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研究

杜人淮,郭 玮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摘 要:国防工业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也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集中体现。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问题,指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最后,借助模糊集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关键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0 引言

富国和强军是国家面临的两大战略任务,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富国能为强军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军能为富国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必须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1]的战略方针。为了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3年11月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此作出重要部署;201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明确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2]

按照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要求,不仅要积极推动国防工业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3]、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4],而且必须实现国防工业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国防工业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是深入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需要从理论上深入阐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效益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界定与影响因素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融合,而是为了实现高效益的军民融合。为此,首先需要理清什么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有何内在规定性?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受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

1.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界定

效益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定投入与其产生的有用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所谓有用成果,是指项目或活动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包括项目或活动本身得到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投入主要指一定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占用和消耗。据此,可把军民融合效益理解为某个军民融合项目或活动的投入(劳动占用和消耗)与其对安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的贡献之间的对比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防工业的职责就是“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5]。这决定了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获得多重贡献,主要包括国防贡献、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等。因此,可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界定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项目、活动等投入与其产生的国防贡献、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应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可进一步分解为军民融合国防效益、军民融合经济效益、军民融合社会效益以及进行整体考察的军民融合综合效益。

(1)军民融合国防效益(d)。国防工业的首要职责是支撑国防军队建设。因此,国防效益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首要也是重要的效益目标。所谓军民融合国防效益,是指国防工业(要素、项目或产品、活动、制度等)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与其获得的国防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提高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就是要通过军民融合发展,以最低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国防产出。国防工业支撑国防军队建设的职责,决定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必须为生成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维护和巩固国家安全提供物质技术支撑。因此,国防工业的最终产出是军队战斗力和国家安全,具体体现为国防工业开发和研制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等物质技术手段状况。据此,可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细分为军民融合军事效益(d1)、安全效益(d2)。所谓军民融合军事效益,是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其提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等形成的军队战斗力之间的对比关系;所谓军民融合安全效益,是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其提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等获得的国家安全之间的对比关系。

(2)军民融合经济效益(e)。所谓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经济效益,是指国防工业(要素、项目或产品、活动、制度等)军民融合发展投入(成本或费用)与其获得的经济产出(主要指产值,包括工资福利、税后利润、税收等)之间的对比关系。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经济效益包括军民融合直接经济效益(e1)、军民融合间接经济效益(e2)。所谓军民融合直接经济效益,是指由军民融合发展直接产生的经济产出增加、成本或费用节约等;所谓军民融合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军民融合发展的外部性或外溢效应所产生的经济产出增加和成本节约等,是军民融合发展投入和直接经济产出经过多轮传递带来的新经济产出与成本节约。

(3)军民融合社会效益(s)。国防工业还需进一步为社会建设服务,并通过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所谓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社会效益,是指国防工业(要素、项目或产品、活动、制度等)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与其获得的社会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国防工业服务于社会建设,主要体现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据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社会效益可进一步细分为军民融合科技效益(s1)、军民融合民生效益(s2)、军民融合环境效益(s3)。所谓军民融合科技效益,是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其产生的科技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发展等之间的对比关系;所谓军民融合民生效益,是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其形成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之间的对比关系;所谓军民融合环境效益,是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其产生的减排、减灾等生态环境之间的对比关系。

(4)军民融合综合效益(a)。要提高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而应该整体把握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效益。所谓军民融合综合效益,是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投入与综合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生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总体考量。

分析军民融合综合效益,旨在树立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观。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中,既要履行好服务国防建设的职责,又要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正确处理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国防、经济和社会建设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兼容发展和平衡发展。从整体角度考察,军民融合综合效益集中表现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对综合能力(国家综合国力等)提升产生的效用,即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其取得的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技术等实力有机构成的综合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对比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综合效益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体系

1.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影响因素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体系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有机复杂系统。通常情况下,不同军民要素的融合度越高,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就越高。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受制于不同军民要素的融合状况。

(1)军民资源共享性。依据资源是否专用于军事目的,通常可分为军用资源、民用资源和军民共享(或两用)资源。军民共享资源意味着资源既可用于军用目的,也可用于民用目的。对于国防工业来讲,军民共享资源意味着资源既可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服务,也可用于民用产品和服务。军民资源共享性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并从两个方面影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一是减少资源的重复投资、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较大产出;二是实现军民资源的优势互补、协调互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以一定投入获得更多产出。

(2)军民技术兼容性。按照技术是否专门服务于军用目的,通常可分为军用技术、民用技术、军民兼容(或两用)技术。军民技术的兼容性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技术进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以较低成本或资源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二是就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来说,可最大限度地扩大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技术来源,从而以最低投入提高武器装备的研发质量和效率。

(3)军民产品通用性。按照产品是否用于军用或军事目的,可分为军用产品、民用产品和军民通用(或两用)产品。军民产品的通用性也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度的重要体现,其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军民产品通用意味着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相同的资源既可生产军用产品,又可生产民用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投入度,提高投入产出比;二是军民产品通用意味着生产出的产品既可以用于军用目的,也可以用于民用目的,从而有效缓解军用产品批量小、平时战时供求弹性大等矛盾,最大限度降低资源闲置比例,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出。

(4)军民制度相容性。按照制度是否专用于规范军用目的,通常可分为涉军制度、涉民制度和军民相容制度。涉军制度要求对军品科研生产进行保密、专项投资和专门管理。因此,军民制度的相容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国防工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影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在:一是军民相容制度意味着军品与民品的科研生产可借助相同的制度规范,特别是标准规范,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因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沉淀成本等,提高投入产出比;二是军民相容制度可最大限度地推动军转民、民转军和军民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军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投入产出比。

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指标

虽然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军民融合效益评价的初步探索,但关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的研究非常有限。一些学者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的内涵出发,根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成果的复杂性,提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具有相对性和综合性特点,因此不能精确计算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另一些学者认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只是几条空泛的原则,即用最少的国防经济耗费取得较高的国防工业产出,耗费越少,效益越高,反之越差。像这样的研究究竟有多大意义,很值得怀疑[6]。因此,在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既需要定性分析,也需要定量分析。同时,有必要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得到恰当反映。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效益包括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需要用不同指标来评价。总体上讲,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对国防、经济、社会和整体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因此,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效益的评价,只能基于军民融合发展效益与军民分离发展效益的比较,通过军民融合发展产出/军民融合发展投入与军民分离发展产出/军民分离发展投入的分析,借助军民融合发展的单位投入产出增长率等指标,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3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需要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反映,有的指标可以定量化计算,有的指标难以定量化计算。因此,为了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总体评估,需要探讨适宜的评估方法。

3.1 军民融合国防效益评估:基于模糊集计算法

由表1可见,国防效益(d)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的3个一级评价指标之一,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包括军事效益(d1)和安全效益(d2)两个二级评价指标。其中,军事效益和安全效益又各自包括若干三级评价指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评价(d)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αd1αd2分别为d1d2的权值,d1id2i分别为d1d2的每个三级指标数量值,αd1iαd2j分别为d1d2的每个三级指标权值。

由于国防效益指标有的难以量化,有的难以获得具体数据,因而在具体评估中可采取模糊集计算法。模糊集计算法是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的计算分析法,能够较好地模拟人脑的非线性、非精确信息处理能力[7]。模糊计算方法通常比较适合难以用货币单位等进行计量分析的效益评估。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的国防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许多指标难以用货币单位进行量化分析。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比较适合采用模糊集计算分析法。为了保证计算的科学性、合理性,效益分解应当满足相互独立、彼此不重复交叉等要求[8]

如表1所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分为军事效益和安全效益,本文将以军工企业某军民融合项目为例,运用模糊集计算分析法对国防效益进行评估。

表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国防效益(d)军事效益(d1)单位投入军队保障提升程度(d11)单位投入军事技术进步提升程度(d12)单位投入新装备提升程度(d13)单位投入装备应急生产能力提升程度(d14)安全效益(d2)单位投入降低战争(或冲突)风险发生程度(d21)单位投入降低动荡风险发生程度(d22)经济效益(e)直接经济效益(e1)单位投入直接人员工资福利增长程度(e11)单位投入直接税后利润增长程度(e12)单位投入直接税收增长程度(e13)单位投入直接折旧变化程度(e14)间接经济效益(e2)单位投入间接人员工资福利增长程度(e21)单位投入间接税后利润程度(e22)单位投入间接税收增长程度(e23)单位投入间接折旧变化程度(e24)社会效益(s)科技效益(s1)单位投入专利(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增长程度(s11)单位投入科技进步增长程度(s12)单位投入科技贡献增长程度(s13)单位投入人力资本增长程度(s14)民生效益(s2)单位投入就业程度(s21)单位投入医疗卫生发展程度(s22)单位投入教育发展程度(s23)单位投入交通发展程度(s24)环境效益(s3)单位投入绿化增长程度(s31)单位投入减排增长程度(s32)单位投入减灾增长程度(s33)综合效益(a)硬实力发展效益(a1)单位投入现实硬实力增长程度(a11)单位投入潜在硬实力增长程度(a12)软实力发展效益(a2)单位投入现实软实力增长程度(a21)单位投入潜在软实力增长程度(a22)

3.1.1 军民融合军事效益

步骤一:设置效益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军事效益(d1)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的二级指标。其中,军事效益又包括一系列三级评价指标,主要有单位投入军队保障提升程度(d11)、单位投入军事技术进步提升程度(d12)、单位投入新装备提升程度(d13)、单位投入装备应急生产能力提升程度(d14)等。

步骤二:建立权重集。在评估三级指标的作用和权重时,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结论。为科学、合理反映各种因素(三级指标)的作用,通过组织该领域专家(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各因素权重,形成权重集。研究中,聘请了10位专家对军工企业某军民融合项目不同指标进行评估并取平均值,得出4个三级指标的权重集为G1=(0.3 0.25 0.2 0.25)

步骤三:建立评价分档集。本文评价分为很好、较好、一般、差等4个档次,即r={很好,较好,一般,差}。

步骤四:对三级指标进行模糊评判。由10位专家对评价对象的三级指标进行评判打分。需要注意的是,对三级指标打分时,每位专家只能在“很好”、“较好”、“一般”和“差”中选择一个,然后对每档取百分数。研究中,由专家就某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对三级指标“单位投入军队保障提升程度”作出评价。结果是,对“单位投入军队保障提升程度”的评判为R11=(0.4 0.2 0.3 0.1),即4人(4/10)认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对单位投入军队保障产生了很好的军事效益;2人(2/10)认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产生了较好的军事效益;3人(3/10)认为军事效益为一般;1人(1/10)认为没有多大军事效益。

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出指标d12d13d14的评判结果,分别为:R12=(0.2 0.4 0.3 0.1)、R13=(0.3 0.2 0.50)、R14=(0 0.5 0.3 0.2)。

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可得到三级指标的评判矩阵:

步骤五:对军事效益采用M(∧∨)算子进行单因素评估计算。

A=G*R=

步骤六:归一化处理。

0.25+0.3+0.3+0.2=1.05不为1.0,可作归一化处理:

=0.24=0.285=0.19

得出:

步骤七: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模糊集计算结果可知,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对军事效益(d1)的影响是:各有28.5%的专家认为是“很好”和“一般”,24%的专家认为“较好”,19%的专家认为“差”。其中,“很好”和“较好”合计为52.5%,“差”的只占近1/5。由此可以得出,该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能带来良好的军事效率。

3.1.2 军民融合安全效益

如前所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安全效益(d2)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的二级指标,包括一系列三级评价指标,主要有单位投入降低战争(或冲突)风险发生程度(d21)和单位投入降低动荡风险发生程度(d22)等指标。

本文采用上述专家评估法确定各因素(三级指标)权重,形成权重集。最后得出军民融合安全效益两个三级指标的权重集为G2=(0.65 0.35),进而建立评价分档集,由专家对三级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得到d21d22的评判结果分别为:R21=(0.4 0.3 0.2 0.1)、R22=(0.5 0.3 0.1 0.1)。

综合以上结果,得到三级指标的评判矩阵:

进而采用M(∧∨)算子对安全效益进行单因素评估计算,最终得出:

根据以上模糊集计算结果可知:40%的专家认为某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安全效益(d2)的评估情况是“很好”,30%的专家认为“较好”,20%的专家认为“一般”,10%的专家认为“差”。其中,“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合计为70%,“差”的占1/10。由此可以得出,该军民融合发展项目能带来良好的安全效益。

3.1.3 军民融合国防效益

在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军事效益(d1)和安全效益(d2)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2个二级指标d1d2的三级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估。通过专家打分法对二级指标d1的4个三级指标评估。结果是A =(0.285 0.24 0.285 0.19),RA=(0.285 0.24 0.285 0.19)。d2的2个三级指标评估结果是B =(0.4 0.3 0.2 0.1),RB=(0.4 0.30.2 0.1)

步骤二:对2个二级指标建立权重。形成的权重集G =(0.55 0.45)。

步骤三:建立综合评估分档集。分为很好、较好、一般、差4个档次,即r={很好,较好,一般,差}。

步骤四:对2个二级指标d1d2进行综合评估:

ml=G*R

由于0.4+0.3+0.285+0.19=1.175不为1.0,同样可作归一化处理:

步骤五:得出结论。从综合评估结果可以看出,34%的专家认为某军民融合项目产生的国防效益为“很好”,另有26%的专家认为“较好”,24%的专家认为“一般”,16%专家认为“差”。其中,“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合计为60%,因此可以认为某军民融合项目能够产生良好的国防效益。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某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国防效益评估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良好的国防效益(d)良好的军事效率(d1)拓展了军队保障渠道和提升了军队保障力(d11)加快了军事技术创新和更新(d12)促进了新装备发展(d13)提高了装备应急生产能力(d14)良好的安全效率(d2)提升了抵御外敌侵略和维护主权能力(d21)提高了国家应对安全威胁和维稳能力(d22)

3.2 军民融合经济效益评估:基于经济贡献率法

由上可知,经济效益(e)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的3个一级评价指标之一,具体包括军民融合直接经济效益(e1)、军民融合间接经济效益(e2)2个二级评价指标,各二级评价指标又包括若干三级评价指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经济效益评价(e)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βe1βe2分别为e1e2的权值,e1ie2j分别为e1e2的每个三级指标数量值,βe1iβe2j分别为e1e2的每个三级指标权值。

经济效益评估通常需要借助经济贡献率这一重要指标,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程度。经济贡献率是指有用或有效产出量与投入量(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用以下公式表示为:

经济贡献率(%)=经济贡献量(产出量或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或占用量)×100%

可借助经济贡献率指标,用货币等计量单位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直接、间接经济贡献率,即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进行量化。

3.2.1 直接经济贡献率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直接经济贡献率可通过以下公式来量化:

式中:Dr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直接经济效益,XrVrUrWr分别表示总产出、劳动力消耗、劳动对象消耗、固定资产消耗,式中的λir为直接消耗系数。

3.2.2 间接经济贡献率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间接经济贡献率可采用以下公式来量化:

Q=[(I-HT)-1]D-DQ=[(I-HT)-1-D]DQ=UD

式中:Q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间接经济效益,IHDU分别表示单位矩阵、中间产品分配系数、直接经济效益向量、直接-间接经济效益关系矩阵。

通过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数值代入上式,可得出军民融合发展的直接、间接经济贡献率,即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直接、间接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调整和修正上述公式中的数值内容,采用类似分析方法评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贡献率、社会贡献率,即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社会效益。在此本文不作具体复述。

3.3 军民融合综合效益评估:基于层次分析法

如前所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通常表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国力效益(a),具体表现为单位投入国家硬实力增长程度(a1)、单位投入国家软实力增长程度(a2)、单位投入国家潜力增长程度(a3)、单位投入国家动员力增长程度(a4)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国力效益(a)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βe1βe2分别为e1e2的权值,e1ie2j分别为e1e2的每个三级指标数量值,βe1iβe2j分别为e1e2的每个三级指标权值。ξa1ξa2分别为a1a2的权值,a1ia2j分别为a1a2的每个三级指标数量值,ξa1iξa2j分别为a1a2的每个三级指标权值。

由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效益是军民融合发展国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将需要解决的诸多决策问题进行分层并使之系列化;其次,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个层次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建构判断矩阵,再按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每个评价指标权值,进一步对判断矩阵实施检验;最后,得到下一级综合指标相对于上一级综合指标的权值[9]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计算如下:

式中:δiθij分别表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效益每个二级指标和各自三级指标的权值,Mi、Zij分别表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效益的每个二级指标和各自三级指标的具体数值。

如前所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一级指标同属于军民融合发展效益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若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权重分别为πρυ,则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综合效益a为:

a=πd+ρe+υs

最后,通过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可以得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

4 结语

要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仅要着力提高军民融合水平[11],而且要注重提高军民融合效益。本文界定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的内涵,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同时,侧重介绍了模糊集计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在评估军民融合国防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中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军队领导干部学习文件汇编[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48.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1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07-22(2).

[4] 杜人淮.国防工业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4):57-63.

[5] 杜人淮.推进国防工业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机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46-53.

[6] 领会精神担当使命[J].国防科技工业,2014(3):3.

[7] 许国鸿.国防经济效益内涵和评价再认识[J].军事经济研究,1990(2):92-93.

[8] 蒋丽芹,张丹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民营快递业顾客满意度测评[J].沈阳大学学报,2015(4):172-180.

[9] 王越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研究[J].重庆高校研究,2013(5):27-32.

[10] 刘朝亮.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228-232.

[11] 杜人淮,马宇飞.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9):108-116.

(责任编辑:胡俊健)

Research on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Efficiency and Measurement in the Defense Industry

Du Renhuai,Guo Wei

(Marxist Theory Department,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Nanjing 21000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highly-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it's necessary to deepl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tself and its' assessment theoretical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mainly includes the national defense efficiency, economic efficiency, social efficiency and the integrated efficiency. It's required to turn to some system of numbers and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methods to assess the national, economic, social and integrated efficiency.

Key Words:Defense Industry;Military-civilian Fusion;Efficiency Evaluation;Indicator System

收稿日期:2017-02-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07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WTB005);江苏省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重点项目(16WTA001)

作者简介:杜人淮(1964-),男,江西新建人,博士,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理论与实践;郭玮(1993-),女,山东青岛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理论与实践。

DOI:10.6049/kjjbydc.2016100461

中图分类号:E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6-0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