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热点前沿
——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的科学计量分析

樊贵莲1,郭淑芬2

(1.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2.山西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摘 要:创新团队日益成为合作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库中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探寻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活跃程度、知识基础及前沿热点。通过文献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分析,总结了创新团队工作氛围、绩效模型、影响因素及团队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深入研究创新团队的知识基础,指出管理学、心理学、技术创新等学科是研究创新团队的主要知识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团队绩效、团队组织管理、团队知识转移与分享是国际创新团队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知识管理与团队学习、跨职能创新团队、虚拟创新团队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创新团队;知识图谱;知识基础;研究热点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创新节奏亦日益加快。由于知识的急剧分化和综合、学科的广泛交叉与融合,使得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运行已远非某个单一主体所能承担[1]。创新要靠集体的努力,并需要大量多样化的知识、资源和专业技能[2]。以创新团队形式开展合作研究、攻克科技难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先后实施了创新研究群体与创新团队建设计划[3]。2006年2月,《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指出:“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04年始,关于创新团队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受到我国组织管理者与学术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发表的论文量快速增加(见图1)。时至今日,创新团队在企业、区域、国家等各个层面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但我国的创新团队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创新团队的组建和运作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产生显著的合作创新效应。因此,本文拟对国际创新团队研究动态进行全面分析,以为我国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使我国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图1 我国创新团队研究论文发布时间分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科学知识图谱是一种将传统文献计量方法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该方法以“文献数据”为分析对象, 通过数据挖掘、科学统计、信息处理,以多种可视化的图谱直观呈现科学知识的发展演进、结构网络等。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中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使用科学文献分析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对文献数据进行科学计量,通过对知识图谱的直接观察分析,以及背后所隐含内容和信息的深入解读,揭示20多年来国际创新团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趋势。其中,对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通过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分析方法,直观地辨识创新团队研究发展脉络;对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通过关键词分析、引文分析等方法探寻和推断其发展态势。

本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合集,选择SCI、SSCI、A&HCI、SCIE、CPCI-S、CPCI-SSH六大引文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本文研究的创新团队是指以团队形式进行创新活动的各类团队,包括高校创新团队、企业研发创新团队以及高校与企业组成的创新团队等。在检索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国家或不同年代对创新团队界定的细微差别,以检索式TS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OR(R&D team)OR(innovation team),文献格式为“English Article”,时间跨度定为1992-2015年,将1992年作为研究的时间起点是因为之前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在搜集数据过程中,发现关于团队的研究文献非常多,相比之下,专门针对创新团队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与本文主题高度关联,按以上条件进行检索、精炼,共获得190条数据,最后一次数据更新的时间为2015年3月28日。

2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时间分布

与学科相关的文献数量可以反映学术界对学科主题的关注度,一般文献数量越多,表明研究越活跃[5]。从研究文献来看(见图2),国际创新团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数量并不是很多,发展也较为缓慢,1992-2007年每年的文献量只有个位数;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每年文献量在25篇左右,这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分不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可取之路,创新团队研究也自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010年之后相关研究略有下降,意味着创新团队研究日益趋于成熟。

图2 1992.01-2015.03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3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

学科知识基础一般包括文献本身及文献发表的期刊两个方面。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可以识别出最具影响的文献及与此相关的理论[6],据此可以确定某学科的理论起源和知识基础[7]。在一个学科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其研究文献往往会集中在与其上一级学科主题相关的重要期刊上[8]。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和期刊共被引分析两种途径,探寻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及来源。

3.1 文献共被引分析

主要操作步骤:将所下载的文献数据导入,每一年为一个切片, 网络节点选择“文献共被引”,确定每个切片中高被引的Top50文献为分析对象。启动程序运行后,进行聚类,选择“聚类视图”显示结果,得到创新团队文献共被引的知识图谱(见图4),节点939个,连线4 040条,为突出显示引文年代环,图中隐去了错综复杂的连线。图谱中各种颜色的圆环表示高共被引文献聚类的节点,节点越多表示形成的聚类越多,节点越大表示引用频次越高,不同的颜色表示首次引用的时间。从聚类图谱可以看出,形成的聚类很多,引文年代环层层叠叠,且大小不一,表明不同文献被引用次数不同。

图4 创新团队研究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对所有的900多个聚类进行分析,既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通过研究较小文献网络的变化,有助于追踪不可计数的大量文献的发展轨迹[9]。本文对排在前十位的聚类节点(见表1)进行重点分析,主要关注“被引频次”和“中心性”两个指标。一般地,当被引频次较高且中心性大于0.1时,表明该节点非常重要[10]。通过对排在前列的被引文献,特别是对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献的追溯与解读,发现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1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最具影响的11篇文献

作者年份文献名称被引频次中心性AmabileTM1996AssessingtheWorkEnvironmentforCreativity140.17EdmondsonA1999PsychologicalSafetyandLearningBehaviorinWorkTeams130.02AndersonNR1998MeasureingClimateforWorkGroupInnovation: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eamClimateInventory110.08GladsteinDL1984GroupsinContext:AModelofTaskGroupEffectivess100.07JamesLR1984EstimatingWithin-groupInterraterReliabilityWithandWithoutResponseBias100.01WestMA2002SparklingFountainsorStagnantPonds:AnIntergrativeModelofCreativityandInnovationImplementationinWorkGroups100.00WestMA1996InnovationinTopManagementTeams80.06AnconaDG1992BridgingtheBoundary:ExternalActivityandPerformanceinOrganizationalTeams80.16CohenWM1990Absorb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nLearningandInnovation80.27DamanpourF1991OrganizationalInnovation:AMeta-analysisofEffectsofDeterminantsandModerators80.02AnconaDG1992DemographyandDesign:PredictorsofNewProductTeamPerformance80.17

(1)工作情境研究。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是Amabile TM[11]撰写的论文《评估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其被引频次和中心性都很高(见表1),居于核心地位,是研究创新团队的奠基性文献。该文介绍了一种评估创造性工作环境的工具(KEYS量表),可以评估组织环境中可感知的促进和阻碍创新的因素。Anderson NR[12]的论文《工作团体创新氛围的测量:团队创新氛围量表的开发和验证》,按被引频次排在第三位,该文报告了工作团体内特殊创新氛围多维度测量量表的开发和检验,总结了特殊创新氛围的四要素理论,即愿景、参与安全、任务取向、创新支持,进而采用来自不同职业的数百个团队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与Amabile TM不同的是,Anderson NR主要讨论了创新氛围的支持因素,没有涉及阻碍因素。Gladstein DL[13]在《群体情境:一个任务群体有效性模型》一文中,则将团队工作环境与团队有效性联系起来,以通讯业100个销售团队为例,建立和检验了群体有效性的综合模型。Gladstein DL建议对群体有效性理论进行修正,认为应包括团队通过跨边界和组织情境影响团队管理的相互作用方式。不难看出,上述几篇文献集中于创新环境或氛围测量量表的开发和团队模型的建立,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创新团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工具及理论框架。

(2)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Ancona DG[14]撰写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两篇文章的被引频次虽然不是很高,但中心性都超过了0.1,体现了Ancona DG对于创新团队研究的重要影响。一篇是《建立边界:组织团队的外部活动与绩效》,文章从外部视角对团队的外部活动、内部过程与企业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根据他们的环境会采取不同战略,决定团队绩效的不仅仅是活动总量,外部活动类型也有关系。遵循综合战略的团队会进入外部活动、内部过程、团队绩效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团队长期成功。另一篇《人口学统计和设计:新产品团队绩效预测》,主要从内部视角,调查成员多样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传统的观点认为团队应该由多样化的成员组成,但Ancona DG[15]认为答案并非那么简单,他通过5个高科技公司45个新产品团队的409个成员的研究发现,资历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分别能促进内部团队过程与外部交流,进而促进绩效。然而,多样性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并不能实现创新,因为它比同质性团队更缺少团队工作能力。该研究的启示是:简单地改变团队结构并不能改善绩效,团队应该找到一个途径去获得多样性的积极影响并减少消极影响。West MA[16]则同时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探索任务特点、群体知识的多样性和技能、外部需求、团队化过程以及团体成员安全感对创新的影响。其中,感知到的威胁、不确定性或其它高水平的需求促进创新实现,多样性的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有力预测器,而团队化过程和能力是获得这种多样化收益必需的中间变量。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评估团队创新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科学客观地测度团队创新绩效夯实了理论基础。

(3)团队学习与创新研究。Edmondson A[17]撰写的《工作团队中的心理安全和学习行为》一文,按被引频次排在第二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他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心理安全、学习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认为团队心理安全与学习行为密切关联,但与团队效率无关,学习行为是调节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绩效的中介变量。该文建立了组织工作团队的学习和绩效模型,为实现团队产出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包括团队结构如环境支持、团队领导教练和共同信仰。Cohen WM撰写的《吸收能力:一个关于学习和创新的新视角》,中心性为0.27,在这11篇经典文献中最高,体现了该文在创新团队研究中的核心地位。Cohen WM[18]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知识和技术吸收能力与创新的关系,认为公司对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认识、享受及应用是非常关键的。文章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包括个人先前的相关知识、多样化的背景、组织的研发投入等,进一步认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具有历史联系或路径依赖。这两篇经典文献对建立学习型团队、提高团队成员的学习能力和促进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高层管理团队等特殊群体创新研究。Damanpour F[19]对“组织”这一群体创新的决定因素和调节变量进行研究,对组织创新与其13个潜在决定因素的关系进行元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专业化、功能分化、职业化、中心化、管理者对变化的态度、技术知识资源、管理密度、浮动资源、外部和内部交流等。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和组织创新的关系稳定。进一步的调节分析表明,对所聚焦的关系来说,组织类型和他们的视野是比创新类型与阶段更有效的调节变量。West MA[20]则专门针对高层管理团队的创新进行研究,运用群体输入、过程和输出模型,预测高层管理团队的规模、资源、团队任期、团队化过程、创新团队成员比例如何影响团队创新水平和质量。结果表明,团队化过程能够很好地预测团队创新的综合水平,而创新团队成员比例不能预测所认为的激进式创新,资源可得性不能预测整个团队创新。团队创新质量主要由团队构成决定,但是创新的整体水平更多地是团队特有社会过程的结果。团队类型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团队具有不同特点,针对某一类型团队的研究不仅为所研究团队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思路,而且对其它类型团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这些高被引文献的深入解读,可以看到,学者们的研究内容或视角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点,即大多侧重于量表的开发、框架模型的构建,还有影响因素及机理等理论性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创新团队研究和实践的知识基础,为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期刊共被引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来源,对文献数据进行期刊共被引分析,将所下载的文献导入,每一年为一个切片,聚类节点选“期刊共被引”,设定每个切片中高被引的前50篇文献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共有595个节点,939条连线(见图5),表明190篇创新团队研究文献共引用了595种期刊,共被引939次,但是较大的节点并不是很多,说明被引用频次较高的期刊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几个期刊。进一步对详细信息进行分析,可知总引用次数为2 119次,其中,排前15位的期刊被引用次数为587次,占到了总被引次数的27.7%。

某一领域的核心期刊往往能够代表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发展动向。因此,本文重点对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5类期刊(见表2)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创新团队研究所引用的文献,即知识基础的期刊来源主要有3类:

图5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期刊共被引分析时间图谱

表2 创新团队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分布

序号期刊名称引用次数1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美国管理学会学报》)592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管理科学季刊》)573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管理评论》)484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应用心理学》)485OrganizationScience(《组织科学》)476ManagementScience(《管理科学》)417JournalofManagement(《管理学期刊》)408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战略管理期刊》)399R&DManagement(《研发管理》)3810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产品创新管理》)3611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组织行为杂志》)3312HarvardBusinessReview(《哈佛商业评论》)3213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2514ResearchPolicy(《研究政策》)2415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20

(1)管理学领域的权威和顶级期刊。具体有《美国管理学会学报》、《管理科学季刊》、《管理评论》、《管理科学》、《组织科学》、《哈佛商业评论》等。《美国管理学会学报》被引频次最高,在190篇文章中的引用次数达59次,该刊旨在检验、扩展、构建理论,提倡使用定性、定量、实验法、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管理实践具有重大贡献。其次是1956年创刊的《管理科学季刊》,它同时关注组织研究的理论和实证文章,还包括跨学科的一些论文及书评。《管理评论》侧重于高质量的理论性论文,能够提供深刻的理论见解,引用次数为48次。《管理科学》聚焦于难点、利益和管理者关心的实际问题,包括数学、统计、工业工程、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跨部门、多学科的研究。《管理学期刊》在整个管理领域有很高的影响,该刊鼓励新想法或新视角,覆盖商业战略和政策、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组织理论和研究方法等领域。《组织科学》、《战略管理期刊》、《哈佛商业评论》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也是排名前几位的管理学期刊,在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社会、经济、心理、信息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前15类期刊中,管理类期刊就有10种,表明创新团队研究的引用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管理学领域的优秀期刊,虽然各个刊物的侧重点和涵盖范围有所不同,有的注重理论,有的注重实践,或同时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但它们都强调新视角、新方法、新知识或新理解。这些期刊是创新团队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来源。

(2)心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前15名期刊中,由美国心理协会主办的两种心理学期刊《应用心理学》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赫然在列,这两种期刊历史悠久,分别是1917年和1965年创刊的。《应用心理学》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推崇原始调查、能够贡献新知识和阐述的论文。在190篇创新团队的研究文章中,被引次数达48次,与《管理评论》并列第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主要侧重于研究报告,同时刊发一些理论、方法、评论类的文章,被引频次也较高(25次)。除了表2所列,《心理学学报》(psychology bulletin)、《人事心理学》(personnel psychology)等心理学期刊被引次数也近20次。这表明心理学知识也是创新团队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

(3)技术创新领域的专业刊物。在创新团队研究中,引用次数较多的还有《研发管理》和《产品创新管理》,分别为38次和36次。这两种刊物也是创新领域较有影响的期刊,既注重前沿学术研究,又重视实践管理的有效性,考虑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研发管理》从探索性科学研究到商业利用,覆盖研究、开发、设计和创新以及相关的战略和人力资源等问题。《产品创新管理》的论文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的创新思想,为组织内部和外部管理实践提供理论结构与实用技术。除此之外,创新领域的顶级期刊《技术创新》(Technovation)被引频次为19次;《工程和技术管理杂志》(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的被引频次为18次。技术创新作为创新的主要内容,其专业性期刊无疑也是创新研究的重要知识来源。

4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热点前沿

4.1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21]。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通过对高频词的统计分析,捕捉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热点问题。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操作步骤与文献共被引分析类似,选择节点类型为 “关键词”,主题词来源选择“标题、摘要”,其它设置相同,运行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6)。

图6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

图6显示,共形成439个聚类,即439个关键词。图中圆环越大,表明频次越高,可以看到,圆环大小不一,说明各个关键词的频次不同,其中,绩效、创新、模型等关键词对应的圆环最大。进一步对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进行具体分析,可知performance(绩效)出现的频次最高,为36次;其次是innovation(创新)、Model (模型)、R&D team(研发团队),频次在20次左右;Management(团队管理)、Product development(产品开发)、Creativity(创造性)、Organizations(组织)、Knowledge transfer(知识转移)出现了10次左右(见表3)。除此之外,从图谱上看,知识分享、战略、信任、虚拟团队、技术、变革型领导等词出现的频次也比较高。

从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中还可以看到,各聚类之间的连线较多,共有1 443条,表明这些关键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根据高频关键词频次进一步追溯相关文献,发现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关注热点有3个:一是创新团队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从心理、环境、工作设计等多个视角探讨绩效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从而建立绩效测度模型;二是创新团队的组织管理研究,如团队领导风格、管理类型等;三是创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管理研究,包括知识吸收、转移、分享、扩散等。

表3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关键词分布

序号高频关键词频次1Performance362Innovation223Model194R&Dteam175Management136Productdevelopment127Creativity118Organizations109Knowledgetransfer910Knowledge8

4.2 研究前沿

文献共被引分析中,析出的高被引文献形成了知识基础,而施引文献则反映了研究前沿[22]。对国际创新团队研究前沿的了解,主要通过对文献共被引分析中主要施引文献的分析和研读,同时结合上述关键词分析,发现近些年国际创新团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团队氛围、环境与创新研究。在前述知识基础分析中,很多学者对团队工作情境、团队氛围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施引文献的阅读,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依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理论性探索,后者更侧重于应用研究。如PG Bain,L Mann等[23]研究了团队氛围与项目团队创新和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团队和开发团队显示了相似的团队氛围等级与创新层级,但就团队氛围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团队比开发团队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些发现对培育知识团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Aravind Chandrasekaran[24]发展和检验了研发团队环境因素调节作用的概念模型,即对关键任务设计与心理安全关系进行了测量,并检验了研发项目中心理安全的绩效结果。结果表明,心理安全对项目绩效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团队变动来调节。这一研究不仅考虑了团队内部因素(心理安全),并将之与团队外部组织因素(任务设计)联系起来,而且考察了内外部环境因素关系及其对团队绩效的影响。M Weiss,M Hoegl等[25]则从金融环境角度,研究在什么情况下金融资源约束会带来创新产出。作者将创新团队氛围作为一个重要变量进行检验,并将工作环境因素作为金融资源约束下创新成功的重要边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源约束与创新项目产出在产品质量和项目效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然而,金融资源约束与团队创新氛围有重要的相互作用,主要在于团队创新氛围对金融资源约束与产品质量及项目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这个研究结果否定了创新文献中“金融资源约束对创新具有抑制作用”的普遍观点,为金融资源约束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从实践层面来说,它强调了一个特殊条件,即适当的创新氛围,在这种条件下产品开发者能够提出更多的创新方案,即使是在金融资源约束条件下。CY Tang,J Shang等[26]研究了研发情境下团队认同与专业认同的关系以及这些变量对研发创造性的影响,并基于30个研发团队的120个配对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分享对研发团队认同与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这一研究对创新理论与实践、团队管理、研发管理、知识与创新管理都有指导作用。P Ficapalcusí,J Boadagrau等[27]开发了适用于西班牙公司内部运作的工作团队量表(QFI-22),并充分证明了该量表与其它关联和替代量表的显著相关性。Silvia T. Acuaa,,Marta N Gómezb[28-29]依然研究的是团队内部心理因素与团队氛围与创新的关系,只是考虑的心理因素不同,他们研究的是软件研发团队中团队成员个性(大五人格特点)和团队氛围(参与安全、支持创新、团队愿景、任务导向)与产品质量及团队成员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建议,有效的软件研发团队组建要留意团队成员个性的宜人性和外倾性;团队氛围可以通过团队成员满意度来观察;团队成员的安全感或者对他们的鼓励对软件质量有很大影响。软件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提高开发人员的满意度并改善产品质量。

(2)团队领导与绩效研究。团队领导在团队中肩负重要职责,究竟团队领导扮演何种角色,哪些角色与创新团队的产出及绩效密切相关,这些也是学者们较为关心的问题。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不同团队领导角色、领导能力、领导风格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如K Youngbae,B Min,C Jongseok[30]合写的《韩国研发团队领导的角色:一个可能的途径》一文,对研发项目领导角色与团队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观点有:项目领导在他们的工作绩效中扮演了5种角色,即战略计划者、团队组建者、守门人、技术专家、冠军;研发项目领导与团队绩效关系随着项目特点的变化而变化,领导的冠军角色与项目团队绩效正相关;对某些特定的项目,领导的团队建设角色更重要,而对另外一些项目,战略计划者的角色更重要。Thamhain&J Hans[31]在《管理创新研发团队》一文中,识别了创新团队绩效的阻碍和驱动因素,深入探讨了组织环境类型和经理领导能力对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理的领导风格对创新有重要影响并最终影响研发绩效。数据进一步表明,很多绩效变量来自于研发组织外部。J Ishikawa[32]的文章《变革型领导和保守型领导:规范的一致性和分享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作用》聚焦于日本研发团队的共享式领导,即考虑团队成员的领导作用。他认为团队成员的领导能力和正式领导的领导能力对团队绩效都有重要影响。M Buljac-Samardžic,M Van Woerkom等[33]检验了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团队教练、团队的错误取向(问题解决型或者责备型)对团队安全和创新的影响。N Paulsen,VJ Callan等[34]研究了变革型领导如何影响研发团队的创新产出,通过对正在经历重大重组和变革的澳大利亚大型研发组织29个团队104位参与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变革型风格的领导有利于促进创新,激发团队和员工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进一步认为团体认同与感知到的支持对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具有同等独立的调节作用。P Robbins,C O'Gorman[35]指出,对于全球正在追求突破性创新的制药公司,应创新“创新过程”。文章通过对某组织创新“创新过程”实验的纵贯研究,将实验结果与团队领导联系起来,发现创新团队领导、创新团队过程与创新结果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3)团队知识管理研究。团队学习是创新团队保持活力的前提,而知识的吸收、分享、扩散、转移等与团队学习密切相关。从知识吸收、分享等知识管理角度探讨团队学习与创新是当前的研究热点。WL Wu,RS Yeh等[36]撰写的论文《培育知识分享促进研发团队学习》拓展了知识分享的概念,证明了培育知识分享环境能够促进团队学习,提供了两种方法,即信任风气的建立和任务管理中的相互依赖,使管理者能有效地在团队内部开展知识分享。Louise A Nemanich & Robert T.Keller[37]的《研发项目团队的吸收能力:概念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研发项目团队吸收能力的多维模型。文章区分了个人吸收和集体吸收,确立了每个维度的分析水平,考虑了团队结构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0个创新团队的研究发现,团队成员评估外部知识的能力与他们的吸收能力相关,个人的吸收能力和集体的吸收能力、达成共识的能力,对团队应用外部知识非常重要。HaoChen Huang[38]通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呈现开放式创新对内部学习与研发团队技术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意味着可以通过内部学习来增强研发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当研发团队采取开放式创新时,二者的关系更显著。G Giudicati,M Riccaboni[39]认为公司的知识体系是由多个相互依存的合作和沟通网络组成的,包括研发团队和社区成员、电子邮件交流、科学发表和共同发明专利。文章通过联合分析跨国石油公司的研发团队、实践社区、共同出版物和专利等,发现不同层次的知识生产和交换网络是松散耦合的,团队成员在知识网络中的科学能力和位置不一致。

(4)跨国或跨职能创新团队研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跨国或跨职能创新团队越来越多,由于跨国或跨职能创新团队成员在文化、地理、制度、组织、价值观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该类型的团队合作和管理更为复杂,这方面的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RT Keller & SD Julian等[40]针对跨国研发团队进行研究,研究对象覆盖11个国家的658个企业研发团队和1 033个学术研发团队,但他们关注的问题仍然是团队氛围与创新绩效问题,并对研发团队的工作氛围(工作的重要性、参与性或合作等)、工作满意度(工资或晋升的满意度、对监管的满意度)和生产率(原创文章的变化、外部技术质量等级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国家作为控制变量,对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工作氛围及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仍然是研发团队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Rudy K Moenaert & Filip Caeldries[41]则对国际产品创新团队的交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国际创新团队的交流需求,以及高效率开始、发展、产生新产品可能被接受的交流机制。通过广泛对欧洲跨国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决定国际产品研发团队交流效率和效果的5个需求是:网络透明、知识编纂、知识可信度、交流成本、保密性。为应对这些交流需求,组织应生成公司层面的能力(平行结构、跨职能的内部氛围、通信的基础设施、目标一致性)和团队层面的能力(核心团队、团队领导、规范化、程序公平)。该研究结论对国际产品创新团队管理者有重要启示,即创新公司必须平衡集权化和分散化、使用正式和非制式的策略、整合临时和长久的策略;应认识到项目领导的关键作用,在国际团队中使用不能胜任的项目领导可能造成严重问题;应遵守程序公平;创新公司必须积极管理与外部团体的信息交流。跨国团队与非跨域团队相比,交流方式和交流的便利性不同。因此,Rudy K Moenaert& Filip Caeldries的研究结论对于愈来愈多的跨国合作创新团队的交流和有效运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本地团队与跨国团队交流机制的差异是否会对团队创新产生不同影响?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另外,F Blindenbach-Driessen[42]针对跨职能创新团队进行研究,讨论了组织情境对跨职能创新团队与绩效的调节作用,建议管理者在创新项目中考虑采用跨职能创新团队。专业背景的较大差异是有利还是不利于跨职能创新团队的交流与合作,跨职能团队的组织管理是否对领导风格或能力有特别要求等,这些问题在现有文献中还鲜有涉及。

(5)虚拟创新团队研究。信息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人际距离,也使得不同成员间的合作更为灵活和便捷,虚拟创新团队应运而生,但虚拟创新团队与传统创新团队在工作情境、合作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当前,很多学者对虚拟创新团队的重要性、动态性、基本原理等问题就行了研究。如KKB Ko & CKM To[43]撰写的《虚拟创新项目中的合作分析》一文,旨在阐明虚拟创新团队的动态情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前因和相互关系,为虚拟创新项目团队提供一个理想的合作模型。通过51个研发团队的数据,检验管理者和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它们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评估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总量和类型缺乏时,团队管理者和成员对绩效的评估更为否定,与他们在网络中的位置没有明显关系。N Ale Ebrahim,S Ahmed[44]和Nader Ale Ebrahim,Shamsuddin Ahmed Mohammed Shahadat[45]都对中小企业虚拟研发团队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建立虚拟团队的重要性。不同的是,前者对中小企业研发合作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概括,具体阐明了虚拟团队的基本原理和关联性、虚拟研发团队和新产品开发的关系。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应重视虚拟研发团队建设,以促进新产品开发。后者则主要探讨了虚拟团队对中小企业的潜在优势,通过对伊朗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中小企业虚拟研发团队的对比研究,发现雇佣虚拟研发团队和不雇佣虚拟研发团队对中小企业贸易额的影响明显不同。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虚拟创新团队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小企业建立虚拟团队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但相对而言,虚拟创新团队还属于一个新兴事物,虚拟创新团队的合作方式、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等问题有待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6)从心理学角度对创新团队进行研究。心理学是创新团队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心理是创新团队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创新团队研究初始到今天,这方面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现有研究主要从心理安全、满意度、共同愿景等学角度对创新团队展开研究。AA Nerkar,RG Mcgrath[46]调查研究和论证了工作满意度在团队灵活性、团队理解力与团队绩效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的3个方面——工具满意度、社会满意度、自我满意度,通过团队灵活性和团队理解力,对工作满意度的调节方式不同,进而对绩效产生影响。CL Pearce,MD Ensley[47]检验了创新团队共同愿景、创新动力、创新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团队被要求完成复杂创新时,需要设置一组复杂的团队动力。创新效果与共同愿景相互影响并纵向相关,共同愿景和团队动力也是相互影响并纵向相关。这个研究揭示了共同愿景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作用。Chi-Cheng Huang & Pin-Chen Jiang[48]认为当研发团队开发新的产品或技术时,团队内部对心理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文章研究了研发团队心理安全的前因和结果。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团队心理安全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团队心理安全对团队绩效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知识分享和团队学习对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绩效关系具有积极、显著的调节作用;知识分享对团队学习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从这些文献来看,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已经由单纯地研究心理因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问题,开始深入分析心理因素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因此,将心理因素与非心理因素结合,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对创新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5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以及重要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的深入解读,得出以下结论:

(1)从研究的活跃度来看,国际上关于“团队”的研究非常多,但专门针对“创新团队”的研究较少,WOS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创新团队相关文献最早是在1992年,且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08年相关研究才明显增多,2011年之后又有所回落。

(2)从研究基础来看,创新团队工作情境和氛围测量量表、创新团队综合绩效模型框架、创新团队影响因素以及团队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近年创新团队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工具,成为深入研究创新团队的知识基础,而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技术创新等学科是创新团队研究知识基础的主要来源。

(3)从研究热点前沿来看,创新团队绩效、创新团队组织管理、创新团队知识管理是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创新团队的工作情境或氛围、知识管理与团队学习、跨职能创新团队、虚拟创新团队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主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而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创新,唯有合作才有可能取得双赢或多赢,创新团队这样的工作组织形式将会愈来愈重要。现有文献大都是微观层面的研究,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创新团队的实践需求。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要进一步对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问题,以及创新团队与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等宏观层面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不断丰富和拓展创新团队理论,同时,为创新实践提供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周明,李欢.基于宏观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1):31-35.

[2] ANDREW WATKINS.Nation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industry associations in building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for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Research Policy,2015(6):1407-1418.

[3] 戚湧,丁刚,等.创新群体合作研发绩效的制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10):165-172.

[4] 许振亮,郭晓川.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作者共被引网络与聚类分析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11):1625-1637.

[5] 黄静,刘萍,等.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企业社会责任前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3):84-89.

[6] CALERO-MEDINA C,NOYONS E.Combining mapping and citation network analysi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field[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8(4):272-279.

[7] 刘则渊,陈悦,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 孙晓宁,闫励,等.科学知识图谱在学科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J].图书馆, 2014(5): 87-91.

[9] 陈超美.CiteSpace II: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陈悦,侯剑华,译.情报学报,2009(3):401-421.

[10] 肖国芳,李建强.基于SSCI的技术转移研究热点与知识图谱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4(5):78-83.

[11] AMABILE TM.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5):1159-1162.

[12] ANDERSON NR.Measureing climate for work group innovation: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eam climate inventory[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8,19(3):235-258.

[13] GLADSTEIN DL.Groups in context:a model of task group effectiv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29(4):499-517.

[14] ANCONA DG.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37(12): 634-650.

[15] ANCONA DG.Demography and design:predictors of new product team performanc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2,3(8): 321-341.

[16] WEST MA.Sparkling fountains or stagnant ponds:an intergrative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in work groups[J]. Applied Psychology, 2002,51(6):355-387.

[17] EDMONDSON A.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12): 350-383.

[18] COHEN WM.Absorb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3):128-152.

[19] DAMANPOUR F.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9):555-590.

[20] WEST MA.Innovation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6):680-693.

[21] 栾春娟,赵呈刚.基于SCI的基因操作技术国际前沿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11-13.

[22] PERSSON O.The intellectual base and research fronts of jasis 1986-1990[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4,45(1):31-38.

[23] BAIN PG, MANN L.The innovation imperative-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m climate,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ms[J]. Small Group Research,2001,32(1):55-73.

[24] CHANDRASEKARAN A,MISHRA A.Task design, team context,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D projects in high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J].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21(6):977-996.

[25] WEISS M, HOEGL M,et al.Making virtue of necessity:the role of team climate for innovation in resource-constrained innovation project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3,28(9):196-207.

[26] TANG CY,SHANG J,et al.How team identification and expertise identification affect R&D employees' creativity[J].Creativity &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23(4):276-289.

[27] FICAPALCUS P, BOADAGRAU J,et al.Spanish adaptation of the internal functioning of the work teams scale[J].Psicothema,2014,26(2):273-278.

[28] GMEZ MN,ACUA ST.A replicated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and team climat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J].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2014,19(2):343-377.

[29] ACUA ST,GMEZ MN.Are team personality and climate related to satisfaction and software quality aggregating results from a twice replicated experiment[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15,57(1):141-156.

[30] YOUNGBAE K, MIN B,et al.The roles of R&D team leaders in Korea: a contingent approach[J].R & D Management,1999,29(2):153-166.

[31] THAMHAIN,HANS J.Managing innovative R&D teams[J].R & D Management, 2003,33(3):297-311.

[32] ISHIKAWA J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gatekeeping leadership: the roles of norm for maintaining consensus and shared leadership in team performance[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29(2):265-283.

[33] BULJAC-SAMARDŽIC M,WOERKOM M VAN.Team safety and innovation by learning from errors in long-term care settings[J].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2012,37(3):280-291.

[34] PAULSEN N,CALLANVJ,et al.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in an R&D organization experiencing major chang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13,26(3):595-610.

[35] ROBBINS P, O'GORMAN C.Innovat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 an organisational experiment in global pharma pursuing radical innovation[J].R&D Management, 2015,45(1): 76-93.

[36] WL WU,RS YEH.Fostering knowledge sharing to encourage R&D team learning[C].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2007:1114-1118.

[37] LA NEMANICH,RT KILLER,D VERA,et al.Absorptive capacity in R&D project teams:a 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test[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0,57(4):674-688.

[38] HAOCHEN HUA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creation potential of open innovation: a cross-level analysis in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1,23(1):49-63.

[39] GIUDICATI G,RICCABONI M.Loosely-coupled network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ffusion[C].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2013(1):245.

[40] KELLER RT,JULIAN SD.A multinational study of work climate, job satisfaction,and the productivity of R&D teams[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T ransactions on,1996,43(1):48-55.

[41] RUDY K MOENAERT,FILIP CAELDRIES.Communication flows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 innovation team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17(5):360-377.

[42] BLINDENBACH-DRIESSEN F.The (In)effectiveness of cross-functional innovation team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ntext[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5,62(1):29-38.

[43] KKB KO,CKM TO.Analytic collaboration in virtual innovation projec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2):1327-1334.

[44] EBRAHIM N ALE,AHMED S.SMEs,virtu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team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J].Nader Ale Ebrahim,2010,5(7):916-930.

[45] NADER ALE EBRAHIM,SHAMSUDDIN AHMED MOHAMMED SHAHADAT.Virtual R&D teams and SMEs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Iranian and Malaysian SME[J].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0,4(1):2368-2379.

[46] NERKAR AA, MCGRATH RG.Three facets of satisfac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 teams[J].1996,11(5):167-188.

[47] PEARCE CL,ENSLEY MD.A reciprocal and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e central role of shared vision i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teams (PPITs)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25(2): 259-278.

[48] CHI-CHENG HUANGA,PIN-CHEN JIANG.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safety of R&D teams: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Taiwan[J].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12,18(3):175-192.

(责任编辑:胡俊健)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Bases ,Hots and Fro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eams'Study——Based on the Scientific Measurement Analysis about Datas from WOS Database since 1992

Fan Guilian1,Guo Shufen2

(1.The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2.The College of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team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work for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iteratures about innovation teams since 1992 from WOS database, adopting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he knowledge bases, hots and the fronts of innovation teams'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co-cited and journals co-ci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surement of working context and atmosphere, performance model, influence factors and team learning have formed the knowledge bases of innovation team' study. And disciplines such as management, psycholo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re the main source of knowledge of innovation teams; Through keyword co-occurrence analysi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in citing docu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novation team's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knowledge transfer and sharing are the research hot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eam learning, cross-function teams and virtual innovation teams will be the research fronts.

Key Words:Innovation Team; Knowledge Mapping; Knowledge Base; Research Hot

收稿日期:2016-08-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13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技函[2012]80号);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项目(SSKLZDKT2014051)

作者简介:樊贵莲(1974-),女,山西孝义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郭淑芬(1970-),女,山西长治人,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60638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4-01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