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架构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解构与评估

戴小园,蔡建峰,王晓东

(西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摘 要:从生态系统角度研究科技孵化器,为揭示孵化器与孵化环境间交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为全面提升科技孵化器系统水平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已有研究对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生态化交互模式的细节尤其是交互结构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针对当前研究缺口,首先以SOA(面向服务架构)概念原理、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科技孵化器孵化网络知识,构建基于孵化服务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然后,以孵化服务效率为评估核心,构建孵化服务实施约束下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最后,借鉴SOA(面向服务架构)系统控制与系统治理思路,根据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与评估框架结果,提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水平提升途径,为科技孵化器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科技孵化器;SOA(面向服务架构);生态系统;孵化服务

0 引言

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略,而科技孵化器是支持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环境,因而科技孵化器成为多数国家商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政府将它们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1]。我国科技孵化器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其规模已跃居新兴工业化国家前列,但其服务于创业企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始终有待进一步提高[2]。因此,提升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能力与水平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创新环境及关系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对新创企业至关重要[3],而了解科技孵化器创新环境与科技孵化器系统交互关系成为评估科技孵化器并进一步提升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基础。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能较好地在环境、资源及其运行主体间架构联系桥梁,为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研究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分析思路[4]。SOA(面向服务架构)作为信息技术领域最流行的组织架构,能很好地应对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挑战,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直接升级且便捷的方式描述与组织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5]。相较于一般生态系统模型,基于SOA的生态系统模型强调系统控制与系统成分间的交互,而不是系统本身。因此,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能够解构科技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及孵化服务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为科技孵化器服务提升途径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

1 文献综述

从生态系统角度研究科技孵化器,能够从孵化环境层面揭示科技孵化器的相关细节,因此日益受到学者关注。Isenberg[6]将开放的创新环境定义为创业生态系统环境,指出影响创业生态系统的13个要素,即领导、政府、文化、成功经验、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创业组织、教育机构、基础设施、经济聚类、网络化、支持服务与早期客户。Suresh等[7]认为,孵化器是与创业生态系统交互的创业组织,并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研究了影响企业家走上创业道路及创业成功的因素,指出道德、金融、技术、市场、社会、网络、政府与环境支持8大因素影响企业家创业决策。Kamel等[8]以美国开罗大学的创新创业项目为案例,研究了大学创业中心的创业生态系统,认为关键要素包括企业家、创业理念、创业网络、创业基金、新创企业。Fernández等[9]指出,在创业生态系统中,科技孵化器的附加价值来源于孵化服务本身,以及基于孵化服务而形成的商业关系网络。世界科技联盟秘书长Oh等[10]指出,孵化生态系统的提出引起从科技孵化器附加价值角度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讨论,激发了政策制定者的想象力,推动了公共举措实施进程,但相关文献并未对孵化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明确定义,缺乏对孵化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类比研究,未阐释其生态化含义。刘林青等[11]基于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的案例研究了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认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由相辅相成的创业项目、创业中心、学生群体、创业课程组成,并采用螺旋互动模型(创业行为-创业教育-学生群体)解释了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性。肖勇军[12]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科技园创业生态系统要素模型,认为政府、科技园、投融资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与中介机构5类系统主体共同推动创业生态系统演进。系统环境因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与自然生态等,涉及政策、基础设施、创业文化、园区管理、融资环境、人力资源、技术支持、中介服务等细化因子。潘剑英[1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框架,建立了科技园创业生态系统特征模型,该模型包括基础支持性、网络互动性、知识密集性、生态多样性、系统开发性5大特征。张涵[14]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思想,以创业企业为生产者,以孵化器、创投机构、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为消费者,构建了科技孵化器创投生态系统。蒋开东等[1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了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商业培育能力,指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分别为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地方政府、高等院校、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

综上分析可知: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系统主体包括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或创业企业、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与中介机构;影响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5个方面;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国外研究注重挖掘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交互过程对科技孵化器绩效的影响,而国内研究关注生态系统要素与特征,以及创业企业行为模式;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研究呈现出从资源层面转变为服务层面的趋势。孵化服务供给是一个动态过程,从而基于孵化服务构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能够更为全面、有效地捕捉生态系统多要素交互过程[9,16]。已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类比自然生态系统,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或者说科技孵化器网路的生态化交互模式细节尤其是交互结构尚且不清楚[10];②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及依据[10];③提升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水平的具体途径以及相关依据。

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缺口,基于SOA建模思想,利用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科技孵化器相关知识网络,构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以解构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的生态化交互过程,进而揭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或者科技孵化器网络的交互细节;然后,在构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基础上,以孵化服务投入与产出为评估标准,以孵化服务的实施约束为评估约束,构建基于孵化服务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最后,借鉴SOA系统控制与治理思路,依据所构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与评估框架,提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水平提升路径。

2 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建模理论与思路

2.1 SOA理论

SOA(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个组件模型,利用存在于系统中的功能性或组织性单元(服务)描述商业系统。从本质上看,SOA是一种设计原则规范,旨在为复杂系统提供互操作性,并以服务为基础构造系统逻辑,屏蔽具体的业务逻辑和流程,挖掘并形成用户可用的行为集合[17]。在SOA架构中,服务是最核心、抽象的手段,业务被划分(组件化)为一系列粗粒度的业务服务和业务流程。业务服务相对独立、自包含、可重用,由一个或多个分布的系统实现,而业务流程由服务组装而来[18]。SOA通过描述服务交互、服务供给以及使用的控制,使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创建并定制计算机软件应用以支持具体的商业需求,最终的SOA框架可以将地理性分布的商业系统以及异构性、不兼容的计算机应用与硬件转变为简单连接的通航网络[19]。鉴于SOA中服务供应者与服务消费者的相互依存特征,基于SOA的生态系统模型能够将多重生态网络服务与多重利益相关者群组也相互连接[5]

2.2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基于计算机处理思想的SOA不是被简单当作一个新模型,而是作为概念性描述科技孵化器系统运行过程中孵化服务与相关交互连接关系的工具,由此产生如下建模思路:

(1)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知识网络。由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知,影响科技孵化器目标实现的系统主体为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各级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15]。其中,科技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基础服务(基础管理服务)与增值服务(商业发展服务、技术转移服务、金融服务、专业化商业辅导服务、协同服务与网络化服务);各级政府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综合性政策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投融资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中介结构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辅导[9,15]

(2)根据SOA原理,厘清孵化服务类型、分类及相关交互连接关系,搭建基于孵化服务的科技孵化器交互关系网。基于第一步生成的结果,依据Loring等[5]提出的从系统业务到基于SOA的生态系统服务转化方式,以及MacKenzie等[17]基于SOA参考模型建模思想,搭建孵化服务交互网络。首先,科技孵化器提供给孵化器企业一系列孵化服务以完成自身组织目标。因此,科技孵化器是孵化服务的供给者,在孵企业是孵化服务的消费者,孵化服务形式为供给。其次,孵化服务包含由科技孵化器直接供给在孵企业的基础管理服务,由科技孵化器代理,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为实际服务供给者的政策性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专业辅导,以及建立在以上服务基础上的协同服务和网络化服务。科技孵化器是孵化服务的服务界面,只有在孵企业才能享受孵化服务。最后,孵化服务的结果是孵化出具有经济创造、就业创造、创新创造的企业。

(3)基于生态系统模型描述孵化服务的生态化交互过程。基于第二步生成结果,根据Frank Boons[20]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建模机制,以及Vigl等[21]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传递链映射原理,将所建立的孵化服务交互网络信息集成于Odum[22]创建的开放性生态系统模型中,形成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

3 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

图1所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是由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网络信息匹配生态系统模型产生的,体现了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的生态化交互过程。

图1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

3.1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定义

模拟生态系统的定义,可以将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与开放创新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与开放创新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2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交互成分与交互关系

3.2.1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交互成分

在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中,科技孵化器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孵企业群体是消费者,政府是分解者,各级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为能量源,迁出的“生物”与“物质”分别是毕业企业群与科技产品,毕业企业群与科技产品的现实效果是产生经济创造、就业创造与创新创造。

3.2.2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交互关系

科技孵化器提供(生产)一系列孵化服务以促进在孵企业成长。孵化服务分为3个层面:①科技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生产)的基础管理服务;②各级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提供(生产)的政策性性支持服务、技术支持服务、资金支持服务、专业辅导服务。作为生产者的科技孵化器在其中起到了连接能量源与消费者的桥梁作用;③科技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生产)的协同服务与网络化服务,是科技孵化器附加价值的核心。第三个层面的孵化服务形成于前两个层面基础上,属于增值服务或高级管理服务。第一个层面的基础管理服务与第三个层面的协同服务和网络化服务依赖于科技孵化器管理团队,第二个层面的孵化服务依赖于各级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的具体参与者。因此,本文依据孵化服务的依赖源将孵化服务合并为2类:管理服务(基础管理服务、协同服务、网络化服务)和知识密集型商业化支持服务(政策性支持服务、技术支持服务、资金支持服务、专业辅导服务)。

作为能量源之一的各级政府机构提供的政策性支持,经由科技孵化器吸收,作用于在孵企业,为在孵企业提供基础性支持,包括孵化的物理空间、孵化基金、税收优惠等[23]。因此,政府机构是科技孵化器基础孵化环境的缔造者。作为能量源之一的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经由科技孵化器吸收,作用于在孵企业,为在孵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或技术成果转化的技术细节支持[24]。作为能量源之一的金融机构产生融资支持服务,经由科技孵化器吸收,作用于在孵企业,为在孵企业提供商业化运转所需的资金链支持[25]。作为能量源之一的中介机构产生专业化商业辅导服务,经由科技孵化器吸收,作用于在孵企业,为在孵企业提供商业化运转专项辅助支持[15]

在孵企业群体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孵化服务对象。在孵企业群体通过消化吸收孵化服务以满足自身商业发展需求,承载科技孵化器的孵化服务效果。在对科技孵化器反哺方面,政府扮演分解者角色,从宏观层面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持续不断地改变服务供给模式与环境、提供反哺信息,进而实现在孵企业群体对科技孵化器的反哺。

在孵企业群体消化吸收孵化服务后,产生的迁出生物与物质分别是毕业企业群和科技产品。在孵企业在消费孵化服务过程中吸收自身发展所需的养分,以适应外界商业环境,并在孵化过程中完成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产品[26] 。孵化服务旨在形成毕业企业群及科技产品,迁出的生物与物质包含了孵化服务的经济创造信息、就业创造信息以及创新创造信息,体现了科技孵化器在经济、就业、创新方面的贡献,反映了科技孵化器的现实效果。

3.3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交互特性

3.3.1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交互约束

科技孵化器是孵化服务的交互界面,只有满足科技孵化器进驻标准并成功进驻科技孵化器的企业,即在孵企业,才能消费孵化服务。企业在孵化器内孵化的时间被称为孵化期或孵化周期,在孵企业只有在孵化期内才有权消费科技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27]。在孵企业孵化期直接依赖于科技孵化器所制定的退出标准或毕业标准[28]。另外,科技孵化器的进入与退出标准直接关系到孵化服务效率,并最终影响孵化服务结果。因此,科技孵化器的进入与退出标准是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最主要的交互约束。

在孵企业群只有满足政府制定的扶持标准,才能享受其政策性支持。在孵企业满足哪个级别标准的优惠服务政策,才可以消费该级别标准的服务内容[29]。在孵企业群在消费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服务时,必须依照与高校/科研机构所订立的技术合作服务合同内容执行消费。在孵企业群在消费投融资机构的融资支持服务时,必须依照与投融资机构订立的融资合作服务合同内容执行消费[30]。在孵企业群在消费中介机构的专业辅导服务时,必须依照与中介机构订立的专业辅导服务合同内容执行消费[15]。因此,各级政府对科技孵化器的政策扶持标准,高校/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与在孵企业订立的服务合作合同也是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交互约束。

3.3.2 科技孵化器经理在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科技孵化器经理作为科技孵化器行为的决策者,对整个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运转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技孵化器经理极大地影响在孵企业的选择过程以及孵化服务资源的调度与配置。因此,科技孵化器经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水平[31]。一个有效的科技孵化器经理行为应当具有前摄性,科技孵化器经理应当科学分析每个预孵化企业,积极主动地为在孵企业供应孵化服务。尽管每个孵化器经理都拥有自身制定孵化项目的参照体系,但高效的科技孵化器经理能按照在孵企业的需求定制,协助并帮助在孵企业达到他们的最大潜力[16]

3.3.3 在孵企业经理在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在孵企业是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效果的呈现载体,在孵企业经理作为在孵企业行为的决策者对整个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的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在孵企业经理是在孵企业行为的决策者,科技孵化器经理是科技孵化器行为的决策者,在孵企业经理与科技孵化器经理的互动决定了孵化服务的消费细节[32]。一个有效的在孵企业经理行为也应当具有前摄性,在孵企业经理应当积极主动地了解科技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政策、服务内容、服务约束,并据此适时申请相关服务协助。同时,应当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与科技孵化器经理进行沟通以获得相关协助[16]

4 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

4.1 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流程

图2所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流程,建立在上一节构建的基于SOA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之上。本文使用SOA概念原理,基于孵化服务的投入与产出作为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指标构建整个评估框架,具体流程分两步:

图2 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流程

第一步:基于孵化服务,以科技孵化器(生产者)作为评估的投入端,以孵化器企业(消费者)作为输出端,确立孵化服务的投入模块、产出模块以及服务约束。

第二步:针对孵化服务投入模块,提取具体的孵化服务交互项单元投入以及具体交互项单元投入的服务约束;针对孵化服务产出模块,提取具体的孵化服务结果项单元输出。

4.2 评估框架

图3为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经由图2的流程建立。孵化服务投入包括由政府机构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服务、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投融资机构提供的融资支持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的专业辅导服务以及科技孵化器提供的管理服务。孵化服务产出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在孵企业创造的科技产品,二是毕业企业。科技产品代表科技孵化器当前创造的价值,毕业企业代表科技孵化器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科技产品的价值体现为在孵企业的经济输出、就业输出及创新输出。孵化服务的投入约束有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约束,包括预孵化企业进驻标准与孵化期限制,只有满足基本约束的企业才有权享受孵化服务;另一方面是高级约束,包括政策扶持标准以及相关服务合同。政策性支持服务投入、技术支持服务投入、融资支持服务投入、专业辅导服务投入除了受到基本约束影响外,还受到与其相关的具体服务合同限制。该评估框架是从孵化服务效率的角度评估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

图3 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

5 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孵化服务效率提升途径

借鉴SOA系统控制与系统治理途径,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形成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效率提升途径如下:

(1)在控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强化“政府-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链条中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提升科技孵化器协同程度。各级政府机构是科技孵化器基础孵化环境的缔造者,通过相关政策实现对科技孵化器的调控。因此,对各级政府而言,应当加强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强化国家对科技孵化器调控的针对性;对科技孵化器管理者而言,应该加强科技孵化器从各级政府机构到在孵企业链条中的协同程度,优化配置政府机构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服务资源,确保服务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在孵企业,以提升政策性支持服务的投入效率。

(2)在控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提升“高校/科研结构-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链条的协同合作程度。对科技孵化器管理者而言,应当加大从高校/科研机构到在孵企业链条中科技孵化器的协同程度,提升高校/科研机构与在孵企业技术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高校/科研机构与在孵企业技术合作模式,以提升技术支持服务的投入效率。

(3)在控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提升“投融资机构-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链条的协同合作程度。对科技孵化器管理者而言,应当加大从投融资机构到在孵企业链条中科技孵化器的协同程度,加深投融资机构与在孵企业融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投融资机构与在孵企业的融资合作模式,以提升融资支持服务投入效率。

(4)在控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中介结构-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链条的协同合作程度。对科技孵化器管理者而言,应当加大从中介机构到在孵企业链条中科技孵化器的协同程度,提升中介机构对在孵企业提供的专业辅导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创新中介结构对在孵企业的专业辅导服务模式,以提升专业辅导服务的投入效率。

(5)在控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加强“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整体网络的网络化程度。总体而言,应当不断提升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管理的协同程度与网络化程度,以提升管理服务的投入效率。对科技孵化器经理而言,应当科学分析每个预孵企业,积极主动地为在孵企业供应孵化服务,并依据在孵企业的需求定制服务并帮助在孵企业发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对在孵企业经理而言,应当积极主动地了解科技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政策、服务内容、服务约束,并据此适时申请相关服务协助。同时,应当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与科技孵化器经理进行沟通以获得相关协助。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视角,运用科技孵化器孵化知识网络、SOA概念原理、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以及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最后,基于研究成果,提出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效率提升途径。本文主要有以下贡献:

(1)基于SOA、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其中,SOA是计算机思想的一部分,是一种基于服务的方法,通过SOA组建复杂系统,形成的服务模块能够描述复杂系统的内部功能;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能够揭示环境与系统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因此,基于SOA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能揭示出科技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生态化交互细节,包括孵化系统主体、孵化服务分类、孵化服务在系统主体之间的交互结构以及交互特性。

(2)在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孵化服务投入与产出为评估标准,建立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该框架可用于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效率评估。政府可以使用该评估框架度量科技孵化器的孵化服务效率,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宏观调控与改革的依据;科技孵化器经理可以使用该评估框架度量自身的孵化服务效率,并以此作为寻找自身发展缺陷的依据。

(3)基于SOA理论及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与评估框架,提出在控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科技孵化器孵化服务效率提升途径,对科技孵化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的缺陷与未来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文构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模型仅将在孵企业作为孵化服务的消费者看待,实际上在孵企业既是孵化服务的消费者,也是科技产品的生产者。在孵企业不仅与当前系统主体有合作,而且与系统外、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也存在合作关系。由于本文是基于孵化服务建模,这些因素均未考虑到。

(2)本文构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估框架仍采用二级指标框架,没有涉及具体量化指标。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在当前评估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可量化的三级指标。

(3)本文提出的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提升路径是基于孵化服务交互链形成的,实际上,科技孵化器之间建立区域联盟也是提升科技孵化器生态系统水平的有效途径。未来研究可以基于本文的评估框架,探索科技孵化器选择区域联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REZAEI M, SHAMSAEI F, MOHAMMADIAN I,et al. A heuristic method to schedule training programs for SM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2, 217(3): 600-608.

[2] 王路昊,王程韡.孵化器的概念及其角色演变——基于《人民日报》数据库的扎根理论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32(4): 493-500.

[3] ADNER R. 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84(4):98-110.

[4] 潘冬,石常峰.生态位视域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 32(4): 4-7.

[5] LORING P A, CHAPIN F S, GERLACH S C. The services-oriented architecture: ecosystem services as a framework for diagnosing change in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s [J].Ecosystems, 2008, 11(3): 478-489.

[6] ISENBERG D J. How to start an entrepreneurial revolu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0, 88(6): 40-50.

[7] SURESH J, RAMRAJ R.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cas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J].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2, 4(16): 95-101.

[8] KAMEL S, ISMAIL A. A case study of a university-centre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in Egypt [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3, 28(5): 63-68.

[9] FERNNDEZ M T F, JIMNEZ F J B, ROURA J R C. Business incubation: innovative services in a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5, 15(9): 920-927.

[10] OH D, PHILLIPS F, PARK S, et al. Innovation ecosystems:a critical examination [J].Technovation, 2016(54): 1-6.

[11] 刘林青, 夏清华, 周潞.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19-26.

[12] 肖勇军. 基于生态理论的科技园区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2:14-61.

[13] 潘剑英. 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特征与企业行动调节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159-175.

[14] 张涵. 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网络演化及合作绩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4: 28-39.

[15] 蒋开东,吴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孵化器商业培育能力研究——宁波市鄞创科技孵化器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7): 109-116.

[16] BRANSTAD A,SAETRE A S. Venture creation and award-winning technology through co produced incub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6, 23(1): 240 -258.

[17] MACKENZIE M, LASKEY K, MCCABE F,et al. Reference model for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1.0[J].Oasis Standard,2006, 4(6-7):1-8.

[18] 徐玲玉.国际业务市场中协同工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 2016: 10-19.

[19] LOEHE J, LEGNER C. SOA adoption in business networks: do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 really advance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J].Electronic Markets,2010, 20(3-4): 181-196.

[20] BOONS F. Organizing within dynamic ecosystems: conceptualizing socio-ecological mechanisms [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13, 26(3): 281-297.

[21] VIGL L E, DEPELLEGRIN D,PEREIRA P,et al. Mapp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 delivery chain: capacity, flow, and demand pertaining to aesthetic experiences in mountain landscapes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7, 574: 422-436

[22] 蔡晓明. 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6-31.

[23] 范柏乃,余钧. 三重螺旋模型的理论构建、实证检验及修正路径[J].科学学研究,2014, 32(10): 1552-1568.

[24] CARAYANNIS E, GIUDICE M D,PERUTA M R D. Managing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within government-university-industry R&D partnerships[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14, 15(4):611-630.

[25] 吴文清, 张海红,赵黎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投竞合模型及演化[J]. 系统管理学报,2016(2):219-226.

[26] LAI W,LIN C. Constructing business incubation service capabilities for tenants at post-entrepreneurial phas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 68(11): 2285-2289.

[27] WHITT S W. Business incubator effectiveness facilitating entrepreneurial accesses and the impact on incubator client firm sustain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D].USA: The University of West Florida, 2014:10-73.

[28] KIRCHBERGER M A, POHL L.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success factors and antecedents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 [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6, 41(5): 1077-1112.

[29] 程郁,崔静静. 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的传导效应评估[J].科研管理,2016(3): 101-109.

[30] 王忠,赵黎明. 企业孵化器与创投合作类型、管理成本与信息租的博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 37(2): 117-145.

[31] SENO WULUNG R B, TAKAHASHI K, MORIKAWA K. An interactive multi-objective incubatee selec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incubator manager orientation [J].Operational Research, 2014, 14(3): 409-438.

[32] ALBORT M G, OGHAZI P. How useful are incubators for new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 69(6): 2125-2129.

(责任编辑:林思睿)

Deco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on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Based on SOA

Dai Xiaoyuan, Cai Jianfeng, Wang Xiaod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Abstract:The reserch of business incubator in the view of ecosystem can supply a way to annotat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ubator and the environment, which render a basic guarantee to winding level of business incubaor system. However,the extant publications which focus on business incubator in the view of ecosystem imply some research gaps about the specifics of ecological interactive mode and the assessment as well as the path to optimization on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This paper bridges the gaps. At first, based on 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a model of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is built using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as well as the knowledge of business incubator network. Then, based on SOA, considering input and output of incubation service from business incubator as the indicators, a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incubation service efficiency i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The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takes the efficiency of incubation service as the cor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of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and the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a series of paths to promote incubation service efficiency of business incubator ecosystem are presented based on SOA that support an idea to control and govern the system.

Key Words:Business Incubator; SOA; Ecosystem; Incubation Service

微信扫码看作者独家介绍本论文

收稿日期:2017-05-20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M9368)

作者简介:戴小园(1985-),女,陕西咸阳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蔡建峰(1964-),男,山东平原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王晓东(1987-),男,河南汝州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优化与决策支持。

DOI:10.6049/kjjbydc.2017030146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6-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