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

王国弘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高校虽是我国三大科研主体之一,但其科研活动却广受诟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主客观原因,发现高校科研系统存在着“投入产出最大化”悖论。基于“外部性”与“零和博弈”等经典理论,提出了“投入产出最小化”概念。根据“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本质和成因,从强化激励、加强监管、改善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对策与建议。“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提出,为分析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绩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悖论;科技成果转化率

0 引言

高校科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针对其科研活动的质疑却从未停止过。相关文献显示,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与20年前相比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依然保持在10%左右[1-2]。随着国家研发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加,如果高校科研效率得不到实质性提升,科研经费浪费现象不仅会更加严重,还会影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因此,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问题不能再无限宽容、置若罔闻了[1],从理论上对其作进一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高校科研成果广义视角,本文对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进行广义上的理论描述,探索性地提出“投入产出最小化”概念,并运用“外部性”与“零和博弈”等经典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的本质及其成因,进而指出科研投入主观意愿是影响高校科研绩效的重要原因,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1 文献综述

自从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问题就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多数学者从国家宏观科技体制视角探索了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认为计划经济下的科技体制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缺乏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问题[3],进而致使高校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无法顺畅对接[4]。近年来,科研腐败成为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热点话题。曹树青和张忠[5]认为,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导致科研腐败已经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质量。另外,高校普遍存在“重立项,轻研究”[6]、“唯论文至上”[7]等问题,致使科研腐败进一步影响了科研绩效。然而,在社会对高校科研广泛质疑的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教育部科技司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用占全国16%的研发人力以及不到10%的研发经费,产出了全国2/3的国际论文[8],这一数据表明高校科研效率并不低。

那么为什么人们却普遍对高校科研活动存在质疑呢?从已有文献看,目前质疑主要是针对高校科技成果部分的。因为国家虽然在不断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却未得到有效提升,也未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高校科研活动种类繁多,产出成果也多种多样,既包括专利、产品等科技成果,还包括论文、著作等理论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等特殊形式的成果等。也即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一指标无法全面、有效地体现高校科研绩效。因此,要想科学地解释我国高校科研系统效率问题,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十分必要。

2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

2.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成因分析

本文认为,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原因既有体制、政策等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有科研人员自身问题。对此,本文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见图1)。

图1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分类

从图1可知,客观因素导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分为不适合转化的基础研究以及由于资金、技术、能力不具备等原因导致的不能转化两种情况;主观因素导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原因分为因转化不能增加自身收益致使转化动力不足以及由于能力不足和努力不够造成成果质量不高而不能转化两种情况。很明显,对于客观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科研人员不应承担过多责任。但对于第二种情况,除“能力不足”这一原因外,“转化动力不足”和“努力不够”值得深思,因为这两种情况是科研人员主观行为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实际上,如果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全力以赴,即使其科研成果最终只是研究性论文,或者未能进行较好的转化,科研人员本身的劳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令人遗憾的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大部分是由科研人员主动性不够、努力程度不足造成的。

从已有文献看,对于科研人员微观系统的研究较少。众所周知,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科研活动中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抑或是成果使用者、评价者、受益方等都不明确,存在明显的出资方与使用方错位、成果使用者评价缺位等问题。在外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就会尽可能地减少研究经费或时间投入,而仅仅产出能够达到科研项目基本要求的成果。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国家科研“投入产出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将其称之为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

2.2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分析

鉴于科技成果转化率难以全面解释高校科研效率问题,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比反映科研效率状况。为了便于解释,本文作出如下假设:项目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由高校科研人员具体实施,项目经费投入与科研成果产出成正比。本文用A表示项目经费总投入(即国家拨付经费数量),a表示科研项目有效投入经费(即科研人员真正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B表示项目最大期望产出,b表示项目实际最小产出。△A=A-a为项目总经费投入与有效投入之差,△B=B-b为项目最大期望产出与最小实际产出之差。用B/A、b/A、B/a、b/a的比值表示投入产出效率,如表1所示。

表1 科研投入产出比情况分类

类型项目最大期望产出B项目实际最小产出b项目经费总投入A B/Ab/A科研项目经费有效投入aB/ab/a

其中,B/A比较适用于市场化研发行为(类似于企业研发活动),即研发人员将全部经费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并且追求产出最大化,这是一种最积极的科研活动;b/A比较适用于重视长期发展,但由于个人能力及外部因素限制未能取得良好科研成果的情况。这是一种相对积极的科研活动,取得的成果往往具有相对有效性;B/a比较适用于那种既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又考虑当前利益,虽然尽可能投入较少的项目经费,却能努力用这些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一种约束不足但心态比较积极的科研活动,其获取的成果往往也是有效的;b/a比较适用于对最终科研成果缺乏信心,对后续成果可能带来的收益也缺少期待,从而以最小投入获取满足基本要求产出为目标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一种基于最消极心态而进行的科研活动,得到的成果往往也是最无效的。

显然,上述结果中b/a情况已经严重背离了国家追求B/A目标的初衷,即在高校科研系统内部形成了“投入产出最大化”与“投入产出最小化”的悖论。

3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成因及危害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投入产出最大化”是多数组织追求的核心目标。国家投入科研经费是希望用有限的经费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然而,在科研体制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科研人员到底愿意拿出多少已成为“囊中之物”的经费就成为一个问题。对此,可用“外部性”与“零和博弈”等经典理论,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3.1 高校科研成果的“外部性”

众所周知,高校科研活动大多为基础性理论研究。由于这类成果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其转化后的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等相关制度尚不健全,致使科研人员不能充分享受成果转化收益,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体现出较强的“外部性”特征。在这一情况下,不管是将部分经费还是所有经费都投入到科研活动中,科研人员的收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在科研项目经费数量确定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往往缺乏将项目经费投入到科研活动中的动力。再加上高校科研经费具有“零和博弈”等特点,致使科研人员大多倾向于将尽可能少的经费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并将剩余科研经费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个人“收入”,进而使“内部”最大化,并最终使科研活动的“外部性”最小化。

3.2 高校科研经费的“零和博弈”

按照国家现有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研人员一旦得到项目支持,关于项目经费使用用途及使用多少等情况基本上由项目负责人决定。根据目前高校科研费用支出情况,并非全部项目经费都用到了科研活动中,而是有一部分转化为了个人“收入”。可见,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最终支出由项目研究经费支出和个人“收入”两部分组成。由于科研经费总数是确定的,投入到项目研究中的费用越多,就意味着个人“收入”越少。因此,这是一个类似于“零和博弈”的系统。当外部监管和约束不够时,科研经费转化为个人“收入”的比例就会增大。

可见,在激励不足和外部约束不严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往往会因为“外部性”与“零和博弈”等原因而倾向于尽可能使科研活动投入经费最小化,从而使自身确定性“收入”最大化,最终导致在高校科研系统内部形成“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

3.3 “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危害

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科研经费真正用于项目研究的比例仅占40%[9],科研经费甚至已经成为一些科研人员的重要收入来源[10]。在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可行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关心的往往不是科研成果质量,而是倾向于通过拉关系、托人情等方式达到“顺利”结项的目的,这极易滋生科研腐败问题,并严重影响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另外,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还会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事求是是科研精神的实质和核心,然而,目前“导师”们在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当行为已经或正在对学生未来的科学态度、行为方式等产生不良影响。以高校科研经费报账为例,为了使科研经费转化成个人“收入”,科研人员大多使用一些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的票据进行报销。作为国家未来科研工作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学生们对此已是耳濡目染,这些经历必然对其科研精神塑造产生负面影响。

4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消解对策

从表面上看,导致“投入产出最小化”的原因是由于科研人员减少了项目经费支出而造成的,但深层次原因则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当、监管不严等导致科研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而项目设置不合理、过程控制不科学、经费管理不规范、科研成果评价不合理、转化链不完善等问题则进一步加剧了科研人员主观弱化科研成果绩效的行为。为了有效解决“投入产出最小化”问题,可从强化激励、加强监管和改善环境3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4.1 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恰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物质激励效果。由于高校科研成果具有“外部性”特点,科研人员的辛苦付出无法得到充分回报。同时,“零和博弈”进一步限制了科研人员的“投入”动机。为有效解决上述困境,可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科研人员能够充分享受“产出”,并通过市场方式变“零和博弈”为“双赢”。如果能够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受益,高校科研人员将更有动力将研究活动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基于更高收益的追求,科研人员也愿意投入更多研发资金,进而形成良性循环[11]

(2)强化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精神激励作用。大量科技创新案例表明,精神因素往往在科研活动中发挥着更大的激励作用。例如,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条件极其艰苦,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正是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经过长期努力、不断积累的事业,如果过于计较个人短期利益得失,将很难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当今物质条件已经极大改善的情况下,过去那种为国家、为科学锲而不舍奉献的精神依然不可或缺。因此,应尽量避免过于依赖物质激励,还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科研人员精神激励,使科研人员从内心主动投身科学研究事业,进而真正有效地提升科研成果质量。

4.2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管

除通过激励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外,还需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监管,使科研“投入产出最小化”,由“不敢”到“不能”。

(1)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减少经费浪费。目前,高校在科研经费使用程序、范围、用途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6]。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科研经费监管,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制度,有利于遏制非法套取、挪用、侵占科研经费的行为。

(2)建立科研审计和举报制度,强化科研监管。在这方面,可学习和借鉴国外科研管理经验。事实上,世界上科研经费管理比较规范的国家也经历过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如美国设置了“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对科研活动及其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及时处理科研领域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可通过设立第三方审计机构等方式,加强对高校科研活动的监管,保证科研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进而有效提升科研绩效。

4.3 改善科研成果转化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助于将科研人员的努力转化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此,可从多种途径入手:

(1)强化市场导向,改善科研评价环境。目前,高校普遍对成果的价值性、应用性重视不足[12],很多高校主要以项目级别、经费数量、论文篇数作为教师评价标准,甚至将项目获批本身认定为“科研成就”[10]。“重立项、轻研究”的不利环境[13]容易导致科研人员对实际水平和能力以及与实践对接重视不够[12],从而难以创造出“顶天立地”的科研成果[14]。为了激励科研人员努力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成果,可在科研项目选题以及成果评价中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对部分科研成果设立市场导向型评价指标。

(2)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成果转化链。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项目立项到成果转化需要一条相对完善的转化链给予支撑。从目前的转化过程看,政府、企业、高校、用户及中介机场未能进行充分有效的合作。同时,中试环节缺乏、中介组织欠发达等因素也极大制约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另外,由于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大多来源于国家财政,容易出现成果使用者与项目出资者错位、成果评价者与使用者错位等问题,最终导致成果使用者参与不够,科研成果不符合实际需求。因此,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激励相关主体能够并且愿意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中,不断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系统建设。

5 结语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受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诟病。尽管已有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但高校科研绩效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在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与管理学经典理论,提出了“投入产出最小化”概念,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及其成因,并基于科研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视角提出了系统性对策与建议。然而,由于高校科研系统的复杂性,“投入产出最小化”概念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可能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还有大量基础性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深入理解高校科研系统运行机理以及进一步寻求提升科研绩效路径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任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全面开创高校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1-8.

[2] 戚湧,郭逸.基于SFA方法的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5(3):84-91.

[3] 安利亮.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7):16-17.

[4] 徐忆琳,叶正祥.浅析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8):181-182.

[5] 曹树青,张忠.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5(4):265-269.

[6] 何苗,何凌云.科研经费乱象调查:课题还没研究就成科研成就[EB/OL].[2014-07-07].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4_07/07/37200439_0.shtml.

[7] 李剑平.高校部分科研经费被“自娱自乐” [N].中国青年报,2009-10-19.

[8] 杨炎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231-234.

[9] 张树人,王安文,苏斌,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及政策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82-84.

[10] 周济.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暑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11.

[11] 孙益武.基于大学章程视角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1):149-152

[12] 任玉岭.急需增强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的紧迫感[N].中国经济时报,2014-11-25.

[13] 赵梦瑶,王聪聪.中科协调查显示仅四成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N].中国青年报,2013-10-31.

[14] 吴定会,翟艳杰,纪志成.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动态跟踪模式的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4):125-131.

(责任编辑:王敬敏)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nimization of ROI"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Wang Guoho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an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three main bodies of Chine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universities is also widely criticized. Based on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xternality" and "zero-sum game", a phenomenon named "minimization of ROI" is put forward. It is found that this phenomenon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phenomenon of "minimization of ROI"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phenomenon of "minimization of ROI" can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University's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Key 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Minimization of Return on Investment(ROI); Paradox;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收稿日期:2016-09-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GH12278);中央高校(陕西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11SZYB41)

作者简介:王国弘(1973-),男,河北唐山人,博士,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60637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6-0147-04

微信扫码看作者独家介绍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