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比较研究

曾 鹏1,2,李洪涛1

(1.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摘 要: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状况,对新常态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综合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区位熵、相关多样化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三大产业及19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与分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常态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所受影响最大,但产业结构依旧保持稳定良好;京津冀、辽中南、关中城市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出现停滞,产业分工水平开始倒退。

关键词:城市群;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偏离份额分析法;相关多样化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保证区域经济健康稳定的关键。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年十大城市群贡献了中国2/3以上的GDP。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不同时期产业分工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为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地区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提供指导,对于更有效地协调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

产业分工是指在生产流程中承担不同任务和角色。专业化与多样化是产业分工带来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产业分工促进了区域生产水平的提升,而专业化水平以及生产细化程度的提升也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分工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分工的发展,不同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同产业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不断提高[2]

国外关于区域产业分工的研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关于产业分工中专业化与多样化的问题始终存在争议。Thomas[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德国专业化水平与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Mercedes[4]通过对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集群效应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及产业链关联的重要战略。Joshua[5]通过对美国19个产业的人数变化进行分析,论证了产业竞争力对分工水平、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Kemeny[6]从专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得出专业化与多样化并不绝对冲突,并提出专业化是一个动态量。Jaakk[7]对芬兰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发现,多样化有益于经济增长。Frenken[8]认为,多样化内容包含相关化和无关化,可通过对产业多样化进行分解,使得对产业多样化和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更为合理。

对于产业分工、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黄庆华[9]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测度分析。李靖[10]基于对京津冀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分工发展规律及治理理念。孙晓华[11]使用相关多样化分析法,对中国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稳定的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

总体来看,当前学者对城市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发达城市,且大部分只在宏观层次对产业结构及分工进行测度分析,对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分析、产业分工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不足,未能实现对中国主要经济带的比较研究。在进行产业分工专业化和多样化分析时,所选取的测度方法不尽合理,未能结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态势对产业分工进行详实分析。

本文在宏观上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十大城市群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3-2008年)和经济增速放缓时期(2008-2014年)的三大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在中观层次上,选取《城镇化发展规划》所提出的19个行业,采用专业化指数、区位熵、相关多样化指数相结合的算法对产业分工进行测度,以克服不同算法的结构缺陷,更好地展现各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以及专业化与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1 范围界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1 研究范围界定

本文参考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袁朱[12]的研究,将中国十大群所包含城市界定如表1所示[13]。本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包含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多维度复合系统,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2015》《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5》。

1.2 评估体系

1.2.1 宏观层面

在宏观层面,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产业结构及分工进行比较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法将一段时间内区域经济增长量划分为3个部分进行分析:份额分量、偏离分量(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本文将中国经济发展近10年的状况划分为两个时间段(2003-2008年、2008-2014年),通过对不同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比较,说明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到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表1 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

城市群包含城市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辽中南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山、铁岭长三角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海峡西岸福建、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山东半岛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中原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长江中游武汉、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天门、随州、荆门、荆州、信阳、九江、岳阳珠三角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川渝重庆、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雅安、资阳关中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洛

1.2.2 中观层面

本文以《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19个行业作为产业分类依据进行测度,以产业从业人口作为测度指标,与宏观层面所选取的时间段相统一,通过对专业化指数、区位熵、相关多样化指数的测度,比较区域内不同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变化。同时,结合宏观层面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态势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对不同时期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为区域经济所带来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构建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评估测度体系,从宏观层面对十大城市群三大产业的结构及竞争力优势进行分析,并从中观层面对19个行业的专业化及多样化程度展开分析,从而实现对产业结构和分工的系统解读。本文所构建的评估测度体系,一方面避免了仅由宏观层面分析无法得到实际细致的产业结构分工优化调整结论及政策建议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宏观、中观层面进行比较,并采用相关多样化指数法对多样化指数进行分析,所得结论更为科学合理。

2 测度方法与计算

2.1 偏离份额分析法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将i区域的经济增量(Gi)分为3个分量:份额分量(Ni)、结构偏离分量(Pi)、竞争力偏离分量(Di),可得Gi=Ni+Pi+Di。本文选取中国十大城市群三大部门产业产值作为测度指标。

i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初期和末期j部门产业产值记为bij,0bij,t(j=1,2,3),并以B0Bt表示相应时期全国经济总规模,以Bj,0Bj,t(j=1,2,3)表示相应时期全国j部门产业产值。

由此可以得到i区域j部门产业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

(1)

全国j部门产业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

(2)

将区域各产业指标标准化:

(3)

通过式(1)、式(2)、式(3),可计算得到i区域各部门产业的份额分量(Nij)、结构分量(Pij)、竞争力分量(Dij):

(4)

(5)

(6)

其中,份额分量Nij为一段时间内i区域j部门产业的标准化指标依照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增长速率变化时,到末期该产业产值的变化量。

结构分量Piji区域j部门产业在时间段内的经济增量按照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增长速率进行计算所得产值与份额分量的差值。Pij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基础越好。竞争力分量Dij为将i区域j部门产业在时间段内的实际经济增量与按照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增产速率进行计算时所得产值的差值,Dij越大,说明产业竞争力越强。

为了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总体特征进行比较,用L表示区域相对增长率指数,用WU分别表示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效果指数[14]。引入,分表代表i区域j部门产业在初期和末期相对于全国该产业产值的比重。区域相对增长率指数:

(7)

L进行分解,可得到WU

(8)

其中,

若经济增长(Gij)越大,L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Pij越大,W大于1,说明区域产业结构效益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Dij越大,U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态势迅猛,具有较强竞争力。

2.2 区位熵及相对多样化指数分析法

2.2.1 产业专业化指数

定义Sij为j(j=1,2,3,…,19)产业在i区域中所占就业比重(Lij表示i区域j产业就业人数,Li代表i区域总从业人口)。Sj为j产业在全国所占就业比重。区域产业专业化指数为[15]

(9)

其中,i区域产业专业化指数SSi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SSi数值越大,表示区域的产业专业化程度越高[16]

2.2.2 区位熵分析法

LQij表示i区域j(j=1,2,3,…,19)产业的区位熵,Ljj产业全国总从业人口,L为全国总就业人口[15]

(10)

LQij>1时,表示i区域j产业具备比较优势。

通过对一段时间区位熵差的计算,可以测度产业分工的变化:

(11)

LQij,0表示基期区位熵,LQij,t表示末期区位熵。ΔLQij>0,说明i区域j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当ΔLQij<0,则说明i区域j产业优势衰减。

将区位熵差分为4类,以更好地对产业分工进行动态衡量(见表2)。

表2 区位熵差4类结果

类别结果描述一类ΔLQij>0;LQij,0<1;LQij,t>1;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二类ΔLQij>0;LQij,0>1;LQij,t>1;比较优势继续增强三类ΔLQij<0;LQij,0>1;LQij,t>1;比较优势减弱然仍保持比较优势四类ΔLQij<0;LQij,0>1;LQij,t<1;比较优势基本丧失

2.2.3 产业多样化指数

Frenken将产业多样化分解为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无关多样化起维持就业稳定的平衡作用。将19个行业分别归类于三大部门产业,每个部门产业可细分为n个产业,Sij表示i区域j产业的就业比重,SIJ表示i区域第J个部门产业的就业比重。

(12)

i区域的多样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13)

TV=UV+RV

(14)

i区域的无关多样化指数为:

(15)

区域的相关产业多样化指数为:

(16)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偏离份额分析法结果

在对2003-2008年、2008-2014年偏离分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将结构分量保持上升的归类为结构优化产业,将竞争力分量保持上升的归类为竞争增强产业,从而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在中国十大城市群中,仅有中原、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第一产业结构分量为正向,说明其产业结构基础良好;仅有辽中南、长三角、海峡西岸、山东半岛、中原、珠三角城市群第二产业结构分量为正向,说明其第二产业结构基础良好,存在结构优势效益;仅有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但京津冀城市群的竞争优势不断衰退。

表3 偏离份额分析结果比较

产业类型城市群三大部门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增强关中第一产业;川渝第二产业;关中第二产业;长三角第三产业;海峡西岸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减弱长江中游第一产业;;川渝第一产业;辽中南第二产业;长三角第二产业;海峡西岸第二产业;山东半岛第二产业;中原第二产业;京津冀第三产业;珠三角第三产业结构衰退竞争增强京津冀第一产业;长三角第一产业;海峡西岸第一产业;珠三角第一产业;长江中游第二产业;山东半岛第三产业;中原第三产业;长江中游第三产业;川渝第三产业;关中第三产业结构衰退竞争减弱辽中南第一产业;山东半岛第一产业;中原第一产业;京津冀第二产业;珠三角第二产业;辽中南第三产业

2008年之前,十大城市群中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珠三角、关中城市群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原城市群的相对增速最快;京津冀、辽中南、长三角、海峡西岸、山东半岛、珠三角、关中城市群的结构效益对经济增速贡献较大,产业整体向阳发展;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珠三角、关中城市群具有较高竞争力,其中,中原城市群竞争力指数最高(见图1)。

图1 2003-2008年相对增长速率动态分析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对比2008年前经济增速较快的城市群,仅有京津冀、关中城市群的增速依旧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势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依旧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而辽中南、海峡西岸、山东半岛、关中城市群在结构效益上出现了负增长。

从城市群产业竞争力角度进行分析,关中城市群具有持续较强竞争优势,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珠三角城市群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竞争优势开始凸显,其中川渝群竞争优势尤为明显(见图2)。

3.2 专业化指数及区位熵结果分析

3.2.1 专业化指数分析结果

2003-2013年城市群专业化指数处于上升状态,而在2014年出现了明显下降。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城市群专业化指数始终高于0.2,尤其是珠三角城市群在新常态下专业化指数远高于其它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川渝、关中城市群的专业化指数达到0.1以上,呈现出专业化程度良好发展的态势(见图3)。

图2 2008-2014年相对增长速率动态分析

3.2.2 区位熵及产业分变化分析结果

通过式(15)、式(16)计算2009-2014年区位熵及区位熵差,并进行归类,得到表4。截至2014年,京津冀、辽中南、关中城市群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且呈现出产业均衡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城市群的交仓储、信计软、金融、房地产、租赁、科技、文化行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均处领先水平;辽中南城市群的农业、电燃水、水利行业优势明显;关中城市群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迅猛;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在制造业上依旧保持比较优势,但整体发展水平出现下滑;珠三角第三产业的多个行业下滑趋势明显;川渝城市群呈现两极发展的趋势,其批零、住餐饮、居民服务行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它区域,而建筑业出现了大幅度衰退现象;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建筑和制造业优势明显,但制造业已出现较大程度下滑;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制造业和批零上保持着较高比较优势,而建筑业出现大幅度下滑。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在第二产业上保有优势,但第三产业中多个行业出现衰退趋势。

3.3 多样化指数分析结果

相关多样化意味着区域内各产业联系较为紧密,在经济态势良好时可以刺激上下游和相关横向产业发展。无关多样性指数说明,区域产业多元、非集群化的产业结构永远更具弹性和积极的就业趋势[17]

大部分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指数在2003-2014年呈平稳上升趋势,但珠三角城市群在2011年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海峡西岸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指数波动较大。同一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指数最高,而海峡西岸和珠三角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指数较低(见图4)。京津冀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指数较高,与其内部大中城市群较多、城市群内部产业间经济互联紧密相关。而珠三角、海峡西岸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指数较低,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势态下,其各产业间的联系程度有待调节,需要通过政策引导等强化各城市、各产业间的经济互联。

图3 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专业化指数

中国十大城市群无关多样化指数在2003-2013年间均呈下降趋势,在2013年后出现了回升,川渝城市群在2011年后的无关多样化指数呈上升态势,同时一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无关多样化指数较低,而辽中南城市群的无关多样化指数始终保持在较高位置(见图5)。无关多样化程度的高低可大致说明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十大城市群无关多样化指数均呈不断下降态势,说明从整体来看,区域产业间互联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各产业正在形成集群式的高水平发展。而在2013年后,城市群的无关多样化指数出现回升,与各地方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就业人口有关。

4 结果讨论

(1)本文基于宏观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研究模型展开实证分析,证明了城市群功能分工演变态势大体上以2010年为拐点[18];长三角城市群通过产业集聚应对经济减速,相关多样化代表了集合内部的多样化程度,相关多样化指数与产业结构优势正相关,在构建新型产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19];珠三角城市群由于无关多样化水平较低且在经济下滑时期产业互联衰退,出现了较大的产业分工变化;无关多样化用于度量区域经济不同类型的多样化程度,可以抑制失业[20]。孙晓华通过对中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相关多样化指数进行研究认为,相关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无关多样化指数较高的区域在保持经济及就业稳定上具备优势,与本文所得结论一致。虽然长三角城市群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大,但依旧保有优势,且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凸显,与黄庆华对长三角城市群偏离份额模型的分析结论一致。

(2)京津冀、辽中南、关中城市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在经济萧条时期抵抗下行压力和恢复健康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1]。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竞争优势可以推进产业分工变化,促使部分产业转变为比较优势产业,但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其产业间互联结构具备较强优势,城市群产业分工成熟稳定,这与李靖运用专业化指数测度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研究结果一致。

(3)在高度发达区域产业分工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凭借人口、地理等优势显现出产业竞争力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Florian[22]通过对前西德近36年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了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和衰退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本文结论相符,但其未能通过对多样化指数进行分解来分析两者作用一致的内在原因。2013年后,中国十大城市群均呈现出专业化水平回落和无关多样化指数提高态势,可以看出,政府针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就产业结构作出的调节。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势不断衰退,但其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均衡,且第一产业发展势态良好,该结论与黄庆华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研究结论一致。

表4 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区位熵动态变化

城市群一类:化劣为优;二类:优势扩大;三类:优势减弱;四类:优变为劣京津冀一类:公共(1.01,0.15)二类:金融(1.57,0.42);科技(2.42,0.27);水利(1.04,0.02);文化(1.92,0.20)三类:交仓储(1.43,-0.07);信计软(2.43,-0.19);批零(1.29,-0.22);住餐饮(1.27,-0.52);房地产(1.60,-0.29);租赁(2.24,-0.74);居民服务(1.43,-1.37)四类:无辽中南一类:信计软(1.07,0.18)二类:农业(2.86,0.94);电燃水(1.21,0.05);金融(1.18,0.12);科技(1.22,0.20);水利(1.78,0.34);卫生(1.22,0.22)三类:采矿业(1.39,-0.10);交仓储(1.18,-0.07);房地产(1.03,-0.01);文化(1.02,-0.06)四类:制造业(0.90,-0.14)长三角一类:信计软(1.23,0.29)二类:建筑(1.38,0.28);批零(1.13,0.08);租赁(1.45,0.25)三类:制造业(1.20,-0.24);交仓储(1.02,-0.09);四类:住餐饮(0.94,-0.32);金融(0.99,-0.11);房地产(0.99,-0.03);科技(0.89,-0.22)海峡西岸一类:无二类:建筑(1.55,0.32)三类:制造业(1.35,-0.41)四类:房地产(0.99,-0.20)山东半岛一类:采矿业(1.04,0.06);金融(1.00,0.06);房地产(1.03,0.21);卫生(1.02,0.20)二类:无三类:制造业(1.27,-0.17)四类:批零(0.94,-0.15);居民服务(0.28,-0.81)中原一类:制造业(1.16,0.29)二类:无三类:采矿业(1.54,-0.09);电燃水(1.17,-0.09);教育(1,13,-0.02);卫生(1.12,-0.01);文化(1.02,-0.10)四类:建筑(0.98,-0.06);批零(0.86,-0.36);水利(0.90,-0.12);公共(0.95,-0.30);长江中游一类:卫生(1.08,0.10);文化(1.01,0.09)二类:制造业(1.10,0.06);批零(1.28,0.04)三类:建筑(1.20,-0.39)四类:农业(0.72,-0.38);住餐饮(0.86,-0.15)珠三角一类:无二类:制造业(1.94,0.28);租赁(1.41,0.05)三类:交仓储(1.08,-0.17);信机软(1.00,-0.21);房地产(1.40,-0.50)四类:住餐饮(0.98,-0.64);金融(0.69,-0.32);居民服务(0.47,-0.94)川渝一类:农业(1.75,1.56);交仓储(1.08,0.09);批零(1.56,0.71);住餐饮(2.23,1.47);房地产(1.18,0.29);居民服务(5.86,5.37)二类:无三类:建筑(1.22,-0.77)四类:电燃水(0.74,-0.30);金融(0.72,-0.31);科技(0.83,-0.26);教育(0.82,-0.32);卫生(0.85,-0.22);公共(0.70,-0.33)关中一类:采矿业(1.09,0,24);批零(1.00,0.07);房地产(1.06,0.11)二类:交仓储(1.25,0.03);住餐饮(1.21,0.11);金融(1.09,0.03);水利(1.36,0.14);教育(1.26,0.04);卫生(1.13,0.10);公共(1.11,0.09)三类:信计软(1.28,-0.14);科技(1.89,-0.05);文化(1.12,-0.17)四类:电燃水(0.81,-0.34);居民服务(0.68,-0.54)

(4)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相关多样化依旧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其第二产业集聚现象有关,第三产业的结构倒退和无关多样化指数偏低是导致新常态下其产业分工大幅变化的原因,与珠三角城市群类似。保护和利用其在第二产业出现的产业集聚,以及促使第三产业竞争优势恢复到新常态前的发展速度,是当前产业结构及分工调整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与产业结构进行联合分析,可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寻区域潜在机遇与风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5 政策含义及建议

通过比较研究新常态下中国十大城市群呈现出的产业变化态势及面临的新问题,可得出以下政策含义:一方面,本文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在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差距及出现的新问题,并在理论上分析评估不同区域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产业结构和分工带来的影响作用,从而为《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另一方面,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解释了区域优势产业对产业分工进行政策引导和定位的必要性。辽中南、海峡西岸、长江中游、珠三角、川渝、关中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长三角、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均出现下滑,这揭示了党中央提出在新常态下进行结构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

基于上述政策含义分析,笔者认为,以下政策建议可对新常态下区域产业结构及分工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优化:

(1)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势,以专业化赢得竞争。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在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巨大产业分工变化压力时,需要发挥产业结构优势,对已经出现负增长的产业进行正确的引导调整,利用产业内分工不断深化的特点,以点带面保持专业化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高效模式发展,刺激新兴科技发展,以区域创新政策促进区域产业革新[23]。珠三角城市群需要通过各城市产业转移园建设,对第二产业进行政策引导,促使其进行结构调整[24]。辽中南城市群要避免走“单一化”发展的老路,深化产业间联系,以优势产业带动上下游及横向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5],应把握现有多元结构和竞争力优势,提高区域整体专业化程度。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关中城市群需要借由新常态下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出现的产业转移承载能力饱和,利用区位优势,更好地发挥政策导向,促进产业间良性竞争,保持整体平稳健康发展。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动力不足,但两个人口大省在第二、三产业的部分行业依旧具备比较优势,应通过发挥人口优势,提升第三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型产业,改善产业基础。

(2)以产业多元维持结构稳定,以多样化开启创新创造发展新动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无关多样化指数持续偏低,说明新常态下产业整体稳定性不高,需要拓展区域产业发展空间,以创新创造作为新时期的发展助力。相关多样化的相互联系更有利于技术重组,实现集合创新,而无关多样化的多元结构有利于实现技术突破[26],因而产业间关联发展与区域结构多元之间需要通过政府行为来保持平衡协调。辽中南城市群应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门户的地理优势,强化战略性产业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东北地区整体发展。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关中城市群应将竞争力优势转化为结构优势,使产业群聚效应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27]。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在产业结构集聚上依旧具备优势,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和通过产业间集聚效应提升专业化水平是扭转发展势态的关键。

(3)制定城市群差异化政策,促使区域产业进行针对性调整。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新常态下,城市群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阻碍各有不同,因而需要对不同城市群进行针对性的产业政策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产业竞争力和集聚上的衰退,需提高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聚集实力,以建设世界领先的制造业服务业基地为政策定位;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概念,以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新思路。京津冀和辽中南城市群相关多样化水平较高,但在新常态下产业分工变动幅度依旧较大,需要发挥多样化产业结构对吸引FDI的直接作用,发挥区域创新和知识溢出效应[28]。稳定就业与促进发展需保持步调一致。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关中城市群应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区域内部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协调,核心城市要突出专业化服务业优势,中小城市要突出制造业与代理服务业发展[29]。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应建设高起点的区域综合协同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结构多元促产业互联是新常态下政策导向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苏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2(1):98-101.

[2] XIAOBING SHUAI.Will specialization continue forever?a case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diersity[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3,50(1):1-24.

[3] THOMAS BRENNER, GORAN KAUERMANN.Specialization and convergence of industry-specific employment in Germany:a linear mixed-model approach with spaial components[J].Regional Studies, 2016,50(2):326-341.

[4] MERCEDES DELGADO, MICHAEL E PORTER, SCOTT STERN.Defining clusters of related industr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6,16(1):1-38.

[5] JOSHUA DRUCKER.An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change[J].Regional Studies,2015,49(9):1481-1496.

[6] THOMAS KEMENY,MICHAEL STORPER.Is specialization good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Regional Studies,2015,49(6):1003-1018.

[7] JAAKKO SIMONEN,RAULI SVENTO, ARTTI JUUTINEN.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as drivers of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high-tech industrie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5,94(2):229-247.

[8] KOEN FRENKEN,FRANK VAN OORT,THIJS VERBURG. Related variety,unrelated varie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Regional Studies,2007,41(7):685-697.

[9] 黄庆华,周知波,刘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92-101.

[10] 李靖.新型产业分工、功能专业化与区域治理[J].中国软科学,2015(3):80-92.

[11] 孙晓华,柴玲玲.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与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2(6):5-17.

[12] 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中国经济时报,2007-03-29.

[13] 曾鹏,王云琪,张晓君.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0(1):76-82.

[14] 赵忠璇,肖良武.基于SSM模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5):143-145.

[15] 尹征,卢明华.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产业分工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10):110-115.

[16] 张建华,程文.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的U型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2(1):76-97.

[17] MARTIN WROBEL.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cluster,employment,and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J].Papa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5,94(2):273-294.

[18] 齐讴歌,赵勇.城市群功能分工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J].经济经纬,2014(7):114-121.

[19] JUN ZHANG.Related variety,global connectivity and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internet decelopment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compared[J].Regional Studies,2013,47(7):1065-1081.

[20] 张德常.多样化、外部效应与地区经济发展[J].南方经济,2009 (5):58-69.

[21] RON MARTIN,PETER SUNLEY,BEN GARDINER,et al.How regions react to recessions:resilience and role of economic structure[J].Regional Studies,2016,50(4):561-585.

[22] FLORIAN NOSELEIT.The role of entry and market selection for the dynamics of regional 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J].Regional Studies,2015,49(1):76-94.

[23] LARS COENEN,JERKER MOODYSSON,HANNA MARTIN.Path renewal in old industrial regions: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J].Regional Studies,2015,49(5):850-865.

[24] 周春山,刘毅.广东省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6):33-41.

[25] MIQUEL-ANGEL GARCIA-LOPEZ, IVAN MUNIZ.Urban spatial strcture,agglomeration economies,and economic growth in Barcelona:an intra-metropolitan perspective[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3,92(3):515-534.

[26] CAROLINA CASTALDI,KOEN FRENKEN,BART LOS.Related variety,unrelated variety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an analysis of US State-lever patenting[J].Regional Studies,2015,49(5):767-781.

[27] KOEN FRENKEN,ELENA CEFIS,ERIK STAM. Industrial dynamics and clusters:a survey[J].Regional Studies,2015,49(1):10-27.

[28] YUANDI WANG,LUTAO NING,JIAN LI,et al.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Chinese regions:the rol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J].Regional Studies,2016,50(5):805-822.

[29] STEPHEN B BILLINGS,ERIK B JOHNSON.A non-parametric test for industial specializ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2,65(3):312-331.

(责任编辑:云昭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Top Ten Urban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ivision of Labor

Zeng Peng1,2,Li Hongtao1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China;2. Graduate School, CASS, 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Study on China's top ten citie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ivision of labor conditions under the new normal "steady growth, transfer mode, adjust structure" has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his paper uses Shift - share analysis, location quotient,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index, China's top ten cities for three major industry groups and 19 industrie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were compared.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the new normal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city group most affected, bu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till remain stable good. Beijing, Tianjin, Liaoning and South Africa, Guanzhong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economic downward pressure still maintained a good development momentum, the West Coas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ongqing City Group entered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stage, industrial structure needs to coordinate, Shandong Peninsula and th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y stagnation, industrial division levels start backwards.

Key Words: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ivision; Shift Share Analysis Method;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收稿日期:2016-0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JL002)

作者简介:曾鹏(1981-),男,广西桂林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洪涛(1993-),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DOI:10.6049/kjjbydc.2016070507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6-00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