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机理

王宏起,李婧媛

(哈尔滨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创政策;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系统动力学

0 引言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为此,国务院及多个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区域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以下简称区域双创政策)。区域双创政策通过供给推动、环境影响和需求牵引作用于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3类政策主体,该作用过程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影响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绩效。本文研究的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双创成果产出,以及指导双创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绩效影响机理可以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李伟铭等[1]认为,将企业资源投入和组织激励作为技术创新政策的中介变量,能清晰揭示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张永安(2016)选用5种常用政策工具,利用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刺激反应机理,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影响要素模型。刘明广[2]认为,任何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因素均会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产生影响,通过对创新投入、产出因素各维度进行分析,进而对系统进行评价,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区域创新绩效。David M Hart[3]将创业政策理解为政府在一定区域层面上采取的创业鼓励方法与措施,以及个人或企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营造的良好氛围。张永安等[4]选用政策目标、政策作用对象和政策力度作为创新政策评价维度,并将专利申请量作为产出指标考察企业创新绩效。徐国泉[5]从3个维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并对定性指标加以量化分析,进而对区域创新绩效政策进行评价。李丽[6]将区域创新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认为该系统是由多个创新主体(如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形成的。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绩效的影响,但目前缺少以创新与创业相结合为角度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区域双创政策为切入点,通过对政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产出过程进行分析,以揭示研究主体和研究方向;按影响方式对双创政策进行分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影响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政策因素,对比分析各类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而对双创政策实施进行优化。

1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双创政策通过资金支持、扩大市场需求及创造良好的双创环境等方式,对区域内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产生影响。依据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供给推动、需求牵引和环境影响3种类型,3类政策中的不同因素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了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

1.1 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

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主要通过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其中,资金支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投入的经费以及政府对高校双创教育培训投入的经费。资金支持不仅降低了双创主体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的风险,也激发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双创动力。高校对双创教育投入加大,直接影响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产出。同时,使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素质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科技人员总数呈正比增长,提高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水平。企业在区域双创政策作用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产品水平得到提升,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创业动力。税收优惠是指政府为落实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减轻征税对象税收负担而实施的税收减免措施。税收优惠通过前期税务减免、技术收入所得税优惠等途径鼓励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培训,旨在减轻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税务负担,使企业拥有更多资金用于创新产品研发和销售活动,保证了科技创新创业收益、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创新创业基础和保障。

1.2 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

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建设信息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创造基础条件。完善的交通设施可以保证各政策主体在创新创业活动初期物流及其它物资的高效传递。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形成网络效应,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创新成果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成果的保护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容易被其它组织模仿和盗用。因此,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推动市场规范化、提升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对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成果产出发挥正向影响。鉴于此,政府出台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搭建的产业化桥梁。科技创意在众创空间产生后,利用企业孵化器中的有效资源供给和技术支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通过规范化途径实现创业起步。这种转化有利于高校及科研院所收入、企业销售收入、政府财政收入以及GDP等提高,同时提升了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1.3 需求牵引型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

需求牵引型双创政策主要通过政府采购的手段加大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双创需求,拉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政府采购具体是指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有目的地对某些高新技术产品或需要扶持企业的某些产品进行大量采购,通过加大市场需求影响企业及科研院所对双创的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企业与高校等组织间的产学研合作。政策牵引型双创政策不仅扩大了双创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提高了初创企业成活率及利润率,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科技创新创业动力,促进了各双创主体主动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2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2.1 系统边界确定与基本假设

双创政策旨在为科技创新创业投入资源,利用双创成果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将系统划分为投入子系统和产出子系统。投入子系统中,以3类双创政策为起点,通过相应政策工具作用于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3类政策主体。对于高校,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是指政府以经费支持双创成果产出,并加强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对于企业,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向其投入R&D人员和经费;需求牵引型双创政策以政府投入公共资金的方式使企业新产品销量增加,保证创新企业利润。对于科研院所,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直接投入双创资金,促进创新成果产出;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创新创业基础平台搭建为政策工具,作用于各类双创政策主体。产出子系统中3类政策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将双创成果转化为新产品,使企业利润增加;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出论文、专利和高水平人才,各类双创成果汇总成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出,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系统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模型有以下基本假设:不考虑非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政策失灵或体系崩溃;双创政策以供给推动、环境影响和需求牵引3种类型体现在模型中;企业以R&D投入作为主要投入方式;需求牵引型双创政策只将政府采购作为主要方式。

图1 系统结构

2.2 因果关系分析

双创政策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涉及要素众多,厘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是建立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作用模型的基础。本文将专利申请、新产品市场成交额(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GDP作为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的主要测量指标,通过分析系统内各要素作用关系,运用Vensim软件绘制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因果关系,如图2所示。图2中带“+”号的箭头表示某一变量值增加会引起与其相关联的另一变量值增加,带“-”号的箭头则相反。该因果关系是对3类双创政策及各政策工具间相互影响的定性分析。政府以双创政策为抓手,利用不同方式作用于政策主体,各主体在政府资金和市场竞争影响下其双创动力得以增强;产学研合作使企业创新产品产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收益增加;专利申请作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主要产出,其数量随之呈现上升趋势;随着GDP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政府为扩大双创经济效益又将进行新一轮双创资源投入。依据图2所示,该系统存在以下7条主要反馈回路:

(1)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双创投入-企业双创经费投入-企业R&D支出-企业双创成果-著作、专利申请-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宏观经济效益-GDP-政府财政收入-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

(2)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双创投入-企业双创经费投入-产学研合作-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科研院所双创资金投入)-高校、科研院所双创成果产出-著作、专利申请-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宏观经济效益-GDP-政府财政收入-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

(3)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政府财政支出-高校双创教育投入-高校人才输出-R&D科技人员总数-高校、科研院所双创成果产出-著作、专利申请-新产品-市场成交额-科技成果转化率-宏观经济效益-GDP-政府财政收入-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

(4)企业双创经费投入-企业R&D支出-企业双创成果产出-专利申请-新产品-市场成交额-企业收入-企业利税总额-税收优惠-企业利润-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企业双创经费投入。

(5)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双创成果产出-著作、专利申请-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宏观经济效益-GDP-政府财政收入-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

(6)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市场成交额-科技成果转化率-宏观经济效益-GDP-政府财政收入-环境影响型双创政策。

(7)需求牵引型双创政策-政府采购-市场需求-企业双创经费投入-企业R&D支出-企业双创成果产出-著作、专利申请-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宏观经济效益-GDP-政府财政收入-需求牵引型双创政策。

以上分析并没有列举出全部反馈回路,仅根据问题重点分析了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的主要回路。

2.3 流图分析

根据上述因果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及数据可得性,对因果关系图进行简化与总结,并选择相应指标构建流图,如图3所示。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6-2015黑龙江统计年鉴》、《2006-2015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06-2015火炬统计年鉴》,其中企业层面的数据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初始年限设为2006年,终止年设为2015年,DT=1年。文章中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由互联网、电话普及率及图书种类数测算;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由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综合测算;双创活动创新能力由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科技人才数运用熵权法综合测算[7]。以上公式按照流图中部分箭头始端和末端间关系进行运算,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比例、高校毕业生比率、政府对双创投入比重、政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投入比重的结果由2006-2015年政府实际对各双创主体投入金额与政府财政支出运算结果取平均值得到。其它带有系数和常数的公式中,系数、常数均由各因变量与自变量根据10年间实际数值运用SPSS拟合得到。年专利申请增长率由企业双创支出、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支出及双创活动创新能力三者取对数得到[8]。主要公式如下:

图2 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成果产出因果关系

图3 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成果产出流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额=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比例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比例=0.150 4

高校毕业生人数=高校在校生*高校毕业生比率

高校毕业生比率=0.25

政府财政双创投入额=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对双创投入比重

政府对双创投入比重=0.162 1

政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投入=政府财政双创投入额*政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投入比重

政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投入比重=0.093 8

政府财政支出=-532.83+0.267*GDP

科技人才数=21 221+0.177*高校毕业生人数

累计专利申请量= INTEG(年专利申请增长率,6 535)

政府对企业双创投入额= 0.402*政府采购+0.049*企业利润+111 356.62

GDP= INTEG(年增加值,6211.8),该式表示2006的黑龙江省GDP为6 211.8亿元

新产品销售收入=4 768 515.781+17.424*累计专利申请量

GDP年增加值=-3273.25+8.54*企业双创销售收入

创新平台基础数量=170(16)

基础设施建设程度=0.12*政府财政双创投入+30.2

知识产权保护比重=0.004*政府财政双创投入+2.415

年专利申请增长率=-10.182+1.295* ln(企业双创支出)+1.33* ln(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支出)+0.622* ln(双创活动创新能力)

2.4 模型有效性检验

通过对比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差异度,运用相关系数法验证GDP和累计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实际值与仿真值的拟合情况,下面以主要变量GDP为例,计算两组数值的相关度系数,计算公式及评价标准定义如下:

式(1)中,yi为第i年的实际数据为第i年的仿真数据为实际数据的平均值,n为仿真年数。

以GDP为例,对表1数据运用上述拟合度公式计算GDP实际值和模拟值的拟合系数,得出拟合度在0.9以上,拟合度较高。同理可得累计专利申请量的拟合度为0.85,拟合度较高。综上所述,该系统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反映出区域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的实际运行情况,模型有效性得到验证。

表1 2006年-2014年黑龙江省GDP实际值与仿真值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GDP真实数据62117104831485871036812582136911445415039GDP仿真数据62117586859790041124413801149471537816395

2.5 模型仿真分析

针对影响累计专利申请量的3类双创政策,以年专利申请增长率为主要输出量,分析各类政策不同影响因素的效用。本文采用Vensim-PLE软件考察各因素变动对年专利申请增长率变化的影响。

(1)供给推动型双创政策。影响最强的工具即政府双创投入及高校教育投入。由于两项供给推动政策均由政府主导,因而应同时对供给推动政策中的政府双创投入和高等教育投入按比例增加。如图4所示,年专利申请增长率对政府双创政策投入的影响更为敏感,即双创资金投入能更为直接地促进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使专利申请增长率快速提高。虽然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对专利的影响不及直接注入资金产出速度快,但也对专利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仍应加大教育投入,为企业和科研院所输送高素质双创科技人员,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

(2)环境型双创政策。主要选取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两种因素,由于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主要作用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累计专利增长并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不对其作重点分析。将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两种环境影响型政策同比增加,以观察哪种因素更能促进年专利申请量的产生。如图5所示,年专利申请量对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一政策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国家在双创政策的环境营造方面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的法律氛围,以此提升政策实施者的安全感。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基础性保障也应持续优化,为政策主体的双创活动提供便捷。

(3)需求型双创政策。本文只研究了政府采购这一需求型政策,并将其与供给政策中影响专利申请增长程度最大的政府增加双创投入进行交叉分析。

图4 同比例增加双创投入与高等教育投入额度后年专利申请增长率变化

图5 同比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年专利申请增长率的影响

将增加政府采购与增加政府双创投入额度进行同步分析。如图6所示,增加相同比例后,新产品销售收入对增加政府采购投入额度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当企业新产品收入持续降低时,政府应加大采购投入,使新产品收入快速上升,同时也应注重对企业双创能力的培养;当企业新产品收入额稳定后,政府应逐步提高双创投入额,稳步提升企业双创能力,稳定新产品销售收入。如图7所示,增加政府采购额度虽比增加双创投入更能促进区域GDP提升,但最初6年内变化并不明显,而且二者的变动趋势皆为正向。这就意味着要想提高区域内双创成果产出和双创能力,不仅应加大政府对各主体的双创直接投入,还要提高政府采购金额、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绩效提升。

图6 同比例增加政府采购与双创投入后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变化

图7 同比例增加政府采购与双创投入后GDP变化

3 结语

本文以双创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特征为切入点,研究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机理,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贡献有:①突破了以往仅研究创新政策的局限,并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②将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需求牵引型和环境影响型3种政策类型,该分类方式清晰地揭示出政策要素的相互关联,及其作用于整个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的过程,突破了仅关注政策实施过程中单一环节的局限;③区别于以往的政策定性研究,本文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一步对黑龙江省双创政策展开研究,提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正向影响的政策要素。

本文立足于黑龙江省实际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对双创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产出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细致研究,基于本研究结果及双创政策实施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政府采购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自1995年正式启动政府采购制度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现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本研究的模型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双创政策实施方面,政府机构对政府采购的认识有待提升,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例如,在各省、市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尤其应加大对新成立的双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采购投入,保障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

(2)金融机构支持也能从资金方面保障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效率。由于金融机构具有回避高风险投资对象的特性,导致创业个人及初创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融资金额较低。因此,围绕双创政策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投资体系,对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国家双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 1976年成立的亚太开发金融机构协会,是由亚太地区开发性银行及参与地区开发融资的金融机构组成的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现拥有37个国家的70个成员,这类金融组织有效弥补了银行信贷业务不足,保证了初创企业运转资金、提高了双创效率。

(3)双创政策实施环境方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全面改善双创条件,重点推进企业孵化器及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中介机构建设。国际上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其中介机构均较发达,中介机构对创新创业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在各区域设置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介机构,运用适当的方法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技术产业化,政府也应出台相应措施积极配合,对转化活动予以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伟铭,崔毅,陈泽鹏,等.技术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企业资源投入和组织激励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9):61-65.

[2] 刘明广.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7):52-59.

[3] HART D M.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张永安,闫瑾.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108-113.[5] 徐国泉.苏州科技创新政策工具运用的特点、趋势及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9-16.

[6] 李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创新驱动力研究[J].经济问题,2016(5):102-107.

[7] 龙龙.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8] 苏屹,李柏洲.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141-150.

(责任编辑:林思睿)

Research on Influence Mechanism of Regional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Wang Hongqi, Li Jingyuan

(College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Regional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have important promotion function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 accordance with influence factors of regional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it is divided into supply promotion policy, environmental impact policy and demand traction policy. Analyze action process of three types of policie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of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build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influence of regional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taking practical dat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example, simulat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Analyz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formulation of other regions' 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Key Words:Double Creations Polic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Dynamics

DOI:10.6049/kjjbydc.2017010156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8-0036-06

收稿日期:2017-03-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062);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GC15D10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QC2013C07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GLC02)

作者简介:王宏起(195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李婧媛(199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