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蔡启明,赵 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摘 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可分为协同创新联盟建立、协同创新运行及运行过程风险监控3个模块,采用流程图清晰表达3个模块的构成环节和运作过程,对流程图中每个节点进行节点描述,明确其任务事项、管理规则、操作方法,重点研究了协同创新运行过程的动力层、行为层,即知识创造、转移和对接以及评价层。3个流程图具有衔接点,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流畅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机制;产学研;流程管理;运行方法;过程控制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领域科学技术的难度与深度日益提升,一般企业很难依靠自身资源实现所有创新目标,协同创新应运而生[1]。2011年胡锦涛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我国协同创新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迫切需要理清协同创新过程,明确协同主体权责,建立高效实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很多学者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展开了研究,相关成果比较丰富。何郁冰[3]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框架。王进富[4]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建立了以协同度测量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研究进一步具体化。Etzkowitz[5]提出三螺旋理论,对政府、高校和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由此催生了我国对三螺旋理论的研究。石火学[6]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政府应改变领导与管理的角色定位,成为不可或缺的政策创新主体。王平聚(2009)探讨了高校如何利用自身属性和优势在协同创新中明确定位。但是,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协同目标和协同内容有所不同,产学研三方的角色和地位会发生变化,而且文献重点关注了各主体所司职责,而忽略了其在协同创新中拥有的研究权利。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低下、动力不足的问题,周正[7]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外动力因素及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徐静[8]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帆船动力模型,进一步分解了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以上文献明确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动力来源和性质特点,但是,对于各协同主体如何根据各方特点对动力进行有效调用以促进协同创新行为研究不足。吴悦(2012)基于知识协同视角,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划分为准备、运行、终止3个阶段。涂振洲(2013)则基于知识流动角度,将该过程划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3个递进阶段。协同创新阶段的划分使任务目标和成员职责更加明确,但是,各个阶段的具体执行路径不清晰,而且缺乏对每个阶段操作策略和规则的研究。协同风险是导致我国协同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但上述文献均缺少对风险监控的系统化研究。

与上述文献相比,本文在产学研各方没有合作基础的假设下,针对协同创新联盟建立过程的主导性(协同创新发起方从自身需求出发)、判断性(合作伙伴的资源价值判断和兼容性判断)、博弈性(合作伙伴权责分配谈判的特点),构建协同创新建立机制,并且,系统化构建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本文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流程化,研究不同节点的运行规则和管理策略,形成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流程化管理方法可明确协同创新的执行路径,避免回溯性和重复性工作,明确产学研三方的职责权利,减少风险和纠纷,因此,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协同创新建立机制

在产学研各方没有合作基础的假设下,协同创新建立机制是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协同创新建立机制有利于选择最佳合作伙伴,达成合作相关共识,提高协调配合程度。协同创新建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创新联盟建立流程

(1)协同创新规划。产学研各方在内外部动力的推动下,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SWOT分析和PEST分析法确定协同创新内外部环境,对合作目的、合作过程和预期结果进行有效的协同创新规划。

(2)建立评价体系。产学研各方根据自身需求和合作规划,建立协同创新伙伴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合作伙伴的评价角度和评价层面。体系的建立要符合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稳定可比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

(3)寻找合作伙伴。产学研各方根据所建评价体系,明确对合作伙伴基本条件和资质的要求,根据合作规划明确协同创新范围,发布协同创新消息,寻找合作伙伴。

(4)合作可能性判断。产学研各方对合作伙伴的兼容性进行判断,主要包括文化观念、制度规范、管理模式、知识技术;若双方无实质性冲突,则对各方合作理念进行判断,主要包括合作意愿、合作需求、合作模式、合作预期。

(5)综合评价。产学研各方对可选合作伙伴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和资料调查,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佳合作伙伴。

(6)协同创新谈判。产学研各方为约束三方行为和控制协同风险,就合作具体事宜进行谈判,包括合作路径、权责分配、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内容,形成协同创新契约体系。各方综合实力和谈判能力影响契约体系的利益倾向性。

(7)形成协同创新联盟。产学研各方就合作事宜形成一致认识后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开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及风险监控机制。

综上,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机制是指协同创新发起方在内外部环境影响下,分析自身需求以确定对合作伙伴的要求,通过对合作伙伴基本条件和资质的判断完成一级筛选,通过对合作伙伴合作兼容性的判断完成二级筛选,通过对合作伙伴进行定量的综合价值判断完成三级筛选,确定最佳合作对象,最终通过谈判明确各方职责权利。

2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过程决定了协同创新最终的成果产出、成果应用和成果共享。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产学研三方核心优势,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和成果应用效率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此外,合作成果的共享效率会影响协同各方后续合作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宽度。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协同创新运行流程

2.1 动力层

参考周正(2013)构造的产学研合作动力模型,本文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层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产学研各方可从自身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动力系统,调动合作方协同创新积极性,推动各方形成持续、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

2.1.1 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存在于产学研之外,通过驱动﹑刺激以及诱导推动联盟内创新,其主要来自政府、市场、竞争与技术4个方面。

(1)政府支持。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和科研能力一流的科研院所多属官办,政府在调动、引导学研方以积极态度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政府是政策制定者,激励性政策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动力,保障性政策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投入效率。

(2)市场需求。企业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当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就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通过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可以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积极性。

(3)竞争推动。竞争迫使产方开发新技术,实现产品改造和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竞争迫使学研方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组织影响力,并获取科研经费支持。竞争环境促使产学研各方为获取长期竞争优势而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4)技术推动。新的技术思路促进产学研各方寻求协同创新活动;重大技术成果模式化以后,会促进产学研各方沿着这条轨道寻求渐进性创新;若某项合作技术尚未进入衰退期,则可以应用该项技术增加整体收益,促进产学研各方进一步协同创新。

2.1.2 内部动力

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产学研组织内部,能够驱动产学研创新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利益驱动力﹑战略协同引导力﹑内部推动力和创新保障能力。

(1)利益驱动力。产学研合作归根到底是利益的驱动,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第一目标。因此,要充分利用利益驱动的主导作用,调动协同创新各方合作积极性。

(2)战略协同引导力。战略协同是指产学研各方协同彼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使之对协同创新整体及参与创新的每位成员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产学研各方可以通过建立契约体系的方式,将各主体的单独行为引导到群体行为上来,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达成一致目标。

(3)内部激励推动力。内部激励是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组织行为规范,根据组织成员生存与发展要求、价值观等设计的奖惩制度。产学研各方要积极构建一套能够激发人力资本创新积极性的内部激励机制,促使内部成员努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效运行。

(4)创新保障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造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形成新技术和促进现有技术升级;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对创新活动的保障力也越大。产学研各方要明确自身创新能力,增强合作方的合作积极性和成功信念,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运行。

2.2 行为层

行为层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它承载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造、转移与应用。行为层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跨组织的管理活动,旨在实现产学研各方在较高协同性要求下的职能互补、资源共享、行动统一。

2.2.1 知识创造

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在社会中履行不同职能,从事不同活动,由此形成不同的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这也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原始动力。因此,协同创新通常以项目为纽带形成创新小组,产学研三方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行为协调、职能互补、信息共享原则,支持和保障小组创新活动。

(1)企业要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能够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因此,在产学研知识创造中起着导向性作用。此外,企业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经费投入主体。

(2)高校要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发挥龙头作用[9]。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人才大多依靠高校培养。因此,高校是各种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储备库,是知识创造过程中最主要的知识输入者和供应者。

(3)科研院所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发挥助推作用。科研院所拥有人才、技术资源优势,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助推器”。此外,科研院所比大学更接近生产实际,比企业更了解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因此,科研院所在引导知识创造方向中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2.2.2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按照某种路径从知识源向知识受体转移并被吸收的过程。产学研协同创新通常由企业主导并支持,由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研究,所以,知识转移通常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按照契约规定的路径转移至企业。

(1)转移属性。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便于编码保存和后续学习,容易被竞争对手获取而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隐性知识很难表达,难以规范,甚至处于不断变化中,因而很难被人窃取,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知识属性的转移包括如下4种方式:①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知识转移主要基于直接沟通交流的方式,学研方将相关隐性知识进行表达和传递,产方在学研方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下逐渐领会知识内涵并将其内化。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要求产学研各方具有良好的创新机制、文化相融度和成员主动性;②显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这种知识转移主要基于知识扩散工具(如计算机),学研方将相关显性知识进行整理并加工,以更易理解和更系统化的方式交付给产方。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信息粘滞性较弱;③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种知识转移一般需借助一些技术手段,学研方对创造和积累的相关隐性知识进行提取和总结,将其转变为更容易理解的显性知识转移给产方。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对学研方的知识提取能力和转化能力要求较高;④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知识转移常借助培训等方式,学研方将相关显性知识对产方成员进行强化,使其在产方成员头脑中存留下来,产方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逐渐内化、扩展和重组。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必须经过实践环节才能完成。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转移过程中,上述4种转移方式交叉互动,产学研各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有效的转移方式,以实现知识的充分转移和有效吸收。

(2)转移路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路径不明会引发冲突,如利益冲突、知识产权冲突等。其中,知识产权冲突是利益冲突的主要方面,而利益冲突是协同创新的冲突中心。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共享方式的视角来看,知识转移路径选择可以从技术转让、合作经营和合办企业3个角度进行考虑:①技术转让。技术转让可以分为直接转让和间接转让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转让是指产方以固定支付方式获得研究成果所有权;间接转让是指产方按照定期支付固定报酬方式获得研究成果使用权;②合作经营。合作经营可以分为契约式合作经营和股权式合作经营两种方式。其中,契约式合作经营是指学研方将研究成果使用权转移至产方并获得技术应用产品一定的利润份额;股权式合作经营是指学研方以入股产品的方式将研究成果所有权转移至产方并获得技术应用产品一定的利润份额;③合办企业。合办企业可以分为学研衍生企业和学研入股企业两种方式。其中,学研衍生企业是指以研究成果为纽带,产学研三方创办新的企业,新企业拥有研究成果所有权;学研入股企业是指学研方以入股企业的方式将研究成果所有权转移至产方并获得企业一定的利润份额。

以上3种知识转移路径使产学研三方合作的长远性和黏带性依次增强,产学研三方根据各自条件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路径,合理公平解决利益共享和产权归属问题,为协同创新的成功和深化打下良好基础。

2.2.3 知识对接

知识对接是指在产学研三方协同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以实现技术产业化。知识对接包括以下3个层次:

(1)技术产品化对接。学研方协同产方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使之与产品相关技术兼容,实现产品升级或利用研究成果完成新产品开发。

(2)产品商业化对接。学研方协同产方完成新技术下的产品相关功能设计和开发,使产品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商业化。

(3)制造设备流程对接。新技术的应用对产品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提出了新要求,学研方协同产方完成相关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的调整与布置,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

2.3 评价层

2.3.1 绩效评价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价协同创新项目的输入和有效输出,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控制,为后续协同创新的预测、决策和调控提供依据。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有效监督、资源优化配置、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绩效评价主要包括4个层次: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投入转化为成果的效率评价;对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效率评价;对经济效益及效益分配与产学研各方满意度的评价;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性质及政府对协同创新的支持,绩效评价还包括社会价值层面。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协同创新中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对协同创新结果有不同的期望值和判断标准等,即协同主体差异性。此外,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等可量化指标,还包括科学评价协同创新过程中其它难以量化指标,形成科学、全面、可操作的系统化评价体系。

2.3.2 贡献度评价

贡献度评价是指通过完整的指标体系清晰界定并测评产学研各方对协同创新过程及产出成果的贡献。利益分配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根本动机,也是协同创新的冲突焦点,而产学研各方对协同创新贡献程度是影响利益分配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合理的贡献度测评才能将产学研各方真正调动起来,实现协同效应。

贡献度评价主要包括4个角度:①投入水平,即产学研各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投入的财力、物力及努力程度等;②协同水平,即产学研各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以总体效益为目标作出的调整与配合;③风险水平,即产学研各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因积极履行职责所承担风险的大小和概率;④相对重要度,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各主体日常经营业务中所占比重,若产学研合作为主营业务,则对其进行一定补贴,以避免协同创新联盟的破裂。

综上,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是指在协调有序的创新环境下,产学研三方根据各方特点和性质调动其合作动力,使其积极配合与支持知识创造,将所创知识按约定路径和适当属性转移后协同进行知识对接,实现知识产业化,并对协同创新进行绩效评价以检测合作效果,对贡献度进行评价以执行利益分配。

3 风险监控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性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对于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和促进协同创新成功及深化至关重要。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监控流程如图3所示。

3.1 风险识别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风险识别是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挖掘、描述及分析的过程。有效的风险识别可以提高协同各方风险意识,从源头抑制部分可控风险。因此,风险识别必须准确、完整、全面、及时。

(1)风险挖掘。在产学研联盟内部设立专门风险管理机构,或在不同部门设立风险控制小组,采用多种识别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尽可能全面挖掘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同方面、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潜在风险。

图3 协同创新风险监控流程

(2)风险描述。产学研联盟内部首先要进行风险语言的统一工作,使不同机构之间、机构内不同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可以无歧义地就风险问题进行对话。通过具体的风险描述,使产学研三方对潜在风险形成具体、明确的认识。

(3)风险分析。对所有潜在风险进行来源分析及诱发因素分析,判断风险的可控性,从源头上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引导风险向良性方向转变。另外,要进一步分析风险产生因素是否会导致其它风险,对潜在风险作进一步挖掘。

3.2 风险诊断

风险诊断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判断其发生概率、危害程度和损失范围。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有效的风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风险诊断,对已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衡量和估算,判断风险大小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使协同创新各方对风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提高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使一些后果严重的风险得到控制。

(2)通过诊断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类型和破坏程度,可以减少对相关损失发生时的不确定性,避免事故发生时措手不及而引发一系列后续风险。

(3)通过风险诊断,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的特征、发生概率大小及后果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并对各个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培训,设计适当的风险管理手段。

3.3 风险控制

产学研三方在风险诊断基础上明确了风险的发生概率、危害程度和损失范围,可以协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并对相应的合作体系进行完善。

内部风险通常包括研发风险、物流风险等经营风险,以及信任风险、协调风险等关系风险,产学研三方应建立通畅的沟通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此外,应充分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过程形成的契约体系,通过对契约体系的调用和完善,实现对内部风险的有效约束和控制。在有效的协调、严谨的管理及连续的追踪下,内部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外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通常属于不可控风险,产学研协同创新要加快成果转化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缩短协同创新与技术应用之间的供需距离,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创新成果失效的概率。此外,产学研三方应该协同建立追踪体系,实时关注经济、政治、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把握市场政策,判断经济走向,了解消费需求,针对具体风险,采取改变生产方向、转移研究重点、调整投入比例等措施,提高技术应用成功率,达到产学研结合的最终目的。

基于风险管理方案和体系,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风险进行实时追踪和监控,随时掌握风险发展动态和控制效果,并将实际情况反馈给风险应对方案制定层,实现对风险的闭环控制。

综上,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监控机制是指通过风险识别过程对潜在风险进行挖掘、描述和分析,通过风险诊断对所有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危害程度、损失范围进行判断,针对不同风险状态采取对应措施。

4 结语

本文将协同创新全过程划分为建立、运行、风险监控3个模块,产学研协同创新发起方运用协同创新建立机制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启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并启用协同创新风险监控机制对协同创新运行过程进行维护和监管,由此形成紧密衔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体系。

从项目层面而言,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流程化,可以使产学研各方以明确路径执行所有职责权利,保证协同创新过程在不同阶段流畅运行,有利于避免重复性工作和回溯性工作,减少风险和纠纷,从而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从项目集群层面而言,对各个项目进行协同创新流程化,并在每个项目运行流程结尾设置流程接口,根据上一项目完成情况及下一项目任务要求,选择协同创新建立流程或协同创新运行流程,使各个项目相互衔接,提高项目集群的协同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PARKHE A.Strategic alliance structuring: a game theoretic and transaction cost examinatio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36(4):794-829.

[2] 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3]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4] 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1-6.

[5] 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5.

[6] 石火学.三螺旋模式:产学研结合的理想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0):30-31.

[7] 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7):52-56.

[8] 徐静,冯锋,张雷勇,等.我国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7):74-80.

[9] 张似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历程及其运行机制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247-249.

(责任编辑:万贤贤)

Research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Based on Flow Chart

Cai Qiming,Zhao Ji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Abstract: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colleges and institu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of establishment,operation and risk control. The paper take advantage of flow chart to express the components and process of the modules clearly and make clear describe to every single node to determine the assignment,management rule,method. The core part is the research of motivation level,knowledge creation,transformation and docking of behavior level,evaluate level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 Each of three flow charts has junctures to mak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colleges and institutes a systematic entirety which can operate fluently. The research result has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project level and project cluster level.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novation Mechanism; Enterprises,Colleges and Institutes; Flow Chart Management; Operation Method; Process Control

收稿日期:2016-08-25

基金项目: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NR2014063)

作者简介:蔡启明(1964-),男,上海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业工程、战略管理;赵建(1993-),男,山东德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协同创新、生产服务与运作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060344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3-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