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的煤炭企业转型策略研究

王林秀,郭 缙

(中国矿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6)

摘 要: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是完成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煤炭企业从低附加值产业链中游向高附加值产业链上下游转移的重要方法。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受到企业目前所在产业退出壁垒和企业转型目标产业进入壁垒的双重影响。通过静态平衡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强度与企业利润负相关,同时这种影响会随着壁垒强度的提高而减弱,得出需面临高退出壁垒的煤炭企业更倾于向高进入壁垒的产业链上游转产的分析结果,通过相关度分析对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实现“去产能”目标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进入壁垒;退出壁垒;静态平衡分析;相关分析

0 引言

长期以来,煤炭是我国的主导资源和基础资源,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征。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占比高,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产业亟需将产能从低附加值的煤炭开采、洗选向高附加值的煤炭产业链上下游转移,煤炭生产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但在转型过程中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将对煤炭企业转型策略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1 煤炭产业进入、退出壁垒与产业链

1.1 煤炭产业链与附加值

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商品原有价值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创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煤炭开采处于微笑曲线中游,利润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左侧代表研发,包括煤炭相关技术研发为代表的技术领域,微笑曲线右侧代表营销,包括以煤炭相关服务拓展为代表的服务领域。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我国煤炭产业产能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领域,有学者指出大部分煤炭产业处于“开采—洗选—加工”阶段,当前仍在寻求新常态下产业集群发展新方向[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下游产业对煤炭需求量持续降低,造成煤炭开采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过于求拉低了该领域的利润,导致目前煤炭行业的发展困境(煤炭产业链附加值与产能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煤炭产业附加值与产能的关系

1.2 退出、进入壁垒对产业链的影响

Bain[3]首次提出进入壁垒的概念,认为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和资本需求量是进入壁垒的来源。国内学者在研究市场壁垒时,大多继承了Bain的思想,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把资本需求量单独看作产生进入壁垒的原因。与以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不同,芝加哥学派代表斯蒂格勒定义进入壁垒为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个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该成本由试图进入产业的企业承担,而已经在产业中的企业则不必承担[4]。斯蒂格勒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资本需求量都不是产生进入壁垒的原因。对于煤炭企业转型,其转移的阻碍主要体现为煤炭企业需要额外支付的新技术研发成本、新人才培养成本、新市场开拓成本等必要资本量壁垒,对于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等对煤炭产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本文选择斯蒂格勒的进入壁垒定义,即进入壁垒是企业进入新的生产领域所要支付的额外成本,主要包括行政垄断性壁垒、技术垄断性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等。

根据市场竞争理论,某产业的产能大于社会需求时必然产生激烈的竞争,从而一部分个别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的生产能力会被淘汰。这些被淘汰的生产能力或以关闭、破产等形式告终,或以新的投资形式如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等方式转入新的生产领域。企业从原产业退出势必要承担一部分损失,如设备处理产生的损失、人员转产产生的损失以及一些政策带来的损失,这种损失就是退出壁垒。退出壁垒主要包括:资产专用性退出壁垒、劳动力安置壁垒、政策性退出壁垒等。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对产业转型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产业转型关系

2 进入、退出壁垒效应静态平衡分析

2.1 进入、退出壁垒与利润量关系分析

退出壁垒阻碍煤炭企业脱离目前所在产业,进入壁垒阻碍煤炭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由于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存在而产生的成本。壁垒的存在相当于提高了煤炭企业转型进入新生产领域后的固定成本,煤炭企业转型之后市场供需平衡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强度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存在下的市场均衡

由于壁垒b的存在,在市场均衡条件下会有以下关系。

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均衡条件:

根据以上3个条件可得出企业利润L,并分析其与b的关系:

L=qE·pE-(FC+b)-qE·AVC

由此可知,壁垒强度与企业转型后的利润成反比。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会降低企业转型后在新产业领域获得的利润。

2.2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关系分析

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会降低煤炭企业转型后的利润,但对煤炭企业来说,其面对的退出壁垒与进入壁垒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为分析这种关系,令x1表示退出壁垒强度、x2表示进入壁垒强度,对利润函数L(x1,x2)进行以下分析:

根据壁垒强度与利润成反比的结论可以得出对利润函数L(x1,x2)进行整理和求导:

x1

由上可知退出壁垒强度与进入壁垒强度成反比,退出壁垒强度较高的企业其进入壁垒强度较低。

2.3 进入、退出壁垒与利润变化关系分析

进入、退出壁垒强度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利润多少,也会影响到利润变化幅度。为研究该关系,对x2求关于x1的二阶导数:

随着退出壁垒强度提高,进入壁垒强度下降的速率逐渐降低。同时水平集{(x1,x2)|L(x1,x2)=Li}的下劣集是凸集,说明利润函数L(x1,x2)是拟凸的,有L(x1,x2)满足以下关系:

当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较弱时,二者强度的提升会引起企业转型后利润大幅下降。当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相对较强时,强度提升引起转型后利润下降幅度较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理论分析结果:退出壁垒强的煤炭企业在转型时向进入壁垒高、附加值大的行业转产会取得更好效益。

3 研究假设与壁垒测度

3.1 研究假设及检验思路

为了检验上述结论的实践价值,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煤炭企业转型选择与该企业退出壁垒、进入壁垒不相关,即煤炭企业退出壁垒强弱不会给煤炭企业转型决策造成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煤炭企业所处煤炭采掘业退出壁垒和不同转型目标行业进入壁垒进行测度设计及变量构造,搜集相关数据,使用合理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检验思路如图4所示。

图4 研究假设检验思路

3.2 退出壁垒测度与变量构造

煤炭企业退出壁垒强度测度是煤炭企业转型的重要决策参考。国内很多学者对煤炭产业市场的退出壁垒类型作过详细分析,认为中国产业市场中既有结构性壁垒(或称经济类壁垒),又有制度性壁垒[5-7]。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制度层面主推煤炭企业去产能政策,对于煤炭企业转型形成阻碍的主要是结构性退出壁垒。有学者指出结构性壁垒多是资产专用性壁垒[8]。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其资产专用性,如煤炭采掘机械,除煤炭开采外再难找到其它用途,大型煤炭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难度相对更大。除结构性退出壁垒外,当前人员解雇退出壁垒也对煤炭企业转型造成很大阻碍,从事煤炭开采行业的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平均年龄相对较大,煤炭企业停止煤炭开采将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有学者在2016年指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大约会造成130万人分流[9],大型煤炭企业在职员数量多,面临的人员解雇退出壁垒强度也相应增加。据此可以看出,煤炭企业规模与其转产时所受阻碍正相关。煤炭企业规模可以根据多重标准界定,如员工数量、资产数量、销售额、资本额和其它标准。本部分主要研究煤炭企业退出壁垒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由于煤炭企业年产量与煤炭企业固定资产量、员工数量相关程度更高,选择以煤炭企业年产量作为煤炭企业规模界定标准,进而代表企业转产过程中退出壁垒强度更为合理。

3.3 进入壁垒测度与变量构造

根据斯蒂格勒对进入壁垒的定义:进入壁垒是进入企业所要承担的额外成本。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向产业链上游转型需要的必要资本量更高,煤炭企业所要承担的额外成本更大,煤炭企业向产业链上游转型升级面对的进入壁垒强度更高。因此,如果某煤炭企业偏好向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产业链上游转型,就可以认为这个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更偏好进入壁垒强度大、附加值高的领域,反之则可以说该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偏好进入壁垒强度小、附加值低的领域,因而需对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度进行测量。对研究者来说,创新测度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又极端困难的工作。有些研究仅基于单一创新指标进行创新测度,如Negassi[10]用创新产品销售测度创新绩效,Hitt[11]等以专利申请数测度创新。由于单个创新测度指标具有一定缺陷,为了反映创新,一些研究以多指标进行创新测度。Romijn和Albaladejo[12]使用重大产品创新数、专利拥有数和创新产品新颖程度3个指标对产品创新进行测度。由于技术创新测度并未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指标,刘锦英[13]指出实证中的创新测度只能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的、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在众多测度指标中进行选择或自己开发创新测度指标。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测度煤炭企业转型过程中对于技术密集型煤炭技术研发领域的偏好程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选择煤炭企业获得的专利、科研奖励和论文发表数为测度指标,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测度。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4.1 数据收集

我国煤炭企业规模差异大,大型煤矿企业的产能可以达到小型煤矿企业产能的几百倍,其资金实力相去甚远,能够在转型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也相差很大,而资金投入量的多少会显著影响煤炭企业科研成果的获得。因此,本文以大型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专利网对我国年产一千万吨以上煤矿在过去5年内获得的专利进行查询,同时通过电子邮件访谈的方式对我国年产一千万吨以上煤矿在过去5年内获得的科研奖励进行调研,咨询相关专家设计打分体系(见表1)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表1 评价打分表

分值5321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奖励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论文SCI/SSCI/EICSCD/CSSCI核心期刊

4.2 数据分析

通过对我国年产一千万吨以上的煤矿在过去5年取得的专利、奖励和论文进行整理和打分,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相关分析,得到相关数据(见表2),可得出以下结论:两变量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0.305>0,双尾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6<0.05,拒绝两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说明两变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从表格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出,两变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60>0,同时双尾检测的相伴概率值Sig.=0.002<0.05,也说明两变量呈显著正相关性。

表2 相关数据表

年产量分数Kendall的tau_b年产量相关系数1.0000.305**Sig.(双侧)0.006N4343分数相关系数0.305**1.000Sig.(双侧)0.006N4343Spearman的rho年产量相关系数1.0000.460**Sig.(双侧)0.002N4343分数相关系数0.460**1.000Sig.(双侧)0.002N4343

注:**表示在0.01的水平下显著

5 结语

5.1 结果讨论

本文通过静态平衡分析发现,需面对高退出壁垒的煤炭企业向高进入壁垒的产业链上游转型能够获得更大收益。在相关度检测过程中,本文选取煤炭企业年产量作为统计变量对煤炭企业进入壁垒强度进行测度;同时选取煤炭企业过去5年内取得的专利、科研奖励、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统计变量并咨询相关专家建立评价体系,以煤炭企业科研成果打分的方式对煤炭企业科研创新度进行评价,进而对煤炭企业选择的转产目标行业进入壁垒进行测度。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得出需面对高退出壁垒的煤炭企业向高进入壁垒的产业链上游转型能够获得更大收益的结论。由于煤炭企业规模是影响煤炭企业退出壁垒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大型煤炭企业在转型时选择向以新技术研发为导向的产业链上游转移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因此,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整合中小型煤炭企业,有助于煤炭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5.2 政策建议

(1)积极贯彻“去产能”政策。本研究表明,退出壁垒高的煤炭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向煤炭科学技术研发方向转型。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大范围开采及产业链完善,加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炭企业只有持续深入地进行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煤炭产业,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换代和煤炭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进而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

(2)引导中小煤矿兼并重组。本研究表明,退出壁垒强度高的大型煤炭企业向产业链上游转型更容易获得成功。大型煤炭企业拥有较强实力,更容易集聚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以实现规模效应,更容易应对转型产业进入壁垒对煤炭企业转型带来的阻碍。因此,应积极推进去产能政策,引导中小煤矿合并重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煤炭企业集中度已有一定提高,但与美国、俄罗斯等世界领先的矿产国家相比还有所差距。从这个层面上讲,煤炭产业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产业的先进程度,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政策应继续引导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大型煤炭企业向科技含量高的上游产业转型。本研究表明,退出壁垒强度高的大型煤矿向产业链上游转型容易获得更大效益。当前我国煤炭产业中还存在诸如煤炭安全开采、矿区生态修复、煤炭能源清洁利用等迫在眉睫的技术问题,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向科技含量高的上游产业积极转型,不仅有利于去产能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有利于煤炭产业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低碳利用。

参考文献:

[1] SHAHBAZ M,TIWARI A K,JAM F A.Are fluctuations in coalconsumption per capita temporary? evidence from developed anddeveloping economie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2(33):96-101.

[2] 郭金刚.基于流程再造的同煤集团绿色创新集群发展思路[J].中国煤炭,2016(4):10-15.

[3] BAIN J S.Barriers to new entry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4] 乔治·斯蒂格勒.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郭立宏.论我国产业市场低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的矛盾与治理[J].经济改革,1995(1):23-25.

[6] 王俊豪.对中国竞争性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1(1):1-5.

[7] 张新海.转轨时期落后产能的退出壁垒与退出机制[J].宏观经济管理,2007(10):37-39.

[8] 郭晓杰.河北省钢铁产业退出壁垒分析及政策建议[J].河北学刊,2014(2):193-196.

[9] 尹蔚民.人社部:煤炭去产能涉及约130万人分流[J].中国煤炭,2016(3):51.

[10] NEGASSI S.R&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 microeconometric study on french firms[J].Research Policy,2014(33):365-384.

[11] HITT M A,HOSKISSON R E,IRELAND R D,et al.Effects of acquisitions on R&D inputs and outputs[J].Academy of Mangement Journal,1991(34):693-706.

[12] ROMIJN H,ALBALADEJO M.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small electronics and software firms in southeast england[J].Research Policy,2002(31):1053-1067.

[13] 刘锦英.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光电子产业的分析[J].软科学,2010(4):20-23.

(责任编辑:林思睿)

Study on Coal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Based on Barriers to Entry and Exit Analysis

Wang Linxiu,Guo Jin

(1.Energy Sav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

Abstract: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al enterpris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al "address overcapacity" but also an approach to achieve capacity from low value-added industrial chain to the high value-added industrial chain.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the enterprise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exiting barriers and the entry barriers.In this paper,the static balance analysis will be used to prove that the entry barriers and exiting barriers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ofits,and this effect will weake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barrier.We will get the conclusion coal enterprises which have high exiting barriers have a preference for high value-added industry which has high entry barriers and test this conclusion by correlation analysis.At leas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address overcapacit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coal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Entry Barriers;Exiting Barriers;static Balance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7-04-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JY036)

作者简介:王林秀(1966-),女,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矿区转型;郭缙(1993-),男,河北保定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矿区转型。

DOI:10.6049/kjjbydc.2017GC0084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9-01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