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双重生态意蕴及其整合路径

詹志华1,董 皓2

(1.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2.厦门大学 哲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科技创新具有双重生态意蕴:一是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二是科技创新可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尽管学界对二者的研究大都处于独立状态,但二者在逻辑与现实上都具有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发展的格局并不是自发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深入分析了二者间互动关系,并从多维度视角提出了整合路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生态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互动关系;整合路径

0 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如今,创新是世界大势所趋,中国也正在形成“万众创新”的新态势,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在科技创新进程中贯彻绿色、协调等发展理念,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这也必然要求人们正确把握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要正确理解和对待科技创新自身具有的生态意蕴。

1 科技创新的双重生态意蕴

“生态”一词的第一个现代意义是19世纪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赋予的,意指“自然环境里诸元素的互动”,并强调这样的互动如何产生一个平衡而健全的环境。20世纪初,面对技术迅速进步带来的环境后果,生态学对“和谐”与“平衡”的倡导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不仅如此,生态理论对有机论和整体思维方式的强调,也摆脱了机械世界观的认知模式,是对“主客二分”思维的超越。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生态”之于科技创新的意蕴具有双重性,即“生态化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前者更多地倡导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前提下进行科技创新;后者则更倾向于将科技创新活动看作一个生成、进化、互动的过程,以“生态”为隐喻展开,探索如何通过各创新要素互惠、协调、结网群居,形成生态化创新体系。

1.1 生态化科技创新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可否认,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强调市场价值,在刺激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然而,单一强调经济效益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往往会忽视生态保护和治理,以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为代价。显然,从长远来看,这种创新模式必将导致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尽快摈弃高投入、高消耗的科技创新模式,引导生态化科技创新转型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生态化科技创新”,刘立强[1]比较了传统(工业文明)科技创新观与生态化创新观之间的差别,认为传统的创新观念过于注重可以进行量化比较的经济效益,催生了功利、短视和唯经济利益的技术创新观,忽视了在自然生态和社会和谐等价值关怀层面对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与规范。因此,在思想上是片面的,其创新结果也是不完善的。而生态化的创新观不仅在观念上召回了生态思维,强调创新要兼顾技术的实用性和环境保护,更将科技创新视为一个既关注经济增长又促进生态平衡、社会和谐及人类全面发展的“多目标创新系统”[2],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从技术、经济扩展到了自然、社会、人等越来越全面的领域。一些学者对“生态化科技创新目标”进行了探讨。如陈墀成等[3]认为生态化的科技应致力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对物质资源的极端依赖,缓解人类生存压力且不对自然造成伤害;彭福扬等[4]阐释了“生态”所具有的平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哲学意蕴,并由此提出生态化的科技创新要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四大效益的有机统一;秦书生等[5]则认为科技创新能够同时创造商业和生态价值,其“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学者们对生态化科技创新目的的探讨可以看出,人们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已从经济学概念逐渐向生态学、生态哲学乃至社会、集群、个人等多学科、多维度扩展,目标更加完善。在梳理生态化科技创新观念、目标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还总结了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特征。如胡元清等(2007)认为,生态化科技创新与传统创新理论的显著区别在于其视野的广阔性、结构的多维性和目标的多重性;邵璀菊(2011)则将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特点概括为生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并揭示了生态化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契合及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生态化科技创新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力量,进而促进自然、社会、经济、产业协调发展。

概言之,生态化科技创新是科技创新视野的扩展和思想的转向,是对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与有力支撑,能够引导构建更加完整的创新系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必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不仅可以扩大人与自然交往的范围和内容,而且可以提高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效率,并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物质基础;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

1.2 科技创新可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

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具有相似性,提倡引导科技创新实践效仿生态系统运行,并尝试构建或完善更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学者们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探讨涉及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等不同层面,提出的模型也多种多样。赵放、曾国屏[8]在系统梳理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当前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归纳为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视角。微观视角侧重于研究企业等创新个体的行为及其作为生态参与者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揭示创新个体与环境间互利互惠关系。中观视角关注产业集群或某个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探究其间不同创新组织或相同组织内部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宏观视角则全局性地把握创新生态系统,阐述其总体特征。孙福全[7]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应强调“自组织性、多样性、平衡性以及创新主体的共生共荣”;曾国屏等(2013)将创新生态系统特征概括为“动态性、栖息性与生长性”;吴金希(2014)尝试将创新生态系统描述为多要素相互依赖、共生共赢,并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独立性的组织体系等。此外,赵放和曾国屏还将3个层次的创新生态系统归纳为“中心—外围”的结构分析框架,反映不同研究视角之间具体到抽象、表层到深层的关系结构。

由上述研究可知:首先,学者们虽然对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没有形成共识,但普遍认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可借鉴生态学的视野,关注创新活动的动态性、过程性,考察创新的功能、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理。这里的“环境”除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地理环境外,更多的是指主体之外的其它系统,包括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综合因素。其次,尽管“创新”并非专指“科技创新”,但不论是宏观地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还是对“高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等创新生态子系统的具体研究,都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具有许多共通之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科技创新活动在多数创新生态系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子系统,上述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视角和内涵界定通常也适合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吕玉辉[8]比较了自然生态系统与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并以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类比和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框架与演化模式;黄鲁成(2003)、罗发友(2004)等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释了一定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各要素的互动演化;吴陆生等(2007)认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由生物要素(科研人员)和环境要素(科技资源与科技运作政策)构成,具有“政府主导”和“市场需求主导”两种运行模式,并从生态系统论视角探讨了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可见,科技创新的第二种生态意蕴要借自然生态的隐喻,揭示创新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和作用关系,为科技创新活动营造协同演化的良性发展环境。

2 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间互动关系

从现有文献看,“生态化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单独研究都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涉及二者交叉内容的探讨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薄弱的。因此,充分揭示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互动关系是必要且迫切的。

2.1 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间互动关系发掘

在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刘友金等[9]倡导按照“整体与个性统一”、“组织高效性”、“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等生态化原则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重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并提出了重组路径;尹艳冰等[10]认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催生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最优化过程,其提出将生态化理念融入创新系统,并设计了涵盖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的立体调控机制及生态化技术创新共生网络。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在探讨生态化科技创新保障措施时,提出要多措并举,如通过生态意识、生态科技和生态管理相互配合实现科技创新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构建生态化科技创新系统的思路。但是,整体而言,关于“生态化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更多的是处于相互独立状态,缺乏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尚未明确揭示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间互动关系。此外,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探讨容易停留在价值观、文明观、发展观等哲学理论层面,疏于对具体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或方案思考;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则多偏重采用管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方法,在优化目标系统时并未真正融入“生态”准则。这些研究没有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二者间互动关系亟需发掘与整合。

在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突出位置,这为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互动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从逻辑层面来看,无论是生态化科技创新,还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都可以用生态学与系统论的观点加以阐释,即二者具有共同的学科基础。从现实状况来看,生态化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诸多耦合性与交叉性因素,都面临科技创新与人、组织机构、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二者具有共同的影响要素。这些状况决定了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具有共同的整合诉求,因而,必然存在互动关系。

2.2 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互动关系的具体表现

“生态化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之间互动关系可归纳如下:

(1)生态化科技创新思想可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供方向性引导。“生态化”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科技创新目标的多维扩展。生态化思想是当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改善和衡量的标准,也是不同时期调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活动的思想先导。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化科技创新思想的传播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科技创新的生态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培育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新风尚,推动有益于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政策与法规出台,如奖励政策、惩戒机制等。从微观层面来看,生态化科技创新思想可以直接促进科研人员、科研团体、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形成生态化科技创新观念,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慎重对待难以预测生态环境后果的科技创新,促使有利于生态化的科技创新资源分流和合理配置,进而使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与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为生态化科技创新思想的践行提供现实手段。将生态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付诸实践,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战略、重组技术体系、探索制度创新等具体措施的实施[11]。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所采用的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和方法,有利于将理论层面的探讨落实到模型或者实际运行中,使生态化科技创新研究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实践。通过研究实际运行中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更准确地找到薄弱环节,为针对性地弥补和改良奠定基础。

(3)生态化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之间可形成动态和双向互动模式。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之间互动关系不仅要从静态、单向角度进行分析,更要对二者动态、双向运行模式进行探讨。在二者互动的运行模式中,一方面生态化是系统内各要素的动态平衡,要求参与创新的所有行动者在动态互动中取得和谐平衡,而不是调整某些变量来迎合个别常量;另一方面,二者的影响要素或构成要素之间也是动态、双向作用关系。在这种运行模式中,生态化科技创新最终促进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改良,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理想,重组和进化自身的营养结构、形态结构、种群结构,集中信息、物质、政策等科技资源,打造生态化科技产业链与市场,推动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以实现科技创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而生态化科技创新理论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这也正是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互动作用最直接的实现。

3 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整合路径

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之间存在必然的互动关系,但是,二者的互动发展格局并不是自发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以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实践和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战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至于如何有效整合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在指导思想方面,要以生态化科技创新为指导,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同时,要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保障,更加有效地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②在实现路径上,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保证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有效互动。

3.1 制定并落实生态化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是引导并支撑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指导和支持生态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规划了2050年科技发展长远目标,还提出了“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流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等具体涉及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战略部署[12]。纵观2000年后的国家科技规划文件可以发现,国家对生态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涉及的“生态化科技成果的生成”、“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及环境形成”等问题都有所关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关键的还在于贯彻和落实。首先,各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国家战略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各领域或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量当地的生态实际、产业布局、技术优势等生态创新因素,统筹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方案,引导当地建构符合生态意蕴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次,应对战略规划内容加强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一方面,将人们的生态需求、生态哲学的前沿理论、整体论、系统论等思想体系及时融入新的科技创新规划;另一方面,对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执行效果进行分阶段评估和反思,以确保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健康运行。

3.2 强化生态化科技在创新实践中的运用

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提出想法、形成方案、发表研究论文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二者互动优化的可能性。双重生态意蕴互动下的科技创新实践应在过程和组织方法上都以自然为师,效仿自然生态的多元互动和循环运行,强化生态化科技在具体创新实践中的应用。开展生态化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研究,在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开发新型能源,如探索高效利用太阳能、潮汐、核能、风力等能源,以缓解生产需要与能源紧缺的矛盾。另一方面,要从长远角度监测和评估生态化科技创新成果,警惕不成熟的生态创新技术埋下环境安全隐患。若报废的设备不能被有效降解,或人工贮藏的能源不慎泄漏,则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深度和广度将远超工业化生产。可见,符合双重生态意蕴的科技创新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还必须更深入地探索生态化科技创新系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从资源“高效利用”转向“生态化利用”,避免从生产到消费各个创新环节的生态隐患,最大化地实现“全过程无污染”、“全过程仿自然”的真正生态化。此外,双重生态意蕴互动下的科技创新还可更进一步地对自然进行主动优化。生态科技创新要在“未来不欠自然生态债”的基础上,尽可能偿还过去对自然的亏欠。如借助生物技术治理,恢复因人类活动而被破坏的河流、森林等自然生态,对可能影响整体平衡的局部环境进行主动优化,实现科技与自然关系和谐、互利互惠。

3.3 多管齐下完善科技创新配套机制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对于整合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亦是如此。合理有效的配套机制能够起到保障和催化作用,促进生态化科技创新。首先,要调节资源配置机制。在资金方面,加强对生态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的投入,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创新;在科技资源方面,鼓励开放共享,避免重复购置、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有效整合协同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在创新主体方面,系统激活各类主体的创新能动性,在明确标准和定位的基础上,鼓励多学科协同、产学研结合,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13]。其次,要完善人才机制。整合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不仅需要科研人才,而且需要管理人才,不仅需要科学、理论工作者,而且需要工匠、企业家。这就要求不仅做好各类人才的梯队建设,为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有效整合和良性循环提供人才保障,而且要做好人才管理制度优化创新,以生态化的思维和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强化对人的激励效应。最后,要健全信息交流机制。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成果、新方法难免会对旧有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久而久之会对创新事业形成阻碍。健全信息交流机制,一是要促进产业和行业间互动交流,促进生态化产品和方法的有效对接,二是要促进科研主体和普通大众之间的交流,让大众了解并参与监督生态化科技创新转型,也有助于科研主体掌握大众的生态需求。

3.4 营造适应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在“生态化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社会环境都被认为是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在二者整合的实践中,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科学普及和科学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14],在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的整合中,科普工作必须及时跟进。科普活动的涉及面要尽可能广,既包括普通民众,也涵盖科技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使科技创新领域内外都能理解和接纳生态化创新成果,树立生态化的科技观和价值观,运用生态化的思维和组织方式。

(2)做好规划和统筹工作。科技创新双重生态意蕴整合要促进全过程、全领域的生态化实践,在整合过程中除应重点关注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创新过程是否体现双重生态意蕴外,也不能忽视传统领域的生态化转型。应重点关注工业领域的双重生态化实践,兼顾第一和第三产业[15],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贯彻始终。

(3)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科技创新双重生态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反复。如一些创新主体思维陈旧,不愿进行产品和管理过程的生态转型;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对一些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活动管理不到位。对此,除要求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和管理部门转变发展理念外,更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鼓励和扶持生态化创新;在官员考核时兼顾“生态政绩”,并建立相关法律体系,惩戒不负生态责任的行为。

(4)做好市场引导工作。生态化科技创新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平衡,在整合过程中兼顾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具有双重生态意蕴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受损失、有利可图。当生态化科技创新成果形成广泛市场需求,成为切实的经济增长点时,会带动更多主体加入生态化科技创新系统,科技创新生态化整合的红利就更能得到彰显。

4 结语

生态文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离不开科技创新提供必需的驱动力。离开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将变得遥遥无期。科技创新不是盲目的创造,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向着更为理性、更有内涵的方向前行,离开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很有可能误入歧途。此外,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因此,在贯彻实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社会氛围的同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各要素的统筹协调及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立强,彭福扬.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社会功能[J].科学·经济·社会,2006(3):72.

[2] 顾丽,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J].科学管理研究,2005(1):9.

[3] 陈墀成,余玉湖.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1.

[4] 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1.

[5] 秦书生,赵晶,庞丹.论技术创新生态化[J].理论界,2004(2):50.

[6] 赵放,曾国屏.多重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12):1781-1787.

[7] 孙福全.创造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2-02-01.

[8] 吕玉辉.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模型与演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25-28.

[9] 刘友金,易秋平.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生态重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7-70.

[10] 尹艳冰,赵宏.循环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45-48.

[11] 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3-54.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5):7-9.

[13] 万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4-08-13.

[14]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16-05-31.

[15] 梁小依,高建平.自主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0):22.

(责任编辑:万贤贤)

Dual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ts Integration Path

Zhan Zhihua1,Dong Hao2

(1.School of Marxism,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16,China;2.Department of Philosophy,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dual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that it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and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ecological system. Although most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are making studies on both issues in their own ways,logically and practically speaking,there is inevitably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sues. However,this is not a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interactive development,which needs to be necessarily integrated. Hence,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onder over its integration path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logical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Syste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ntegration Path

收稿日期:2016-09-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JL008);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212)

作者简介:詹志华(1974-),男,福建平潭人,博士,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STS、科学思想史与科学哲学;董皓(1990-),男,福建罗源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思想史与科学哲学。

DOI:10.6049/kjjbydc.2016070521

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3-0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