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变化分析

李 丹1,马 彪1,陈 曦2,萨 密1

(1.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 清华大学 土木水利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基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基尼系数”这一反映贫富差距的经济学指标变化趋势,对2001-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助额度越高的项目,基尼系数越大,在资金分配过程中的“马太效应”越明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重点”、“杰青”项目与“面上”、“青年”项目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累积现象,但“青年”项目的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呈逐渐下降趋势,其资金分配日趋合理。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马太效应”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基金的合理分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基尼系数;马太效应;基金分配;分配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 引言

科研基金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对自然科学来说更是如此。自然科学除理论推导以外,实验、调研、计算等均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同时,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科学交流的需要,相关成果的学术发表和成果转化需要考虑相应的经费支出。为此,目前在国际“科学共同体”中普遍采用设立各类科研基金的方式来管理和资助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我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支持的项目类别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

与居民收入分配类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也存在“马太效应”现象。对于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双重性上。例如,王萍[1]、祁延慧[2]、樊桂清[3]、刘步青[4]、杨丽[5]等提出,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指获得科学荣誉的富者愈富、未获得科学荣誉的贫者愈贫的现象。“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有着诸多表现,会对科学发展产生一些积极或消极影响。应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利用“马太效应”的积极影响,降低消极影响,使得科学事业能够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罗伯特·K·默顿[6]、欧阳锋[7]等对科学界中的优势累积和劣势累积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到目前为止,少有学者对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进行分析,只有汲培文[8]在2000年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的“马太效应”现象进行过分析。因此,本文拟从其他学者尚未涉及的角度,借鉴各专家学者关于“马太效应”的研究成果,通过基尼系数这一统计指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2015年公开的统计数据,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结果中的“马太效应” 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基金合理分配提出相关建议。

1 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

“马太”一词引自圣经,后来“马太效应”被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再后来被广泛运用到经济、教育等领域[9]。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是由美国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分析科学共同体中经费和科学荣誉分配时出现的一种现象而提出来的。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社会对作出过特殊贡献、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罗伯特·默顿认为,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会导致科学界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基于默顿的研究基础,朱克曼[10]提出了科学上的优势累积,即在科学领域,当某些个人或团体一再获得有利条件和奖励时,其优势就累积起来。这些有利条件和奖励使获得者越来越快地成长,相反地,未能获得者则处于劣势。

优势累积有两种方式:相加的累积和相乘的累积。相加累积是指那些在事业开始时即具有某些天赋优势的人们继续处于有利地位[10]。根据“与专业无关”的标准,不论他们的专业成就如何,都能继续获得有利的条件和奖励。相乘累积是指按照“与专业有关”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得到有利条件并能有效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的人拥有良好的开端,能够得到较多的为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支持,而且最终能够取得更大成就,从而使优势获得者与其他人之间在成就上的差距远远大于在相加方式下的差距。在相加累积方式下,运用有利条件以获得进一步成就的能力,毫无目的地分布在接受条件者和未接受条件者之间,而在相乘累积方式下,根据与专业有关的标准,将有利条件分配给同一些人,那些在一开始就取得优势的人与其他人之间在成就上的差别就会非常悬殊,而且成就上的差别可能由于“实践反应”而进一步扩大。也就是说,有效运用有利条件的能力可能随着运用机会的次数增多而加强,导致那些经常获得优势的人发挥出更多才能来运作可支配的有利条件。显然,在自然基金申请过程中存在上述两种优势累积方式。

“马太效应”所揭示的现象在科学界普遍存在,“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现象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机会机制。有才能的科学家或科学团体与平庸者相比,在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功,一旦申请成功,以后得到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有才能的科学家或科学团体也不一定就会在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过程中取得其应有的优势,如果恰好没有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那么在接下来的科研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科学家的才能或者科学团队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压制。

因此,为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得到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推动科学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基尼系数这一客观指标,定性衡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存在的“马太效应”现象。

2 基尼系数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马太效应”实证分析

2.1 基尼系数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

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于其对通货膨胀不敏感,因而是一个很好地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目前它在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中应用最为普遍,并产生了良好效果。作为一种广义的分析工具,基尼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衡量收入、消费、财富不平等情况,而且可以用于任何其它分配问题和分布均衡程度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马太效应”现象具体是指著名科研机构或“名校”科研团队由于其平台的强大而具有先天优势,因而他们在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功,形成优势累积和良性循环。对普通高校的科研团队和“非著名”科研人员来说,就会因这种现象而资源匮乏,往往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为客观衡量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现象,本文引入基尼系数这一客观经济学指标,通过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对各类基金分配中的“马太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按照联合国衡量收入分配尺度的标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布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相当悬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尼系数越大,表明资金分配越不合理,即“马太效应”现象越明显。

2.2 基尼系数计算

本文引入基尼系数研究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的均衡分布情况,设横轴表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数量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的累计百分比。由此,绘制一条反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情况的曲线,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洛伦兹曲线

图1中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绝对公平线)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记为A,洛伦兹曲线右下方的面积记为B,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尼系数为:

G=

本文采用几何法原理计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代表第i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占全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的比重,Yi代表第i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金总额占全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额的比重,V代表各组累计的收入比重,i代表分组数。采用几何法计算基尼系数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但其计算结果的精度受数据分组情况的影响较大,要提高精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原始数据分组数[11]。现假设调查了n个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收入情况,每个单位的基金收入数据从小到大依次为:a1,a2,...,aj,...,an

结合公式(1),可以将其细化为如下公式:

,...,n

2.3 基尼系数下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马太效应”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自然科学基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1)以面上项目为例,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整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其覆盖范围最大,资助金额最多。面上项目是自然基金资助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面上项目为例,分析我国现阶段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整体变化情况。

自有统计数据以来(2001年至今),我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整体呈上升趋势。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统计结果,按面上项目数量进行统计,2001-2015年15年间面上项目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8.4%,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比较平稳(见图2)。

按面上项目资助金额进行统计,2001-2015年面上项目总体资助金额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见图3):2011年之前,面上项目资助金额处于平稳增加阶段;经过2011年的突增后,面上项目总体资助额度变化量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2011年左右发生的资助总额度和资助项目数的巨大变化,为项目平均资助额度和资助率两方面带来了显著影响。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从第一阶段10~30万元的数量级调整增加到60~80万元的数量级,项目平均资助额度明显上升(见图4)。其中,2014年平均项目资助额度达到历史最大值(79万元)。

除项目平均资助额度有所上升外,项目数量资助率和金额资助率两项指标也受到影响(见图5)。2011年后大量资金的注入使项目金额资助率(资助项目总金额/申请项目总金额)近几年迅速上升,项目数量资助率(资助项目总数量/申请项目总数目)原本维持在20%左右,2011年以后也有明显上升趋势。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国家对于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不断增加,尤其是2011年后投入力度更大。在逐步满足项目资金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了科研项目数量资助比例,一方面提高了单个项目的资助额度,有利于支持科研工作者在更深程度上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自然基金的效率性,优中选优,防止滥竽充数。

图2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数量趋势

图3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金额趋势

图4 面上项目平均资助额度变化规律

图5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率趋势

(2)基于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按照省级行政单位统计的各年获得面上、青年、重点、杰出青年项目的金额进行分析,得到各年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按地区统计自然基金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对于面上项目,各年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5左右,2009-2015年比较稳定。青年项目基尼系数一直呈减少趋势,也就是说,其在地区角度上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平均,这样的结果符合一定的客观事实:青年基金申请对象主要针对较为年轻的科研人员,覆盖范围逐渐扩大。重点项目和杰青基金的基尼系数在各年普遍比面上和青年项目高,相对面上和青年基金来说,重点项目和杰青基金中存在更多的优势累积,这样的统计结果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但是,重点项目的基尼系数从2011年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是受到政策方面的影响或只是短期波动。

为了进一步分析基金分配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情况,对每年基金资助金额处于前100位的单位进行分析,其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

图7 前100家单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前100位资助单位的基尼系数不断减少,2010年以后已经减少到0.4以下。这说明中国前100名之内的科研单位之间对于科研基金申请的竞争力不断接近,分配也逐渐趋于公平。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个统计范围是前100名受资助单位,受限于统计资料的公开程度,尚无法得到1999年以来全体科研单位的统计数据。

综上,国家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整体上不断加大,近些年资助项目的数量、资助率、平均项目额度等各种统计指标都有所上升。通过分析各种项目的基尼系数可以发现,基尼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杰出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资助率越低的项目其基尼系数越高,其中“马太效应”所占比重也就越大。换言之,在含金量越高、资助额度越高的项目中,“马太效应”体现得越明显。就时间变化而言,本文研究的4种基金对象在2001-2015年间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青年基金的基尼系数持续下降,其它3种基金波动变化不大。这也说明国家通过不同手段的基金配置,应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效果。15年内受资助额度前100位的科研单位基尼系数明显变小,说明中国前100位科研单位之间对于科研基金申请的竞争力正逐渐接近,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科研资源分配日趋合理。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马太效应”现象的合理性分析。 “马太效应”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过程中起着双向作用,既有促进科研效率、形成优势累积、集中优势力量解决最迫切问题的积极作用,又有加剧科研单位等级分化、阻碍青年才俊向上发展甚至滋生学术腐败的消极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现象是否合理,关键要看它能否有利于优秀学术带头人的成长,能否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研究群体,能否有利于推动基础研究发展,能否有利于科学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青年项目基尼系数2009-2015年一直呈减少趋势,这表明青年项目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平均。科研经费增加,导致科学产出增多,科学声誉和影响不断扩大。同时,科学声誉和影响不断扩大又促使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科学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马太效应”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对于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项目,其基尼系数比青年项目高很多,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项目存在更多的优势累积现象。从科研资源最佳分配角度来看,“马太效应”实际上是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的一种结果,客观上起到了提高效率的正向作用。面上、重点、杰出青年项目与青年项目不同,其资助金额更大,“马太效应”极易造成科研单位两极分化,优势累积效用被无限放大,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术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我国自然科学发展。但从前100位科研单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以后其基尼系数从0.5减少到0.4以下,说明中国前100位科研单位之间对于科研基金申请的竞争力逐渐接近,分配逐渐趋于公平。所以,要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更趋合理、更加公平,需要发挥“马太效应”的正向作用,降低“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绝对公平是不合理的,其设立基金的初衷就是集合国内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全国科研单位都处于平均状态反而不利于自然科学进步。

3 结论与讨论

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描述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马太效应”本身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人们在制定科技政策、分配科技资源时要充分利用其正面影响,最大程度实现科研资源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

“马太效应”是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必然结果,“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会导致科学共同体产生等级森严的分层制度,使得科学共同体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因为优势累积的同时也存在劣势累积。这种贫富差距现象,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普遍存在。

从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目的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是合理的。作为自然科学领域高级别的基金项目,基金分配就是要流向科研能力和科研需求最强的一方。然而,我国研究经费总体不足,非竞争性资助数额小且不稳定,竞争性经费远高于非竞争性经费,两者的转化和互补关系很弱[9]。正因为经费的有限性,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必须加强竞争性。将有限的科研资金分配给效率更好的申请团队和单位,这样自然会导致“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

面上、重点、“杰青”等项目与青年项目相比,基尼系数高出很多,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项目存在更多优势累积。面上、重点、“杰青”等项目与青年项目不同,其资助金额较大,“马太效应”更强,造成科研单位“贫富”两极分化。值得注意的是,从前100位科研单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分配逐渐趋于公平。

面上、重点、“杰青”等项目出现了资金分配过分集中现象,不利于科研的多样性发展。多样性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在科研方向上,有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短期内效益不明显,或者还没有引起科研界的广泛重视,导致被埋没;在科技人员资源支持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马太效应”的既得利益者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而且现今国内很多人才指标都有年龄设置,这种科研体系使得弯道超车异常困难。

4 对策建议

从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目的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是合理的,但对“马太效应”和优势累积要适度控制,这样才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理分配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科研单位彼此之间的交叉合作。 各家科研单位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主流学术界强调学术融合的背景下,各科研单位应该在非保密领域加强合作,打破“门户之见”。由处于业内领先位置的科研单位对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单位进行技术帮扶、经验指导,“受助”单位以提供科研劳动力作为回报,双方以“兄弟”单位的模式进行合作,减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配中“马太效应”的负面作用,缩小基金分配中的“贫富”差距。

(2)重视地方科技项目对国家科技项目的“减负”作用。 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一般优先应用于科研单位所在区域,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体研究经费有限,很难做到广覆盖,只能集中优势力量解决问题。此时,地方科研经费可以作为地方财政“反哺”科研单位的财政支持,既减轻国家科技项目的压力,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因此,提高省级科学基金支持力度,有助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理分配。

(3)基金项目管理政策适当倾斜。 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应该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不可一概而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分配与市场经济一样,也会出现由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所以,基金项目管理政策可以进行适当倾斜。对优秀青年学者给予政策支持,以增强后备力量,从科研人员构成角度,减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放大正面效用,促使我国自然科学更加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萍.论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J].科学学研究,1997(2):100-102.

[2] 祁延慧.“马太效应”对科技奖励的影响[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167-169.

[3] 樊桂清,贾相如.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2):70-74.

[4] 刘步青,龙肖冶.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影响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94-98.

[5] 杨丽.浅析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J].经营管理者,2015(19):383.

[6] 罗伯特·K·默顿,马亭亭,林聚任.科学界的优势和劣势累积[J].贵州社会科学,2010(11):21-23.

[7] 欧阳锋.科学中的累积优势理论——默顿及其学派的探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06-113.

[8] 汲培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马太效应”现象分析[J].预测,2000,19(5):26-29.

[9] 默顿,何凡兴.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 朱克曼,叶谦.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85-87.

[11] ALVAREDO F.A no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income shares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J]. Economics Letters,2011,110(3):274-277.

(责任编辑:万贤贤)

Analysis of the "Matthew Effect" and its Chang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Li Dan1, Ma Biao1,Chen Xi2,Sa Mi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2.Civil Water Conservancy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system,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has been the concern. The trend of "Gini coefficient" which reflects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economic indicators, 2001-2015 year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Allocation in the "Matthew effect"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amount of funding for the project, the Gini coefficient is, in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in the process embodied by the "Matthew effect" is obviou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key", the "outstanding" project and the "face", "Youth" project has more obvious advantage accumulation phenomenon, but the "Gini the coefficient of youth" project since 2009 show a decreasing trend,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is more reasonable.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Allocation in the "Matthew effect" Rational analysis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funds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Gene Coefficient; Matthew Effect; Fund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收稿日期:2016-12-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J105);黑龙江省博士后项目(LBH-Z14046)

作者简介:李丹(1972-),女,黑龙江富裕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保险学基础理论、农业保险理论与实务等;马彪(1992-),男,黑龙江绥化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学与管理科学;陈曦(1991-),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萨密(1988-),男,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

微信扫码看作者独家介绍本论文

DOI:10.6049/kjjbydc.2016090181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6-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