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平台组织采纳关键因素研究

梁乙凯1,戚桂杰1,周 蕊1,2

(1.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管理学院 工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运用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与IT匹配理论等创新采纳理论,探索了组织采纳基于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平台在组织中的采纳与扩散。运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开放式创新平台组织采纳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技术特质(相对优势、开放性、协同创新性、网络外部性)、组织情境(组织战略、高层支持、创新文化、组织规模)、外部环境(政策支持、外部压力)等因素对组织采纳决策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另外,技术特质与组织因素的匹配以及技术特质与环境因素的匹配不仅对采纳决策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而且对技术特质、组织情境、外部环境与采纳决策间关系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平台;组织采纳;技术特质;组织情境;外部环境;IT匹配;案例研究

0 引言

全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使得企业面临的研究开发压力不断增大。以企业内部研发为主的垂直一体化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经营环境[1]。Chesbrough提出了相对于封闭式创新的开放式创新范式,其被广泛应用到诸多行业领域。开放式创新建议组织将内外部资源有效整合到内部创新进程中,以解决组织发展瓶颈、开发新产品与新市场[2]

在“互联网+”时代,开放式创新理念与Web技术结合,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如创新社区、众包平台、创意市场、众创空间和创新竞赛等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OIP)[3]。它将传统线下协同的开放创新模式升级为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大众创新模式,其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等特质正影响着全球企业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变革[4]。许多企业选择自主构建OIP,以吸引外部用户参与到内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并利用大众智慧解决企业难题[5],如戴尔的IdeaStorm、星巴克的My Starbucks Idea、因特尔的Open Port IT Community、宝洁的R&D。同时,也有企业选择搭建第三方OIP平台,为创新的供需双方提供网络平台服务,如InnoCentive、Ninesigma。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针对基于互联网的OIP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OIP建设及其应用。然而,大多数研究都将OIP作为网络社区(online community)、开源软件平台(open source software platform)的延续展开分析[6-7],理论界缺乏对这种企业新兴信息系统——自建OIP采纳的关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IP在企业中的建设与扩散,阻碍了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进程。

鉴于此,本研究选择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8],分析企业采纳OIP的驱动因素。为了更好地开展案例分析,本文使用被广泛应用的组织采纳模型即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梳理OIP组织采纳影响因素[9]。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开放式创新理论及用户创新理论,而且有利于加深对开放式创新平台采纳决策影响因素的理解,同时,也为有意采纳与实施OIP的企业提供参考。

1 文献回顾

OIP的概念来源于开放式创新[2]和分布式创新[10],Chesbrough[11]指出利用基于IT的工具是开放式创新战略的重要部分。开放式创新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现了OIP是支持开放式创新战略的IT工具,OIP能帮助企业吸引更多创新者,在此虚拟环境中,创新者提交创意且自由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可开展协作创新[3]。OIP打破了传统创新面临的资源困境和成果转化的边界障碍,具有无边界、全球化交流和共享等优势[7]。OIP的功能包括创意与创新吸收、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等[12],而且OIP拥有不同的设计模式实现上述功能,如创新竞赛、创新社区、创新市场、创新工具箱等[3]。相对于OIP分类模式,有学者提出了更为细致的OIP设计特质来描述不同IT创新工具,如OIP开放度(透明性和可访问性)[13],组织可设定不同的设计特质属性来构建不同需求的OIP。

除OIP概念解释、与传统OI的比较分析、设计特质与分类模式外,关于OIP的研究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IT工具对传统开放式创新战略的支持,即利用OIP将外部资源整合到创新过程管理中[5],主要关注OIP生命周期管理[3]、知识管理[1];②遵循用户创新理论[10],揭示用户如何互动、合作与共享以实现创新,主要关注参与用户特征与分类[14]、参与动机与用户激励[15]、用户行为(参与、持续使用、贡献、交互、协作)等[16];③探讨创意识别、转移、商业化等过程,主要关注创意特质与分类[17]、创意采纳的关键因素[18]。以上研究主要回答如下问题:组织如何利用OIP开拓创新以及获取优势,OIP用户的特质、动机如何影响参与和贡献,组织如何实现创意价值转移以支持新产品研发。总之,OIP相关研究从不同视角取得了丰富成果,为企业互联网创新实践提供了指导。

创新采纳一直是IS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模式采纳相关研究局限于特定领域的开源软件平台,如Dedrick和West[6]分析了技术因素(成本、可靠性、技术兼容、可试用性)、组织因素(IT创新精神、IT中心性)与环境因素(外部可用技术资源、合法性)对开源软件平台采纳决策的影响。Macredie和Mijinyawa[7]从成本节约、功能性、开源社区支持、网络媒体支持、创新性、资本投资、互联网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对开源软件平台的采纳意向和行为。Li等[19]基于TOE框架,从技术任务匹配(成本、适应性、安全性)、组织支持(IT知识、开源意识)与社会环境支持(政府支持、政府与开发团队间信任)等方面,分析了开源软件平台在公共管理领域的部署。上述研究为本文分析组织采纳OIP决策的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2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能帮助研究者理解当前出现的事件或现象的性质及其复杂性,并获得更深刻的见解[8]。OIP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创新”模式,还未广泛应用于企业,同时,关于OIP采纳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仍有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索性描述和分析,探寻实际现象的规律所在,形成研究结论。

2.1 案例选择

本文选择海尔集团创建的创意平台——众创意(idea)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海尔是全球领先的全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201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 887亿元。众创意成立于2012年9月,改版于2014年3月,是由海尔创新设计中心运维的原创创意与设计收集平台。众创意吸引了全球的优秀资深设计者,服务于海尔的新产品研发工作,涉及白色家电、信息电子、家居集成等领域。

选择海尔众创意的理由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海尔是国内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典型企业,其产品的快速迭代与开放式创新模式有着紧密关联;②从2005年“人单合一”模式、2012年进入网络化战略至今,海尔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之路,对如何实施基于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具有较为完善的管理经验,这对其它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③海尔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大型企业,围绕其形成的研究结论相较于小型企业或国外案例更具推广性;④本研究团队与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便于开展深入调研。

2.2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包括现场访谈和二手数据,使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能提高研究信度和效度。

现场访谈是数据收集的主要来源,本文根据文献与研究目的制定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围绕组织采纳OIP的动力与阻力来源,访谈问题包括:①在传统开放式创新(线下产学研联盟)实施中的困惑与问题;②对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认识;③促进与阻碍企业实施OIP的因素。研究团队分别在2014年3月和2015年1月对海尔相关人员进行了两次半结构化访谈。由于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要求受访者对于OIP有一定的认识背景和知识基础,因此,本研究选择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超前设计部门经理、IT部经理、海尔大学校长、OIP运维负责人与员工等8人,访谈时间为45~90min。个人深度访谈不仅能深入了解受访者对OIP的理解、认识及其采纳决策驱动因素,还能让受访者在深度互动环境下揭示驱动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访谈中,征得受访者准许,对访谈进行录音并整理成电子文档,由此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手数据包括:①海尔提供的相关资料,如企业战略简介、众创意简介,这些资料有利于对互联网转型的重要节点进行回顾;②通过访问海尔官网与众创意平台,获取企业开放式创新相关资料,了解海尔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发展历程,如与开放式创新相关的CEO讲话、集团战略、企业文化等;③其它材料,如有关海尔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的网络材料,包括新闻、杂志、期刊文献等。由此,多渠道收集二手数据。

2.3 数据分析

本文利用TOE框架指导数据分析,并采用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归纳。首先,两位研究者独立审阅数据并编码(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以便发现独立见解。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进行持续比较分析,当一些概念表现出共同特性时将其合成一组;随后两位研究者对编码结果进行讨论,并对概念的命名与描述达成共识。针对不一致的概念,通过研究团队讨论会协商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为了提高构念效度,研究者会使用多重证据来源形成三角验证,如从A访谈记录中提取的概念需有B访谈记录或其它文档证实。同时,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可用于补充验证(supplemental validation)[20],即参考前期研究成果为概念命名,并验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

3 研究发现与讨论

组织层面的TOE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情境3个维度研究创新采纳决策的影响因素[9],TOE框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广泛应用于组织ICT的采纳研究,如RFID[20]。因此,本文根据TOE框架将组织采纳OIP的影响因素通过属性来源归纳到技术特质、组织内部情境、外部环境3个维度中。

3.1 技术特质

技术特质是组织采纳IT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是选择基于互联网的OIP模式还是线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或者沿用封闭式创新模式进行新产品开发,需要分析OIP这种新兴模式的技术特点。OIP模式继承了互联网的敏捷性与开放性、双边平台的协同创新性与网络外部性等技术特质。

3.1.1 相对优势

相对优势是指判断组织采纳创新技术所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之前的状态[20]。敏捷性优势是互联网创新的特性[6],OIP具有灵活、可控的设计特性(如开放度)和模块化的创意转移流程,外部资源能便捷地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海尔能利用OIP的敏捷性对外界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这对于打造完全开放的创新企业、快速响应外部需求变化非常重要。另外,低成本优势是相对于传统创新方式的创新低投入特点[7]。传统的内部研发主要由内部R&D部门承担创新活动,时间长、投入大、风险高。访谈对象多次提及基于互联网的OIP模式能通过网络实现创新创意和解决方案的收集、转移与商业化,不仅能提升创新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OIP的相对优势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1.2 开放性

开放性是基于互联网的IS的重要特质[13]。OIP能够利用ICT跨越组织边界和地理边界,将全球创客资源汇聚至网络平台参与创新过程[4]。OIP的开放性能使海尔与外界保持知识信息互动,获取和利用群体智慧,由传统的一对一合作双赢转变为开放性的多方共赢,大大提升创新效率。因此,OIP的开放性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1.3 协同创新性

协同创新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其是企业或科研机构等为取得激进式创新而整合的组织模式[21],海尔利用OIP有效支撑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这种协同创新能更好地激发外部资源的创新能力,将外部资源的创造力转变为企业外部知识库,有利于实现企业与外部资源的协同合作。因此,OIP的协同创新性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1.4 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进入同一网络的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每个用户从此网络中得到的效用也会提高[22]。基于平台商业模式的多边平台特点,OIP因规模效应而不断汇聚网络创客资源(设计师)与孵化资源(风投),进而实现相关方利益共赢。因此,OIP的网络外部性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2 组织情境

组织情境是支持创新采纳的组织特征,其指促进或制约OIP采纳和实施的组织就绪度,如组织战略、组织文化、高层支持与组织规模。面对基于互联网的OIP模式,有的企业跃跃欲试,有的却避之不及,这与组织特征、内部条件密切相关。

3.2.1 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是指根据组织总体发展目标、环境、方针,对内部组织结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目标的决策[23]。从2005年全球化品牌战略开始,海尔在海外建立本土化设计、制造和营销的“三位一体”研发中心,形成遍布全球的创新资源网络;2012年海尔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由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向孵化创客平台转型,以打破僵硬的封闭系统的束缚,全力构建共创共赢平台,以此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战略。组织战略能指导与驱使相关部门构建全球创新资源参与的OIP,以不断催生创新方案。因此,组织战略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2.2 高层支持

组织高层对创新技术的支持态度对采纳决策具有重要作用[20],因为组织“一把手”能指导资源配置、服务整合、流程重新设计。大多数访谈者强调OIP由海尔集团主席启动与推行,另外,海尔高层的创新精神、危机意识和对基于互联网创新模式优势的认识为推行OIP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制度、资源保障,并影响该组织的成员全面实施“人人创客”活动。因此,高层支持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2.3 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企业永葆生机的前提[20]。创业创新精神是海尔文化永恒的基因,造就了海尔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海尔开放的视野与创新文化氛围驱动企业不断探寻IT模式创新——利用互联网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全世界创客用户与创新资源的无缝隙互动,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创新文化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2.4 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即企业大小,体现了相关IT资源和资金实力。小规模企业更具柔性但缺少足够资源建立与运维复杂系统[6],而大规模企业拥有充足资源,更能承担采纳创新技术的成本与风险。企业自建OIP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组织资源支持,如IT资源和财务资源。

IT资源支持是组织构建OIP的技术准备与基础,如服务器与网络基础设施、系统开发专业人才[7,19]。海尔具有完备的IT部门(信息中心)以及拥有IT知识和系统开发经验的IT员工,这些IT资源与能力能够比较容易实现OIP的设计、开发、技术运维以及更新服务。另外,财务资源支持不同于企业为降低研发成本而选择第三方创新中介平台来搜集创新资源[5]。企业选择自行构建OIP,更多是为直接与用户交互,获取需求与创意。然而,构建OIP需要充足的财务资源来支持开发成本、运维成本与管理成本。组织规模越大,组织越能拥有重组的资源来实施OIP。因此,组织规模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3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影响组织采纳OIP的外部情境因素,反映组织在采纳OIP过程中的外在约束及可行条件[20]。环境情境因素是指来自组织外部的竞争对手、供应链合作伙伴、客户、政府公共部门、行业协会等,往往表现为政策支持与外部压力。

3.3.1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指政府机构为鼓励企业采纳IT创新而给予的支持[19]。中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战略举措,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创业创新活力。同时,“互联网+”行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和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互联网更快地汇聚创新资源。政府能够组织相关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解决企业互联网转型难题,促进互联网创新模式的推广。在政策驱动下,海尔不断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模式,鼓励全员创新创业,实现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因此,政策支持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3.2 外部压力

外部压力是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20],这些压力来自于同行的竞争压力、客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压力等。面对用户需求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加速,企业只有基于开放平台构建开放性创新生态体系,才能保证自身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因此,外部压力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关于技术-组织匹配和技术-环境匹配,已有研究表明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匹配(SAM)、业务目标匹配、组织文化匹配能促使组织有效实现IT驱动价值,从而更有利于IT采纳[23-24]。IS与组织业务、组织战略的有效匹配,能促使组织IS采纳决策更具战略性和目的性,相反,较差的匹配性会导致信息系统投资失败[23]。Gebauer和Ginsburg[25]基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提出,IS与组织任务及组织情境之间的良好匹配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另外,关于技术与环境的匹配,Lu和Ramamurthy[26]提出了IT创新-环境匹配,认为IT战略作为业务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应更好地匹配外部产业环境。因此,本研究根据IT匹配理论,分析技术、组织、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包括OIP技术特质与组织、环境的匹配。

3.3.3 技术-组织匹配

技术-组织匹配是指组织感知创新技术与组织现有价值观、以往经验和当前需求的兼容与匹配程度[24]。IS与组织目标、内部情境的最佳匹配是IS采纳与成功的关键所在[25],实施OIP不是简单地构建平台代替以往的创新模式,而需要与组织战略、组织创新文化相匹配,同时,需要高层、组织资源等的支撑。几乎所有访谈者都强调战略一致性的重要性,即以开放、合作、创新、分享为理念的基于互联网的OIP能很好地适应与支撑企业网络化战略、开放式创新战略以及互联网转型目标,实现多方价值共赢。因此,技术-组织匹配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3.4 技术-环境匹配

外界环境是实施IT实践、利用IT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情境因素,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IT和业务之间的匹配产生影响[26]。制度理论强调外界环境的重要性,组织若想提高绩效,则需实现IT实践与外部环境的有效匹配。因此,企业采纳OIP时需要考虑外部产业环境,提出合理的IT创新-环境匹配规划。大多数访谈者都提到“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的IT模式创新就是为了适应经营、互联网环境的变化——用户需求越发个性化、碎片化、竞争白热化。因此,技术-环境匹配影响组织OIP采纳决策。

3.4 讨论

基于案例分析,通过文献回顾与案例研究归纳了技术特质、组织情境、外部环境3个维度的OIP采纳决策影响因素。IT采纳相关研究表明,技术特质(相对优势[6,19-20]、开放性[13]、协同创新性[21]、网络外部性[22])、组织情境(组织战略[23]、高层支持[20]、创新文化[20]、组织规模[6,19])和外部环境(政策支持[19]、外部压力[20])等因素影响IT创新采纳,在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这些因素对OIP采纳同样起着直接作用。技术特质是OIP采纳的驱动因素,组织因素是组织实施OIP的内部情境条件,环境因素是影响组织采纳OIP的外部情境因素。

Chesbrough[11]指出不是任何行业都适合开放式创新范式,而一些行业并未受到侵蚀因素的侵扰(如能源、航空航天行业)。对于新兴创新模式OIP而言,OIP在给企业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如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风险等。因此,组织采纳与否需要考虑技术特质与组织、环境匹配程度。从匹配的视角看,作为比个人更复杂的实体,组织的采纳决策由组织内部相关决策部门认定OIP技术特征能否有效匹配内部组织情境、外部环境而决定。技术-组织匹配是指这种新兴的互联网创新模式与内部组织情境的匹配,认为匹配带来的组织绩效提高反映在OIP建设的回报、利润和持续竞争优势上,其中包括战略匹配、业务目标与企业文化匹配[19]。技术-环境匹配认为,不仅要关注OIP与内部组织情境的匹配,还要考虑OIP与外部环境的匹配,与环境的有效匹配能实现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如符合政策要求、适应外部压力需要(竞争压力与客户需求)。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主动选择合适的IT创新工具来匹配环境[26]。因此,技术组织的匹配、技术环境的匹配在技术、组织、环境与OIP采纳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说明当OIP匹配组织特征、适应环境压力时,组织更倾向于采纳OIP。基于上述案例分析,本文提出OIP组织采纳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OIP组织采纳影响因素模型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完全依靠企业内部创新在市场中取得优势越发困难。在竞争日益全球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压力下,基于互联网的OIP无边界等优势为传统企业带来了创新模式变革。国外有企业运用基于互联网的OIP成功案例,其理念也在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转变,但中国企业OIP的建设与推广案例依然很少。因此,本文通过海尔深度案例研究,基于IT采纳理论提出了OIP采纳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OIP采纳受到OIP技术特质、组织内部情境与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重要的是OIP与组织内部情境、外部环境的匹配对OIP采纳起到关键作用,海尔的案例加深了对于组织采纳OIP的理解。

本文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OIP组织采纳影响因素的研究,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和用户创新理论。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寻找外部创新源实施开放式创新,基于互联网的OIP是传统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延伸;②OIP组织采纳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对OIP相关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已有研究侧重于平台本身的概念与价值、平台用户行为、创意相关研究等,本文扩展了OIP在中国情境下的组织采纳问题;③本文利用已有概念或模型(TTF、SAM、IT匹配理论)扩展了TOE框架,并将其重点扩展到技术与组织内部情境、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匹配。在实践意义方面,研究影响企业采纳OIP的因素,可对中国企业互联网+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化建议。对于具有采纳意向的企业,为其探索与实施这种新的创新模式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提供了参考。更为重要的是,尽管OIP具有开放性、无界性等优势,是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新型模式,但OIP技术与组织情境(T-O)、OIP技术与外部环境(T-E)的匹配也对组织采纳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本研究属于单案例分析,所得结论在普适性上可能存在一定缺陷,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开展多案例对比研究,扩展本文研究结果并实证检验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1] 王新春, 戚桂杰, 梁乙凯,等. 开放式创新社区组织知识创造能力提升研究[J]. 情报杂志, 2016, 35(3):203-206.

[2] 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3] HALLERSTEDE S. 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s[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4] 杜晓静, 耿亚青, 沈占波.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背景、特点和组成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31(8):10-15.

[5] 王方. “互联网+”下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中小企业视角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5): 15-21.

[6] DEDRICK J, WEST J.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open source platform adoption[C].Proceedings of the 37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04.

[7] MACREDIE R D, MIJINYAWA K. A theory-grounded framework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adoption in SME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11, 20(2): 237-250.

[8]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M]. Sage Publications, 2013.

[9] TORNATZKY L G, FLEISCHER M. The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1990.

[10] VON HIPPEL E.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5.

[11] CHESBROUGH H W. Open business models: how to thrive in the new innovation landscape[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6, 17(4): 406-408.

[12] SIMULA H, AHOLA T. 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idea and innovation crowdsourcing in industrial firm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4, 43(3):400-408.

[13] WEST J, O' MAHONY S. The role of participation architecture in growing sponsored open source communities[J]. Industry & Innovation, 2009, 15(2): 145-168.

[14] EBNER W,LEIMEISTER J M,KRCMAR H.Community engineering for innovations: the ideas competition as a method to nurture a virtual community for innovations[J]. R&D Management, 2009, 39(4): 342-356.

[15] 戚桂杰, 李奕莹.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在线用户贡献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4): 81-87.

[16] 李艳, 李海强. 在线创新竞赛的基本问题与研究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9): 155-160.

[17] WESTERSKI A, DALAMAGAS T, IGLESIAS C A. Classifying and comparing community innovation in idea management system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3, 54(3): 1316-1326.

[18] GANGI P M D, WASKO M. Steal my idea!organizational adoption of user innovations from a user innovation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dell ideastorm[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9, 48(1): 303-312.

[19] LI J P, CHEN R, LEE J K, et al. A case study of private-public collaboration for humanitarian free and open source disaster management software deployment[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3, 55(1): 1-11.

[20] CAO Q, JONES D R, SHENG H. Contained nomadic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influences on adoption of hospital RFID patient tracking[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4, 51(2): 225-239.

[21] 吕静, 卜庆军, 汪少华.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3):81-85.

[22] KATZ M L, SHAPIRO C.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3): 4244-40.

[23] HENDERSON J C, VENKATRAMAN N. Strategic alignment: 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J]. IBM Systems Journal, 1993, 32(1): 4-16.

[24] STRONG D M, VOLKOFF O.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enterprise system fit: a path to theoriz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tifact [J]. MIS Quarterly, 2010, 34(4): 731-756.

[25] GEBAUER J, GINSBURG M. Exploring the black box of task-technology fi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52(1): 130-135.

[26] LU Y, RAMAMURTHY K. Proactive or reactive it leaders?a test of two competing hypotheses of it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 align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19(5): 601-618.

(责任编辑:万贤贤)

The Determinants of Organizational Adoption on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Liang Yikai1, Qi Guijie1, Zhou Rui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Shandong Management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framework and IT innovation alignment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of organizational adoption on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and reveals the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among the organizations. With an exploratory single case study approach, it analyzes the determinants that influence the adoption of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pennes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top support, innovation culture, organization siz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policy support, external pressure) directly influence the adoption decision. What's more,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e direct effects of alignment betwee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and alignment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adoption decision. Further, these two alignments have mediating effect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OIP adoption.

Key Words:Open Innovation Platform;Organizational Adoption;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rganization Situation;External Environment; IT Alignment;Case Study

收稿日期:2017-0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209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GM015)

作者简介:梁乙凯(1986-),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于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电子政务云;戚桂杰(1963-),男,山东威海人,博士,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创新管理;周蕊(1981-),女,山东济宁人,博士,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采纳。

DOI:10.6049/kjjbydc.2016110241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6-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