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自省性对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效应与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

李柏洲1,2,董恒敏1,2

(1.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哈尔滨工程大学 企业创新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知识共享作为组织间知识流动的交互行为,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显著知识优势,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以社会资本为调节变量,探究团队自省性对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影响机理。以结构方程及回归分析理论为基础,运用SPSS19.0和AMO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研究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在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社会资本正向调节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应管理启示,研究成果可为企业提高知识共享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团队自省性;知识共享能力;交互记忆系统;社会资本

0 引言

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企业不再单纯依赖于对稀缺资源的独有性,而是通过不断学习、知识转移共享、知识创造,以提高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团队是企业内部以及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载体[1],在组织知识互动过程中充当着核心角色,它为组织员工提供了知识共享环境,使他们能够相互交流并促进新思想、新知识的产生,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的结果。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一直是企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知识共享通常涉及知识的相互交换,但团队知识的共享者需要消耗时间和进行富有效率的沟通。因此,团队知识共享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3]。企业需要采取知识规划与管理策略,不断进行内部机制调整,解除知识活动中出现的困境,优化知识内外部活动,提升企业知识共享能力。

团队自省性涵盖了团队反思-计划-行动的多个环节,持续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驱使团队提高自省性,自我洞悉和审视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4],在内外部不断交流互动中,促进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许多高自省性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知识共享能力,但是多数并未成功。社会资本和交互记忆系统是近年来经常被用于研究团队学习和知识共享的理论,从理论上分析,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促成了团队知识网络的扩展和强化(徐蕾等,2013)。在交互记忆系统中,团队各成员拥有不同知识及专长,该系统经由对各成员的专长加以了解和熟悉,能够增进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它为团队提供了一个编码、储存和检索信息的共享系统(曲刚等,2011)。目前,国内外研究中缺乏团队自省性对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影响的研究,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社会资本两大触发因素的团队自省性对知识共享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仍属于“暗箱”。

为了进一步研究团队自省性对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影响机理,本文构建了团队自省性对知识共享能力的影响机理模型,引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社会资本为调节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对模型的假设路径进行检验,为企业提高知识共享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1 理论假设及模型设计

1.1 团队自省性与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团队自省性概念最早由West[5]提出,定义为团队成员针对内部计划方案的反思,从而调整行动使其与预期目标契合的程度。团队自省性是多环节的综合效果,即反思审视自身特质,进而根据自身特点计划团队活动,最终通过行动完成团队整体战略提升,3个环节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团队自省性。在团队自省性整个作用环节中,反思为重要环节[6]。在反思活动中,通过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互动,不断挖掘内部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创新发展的新知识,推进团队变革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7],此过程有利于知识的深度反思,推进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能力是指对知识萃取与发散的能力,反映了共享主体综合利用共享资源的程度[8]。知识共享是发送方与接收方的双向知识互动,知识共享能力是知识获取、转化、推广和归纳能力的集合,可用于评价知识的综合利用程度[9]。综合以上文献,可将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细分为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推广能力、知识库建立能力。

团队反思能力促使团队内部知识更新,促进新知识的获取与推广,有助于构建团队系统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库的存储与更新,获取企业发展新动力。在高效的反思与交流中,可以在组织内部形成良性互动氛围,有助于新知识源的获取,以应对知识不断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团队内部的阶段性审查,能够辅助反思的连续性开展,增进团队内部责任感的提升[10],促进团队个体知识库的更新与完善。成员通过团队反思,会形成知识的螺旋上升机制,使团队计划与方案在不断讨论中得到优化,此过程有利于知识的清晰表述与团队个体间知识共享能力的提高。

团队计划是指针对团队反思结果的调整,确定下一阶段行动方案,通过对阶段性反思成果的归纳整理[7],确定最终执行策略。Swift[10]认为,知识共享和有效信息的反馈,有助于探索验证性信息,促进创新知识的生成,获取和吸收最优知识组合,推广可操作性方案,使计划的制定更切合实际,从而增进知识应用效果,促进团队成员知识转化与推广能力,优化知识共享的效果。计划是众多方案的优选,需要萃取反思精华,提炼最优方案,促进团队行动高度统一[4]。计划的最终实践,是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也将最终影响计划的推广与实施效果。因此,计划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团队行动是将新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新计划的执行,带动新的知识流动在内部不断交互中产生。Klein[11]认为,知识共享是知识发送方与接收方相互匹配的过程,以知识成功转化为终结。在知识转化传递过程中,知识发送方的推广表达技巧、能力以及接受方的获取、转化能力对知识共享绩效具有一定影响。高自省性团队会在团队中不断进行知识的反馈调节,在行动中不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对知识体系进行分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系统,形成高绩效知识库,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促进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提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团队自省性能够促进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即促进团队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推广能力、知识库建立能力的提升。

1.2 交互记忆系统与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交互记忆系统的概念由Wegner[12]提出,指团队通过对不同领域的信息知识进行集体编码、解码、存储和检索,通过团队成员对其他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及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认知,形成的一种彼此依赖、用以获取和储存来自不同领域信息的合作性分工系统。团队成员交互合作,促使团队内隐知识在团队内部扩散,知识共享优势不断凸显。从本质上讲,知识共享是各主体之间交互学习的过程,各主体通过不断交互协作,汇集团队其他个体的即有知识,使新知识在知识流动融合过程中产生[15]。知识交互不断深入,带动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断深化,推动知识共享循序渐进,使团队个体沟通技巧和人际互动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强化团队整体的知识共享能力。

Lewis[13]从专门化、可信度和协调性3个维度对交互记忆系统进行了综合测量。专门化是对团队内部知识广度与深度的掌控,其建立需要专家和整个团队的配合,以深度挖掘知识,并对其进行专业的分类管理。专业化需要准确定位知识,及时捕捉知识,强化内部获取和推广知识的能力,建立专业化的过程也是对知识共享能力培养的过程。团队中的资深员工将经验应用在计划执行中,使得交互记忆系统的绩效更为显著。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团队成员共享知识的可信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到知识的吸收与推广。资深员工往往具有多年从业经验,对于团队管理与业务操作有着独到见解,由资深员工开展的知识共享,涵盖了知识主体与知识共享的经验,通过团队成员接受进而实践,使知识共享能力得到提升,并使交互系统的可信度得到巩固(林晓敏等,2014)。协调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内部知识黏性,提升知识共享交流效率,推进团队合作交流(曹勇等,2014),促进知识在团队内的深度共享以及知识共享能力的全面提升。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交互记忆系统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能力。

H2a:专门化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能力;

H2b:可信度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能力;

H2c:协调度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能力。

1.3 团队自省性、交互记忆系统与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建立团队自省机制,能够促使团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计划实施方案,进行最优化分工,整合团队资源,了解各部门专长,使任务调度高效化、调整速度迅速化,有助于交互记忆系统的发展。Wegner[12]认为,交互记忆系统通过专门化调整了内部分工,明晰了内部合作,使内部交流合作朝着专业化方面发展,提升了团队内部互动绩效。团队在执行计划时,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可信度与协调度,快速实施方案,将内部资源融合在一起,为推动企业发展共同奋斗。

交互记忆系统增进了团队互动频率,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得到了改善。高自省性团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团队的互动作用,通过内部的反思调整,促使成员行动更加积极主动。持续的反思与评价会使团队成员对团队陈述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在新环境下更具适应性和创造力。这种反思对于知识共享具有正向作用,通过反思营造的知识共享氛围使团队成员之间积极交流,有利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在知识交互作用的复杂体系中,知识与企业的关联度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团队个体间的知识流动,促进了团队内部知识共享。交互记忆系统可以统筹内部专长分布网络,利用知识在团队内部的渗透,深化共享主体间的联系[11],使团队个体能够利用各种内外部资源,在行动中不断提高知识共享能力。

H3: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关系间的中介变量。

1.4 社会资本、团队自省性与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Bourdieu[14]首先界定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即个体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曲刚(2011)将团队社会资本划分为网络结构、共享语言和共享目标3个维度。社会资本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为团队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的社会网络结构拓展了知识共享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信息的广泛收集与整理,能够提升知识共享效率以及团队获取知识的能力。共享语言有助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减少知识共享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障碍,使团队转化和推广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最终将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与知识整合为团队内部知识库,在沟通互动中不断提升知识共享能力。共享目标的统一化明晰了知识共享最终结果,使团队个体紧密围绕着共享目标开展知识共享活动。知识共享结果的清晰化,能够有效激励团队成员互相合作,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自身知识共享能力。Tsai等[15]研究发现,紧密的社会联系有助于大型企业越过组织边界,营造更好的知识共享氛围。基于这种紧密的社会联系,互动学习在交流沟通中被不断深化,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团队内外部的频繁沟通与社会互动,巩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使其能够获取更多机会融入到社会联系中,提高了知识共享频率[5]

社会资本为团队自省性提供了有效的互动平台,有助于团队不断审视内外部环境,对团队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Yli-Renko等[16]基于实证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在与外部社会关系频繁互动过程中,存在大量信息的高频率碰撞融合,有助于企业的信息获取。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团队内外部自省性的全面提升,社会网络的连接点越紧密,团队自省性开展的效果越显著,团队知识共享的能力也越强。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网络结构正向调节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H5:共享语言正向调节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H6:共享目标正向调节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间的关系。

本文在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团队自省性对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影响机理的理论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机理模型

2 实证研究设计

2.1 数据选取及分析

选取装备制造、广告、机械制造、化工、IT、电子商务等行业的40个团队,共436名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依据理论模型假设,采用Likert7级量表设计问卷,并通过问卷发放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调查、团队自省性测度量表、交互记忆系统测度量表、知识共享能力测度量表、社会资本测度量表。问卷回答者主要为团队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基层员工,通过实地深入访谈、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等发放问卷,采用纸质版问卷(发放方式主要包括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实地深入访谈和邮寄)和电子版问卷(发放方式主要包括发送Email和电话问询)两种问卷形式,在批量投放问卷之前,选取部分公司进行问卷初试,并针对问卷填写的问题进行调整,完善了问卷部分题项的投放和数据收集。团队样本层面统计结果显示:团队成员数量在4~8人的占25.6%,9~17人的占62.3%,18人以上的占12.1%;以行政和财务为主的团队占5.8%,营销及企划类团队占26.3%,技术开发类团队占52.6%,生产类团队占15.3%。人员样本层面统计结果显示:男性成员占54.1%,女性成员占45.9%;持有大专及以下学历占16.7%,本科占28.95%,本科以上学历占54.35%;工作经验一年以下的占10.8%,1~5年的占44.1%,5年以上的占45.1%。企业样本层面统计样本显示:国有控股占39.2%,私营集体企业占31.4%,中外合资及中外合作占20.5%,外商独资企业占8.9%。

面对面访谈会产生未返回偏差,本文对回收的40个样本团队的未返回偏差进行了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问卷测试者和未回答问卷者在两个团队特征(团队规模、团队性质)上的差异。通过检验并未发现问卷测试者和未回答问卷者在两个团队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1),表明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返回偏差问题。本文采用Harman单一因子测试,将所有题项按照未旋转的主成分因子分析进行检验,得出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由于不存在一个共同因子解释所有题项的大部分方差,可以认为样本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本文设计变量团队自省性、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交互记忆系统均为团队层面,由于研究数据来自团队个体成员,需要在此基础上将团队成员的个体数据聚合到团队层面。根据Klein等的建议,对变量进行团队成员间的一致性评价,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Rwg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显示,Rwg在0.75~0.91之间,超过了0.70的临界标准,说明用团队成员的数据进行团队层面的研究是可行的。

2.2 量表设计

采用李克特7分制量表设计指标,测量指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1)团队自省性。借鉴Swift等[10]、张文勤[6]开发的团队自省性(RE)量表,结合研究主题,设计团队自省性量表(ZX1-ZX9)。从团队执行任务前的计划情况(ZX1-ZX3)、任务完成后的反思情况(ZX4-ZX6)以及反思后调整行动(ZX7-ZX9)方面进行测量。

(2)交互记忆系统。参考和借鉴王端旭等(2011),Hollingshead[17]和Lewis[13]开发的交互记忆系统量表,从专业性(ZY1-ZY3)、协调性(XT1-XT3)和可信性(KX1-KX3)3个维度进行测量。专业性指标包括团队成员是否具有与任务相关的知识、特长以及知识与任务的相关度。协调度指标主要包括团队活动的协调性、解决误解的效率以及任务完成的高效性。可信度主要包括成员间建议的接受程度、知识可信赖度和团队成员提供信息的可靠度。

(3)知识共享能力。参考知识共享的国内外文献以及陈国权(2008)的团队学习能力量表,将知识共享能力分为知识获取能力(HQ)、知识转化能力(ZH)、知识能力(TG)、知识库建立能力(ZSKJ),对知识共享过程的知识获取、转化、推广以及知识库等设置了12个问卷题项。

(4)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设置了网络结构(WJ1-WJ3)、共享语言(GY1-GY3)、共享目标(GM1-GM3)3个维度。网络结构问项设置参考了Tiwana[18]的研究成果;共享语言问项设置参考了Vlaar等[19]的研究成果;共享目标问项设置参考了Tsai和Ghoshal[20]、Mao等[21]的研究成果。

2.3 相关系数检验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取团队自省性、交互记忆系统、知识共享能力的各维度均值进行相关关系的测量,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团队自省性与知识共享能力相关系数为0.744(GY),团队自省性与交互记忆系统相关系数为0.699(GM),交互记忆系统与知识共享能力相关系数为0.762(ZX*WJ),团队自省性与社会资本相关系数为0.821(ZX*GY),知识共享能力与社会资本相关系数为0.898(ZX*GM),均在R2水平上显著,假设H1-H6得到了初步支持。

表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量表变量变量指标因子载荷KMOCronbach'sα累计解释团队自省性ZX1-ZX90.581-0.7610.7180.81974.480交互记忆系统ZY1-ZY30.756-0.8470.6860.71864.519XT1-XT30.688-0.80263.232KX1-KX30.771-0.83462.914知识共享能力HQ1-HQ30.819-0.8550.6740.77971.104ZH1-ZH30.807-0.8280.6810.74969.358TG1-TG30.813-0.8290.6950.75166.577ZSKJ1-ZSKJ30.784-0.8710.7230.77168.705社会资本WJ1-WJ30.748-0.7760.6680.76468.589GY1-GY30.698-0.8050.6790.72165.066GM1-GM30.763-0.8410.7560.71063.358

表2 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量表变量团队自省性交互记忆系统知识共享能力社会资本团队自省性1交互记忆系统0.6991知识共享能力0.744**0.762**1社会资本0.821**0.798**0.898**1

注:**DW

2.4 实证研究过程

(1)运用VIFSEM进行实证分析,样本量设置为2 000,得到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构方程拟合指标:1<χ2/df<3;RMSEA=0.056<0.08;GFI=0.956,CFI=0.932,TLI=0.971,NFI=0.941,均大于0.9。假设H1-H3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得到了验证。其中假设H1,团队自省性对知识共享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36,P值在0.01水平上显著,可见团队自省性对知识共享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团队自省性越高,团队个体的知识共享能力越强。假设H2,团队自省性对知识共享能力交互记忆系统的路径系数为0.56,P值在0.05水平上显著,可见团队自省性对交互记忆系统知识共享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团队自省性越高,越有助于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完善。假设H3,交互记忆系统到知识共享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77,P值在0.005水平上显著,可见交互记忆系统对知识共享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团队的交互记忆系统越完善,越有助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因此,验证了交互记忆系统在团队自省性和知识共享能力关系中的部分中介作用。由路径系数可以得出,交互记忆系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1-H3得到了验证。

图2 基于Bootstrap的SEM结果

(2)从网络结构、共享语言和共享目标3个维度,进行社会资本调节作用的检验。首先,以团队自省性为自变量,以网络结构、共享语言和共享目标为调节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模型结果;然后,在因变量不变的基础上,加入调节变量交互项**p<0.01、ZX*GYZX*GM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终检验结果如表3-表6所示。增加交互项后,R2显著增加,且为显著正向作用,F为0.000,F对应的p值在显著水平0.05上达到显著。说明社会资本对于团队自省性作用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推广能力、知识库建立能力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进而假设H4-H6得到了验证,网络结构、共享语言、共享目标正向调节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之间的关系。

表3 社会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结果1

变量HQ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自变量ZX0.672***0.255**0.669***0.678***0.673***0.661***调节变量WJ0.327***0.218**0.539***0.425***0.424***0.425***GYGM交互项ZX*WJ0.424***ZX*GY0.436***ZX*GM0.413***回归结果R20.452***0.485***0.453***0.476***0.452***0.485***DW1.8501.8521.8511.8541.8551.854VIF均值<10<10<10<10<10<10

注:***p<0.001,**p<0.01,*p<0.05,下同

表4 社会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结果2

变量HX模型7模型8模型9模型10模型11模型12自变量ZX0.610***0.595***0.594***0.582***0.611***0.609***调节变量WJ0.421***0.413***0.439***0.432***0.535***0.512***GYGM交互项ZX*WJ0.421***ZX*GY0.519***ZX*GM0.521***回归结果R20.372***0.392**0.372***0.373***0.474***0.481***DW2.0272.0232.0262.0222.0272.035VIF均值<10<10<10<10<10<10

表5 社会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结果3

变量TG模型13模型14模型15模型16模型17模型18自变量ZX0.661***0.593***0.657***0.623***0.651***0.649***调节变量WJ0.412***0.409***0.444***0.432***0.529***0.521***GYGM交互项ZX*WJ0.443***ZX*GY0.440***ZX*GM0.515***回归结果R20.436***0.441***0.438**0.440***0.436***0.451***DW1.9551.9591.9461.9491.9571.958VIF均值<10<10<10<10<10<10

表6 社会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结果4

变量ZXKG模型19模型20模型21模型22模型23模型24自变量ZX0.655***0.648***0.653***0.646***0.655***0.647***调节变量WJ0.433***0.429***0.418***0.416***0.438***0.426***GYGM交互项ZX*WJ0.428***ZX*GY0.446***ZX*GM0.510***回归结果R20.429***0.449***0.428*0.449***0.429***0.452**DW2.0262.0222.0192.0212.0282.027VIF均值<10<10<10<10<10<10

3 结论及管理启示

3.1 研究结论

本文以40个团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以及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关系以及交互记忆系统、社会资本对两者关系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团队自省性对提高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交互记忆系统正向影响团队知识共享能力,并充当团队自省性与团队知识共享能力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②团队社会资本正向调节团队自省性对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作用。

3.2 管理启示

(1)在企业团队知识管理体系中,应进一步发挥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构建知识共享平台,聘请专家进行企业团队的互动管理,拓展知识网络强度和密度,加强团队成员间的联系,推动知识共享深入到企业文化中,促进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针对交互记忆系统的3个维度,分别建立专门化、可信性和协调性执行小组,运用交互记忆系统进行团队知识的专业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团队内部应形成企业完整的自省制度体系,定期开展团队内外部自省性工作,及时反馈团队存在的问题,有效调整企业的战略和目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应广泛认识到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维护企业的社会网络,及时反思团队在共享言语以及共享目标上的一致性,使团队知识互动绩效更显著。在团队社会资本管理中,应在巩固原有社会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团队新的社会资本,基于交互记忆系统,在社会资本的广度和深度上寻找突破点,在团队知识共享平台上介入个体间的社会网络建设,在交流合作中促进深层次知识互动。企业可借助社会网络关系,组建跨组织的合作项目小组,推动组织内部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

(3)构建触发因素作用的知识共享能力的循环产出体系,帮助企业团队系统提升知识共享能力。确立以团队自省性为核心的内部互动机制,通过内部反思、计划和行动3个环节的循环往复,促进内部沟通深入与强化、内部知识挖掘逐步完善、知识流动贯注于团队内部各个环节,推动知识共享能力的提升。将交互记忆系统融入知识管理内部,从专业化角度,引入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分类化管理,通过提高交互记忆系统的可信度与协调度,降低团队知识黏性,减少知识共享障碍,使团队个体发挥个人优势,推动知识内部流动,在此过程中,促进知识共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培养,涉及诸多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优质的知识互动平台,使团队内部个体在平台上不断提升知识共享能力。在本文中,由于调研规模的限制,研究涉及的团队和行业还不够广泛,对实证部分的全面性具有一定影响。另外,行业间对与知识共享能力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待知识共享能力的态度不能同一而论,因而在培养知识共享能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差异化引导。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未能体现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如何培养知识共享能力,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NONAKA I,KONNO N.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2] 王智宁,王念新,吴金南.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4(2):65-71.

[3] 樊治平,欧伟,冯博,等.组织知识共享能力的测评与识别方法[J].科研管理,2008,29(2):61-66.

[4] 史丽萍,刘强,唐书林.团队自省性对团队学习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和内部控制机制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3(5):103-104.

[5] WEST MICHEL A,ANDERSON NEIL R.Innovation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6):680-693.

[6] 张文勤.知识团队自省性研究——结构测量、触发因素与多层次效应[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7] 石金涛,张文勤.研发团队的自省性研究——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4):6-10.

[8] 马永红,刘晓静.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137-138.

[9] 李柏洲,周森.企业外部知识获取方式与转包绩效关系的研究——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2,15(10):1565-1566.

[10] SWIFT T A,WEST M A.Reflexivity and group process:research and practice[R].Sheffield:The ESRC Center for Organization and Innovation,1998.

[11] KLEIN HOWARD J,NOE RAYMOND A,WANG CHONGWEI.Motivation to learn and course outcomes:the impact of delivery mode,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and perceived barriers and enablers[J].Personnel Psychology,2006,59(3):665-702.

[12] WEGNER DANIEL M.A computer network model of human transactive memory[J].Social Cognition,1995,13(3):319-339.

[13] LEWIS KYLE.Measuring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 in the field: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4):587-604.

[14] BEYERLEIN D A,JOHNSON,BEYERLEIN S 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Stamford,CT:JAIPress,2000:1-29.

[15] 李雨桐,党延忠.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团队发展状况分析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16,19(4):16-31.

[16] YLI-RENKO HELENA,AUTIO ERKKO,SAPIENZA HARRY J.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587-613.

[17] HOLLINGSHCAD A B.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and convergent expectations in transactive memor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1(6):1080-1089.

[18] TIWANA A.Does technological modularity substitute for control a study of alliance performance in software outsourc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7):769-780.

[19] VLAAR P W L,VAN FENEMA P C,TIWARI V.Cocreating understanding and value in distributed work: how members of onsite and offshore vendor teams give,make,demand,and break sense[J].MIS Quarterly,2008,32(2):227-255.

[20] 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464-476.

[21] MAO J,LEE J,DENG C.Vendors' perspectives on trust and control in offshore 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45(7):482-492.

(责任编辑:云昭洁)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eam Introspection on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Role of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and Regulation role of Social Capital

Li Baizhou1,2,Dong Hengmin1,2

(1.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2.Institut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Knowledge sharing is the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to make the enterprise has made significant knowledge advantage and win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is becoming a hot topic among enterprises.Choosing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as intermediary variables and social capital as regulating variabl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eam introspection on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On the basis of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and the theory of regression analysis,using SPSS19.0 and AMO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index survey dat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play a role of partial mediation between team introspection on and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And social capital positively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of team introspection on and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This study provide a basis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sharing.

Key Words:Team Introspection;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 Social Capital

收稿日期:2017-0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66);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项目(LBH-Q13050);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研究经费支持项目(HEUCF140905)

作者简介:李柏洲(1964-),男,辽宁彰武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创新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董恒敏(1989-),女,重庆开县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创新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知识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6110206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5-0120-07