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张弘钧

(南京理工大学 军工试验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要:基于军民融合战略背景,阐述高校军工科研平台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资源优势和技术特色,深入分析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提出军工科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对策和建议。探索实践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区域经济发展;军工科研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0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1]。军民融合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必然要求。军民融合涉及国防工业体系建设、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机制等,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军民融合最基础、最核心的领域[2]。当前,军民融合领域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军民融合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军工行业自成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相对封闭,军民通用资源及重大设施共享程度落后,这些问题和障碍函待解决。

2016年,国家出台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更好地支撑国防和军队建设、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发挥军工优势,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具有军工行业背景的高校,一般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相关资质,处在军民融合核心关键领域。面对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要抓住国家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契机,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发挥高校科研平台创新源头作用,推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开展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这是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上海市正在打造“国际级”科创中心;江苏追寻新型业态,建立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浙江是转型发展中新型业态的典型代表。具有军工行业背景的高校,通过强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军工高新技术及成果向经济领域转移转化,打通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着力改变军工科研与市场分离现状,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增强军工科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军工科研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当前,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产业研究军民融合的文献较多[4-8],而从科研资源平台出发,研究微观视域下军民融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较少。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作为具有兵器行业背景的高校,地处江苏南京,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背靠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具有服务军工装备发展的良好基础。因此,如何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发挥自身军工科研平台优势和特色,探索促进军工科研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军民融合路径和有效模式,对具有国防行业背景的高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内涵与特色

1.1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内涵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主要开展武器装备科学研究,国家对此类科研平台投入大量研究经费,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架构,集聚了一批一流的研究人才,能够站在科技前沿,承担一批高水平军工科研项目,在先进仪器设备和设施的基础上,以先进的实验手段作保障,能够产生或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军工科研平台内涵决定其具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南京理工大学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一级资质,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一级保密资格认证,以及具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等军工资质。这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有关军工资质是高校军工科研平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资源,也是军工科研平台产生创新技术成果最重要的保障。

南京理工大学已由单一服务于常规兵器行业,向服务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转变。学校多年来构建的军工科研平台,为国防武器装备发展贡献了众多型号装备。南京汤山建有全国高校唯一占地44万m2的军工科研平台,既是国内常规武器领域实验条件齐全、规模较大的国防科研试验基地,又是学校打造的独特的综合科研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拥有符合武器装备科研安全要求的各类建筑及室外靶道、静爆场、爆炸井、抛撒架等大型设施;各种仪器设备1 500余台套,总值达到1.5亿元,其中超高速摄影机、目标跟踪系统、同步热分析系统等80多套大型设备,其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利用这些仪器设备、设施可开展相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

1.2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特色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作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仪器、优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体,其建设目标是推动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9]。平台集聚资源和人才优势非常明显,拥有大量军民两用高新技术,而不同学科和研究背景展现了不同军民两用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依托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长期军品项目研发攻关基础上,形成实力雄厚、资源丰富、创新技术领先的特色军民两用高技术。学校通过构建军民融合成果转化投资机制,设立军民融合科研项目孵化基金,培育具有产业化背景的军民科技成果项目。通过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提升军民融合支撑服务水平,促进军工科研成果快速转化;通过与区域共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以军工科研平台与产业联动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园。发挥学校军工科研特色,搭建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企业人才交流机制,促进高校与区域人才与技术充分融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1.3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系统,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科技资源更多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更多依托区域高校科技人才支撑[10]。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11]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拥有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沿理念和创新技术。高校军工科研平台需要面向区域市场经济,增强与区域市场的融合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待解决的关键性和重大问题,并利用自身优势,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难题作为深度融合方向,找准融入区域经济的切入点,凝聚平台优势资源,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点行业领域,形成有特色、有实力的优势学科领域。

高校要在军民融合中发挥作用,就要肩负起原始创新、技术转化的功能与职责[12]。南京理工大学在推动军工科研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紧密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挥“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领域科研平台优势,从区域城市布局各类研究院开展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与南京秦淮区共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与江宁区共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以及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军工科研平台创新技术转移,将军工科研技术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既推进高校军工科研平台发挥创新源头作用,也对区域经济产生带动作用。

2 军工科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2.1 政策因素

当前,高校开展军民融合最难突破的就是体制机制障碍及政策因素影响。军工科研平台开展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目的是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但高校军工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大多为纵向项目,相对于其它科研平台系统运行一直比较独立,涉密内容较多,向区域企业单位开放共享的制度政策还不完善。而且,科研参与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面临国防科技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和共享壁垒较高,设施和仪器设备共享相对困难;特别是共享主体利益分配不均问题的出现,将导致共享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不能维持长期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科技资源共享[13]

由于军工科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机制障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及利益保障不健全。因此,需要打通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政策和机制,探索建立适应高校开展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统筹优化符合区域特色的军民融合布局。同时,需要改进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和完善国防科研成果和技术解密制度,为军工技术转民用创造有利条件。

2.2 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开展军民融合主要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高校军工科研平台技术创新优势,实现科研与企业或产业结合,军民两用技术有机结合,将科研平台原始创新与企业密切结合、协同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融合机制,发挥军民融合的协同性,使军工科研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技术;使高校军工科研创新技术,真正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

高校军工科研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主动寻找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和方向,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效果和水平。南京理工大学利用军工科研平台各类资源,已在充电桩项目、薄膜锂电池项目、先进焊接、氧化锆材料等一批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将自身资源和功能优势融入区域经济,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和引领国防科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2.3 资源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14],而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高校军工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军民融合实践中,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深度与广度远远不够,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区域实体性创新平台匮乏,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缺乏制度保障。当前,军工科研平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各类大型高精尖设备使用效率较低,而企业单位研发通常需要各类科技资源的有效支撑,这是具有军工科研背景高校开展军民融合的难点所在。

依托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和企业创新力量,充分发挥高校军工科研平台的技术优势对国民经济的溢出效应,在微观层面打破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体系与民用创新体系之间的障碍,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共享,加大国防科研平台向民口单位开放力度;尝试建立微观层面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和制度体系,最大程度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社会进步效应。

2.4 平台因素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区域创新平台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世界各国推动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实践看,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是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的重要手段[15]。当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两股创新力量在特定区域内仍然是割裂的,难以在公共创新平台上进行有效合作。因此,建立军民融合特色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创新[16],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家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汇聚众多科研人才和技术资源,具有与区域企业开展区域协同创新的各种要素。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学科和技术研发特色,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平台,实现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既是体制机制、政策实践创新的有效载体,又是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向区域企业转移的有效渠道,打破军民分割局面,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进而促进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

3.1 高校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构建

军工科研平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以及开展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方面作出新探索和实践,实现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经济对接。国家层面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出顶层设计。在实践层面,主要是有效解决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利益分享、技术转移机制优化,以及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构建。

军工科研平台的特殊性虽然使其面临很多障碍,但南京理工大学已经尝试开辟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通过已成立的南京理工大学张家港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校外研究院,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军民融合创新科技中心,构建投资企业等与学校共同参与决策的工作机制。校外研究院通过企业化、市场化运作,依托学校的《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制度及军工创新技术向区域企业转移转化。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作为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构建了“三无五融合”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即无行政编制、无行政级别、无行政拨款,实行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和资本融合,是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体[17]。该院引进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项目,即以国防核心技术开展转化,打破机制壁垒,与区域企业投资实体合作、有效实现军民融合。通过建立江苏省军民融合科技与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发挥学校特色优势,与南京江宁区共同打造军民科技成果融合转化应用示范基地;落实学校与南京市签署的《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合作协议》,实现区域企业为某项国家型号装备提供技术与系统支持,与区域企业诉求相结合,推动军民融合科技与产业创新工作落地。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致力于创新型技术转移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形成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企业的良性互动。

3.2 以平台创新技术服务区域创新发展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将高校掌握的军工领域高新技术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创新技术成果与区域产业对接。利用军工科研平台创新技术及平台特色技术外溢效应地方企业或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使高校军工科技优势与地方区域资源相结合,使得平台创新技术第一时间介入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政策机制,提升军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水平。

南京理工大学发挥特色兵器学科国内领先优势,在反恐装备领域掌握众多军民两用特色创新技术,积极融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通过两年来的实践,结合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建设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创新技术支撑。依托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暨南京理工大学化学材料测试中心资质,扩项获得车辆防雷防爆、各类防弹材料测试项目检验能力,开展防爆防弹材料测试评价,服务于长三角等地防弹、防爆材料与防护行业发展,为区域相关防爆车辆企业和防弹玻璃企业的研发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如用于航空航天武器领域的氧化锆纤维-超高温隔热材料制备技术,以其军民融合的创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专利就地转化,学校和发明专利持有者共同持有投资公司技术股权30%,其中老师个人拥有18%的技术股权。通过一系列军民融合案例实施,以创新技术发展为动力,探索出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技术与区域特色经济融合发展道路,实现了创新技术主体同利益对接,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3.3 以平台优质资源服务区域科技资源共享

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破军民分割,实现军民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而科技资源共享是实现科技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18]。军工科研平台拥有本领域各类军工大型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要解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封闭等问题,就要推动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区域企业开放共享。

南京理工大学汤山校区建有典型的军工科研平台,拥有各类先进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具备开放共享的可行性。以服务长三角区域企业对涉危涉爆试验,防爆防弹测试、检验、及科技资源需求为目标,针对军工科研平台建立一套军工科研试验设施开放共享制度。从大型科学仪器入手,制定了《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构建了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学校及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以及军工试验中心建设的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兵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平台网站,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使用程序服务标准,建立资源共享长效机制。学校保密处根据学校保密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审查,设置保密监控等环节,在保证安全保密的基础上,初步实现军工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以及与民口科技资源互通。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开放共享与优化配置,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使用效率,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科技资源共享需求,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和国防建设双重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3.4 军民融合特色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构建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校应站在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突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建立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促进高校军工科技创新资源向区域企业转移,补齐政策短板,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协同优势。

在开展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南京理工大学探索并创造了行之有效的模式。通过整合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企业优势资源,实现技术、信息、设备设施等全要素融合,围绕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打造了高层次区域了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成立实体性平台,如建立“先进民用爆炸材料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发射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涵盖了高校军工科研核心技术,依托学校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优势,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科技需求,引进其它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研发中心等校外优势资源,打破原有体制机制障碍,拥有独立用人机制和模式,关键是解决了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创新的协同关系,在科学研究目标与区域市场驱动下,形成利益共同体和风险共担者。将原本分离的国防科技创新与民用科技创新真正融合在一起[19],既满足了国防科技的专用性、保密性要求,又利用了民用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实现了双向互通与相互支撑。

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结合区域高校军工科研和企业技术资源优势及特色,重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促进区域战略产业技术突破、提升和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促进高校军工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技术支撑,满足了区域经济创新发展需求。

4 对策与建议

4.1 创新军民融合机制

当前,虽然国家已开展军民融合顶层设计,但针对军工科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微观操作层面仍存在军民融合机制障碍,军民融合层次深入不够,军民通用标准尚未建立,亟需建立区域层面协调机构,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统筹高校与区域科技攻关计划,加强资源整合利用,保证军民融合落到实处,确保军工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一致,实现军民两用高科技领域及体系相融合,拓展高校与区域间军民融合深度与广度。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僵化问题,可通过建设区域技术转移中心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平台,以及校外研究院两大载体,形成富有成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依托高校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技成果,打造面向高校的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汇聚国内最权威的科技成果、运营实践、平台开发等资源,为高校科技成果供给提供开放式平台支撑。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问题,可采取自行投资、向他人转让、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转化,科技成果投资及转化收益应体现科技成果完成人作出的重要贡献。

对于区域协同创新机制问题,还应打破校企之间人才流动、考核聘任等固定模式,制定新协同制度政策,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针对军工科研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问题,可建立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研究团队和军民融合知识产权研究团队,建立知识产权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知识产权新思路凝聚行业力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军民融合知识经济新模式。

4.2 实现平台信息和资源共享

军民科研体系相对独立,导致高校科研系统与区域企业沟通不畅。高校军工科研平台承担武器装备科研和生产任务,其研究产出的军民两用创新技术和成果大部分以国家秘密形式存在,导致很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和技术无法有效转化。因此,需探索军工科研数据信息、仪器设备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突破军工科研信息无法与区域企业有效共享问题。

在开展军民融合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军民分割体制问题,处理好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安全与保密问题。高校军工科研平台与企业有许多科技创新成果,由于信息无法全部公开发布,需要按照制度要求及装备技术密级要求,建立合适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分类、分层次、分批次进行信息发布和交流。同时,高校科研平台在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有涉危涉爆内容,特别是在大型仪器设备设施资源共享方面,应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实现对社会企业开放共享,既要按照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安全要求,又能保障资源共享过程安全。军工科研平台承担着国家秘密业务,在开展军民融合过程中,要防止泄露国家秘密。通过预先对军工科研平台技术信息进行失泄密风险评估,强化参与单位和人员的保密资格审查及保密教育,加强技术防范设施投入,保障武器装备研制领域安全。

由于军民融合的特殊性,需要在保密期限内,将创新技术成果或专利通过解密或降密等途径转化为民用技术。国家应出台相关保密法律,对相关军用技术转为民用技术进行安全影响评估。高校需根据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制定科研成果解密和降密管理办法,将可以降密解密的军用技术及时转化为军民两用技术。高校作为军民融合的实践者,既要保障武器装备研制国家秘密安全和科研生产任务顺利进行,也要解决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3 完善国防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

在开展军民融合过程中,军工科研技术成果将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这是通过军民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军民融合涉及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军工知识产权保护等只开展了初步研究,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形成了大量国防知识产权。但在向民用领域转化过程中,涉及国防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特别是国防知识产权中涉及到的国防专利保密性要求及对国家安全的要求,需要严格控制保密性要求较高的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学校定密与解密工作委员会审定及解密降密管理文件规定,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确保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利用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审核及非法转移转化处理手段,防止非法转移国防知识产权,保证国防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效果。

随着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国防知识产权在军民融合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我国面向军民融合的国防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交易平台、交易制度尚未建立,只有“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在2015年底才刚刚开展试点运行。因此,需要改革现有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突破国防知识产权转移制度障碍,处理好国防知识产权在民用领域应用的秘密性与公开性关系,利用先进国防知识产权创新成果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防知识产权在军民融合中的保护与应用。

4.4 推行成效分析与运行评价

高校军工科研平台应发挥自身优势,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并对其成效进行分析。另外,还应设计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军民融合产业分类目录尚未建立,产业规模测算缺乏权威模式,军民融合发展目标、军民融合深度测算、军民融合指标体系、区域军民融合发展评估等都需要深入研究。因此,应从微观实践角度开展评价和评估机制,将军工技术转移服务于企业需要,并对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评估及相关风险评估。高校可通过第三方机构、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技术拍卖及技术转移中心评估评价等方式,确定科技成果价格。通过构建评估模型、定义评估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在科研成果协议处置、价值标引评价、基金孵化、高价值专利培养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从微观实践角度开展评价和评估,让军工技术服务于企业。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技术拍卖及技术转移中心评估评价等方式,确定科技成果价格,进行转移转化。通过构建评估模型,定义评估指标,运用实证评价进行研究。高校建立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相应评价及激励政策,采取科学评价方法,对军工科研平台与区域企业协同创新效果进行评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既要反映协同创新行为过程,又要反映协同创新行为结果[20],即包含协同投入绩效、协同过程绩效、协同产出绩效和协同影响绩效。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军工科研平台资源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优势资源是否被有效运用,采取的路径、方法是否正确,这些综合评价能为高校开展军民深度融合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01).

[2] 陶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的新拓展[N].学习时报,2013-12-30(007).

[3] 云逸.《2016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发布[J].卫星应用,2016,7(4):40-41.

[4] 张姣芳,陈晓和.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研究——兼论“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51-54.

[5] 杜人淮.国外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5):34-37.

[6] 王亚玲.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57-62.

[7] 赵立雨.关中-天水经济区军民科技资源有效融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54-58.

[8] 叶继涛.区域优势产业军民融合理论及创新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z1):68-72.

[9] 凌辉.科学仪器、优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辩证关系——兼论科研平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4):28-31.

[10] 郑晓齐,叶茂林.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48.

[1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249-250.

[12] 赵长禄.大学应站在军民融合的前线(新论)[EB/OL].2017-04-12.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314/c1003-29143771.html.

[13] 戚湧,魏继鑫.基于博弈理论的科技资源共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9):10-14,15.

[14] 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J].科研管理,2001,22(6):1-8.

[15] 黄速建,刘建丽.当前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突出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17):78-95.

[16] 牛司凤,郄海霞.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为例[J].高教探索,2014,(6):5-10.

[17] 柴莹, 体制创新滋养科技 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获赞[EB/OL].http://njust-nri.com/a/ywkx/2016/1017/136.html

[18] 皮晓青,唐守渊,冯驰,等.科技资源开放与共享策略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5

[19] 徐辉,许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32(18):104-108.

[20] 刘志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责任编辑:王敬敏)

Study on the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and Regional Economy——Tak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ang Hongju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dnance Test Center,Nanjing 21009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carried out by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in universities were discuss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and regional economy were deeply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path,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to serve regional economy were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mode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and regional economy was explored to promote resource sharing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well 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Shar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E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20-0126-06

收稿日期:2017-03-1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3091601313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项目(D/2015/01/68)

作者简介:张弘钧(1977-),男,吉林东丰人,南京理工大学军工试验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70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