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集群创新趋势与对策研究

魏津瑜1,孙学珊2

(1.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理工大学 中环信息学院,天津 300380)

摘 要:集群创新是提升集群竞争力与稳定集群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伴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我国集群创新与发展呈现出数据化、跨界性及广泛性等新趋势,也对集群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我国集群发展现状及“互联网+”环境下集群创新趋势,揭示“互联网+”与集群创新相融合的综合价值,从企业、集群及政府层面阐述新环境下集群创新发展对策,可为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集群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集群创新;价值分析

0 引言

集群作为当今产业的主要集聚形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发展,部分地区集群发展逐渐呈现衰退局面[1-2],集群存在的粗放式发展、创新不足和重复布局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扭转衰败态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新环境下实现传统集群创新[3-5]。集群创新能力是保证集群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集群创新形式也由最初的技术创新、成本创新逐渐转变为协同创新、系统创新。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市场环境新变化,探索集群创新新途径是实现集群转型的必要条件。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为集群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新机遇[6]。“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加快了传统集群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一批基于“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的集群,如杭州萧山开发区建立的产业集群“互联网小镇”,慈溪以家电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集群,以及阿里巴巴与一些地方政府打造的浙江织里产业带、虎门服装产业带等在线产业带等[7]。这类集群基于互联网平台,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集群相结合,加强优势联动,促进信息在集群内外部传递,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如图1所示。

传统集群在“互联网+”的带动下,经历了“融合-改造-创新”转为基于“互联网+”的集群模式创新过程。通过数据平台实现大数据不断交互,促使传统集群实现信息化有效融合,加快信息传递与处理速度;通过数字化资源改变传统集群资源配置模式,实现跨区域与跨行业集成,促进产业集群改造;随着集群的不断融合与改造,商业模式也随之调整,突破以往的实体商业模式,向数字化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推进。

图1 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升级路径

国内外学者结合集群理论及经济学理论,对“互联网+”视角下集群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集群创新发展的新机遇。Gereffi等[8]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研究了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借助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升级,指出开展集群创新与转型是提升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冯继尚[9]利用SECI模型,分析了互联网与集群创新之间的关系,将产业集群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创新理论等相结合,揭示了互联网新环境可以促进集群创新与发展,实现集群快速转型;程敏[10]指出,互联网技术是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互联网+”与企业集群融合有助于加强集群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进而提升企业集群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林敏等[7]针对特定产业,以信息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指出传统信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对互联网环境的不适应,提出信息产业集群应不断调整创新策略以适应新市场环境,并稳固市场地位;Brown等[11]、Adebanjo等[12]通过系统研究互联网环境给集群带来的转变,指出新型互联网技术为集群发展创造了条件,是未来集群转型的新方向;段浩等[13]指出,“互联网+”对产业集群具有广泛影响,这一影响将从局部逐渐扩展到供应链各个领域,并随着供应链横向与纵向持续整合,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进程不断深入;姜睿清等[14]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集群产生机理,指出新环境对集群的产生与运作提出了新要求,且集群创新的实现需要作出调整;钱士茹等[15]以高技术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梳理了该产业集群内复杂的创新关系,基于社会、结构、知识3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其创新与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实现“互联网+”与集群创新融合,使“互联网+”成为集群创新的新助推力尤为重要。本文以“互联网+”与集群创新融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阐述“互联网+”环境下集群创新的新趋势,从集群、市场和国家3个层面揭示互联网与集群创新的价值实现机理,进而提出在新环境下实现集群创新与发展的新对策,为集群创新提供新途径和方向。

1 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趋势

作为国家当前的重要战略,“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平台或手段,而是经济及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Hansen[16]提出“互联网+”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新发展空间,是决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将对集群发展与创新产生深远影响[17]

表1 “互联网+”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理论依据途径网络作用创新类型创新报酬熊彼特创新理论体系引入或生产一种新产品在线服务及产品应用、众包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获取竞争优势采用新生产方法或工艺流程技术创新简化流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开辟新市场网络经济市场创新竞争摆脱垄断攫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交易成本实现一种新生产组织或管理模式网络化发展管理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扁平化组织结构

由表1可知,“互联网+”的不断深化,为集群引入、生产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途径,传统线下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影响下,逐渐转变为线上及在线模式,整合了社会碎片化资源,为集群创新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也打破了传统集群模仿创新的僵局,促进集群向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知识创新方向不断转变。“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为集群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也使得集群创新在新环境下呈现出区别于以往的发展趋势。

(1)数据化。Davidovi M[18]指出:“互联网+”使产业集群内各成员的工序、服务和产品数字化,进而获取全球竞争优势。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环境,“互联网+”的实施促使集群核心资源由传统物质资源转化为虚拟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资源,且借助网络平台构建改变了实体经济活动过程,通过数字化及网络化传递摆脱了必要的现场操作,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对市场信息进行处理并实时了解客户需求。“互联网+”实现了集群生产活动中各环节及消费者消费场景与偏好的数字化,加快了集群资源优化配置速度,也使得集群创新更加侧重于信息处理能力创新。

(2)跨界性。在传统市场环境下,集群之间具有明确边界,集群运作以资源作为主要依据,强调运营的现实可行性。然而,“互联网+”概念的引入模糊了集群内部企业及集群之间的边界,使集群资源整合可通过虚拟组织延伸到外部,突破了企业与集群之间的有形边界,实现了跨界性融合,促使集群内部资源、功能、知识、竞争优势与外界相互协调,最终促使集群创新由实体企业之间的创新协作延伸到“实体企业-虚拟企业”及“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创新协作[19]

(3)广泛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集群已不再局限于在某一地理范围或某一行业内高度集聚,地理区域与行业限制概念已明显淡化。“互联网+”下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大幅降低了运作成本与信息传递时间,集群之间摆脱了局限性和滞后性,并逐渐实现了广泛性和实时性,突破了时间及空间范围局限,产业集群外延也由区域集群向国际性集群方向发展。集群经营与运作正在向实时化、全球化创新方向发展。

(4)资产无形化。传统集群资产与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及技术层面,“互联网+”时代使集群摆脱了有形资产的束缚,逐渐转向通过信息整合与管理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取代传统有形资产成为集群的重要资产形式,集群竞争重点已由土地、设备乃至资本等形式转移到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层面,集群创新更加侧重于无形资产,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互联网+”不仅在生产技术、运营模式及信息处理形式等方面影响集群发展,同时还使集群打破原有技术、地域及行业的重重局限,促使集群更加侧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2 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价值

“互联网+”不仅为集群创新带来新变化与发展,同时在新环境下也使得集群创新价值具有更强的延展性,突破了企业、行业及区域限制,重构了“市场-集群-国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反馈循环机制。从价值链角度分析,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有效推动了从制造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带来了产业结构变革,使集群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市场及国家价值的提升,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价值

由图2可知,在“互联网+”环境下,集群创新与市场、国家价值提升是相互依托、互为动力的。实现集群创新与“互联网+”有效融合不仅是集群取得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扩大市场需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1)“市场-集群”反馈机制价值分析。 一方面,在新市场环境下,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的不断完善,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在逐渐转变,电商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线上产业带应运而生,传统线下及实体经营模式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此时,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集群只有提升自身对于新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才能确保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及竞争力。因此,构建与“互联网+”新环境相互融合的集群,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是新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集群在新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其为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集群与互联网融合也推动了市场的不断革新。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主要实施者,集群在使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时,逐渐将其推向市场,促进市场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线上零售与线下批发的并驾齐驱,满足了不同消费者需求,突破了传统市场模式的局限,刺激了市场扩张及市场价值的大幅提升。总之,市场是集群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群创新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不仅能确保集群自身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将新技术、新平台引入市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市场发展、提升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而市场价值的提升同时也会为集群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刺激其创新需求,提高集群市场占有率。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不仅凸显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而且也是市场改革的重要驱动力,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2)“集群-国家”反馈机制价值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低迷态势,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传统集群发展呈现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等趋势,致使整体经济发展受阻。集群只有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在低迷的国家经济局势中寻求新发展措施与途径,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创新驱动,才能保证其在经济变革的浪潮中不被淘汰。“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是突破传统地域、贸易及经济壁垒的重要手段。集群创新与互联网新环境的全面融合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导向,有助于打破经济局限、促进集群优胜劣汰,进一步发挥改革创新的牵引作用。

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及平台的推动下,集群还可以突破需求界限,减少过剩产能消耗,从而缓解国家产能压力,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因此,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是确保国家经济稳定、促进经济长足发展及提升国家全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集群既是企业或者产业的集聚体,又是国家经济的主体,国家宏观经济背景决定了集群创新发展方向。在低迷环境下,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不仅可以缓解经济收缩对集群带来的冲击,还可以打破传统模式,寻求更大升值空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效益提升。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力的复苏又会反馈于集群发展,为集群创新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政策、制度,这正是集群与“互联网+”发展的良好前景与保障。

总之,“市场-集群-国家”价值链反馈机制不仅是提升集群价值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市场及国家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互联网+”新环境下,集群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集群创新与“互联网+”有效结合,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不断推动集群、市场及国家的健康、有序发展。

3 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对策

(1)调整与更新集群内部观念,促进集群由模仿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了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新模式。这就要求集群打破传统观念,积极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实现客户的快速响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方案,切实把握市场趋势,从而提升产品开发创新能力,避免陷入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引领顾客消费,开拓新市场。

(2)发挥政府支持和协调作用,营造良好集群创新环境。集群作为重大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实体,是国家创新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促进集群创新持续健康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在企业集群研发与创新过程中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创新资金支持,这不仅可以缓解集群创新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激发集群创新潜力与活力,形成良好的集群创新氛围。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专利保护和技术转让等法律法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环境下为集群创新与改革保驾护航。

(3)构建数据化平台,实现“互联网+”与集群的初步融合。完善数据收集与共享平台,是适应数据化特征的重要体现。采用移动互联和EDI技术,促进信息在企业与集群之间的实时交换,能够节约时间成本,使现有物质资源得到及时、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多重利用,大幅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此外,还可通过数据化资源配置模式,实现“互联网+” 对传统集群的改造;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集群内外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商品与消费者需求的最佳匹配。对于初步融合而尚未改变集群的运作形态,则应主要通过降低时间成本及加强信息共享等模式促进资源在集群内的有效利用,为实现集群创新奠定基础。

(4)突破区域、产业局限,营造集群创新新格局。互联网的泛在性和跨界渗透能力,为集群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分布式组织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集群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区域与产业界限逐渐缩小。为促进创新,一方面,集群应突破自身区域局限,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业务范畴,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集群创新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促进集群创新行为实现跨区域、跨产业发展。

(5)构建新型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与集群创新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集群应将战略核心由传统资源配置模式转变为数字化运营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业务流程改造,通过信息分析与处理实现运营增值,通过无形资产竞争获取集群市场份额。这就要求集群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构建新型混合商业模式,即如图3与图4所示的电子商务驱动集群模式和工业4.0型集群模式[20-21]。传统产业集群通过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利用数字信息化平台,实现外部市场扩张及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依托互联网商业形态实现转型升级,最终形成对“互联网+”环境具有适应性的新型商业模式。新型集群商业模式实现了集群从资源创新战略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市场营销等创新战略转型,利用互联网虚拟化及协同化研发,实现了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智能化及柔性化,进而提升了集群创新能力和增值能力[22]

图3 电子商务驱动集群模式

(6)客观务实看待“互联网+”,实现差异式创新。中国政府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为集群互联网化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虽然为集群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为避免矫枉过正,应客观看待“互联网+”,既要重视互联网技术与思维为集群创新带来的重要价值,积极通过“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又要在跨界融合过程中主动防范对“互联网+”概念的过度炒作,谨防“互联网+”的浮夸风和泡沫化。 “互联网+”虽然是集群创新的重要动力,但还应结合不同行业特点进行结构化、差异化集群创新。

图4 工业4.0型集群模式

4 结语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集群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新市场环境下,切实有效地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集群创新是提升集群竞争力的关键。“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有效施行,促使集群发展呈现数据化、跨界性、广泛化及资产无形化等趋势,打破了原有市场环境下集群的诸多局限,为集群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挑战。因此,政府应积极调整对策,以适应“互联网+”下集群发展新趋势,为集群创新提供条件,从而增强集群竞争力,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甘志霞.集群分类和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问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11-113.

[2] FRENKENA K,CEFISB E,STAMC E. Industrial dynamics and clusters: a survey [J].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1):10-27.

[3] 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46- 54.

[4] 孟昭霞.论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2011(11):83-87.

[5] DELGADO M, PORTER M E, STERN S. Clusters converge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J]. Research Policy, 2014, 43(10):1785-1799.

[6] 崔彩凤.探索集群创新模式助推区域产业升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12-07(A28).

[7] 林敏,张应辉,罗阿玲.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信息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5(10):141-144.

[8] GEREFFI G, LEE J. Economic and social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why governance matte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4(9):1-14.

[9] 冯继尚. 互联网对创新集群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科技园为例[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4.

[10] 程敏. “互联网+”视角下的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以临沂商贸企业集群为例[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0-66.

[11] BROWN D H, LOCKETT N J. Engaging SMEs in e-commerce: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within E-clusters [J].Electronic Markets, 2001, 11(1):52-58.

[12] ADEBANJO D, MICHAELIDES R. Analysis of Web2.0 enabled e-clusters: a case study [J]. Technovation, 2010,30(4):238-248.

[13] 段浩,刘月. 互联网+产业集群 构筑产业生态[J].中国工业评论,2015(9):70-75.

[14] 姜睿清, 喻登科, 薄秋实. “互联网+”背景下全要素网络及产业集群生成机理与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1):83-92.

[15] 钱士茹,赵斌斌,李茂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创新关系网络维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3):67-71.

[16] HANSEN U. E-cluster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economic policy[C]. ERSA Conference Papers. 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4.

[17] POTER M 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0.

[18] DAVIDOVIC M. Building e-clusters [J]. Business Logistics in Modern Management, 2013(13):211-223.

[19] 李斌,韦传勇.虚拟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2(4):210-211.

[20] BERMAN S J.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pportunities to create new business models [J]. Strategy & Leadership, 2012, 40(2):16-24.

[21] 瞿北航.“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42):150-151.

[22] 陈德刚.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12(10):75-77.

(责任编辑:王敬敏)

The Study of Cluster Innovation Trend and Strategy Based on "Internet +" Environment

Wei Jinyu1,Sun Xuesh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China;2.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Zhonghuan Information Colle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0,China)

Abstract:The cluster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stabilize market position of the cluster. With action plan ofis put forward, the cluster'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rings out the new trends, such as digital, crossover and extensive, which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luster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luster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new features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of the cluster innovation to reveal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 and the cluster innovation.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erprise, cluster and government, the new strategies of cluster innovation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uster innovation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Key Words:Internet+; Cluster Innovation; Value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7-02-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YJA630140);天津市教委重大项目(2013-03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TJZDWT130309)

作者简介:魏津瑜(1968-),男,山东乐陵人,博士,博士后,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孙学珊(1988-),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

DOI:10.6049/kjjbydc.2016110179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6-0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