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信息学视角下我国众创空间效应提升机制研究

余菲菲,钱 超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激励下,我国众创空间数量激增,但较多众创空间发展效应不佳。为了提升众创空间效应,促进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从社群信息学视角切入,构建ICT技术介入-社群空间结构与开放性-社群知识多层次交互-众创空间效应提升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选取目前绩效佳、效果好的众创空间贝壳社、北大创业训练营及方糖小镇进行多案例分析,探究其效应内在提升机制,为我国众创空间效应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社群信息学;众创空间;提升机制

0 引言

自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众创空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纷纷发布并落实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受政策激励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截至2015年底,我国各类众创空间超过2 300家。然而,不少众创空间因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依靠出租工位和领取政府补贴维持生存,甚至在部分三四线城市,一些众创空间成立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补贴[1]。在此背景下,提升众创空间效应,促进众创空间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当前,学术界关于众创空间效应提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众创空间本质上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孵化器[2-3]。因此,有必要从其内涵解读入手,对国内外科技孵化器效应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国内学者对科技孵化器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孵化器内外部环境。从科技孵化器内部环境来看,其入驻企业质量[4]、服务水平[5]、内部利益相关者关系[6]、自身运营发展管理能力[7]以及公众形象[8]等要素受到学者们重点关注。而从科技孵化器外部环境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9]、政府政策力度[10]、市场技术发展[11]等要素。此外,还有学者意识到不同科技孵化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也会对其效应产生影响[12]。国外学术界关于科技孵化器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视角也不同。部分国外学者将科技孵化器视为一种创新创业促进服务机构,指出其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供给、技术及工具共享、分享价值观构建[13-14]等要素影响孵化器效应。还有部分国外学者认为,科技孵化器作为一种联结内部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中介机构[15],采取构建孵化器与利益相关者知识互动平台、健全商业和社交网络、实现区域企业家内部联网[16-19]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效应。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集成模式成熟,创新已由最初简单线性模式升级为创新网络模式。因此,众创空间效应提升问题也不能停留在过去内部或外部单一影响因素研究层面上,而应从简单线性关系互动、网络关系协同视角转向基于创新社群及生态系统观视角,审视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活动。

社群是社会中拥有共同利益、共同经历或历史、共同道德价值观以及共同期望的个体,通过血缘、地缘、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或特定社会组织所形成的集合体[20]。在众创空间内存在创客、投资者、创业导师等不同主体,他们是基于各自目的而形成的社群集合体。不同社群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知识流动以及各种交易活动。众创空间则为原处于弱连接关系的社群搭建了一个交互平台。综上所述,本文从社群信息学理论视角出发,明确ICT技术介入对众创空间结构及知识交互机制的影响,进而探究我国众创空间效应提升机制。

1 众创空间内涵

1.1 众创空间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众创空间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广义上看,众创空间是一类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从狭义上看,众创空间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由大众通过实验室或相关设备将创意变成产品原型的平台[2]。此外,我国学者分别从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层面和市场运行机制角度对这一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作出了解释[21-23]

众创空间作为开放式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创客在众创空间平台内形成合作创新,寻求资源互补、分工协作与价值共享,形成互生互栖、协同共生的小团体[22]

本文认为,众创空间是众创和空间的结合,它运用现代ICT技术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目标的创业小团体集聚起来,合作创新、共享资源、分工协作,帮助创业者成功,促进创新成果孵化产出,带动当地产业协同共生发展。

1.2 基于社群信息学视角的众创空间效应提升理论分析

1.2.1 社群信息学内涵

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as,以下简称CI)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内核是不同社群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的介入和使用以及信息内容获取和利用活动中存在的共同特征。郑金婷[24]认为,ICT技术是CI的基本支撑技术,社群结构和社群交互关系是社群信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社会资本即社群所创造的效应是CI研究的重要目标。闫慧[25]提出社群信息学内涵包括4点:①为社群提供信息通讯技术(ICT)以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领域;②探索社群信息、知识形成与共享规律的科学领域;③关注ICT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④利用ICT实现公民权利的“第四空间”。

上世纪70年代,国外社会网络分析研究领域诞生了两个重要理论:弱联接优势理论和镶嵌理论[26-27]。在它们的影响下,国外学者相继提出CI关注的是ICT跨越时空促进交流的效果、物理社群和线上社群目标实现能力、社群内部信息知识交互以及智慧共享等观点[28-31]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一种新型社群形式即虚拟社区诞生。因此,虚拟社群研究受到相关学者的重点关注。虚拟社区本质上是社会交互和资源集合嵌入到互联网络[32],它的价值体现在其容纳的丰富知识,其优势在于打破地理隔离,使地理上分散的人和组织更好地交互[33]

1.2.2 基于社群信息学视角的众创空间效应提升基本框架

基于社群信息学视角,结合我国众创空间发展与经营实践,本文构建ICT技术介入-社群空间的结构与开放性-社群知识多层次交互-众创空间效应提升分析框架。

(1)ICT技术介入。 ICT技术被认为是第五次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从广义上讲,它是所有IT技术(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领域。IT技术是指各种已经或即将转化为信息设备的信息技术。CT技术则关注通信过程中信息传输、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因此,本文将ICT技术看作是一种贯穿信息获取、处理、储存、传递整个流程的信息通讯技术。从我国众创空间的实践来看,众创空间主要运用因特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

(2)社群空间结构及开放性。 社群信息学视角下社群结构分为物理空间与线上空间。众创空间是以创新创业为目的的开放式区域空间,其社群空间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信息空间开放性与物理空间开放性。ICT技术介入提高了其信息空间开放性,使众创空间主体多样化,信息空间范围扩大。

(3)社群知识多层次交互。 在空间内各社群成型之后,众创空间中复杂的知识交互过程便开始。这种交互过程包含社群层面交互与平台层面交互。社群层面交互是指众创空间中创客社群、导师社群以及投资者社群内部之间通过线上与线下两条途径进行信息和知识交互。

(4)众创空间效应提升。 刘佳薇等[34]指出,众创空间给中国经济带了三大变化:引发创业大潮、引发创新创业成果爆发式增长以及开启创新创业改革闸门。从本质上来说,众创空间是一种根植于特定地理空间的复杂创业生态系统[22],必然会对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众创空间效应体现在以下3个层面,即个体层面、成果产出层面及区域层面。众创空间效应提升表现为:①吸引创业者数量多、类别广;②创新创业成果数量多、孵化成活率高;③改善区域创业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通过ICT技术介入可以增强社群信息空间开放性,加强社群层面的知识交流与互动,进而从创业者、成果产出以及区域3个层面提升众创空间效应。

图1 社群信息学视角下众创空间效应提升机制基本框架

2 案例研究

本文案例需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该众创空间有ICT技术的介入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线上平台;二是该众创空间取得了较好的绩效与运行效果。据此,本文选取贝壳社、北大创业训练营、方糖小镇进行多案例研究。

2.1 贝壳社

2014年7月初,贝壳社在杭州正式成立,它以解决医健行业创业痛点为使命,以打造全球化的孵化型生态平台为愿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型互联网+医健创新创业平台。

2.1.1 ICT技术介入

贝壳社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打造出拥有微信公众号、微信垂直社群、门户网站的成熟线上平台。平台内聚集医疗工作者、创业者、投资者和创业导师等高端人脉资源,利用互联技术,实现医健行业资源和人脉对接,使社员快速找到自身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及市场资源。

贝壳社微信公众号主要发布医健领域相关新闻、社员心得微分享、专栏原创文章等。这些内容可以让创业者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其中,文章最高阅读量达3万人次,平均阅读量保持在5 000左右。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医健行业的新媒体,贝壳社在其网站首页上主要报道医健行业的最新动态,宣传国内医健领域论坛会议,跟踪报道贝壳社内部项目进展状况。此外,该网站根据文章阅读量和点击率筛选热门文章对访客进行推荐。

2.1.2 空间结构与开放性

目前,贝壳社已拥有5 000多名投资人,100多位医院院长以及1万多名创业者。贝壳社主体专业背景多样化使得其信息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医健行业,而延伸到投资、创业知识领域。此外,贝壳社邀请了格医药创始人曹晓春、Epitomics生物公司创始人余国良等加入其线上社群,为其内部社员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指导。

2.1.3 知识多层次交互

为保障内部社群之间信息交流畅通,贝壳社已经开通社员群、医生群、投资群及创业群共250个微信群,总人数接近6万人。通过微信群互动,导师可以对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创业者可通过贝壳社提供线上服务微分享、微路演与投资人和导师充分沟通。此外,贝壳社创新性地打造“贝壳说”版块,采用微信群直播的方式,打破时空间限制,将行业大咖和创业精英的经验以移动互联网指数级的传播方式与全球听众分享。目前,此类活动已举办17期,第一期参与人数为3 847人,最近一期参与人数则高达5万人。

为更好地为社员提供线下活动交流平台,贝壳社推出自主品牌Bio4P国际高峰论坛,目前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2015年,贝壳社正式成立贝壳创业大学“史莱克”学院,这将促进更多有创业想法的人接受更专业的创业教育。同年,贝壳社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举办500多场次创业沙龙。大量优质的线下活动为贝壳社内创客提供跨界信息碰撞的机会,拓展创客人脉资源,形成医健行业创新创业氛围,促使贝壳社创业生态中各要素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对接。

2.1.4 贝壳社效应提升

从创业者层面来看,自创立以来贝壳社已经服务过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并帮助20多个新创企业或团队实现融资。2015年,贝壳营首次开营就收到全球300多个精英项目团队的入营申请,同年9月再次接受超过400个入营申请,一期接受入驻团队8个,二期接受入驻团队10个。

从成果层面来看,截至2015年底,贝壳营已有4个项目拿到上市公司A轮意向,整体估值较入营之初翻了10倍。此外,贝壳社还对初创企业进行创新孵化,解决问题助其发展。例如,2015年初贝壳社为因资金匮乏而遭遇发展瓶颈的华夏病理网精心设计了一个远程诊疗——在线收费的全新盈利模式,使其获得多家上市公司的青睐,第一时间拿到了融资。

从区域层面看,贝壳社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该基地拥有医健行业企业共135家,已经初步形成生物医药技术产业集群。贝壳社则与该生物医药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降低了企业创新投入和风险,提升了企业创新热情,进而推动该区域医健产业升级。

2.2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以下简称北创营)成立于2012年,作为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的核心环节,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公益性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

2.2.1 ICT技术介入

与贝壳社相同,北创营也是通过因特网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打造微信服务与PC门户网站两个线上平台,并将其作为内部社群线上交互载体。

北创营微信公众号主要是对北创营招生章程、内部活动、外部合作、自身状况以及项目进展等信息进行报道,让创业者了解并关注北创营的发展动态。文章阅读量最高达到6 000人次,平均文章阅读量则保持在1 600人次。此外,北创营建有校友微信群和北创营好友群,前者集聚各行业优秀校友,后者则为营内成员提供交流平台。

北创营的门户网站除了报道热点新闻、发布活动预告、展示项目进展之外,还具备线上公益教育平台和线上数据库两大核心功能。北创营依托北京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公益教育平台,借助互联网,短期内就吸引了15万名注册用户。北创营建立的北大校友创业数据库则为大众创客提供了一笔巨大的信息财富。

2.2.2 空间结构与开放性

北创营通过ICT技术有效地整合了北京大学优质的人脉、教育以及研究资源。基于此,北创营吸引了各行业、各产业的创客。例如,北大创业孵化营第一期70人的项目团队就囊括了互联网+、硬件开发等诸多行业的创新人才。北创营线上教育平台导师包括北京大学各院系知名教授、知名企业家校友以及行业专家,累计超过300人。庞大的外部创业导师团队为北创营提供了大量外部信息。

2.2.3 知识多层次交互

北创营独立开发了一套全国直播及MOOC点播体系,将北创营的全部课程向社会公益开放,目前直播体系一次可同时覆盖1 000个开放课堂。此外,北创营有专门的线上论坛,鼓励营员将个人或企业问题提交给网络,其他人则可以进行线上点评和讨论。

“大家的董事会”是北创营为了增强内部创客的知识交互而开发的一项线下创新型课程。每次课程都会筛选3个案例供各团队思考讨论,由导师与投资人进行点评,每个团队也可以提出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并邀请他人和导师出谋划策,从而营造团员互助氛围。

2.2.4 效应提升

从创业者层面看,北创营入营标准不限年龄与学历。因此,北创营内部创客群体既包括高校学生、企业精英,又有社会各行业的普通创业人士。此外,北创营提供开放式公益服务,训练营从创业培训、导师服务、产业对接到初期孵化不收取任何费用,加上公益性线上创业课堂,北创营影响共计超过20万创业者。

从成果层面来看,在北创营首期孵化项目中,易快报App在孵化期间获得了1 3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创造了国内相关领域在产品上线前完成融资额的最高纪录。第二期孵化营有80%的团队获得融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多数团队逐步实现产品上线运营。有数据表明,一些地区众创空间70%以上的初创项目在3个月内即注销退出,转化为小微企业的项目不足10%,由此可见,北创营孵化存活率相当高。

从区域层面来看,北创营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共同举办新青年创业学堂。首期活动近200名青年到场参加,北京市501家社区青年汇在分会场组织万名青年收看网络直播。此类活动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基层团组织青年创业工作,并打造了一批创业主题的特色社区青年汇。

2.3 方糖小镇

方糖小镇始创于2014年12月,是一个以社群为基础的联合办公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规模第一的共享办公服务商。

2.3.1 ICT技术介入

创业者、自由职业者可以通过方糖小镇PC门户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预定方糖小镇门店或社区工位、办公室,提高了创业人员办公的灵活性,提升了办公效率。此外,创业者可线上订购方糖小镇推出的自由行体验卡,随时预约任意门店工位。

方糖小镇APP有两大功能:①展示功能。即该团队是做什么的,近期将会举办什么活动,从而匹配志趣相投、地域邻近、业务相关的创业者,形成一个线上虚拟社区;②在线预订功能。预订工位、会议室、场地等。

2.3.2 空间结构及开放性

方糖小镇社区多、门店广,且地域分散。为保证这些处于弱联系关系中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主体能够有效完成信息交互,方糖小镇通过线上论坛、PC门户网站、微信群、手机APP等构建一个流量入口,将创新创业人群的信息源聚集于线上空间,从而构成一个彼此信任、互相扶持的混业生态环境。

2.3.3 内部社群信息交互

方糖小镇内部创业者社群主要使用两个线上平台进行信息交互:①方糖小镇APP。创业者可在该APP中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及发布团队活动信息;②方糖小镇线上论坛。在此论坛中,创业者既可以展示成果,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寻求答疑解惑。在线下,方糖小镇通过方糖集市等活动促使创业者社群互相帮助。

创业者在进驻方糖小镇之前,需要回答导师团队7个问题,超过一半导师点赞才能入驻。入驻后,创业者社群与导师社群可通过线上访谈以及线下创业会诊两条途径完成信息交互。此外,方糖小镇创造性地推出“帐篷融资”,创业团队进入帐篷进行8分钟沟通,让创业者与投资人建立信任关系,使彼此信息交流更顺畅。

2.3.4 效应提升

从创业者层面看,方糖小镇创始人万里江曾参与创办在全球拥有5万以上初创期企业会员的WorkFace创业社群,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方糖小镇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基础。数据表明,入驻方糖小镇的创客团队或企业大约有1/3来自于WorkFace社群。

从成果层面看,Feeling团队在入驻方糖小镇后仅一个半月就完成了两轮融资,由初始20多人的运营团队扩展至拥有200多名员工的大规模团队。小镇类似团队已经超过半数。此外,方糖小镇已在全球签约众创空间18家,入驻率均在90%以上。

从区域层面看,方糖小镇联合克而瑞、创头条及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双创地图,地图全面覆盖上海地区众创空间、投资机构、创业公司,为上海创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

2.4 众创空间效应提升机制跨案例分析

(1)ICT技术介入推动社群形成。 大众创客之所以进驻众创空间,是因为他们属于创业信息贫困者,这种信息包括创新资源、创业资金、工具条件以及创业信息,而众创空间则属于此类信息的拥有者。贝壳社、北创营以及方糖小镇在聚集了创客所需的信息资源后,通过ICT技术打造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将自己拥有的信息与资源告知大众并得到及时反馈,有效聚集了大批创客,从而推动了空间内创客社群的形成。

(2)ICT技术的介入拓展社群空间结构,增强社群知识交互性。众创空间区别于传统科技孵化器的是其线上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结合。贝壳社微信群、北创营线上论坛及远程教育、方糖小镇APP有效地联接其内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员,形成线上社群。线上社群既打破了传统科技孵化器地理空间的限制,优化了社群空间结构,使得众创空间信息辐射范围更广,又保证空间内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增强内部成员知识分享意愿,加强社群多层次知识交互,从而提高内部组织邻近度,增加组织合作创新跨越距离[36]

(3)ICT技术介入、空间开放性与知识交互显著提升众创空间效应。贝壳社、北创营、方糖小镇均通过ICT技术介入及网络式覆盖的线下空间,打破了地理邻近性实现创新绩效提升的神话,互联技术可在更广的地域范围汇聚大量创新创业资源,有效促成创新成果的产生。此外,这3家众创空间都采用开放式运营模式。这种模式对内体现在淘汰机制的完善性,在营造良好社交氛围的同时,保障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始终保持空间内创新创业的活力;对外则表现为与区域创新创业主体的频繁合作与交流,加强平台层面的信息交互性。如贝壳社与企业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北创营、方糖小镇与政府合作,推广创新创业文化,助力区域创业创新氛围的形成。

表1 贝壳社北大创业训练营和方糖小镇案例要点归纳

众创空间空间贝壳社北大创业训练营方糖小镇ICT技术介入因特网技术;PC门户网站移动互联技术;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大数据技术:精准推送因特网技术:PC门户网站、网络直播移动互联技术: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大数据技术:数据库因特网技术:PC门户网站移动互联技术: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空间结构及开放性信息空间内部主体行业知识背景多样化、邀请外部主体融入外部信息知识多层次交互 社群层面微信群互动、线上论坛、创业大学、创业沙龙视频直播、点播体系、“大家的董事会”、线上论坛方糖小镇APP、方糖集市、导师点赞、帐篷融资效应提升表现 服务大量创客、推动医健产业发展服务大量创客、优化首都青年创业创新社会环境服务大量创客、推动上海众创氛围

3 社群信息学视角下我国众创空间效应提升建议

(1)运用因特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拓展社群空间,促成多层次知识交融。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为创新创业提供各种服务,而服务对象是广大创客。可见,有效地集聚人才是众创空间价值实现的基础。因此,我国众创空间应运用因特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将自身优势、特色以及成果展示给外部大众,让众创空间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选择。众创空间内集聚的人才不仅包括创业者,还包括创业导师以及投资者。这3类人群在众创空间内组成3类社群,3类社群处于弱联接状态,众创空间需要通过因特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如开通微信群、运营网络论坛、构建特色在线社区等手段打造线上空间,使得社群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顺畅,改变原本的弱联接关系,促进知识交融。

(2)运用云计算技术,对创业企业定向精准推送所需的信息与资源。众创空间内每个创业项目、创业团队都不同,差异化目标使其所需信息和资源也不同,创客们需要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获得针对性强的信息与资源。因此,众创空间需要一个能够向内部创客推送信息与资源并得到反馈的网络信息平台。众创空间可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后台数据识别每个创客团队身份信息及其反馈信息,并且对不同信息的浏览量、点击量等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进一步挖掘创客团队的需求偏好,以便向创业企业和团队精准推送信息与资源。

(3)在打造优质线上空间的同时,完善线下实体配套设施建设及管理机制。优质的线上空间能够使信息顺畅地交互和流通,促进创意产生。但想法和创意只有落地才能产生效益,并且众创空间内部群体面对面交流产生的社交氛围也是线上空间不能给予的。因此,打造一个优秀的众创空间应当重视其实体空间建设。首先,众创空间要为创客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满足创客日常办公需求。高新技术行业的众创空间还应配备相关实验仪器设备以满足创客科研需求;其次,众创空间要通过创业沙龙、创业比赛等团体性互动,营造空间内部社交氛围与竞争氛围,进而形成活跃的创新社群环境;最后,众创空间不仅需要完善入驻审核机制,还需制定对内部创客团队或初创企业的严格考核机制,淘汰不达标的团队和企业,促进众创空间的“新陈代谢”。

(4)提升自身开放性,加强与区域环境、创新创业主体的交互。众创空间作为一种开放式空间,只有与其所在区域的企业、高校以及政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才能发挥自身开放性优势并从中获益。不论是线上层面的信息交流或者资源共享,还是线下层面的人才互通、交流合作,都能使合作双方获益。众创空间与其所在区域的外部企业之间的交互,可通过创业沙龙、讲座论坛、业务合作等形式进行。众创空间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可通过人才交换学习、创新创业竞赛、教育科研资源共享等形式开展。在推广众创文化的同时,促进创意产生。众创空间与政府之间则主要通过政策对接以及合作主办相关公益性或非公益性活动,明确彼此需求,提升区域众创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国宝.空间太多,创客不够用了[N].经济观察报,2016-03-14.

[2] 刘志迎, 陈青祥, 徐毅. 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2):52-61.

[3] 束云霞. 众创空间在江苏的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5(36): 7-9.

[4] 邹立力, 黄刚. 科技孵化器对选择入驻创业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 2015(13):1-3.

[5] 刘艳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31(14): 76-80.

[6] 蒋开东, 吴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孵化器商业培育能力研究——宁波市鄞创科技孵化器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16(7):109-116.

[7] 姚爽, 岳玉珠, 黄玮强,等. 基于主客观集成赋权思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21):113-117.

[8] 牛玉颖, 肖建华. 智力资本视角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3): 117-122.

[9] 梁云志, 司春林. 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1):43-51.

[10] 张炜, 邢潇. 高技术企业创业孵化环境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7, 25(1):74-78.

[11] 周柏翔, 贾雪芬, 李书. 长春科技创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 2005, 25(5):161-163.

[12] 王会龙, 池仁勇.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构建及其创新效应[J].软科学, 2004, 18(4):22-24.

[13] PRATHAPAN A, NAMPOOTHIRI S V, MINI S, et al. Antioxidant, antiglycation and inhibitory potential of saraca ashoka flowers against the enzymes linked to type 2 diabetes and LDL oxidation[J].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2, 16(1): 57-65.

[14] CALHOUN K. Supporting digital scholarship: bibliographic control, library cooperatives and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J]. Technovation,2012(7):31.

[15] BERGEK A, NORRMAN C. Incubator best practice: a framework[J]. Technovation, 2008, 28(1): 20-28.

[16] SCILLITOE J L, CHAKRABARTI A K. The role of incubator interactions in assisting new ventures[J]. Technovation, 2010, 30(3): 155-167.

[17] BOLLINGTOFT A. The bottom-up business incubator: leverage to networking and cooperation practices in a self-generated, entrepreneurial-enabled environment[J]. Technovation, 2012, 32(5):304-315.

[18] COOPER C E, HAMEL S A, CONNAUGHTON S L. Motivations and obstacles to networking in a university business incubator[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2, 37(4):433-453.

[19] RUBIN T H, AAS T H, STEAD A. Knowledge flow in technological business incubators: evidence from Australia and Israel[J]. Technovation, 2015(41):11-24.

[20] 赵诗乐. “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1] 司春林, 梁云志. 孵化器的商业模式与自身发展——典型案例分析[J].经济管理, 2010(10):169-179.

[22] 陈夙, 项丽瑶, 俞荣建. 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特征、结构、机制与策略——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5(11):35-43.

[23] 林润辉, 张红娟, 范建红. 基于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 2013, 25(6):31-46.

[24] 郑金婷. 国外社群信息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及热点变迁[J].情报杂志, 2012, 31(11): 51-57.

[25] 闫慧. 社群信息学: 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4): 53-99.

[26]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6): 1360-1380.

[27]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5): 481-510.

[28] CLEVELAND H. The twilight of hierarchy: speculations o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85(9): 185-195.

[29] MASON D. Community informatics: enabling communities wi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1, 32(1):44-45.

[30] KEEBLE L, LOADER B. Community informatics: shaping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relations[J].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2001, 26(2):187-187.

[31] BISHOP A P, BRUCE B C. Community informatics: integrating action, research and learning[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31(6): 6-10.

[32] CHIU C M, HSU M H, WANG E T G.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6, 42(3): 1872-1888.

[33] ARDICHVILI A, PAGE V, WENTLING T. Motiv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knowledge-shar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3, 7(1): 64-77.

[34] 刘佳薇, 徐光宜, 郑淑洁. 众创空间塑造创新创业新生态[J].中国经济报告, 2015(9): 75-77.

[35] 曾德明, 任浩, 戴海闻, 等. 组织邻近和组织背景对组织合作创新地理距离的影响[J].管理科学, 2014, 27(4): 12-22.

(责任编辑:张 悦)

Research on Enhancing Mechanism of the Co-maker Space Effect: from the View of Community Informatics

Yu Feifei, Qian Chao

(School of Busines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Under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there is a huge surge in the number of co-maker space in China.However,many co-maker spaces present poor effe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aker spaces,this paper buil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CT technology intervention-the structure and openness of community space-community knowledge multi-level interaction-the co-maker space effect improvement,which is based on the community informatics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ramework,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successful co-maker spaces, bio-club, entrepreneur's training camp in Peking university and fountown,and uses multiple cases study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ner mechanism of effect enhancement to provide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co-maker spaces effect in China.

Key Words:Community Informatics; Co-maker Space; Enhancing Mechanism

DOI:10.6049/kjjbydc.2016110261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8-0014-07

收稿日期:2017-02-08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16B09114);江苏企业国际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16SSL069)

作者简介:余菲菲(1983-),江苏南京人,博士,河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业创新管理;钱超(1993-),安徽安庆人,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