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述评与展望

顾桂芳1,2,胡恩华1,李文元2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2.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在复杂多变的创新环境下,企业之争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为了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需要深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绩效等问题进行回顾,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研究者参考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

0 引言

随着国际格局、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和创新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争已由“单个企业之争”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1]。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创新环境下,企业同时利用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各创新主体间基于创意产生、研发到市场化创新全过程交互竞合而形成的创新系统[2]。宝洁通过使用“C+D”创新生态系统机制使其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者;海尔通过建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成功推出了系列创新性产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手机行业三巨头在行业技术发展中逐渐衰落。上述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通过与其它主体间的频繁互动,逐步形成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但企业境遇却有云泥之别,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治理创新生态系统不同。宝洁、海尔因治理得当而兴,手机行业三巨头因治理失当而衰。为保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治理是关键,值得学术界深化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是指治理主体通过一整套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优化配置系统中的战略决策和执行权力,协调成员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保证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进而共同创造价值[3]。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整体处于碎片化状态,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相关学者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演进趋势、风险识别及控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但对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缺乏深入剖析。相关治理问题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对此领域的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学者以此为台阶,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孙国强[4]认为,网络治理是以治理目标为导向、治理结构为框架、治理机制为核心、治理绩效为结果的复杂运作系统。借鉴其思想,本文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主要涉及治理边界、目标、结构、机制、绩效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对上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总结其不足并揭示其未来研究方向,可为学者提供更多借鉴。

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述评

1.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

治理边界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对象和范围,其是对构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及其协同运作领域的界定。Moore[5]将企业生态系统概念定义为一组围绕在焦点企业周围、通过互动提升焦点企业绩效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该定义明确划分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边界,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环境发生改变,这就使得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日趋扩大和模糊。于是,Chesbroush[6]提出,企业实施创新战略,其组织边界必须是模糊与可渗透的。因此,受Moore和Chesbroush两位学者的影响,学术界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的划分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种方式明确指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包含利益相关者。陈劲等[7]认为,创新体系中利益相关者包括全体员工、领先用户、供应商、技术合作者、知识产权工作者;Helfat等[8]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客户、供应商、互补商、管制机构、标准设定组织、司法机构、教育和研发机构等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它们相互影响甚至决定焦点企业的命运;Adner[9]对创新生态系统边界的界定更加严格,他指出参与者(供应商、互补商、消费者)只能通过一个网络与某个焦点企业或消费者相连。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角色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其弊端是在动态的外部环境中,新型利益相关者层出不穷,研究者需不断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调整,以便跟进时代发展步伐。

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视为焦点企业专属的,并对其边界采取模糊化处理方式。如,Amit和Zott[10]强调参与者对生态系统社区的认同,其边界依据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认同感而划定;Salonen和Jaakkola[11]指出,创新生态系统边界比市场效率暗含的边界广,他们特别强调组织权力和组织能力专业化是界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的重要特性;张运生[12]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由配套技术开发企业和交易费用共同决定,具有开放性、模糊性和变动性等特征;赵放和曾国屏[13]认为,系统中焦点企业与外围企业间的区别是可以改变的,具有模糊性和任意性。这种模糊化边界处理方式虽然能够反映外部环境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但无法清晰分析不同参与主体的角色及其交互性。

两种处理方式各有利弊,未来研究应将两种方式整合起来,明确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角色类型。同时,保持系统的开放性,保证其能随环境变化而调整和演化。判断某个参与主体是否应纳入创新生态系统,取决于该参与主体能否随系统而演化。如果能够演化,则应被纳入创新生态系统;否则,则应被排除在外。

1.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目标

当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确定后,管理者需要明确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目标。Lumineau等[14]认为,企业在治理过程中设置协调目标,能够促进企业沟通和资源共享,使成员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了解各自的责任义务,以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及协作的同步性。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各成员企业间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因此,企业创新生态系治理目标在于协调并科学配置系统资源。由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多样化、复杂化,他们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敲竹杠”、“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将危及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系统运作机能及参与主体间的交易,实现利益均衡[3]。Carson等[15]提出,企业在治理过程中实施控制,短期获利动机能够得到抑制。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过程中,可通过设置详尽的合约控制条款,将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16]。Wareham等[17]构建了一个包含角色、认同感和产出在内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目标框架,并认为角色目标需实现控制性和自主性相结合;认同感目标需协调个体性和集体性;产出目标需实现标准和多样性统一,以创造最大价值。可见,控制与协调专注于治理过程,目的是为了使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而实现共同价值最大化才是治理的结果目标。

由上述分析可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目标不仅需要控制与协调成员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更要保证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并创造共同价值。治理目标包括治理过程目标(控制与协调)和治理结果目标(共同价值最大化)两部分,并且,治理目标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结果目标。

1.3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结构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结构与网络治理结构一样,主要包括网络节点、节点间关系和网络整体形态3部分。所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结构研究主要包括对构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主体间关系及系统整体形态的研究(见表1)。

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构成方面,学者们重点对参与主体角色类型进行了划分和描述。Iansiti和Levien[18]明确将生态系统内部组织分为基石、补缺、主导和坐收渔利4种类型。其中,基石组织建立平台,以便其他参与主体在平台上作出贡献;补缺组织开发独特能力,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增值;主导组织通过横向或纵向整合管理和控制大部分网络,以获取更多价值;坐收渔利组织在不控制网络的情况下赚取尽可能多的价值。Hartigh和Asseldonk[19]进一步将上述4种角色类型凝练成塑造者、适应者、机会主义者3个角色。其中,塑造者提供平台或核心技术,鼓励其他合作伙伴参与。塑造者有可能扮演Iansiti和Levien分类中关于基石、主导或坐收渔利组织的角色。适应者提供与塑造者技术互补或兼容的产品。他们认为,补缺组织不能解释适应者的所有行为,因为适应者可以影响塑造者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机会主义者从事着所有必要的业务。Iyer等[20]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可分为牵线搭桥、核心和经纪3种角色。牵线搭桥组织是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连接点;核心组织拥有大量外部连接,主要选择基石、主导和补缺战略;经纪组织在两组企业之间建立联系。

表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结构

研究内容观点代表性文献主体角色 塑造者、适应者和机会主义者Iansiti和Levien、Hartigh和Asseldonk牵线搭桥、核心和经纪3种角色Iyer等主体间关系合作、相互依赖Park等,Ander等系统形态 节点呈“幂律分布”的多维网络结构楼园等小世界网络结构Iyer等e学习生态系统治理框架Chang和Uden核心企业层、应用层、平台层吴绍波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下同

关于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间关系的研究,Ander等[9]强调焦点企业与互补商之间存在依赖关系。Park等[21]认为,系统中组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并且将这种依赖关系分为共生依赖、竞争依赖和伙伴依赖3类。

关于系统整体形态的研究,楼园等[22]提出,焦点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间形成一个增殖链,这些链相互交织构成生态系统多维功能网络结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节点排列呈“幂律分布”。其中,许多节点只有几个链接,而其中网络中心有许多链接。Iyer等[20]运用合作者平均数量、连接程度、集群系数、路径长度和网络密度5个因素考察了软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现系统具有小世界网络结构。Chang和Uden[23]提出一个三向治理e学习生态系统治理框架,包括组织决策结构、运营和技术支持过程、沟通和关系机制3个方面。吴绍波等(2014)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核心企业层、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层、创新环境与创新平台层3部分。

学者们对参与主体角色类型的划分和命名看似存在差异,其本质却是相似的,即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众多外围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创新。核心企业既要协调又要控制其他参与主体,其协调着整个系统的服务工作,控制着驱动价值的技术架构或品牌。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需要核心企业和其他参与主体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现有文献虽然对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参与主体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但对核心企业主导地位的形成过程缺乏深入研究,其他主体在系统中占据位置、拥有权力大小,各主体间关系的互动过程及关系强弱,现有文献较少提及。

由表1可以看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整体形态表现出较大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学者们研究视角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多采用静态分析方法,研究结论是他们在某个时间点的观察,而非动态、长时间跨度剖析。事实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整体形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演化形成的。在演化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整体形态表现出不同特征。至于这些特征如何形成,系统整体形态在不同阶段如何演化,现有研究尚未提供详细解释。

1.4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协调和控制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过程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治理机制作为保障。在创新生态系统所有治理机制中,合同是被学者们广泛认可的机制(Bercovitz等,2014)。Latusek等(2014)认为,合同能够帮助企业制定预防措施,防范可预料的突发事件,设计流程以防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而且,合同有助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明确共同期望,实现统一目标,建立共同基础。然而,如果合同过于详细,则需要其它治理机制与之形成补充。Griffith等(2005)提出,组织间信任和社会准则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信任是企业在充满风险的交换关系中对合作伙伴诚信、公信力、善行的自信;社会准则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对共享行为的期望。当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相互信任度较高时,各方都自信合作伙伴不会出现逆向选择,都会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社会准则提供参考框架,引导各主体按期望方式行动。信任和社会准则都是有效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除合同、信任和社会准则外,其他学者还提出了其它治理机制。Agerfalk和Fitzgerald(2008)认为,圆滑、专业性、开放性、透明性、互补性等措施会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Latusek等(2014)提出,作为跨组织生态系统,其治理机制包括合同、组织结构、绩效测量、管理控制和运营程序,这些机制容易控制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协调企业间的行为和资源。Felin和Zenger(2014)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式特征,其治理机制主要采用市场/合同、伙伴/联盟/公司风险资本、比赛/竞赛/平台、用户/社区等机制。

我国学者在分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时,更多地将以上机制进行综合,依据自身研究视角提出相应治理机制。例如,张利飞提出,高技术企业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包括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机制、技术标准推广机制、生态位决策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4种类型。张运生设计了决策机制、谈判协调机制、平台定价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吴绍波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包括协商机制、声誉机制、信息披露和平台开放机制及信任机制,通过多种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可抑制成员机会主义行为并实现共同价值。

系统具有生命周期性,且在生命周期内分为若干阶段。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多主体构成,且创新生态系统注重创新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由表2可以看出,现有文献虽然意识到治理机制对系统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但并未针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主体、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理机制。各主体基于不同动机参与创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合作挑战和竞争挑战,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基础架构。运用相同机制治理不同主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效果必然不佳。

任何治理机制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境条件才能发挥作用。现有文献针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提出了若干治理机制,但并未说明机制实施的权变因素,企业无法依据环境、网络、自身等实际状况选择相应治理机制。一般而言,环境冗余度、网络嵌入性、信任、吸收能力等宏观、中观、微观因素影响企业创新决策(Lichtenthaler等,2009),并制约企业治理机制的选择。现有研究尚未将以上权变因素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进行匹配。

表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治理机制核心观点代表性文献合同通过条款约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目标和惩罚措施,形成共同预期;合同是不完备的Bercovitz和Tyler;Latusek等信任在高相互信任前提下,各方不会逆向选择,会考虑合作方利益;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Griffith等社会规范提供行为参考框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Griffith等圆滑、专业性、开放性、透明性、互补性建立生态系统的秘诀是开放性、信任、圆滑、专业性、透明性Agerfalk和Fitzgerald组织结构、绩效测量、管理控制和运营程序控制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协调企业间行为和资源Latusek等市场/合同、伙伴/联盟/公司风险资本、比赛/竞赛/平台、用户/社区根据知识转移沟通渠道、驱动搜索动机、解决方案和知识产权选择相应治理机制Felin和Zenger综合治理机制营养供给、网络依存、企业资源竞争、企业群落演替;基于平台开放式创新机制、技术标准推广机制、生态位决策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决策机制、谈判协调机制、平台定价机制和约束机制;协商机制、声誉机制、信息披露和平台开放机制张利飞、张运生、吴绍波

1.5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绩效

Iansiti和Levien[18]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作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绩效的代名词,并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的3个指标:活力、生产力和补缺创造,同时也指出整个系统健康的重要性。Den Hartigh等(2013)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定义为“系统或特定物种状态”,并提出健康度可从单个企业和整个系统两个层面进行评价。国内学者从整个系统层面研究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黄鲁成认为,一个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应表现出整体性、层次性、耗散性、动态性、稳定性、复杂性、调控性等属性;孙福全从“研究、开发和应用”3个群落出发,强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应包括自主性、多样性、平衡性和创新主体共生共荣性等指标;曾国屏等(2013)从“动态”、“有活力”、“演化”、“有机”和“自组织”等角度定义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绩效;李福等从共生力、平衡力、组织力和生长力4个方面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模型。

现有学者关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绩效的研究多集中在系统健康度等方面,更多地从整个系统层面研究健康度,且尚未构建统一指标规则。系统具有动态性和生命周期性特征,现有研究未将健康度评价与生命周期阶段结合起来,也尚未针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健康度评价模型。

2 未来研究展望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展望:

(1)加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情境因素研究。治理研究不能忽略情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强调创新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因此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就是核心企业根据情境因素的水平和趋势,选择相应治理边界、结构和机制。在现实中,核心企业如何选择与交易情境相匹配的治理边界、结构和机制仍是一个难题。在已有文献中,学者们虽然强调环境冗余度、网络嵌入性、组织间信任和吸收能力等因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影响,但许多关键性问题尚未解决,如信任不同层级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具有何种影响;吸收能力是否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调整;网络嵌入性如何影响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选择;在环境冗余度不同地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边界、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绩效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因此,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挖掘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加强情境因素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企业选择治理边界、结构和机制提供参考。

(2)注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动态研究。当前,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态分析方面,缺乏动态分析。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演化性、阶段性、动态性等特征。Moore将企业生态系统分为诞生阶段、扩展阶段、权威阶段和再生阶段,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而不同治理方式在系统发展不同阶段又会发生改变。因此,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不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哪些治理方式、各种治理方式在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各种治理变化受哪些因素制约等问题。

(3)采用模拟仿真法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进行研究。就研究方法看,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更多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理论推演,采用模拟仿真方法的文献很少。由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涉及主体众多,单一研究方法很难提供全面分析。模拟仿真如计算实验法采用系统、动态思维,在分析大系统、环境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对系统进行模拟,因此采用这些方法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进行分析,除能弥补调查数据不足外,还能够揭示系统变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和治理效能。而且,采用两种及以上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如基于多主体建模思想,运用计算实验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多主体行为选择的客观模拟,观察某一时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或某一时段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演变情况。此外,还可以运用仿真模型充当“实验室”,科学分析核心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政策举措对主体行为选择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明确其作用方向和作用机理等,可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绩效提供借鉴。

(4)完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研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绩效目前多从健康度方面进行衡量,但统一指标的缺乏制约了学者们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的测量。因此,当前关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的实证研究较少。未来需要开发中国情境下、面向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能够有效测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的工具和模型,以更好地推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贺团涛,曾德明,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29(10):83-87.

[2] 吕一博,蓝清,韩少杰. 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基[J].中国工业经济,2015(5):148-150.

[3] 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5): 42-53.

[4] 孙国强. 网络组织治理机制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 MOORE J. Predator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71(3):75-86.

[6] 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7] 陈劲,陈钰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27(5):1-6.

[8] HELFAT C E, PETERAF M A. Managerial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6): 831-850.[9] ADNER R. The wide lens: a new strategy for innovation[M]. London:Penguin, 2012.

[10] AMIT R, ZOTT C. Crafting business architecture: the antecedents of business model desig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5, 9(4): 331-350.

[11] SALONEN A, JAAKKOLA E. Firm boundary decisions in solution business:examining internal vs. external resource integration[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5, 51(5):171-183.

[12] 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与结构解析[J].软科学,2008(11):95-97.

[13] 赵放,曾国屏.多重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12):1784.

[14] LUMINEAU F,HENDERSON J.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experience and contractual governance on the negotiation strategy in buyer-supplier dispute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30(5):382-395.

[15] CARSON S J, MADHOK A, WU T. Uncertainty, opportunism, and governance: the effects of volatility and ambiguity on formal and relational contract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5): 1058-1077.

[16] 张运生,韦小彦,王吉斌.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许可定价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2):36-40.[17] WAREHAM J, FOX P B, CANO GINER J L. Technology ecosystem governa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4(4):1195-1215.

[18] IANSITI M, LEVIEN R. The keystone advantage: 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s mean for strate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M].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4.

[19] HARTIGH D, VAN E, ASSELDONK T. Business ecosystems: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network structure firm strategy, and the pattern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In ECCON 2004 annual meeting: Co-jumping on a trampoline[A]. The Netherlands,2004.

[20] IYER B, LEE C H, VENKATRAMAN N. Managing in a small world ecosystem: some lessons from the software sector[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6,48(1):28-47.

[21] PARK G, KIM M J H, KANG J. Competitive embeddedness: the impact of competitive relations among a firm's current alliance partners on its new alliance formation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5, 24(2):196-208..

[22] 楼园,赵红.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及非生物环境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19(3):61-64.

[23] CHANG V,GUTL C. E-learning ecosystem (eles)-a holistic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mall-to-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MEs)[A].Proceeding of IEEE 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systems Technologies Conference (IEEE-DEST 2007), Cairns, Australia, 2007.

(责任编辑:王敬敏)

A Review and Outlook of the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Ecosystem Governance

Gu Guifang1,2, Hu En′hua1, Li Wenyua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In the complex and turbulent environment, many companies form ecosystems to survive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innovation ecosystem becomes the locus of the competition among companies. The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ecosystem becomes the focus of academia.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xtant literature can provide us insights about how the companies craft and sustain a healthy enterpris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how the companies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 paper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the governance boundary, the governance goal,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ecosystem.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on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Enterprise Innovation Ecosystem; Governance Boundary; Governance Goal; Governance Structure; Governance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16-0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GL03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4SJB796);南京市江宁区软科学基金项目(2016E08)

作者简介:顾桂芳(1975-),女,江苏江都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胡恩华(1971-),男,安微怀宁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李文元(1976-),男,河北泊头人,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70254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5-01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