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汪 涛,王繁荣,陈炜然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在回顾创新模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821家新兴企业为研究对象,就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会对新兴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新兴企业同时进行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会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产生负向影响;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会正向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而负向影响企业利用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市场多元化会正向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对企业利用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新兴企业;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垂直联结关系;市场多元化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新兴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初创期新兴企业往往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优势[1](如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新兴企业可能在节能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这些新优势是新兴企业得以建立和成长的基础。但是,新兴企业资源基础薄弱,研发能力羸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充分获取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开放式创新为新兴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了新方向,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新兴企业不仅可从内部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还可通过组织外部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推动企业构建内外部商业化网络,运用多种机制创造和获取创新价值[2]

根据March[3]的研究观点,企业的创新模式通常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个维度。那么,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应如何利用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发挥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作用,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已有研究缺乏对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与垂直组织间关系对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鉴于外部创新资源对新兴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新兴企业为对象,研究新兴企业与垂直组织间的垂直联结关系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1 相关文献回顾

知识创新理论表明,知识创新是对知识资源进行获取、提炼、升华的过程。通过知识创新,企业可以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商品化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4-5]。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以知识交互为基础的跨组织活动,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充分利用组织内部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同时需要与组织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如客户企业、供应商、科研机构、竞争对手等[6]。通过开放式创新,可以发挥组织间知识交互在创新中的作用,并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取创新绩效及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知识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中,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很好地揭示了企业创新战略的内涵,成为March[3]提出这两个概念以来创新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是指企业需要整合现有技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而探索式创新反映了企业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服务、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的过程[3,7-8]。回顾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探索和利用与绩效的关系是创新双元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情境和视角对创新模式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一些学者结合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优势,认为企业同时进行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可以让企业同时保持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一种更为可靠的方式实现组织革新和绩效的提高,因而认为这两种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9-10]。如He和Wong[9]通过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上市企业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同时进行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需要协调成本,对组织能力具有较强考验,认为二者的交互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消极影响[8,11]。如Stettner 和Lavie[8]通过对美国190家软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此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非线性的[12-13]。如Caspin[13]等以605家技术性企业为例,发现创新模式与企业的财务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学者们以不同国别、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样本,得出了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不同研究结论,但这些研究缺乏开放式创新情境下新兴企业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探讨,因而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然而,以往关于创新模式与绩效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组织内部,关于在跨组织环境影响下企业创新模式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近年来有一些学者从建立探索式和利用式战略联盟、企业探索式并购和利用式并购等角度研究了创新模式与绩效的关系[8,14]。但是,这些研究探讨的是水平组织间探索和利用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缺乏关于垂直组织间关系对企业探索和利用活动影响的研究,如很少有研究探讨企业与客户企业的垂直联结关系对企业探索和利用活动的影响。同时,以往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绩效突出的企业的关注,而对处于建立和成长阶段的新兴企业关注较少[19]。基于现有研究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新兴企业与垂直组织间关系对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创新模式与新兴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探索式创新是指企业脱离原有知识和技术,而利用新知识进行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以及新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设计,是对现有知识和技术的超越[10]。以往研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探索式创新获得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未来收益[9,15]。而企业利用式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对其技能、生产过程、结构等进行整合、强化和改进。与探索式创新相比,利用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提高短期效率,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短期竞争力,增加短期收益[9,15]。新兴企业的成立时间较短、资源有限、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但在某些领域可能具有一定技术优势[1],企业可通过对原有技术的改进,在短期内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新兴企业需要探索新的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商品化能力,促进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提升。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新兴企业探索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H2:新兴企业利用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2.2 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对新兴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根据组织惯性和锁定效应,组织会围绕现有观念、知识基础和流程路径发展,形成锁定效应,使其过度开展探索或利用活动,形成能力陷阱[16]。例如,企业改进原有知识从而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的利用式创新活动可能依赖于局部搜索惯例;相反,开发新的产品特性的探索式活动可能依赖于大范围搜索惯例[7]。这表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组织惯例的不同要求会形成冲突。从客户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通过不同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利用式创新需要对企业已有知识和技术进行渐进性改变,其建立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利用式创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较小。相反,探索式创新需要企业发掘新的知识和技术,这就要求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根本性改变来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在该过程中,企业会承担较大风险[17]。因此,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风险倾向上具有不兼容性。此外,由于探索式创新追求的是长期收益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利用式创新追求短期收益与绩效,二者目标是相互冲突的,需要不同的组织过程、结构和政策与之匹配,在相同的组织职能中,同时追求较高水平的利用式与探索式活动很难优化企业绩效[17]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新兴企业受到组织惯例和锁定效应的影响,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会形成冲突。同时,新兴企业的资源约束使企业在进行探索式创新过程中会承担更大的风险,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风险倾向上的不兼容性将更加突出,加上二者所追求目标的冲突,新兴企业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可能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新兴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负向交互效应。

2.3 垂直联结关系对新兴企业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尽管新兴企业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可能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但开放式创新环境为新兴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方向。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需要向组织外部的合作伙伴学习,通过合作创新,学习、利用合作伙伴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2]。对于新兴企业而言,由于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企业难以获得与同行业竞争性企业和行业领导者合作或成立联盟的机会,从而难以从这些企业获得创新的知识和信息来源。但是,企业往往需要与所在行业价值链上的客户企业和供应商进行相关联系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对于新兴企业跨组织合作的创新活动尤为重要。

Porter[18]认为,价值链是对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和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描述,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由与企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构成,这种关系称为垂直联结关系。对于焦点企业而言,垂直联结关系主要体现在焦点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企业的合作关系上[18]。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认为,供应链伙伴关系能够让合作伙伴相互学习二者的专长和实践经验,二者之间的合作对于新产品开发、经营效率提升和知识创新均具有积极影响[20]。而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认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信息交流与共享,有利于企业获得产品创新的信息来源,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成为客户导向的企业,提高企业经营绩效[21]。因此,本文认为,企业通过与价值链伙伴的知识与信息共享以及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行业价值链向前整合和向后整合,构建良好的垂直联结关系,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与价值链伙伴的这种垂直联结关系如何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新兴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企业的合作,获得企业创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如与供应商分享产品生产、制造信息,为客户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的反馈信息等[19-20]。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实现创新知识、资源共享。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的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会分别导致企业的外部学习和内部学习[16]。新兴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企业的垂直联结关系可以让企业获得新颖的外部知识和技术,因而这种垂直联结关系会提升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

然而,企业从供应商和客户企业获得的外部知识和技术往往与企业内部知识存在差异,当企业可以通过垂直联结关系较为容易地获得外部知识时,企业容易丧失培育内部学习能力的动力,从而影响企业进行内部知识创新[21]。因此,新兴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会驱使企业更多地关注外部知识的获得,从而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和注意力,难以进行内部学习并获得内部知识。但是,企业的利用式创新需要企业获取、整合和利用企业的内部知识,这种垂直联结关系会降低企业的利用式创新能力,从而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新兴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会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H5:新兴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会负向调节利用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2.4 市场多元化对新兴企业创新模式与绩效关系的影响

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新兴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本国市场竞争,还可能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更为广泛的竞争。这就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销售,竞争相对较小,也可能在更大范围的市场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市场多元化程度越高,竞争越激烈,企业便需要越多的产品、服务和工艺创新来获取比较竞争优势[22-23]。因此,企业所面临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处于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时,需要对现有技术和知识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从而有利于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更为多元化的市场也意味着市场环境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和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对新的市场和领域进行进一步探索,以获取更多外部市场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的提升[23]。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市场多元化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H7:市场多元化正向调节利用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图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集团对中国2 7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该调查由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团队(Enterprise Surveys)与中国企业调查中心合作,主要通过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所有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完成。问卷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金融、基础设施、竞争、创新、制度环境、绩效测量等方面。在创新方面的调查中,主要调查了企业在2009-2011年所从事的创新活动的相关情况及指标。调查的定量数据,如研发投入、企业规模、企业绩效等均为2011年末数据。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新兴企业,参考Song等人[24-25]的做法,选取企业成立年限在10年以内的企业作为样本。同时,去除没有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测量的样本,最终得到821个有效样本进行具体分析。

3.2 变量测量

3.2.1 因变量

创新绩效:根据世界银行问卷调查数据对绩效指标进行测量,选取被调查企业在2011财政年度新产品或服务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该比值为非负数,因而因变量为以0为下限的受限因变量。基于此,本文将采取Tobit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3.2.2 自变量

创新模式:对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这两种创新模式的测量,参考He和Wong[9]以及 Jansen等[13]对创新模式的测量量表,世界银行的调查问卷分别采用4个问项进行测量。策略探索式创新问项包括“企业在过去3年中是否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来改进产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引进新的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引进新的管理流程”“是否引入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测量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活动”。利用式创新测量问项包括“企业在过去3年中是否为现有产品和服务增加了新的特色”“是否采取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是否采取了提高生产灵活性的措施”“是否为员工提供了技术培训”。其中“1”表示“是”,“0”表示“否”,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可避免李克特量表所带来的测量误差,也可以避免由于被调查者对各种程度主观判断误差带来的评分不等距问题[26]。最后,为了创建反映不同创新模式的变量,本文参考了Laursen等[27]的处理方法,将测量探索式创新对应的4个问项的二元变量相加,得到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的离散变量作为探索式创新的衡量变量。利用式创新的衡量也采取同样的处理方法。

3.2.3 调节变量

垂直联结关系:垂直联结关系反映了焦点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合作关系,体现了焦点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的合作关系[19-20]。世界银行的问卷调查通过4个问项来测量这种垂直联结关系,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就需求预测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是否分享了生产计划与补给方面的信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分享了原材料存货方面的信息”“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是否就产成品存货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本文对垂直联结关系采取与自变量处理相同的方法,同样得到一个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的离散变量。

市场多元化:市场多元化表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仅在单一市场上销售,也可能在多个市场上销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如果被调查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仅在企业所在的地区销售,则市场多元化变量的取值记为“0”;如果被调查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或服务除了在所在地销售之外,还在其它市场或国际市场上销售,则该变量取值为“1”,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二元变量来衡量市场多元化。

3.2.4 控制变量

本文考虑了其它可能影响新兴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以往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研发投入(R&D)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27]。因此,本文引入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研发投入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通过代理变量企业人员规模来测量,即通过计算2011年末企业员工总人数来测量。企业年龄通过被调查企业自成立以来的年限测量。企业研发投入通过计算被调查企业过去3年平均每年在研发投入上的支出得到。在进行回归时,分别对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研发投入取自然对数后引入模型中。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Stata13.1软件对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在计算变量交互项之前对各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这种处理不会改变回归系数的显著性[28]。同时,在进行Tobit回归分析前,本文计算了各回归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结果表明,变量的最大方差膨胀因子为3.82,处于大于0且远小于10的范围内,排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同时,回归模型的散点图为无序状态,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各变量Pearson相关关系

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56781创新绩效0.100.1712探索式创新1.971.590.44∗∗∗13利用式创新2.501.400.29∗∗∗0.69∗∗∗14垂直联结关系1.701.480.22∗∗∗0.41∗∗∗0.38∗∗∗15市场多元化0.800.310.020.10∗∗0.14∗∗∗0.0416企业规模4.251.190.15∗∗∗0.22∗∗∗0.23∗∗∗0.11∗∗∗0.14∗∗∗17企业年龄2.110.36-0.010.08∗∗0.04-0.16-0.09∗0.0218研发投入4.916.560.37∗∗∗0.40∗∗∗0.35∗∗∗0.15∗∗∗0.050.30∗∗∗0.051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下同

4.2 假设检验

本文通过5个回归模型来检验研究假设,模型1中仅加入了控制变量,模型2中加入了自变量及其交互项,模型3分析了垂直联结关系的调节作用,模型4分析了市场多元化的调节作用,模型5加入了两个调节变量进行进一步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5的Log pseudolikelihood值大于其它所有模型,表明该模型优于其它模型,加入两个调节变量后,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模型2可以看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且非常显著(p<0.01),表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证明了本文假设H1和H2。同时,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交互项的系数为负,且非常显著(p<0.01),说明同时追求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假设H3得到了支持。在模型3、模型4和模型5中加入调节变量后,假设H1,H2和H3依然得到了很好的支持,表明了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

表2 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模型1系数(标准差)模型2系数(标准差)模型3系数(标准差)模型4系数(标准差)模型5系数(标准差)企业规模0.009(0.010)-0.008(0.010)-0.008(0.010)-0.004(0.010)-0.004(0.011)企业年龄0.006(0.037)-0.032(0.033)-0.030(0.033)-0.032(0.033)-0.029(0.033)研发投入0.013∗∗∗(0.002)0.013∗∗∗(0.002)0.013∗∗∗(0.002)0.013∗∗∗(0.002)0.013∗∗∗(0.002)探索式创新0.128∗∗∗(0.011)0.122∗∗∗(0.011)0.129∗∗∗(0.015)0.124∗∗∗(0.011)利用式创新0.023∗∗(0.011)0.026∗∗(0.011)0.037∗∗(0.013)0.026∗∗(0.012)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0.024∗∗∗(0.006)-0.020∗∗∗(0.006)-0.025∗∗∗(0.006)-0.020∗∗∗(0.007)垂直联结关系0.024∗∗(0.010)0.024∗∗∗(0.009)探索式创新×垂直联结关系0.016∗∗(0.008)0.016∗∗(0.008)利用式创新×垂直联结关系-0.002∗(0.009)-0.002∗∗(0.009)市场多元化-0.055(0.030)-0.051(0.031)探索式创新×市场多元化0.016∗∗(0.023)0.017∗∗(0.025)利用式创新×市场多元化-0.009(0.025)-0.013(0.025)常数项-0.221∗∗∗(0.089)-0.200∗∗∗(0.086)-0.226∗∗∗(0.087)-0.175∗∗(0.086)-0.203∗∗(0.087)Logpseudolikelihood-319.003-223.572-218.244-221.882-216.706sigma0.293(0.015)0.262(0.013)0.260(0.013)0.261(0.013)0.259(0.013)

从表2中模型3可以看出,加入调节变量垂直联结关系后,探索式创新与垂直联结关系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并且是显著的(p<0.05),说明新兴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假设H4得到了支持。同时,利用式创新与垂直联结关系交互项的系数为负,且具有一定显著性(p<0.1),表明垂直联结关系负向调节利用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假设H5得到了支持。模型5也在此证明了假设H4和H5,说明回归结果稳定。同时,从表2中可以看出,垂直联结关系对创新绩效也具有正向影响,且结果是显著的(p<0.05),说明与行业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对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

模型4中加入了调节变量市场多元化,进一步检验了本文假设。从表2中可以看出,市场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同时,探索式创新与市场多元化交互项的系数为正,且具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市场多元化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对新兴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证明了本文假设H6。此外,利用式创新与市场多元化的系数为负且不显著(p>0.1),假设H7未得到支持。结果表明,新兴企业在多元化市场环境中,能够通过探索式创新获得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对于新兴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实力有限,产品和品牌知名度小,顾客忠诚度较低,市场份额小,加上多元化市场环境下具有更大经营风险,通过利用式创新对原有产品和服务进行小幅度改进很难取得显著效果,从而使得市场多元化环境下企业利用式创新对创新绩效不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5 结语

5.1 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知识创新相关理论,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821家新兴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①新兴企业的创新模式,无论是探索式创新还是利用式创新,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但新兴企业同时开展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活动会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产生负向影响;②新兴企业与价值链伙伴的垂直联结关系会对探索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但会对利用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消极影响;③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多元化对新兴企业探索式创新活动与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于企业利用式创新活动与绩效的关系不会产生影响。

5.2 讨论

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新兴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对于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提高企业绩效,但二者相结合的策略并不一定会产生积极效果,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采取灵活的创新策略。此外,尽管由于新兴企业资源能力限制导致其进行突破性探索式创新能力有限,企业仍然可以发展好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获得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资源。此外,新兴企业的市场策略要与创新策略相协调,如果企业采取市场多元化策略,不能仅依靠对原有产品和服务改进的利用式创新能力,更多地需要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的提升。

然而,本文也存在以下局限:第一,受制于二手数据,本文仅对中国新兴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了具体分析,未来研究可考虑将中国新兴企业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新兴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第二,本文研究使用的是截面数据,对相关变量的策略也受限于世界银行的测量方法,对研究假设的支持存在一定缺陷。未来研究可利用更具针对性的问卷量表,对变量进行多维度测量,同时进行多年度数据调查,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为结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三,本文仅考虑了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新兴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而企业的探索性活动和开发性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领域,还可能体现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未来研究可结合这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ROTHAERMEL F T, BOEKER W. Old technology meets new technology: complementarities, similarities, and alliance form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1): 47-77.

[2] ARCESE G, FLAMMINI S, LUCCHETTI M C. The evolution of open innovation in large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4, 52(1): 68-82.

[3] 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4] ARAMBURU N, SAENZ J, BLANCO C. Structural capit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in technology-based colombian firm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ectual Capital, Knowledge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2013: 20-29.

[5] GARRIGA H, VON KROGH G, SPAETH S. How constraints and knowledge impact open innov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9): 1134-1144.

[6] LICHTENTHALER U, ERNST H. Integrate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the complementarity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5): 513-534.

[7] ROTHAERMEL F T, DEEDS D 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lliances in biotechnology: a system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3): 201-221.

[8] STETTNER U, LAVIE D. Ambidexterity under scrutin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via internal organization, alliances, and acquisition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35(13): 1903-1929.

[9] HE Z L, WONG P K.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4):481-494.

[10] JANSEN J,VAN DEN BOSCH F A,VOLBERDA H W. 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 [J]. 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11] JUNNI P, SARALA R M, TARAS V, et al.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an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3, 27(4): 299-312.

[12] CASPIN-WAGNER K, ELLIS S, TISHLER A. 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for firm′s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C].Annual Meetings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2012.

[13] 王凤彬, 陈建勋, 杨阳. 探索式与利用式技术创新及其平衡的效应分析[J]. 管理世界, 2012 (3): 96-112.

[14] POPADIUK S. Scale for classifying organizations as explorers, exploiters or ambidextrou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2, 32(1): 75-87.

[15] 张峰, 邱玮. 探索式和开发式市场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其平衡[J]. 管理科学, 2013 (1): 1-13.

[16] ATUAHENE-GIMA K, MURRAY J Y.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7, 15(2): 1-29.

[17] VOSS G B, SIRDESHMUKH D, VOSS Z G. The effects of slack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threat on product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51(1): 147-164.

[18] PORTER M E. 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S2): 95-117.

[19] SAENZ M J, REVILLA E, KNOPPEN 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empirical evidence of its mediating role [J].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14, 50(2): 18-40.

[20] PHILIPPE GOSSELIN D, ANDRE BAUWEN G. Strategic account management: customer value creation through customer align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6, 21(6): 376-385.

[21] MEYER J, SUBRAMANIAM M. Appropriating innovation's technical value: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explora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 67(1): 2860-2866.

[22] KLING G, GHOBADIAN A, HITT M A, et al. The effects of cross-border and cross-industr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home-region and globa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25(S1): 116-S132.

[23] KIM H J, REINSCHMIDT K F. Association of risk attitude with market diversif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10, 27(2): 66-74.

[24] SONG M, WANG T, PARRY M E. Do market information processes improve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6):556-568.

[25] HMIELESKI K M, COLE M S, BARON R A. Shared authentic leadership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8(5):1476-1499.

[26] LEIPONEN A,HELFAT C E.Innovation objectives, knowledge sources,and the benefits of breadth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 31(2):224-236.

[27] MOL M J,BIRKINSHAW J. The source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when firms introduce new management practic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12):1269-1280.

[28] HUSSINGER K. R&D and subsidies at the firm level: an application of 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two-step selec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8, 23(6):729-747.

(责任编辑:云昭洁)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merg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Modes on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pen Innovation

Wang Tao, Wang Fanrong, Chen Weira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innovation mode, this paper has taken 821 emerg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has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oth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will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enterprises, while emerging enterprises simultaneously carry out th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pen innovation, the vertical coup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merging enterprise and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partners will positively affect the influence of exploratory innov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influence of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arket diversification positively aff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nevertheless,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emerg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Emerging Enterprises;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Vertical Coupling Relationships; Market Diversification

DOI:10.6049/kjjbydc.2016050536

收稿日期:2016-06-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15320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17)

作者简介:汪涛(1970-),男,湖北襄阳人,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王繁荣(1990-),男,江西宜春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管理;陈炜然(1967-),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营销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02-0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