0.0370.0920.026ED90.1300.0670.8210.120-0.0030.1680.0970.0140.181ED100.0280.0430.0470.1000.2420.8060.0830.0070.050EF70.1850.0920.0970.174-0.1320.779-0.0360.047-0.097EF80.1350.1860.008-0.0330.8160.0590.0350.1240.147EF90.076-0.0090.152-0.0300.8340.0440.1290.021-0.100

表4事件冲击力测量题项

事件类型重要性中断性新颖性市场事件行业整体平均利润水平很低(EF1)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EF3)行业内产品更新速度很快(ED1)行业内主要采用价格战(EF2)竞争者行为很难预测(ED2)顾客需求变化较快(ED3)制度事件行业内联合开发是主流(EF6)政府出台的行业政策目标较为模糊(EF7)政府在创新方面支持力度越来越大(EF8)政府在创新方面支持力度越来越大(EF8)在不同时期或阶段,政府行业政策目标差异很大(ED9)政府放松对本行业管制的速度越来越慢(ED10)政府为企业提供的补贴力度较大(EF9)技术事件行业内技术交易体制比较完善(EF4)行业技术门槛较高(EF5)行业技术变革较快(ED4)行业内技术人员流动性越来越高(ED5)技术突破性发展带来大量创新的产生(ED6)未来几年技术发展方向很难预测(ED7)

表5研发绩效KMOBartlett检验结果

KMO取样适度性度量值0.714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10.747df3Sig.0.000

表6动态能力KMOBartlett检验结果

KMO取样适度性度量值0.907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1795.474df105Sig.0.000

以研发绩效为因变量,制度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如表8所示。模型I显示,制度事件重要性(β=0.189)、制度事件中断性(β=0.026)、制度事件新颖性(β=0.076)均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模型II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后,动态能力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520),且主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F=15.248)。模型III显示,动态能力对制度事件冲击力新颖性(β=0.148)、中断性(β=0.020)与研发绩效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市场事件重要性(β=-0.026)与研发绩效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表7市场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与研发绩效层级回归结果

变量因变量:研发绩效模型I模型II模型III所有制类型E-0.030-0.050-0.045资产规模G0.0930.0050.006市场事件重要性0.1610.1030.099市场事件中断性0.1310.0480.058市场事件新颖性0.055-0.014-0.018动态能力0.5180.508市场事件重要性∗动态能力-0.027市场事件中断性∗动态能力0.053市场事件新颖性∗动态能力0.004R20.0540.3010.304△R20.0310.2810.274F2.39715.0209.995p值0.0390.0000.000D-W1.979

表8制度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与研发绩效层级回归结果

变量因变量:研发绩效模型1模型2模型3所有制类型-0.018-0.037-0.034资产规模0.030-0.027-0.025制度事件重要性0.1890.1290.141制度事件中断性0.026-0.0090.014制度事件新颖性0.0760.0180.026动态能力0.5200.513制度事件重要性∗动态能力-0.026制度事件中断性∗动态能力0.020制度事件新颖性∗动态能力0.148R20.0470.3040.326△R20.0250.2850.297F2.09015.24811.073p值0.0680.0000.000D-W2.023

以研发绩效为因变量,技术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如表9所示。模型I显示,技术事件重要性(β=0.225)、技术事件中断性(β=0.006)、技术事件新颖性(β=0.037)均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假设H3得到验证。模型II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后,动态能力对企业研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520),且主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F=15.424)。模型III显示,动态能力在技术事件冲击力新颖性(β=0.007)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中起微弱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事件重要性(β=-0.011)和事件中断性(β=-0.013)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起负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1、H2、H3均得到验证,而在事件冲击力重要性、中断性、新颖性与企业研发绩效影响关系中,动态能力对市场、制度、技术事件新颖性与研发绩效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对市场、制度、技术事件重要性与研发绩效关系均有负向调节作用,对市场、制度事件中断性与研发绩效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对技术事件中断性与研发绩效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假设H4仅获得部分验证。

表9技术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与研发绩效层级回归结果

变量因变量:研发绩效模型1模型2模型3所有制类型E-0.050-0.050-0.050资产规模G0.0630.0040.004技术事件重要性0.2250.1040.106技术事件中断性0.0060.0430.044技术事件新颖性0.0370.0780.077动态能力0.5200.518技术事件重要性∗动态能力-0.011技术事件中断性∗动态能力-0.013技术事件新颖性∗动态能力0.007R20.0590.3070.307△R20.0370.2870.277F2.64215.42410.150p值0.0240.0000.000D-W1.973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以往学者关于企业研发绩效的研究多从静态视角出发,探讨政府投资、团队知识能力、并购行为对研发绩效的影响等,主要是从单一事件视角进行分析,缺乏对事件特征的多类型、多维度解析。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市场事件、制度事件、技术事件冲击力的重要性、新颖性、中断性与企业研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事件冲击力对研发绩效影响的3个假设均得到验证。即无论从市场、制度还是技术角度看,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即事件发生新颖性、重要性、中断性对高技术企业影响越大,越有助于企业研发绩效提升。同时,由于事件无法直接作用于企业研发,而是通过企业反应影响研发绩效,即动态能力在事件冲击力对研发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文还发现,动态能力在事件新颖性与研发绩效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事件重要性与研发绩效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在事件中断性与研发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因事件类别不同而不同。

5.2 研究启示与局限性

本文不仅拓展了事件系统理论应用范畴,对扩展企业研发绩效理论、提升企业研发绩效也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事件发起者而言,因为事件冲击力对企业研发绩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可在企业研发绩效难以提升时适当利用事件因素激活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研发绩效。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动态能力在事件冲击力对研发绩效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但调节作用不同。当发生对企业研发产生影响的事件时,企业应对事件类型及其重要性、新颖性、中断性特征等进行判别和区分,适当调整和改变自身动态能力,以促进研究绩效提升。同时,未来研究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深入探讨: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带有主观色彩,后期可基于企业经营实践大数据作出具体研究;②研究对象是高技术企业,对于新创企业或传统企业而言是否适用,有待研究;③对调节变量动态能力和因变量研发绩效的研究,可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以打开动态能力和研发绩效关系的黑箱。

参考文献:

[1] 吴怡瑶.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增速居全球首位[EB/OL].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11/9629631.html, 2016-11-03.

[2] 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3] 张大伟.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评价及协调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 王娟茹,罗岭.团队动态能力、创新与研发绩效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10):167-173.

[5] 宁宝超.基于研发制度安排的企业研发绩效比较[D].长沙:中南大学,2012.

[6] 杨军敏,曹志广.并购对中国上市公司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医药行业为例[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4):26-31.

[7] MORGESON F P, MITCHELL T R, LIU D. Event system theory: anevent-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 515-537.

[8] 韩亚峰,樊秀峰,周文博.知识资本积累、集团化经营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基于知识资本动态积累模型[J].软科学,2015(8):14-19.

[9] 郭研,刘一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绩效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关村的证据[J]. 经济科学,2011(2):117-128.

[10] 杨晔,王鹏,李怡虹,等.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5(1):24-31.

[11] 宁宝超.基于研发制度安排的企业研发绩效比较[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2] 仇云杰,吴磊,张文文.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研发绩效吗——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7-98.

[13] LAWRENCE P R,LORSCH J W.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7,12(1):1-47.

[14] NELSON R R, WINTER S G.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M].Cambridge, MA: Belkanp Press, 1982.

[15] KOGUT B,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2, 3(3):383-397.

[16] HENDERSON R, COCKBURN I.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S1):63-84.

[17]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4(2):77-85.

[18] WANG C, AHMED P K.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Ine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9):31-51.

[19] 葛宝山,董保宝. 基于动态能力中介作用的资源开发过程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2009(4):520-526.

[20] 高菲.环境不确定性、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21] 王娟茹,罗岭.团队动态能力、创新与研发绩效的关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3(10):167-173.

[22] 方建国.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6):72-77.

[23] 耿新,张体勤.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以组织宽裕为调节变量[J]. 管理世界,2010(6):109-121.

[24] JAWORSKI B J,KOHLI A K. Market orientation: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Journal of Marketing,1993,57(3):53-70.

[25] LU G T,G G DESS. Linking two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to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life cycle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16(5):429-451.

[26] 李玲.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实证研究——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9):96-102.

[27] 杨风.市场环境与研发投资——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研究,2016(6):896-905.

[28] PENG M W,SUN S L,PINKHAM B, CHEN H. The institution-based view as a third leg for a strategy tripo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9,23(3):63-81.

[29] 李诗田,邱伟年. 政治关联、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支出[J].科研管理,2015(4):56-64.

[30] 董雅琴. 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研发支出与企业研发绩效——基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研究[J].会计师,2015(10):8-9.

[31] 高鹏华. 制度环境、现金流与研发绩效的实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32] 韩亚峰,樊秀峰,周文博. R&D投入、技术外溢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基于知识资本积累模型[J]. 财经论丛,2015(8):81-88.

[33] 孙青川.技术能力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分析[J]. 商,2016(26):16.

[34] HAMBRICK D C. Spe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scanning activities among upper level executiv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1,18(3):299-320.

[35] 张凤海. 动态能力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36] 康健.集群企业双重关系嵌入、动态能力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37] 孟媛,陈敬良,张峥,等. 跨国公司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与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J]. 预测,2015(3):8-13.

[38] 刘超男.基于KPI的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360度绩效考核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

[39] 玄兆辉,吕永波.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问题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3(6):5-10.

[40] 谢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8.

ResearchonEventImpactForceImpactsonHigh-techEnterprisesR&DPerformance——Dynamic Capabilities as Regulating Variable

Li Zongjie1, Wang Yurong1, Yang Zhenning1,Yu Wei2

(1.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By the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ent impact force impacts on corporate R&D performance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ability on this proces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feature of the market event impact force, the institutional event impact force and the technical event impact force is "the importance and novelty and interrupt sex", they are on the performance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R&D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Dynamic capability regulates some aspects of the above-mentioned impact mechanism, in some cases, the impact of event impact force on R&D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firm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firm's dynamic capability.

Key Words:Event Impact Force;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 R&D Performance; Dynamic Capabilities

收稿日期:2017-05-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D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019)

作者简介:李宗洁(1988-),男,河南汝南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管理;王玉荣(1965-),女,江西贵溪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杨震宁(1976-),男,天津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余伟(1990-),男,陕西商洛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7030500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8)01-0028-07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