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与效果逻辑理论整合观下的创业机会研究

王朝云,张芬芬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机会研究是创业研究的热点,研究争论主要集中在创业机会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持发现观和创造观的学者各执己见。建构主义思想源自社会科学领域,是创业研究的新视角。效果逻辑理论是近年来创业决策理论的热点,在分别对建构主义思想及效果逻辑理论视角下的机会观进行分析后发现,建构主义创业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机会观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存在内在一致性。在对建构主义创业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创业机会观进行内在性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两种理论关于机会创造路径观点的一致性,探讨创业者在机会创造行为方面的共性和合理性,并构建新的机会创造路径整合模型。

关键词:建构主义;效果逻辑;一致性;机会创造;整合模型

0 引言

创业管理先后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诸如特质论、过程论、认知论等理论学说,创业研究的核心也随之发生变化。创业研究的关注点从创业者特质到创业者决策,再到创业者认知形成及其对决策的影响,从创业者特质转到行为层面再到思维层面,从研究创业者行为理性到认知理性,研究逐步深入,意义日益深远。仅从行为层面寻找创业模式的共性与合理性已无法解释个体层面迥然不同的创业模式,从创业者认知层面挖掘创业者行为的深层动机,并进一步总结出认知层面的共性规律,以此指导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更具研究价值。自Shane[1]提出创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起点后,创业机会研究开始形成热潮,创业机会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机会的产生机理一直备受争议,发现观与创造观的分歧日益凸显,而建构主义(Constructvism)理论和效果逻辑(Effectuation)理论在机会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见解。建构主义思想来源于社会科学领域,是考察创业现象的一个独特视角,其机会观主张机会是创业者利用结构与之互动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决策过程,强调结构与创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创业学教授Sarasvathy提出的效果逻辑理论诠释了在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无法预设创业目标,只能利用既有手段,通过与情境互动,以可承受损失为限进行创业活动的决策过程。本文通过对机会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形成路径3个维度进行对比,发现建构主义理论与效果逻辑理论中的机会观存在一致性,由此融合两种理论构建基于整合观的机会创造模型,以期从行为层面挖掘关键性因素和共性规律,对机会创造理论进行补充。整合模型将机会创造视为既有结构与创业主体行为的互动过程,揭示了结构与创业行为间的二重关系,阐明了结构对创业行为的使动性和制约性,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强化大众创业意愿提供启发。

1 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思想机会观

产生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建构主义思想主要有两大代表性理论:结构化理论与意义建构理论。英国社会学家Anthony Giddens[2]提出的结构化理论阐释了社会结构与行动主体间的关系,指出社会并不是既定的客观存在,而是由社会主体通过行动创造出来的,创造过程具有行动与结构二重性特征。社会主体在创造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结构为行动提供资源,另一方面行动改变结构(结构是行动的意外结果)。结构化是指社会主体通过行动形成结构而主体的行动又被结构性地构建的过程[3]。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作用及环境对社会主体行为的影响作用,即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根据J Piaget[4]的认知发展理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会不断调整修正原有知识结构,其间获得的新知识会融入、同化到原有知识中,形成更深层、更丰富、更灵活的知识结构。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人的主体性作用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以社会主体为切入点揭示了社会结构的建构过程。

应用于创业管理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机会创造是依赖于创业者与结构互动的过程性活动,创业者对结构进行解释,并对结构的理解进行传播和沟通,周围情境动态变化或业者主动与情境进行互动,以此作为下一步行动的跳板[5],由此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创业机会应运而生。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Chiasson 和Saunders的结构化创业行动理论、Sarason的结构化创业过程理论、Wood和Mickinley的机会创造理论。Chiasson和Saunders[6]构建了创业者和创业机会之间的二元互动机会识别——建构概念模型,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者在与社会结构互动过程中通过反复修改脚本形成的。Chiasson不仅认为结构是影响创业机会的基础条件,还认为结构能通过改变创业者的认知对机会创造全过程产生影响。Sarason[7]的创业过程理论同样借助了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其将关注点置于创业者和创业机会的内在关系上,认为机会创造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的开发过程。Wood和Mickinley[8]的机会创造理论不同于Chiasson或Sarason的结构化理论,其立足于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人对机会创造的主观性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机会观认为机会是创业活动的社会建构过程,是行动的结果,而非创业者刻意设计的结果,是在不断实践改进中建构而成的,因而结果多在意料之外。

1.2 效果逻辑理论机会观

Sarasvathy[9]承继了Simon人类决策认知有限理性的研究,通过实验和调查,发现了不同于传统的目标导向决策逻辑(Causation)的全新决策模式,于2001年正式提出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决策过程——效果逻辑理论(Effectuation),并于2008年、2009年通过模型解释了该理论,于2011年加入情境变化因素完善了该理论。Effectuation本来的释义为实施、执行、行动。20世纪90年代,James在其学说中首次定义Effectuation一词为创造,意指通过行动取得实际效果。而Sarasvathy用Effectuation一词概括这种全新的决策模式,旨在彰显由手段到目标的创业过程中通过持续行动创造机会的特点。

效果逻辑理论认为,在创业初期,市场处在一种非均衡状态下,信息呈不对称分布,创业者对未来无法预测,导致其决策逻辑与传统的目标设定及实现的决策逻辑不同。传统创业决策逻辑目标导向理论认为,在完全理性前提和风险情境下,创业者通过目标寻找路径,发现创业情境中的隐藏机会(发现论),该过程依赖于创业者个人特质,如知识、经验、创业警觉性等。但现实情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可划分为风险型、模糊型、不确定型[10]。不确定情境下人们无法知晓未来会发生什么,更无法计算事件发生概率,信息呈现非均衡分布。情境的动态演进性导致创业者决策活动高度依赖动态情境,无法制定明确目标,创业结果与创业活动的起因无法紧密联系,因而创业者决策体现出很强的权变性。创业者无法对创业机会作出预判和评估,使得以机会发现观为主导的机会客观存在论失去意义[11]。效果逻辑理论正好弥补了目标导向理论的不足,其主张在不确定条件下,创业者不关注预测未来与目标,而是利用既有手段,与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同盟,以控制风险为目的尽可能地作出满意决策。效果逻辑理论在国内目前没有统一的译法,较为普遍的译法还有“效果推理理论”、“因果逻辑理论”及“手段导向理论”[12]

效果逻辑理论中的机会观认为在高度不确定的创业情境下,创业者从“我是谁”、“我知道什么”、“我认识谁”3种手段出发,以可承受损失和可接受风险为限,通过与情境互动、感知情境中发生的偶然性事件,不断进行尝试和试错,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联盟创造和实施新的创业机会。因为缺乏预设目标,创造的结果可能呈现多样性,创业者需要依据情境变化作一些权变,进一步对创造结果进行收敛。并且机会创造过程中创业者将以集体的形式影响创业学习过程和模式,该创造过程可以视为一个自发性秩序的社会建构过程[13]。基于效果逻辑理论的决策模式,其机会创造观遵循两个洞见:一是创业者在创造机会时从既有手段出发,不设定目标,以可承担损失和可接受风险为限,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二是创业者不断与动态情境互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利用情境中的资源,与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联盟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情境中的偶然性事件,直至创造出新的机会[14]

2 建构主义与效果逻辑理论机会观内在性分析

本文从机会的本体论、认识论、形成路径3个维度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机会观(见表1),探讨其内在一致性。无论是发现观还是创造观,或来自其它学科领域的主体理论,应用到创业管理研究中,其包含的不同机会观点基本都认可机会是一个过程性概念,该过程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系统性特征。建构主义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也是如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机会在主体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效果逻辑理论认为机会在创业者与情境的互动中产生。因此,本文在对建构主义理论机会观和效果逻辑理论关于机会的本体论及认识论一致性比较基础上,着重对两种理论关于机会创造路径的论述进行分析,将机会创造过程理论分为5个部分进行一致性对比(为叙述方便,将建构主义简称为C理论,将效果逻辑简称为E理论)。

表1 创业机会观对比维度

机会本体论机会这种现象得以形成的根本实体,具有何种基本特征机会认识论主体认识与机会的关系,主体对机会的认识及其与行为的关系机会形成路径创业主体创造机会的基要条件、手段、规律性

2.1 机会本体论比较

发现观认为创业机会独立于创业者而客观存在,需要创业者发现。创造观认为机会来自创业者对情境中线索的捕捉,依赖创业者个人特质,离不开创业者的释义与判断[15]。发现观在创造观提出之前为创业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忽略了创业机会的内生性质。机会发现观的前提是市场信息不完全和状态非均衡,这样的市场提供了许多潜在创业机会。但是该前提下,创业者会不断利用和开发机会,市场结构将趋于稳定均衡,从而使有待发现的机会趋于零。这与现实中随着创业活动蓬勃发展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企业、新市场的规律相悖。因此,主张机会是在创业过程中逐渐构造的机会创造观越来越被学者所接受。

国外学者曾指出,机会创造观实质上坚持的是建构主义立场[16]。机会本质是由创业主体与社会结构建构的,具有未知性,只有在事后才能被知觉。C理论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不同于以往科学领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认为机会创造贯穿于创业过程,创业者不断与结构互动,进而改变结构、创造机会,同时动态发展的结构也制约着机会创造。C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作为社会建构结果的机会,而是机会创造过程,即机会不断被社会建构的过程。Von Glaserfeld[17]认为,C理论作为元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认知功能适应性对经验世界进行建构,而不是发现社会结构中的客观存在。凌斌和王重鸣[18]指出,机会形成是一个过程概念,由多阶段组成。杜晶晶等[19]认为,建构主义机会观在本体论基础上融合了创造观,体现为以创业者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强调创业者与社会结构互动的重要性。

Alvarez[20]指出,风险情境下的机会有待富有警觉性的创业者发掘,但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者是通过一系列创业实践创造机会的。在不确定情境下,迅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非连续性技术创新导致机会识别和机会评估具有一定难度[21]。创业者无法全面考察资源或对市场机会进行研究,因为创业者搜集机会信息的时间有限,也不具备发现新理论要求的信息分析能力,以及无法估计自己行动结果的概率情况,只能依据现有创业知识和资源,充分发挥能动性,不断与情境互动以创造机会。E理论是在Knight不确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强调利用既有手段与情境互动创造机会。Sarasvathy[21]指出,创业机会是创业活动利益相关者们相互作用、进行社会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在既定目标下资源、信息等的可能性组合。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一方面要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积极争取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与其结成战略联盟;另一方面,因为情境具有动态演进性,创业者不得不高度依赖情境,并通过与之互动而获得资源、信息等。

2.2 机会认识比较

C理论和E理论对情境性质的认定是一致的,都认为情境具有不确定性,也正是因为情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机会创造的可能性。C理论学者认为情境不确定性是常态;E理论以Knight的不确定性为基础,认为正是情境的无向动态发展,为创造机会提供了可能性。随着专家学者对组织情境认知的发展,情境作为一种资源集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22],新研究阶段的情境更是被当作机会集看待[23]

首先从机会创造的基础看,C理论用“关系的人”取代了“本质的人”,认为人是关系的存在,人与结构的关系是建构性的。从某种程度上看,C理论机会观也认为机会是基于主体与结构的二重性关系(主体不断建构着社会结构,同时社会结构也制约着主体的行动)产生的。Chiasson[6]的结构化创业行动理论没有否认社会情境是创业机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强调创业者通过不断的自身行动创造机会,指出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社会结构进行脚本分析而建构的。Sarason[7]在Giddens结构化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创业过程理论指出,创业者通过与社会结构共演创造机会,该共演过程是一个解释、行动、结果、反思的自反循环过程。以意义建构理论为元理论的C理论机会观则认为,机会外化于情境中,创业者与情境互动以及社会结构共演提供了机会建构的可能性。不管是以结构化理论为基础还是以意义建构理论为基础,C理论机会观都肯定了机会来源于创业者与创业情境的互动。国内学者方世建[24]认为,机会来源于创业者与利益相关者所处的情境,由创业者和利益相关者在创业过程中与情境互动建构而来。

Sarasvathy[25]指出,机会隐藏在创业者与情境的关系之中。创业者的既有手段包括“我是谁”、“我知晓什么”、“我认识谁”,3种手段中包含了经济层次、人口状况、技术状况、社会政治制度等,强调了情境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创业者利用既有手段不断开发情境中的资源,尝试不同的创业路径,采取的行动主要有与情境进行互动、主动与情境中的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联盟、利用情境中发生的偶然性事件,或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对自期望进行修正,以此实现新的目标或获得新的手段(机会)。由于情境是动态变化的,创业者决策体现出一定的权变性,会根据可承受的风险修正自身期望。

2.3 机会形成路径比较

通过比较建构主义和效果逻辑理论,本文将机会创造路径分为5个维度,对两种理论分别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相似的逻辑。虽然两种理论在表述上存在区别,但其机会创造路径思想和逻辑是一致的,即既有结构是创业者创造机会的起点、发挥创业者能动性是机会创造的推动力、资源整合是机会创造的实现方式、与结构互动是机会创造的契机、递进式循环是机会创造的规律。

表2 CE理论创业机会路径对比

创造起点 利用手段1利用手段2过程递进性创造结果C理论既有结构激发能动性与结构互动失败过程促进学习,学习不断递进意料之外结果E理论既有手段(来自结构)激发能动性与情境互动不断的试错和干中学促进下一个创造循环多个未知结果

(1)机会创造起点的一致性。C理论机会创造观的起点是社会既有结构,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机会线索客观存在于既有结构中,但机会创造受到社会结构制约,需要创业主体与社会结构互动以实现。E理论中创业主体的3种既有手段中, “我是谁”、“我知道什么”涵盖了创业者的特质和知识走廊,相当于C理论中强调的认知结构;“我认识谁”表明了创业主体的创业关系网络,以及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取资源的能力。既有手段主要从个人层次、企业层次、社会层次分析,包括经济状况、物质资源、企业资源、社会人口、技术状况等要素,这些要素都潜藏在情境中,来自既有社会结构。

(2)激发主体能动性至关重要。C理论学者认为机会是创业者主观努力的结果[8],机会创造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认知。机会创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创业者不断试错以及边实践边学习产生的,这需要创业主体在机会创造过程中保持很高的能动性。C理论创业观中,基于意义建构理论基础的观念强调了创业者能动性对机会创造的重要性。E理论表明,创业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能动性创造某些特定的机会。情境的不确定性、无向性使得创业者可利用的资源具有有限性,创业者只有充分利用偶然事件,以控制为主、以可承受损失为限,尽可能地发挥能动性,才能在实践中创造机会。

(3)主体与情境互动是创造机会的关键。C理论机会观认为,创业主体与结构的互动贯穿了机会创造全过程,是机会创造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方面,基于能动性的激发,创业主体会主动与情境进行互动以获取资源;另一方面,情境不断发生变化,创业者不得不对此作出反应。E理论认为,创业主体与情境互动体现在资源获取方面:情境是资源扩展循环的基础,创业主体一方面与情境中的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联盟,获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另一方面,抓住情境中发生的偶然性事件,将其变为机遇创造路径。

(4)机会创造过程体现一定的递进性。C理论创业机会观和E理论都体现了创业主体在机会创造实践中学习的特点。C理论认为机会创造过程是一个创业主体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认知、自身反复提高的过程。这种自反促使创业者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利用失败经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为下一个机会创造提供经验。Sarasvathy指出,E理论强调创业主体在模糊信息、有限资源的不确定情境中,无法准确预设目标,只能以降低风险为目的。因此,机会创造过程伊始,创业主体有多个愿望,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愿望。机会创造过程中创业主体通过不断试错和“干中学”,缩小目标范围,在多次循环中使资源不断增加,目标进一步收敛。

(5)机会创造结果具有不确定性。C理论主张的是社会产物由社会建构而成,是事后知觉的,这样的社会产物多是意料之外的结果。同样,如E理论的基本原理所示,创业者追求的并不是既定目标,结果也不是事先预定好的可能性的组合,其最终结果是多个未知结果。

2.4 C、E理论创业观对比结果

建构主义和效果逻辑思想从机会成因上否定了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发现观,关注结构(情境)变化导致市场均衡打破过程,直指机会创造的深层动因——创业者与结构(情境)的互动;将外部情境变化,如技术创新、制度变化,重新定义为机会的内部成因,而不是视为外部冲击;深化创业过程的概念,从学习视角诠释行为层面的创业过程,强调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以互动为基础不断学习、不断反复,使得创业者意识里出现创业机会雏形。建构主义思想的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主体知识结构的建构,结构化理论则强调了主体与结构相互建构过程。效果逻辑理论将创业过程归纳为资源的扩展循环和目标的收敛循环,一方面创业者通过与情境互动获得、整合资源,在不断实践中利用失败经验完善自身认知,使创业者在“干中学”,逐渐收敛目标范围,而资源扩展和目标收敛相辅相成,使创业者不断接近成功。

表3 建构主义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创业机会观对比

建构主义理论机会观效果逻辑理论机会观机会的本体论机会并非固定不变的客观存在机会隐藏在创业情境中,不能直接利用机会的认识论机会源于主体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建构机会源于创业者与情境的互动机会形成路径主体与结构相互建构的的递进性过程资源的扩展循环与目标的收敛循环过程

3 基于C-E理论的机会创造过程整合模型

3.1 整合模型介绍

整合模型利用建构主义结构与行动的二重性建构了基本框架,突出结构与行动之间的使动性和制约性作用,将机会创造视为既有结构和创业主体行动之间的建构过程。既有结构是创业行为的起点,除了资源和规则,还有资源和规则的掌控者——创业主体。由于结构对创业主体具有制约作用,创业主体也是规则的适应者,创业主体从既有结构出发,直接开展创业行动,即机会创造。创业行动包含很多内容,如从结构中获取资源、知识,寻求战略联盟,整合资源等。总的来说,创业主体的机会创造行为都建立在与结构互动的基础上。在与既有结构互动过程中,创业主体受到既有结构使动性和制约性双重作用——创业主体需利用结构中的资源和规则以激发自身能动性。但是结构中创业情境不确定性、市场动态性,以及消费者需求与市场供应日趋平衡,创业主体利用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或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核心优势,这时需要进一步激发自身能动性并与结构进行持续互动以创造机会。创业者与结构互动主要体现在寻求利益相关者,与之结成战略联盟,以及利用结构中发生的偶然性事件,这些活动均具有持续性特点。与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联盟进行资源整合是机会创造的基础,因为结构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资源整合。而偶然性事件可能包括新技术的产生、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变化等。此外,机会创造需要经过实践的再三检验,即试错,才能创造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机会。试错过程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即学习过程,创业主体在机会创造实践中不断学习,并诱发下一次机会创造行为。创业主体在这样持续性的与结构互动中,通过持续的失败学习,逐渐收敛目标范围,创造出可行的机会并付诸实施,这样的机会创造行为同样也改变了结构。结构和行动在相互建构的循环中逐渐打破现有市场平衡,这也是各种各样创业现象不断出现的原因。

3.2 整合模型分析

(1)机会创造包含结构与行动相互建构过程。一方面,创业主体需要从结构中获取资源、激发能动性。新企业创建通常经由机会与资源整合实现[27],初期资源积累十分重要。从既有结构中获取的资源主要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包括知识、社会关系网络等,其中创业知识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作为主要无形资源尤为重要。创业知识主要源于创业者先前经验、社会网络、教育或者培训、创业实践等。其中,社会网络是创业主体后期寻求战略伙伴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源。此外,创业者还需要从结构中获取资源(初始资源),如经济资源、物质资源等。嵌入创业者所处结构的资源禀赋是其创业行为的基础,资源异质性决定了创业行为在微观层面上的多样性和随机性。整个机会创造循环过程都需要创业者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而既有结构对创业者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首先,资源积累需要创业者的能动性;其次,机会与现有市场的关系未知,创业者对机会不能全面把握,未预先设定目标,只能通过充分发挥能动性,不断与结构互动,利用结构中的偶然性事件,尽可能地进行技术创新或开拓新市场。在创业者与结构不断互动过程中,结构制约着创业者创造机会,既有市场供给与需求日趋平衡,结构中的国家政策、市场规则、市场信息的不均衡分布对创业者造成限制,创业者需要打破平衡。因此,创业主体需要不断适应规则,根据行动的实际效果改变认知。机会创造活动的结果多在意料之外,如新产品的产生、新市场的开发或新企业的建立,势必对既有结构产生一定冲击和影响,进而促进创业主体在行动与结构间的递进循环式相互建构中创造机会。

图1 创业机会创造路径整合模型

(2)机会创造行为可以具化为创业主体与结构互动。在机会创造初期,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资源积累与整合方面。从结构中获取的初始资源往往不足以支撑机会创造,而机会创造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会随着时空变化不断增加,创业者还需开发其它组织资源,因而资源整合尤为重要。创业主体从市场获取信息后,将市场需求与现有资源进行匹配,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竞争优势。创业主体通过与结构持续互动获取市场动态、寻找利益相关者等,利益相关者自行选择进入机会创造过程,创业主体和利益相关者结成战略联盟后开始积累并整合资源。随着市场发展趋于稳定,套利机会越来越少,模仿其它企业或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带来的市场空间较小,创业者所整合的资源应用范围也较小,此时还需创造新的资源应用价值。例如,与既有结构互动创造机会,利用技术资源创造新产品、开发新商业模式,寻求新的细分市场,以及开发新的消费者。

(3)机会创造需要在创业主体与结构互动过程中不断试错。创业者在该过程中不断学习,通过学习修正自身行动的目标与路径,这都需要创业者能动性的发挥作为保障。通过创业学习引发下一步行动的递进式循环是机会创造的规律。在前创业阶段,创业者创业意愿、能动性以及认知结构的作用较为突出;后创业阶段,学习失败经验更为重要。在机会创造及新企业创建初期,情境动态演进、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创业主体信息获取、过滤、评估过程的异质性,时间和资源压力等因素影响着创业主体的决策活动。创业主体不具备成功创业所需的全部知识,需要通过持续学习以应对创业情境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机会创造结果具有多样性和未知性,创业者需要在与结构互动过程中不断试错,才能把握结果动向,并进一步收敛目标。机会创造过程是一个内在学习过程,其中不可行机会能提供创业经验,形成新的创业知识,促进创业者继续创造机会。结合创业情境看,创业学习获取的知识与机会创造、资源整合、战略实施等创业行为高度相关。在机会创造之初,创业者并没有明确的创业计划,仅遵循创业活动自然演进规律,通过后续行动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与目标,历经数次反复、推翻、递进才对机会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3.3 整合模型应用

仅使用创业研究成果对中国纷繁复杂的创业现象进行分析存在局限性,而整合模型形成的“结构-认知-行为”研究框架关注结构、创业认知及创业行为间的关系,借此尝试理解创业主体的行为逻辑。该模型对创业实践的指导性体现在揭示了机会与结构的关系以及提炼出创业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对结构中资源掌握者及利益相关者的创业行动具有一定启发。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政府来说,引导大众创业的价值因素是创业情境、创业教育。由此,营造良好的创业情境尤为重要,而不是由政府提供机会或增加机会,因为机会只会是创业者行动的结果,而不是客观存在。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文化不尽相同,因而相同的创业路径与方法并不能很好适用于各异的创业背景。因此,应通过创业教育使大众掌握创业方法与路径、提高大众创业意愿,让大众根据自身认知及自身创业起点展开创业行动、创造适合自己的机会。此外,在大众创业行动过程中,政府推动应集中在提供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契机方面,如推行创业利好政策、打造创业战略联盟平台等。对创业者来说,如何激发自身能动性、有效积累与整合资源、高效创业学习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认识到创业机会产生过程的递进性规律,在行动中遵循规则整合资源,根据环境变化收敛目标,并进行失败管理和创业学习,才能创造出可行的机会。整合模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理论上,其进一步应用还有待实践检验。

4 结语

创业机会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创业研究的核心,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创业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是创业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建构主义理论由社会学领域引入创业学领域,并与之融合,为创业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效果逻辑理论突破了传统决策思维,从人的有限理性出发,诠释了不确定创业情境下的创业者决策模式。建构主义和效果逻辑理论是两种不同的机会研究理论视角:建构主义理论关注社会结构对创业的建构过程,也关注创业行为对社会结构的建构;效果逻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创业者决策方式,但该决策方式分析仅适用于创业初期[28],后期可能会结合手段导向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原理进行决策,一些研究者的后续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效果逻辑理论给定了创业者身份[29],而建构主义机会观对创业者身份研究不尽完善,但是这两种研究视角对创业研究与创业实践均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虽两种理论表述略有不同,但其阐述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Simon[29]提出,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运转中,局部性和偶然性均渗透到人工产物的结构中,并驱动着人工产物的建构,人工世界是受内外部情境的交互作用影响而发展的。该思想强调了人类受情境影响并与之互动,利用偶然性事件的发生,逐步构建了人类社会。Sarasvathy承袭了Simon的思路,其思想与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将机会创造视作一个过程概念,两种理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创造路径维度具有一致性。本文吸取二者理论精华,提出融合视角下创业机会创造整合模型,旨在阐述不确定情境中的机会创造路径。该整合模型只是对两种理论融合的初步尝试,有待后续检验。笔者认为,两种理论在创业情境、创业资源、创业认知方面的主张可以从融合视角展开进一步研究。创业研究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识别关键要素、揭示其作用,进而开发出既符合理论研究需要,又贴近创业实践的创业过程模型。

创业研究从特质论发展到过程论再到认知论,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特点。认知论认为应从行为层面寻找普适性创业路径。但是,创业是决策的结果,要想了解创业过程,首先需要探索创业者的创业决策,需要进一步了解创业者的创业认知。从某个角度看,认知论是特质论的一种回归,但认知论不仅关注创业者认知特质,还融合了创业研究的3大主题,即创业机会、创业者、创业情境,将重点放在创业者认知的形成、受情境影响而改变,以及如何形成决策逻辑和决策行为等,以进一步指导机会创造。创业研究理论一直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而今也将出现融合发展趋势。单维度研究难以形成理论体系,创业研究系统框架还需整合、融合。因此,今后创业机会理论研究应多样化与融合发展并重,引入认知框架,用以解释成功创业者“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能成功”等问题,进而指导其他创业者“怎么做”、“如何做”。

参考文献:

[1] SHANE S,VENKATARAME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2] GIDDENS A.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roy of structura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3] JACK S L, ANDERSON A R. The effects of embeddedness o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 17(5): 467-487.

[4] PIAGET J, INHELDER B.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an essa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mal operational structures[M].London Routledge, 2013.

[5] WEICK K E,SUTCLIFFE K M,OBSTFELD D.Organizing and the process of sensemaking[J].Organnization Science,2005,16(4):409-421.

[6] CHIASSON M&SAUNDERS C.Reconciling diverse approaches to opportunity research using the structuration theor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20(6):747-767.

[7] SARASON Y, DEAN T, DILLARD J F.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nexus of individual and opportunity: a structuration view[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3): 286-305.

[8] WOOD M S, MCKINLEY W. The prod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0, 4(1): 66-84.

[9] SIMON H A.Theories of decision-making in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cienc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9(13):253-283.

[10] KNIGHT F H.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M].New York:Courier Corporation, 2012.

[11] SARASVATHY S D.Effectuation: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M].New York: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9.

[12] 张玉利,田新,王瑞.不确定条件下的创业决策:手段导向文献评述[C].北京: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09.

[13] READ S,DEW N,SARASVATHY S D,et al. Marketing under uncertainty: the logic of an effectual approach[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9, 73(3): 1-18.

[14] 秦剑.基于效果推理理论视角的创业机会创造研究[J].管理学报,2011(7):1036-1044.

[15] PLUMMER,L A,HAYNIE J,GODESIABOIS J.An essay on the origin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7.28(4):363-379.

[16] GARTNER W B, CARTER N M, HILLS G E. The language of opportunity1[J]. New Movements in Entrepreneurship, 2003: 103.

[17] VON GLASERSFELD E. The concepts of adaptation and viability in a radical constructivist theory of knowledge[J]. New Directions in Piagetian Theory and Practice, 1981: 87-93.

[18] 凌斌,王重鸣.创业专业人才的机会识别与开发策略模型:基于建构主义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2013(4):701-710.

[19] 杜晶晶,丁栋虹,王晶晶.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154-160.

[20] ALVAREZ S A, BARNEY J B. Discovery and creation: alternative theorie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07, 1(1-2): 11-26.

[21] SARASVATHY S D.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43-263.

[22] PFEFFER J, SALANCIK G R.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3] 张腾,张玉利,田莉.经典环境模型及其演化分析[J].管理学报,2015(8):1210-1216.

[24] 方世建,孙累累,方文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经典模型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5):2-13,22.

[25] SARASVATHY S D, DEW N. New market cre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5, 15(5): 533-565.

[26] 蔡莉,柳青.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95-102.

[27] 秦剑.高不确定创业情境下的效果推理理论发展及其实证应用研究[J].经济管理,2010(12):170-176.

[28] SARASVATHY S D, MENON A. Failing firms and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serial entrepreneurship as a simple machine[J].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002.

[29] 赫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7-123.

(责任编辑:林思睿)

Research for Opportunit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Concept of Constructvism and Effectuation Theroy

Wang Chaoyun, Zhang Fenfen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view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based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ory of effectuation and also raised a point that the internal integrity exists in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ory of effectuation'-based view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Based on the immanence research on the view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o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ory of effectuation, this paper combed the consistency of these two theories with regard to standpoint of chance-path-creation and built the new integrated model in reference to chance construct process.

Key Words:Constructivism; Effectuation; Uniformity; Oppotunity Creation;Integrated Model

DOI:10.6049/kjjbydc.2016120342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7-0154-07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A630116)

作者简介:王朝云(1964-),男,安徽舒城人,博士,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张芬芬(1992-),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