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创新:现实背景及理论阐释

杨雅南1,钟书华2

(1.湖北经济学院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从百大研发创新奖的发展可看出,高端创新正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高端创新是在原有创新理论集成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发展实践,对创新驱动发展内涵的一种新论述。高端创新源于“知识和技术”的突破式发明、“市场-技术互动”的宏观发明和“市场附加值”的高端颠覆式创新。高端创新推动技术向更高势能发展,推动市场向更高层次演变,进而形成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

关键词:高端创新;突破式发明;宏观发明;高端颠覆式创新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保持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中国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面临创新范式的转变。201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报告指出,中国正由“汲取式创新”向“领导式创新”转型[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指出,中国已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前列[2]。中国创新发展位次的提升,赋予了创新发展新的内涵。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相伴的过程。当前创新发展实践,除技术突破外,还应关注市场环境和政府引导方式。因此,需要总结创新发展的新趋势,进而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需要将科技发展、市场互动与政府政策相结合,构建高端创新理论,以引导技术向高端发展,引导市场向高层次进化。高端创新是在原有创新理论集成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发展实践,对创新驱动发展内涵的一种新论述。

1 高端创新实践发展

本文以国际著名的百大研发创新奖为案例,描述实践中高端创新的发展趋势。

百大创新研发奖(R&D100 Awards)创建于1963 年,现已成为国际科技领域推崇的国际大奖,《芝加哥论坛报》将其誉为科技创新者的“奥斯卡”。53年来,这一奖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由各领域知名专家按照科技突破性、创新独特性及市场实用性3个标准,选出100项各行业前沿性、具有革新意义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波拉彩色胶片(1963)、立体闪光灯(1965)、ATM 自动取款机(1973)、传真机(1975)、液晶显示器(1980)、打印机(1986)、紫杉醇类抗癌药(1993)、芯片实验室 (1996)以及高清晰度电视HDTV(1998)等[3]

1.1 获奖主体

从获奖主体的国别看,自1964年正式参选程序出台以来,美国企业在获奖名单中占绝对优势,但优势正在减弱,已从1963-1972年的90%以上,下降到2011-2015年的82%~84%左右。同时日本、德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机构获奖数量攀升。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2010年以来,每年都有4~6项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奖,其中2012年共有7项获奖。从获奖主体结构来看,企业一直是获奖主体,1963-1973年企业年获奖数量占80%以上,而后,企业获奖数量逐年下降,2002-2014年企业获奖数量在60%左右震荡。大学、政府创新机构和研究机构的获奖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政府创新机构的获奖数量增长迅速,具体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02-2014年R&D创新奖获奖主体汇总

1.2 获奖领域

2002-2014年具重大创新意义的商用技术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包括电信、光学、高能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及生物技术等。图2列举了基础化学品、激光和光电子、薄膜和真空技术、能源技术、环境技术、机械系统、过程科学等领域的获奖情况。

图2 2002-2014年R&D创新奖获奖领域汇总

1.3 合作情况

2002-2014年拥有至少一个合作者的获奖项目共计554项,占12年项目总数的46.2%。参与合作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实验室和政府。其中,企业和企业共同参与合作占25%,企业与实验室共同参与合作占43%,实验室与大学共同参与合作占11%,其它还包括企业与大学共同参与,政府与大学共同参与以及几个实验室共同参与等,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2002-2014年R&D创新奖获奖合作情况

百大研发创新奖有4个特征:①奖项为企业和政府创新机构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机会;②获奖发明在原则上要对现有技术作出重大改进,从而意味着获奖发明代表了技术突破;③获奖发明的选择由权威专家委员会决定;④创新奖对于有无专利的发明均可授奖。

从百大研发创新奖可看出,当代高端创新正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高端创新涵盖了创新管理呈金字塔型递进的关键层面。企业是高端创新的主体,但政府创新机构和国家实验室在推动高端创新发展中正发挥重要作用。多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推动着高端创新在清洁能源、生物纳米、空间技术、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关键领域商用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奠定了基础。

2 高端创新理论背景及演变

当前高端创新发展所体现的特征和组织形式,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和抽象。从熊彼特有关创新的“创造性破坏”和“创造性积累”思想开始,学界一直围绕创新类型进行讨论,包括Daft[4]提出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Abernathy 和 Clark[5]的规律型创新、利基型创新、革命型创新和结构型创新,Tushman和Anderson[6]的微变型创新、综合型创新和蛙跳型创新,Higgins[7]的产品创新、制造创新、行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可见,当实践的发展使得在旧的创新分类体系中发现异常值时,新的分类就会被提出。

2.1 高端创新源于“知识和技术”的突破式发明

研究表明,企业价值创造和经济绩效经常依赖于其自身突破式发明。Rosenberg[8]、Singh 和Fleming[9]、Lai R和A D′Amour等[10]指出,突破式发明作为基础发明,为后续技术发明提供了支撑和服务。在管理学文献中,学者们进一步丰富了突破式发明的内涵。如Chandy和Tellis[11]从技术角度指出,突破式发明与现存商品技术相比存在极大不同,突破式发明能够比现有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学界,理论研究较多关注于突破式发明的产生和发展。大多数研究从企业角度关注突破式发明[12],或从发明者角度[13],找出不同企业类型和发明者团队产生突破式发明的可能[14]。一些文献特别关注突破式发明的源泉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如,Sorenson 和 Stuart[15]研究认为,大公司需要克服责任陷阱,经常被认为不利于突破式发明。但大多数研究并不能得出一致性结论。Hill 和Rothaermel[16]就指出,突破式发明及其实现方式体现出了公司异质性。还有文献关注于突破式发明的作用,如从企业层面上, Henderson[17]、Scherer和Harhoff[18]研究指出,企业凭借突破式发明的先驱地位获得迅速增长。从社会层面上,Richard W.Hull[19]指出,这种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看法。Sam Arts和Reinhilde Veugelers[20]同样认为,突破式发明的作用更加重要。突破式发明改变了核心技术范式[21],产生了新的技术系统,甚至新的产业[22]。学者们普遍认为,突破式发明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23]

2.2 高端创新源于“市场-技术互动”的宏观发明

科技史中各种突破式发明的地位并不相同。中世纪后期的伟大发明,例如蒸汽机、电网、机械钟、活字印刷以及铁的铸造等,以及19世纪后期五大发明等,占据着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核心。在20世纪,经济史学家就认为,一些技术和机器比其它技术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古尔德史密斯将其称为“有前途的异形”。Mokyr[24]贴切地将其定义为“宏观发明”(macroinvention),它为未来的基础核心技术提供了理论原型,这样的发明没有与前期技术的明显联系,代表着对原有技术的重大突破。Tomory L[25]指出,宏观发明是指这些发明显著改变了社会,超越了最初技术应用领域,并导致多项微观发明的出现 。从创新认识论角度,他们认为,宏观发明解决了主要技术瓶颈,并且为创新提供了机会,通过作用于边际产品对经济产生影响。

然而,微观发明和宏观发明的区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两者似乎受到不同规律的支配。Cardwell[26]指出,宏观发明产生比较缓慢,在实践中不遵守显而易见的规律 。并且,宏观发明相互影响,成群出现。关于宏观发明的产生机制,Brezis和Krugman[27]指出,宏观发明极端地改变了现有产品技术,并能催生一个新领域。David E Nye[28]指出,宏观发明更容易出现在拥有不同知识背景专业人士从事的迅速扩张的产业中 。Robert C Allen[29]强调了宏观发明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信息流动的重要性 。Mokyr[30]指出,宏观发明的实现具有一定条件,其形成和发展需要市场机制、激励手段与制度和社会环境相结合,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竞争的推动为必要条件。宏观发明为不连续的劳动生产率提供了量化研究技术发展的历史支撑,据此可掌握和绘制出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发展再到技术扩散的序列。

2.3 高端创新源于“市场附加值”的高端颠覆式创新

发明和创新是互补的,发明取决于那些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创新要求同其他个体互动,同时需要依赖于制度和市场,创新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和经济性的。1997 年Christensen[31]在著作《创新者的困境》中首次提出了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概念。Govindarajan 和 Kopalle[32]对颠覆式创新概念边界作出了更为具体的界定。Yudeng [33]认为,颠覆式创新是一种相对现象,是相对于市场上现有技术和模式而言的。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拓展了颠覆式创新的研究。如 Thomond[34]等认为,颠覆式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改变市场上的现有规则,Schmidt[35]则利用线性保留价格模式进行了解释。

正如Sampere J P V等[36]指出的,颠覆性创新概念自提出后获得了较大争议。Tellis[37]认为,Christensen 提出的两种颠覆式创新过于强调由下而上的破坏,对于市场上其它类型创新无法作出完整解释。Danneels[38]也对颠覆式创新提出了两方面质疑:一方面,颠覆是否可能由上而下发生;另一方面,颠覆式创新是否在传统性能上表现一定较差。基于此,Danneel[38]认为,颠覆式创新应该还存在其它可能性。沿此思路,Simone Corsi和Alberto Di Minin[39]、Max von Zedtwitz和Corsi S等(2015)将颠覆式创新理论与反向创新理论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新兴经济体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方案。Govindarajan V和Kopalle P K(2006)以高端蜂窝式手机为例,认为颠覆式创新同样存在于高端市场中 。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尝试找出是否存在始于高端市场的颠覆式创新,本文将立足于上述理论渊源,对高端创新理论进行分析。

3 高端创新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

3.1 高端创新内涵与特征

目前,立足于现有理论基础,文献中引起争议的部分虽然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均集中于高端创新的分类和内涵。 Yu和Hang[33]指出,高端创新是Christensen理论未涉足的领域,它忽视了其它非连续性变化的市场类型(Utterback和Acee,2005)。Christensen(2004)也认为,市场中存在其它创新市场类型。许多学者也意识到存在高端创新的分类,但对其定义不尽相同。Govindarajan和Kopalle(2006)指出,存在低端和高端破坏性创新,并认为高端颠覆式创新具有更高价格,但并不一定在产品的初始市场上具有更高创新绩效。Christensen(2006),Schmidt G M和Druehl C T[35]等学者都认为,高端创新是指创新产品的效用和价格比现有产品高,是超出消费者需求的超量供给 。换句话说,以上相关学者视高端创新为一种持续性创新,而非突破式创新。

关于高端颠覆性创新和突破性颠覆式创新,文献中引起了争议。Christensen和Raynor(2004)更加强调颠覆式创新并不需要技术突破,而是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组合。相反,Chandy和Tellis[11]指出,高端颠覆性创新的新产品包含本质不同的核心技术,与产业中的前期产品相比,可被提供给更高端的消费者。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描述这一创新类型。Utterback和Acee(2005)以及Govindarajan和Kopalle(2006)认为,高端创新将更具突破性。Utterback和Acee(2005)用案例描述了高端颠覆性创新,指出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影响了当前市场。他们进一步区分出了非颠覆式突破创新,这样的分类使得讨论更加深化和复杂,与Christensen定义中的维持性颠覆性创新相联系。Christensen(2006)也承认,应该探讨另外的分类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结合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给出了一个高端创新的定义。所谓高端创新,是指具有丰富知识含量、较高技术难度、较高附加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类型。具体讲,是以国家创新制度为保障,为消费者提供以显著高技术突破性、高创新独特性、高产品创新附加值及实用性为标准的产品,通过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商用技术扩展市场空间,推动技术向更高技术势能发展,促进市场向更高层次演变,奠定企业、产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基础。

从创新内容上,高端创新本质上是非连续和跳跃性的突破式创新,高端创新的知识含量高、技术能力强。从创新市场定位上,高端创新具有高附加值的高阶市场定位。从产品层次上,高端创新具有顾客价值导向。从创新投资上,高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从创新主体能力上,高端创新要求企业在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层面进行创新策略选择。从创新环境上,高端创新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多重环境因素的支持和保障。

3.2 高端创新运行机制

高端创新是一个市场创造过程,伴随着市场渗透和市场进化。其技术变革动力学是创新的间断式平衡。高端创新不仅要考虑供给方即技术进步的高端性,同时考虑需求方即高阶市场的需求特征,并且其有效市场化还需要环境补偿机制的推动。

3.2.1 高端创新驱动力

高端创新的实现具有两个基本驱动力,即高端创新通过新技术实现市场创造,高端消费者通过高端创新采用,实现市场渗透和市场进化。

高端创新通过激进式创新活动实现对现有知识基础的突破,通过突破性创新颠覆或提升现有产品性能,进而探索创新型、前瞻性、实用性、国际领先新技术实现的可能。新技术的价值不完全依赖于主流价值,并高于主流客户的价值需求。早期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表明,消费者效用产生于产品特征的吸收而非产品本身。这就意味着,社会结构和细分市场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根据传统的创新扩散文献,可划分出5类接受者:创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滞后者(Rogers,1995)。Schmidt和Druehl[35]按照低端、主流和高端对创新接受者作出了分类。Rogers(1995)根据接受时间区分了不同的创新接受者类型。创新接受者的分类为确定不同的创新市场目标客户和了解具体市场细分奠定了基础(Mahajan等,1990)。高端消费者最易受到高端创新的影响,因为他们拥有吸收创新性能改进的最强能力[35]。消费者的满足依赖于创新能力满足需求偏好(Anderson 和Sullivan,1993) 。高端创新的早期采用者为价格非敏感型,高端创新可有效利用利基市场,推动市场创造和进化。高端创新可由在位企业推动和发展。

3.2.2 高端创新运行轨道

(1)消费者价值。高端创新市场是以产品绩效为核心的高阶市场,依赖于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偏好(Anderson和Sullivan,1993)。最重要的产品绩效标准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者对价值的理解有两种方式,即产品中心导向和服务中心导向。根据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绩效评价的多维度特征,Mitsuhiro Kameda(2004)总结了消费者价值方程:V=C(c)+P(p)+A(a)+O(o)。其中,C(c)为成本函数,P(p)代表绩效,A(a)代表实用性,O(o)代表其它共同作用的影响因素。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消费者购买决策也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当实用性和其它影响因素恒定时,c,adp,在高端市场上,绩效系数具有较高敏感度。

然而,不同消费者又具有不同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将消费者绩效指标进行整合,总的绩效指标可以组成如下方程,即aiPi,其中,ai为绩效系数,表明了消费者选择的优先顺序,Pi为i的绩效。但是,在高端市场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正如Utterback(2004)指出,许多绩效标准会合并或将会合并到基础功能中,从而产生新的标准来评价商品。当功能变成了商品的基本功能,每个商品都会配备这样的功能,则会失去作为消费者绩效评价指标的作用,消费者会在其决策过程中寻找新标准。消费者绩效评价标准的产生和合并不断随着新技术和新价值的变化而变化。消费者购买高端创新产品并非由于其价格比现有价格更加低廉,或者产品比现有产品更加优越,而是由于价值评价标准的改变使他们将其看作更加有价值的商品。

(2)企业创新能力。消费者绩效评价标准的产生与合并不断随着新技术和新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增加的消费者绩效标准对使用者很重要,企业就必须遵循新的标准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企业需要围绕当前产业竞争的热点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端创新。企业还需要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TeecePisano (1997)以及CrossanApaydin M(2010)等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活动整体绩效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高端创新产品改变了企业价值网络,可能会导致现存价值网络的巨大改变。ChristensenRichard S Rosenbloom(1995)定义了价值网络,认为企业根植于价值网络中,企业重组伴随着产品创新,产品破坏性创新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开展,并影响了企业绩效(Clayton,1995)。因此,企业组织管理要素对高端创新非常重要,企业需要调整其内外部功能,从而应对创新需求,使其创新管理更有效率和效益,保持和提升整体绩效。企业创新能力包括高端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用户数据调研、技术营销、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方面,企业创新能力需要将高端技术创新与运营模式创新相结合,提升创新的组织和管理绩效,从而对高阶市场中创新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3)时间作用下的“技术—市场”正反馈强化。高端创新具有两个动态,一是市场渗透的动态过程,二是消费者创新接受能力的动态逻辑。通过两个方向的动态调整,在时间作用下实现“技术-市场”的正反馈强化。

高端创新的市场渗透动态过程,即由高阶市场向各细分市场渗透。如果将以消费者价值评价为基础的高端创新产品绩效和高端产品成本赋予相同权重,可以发现,由于绩效系数的敏感度较高,高端创新产品需要和现有企业在产品绩效上进行竞争。当高端创新产品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后,就会通过持续创新和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企业通过投资和发展高端技术,能够提高对主流技术替代的可能性,用技术扩展市场。高端创新来自较高阶市场,现有企业则向各细分市场渗透。正如Mitsuhiro Kameda(2004)指出,高端破坏性创新是低端创新的反向。

产品功能和消费者能力之间的间断和不连续为高端创新提供了机会。消费者可吸收的产品效用范围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随着基期维持性创新所形成的焦点,不断向更高效能扩展。并且,随着前期基点的形成,后期吸收能力范围会扩大,上限增长更快,下限增长稍慢,客观上就是范围的扩大。意味着高端创新创造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在每个市场中都有产品绩效提升的轨道,消费者可以吸收和利用。消费者能力成长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将开辟新市场,长期将改变产业局面。

高端创新的“技术-市场”正反馈还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可以观察到已出现的一些技术,其需要技术孵化时间,从而完成市场进化。例如,照相机的电荷耦合装置(CCD)大约花费了约15年时间。Mitsuhiro Kameda(2004)研究了计算机市场,如DVDCRTLCD等,指出不同的技术孵化时间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不同影响,一些技术需要相当长的孵化时间,从而为现有企业应对破坏性技术提供了时间,现有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联盟、猎头、M&A等手段获取技术。

(4)补偿机制。高端创新的补偿机制是指帮助高端技术扩散,有效促进高端技术市场化,并最终实现高端创新的所有辅助因素。补偿机制会促进高端技术发展,并为其发展扫清障碍。正如Joel Mokyr(2002)指出,创新的新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制度和社会环境中,环境的外部变化可能改变整个经济对创新发明的接受能力。采用某项新技术的总成本包括发明者支付的私人成本和整体社会支付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通常高于私人成本。Joel Mokyr(2012)指出,在具有创造力的社会中,创新会为社会产生更多收益,并使发明和开发的成本相形见绌,从而产生了免费午餐。不同社会的接纳能力是高端创新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多种多样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因素决定了高端创新的供给和需求,为高端创新提供了适宜发展的环境。每个社会都存在稳定性要求,社会惯性对创新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经济和社会中构造恰当的激励机制,保障高端创新发展。这样的激励结构是部分经济性的,而非经济性的激励同样重要(Mokyr,2012)。

技术变革的政治经济学指出,创新的收益通常极为分散,而损失较为集中。对技术进步的消极反应只能被理解为那些在某些技术上有投资的人们为了阻止其技能价值下滑而作出的尝试(Mokyr,2012)。技术变革是一场正和游戏。政府为社会对标新立异者的态度确定了基调。政府在技术变革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政治因素决定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独特性能否被引导到生产性目的。创新政策和政府行为对中国高端创新至关重要,高端创新需要政府尊重创新市场规律,通过创新政策和政府行为为高端创新营造政策安全网,保障高端创新资产的所有权,完善专利制度,确保具有足够的激励,提高高端创新者承担风险的意愿,营造开放的高端创新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在决定创新行为时同样非常重要。高端创新需要通过创新文化改变既有阻碍创新发展的社会惯性。学术信仰是高端创新的关键变量,声望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选择变量。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结构对社会中的高端创新倾向具有最普遍的影响。高端创新要求社会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社会通过给予高端创新者无形激励,能够有效改善高端创新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信息开放程度影响了高端创新的发展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创新技术信息得以快速频繁互动和交流,可有效实现和推动“发现效应”。科学是世界性的,高端创新的技术成果是超越国界、相互协作的结果。高信息开放度除了保障高端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互动外,还有利于形成高端创新共识性评价,形成适应性和实用性标准。一个特定的被创新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认识论是必要的,这使得高端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更多认可。

4 结语

中国正面临发展新常态,要求在新的理论层面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内涵。本文研究分析了国际高端创新发展实践,结合理论研究最新进展,提出了高端创新的概念,探讨了高端创新动力学。高端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助于企业形成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竞争优势,有助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是构成创新型国家的技术经济基础。高端创新是对创新替代品而非创新互补品的探求,它是高阶市场中科技的急剧变化。其运行机理、实现方式和制度安排亟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研究概述[Z].2015.

[2] 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EB/OL].http://most.gov.cn/gnwkjdt/201511/t201511 24_122464.htm.

[3] About the R&D 100 awards[EB/OL].http://www.rd100 awards.com/about-rd-100-awards.

[4] DAFT RICHARD L,KARL E WEICK.Towards a model of organizations as interpretation syste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84-295.

[5] ABERNATHY WILLIAM J,KIM CLARK.lnnovation:mapping the wind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J].Research Policy,1985,14:3-22.

[6] TUSHMAN MICHAEL L,PHILIP ANDERSON.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6,31 :439-465.

[7] HIGGINS J M.The core competence:innovation[J].Planning Review,1995,23( 6):32-35.

[8] ROSENBERG N.'Exploring the black box:technology,economics,and histor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4.

[9] SINGH J,FLEMING L.Lone inventors as sources of breakthroughs:myth or reality[J].Management Science,2010,56(1):41-56.

[10] LAI R A,D'AMOUR A YU,Y SUN,et al.Fleming the careers and coauthorship networks of U.S patent-holders,since 1975[Z].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11.

[11] CHANDY RAJESH K,GERARD J TELLIS.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size,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2000,64(3):1-17.

[12] WANG X,SCHRODER H C,MULLER W E G.Polyphosphate as a metabolic fuel in Metazoa:a foundational breakthrough invention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J].Biotechnology Journal,2016,11(1):11-30.

[13] FLEMING L,J SINGH.Lone inventors as sources of breakthroughs:myth or reality[J].Management Science,2010,56(1):41-56.

[14] COHEN S K,CANER T.Converting inventions into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the role of exploitation and alliance network knowledge heterogeneity[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6,40:29-44.

[15] SORENSON J B,T E STUART.Aging,obsolescence,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81-113.

[16] HILL C W L,ROTHAERMEL F T.The performance of incumbent firms in the face of rad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257-274.

[17] HENDERSON R.Underinvestment and incompetence as responses to radical innovation - evidence from the photolithographic alignment equipment industry[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24(2):248-270.

[18] SCHERER F M,HARHOFF D.Policy implications for a world with skew-distributed returns to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0,29:559-566.

[19] RICHARD W HULL.Great inventions in world history: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civilizations[EB/OL].http://history.as.nyu.edu/docs/IO/31858/FRSEMUA508.pdf.

[20] SAM ARTS,REINHILDE VEUGELERS.The technological origins and novelty of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lectronic Journal [EB/OL].http://druid8.sit.aau.dk/druid/acc_papers/7uhs27dfurl528ud6 b9uq74xs5r0.pdf.

[21] FREEMAN C.The economics of hope[M].New York:Pinter Publishers,1992.

[22] CARIGNANI G.On the origin of technologies:the inven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bow-and-arrow[M].Understanding Cultural Trait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315-339.

[23] MALERBA F.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M].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4] MOKYR JOEL.The lever of riches: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nd economic progres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5] TOMORY L.Technology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J].History Compass,2016,14(4):152-167.

[26] CARDWELL,DONALD S.L.The fontana history of technoloy[M].London:Fontana Press,1994.

[27] BREZIS ELISE S,KRUGMAN PAUL R.Technology and the life cycle of citie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4):369-83.

[28] DAVID E NYE.How does one do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EB/OL].http://www.historyoft echnology.org/media/dearborn_SHOT_talk/nye_rev.pdf.

[29] ROBERT C ALLEN.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how commerce created.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modern economic growth[EB/OL].http://www.nuffield.ox.ac.uk/ users/allen/unpublished/econinvent-3.pdf.

[30] MOKYR JOEL ,MEISENZAHL RALF.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on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incentives and institutions[EB/OL].http://www.nber.org/papers/w16993.pdf,2015-11-20/2015-12-25.

[31] CHRISTENSEN C.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7.

[32] GOVINDARAJAN V,KOPALLE P K.Disruptiveness of innovations:measurement and an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Strat.Mgmt.J,2006,27:189-199.

[33] YU D,HANG C C.A reflective review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10,12(4):435-452.

[34] THOMOND P,HERZBERG T,LETTICE F.Disruptive innovation:removing the innovators dilemma[EB/OL].http://www.insightcentre.com/resources/BAM2003forDis ruptit.pdf.

[35] SCHMIDT G M,DRUEHL C T.When is a disruptive innovation disruptiv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25:347-369.

[36] SAMPERE J P V,BIENENSTOCK M J,ZUCKERMAN E W.Deba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6,57(3):26.

[37] TELLIS G J.Disruptive technology or visionary leadership[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34-38.

[38] DANNEELS E.Disruptive technology reconsidered:a critique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21:246-258.

[39] SIMONE CORSI ,ALBERTO DI MININ.Disruptive innovation in reverse:adding a geographical dimension to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ory[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23(1):76-90.

(责任编辑:云昭洁)

The High-End Oriented Innovation:Practical Background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Yang Yanan1,Zhong Shuhua2

(1.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Wuhan 430205,China;2.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D100 Awards,the high-end oriented innovation emerged some new features and new trends.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innovation theories,coupled with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high-end oriented innovation theory is a new description of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high-end oriented innovation ar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invention,"interaction between market and technology" macroinvention,and "market value added "high-end disruption.The aim of high-end oriented innovation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to improv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l level,and to for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industries and nations.

Key Words:High-End Oriented Innovation; Breakthrough Invention;Macroinvention;High-End Disruption

收稿日期:2016-09-14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地方合作项目[2016]5113(20160842017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15@ZH048);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基金一般项目(XJ201509)

作者简介:杨雅南(1983-),女,回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博士,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钟书华(1957-),男,贵州毕节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70303

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7-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