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研究
——集群企业开放式创新视角

王 瑞1,2,范德成1

(1.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中不同创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与核裂变反应的相似性构建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对产业集群内领先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创新机理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了保障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顺利实现的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

关键词: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连锁裂变式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落后企业

0 引言

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领域在空间上的集聚[1],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物质、劳动以及政策资源,但除了少数创新型产业集群外,其创新绩效普遍偏低,因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激发产业集群创新潜能,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前提。作为构成产业集群的基本元素,企业对于创新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产业集群整体呈现出的创新状态,可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切入点。从时间维度观察,企业创新方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封闭式创新、联盟式创新、网络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阶段。根据资源本位论,封闭式创新形成的技术资源位势壁垒可以给企业带来先行优势[2],这一度使得拥有大型内部实验室的技术先行企业获利颇丰。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适应高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创新中的资金和技术要求往往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范围,封闭本身反而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Henry W. Chesbrough[3]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相对于封闭创新模式下企业的“亲力亲为”,开放式创新更强调企业边界的拓展,让一切可获取的创新资源“为我所用”,也强调与其它企业之间的技术共享。国内学者对开放式创新的中国模式进行了大量探索。如赵金楼[4]将无边界大规模创新导向型企业定义为创新型大企业,并将其视为集群创新的源泉。彭正龙等[5]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对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进行了比较研究。袁健红[6]的实证结果表明,当企业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时,其创新类型往往是突破性的,新颖度较大;相反,当企业采用封闭式创新模式时,其创新类型往往是渐进性的,新颖度较低。肖岳峰(2010)分析了技术、市场、企业禀赋等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开放式创新形式与趋势的影响。李文元[7]基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了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型。可以发现,目前对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企业层面,本文将从产业集群与集群企业耦合联动的角度,探寻适用于产业集群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并对保障连锁裂变式创新有效实施的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1 集群企业开放式创新适用性分析

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带来集中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以及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在原材料配给、市场开拓以及技术获取等方面的需求,在获得集群外部性的同时,集群内企业也要付出相当高的运输、学习成本,集群企业对于收益与成本的权衡造成了企业在集群间的流动。为了保证产业集群的相对稳定与持续发展,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会自然形成具有一定封闭性的集群边界,产业集群的这些特点为集群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间创新网络的构建。开放式创新强调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企业通过与外部建立链接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对技术变革的响应速度[8],这些均依托于创新网络的构建与经营。产业集群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背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提高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企业技术搜索团队的技术识别与定位效率。同时,由于集群地理、技术边界的存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企业倾向于选择集群内其它企业进行技术的外部商业化,将内、外两种开放式创新有机结合,最终形成牢固的创新网络。

(2)产业集群为企业开放式创新中的损耗提供了补偿。集群内技术领先企业多采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9],对集群规模经济、技术创新、产品推广的贡献很大。Henkel[10]认为,企业的开放会使竞争者从中获益,从而削弱自身竞争优势。为防止由此产生的优质企业流失,产业集群通常会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这有助于使技术领先企业保持深入开展开放式创新的积极性。

(3)产业集群可以优化企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内部研发能力、网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软能力[11],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集群领先企业会自发利用技术扩散为自身培养跟随者和配套者,一方面有助于领先企业非核心生产经营活动的外移,使其可以集中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12],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内部能力的提高。产业集群本身具有一定体量,可以缓冲外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创新环境。产业集群多建立于高校与研究机构周围,来自行业外的异质性技术可以有效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不应忽略的是,产业集群的某些特点也限制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效果的发挥。由于集群存在政策与技术双重边界,有创新意愿的中小企业可能受自身规模、研发能力的限制,被产业集群排除在外,而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学习创新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可能导致集群内技术的同质化和集群内部创新的停滞[13]

2 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构建

2.1 企业创新方式的量子化解读

在经济学研究中,宏观经济现象与其成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清晰明确的。例如,从国家层面看,科技教育投入的增加、配套政策的实施都可以促进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技术进步。当研究视角由宏观转向中观产业集群层面,甚至微观企业层面时,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的不连续性逐渐成为主导,这也增加了构建集群创新模型的难度。类似地,在物理学对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研究中,宏观经典物理中的确定性与连续性假设同时失效,需要改用爱因斯坦提出的量子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引入量子理论,对企业不同创新方式进行重新解读,如图1所示。

图1 量子视角下的创新模型

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其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核子之间由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即核力聚拢在一起,与此同时,质子之间还存在静电斥力,并随着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增加而增加。为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需要更多过剩中子所产生的核力来平衡这一斥力。张震宇等[14]认为,企业创新资源由人、财、物、技术、信息5个方面构成。本文将“物”细分为不承载技术的物和承载技术的物,分别作为“财”和“技术”的一部分;将“信息”细分为以“人”作为载体的信息和不以“人”作为载体的信息,分别作为“人”和“技术”的一部分,将企业创新资源简化为“人”“财”“技术”3部分,这也符合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定。“财”和“技术”构成了企业的基本结构,“人”则围绕着这种基本结构进行各种生产活动。若采用希克斯技术中性假设,在劳动—资本比(即人—财比)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不会使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替代率发生变化,将“人”比作电子,“财”比作质子,“技术”比作中子,创新企业的演化与物质元素的演化呈现出相似的过程。规模较小的创新企业,“财”与“技术”往往是一一匹配的。如美国硅谷初创企业常见的“1+1”式创业,即由一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经营者和一个精通相关领域技术的大学教授共同创办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整合的“财”不断增加,由于“财”本身遵循市场规律,具有相当强的逐利性,企业内部斥力增强,需要汇集更多“技术”来增强企业的核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企业纷纷建立自主研发实验室,如沃森实验室、萨尔诺夫实验室、帕洛阿尔托实验室,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抵消了企业规模扩大造成的不稳定性,此时企业处于封闭式创新状态。

开放式创新的初级形式,即网络式创新,类似于化学中合成放热反应的过程,网络式创新中技术的载体是“人”,由于企业间并不存在更深入的技术交流,网络连接较为松散,创新网络释放出的创新能量仍然有限。现有研究中对开放式创新的定义实际上指向的是不以“人”为载体的企业内中性技术的共享。

两个微观粒子碰撞时可能聚合在一起,聚合后的粒子由于核子比例失调,重新分裂为两个与原来不同的粒子,该过程中粒子的质量损失会全部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技术领先企业通过与技术落后企业深入合作,可以实现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技术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也有助于对优势创新资源进行整合重组,释放创新潜能。微观粒子的原子核本身不是电中性的,这就导致原子核之间存在静电斥力,成为聚合的阻力。科学家利用电中性的高能中子轰击原子核,引发核裂变从而获取能量,即核裂变反应。由于企业总是倾向于保护自身核心技术,以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通常会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借鉴核裂变反应原理,可以利用技术中性触发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即裂变式创新。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利用产业集群的封闭性,参照核反应中的连锁裂变反应构建适用于产业集群的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

2.2 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

核裂变是原子核受到热中子(即高能中子)轰击分裂成质量更小的几部分,同时释放出更多热中子的过程,利用新产生的热中子继续轰击其它原子核引发连锁裂变,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即核能。人类对核能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封闭环境下高强度核能积累、爆发所产生的破坏力生产武器;二是利用半封闭环境下强度可控的核能,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所需的能源,而后者对于产业集群中开放式创新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常见的核裂变反应物铀235与其同位素铀238具有相同的高质子数,核内斥力强,由于少3个中子,核力较小,更容易在热中子的冲击下发生裂变,并在裂变后释放出更多热中子,触发连锁裂变反应。连锁裂变反应的持续进行需要大量铀235,使用以下辅助手段可以降低反应难度:①集中堆放反应物,增加连锁反应几率;②在反应物周围设置反射壳,减少热中子的损耗;③利用水对热中子减速,使其更易被原子核捕捉。与此同时,利用硼10对热中子的吸收能力,控制反应强度,而反应中间产物氙135对热中子的大量吸收会阻碍反应的进行,需要及时处理。

根据连锁裂变反应原理,企业发生连锁裂变式创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裂变式创新主体大量集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在稳定和成长时期会积累冗余资源以供困境时期使用和消耗[15],冗余资源包括多余的“人”“财”“技术”。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结构中的“技术”资源比例更高,有利于维持较大的企业规模,但同时伴随着大量资金投入,企业内部斥力增加,外来高能异质技术可以引发企业的裂变式创新,产生的新技术可以继续引发其它创新主体的裂变式创新,形成连锁裂变式创新;②技术在小范围内传播和交流。在开放的地域空间内,裂变式创新释放出的高能技术可能在被进一步利用之前被消耗,导致连锁裂变式创新中断,通过政策手段对创新技术的流动进行控制,可以提高发生连锁裂变式创新的可能性,同时降低连锁裂变式创新对创新主体数量的要求;③引入落后企业,控制连锁裂变式创新强度。裂变式创产生的技术,引发了作为其载体的组织与个人的聚集,大量资源被转换为创新能量并快速释放,这一方面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局部经济过热,对其它企业造成冲击。落后企业一般规模小、研发投入低、自身技术储备不足,获取创新资源的意愿强烈,可以吸纳裂变式创新产生的过量技术与人才,并以某种形式储存起来,保证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④对裂变式创新产生的技术进行减速。裂变式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由于技术含量高,且包含大量“know-how”类型的隐性知识,不易被其它企业识别和吸收,从而影响了连锁裂变式创新的进行。市场中的风险投资以及金融投资机构、企业中的高技术人才均可对技术进行合理解读,以达到减速的目的。

产业集群具有一定开放度,能够引入外界高水平技术。同时,集群边界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内部创新技术再利用、再吸收的可能性,是发生连锁裂变式创新的理想环境。本文据此构建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

2.3 机理分析

(1)技术引入、减速与新技术产生。开放式创新主要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其中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被企业使用较多,企业只需投入较低成本对外部创新资源进行搜索,便可达到提升自身财务绩效和研发水平的效果[16]。当来自外部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的异质性创新成果与集群内企业的禀赋、技术存量相匹配时,可以激发裂变式创新。新技术在企业研发部门、研发人员之间可以高速传递,由于从事相似领域的研究开发,这种传递方式并不对技术进行减速处理,技术的表现形式多为专利、论文、实验报告,很难被搜索和转化。市场中的金融投资机构在对一项技术进行投资和市场化之前,会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同时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制定周全的商业计划。这一过程可以使新产生的技术“慢”下来(本文将经过减速的技术称为慢技术),一方面,可以使技术更适应市场;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技术的解读,加强整个行业、区域对该技术的了解,使其更易被其它企业利用。

(2)新技术增殖与控制。集群内创新主体一般具有相同的产业背景和相似的核心技术,裂变式创新产生的新技术可以被再次捕捉吸收,引发新的裂变式创新,实现技术增殖。裂变式创新在创造新技术的同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业集群对这些能量的吸收利用能力有限,只有一部分能够被成功转化为促进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未被吸收转化的能量将成为产业集群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落后企业在集群中通过模仿和学习谋求自身利益,一方面吸收裂变式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热技术,减少集群中热技术的总量;另一方面为满足自身日常经营需要,雇佣产业集群劳动蓄水池中多余的劳动力,从而起到控制裂变式创新强度的作用,有助于保持产业集群的动态稳定。

(3)产业集群自持连锁裂变式创新。自持连锁裂变式创新是指集群企业连锁裂变式创新可以长期自主持续的现象,是一种健康的集群创新方式。将产业集群中外向型开放式创新释放的技术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吸收的技术之比定义为创新技术的增殖因数。当增殖因数小于1时,产业集群内新增的创新技术少于损失的创新技术,连锁裂变式创新进程减缓,要保持连锁裂变式创新的进行,需要继续从外界获取技术资源;当增殖因数大于1时,连锁裂变式创新不断增强,释放出的能量强度不断提高,最终将超出产业集群的承受能力,产业集群的边界被突破,这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情况,产业集群边界被突破后,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留在集群内,继续从事经营和创新活动,为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外的整个行业提供热技术,可以理解为产业集群整体进入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全新路径;第二种情况则更可能出现,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率先突破产业集群边界,从集群中脱离,加入对其吸引力更强的其它产业集群中,或以自身创新优势为核心资源,吸引其它领先企业加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原产业集群则因为连锁裂变式创新主体的丢失,逐渐衰落、解体。最好的情况是,产业集群中领先企业数量、落后企业数量以及总体市场情况均在一个合理范围内,领先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能够保证快技术的产出率,市场将足够多的快技术转换为慢技术,落后企业将维持领先企业连锁裂变式创新最低要求之外的全部热技术吸收,在不考虑毒素企业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创新技术的增殖因数基本保持为1,产业集群内的连锁裂变式创新反应进入到一个稳定状态,仅依靠集群内的企业就可以自我持续进行,产业集群进入自持连锁裂变式创新阶段。

3 保障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的技术手段

3.1 充分发挥市场对连锁裂变式创新的调节作用

市场既是传导集群创新能量的通道,也是技术得以扩散和有效利用的最佳减速剂。以出行类O2O服务提供商为例,2013年8月,快的打车接入支付宝,成为中国第一家可以在线支付全部打车费用的APP。2013年8月5日,微信5.0上线,“微信支付”这一商业化功能推出,2013年9月滴滴打车接入微信支付。2016年1月11日,滴滴公布其2015年全平台订单总量达到14.3亿,日均订单近600万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出行的线下支付方式,而这一过程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线上支付作为一项创新技术,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被商家和消费者广泛使用,市场资本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从2014年1月开始,滴滴打车在腾讯的支持下开始发放红包,快的在阿里巴巴的投资下紧随其后,至2014年5月份,双方共补贴20亿元,大量资金投入起到了减速剂的效果,使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对O2O的商业模式、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手机及其它形式线上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快速性得到了验证,同时得到了出租车司机、打车消费者的双方认可。

截至2015年上半年,O2O市场规模已达3 049.4亿元,大量O2O服务提供商得到了高额的风险投资,而这种情况在2015年下半年却发生了巨大改变,风险投资机构对O2O项目的投资也更加谨慎。这很好地体现了市场对连锁裂变式创新强度的自主调节作用:首先,市场和资本对快技术进行减速,行业内的慢技术数量增多,连锁裂变式创新增强,释放出更多能量,使整个市场更加繁荣;市场的繁荣使资本快速流动,技术价值评估的缺失导致市场对新技术的减速效应减弱,行业内慢技术数量减少,连锁裂变式创新强度下降;由于连锁裂变式创新不断减弱,市场转冷,资本流动速度减慢,对技术的减速效应恢复,连锁裂变式创新进入新的运行周期。O2O行业发展所经历的“商业模式引入—补贴推广—行业爆发—市场转冷”的过程,正是连锁裂变式创新在市场作用下调整循环的一种体现。

3.2 利用大数据监控优化集群结构

市场对于连锁裂变式创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技术的减速,虽然在市场过于繁荣时也会对连锁裂变式创新的强度起到调节作用,但仍需经历整个行业从阶段性繁荣走向阶段性萧条的过程。行业的大起大落会对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环境造成扰动,这可能使裂变过程失稳,对整个集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结合核物理技术,仅通过市场对反应强度进行调节还存在一类特殊风险,当连锁裂变式创新在高功率下进行时,市场对技术的减速作用会随着市场的繁荣而降低,但在低功率下进行时,市场对技术的减速作用反而会随着市场的繁荣而升高。这是因为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反应具有一定时滞性,在产业集群内新技术产生初期,外部资本仍不断进入,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被解读慢化的新技术总量也将增加。不同于美国硅谷、英国剑桥工业园,中国大部分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并没有达到很高的强度,即使已经满足发生连锁裂变式创新的条件,创新功率依然很低,无法单纯依靠市场的作用对创新强度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落后企业对反应进行控制。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相似的技术背景,创新产生的新技术经慢化后很容易被落后企业吸收,相对于市场兼具的控制作用,利用落后企业进行控制的优势有两点:首先,控制效果稳定。落后企业对热技术的捕捉是由企业的逐利性决定的,是企业的内生需求,不受外部环境的扰动,因而可持续稳定地发挥对裂变式创新强度的控制作用;其次,控制内容全面。落后企业对反应的控制不局限于技术创新一个方面,产业集群发挥并长期保持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劳动力蓄水池,领先企业对劳动力的使用量是有限的,如何维持蓄水池规模是摆在很多产业集群面前的问题。虽然落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但其对技术劳动力仍具有一定吸纳能力,可以大大缓解集群内自由劳动力过多带来的压力。

产业集群的落后企业中存在一种“毒素”企业,与普通落后企业追求中长期发展不同,“毒素”企业主要关注创新资源在短期内为自身带来的利益。以中国动漫产业为例,自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支持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至2012年,中国动画产量达到260 000分钟,超过日本的90 000分钟成为世界第一,但产值不及日本的1/2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毒素”企业伪装成动漫企业,利用粗制滥造的动漫产品骗取政府补贴,动漫产业中的“毒素”企业占用了大量创新资源,却鲜有创新产出,且在其它行业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后,将迅速脱离动漫产业,追逐其它易获资源,而其对整个动漫产业创新环境的破坏则不可逆转,产业活力的恢复需要各方面更大的投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集群内企业进行监控,可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构成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调整落后企业数量,对“毒素”企业进行识别与驱逐,保证集群创新健康有序进行。

3.3 深入挖掘众创空间聚变式创新潜力

裂变式创新过程中创新技术对企业的冲击,可能造成企业解体,该过程虽然可以释放出大量创新能量,激发整个行业的活力,但也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开放式创新的新形式“万众创新”即“众创”可能会成为产业集群中的技术聚变反应,在为产业集群提供创新动力的同时保证产业集群生态不受到破坏。产业集群发生聚变式创新需要满足3个条件:首先,技术聚变反应一般发生在以个人或小团队为单位的个体之间,个体之间有相似的技术背景,更重要的是要有共同认可的目标和愿景;其次,产业集群本身具备较高集群边界和较强中心资源势场,能将个体牢牢控制在产业集群内部;最后,产业集群内的市场非常活跃,资金的流动和利用率达到极高水平。

成立于2014年6的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基本满足上述3个条件,聚变式创新已初具雏形。首先,前往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者与投资者所选项目大多涉及互联网,个体之间拥有相似的技术知识以及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沟通交流障碍小,容易促成创业者与创业者、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其次,创业大街200米长的街道上目前聚集了车库咖啡、36氪、天使汇等37家创业服务企业,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各方面的配套服务。另外,据官方统计,截至2015年6月,已有超过220个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与其合作,完成了对600余家创业企业的孵化,超过350家企业获得了融资,平均融资金额500万元,融资总额超17.5亿元。区域内市场活跃,资金流动率高,众多创业项目的成功体现了技术聚变反应中个体之间紧密合作所释放出的巨大创新能量。中关村创客大街只是中国众多创客中心的一个缩影,随着“众创”的深入开展,这种技术的聚变反应还将持续不断地为区域创新提供动力。

4 政策建议

(1)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产业集群特别是产业集群内领先企业与外界创新技术源之间的通道,搜寻、引入适合本地产业集群的优秀创新技术,激发集群内领先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应加强集群内领先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创新技术可以在领先企业之间高效流动。此外,产业集群内部或周围的高校及研究机构也应成为产业集群的外部技术源,政府应促进地方校企加强合作,激发集群内裂变式创新。

(2)地方政府应有针对性地提供除税收和土地之外的其它优惠政策,更多地对研发活动本身而非研发活动的成果给予补贴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在保证集群内原有领先企业利益的同时,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发挥其技术引领作用,为产业集群提供更多创新技术,促进集群创新能力提升。

(3)地方政府应为落后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方面的政策扶持,保证落后企业在集群中的比例,利用落后企业对技术的吸收作用,维持集群内创新的长期稳定。补贴过程中应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及时识别集群中的“毒素”企业,并第一时间将其驱逐出集群。

(4)建立合理的政策边界,利用产业集群内外差异政策,保证集群内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将优势创新资源留在集群内部,同时对集群周边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5 结语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合理利用集群边界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集群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优势,并可能进一步演化出连锁裂变式创新这一新的开放式创新方式。在产业集群裂变式创新中,技术领先企业、技术落后企业、市场与地方政府应发挥各自优势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引入高水平异质技术,激发集群的创新潜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能量。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产业集群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保障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2] 张书军,苏晓华.资源本位理论:演进与衍生[J].管理学报,2009(11):1555-1562.

[3] CHESBROUGH H. The logic of open innovation: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3,45(3):33-37.

[4] 赵金楼,刘国岩.基于DAHP的创新型大企业的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5):104-105.

[5] 彭正龙,王海花,王晓灵.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比较研究——基于资源共享度[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4):35-41.

[6] 袁健红,李慧华.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新颖程度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9(12):1892-1899.

[7] 李文元,梅强,顾桂芳.基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6):5-8.

[8] TAYLOR A, C E. Organizational linkages for survi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complementary assets, middle management, and ambidexter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20(4):718-739.

[9] 高良谋,马文甲.开放式创新:内涵、框架与中国情境[J].管理世界,2014(6):157-169.

[10] HENKEL, JOACHIM.Selective revealing in open innovation processes:the case of embedded linux[J]. Research Policy, 2006,35(7):953-969.

[11] 夏恩君,王素娟,张明,等.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绩效内部影响因素分析——NK模型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80-84.

[12] 华连连,张悟移.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J].情报杂志,2010(10):112-117.

[13] 陈畴镛,夏文青,王雷.企业同质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55-58.

[14] 张震宇,陈劲.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企业创新资源构成、特征及其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61-65.[15] 李晓翔,刘春林.冗余资源、并购行为和剥离行为:一项关于我国ST企业的配对研究[J].经济管理,2011(6):59-68.[16] KAFOUROS M, FORSANS N. The role of open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do companies profit from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others[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2,47(3):362-370.

(责任编辑:云昭洁)

Research on Model of Industry Cluster's Chain Fission Innovation ——From Open Innovation Perspective

Wang Rui1,2, Fan Decheng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existing research, compares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cluster,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fission innovation in view of the metaphor between open innovation process inside industry clust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fission reaction,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s of leading company especially high-tech enterprise and following company. This paper also offers technical and policy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chain fission innovation.

Key Words:Close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Chain Fission Innovation; High-Tech Enterprises; Following Enterprises

收稿日期:2016-1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059)

作者简介:王瑞(198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优化;范德成(1964-),男,山东平原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系统工程、产业结构与优化。

DOI:10.6049/kjjbydc.2016090712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5-0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